登陆注册
10432200000001

第1章 家族的历史

第一部分[1]

1771年,写于特怀福德镇圣阿萨夫教区乔纳森·希普利主教的乡村府邸。

亲爱的儿子:

我向来乐于收集祖先们的大小轶事。你或许还记得咱们在英格兰时,我曾专门拜访亲戚,询问咱们家族的事迹吧。我猜想,你或许也想了解我的人生经历,因为到目前为止,你对此还不是特别了解。我这周将在乡下度过,享受无人打扰的闲暇时光,为你写下我的人生经历。当然,除了你,还有其他原因促使我这么做。我出身卑微,幼时家境贫寒,如今生活富足,还享有一些名声。我在人生之路上如此幸福地走了一程,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及上帝的眷顾,取得了成功。子孙们或许想要了解我的成功经验,从中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加以仿效。

我回首往昔时经常觉得,我的人生一直都很幸福,如果拥有机会,我愿意重走人生之路。作家们在作品再版时能够修改头版的错误,我也希望重走人生之路时能够更正自己所犯的错误。除此之外,最好还能将那些凶险不幸的遭遇变得顺利幸福一些。但是,即使无法重新书写人生,我也依然愿意重走人生之路。不过这毕竟无法实现,最贴切的做法莫过于将我所经历的一切变成文字,尽可能长久地保存下来。

如此,我也能像其他老人那样,谈谈自己,谈谈过去的经历,这样既能让自己开心,也不会烦扰任何人。有些人或许出于对老人的尊重,才觉得应该听听我的经历,但是我若写出来,别人看或不看,那就悉听其便了。最后,我索性还是承认写自传还能满足我的虚荣心。我若是否认这点,估计也无人会信。大部分人不管自己多么虚荣,都不喜欢听到别人自吹自擂。不过我向来公正地看待虚荣心,虚荣心往往能为当事人及其周围的人带来益处。若是有人把虚荣看作生命里的一件乐事,并为此感谢上帝,我也并不觉得荒谬。

我无比谦卑地感谢上帝让我过得如此幸福,感谢上帝引导我选择这样的人生,并且取得了成功。尽管我不确定将来上帝是否仍会继续眷顾我,让我继续享受幸福;也不确定若是我像其他人一样遭遇重挫,上帝是否会助我渡过难关,但是,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希望上帝继续眷顾我。上帝知晓我们未来的命运,也只有他才有权利赐福我们。他甚至会以让我们承受挫折的方式赐福我们。

我的一位伯父也像我一样,对收集家族轶事兴趣盎然。有一次他给我看了一些笔记,我从中了解到我们祖先的一些事情。我们家族曾在北安普敦郡的埃克顿村居住了至少三百年,拥有约三十英亩土地的永久权。伯父也不清楚家族始于何时,或许始于大不列颠人开始采用姓氏之时吧,那时家族里的人选择了富兰克林作为自己的姓氏。我们的家族还经营打铁生意,直至伯父这一代依然打铁。按照家族传统,长子总是以打铁为生。叔叔和父亲也是如此,将打铁的行当传给了他们的长子。叔叔的笔记记录了1555年以来居住在埃克顿村的家族成员的生卒年月及婚姻大事,但是没有记录1555年以前居住在埃克顿村的人们的信息。按照笔记上的记录,我是幼子的幼子,父亲也是幼子的幼子……往上追溯五代均是如此。我祖父托马斯生于1598年,他一直住在埃克顿村,后来年事渐高无法继续做生意了,就去了牛津郡班伯里市与儿子约翰同住。约翰叔叔是染色工,父亲曾跟着他当学徒。后来祖父远去天国,安葬在了牛津郡班伯里市,我们曾在1758年去墓地看望过祖父。祖父的大儿子住在埃克顿,他将房子和土地留给了他的独生女。大伯父的女儿嫁给了韦灵伯勒费的希尔先生,夫妇俩将埃克顿的家产卖给了伊斯德先生,伊斯德先生现在仍是那里的农场主。祖父抚育了四个儿子:托马斯、约翰、本杰明和约西亚。我所收集的资料现在不在身边,不过我会尽可能详尽地介绍他们兄弟几个的情况。如果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这些资料没有丢失的话,你就能从中了解到更多详情。

托马斯跟着他父亲学会了打铁。他天资聪颖,受到了当地绅士帕默先生的青睐。托马斯勤于学习,后来从事公证工作,成为北安普敦郡的显要人物。他促进了当地公益事业的发展,推动了许多公益项目的进程。托马斯还受到哈利法克斯勋爵的赏识,获得了勋爵的援助。旧历1702年1月6日,托马斯去世。他去世整四年后,我降生了。

我记得我们到达埃克顿后,听到老人们谈起托马斯的生平事迹、个性为人时,你非常惊讶,因为你发现,他与我极其相似。

你曾说:“如果你在他去世那天降生,人们还以为是他转世呢。”

约翰是名染色工,染的似乎是毛织品。本杰明叔叔在伦敦当染色工学徒,染丝织物。本杰明叔叔天资聪颖,直至现在我仍然记得他。我还是个孩子时,他曾专程来波士顿投奔父亲,和我们一起生活了几年。本杰明伯父活了很大年纪,他的孙子塞缪尔·富兰克林现在住在波士顿。本杰明伯父去世后留下了两卷四开本诗集,里面刊登了一些赠给亲友的即兴之作,其中还包括一首他赠给我的诗。他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速记法,曾经教授于我,但我从来不曾练习,现在已经淡忘了。父亲与叔叔感情甚密,我的名字就是照着本杰明伯父的名字取来的。伯父非常虔诚,经常去聆听那些优秀牧师布道,并且用速写笔记下来,都记下了好多卷笔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还热衷于政治,或许,这主要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我后来在伦敦发现了他收集的一些小册子。这些小册子介绍的都是1641年至1717年间发生的重要的政治事件。根据小册子的编号可知,伯父收集的小册子遗失了一部分,幸运的是,我依然找到了八卷对开本和二十四卷四开本及八开本。我有时会去一个旧书店买书,这样就认识了那里的老板。他恰巧看到了这些小册子,就带给了我。可能是伯父去美国时,把它们留在了这里。不过,那已经是大约五十年前的事了。伯父还在小册子的空白处做了许多笔记。

我们家族很早就参与了宗教改革运动,在玛丽女王执政时期一直信奉新教。由于家族里的人积极反对罗马天主教,所以时常冒着受到宗教迫害的风险。家族里的人曾经得到了一本英文圣经。他们为了藏匿、保全这本圣经,就用布条将翻开的圣经绑在折椅底部。我的高祖向家人宣读圣经时,便将折椅翻过来放在膝盖上,在布条下面翻书页。一个孩子站在门口放风,若是看到教会法庭的执行官来了就立马报信,其他人便立即将折椅翻回去,恢复原状,放在地上。这件事是我从本杰明伯父那里听来的。以前,我们家族的所有人都信仰英国国教。临近查理二世末期的时候,一些英国牧师不再信奉国教了,在他们北安普敦郡举行非国教教派的秘密集会,后来遭到了驱逐。本杰明和约西亚矢志不渝地追随了这些人,终生不再信奉国教。不过,家里的其他成员依然信奉国教。

我父亲约西亚很年轻时就成家了。大约1682年,他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来到了新英格兰。由于法律禁止举行非国教教派集会,信奉国教的人士经常干扰非国教教派集会,所以父亲的许多朋友都移居到了美洲,父亲也跟随这股潮流迁移到了美洲,大家都希望在美洲能获得宗教自由。后来,父亲与妻子又生了四个孩子,之后,父亲与第二任妻子结婚了,他们又生了十个孩子。如此一来,父亲总共有十七个孩子。我记得曾经有一次,其中的十三个孩子一度同时围坐在桌旁。这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步入了婚姻殿堂。我生于新英格兰的波士顿,是父亲最小的儿子,我下面还有两个妹妹。我母亲艾比亚·富尔家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我的外祖父彼得·富尔家是第一批来新英格兰的移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科顿·马瑟曾在《美国基督教史》这本书中赞美过外祖父,说他是“一位博学虔诚的英国人”。我听说外祖父写过各种即兴诗歌,不过他仅仅发表了一首,我在多年之后的今天依然看到了这首诗。1675年,外祖父给政府有关人士写下了这首诗,诗歌遵循当时人们推崇的风格。这首诗歌颂宗教自由,为浸礼会信徒、贵格会信徒以及其他遭受迫害的宗派成员争取权益。诗歌将印度战争以及这个国家的其他不幸归咎于宗教迫害,认为上帝是在以这些不幸来惩罚万恶的宗教迫害者,劝诫政府废除那些无情的法律。我们从这首诗中,可以领略到祖父正直的作风,感受到他的男子汉气概,体会到他对自由的追求。尽管我已经忘了这首诗歌最后一节的头两行了,但我还记得最后六行。这几句诗大意是说,他进行批评完全是出于好意,并不惧怕留下自己的姓名。诗句如下:

我发自心底,

憎恶诽谤者;

我毫无恶意,

故敢于留名。

我来自舍伯恩,

您真正的朋友——彼得·富尔家。

家里把我的哥哥们都送进了不同行业当学徒。我八岁时,爸爸把我送进了文法学校,想让我进教会服务。我很早就学会了阅读,因此父亲的朋友们认定我能成为优秀的知识分子。这一切都激励了父亲,父亲希望我将来能够供职教会。本杰明伯父也支持这一做法,他还提议将他速记的所有布道笔记赠给我。从他的性格来看,估计他是想把这些笔记作为我的起步材料。那时候我已经从班里的中等生进步到了前几名,为了能够在年末升到三年级,我还跳了一级。可是尽管如此,我在这所学校还是只待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父亲考虑到自己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将来无法负担我上大学的费用,而且许多受过教育的人后来的生活还是很窘迫,就让我从文法学校退学了。我从父亲与朋友的交谈中得知了这些缘由。父亲后来把我送进了一所专教写作和算术的学校,这所学校注重激励学生。学校的管理者乔治·布朗先生颇有建树,在当地很有名望。在布朗先生的指导下,我很快就学会了写作,不过仍然不会算术。我十岁时被父亲带回了家,此后,我不再上学,帮父亲料理制造蜡烛和肥皂的生意。父亲先前并没学过这门营生,来到新英格兰后,他发现染色行业需求不大,自己无法养家糊口,就开始做起了现在这门生意。于是,我就帮着做些剪灯芯、灌烛模、看店、跑腿的活儿。

我不喜欢这个行业,极其向往航海,但是父亲却反对我到海上去。不过,我就住在水边,经常在岸边或是水里玩耍,很早就学会了游泳,还学会了驾船。我与其他男孩一起在船上或独木舟上玩耍时,大家通常都让我指挥,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在其他场合也常是孩子头,有时还带着他们惹麻烦。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尽管这事我做得不妥,不过还是表明了我小时候就具有公德心。

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个水车贮水池。贮水池紧挨着一块盐沼地。水位高时,我们常常站在盐沼地上钓鲦鱼。我们踩得时间长了,盐沼地就变成了一块泥潭。为了方便落脚,我提议筑一个平台。我告诉大伙儿盐沼地附近有一大堆石头。那堆石头虽然是别人用来建造新房子的,却也非常适合我们筑平台。

等到晚上所有工人都离开后,我便带着伙伴们像勤奋的小蚂蚁一样开始搬运这堆石头。有的时候,两三个人才搬得动一块。我们把所有的石头都搬走了,建起了我们的小平台。第二天早上,工人们发现石头不见了,非常吃惊,后来在我们的小平台处找到了那些石头。他们弄清楚了缘由,发现是我们干的,便向家长们告了状。我们中好几个人都被自己的父亲修理了。尽管我跟父亲说我们这么做非常实用,但是父亲还是让我懂得了任何违背诚实的事情均无益处。

我猜想你或许想要了解你的祖父。他中等个头,身材匀称,体格健壮;他非常聪明,画得一手好画,还会一点音乐,声音十分清脆动听。有时候,他忙完一天的事情后,会在晚上一边唱圣歌,一边拉小提琴,十分好听。他在机械方面也颇有天赋,间或拿起其他手艺人的工具,很快就能运用自如。不过要说起你祖父最了不起的一点,还是他能够参透公私事务,并且做出可靠的判断。事实上,由于要养活一大家子人,他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生意上,从未接受公职。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大人物们经常拜访他,询问他对教区或城镇事务的看法,十分尊重他的判断和建议。人们生活中遇到难题也常向他咨询,还经常请他担任争议双方的公断人。

只要有机会,他就会邀请通情达理的邻居或朋友一起进餐,在餐桌上交谈。他总是有意讨论一些独特或是实用的话题,这或许是为了使孩子们更明事理吧。你祖父通过这种方式,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生活中善良、正直、审慎的事情上。我们几乎注意不到桌上的食物,全然忽视了这些食物看起来如何、是否符合时令、味道好坏、与其他食物相比怎么样等等。因此,在成长过程中,我毫不关注这些事情,毫不在意摆在我面前的是何种食物。如今若是有人问我几小时前吃过什么,我很少能回答得上来。这在旅行时也有好处,旅伴们关注食物,有着微妙的口味和偏好,时常因为对食物不满而不开心,我却没有这些烦恼。

我母亲的身体也非常棒,她养育了十个孩子。我从未见父亲或是母亲生过病。父亲89岁时去世,母亲85岁去世。他们去世后合葬在波士顿,几年后我在他们墓前立了一块大理石墓碑,上面铭刻着以下碑文:

约西亚·富兰克林

与妻子艾比亚

长眠于此。

两人相亲相爱,共同生活

五十五年。

虽然既无地产,又无丰薪厚酬,

但是靠着辛勤劳作,

以及上帝的庇佑,

维持着一个大家庭安然度日,

养育了十三个儿女,

七个孙子孙女,

受人尊敬。

观者应从中受到激励,

勤勉人生,笃信上帝。

约西亚虔诚审慎,

艾比亚谨慎高尚。

您们的幼子,立此碑文,永志纪念。

先考约西亚·富兰克林,

生于1655年,卒于1744年,享年89岁。

先妣艾比亚·富兰克林,

生于1667年,卒于1752年,享年85岁。

闲谈之间偏离了话题,看来我的确老了。我过去写文章,比现在条理清晰多了。不过参加舞会需要盛装出席,私人聚会则不必如此,我或许只是一时疏忽罢了。

同类推荐
  •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是从稻盛和夫的童年时光开始追忆,讲述了这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日本企业家领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走向全球著名企业家的全过程。
  • 布什家族:主宰美国政治版图的豪门世家

    布什家族:主宰美国政治版图的豪门世家

    在美国诸多的政治世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四大家族。按照时间排列,分别是:亚当斯家族、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相比肯尼迪族男性成员命运多舛、人丁衰落,布什家族显然强势得多。布什家族从政至少可以往前追溯四代。第一代塞缪尔·P.布什是钢铁石油大亨,曾担任过全美招商协会的会长、胡佛总统的顾问。第一个在政坛站稳脚跟的是塞缪尔·P.布什的儿子普雷斯科特·布什,他先经商后从政,当联邦参议员多年,结识了艾森豪威尔总统,为后辈从政打下了基础。
  • 鲁豫有约:男角

    鲁豫有约:男角

    此书收录14位影视界的大腕、名角不为人知的成长故事和他们的爱恨情愁。这些明星人物包括梁家辉、刘德华、黄秋生、张学友、李宗盛、崔健、曾志伟、罗大佑、任贤齐、钟镇涛、秦汉、成龙、吴若甫,罗家英等。鲁豫相信,没有一个男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
  • 鲁迅传

    鲁迅传

    许寿裳于日本留学期间与鲁迅相识,并结为终身挚友,1937年与周作人共同编撰《鲁迅年谱》。他撰写的《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这两部回忆录,时间跨度长,内容翔实,范围广博,感情深挚,文笔淳厚,在鲁迅同时代人的同类型著作中首屈一指,是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入门书。本书收录了《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等,许寿裳关于鲁迅的一系列文章,为读者了解鲁迅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 毛丰美的故事

    毛丰美的故事

    毛丰美,男,汉族,1949年5月生,中共党员,辽宁凤城人,生前系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9月26日凌晨3时55分,毛丰美因病医治无效,在大梨树村与世长辞,享年66岁。2015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热门推荐
  • 我家太子妃超腹黑

    我家太子妃超腹黑

    前生她被庶妹陷害,丈夫抛弃,儿子被害,最终落得万剑穿身而死;老天垂怜,竟使她重生回到十岁。姨娘庶妹几番陷害,父亲万般不信,她也不是任人欺凌的小绵羊!发誓决不让人欺忠与她之人,欺她之人,不得好死!负她之人,碎尸万段!前生的恩怨,今世她要连本带利的讨回来!
  • 葬天机

    葬天机

    风水养人亦可杀人,得志莫修坟,十修九害人!风水奇书《撼龙经》里藏了什么秘密?武则天墓到底隐藏了什么?九龙飞星、天心十道、太极晕、五鬼抬棺、引气催官……。
  • 温先生今天睡醒了吗

    温先生今天睡醒了吗

    她是云氏财阙的大小姐,却甘愿放弃家族企业去做一个小唱见。 两年后,她是奥斯卡的最佳女演员,注定是最好的戏子,戏里的她哭笑尽不达眼底,却将每一个角色塑造的惟妙惟肖。而他只是一个寄住在云家有着嗜睡症的‘客人’,不动声色的住进了云锦瑟的心底。“温庭弦,你真的挺闲的。”云锦瑟气急败坏。 噢,昨天晚上他偷偷摸摸去了他男朋友家,撬她墙脚……
  • 段少,快把你老婆追回来

    段少,快把你老婆追回来

    一场婚姻让她倍受伤害、心力憔悴,她怎样努力,换来的都是他的厌恶。离婚后她闯职场、赴晚宴、千姿百媚晃的他眼直花,也将他的生活搅的天翻地覆【片段一】他淬了毒的眸直直地盯进她澄澈的黑瞳中,“你不是一直想嫁给我吗?那我如了你的意,三天后,我娶你!”她吓了一跳,费力地挣开他的禁锢,“段煜麟,你怎么能妥协?你应该坚持下去,不能辜负她呀!”【片段二】他执起她的手,将堪比鸽子蛋大的钻戒套在她手上,咧开唇,露出雪白的牙齿,阴森地说:“这辈子,我不幸福,你也别想好过!”【片段三】他忍无可忍,终于拍案,“离婚!”她眸中闪过晶亮神采,七寸高跟鞋立刻凿到他头上,“段总,您真英明,我早就想这么做了!”照样走励志路线!
  • 无限觉醒天赋系统

    无限觉醒天赋系统

    简介:灵气复苏,别人觉醒了十八般武器,我觉醒了能控制所有武器的万用器灵。别人觉醒了五行能力,我觉醒了能够施展通天法术神通的精灵。别人觉醒了天材地宝,我觉醒了能够吞噬天材地宝的兽魂。别人觉醒了各种能力,我的天赋能吊打他们这些凡人的能力!
  • 大山深处的守望

    大山深处的守望

    山里的花,谢了又开,当年幼小的竹林现在已长的郁郁葱葱,三十六年,她用一双握粉笔的手,撑起了整整两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
  • 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2012卷

    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2012卷

    本书系全国台湾研究会2012年度台湾研究优秀论文获奖论文集,共收录叶世明《两岸民调体系建构---兼谈审慎思辨民调理论方法的运用》、王建民《南台湾经济社会结构对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影响初探》、廖中武《政治社会化: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建构路径》、孙云《新形势下海峡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合作析论》、童立群《表象与实质:探析台湾蓝绿矛盾的深层原因》、严泉《中间选民与台湾选举政治发展的新趋势》等优秀论文18篇,从多个角度对台湾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当年度台湾研究成果之集大成者。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易经》被尊为“六经之首”,尊享着无比崇高的地位。而在道家经典中,《易经》也享有与其在儒家经典中相同的地位,被道家奉为“三玄之冠”。真正算得上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于《易经》,曾给出了这样的定位:“易道广大,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数,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可算是对《易经》全面而重要的评价,甚至无论从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上讲,都是世所罕见的,也从来没有一部著作能够产生它那样的重要影响。
  • 天元五歌

    天元五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昭录

    云昭录

    无人可一朝成佛,亦无人可一朝成魔。浮生若梦,万事皆空。我曾以为我可以一世献于佛门,可遇见你是我的不期而遇。没有人生来就是王,即使出生就与他人不同,我们亦有抗拒命运的权利。他虽然生来肩负命运的重托,可是这一切也不是他选择的,他要成长就必须经历磨难,只有明白自己的使命,他才能成为更好的领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