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20700000012

第12章 顺风

义军渡过黄河,抵达朝邑,李渊住进了长春宫。派遣世子建成和司马刘文静、统军王长楷等率领数万人马,进驻永丰仓,把守潼关,以防备屈突通联合东都抄略后方;慰抚使窦轨等接受调度。敦煌公李世民率刘弘基、长孙顺德等诸军前往渭北,夺取土地,进围长安;慰抚使殷开山等接受调度。

关中的士人和百姓前来归附的络绎不绝。冠氏县长于志宁和安养县尉颜师古也到了长春宫。他们都以文才闻名,李渊以礼相待,分别授予记室和朝散大夫之职。三人一见如故,交谈非常投机,直到白雪公主前来求见,才中断谈话。李渊见白雪蹙着眉尖,一脸不如意的样子,倾身向前温和地说:“公主有什么心事,尽管对我说,不要有顾虑。”

“突利哥哥回去告诉我,大将军把我们分在大郎处一起守潼关,我不愿意,我要跟二郎走,去渭北。”

“渭北比潼关艰苦,行军作战,我怕你吃不消,就近安排和大郎在一起,并无他意。”

“我们不怕吃苦。”

“那好,”李渊随口应道,“你们就跟二郎走好啦。”

“请大将军给我一个手令,免得我哥哥不相信。”

白雪公主讨了手令,眉开眼笑,回营告诉了突利,又飞跑去找李世民。

“我给你看件好东西。”她把手令亮到李世民的面前。

“父亲怎么更改了命令?”李世民眼睛睁得大大的。

“不高兴我跟你走?”

“大哥想你们跟着他。”

“嘿,”白雪嗤鼻一笑,“谁愿意跟着他,我瞧见他那油滑样子就不舒服,只想吐。”

“我大哥可喜欢你嘞。”李世民劝解说,“他体贴人,接触多了,你就会转变看法的。”

“谁稀罕他体贴,去他的。”

“公主,你的做法会引起大哥的误会,以为我挑唆你和他过不去。”

“事情与你无关。”

“怕只怕千担河水也洗不清白。”李世民皱着前额,“你真替我着想的话,最好跟大哥一起走。”

“我偏要和你在一起,永不分离。”白雪娇媚地回眸一笑,脸刷地红了。

李世民渐渐悟出了她的心思,深感不安,委婉地推脱说:“我有老婆,而且她对我很好。”

“对你好的人还怕多吗?真是有福不会享受。”

“如今军务缠身,没有时间考虑儿女私情。”李世民转过背去,想激怒白雪公主。

白雪装做受了委屈的样子,威胁道:“你拿架子,我就去跟大将军说你欺侮了我。”

李世民拿她没法,语气缓和下来:“算我服你啦,一切随你的便,我的好公主。”

“我立刻回去准备,你要等着我一起走哟。”白雪公主边说边往营门外走,又回头瞅了李世民一眼——她有些不放心,还想多瞧瞧他。

屈突通得知李渊西行入关,命鹰扬郎将尧君素代理河东通守,让他守卫蒲反,自己率领几万人马赶回去援救长安,途中被刘文静统率的军马阻挡,不能前进。屈突通打算折转潼关,向隋将刘纲靠拢。可是,王长楷带兵先行击斩了刘纲,占据了都尉南城,屈突通只得退守都尉北城。李建成派窦琮进攻河东,未能攻克,义军和隋军进入了相持状态。

李渊抵达蒲津,从临晋南渡渭水,前往永丰仓慰问义军,并开仓赈济饥民,然后返回长春宫,调度义军进驻冯翊。

李世民带领人马西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他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扩军,到达泾阳时,扩充到了九万人马,驻屯扎营,营帐相连数十里路远近,十分壮观。官吏、百姓及民军归附如流,李世民挑选其中有才干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幕僚。丘和之子丘行恭与其兄丘师利领了几万民军投奔义军,李世民任命丘师利作光禄大夫,把丘行恭留在了自己身边。不久,隰城尉房玄龄来到营门求见。李世民喜从天降,亲自迎进行辕,殷勤款待。

“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尊颜,大慰平生。”他客气而至诚地说。

“敦煌公过奖啦。玄龄一介草民,能投麾下效犬马之劳,实乃三生有幸。”

二人相互自我谦虚了一番,又相互奉承了对方一番,才在西花厅坐了下来。李世民满面生辉,如获至宝般的喜悦,吩咐雷云吉摆酒接风,又请出长孙无忌和突利、白雪兄妹作陪。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十八岁就考取了进士,文章气象如曹子建,书法以草隶著称。李世民早已耳闻,玄龄为人清高,不阿附权贵,仕途不显,但却颇有名气。隋吏部侍郎高孝基曾经对裴矩说过:“我见过的人不少,而才干都不及玄龄。玄龄日后必成大器,可惜我难见到他高耸入云的时候。”房玄龄生不逢时,久居人下,无法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终于找到了爱才如命的李世民,犹如久旱逢甘雨,又似拨开迷雾见到了青天,心情好比滚滚春潮,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饮宴中,李世民不再讲究客套,直截了当地问道:“有一事萦绕心头,世民久思不得其解,恳请先生指教。”

“公爷请讲。”房玄龄放下酒杯,等待下文。

“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先生高见,鹿当死谁手?”

“得人心者得天下。”

“请先生具体讲解一下。”

李世民撕下一只鸡腿敬给房玄龄,又敬了一杯酒。房玄龄回敬了李世民几片鹿肉,开腔细谈慢说道:“众所周知,事在人为。取天下自然离不开三军将士用命,以及老百姓的支援,而且还要长时间地坚持下去,然而难就难在‘坚持’二字上。当今起兵者,多数是因为不堪徭役、兵乱,或者饥寒,一旦有了饭吃,就心满意足了,安于现状了,只求生存,不求发展,无问鼎之志。薛举、李轨如此,李密、王世充也是如此,他们虽有野心,却无远略,风风火火闹一通,花开得茂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刘武周如何?”突利想起了与突厥通好,被封作定杨可汗的刘武周,停箸问道。

“他在你们突厥的羽翼下讨生活,突厥的羽翼一收,那就活不成咯。”

“假使我们不收羽翼呢?”

“突厥不会凭空遮护谁,等到无利可图时,自然就会舍弃他。”

“我们突厥也讲情义哩。”白雪为自己辩护说。

“公主不必多心,”房玄龄笑了笑,“我没有评价突厥,更没有贬低突厥的意思。”

“请问先生,如何才能赢得人心?”

长孙无忌对房玄龄发生了兴趣,可谓气味相投,他本身也很有才干谋略,把话题切入了深层次的考究上。房玄龄并非摇唇鼓舌的说客,属于谋臣一类的人物,说得更具体点,他腹藏珠玑,文采有余,而口才平平,甚至还有点儿结结巴巴。不过,当他理顺了思路,应对就变得滔滔不绝了,而且很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赢得人心,简单地说,只要做到三点:诚、信、礼。诚者无非指诚实待人,以自己的热诚和真挚换取他人的忠诚。信则恪守信用,说一不二,赏罚分明,不见异思迁,文过饰非。礼便是礼贤下士,爱才如命,爱民如子。能做到以上三点,世人自然会依附于他,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当今世上,谁具有这样的品格?”

“并非当面奉承,英雄豪杰,玄龄一一排比,非敦煌公莫属。我正是看中了你的为人处事,才随大流前来投奔。”

“不敢当,不敢当。”李世民连连摆手,“我还做得很不够,还在学着怎样做人,全靠各位扶持,随时指点。”

众人一齐站立起来,饮干了杯中的酒。李世民深知人才难得,任命房玄龄当记室参军,留在身边做自己的智囊。

雷云吉跨进营门,拱手禀报道:“金紫光禄大夫段纶偕夫人来了,带来的万余人马还没有安顿。”段纶是李世民的异母姐夫,在蓝田聚众起兵,兼程赶到了泾阳。李世民吩咐赶快新辟营房,清扫场地,迎接段纶的军马;又吩咐置酒接风,慰劳三军将士。触景生情,他不禁想起了三姐李娘子,和前去接应娘子军的姐夫柴绍。“如果他们也来了,那将更加热闹,更有好戏看了。”李世民用手撑着下巴,沉入了遐思和联想之中。

当初义举时,柴绍接到李渊从晋阳传来的书函,跟李娘子商量道:“岳父大人即将举旗起兵,要我们赶快离开长安,前去跟他们会合。”

“你只管快快动身。”李娘子自有主见,“我一个女人,容易躲藏,不会招惹麻烦,风险不大。”

“可是,你留下来我非常担心,我们还是一块儿走为好。”

“一起走目标大,都会走不脱。”

他们伉俪相敬如宾,柴绍大都听从李娘子的,于是独自一人去了晋阳。李娘子虽说女流,但她也和李世民一样继承了父母的长处,胸怀大志,善于谋划,有魄力又有恒心,勇沉果敢,目光犀利如鹰隼,又精通武艺,尤其骑射得自父亲的真传。有一次,她女扮男装,带着家奴马三宝出外游春,在山林中跑马,像比赛一样愈跑愈快,愈跑愈远。紧随其后的马三宝突然喊了一声:“狼来了!”李娘子回头一瞧,果然瞧见一条大灰狼跟在马后奔跑。她让马三宝跑到前面,自己约束马匹放慢速度,反手从背上摘下弓,从箭壶里取出一支箭,回身朝马后射出,一箭射中狼头。畜生狂叫一声,在地上滚了几下,死了。马三宝拍着手恭维道:“小姐好箭法,箭法真好!”

“哪儿来的野小子,拿家狗当靶子?”

李娘子微微一怔,对马三宝说:“咦,后面有人在追我们,叫喊射死了他的家狗。”

“小姐别怕,兴许是想来诈骗我们的。”

“好吧,我们等着他来,当场戳穿他的把戏,羞辱他一回,让他得点教训。”

少年策马追到李娘子主仆的马前,勒住缰绳,马立起后腿,咴咴嘶叫着,停了下来。“打狗欺主。你们竟敢射死我家的灰毛管山狗。”他气哼哼地说。

“明明一条灰狼,”李娘子鞭柄往后一指,“怎么说是家狗?”

“瞎了眼,狼和狗都分不出来!”

“你才瞎了眼哩,不看清人,想行诈骗!本小姐偏不让你得逞。”

“唷,女孩子穿男装,不害羞。”

“拦路行骗,那才真正羞死人。”

“我不跟你斗嘴,只叫你赔狗。”

“偏不赔。”

“不赔就休想离开。”

柴绍上前去掏李娘子手上的马缰,李娘子一鞭抽过去,打掉了柴绍头上的幞头。柴绍火冒三丈,抽出了腰间的马刀,李娘子不肯示弱,拔剑相迎。二人都只有十三四岁,少年气盛,马来马往互相劈刺起来。斗了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又跳下马来,徒步打斗。柴绍用了个刀劈华山的招式,李娘子捧龙出水举剑把马刀挡开了。马三宝拴住两匹马,上前助战,被李娘子喝开了。柴绍的马童见二人动了真格的,转身鞭马跑回去搬救兵去了。斗了十来个回合,李娘子杀得兴起,拿出了绝杀功夫,一招大鹏展翅,去攻柴绍的中盘。柴绍用了个怪蟒翻身的姿势,避开了剑锋。李娘子猛虎跳涧扑将过去,柴绍顺手牵羊借她的力气踹了她一腿。李娘子倒退了几步,站稳脚跟,又要挥剑转入进攻。马童引着柴孝先赶来了,他上前制止道:“住手!绍儿,给我让开。”

“她射死了我家的管山狗,”柴绍喘着粗气,“耍赖不肯赔。”

李娘子辩护说:“是你先动手,还先骂我瞎了眼。”

“你没瞎眼,怎么连狗和狼都分不出来?”

“它跟在马后追赶,我以为是条狼。”

“好啦,好啦,不要吵啦。”柴孝先近前细细端详了一气:“呃,你敢莫是唐公的三姑娘,穿上男装,差点儿没认出来。”

“其实我见过你,就是不认识你儿子。”

“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得自家人了。三姑娘,快到家里去坐,歇息歇息。”

“他不赔礼,”李娘子指着柴绍,“我就不去你家。”

柴绍瞪圆了眼睛:“我哪点儿错了?”

“小姐是客人,”柴孝先压住儿子,“你是主人,主人当然要让客人。”

“我就是不让她。”

柴绍耍小孩子脾气,也不甘示弱。柴孝先走到李娘子跟前,拱了拱手:“小姐别气,怪我家教不严,我替儿子赔礼了。”

“伯伯,”李娘子受了感动,“其实是我不对,我是故意怄他。”

“哎,你们都不懂事,一味争强斗胜,几乎伤了和气。”

马三宝抬眼望了望渐渐暗下来的天空,把马牵了过来:“小姐,天色不早了,快回家。”

“伯伯,告辞了。”李娘子轻巧地跨上马背,带着马三宝飞驰而去。

过了两年,柴孝先亲自向李渊提亲,李渊答应了这门亲事。后来,经过一段波折——李娘子嫌弃柴绍太本分,爱上了志气轩昂、文武全才的李靖。李渊站住脚跟,坚持把女儿嫁给了柴绍。婚后,二人建立了感情,再没有闹过纠纷。柴绍潜出长安,李娘子随即回到了户县别墅,变卖家产,招募兵马。李渊的堂弟李神通也从长安逃到户县山中,跟长安大侠史万宝等聚众起兵,响应李渊。西域商人何潘仁,流窜到周至县司竹园,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拥有部众数万人,劫持隋朝尚书右丞李纲作他的长史。李娘子带着马三宝上山,见了何潘仁,直言不讳地说:“瞧你也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不应该自甘堕落,落草为寇,要走正道,干正儿八经的事,在历史上留下美名。家父李渊已从晋阳兴师,我堂叔李神通正在户县招揽义士,迎接义军入关,你不如弃了山寨,随我去户县,一起共创大业。”

“哪儿来的野婆娘,敢撒野教训老子?!什么正儿八斤,歪儿六斤,你跑到外面来放草,跑错了地方。”

“啊——嗬!哈——哈——哈——哈——!”喽啰们一阵哄堂大笑。

李娘子气得紫涨了面皮:“我好言相劝,你恶语伤人,真不识好歹。”

“老子不识好歹,回去操你老公。我的买卖特长,你受不了。”

“下流坯子,”李娘子抽出佩剑,“让老娘来教训教训你。”

“呵呵,你发泼,那就休怪老子无情。”

“斗输了怎么办?”

“我输了,客客气气随你下山。你输了,那可就得乖乖儿地留下来,做我的压寨夫人。”

“休出狂言!”

“那就请吧。”何潘仁从枪架上取出一杆长枪,“来,来呀!”

李娘子出身行武世家,懂得兵器:短见长,不用忙;长见短,不用等。她用的短兵器,不先出手,等待对方发起攻击。何潘仁抖了抖枪柄,举枪便刺。李娘子运用太极循环剑法左封右挡,把枪封挡住了。何潘仁把枪收回来,分胸再刺,锵,锵,又被剑尖拨开了。他嘿嘿一笑:“武艺不错嘛。哦哟,长相比武艺还好些,团团大脸,眉清目秀,就是嘴巴大了点儿,只怕那儿也像嘴巴一样大,不过瘾。”他一边进攻,一边污言秽语逗弄着,似乎被色迷住了,没把她当回事,又觉得好玩儿。站在一旁观战的马三宝见李娘子只守不攻,急得喊起来:“攻他的下盘!”李娘子受了启示,用了个海底捞月的招式,逼得何潘仁双脚跳起来,然后双剑趁势夹住对方的枪头,飞起一腿踢到了他的小腹上。何潘仁“哎哟”一声哑叫,丢下枪,双手捂着伤处蹲了下去。

“李娘子赢啦!李娘子赢啦!”马三宝手舞足蹈,大喊大叫。

喽啰们惊奇得不知所措,像一根根木桩般愣愣地戳在那儿。李纲从后堂走了出来,对何潘仁说:“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看来只有随她下山了。”

“我太大意喽,”何潘仁疾首蹙额,“没有提防她的飞腿。”

“不管怎么说,反正你输了,输了就得跟我走。走不动也没关系,就用轿子抬。”

李娘子带着戏谑的口吻说着,一边伸手去扯何潘仁。何潘仁又羞又愧,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着:“长史,就依你的好啦,咱们一起投户县去。”

李神通联合几万人马,攻下了户县。他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任命前东城长令狐德棻作记室。李娘子又带着马三宝游说民军首领李仲文和向善志,二者率领部众归附了李神通。西京留守不断派兵征剿义军,都被一一击败。李娘子亲自督师攻克了周至、武功和始平三县,部众达到了七万人。

李渊得到李神通和李娘子的报告,高兴得眉开眼笑,任命李神通做光禄大夫,并对何潘仁、李仲文和向善志等人一一致函慰劳,授予官职,令原地驻扎,接受李世民调度。同时派遣柴绍带着数百名骑从前往南山,迎接李娘子,在渭北与李世民会师。

李娘子和柴绍带着万余精兵来到泾阳,李世民欣然出迎,将二人接入帐中,道了辛苦,又互诉离别之情。李娘子上下打量了李世民一会儿,喜上眉梢:“几年不见,二郎就由一个英俊少年长成了仪表堂堂的男子汉,带兵打仗又是英勇无敌,攻无不克。我李家一代比一代强,正是兴旺的好兆头。”

“姐姐劳苦功高,不愧是巾帼英雄。”李世民也很激动,兴高采烈。

“柴绍告诉我,举旗起兵,二弟是第一大功臣。”

“我们彼此彼此,各有各的贡献。”

李娘子指着柴绍,问李世民道:“他把我们都叫来了,你打算怎样安置?”

“父亲早有安排,”李世民笑了笑,“姐姐和姐夫各自设置幕府,姐姐的兵马号称娘子军。”

义军声势日益壮大,乘胜攻城略地,不断向长安逼近。李渊命令刘弘基、殷开山分别率军向西攻取扶风。他们拥有六万人马,向南渡过渭水,进抵长安故城,驻屯下来。长安城中的隋军出城挑战,刘弘基迎战,击败了隋军。

李世民统兵前往司竹园,何潘仁、李仲文和向善志都率部众追随,进驻阿城,兵员达到了十三万,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大军驻扎在周至县休整,李世民又得到了一条汉子——此人不以武功出名,却以文才闻名于世,他就是后世谈良相则必言“房杜”的二人之一,姓杜名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杜如晦少年颖悟,谙习文史,精通韬略,可是不受隋朝重视,任职滏阳尉。李世民和他一见如故,授予右翼领军府兵曹参军。从此杜如晦和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随从李世民征伐四方,筹划军务,临机而断,深为时辈所服。房玄龄矮而瘦,两眼深陷有神,风骨傲然,老练沉着,远见卓识,却短言少语,一天难说几句话。杜如晦又高又胖,肥头大耳,大腹便便,风度潇洒,谈吐生风,见解精辟,深透膜里。李世民对二位特别尊重,信任不亚于长孙无忌。他们也乐意为他效劳,呕心沥血,各尽其能,不遗余力。玄龄善于谋划,如晦长于判断,世人把他俩比作李世民不可或缺的左右手。遇事商量,李世民明净的前额下两道浓眉微微耸动,霍霍闪烁的眸子总是放射出鼓励的光芒,启迪他们的思路,畅所欲言。杜如晦捋着三绺长须思索片刻,进言说:“延安、上郡和雕阴等地,都自动归顺了义军。义军由东经北绕到了西面,对长安形成了包围之势,而且兵力充足,士气旺盛。失今不取,更待何时?”

“杜参军言之有理,请敦煌公决断。”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没有异议。

柴绍夫妇、突利和白雪也建言攻取长安。李世民当即遣使禀报李渊,约定进围长安的日期。李渊乐不可支,捻着胡子尖,以挥手目送风云的姿势乐陶陶地说:“屈突通已向东走,被义军挡住,不能再回头向西,不足为虑了。”

“我们可以从速进军,长驱直入,与二郎会合,从四门攻取长安。”李建成也来了精神。

“嗯,你从永丰仓守军中遴选精兵,亲自带领他们向西进取,自新丰直指汉朝故宫长乐宫。”

李建成得了将令,率领一支精锐人马,日夜兼程,向西疾进。

李世民得到使者的回报,统率右翼三军和归附的军马向北进兵,驻屯长安故城,等候下一道命令。

同类推荐
  • 二哥改河记

    二哥改河记

    后来我经常想,如果不是因为宋三妮子宋春莉,二哥就会进城当工人去了,他的命运或许就是另一种情况,更不会干出那件惊动天地的大事情。后来我也经常想,如果那件大事情没有半途夭折,二哥也不会同宋三妮子私奔,最终让她变成我二嫂。宋三妮子是焦坡村里的一枝花。宋三妮子的美丽就在她的腰肢和鼓胀着的胸脯上,那是让所有男人想入非非、心旌摇荡的。实际上,在我二哥要干那件大事情时,宋三妮子已经有了婆家,未婚夫是村支书焦老六的儿子焦玉柱。
  •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伊胜雪说完就快速地蹦跑开来,其实沈若赫已近知道了伊胜雪说的什么,只是还想认真的听一遍,在追逐的路上,沈若赫大声的呼喊,“从今天开始,伊胜雪就是我的人了”。
  • 归·去·来(第一部)

    归·去·来(第一部)

    《归·去·来》系加拿大华人作家陈思进、雪城小玲合著的长篇小说,小说如同一部厚重的家族史,诠释了梨园世家、商贾名流、书香门第三个大家族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的悲欢离合。《归·去·来》第一部以改革开放后的上海为背景,讲诉男主人公苏绍清和女主人公晓倩的相识相恋,同时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交叉叙述了三个家族的爱恨情仇。三个家族在经历动荡岁月之后,复归平静,而延续家族血脉的男女主人公的不期而遇,又在多重纠葛中演绎出别样的情感风景。
  • 译文华彩·漫游(全集)

    译文华彩·漫游(全集)

    “译文华彩”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全新书系。主题明确,分辑出版,每辑五种,配以符合主题风格的精美封面,由新生代优秀设计师周伟伟老师操刀设计。内容上,充分利用上海译文出版社强大、受到广泛认可的译本资源,撷取其中的名篇成册,第一辑的主题定为“漫游”,收录纪德、海明威、劳伦斯、永井荷风、毛姆五位文学名家的游记文字,分别为纪德《放弃旅行》,海明威《巴黎永远没有个完》、劳伦斯《漂泊的异乡人》,永井荷风《荷风细语》和毛姆《国王陛下的代表》。
  • 望仙桥除霸

    望仙桥除霸

    江南沪宁铁路沿线,有个人烟辐辏的大镇,叫望仙桥。望仙桥北三里,有个胡家村。胡家村一百多户人家,多数人自幼习武,民风强悍,领头的是侠肝义胆天不怕地不怕的胡三。胡三长得腰圆腿粗,练得一手好拳脚,发起威来,十个汉子也难近他身。当时是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战乱不断,农村政权瘫痪,恶霸土匪横行,百姓难以安生。
热门推荐
  • 我能看见耐久值

    我能看见耐久值

    能看见并转移武器、服饰、道具和零件(原谅我不厚道的笑了)的耐久值?啥也不说了,改行收破烂去了!新书《符能科学世界》
  • 娘子,我不要修炼

    娘子,我不要修炼

    本该灿烂的过一生的,直到仙坟之中爬出了一个不要脸的女人,沐一开始变得不开心了相公,来,仙法随便挑相公,来,把这碗灵药喝了相公,来,一起睡觉觉可以提升修为哦沐一想哭,娘子,我不要修炼!
  • 矢志救国的平民将军冯玉祥

    矢志救国的平民将军冯玉祥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探寻博大精深的国学养生之道;体会经典古典文学中的养生奥秘;思考饮食文化中的养生结晶;品鉴本草巨著之养生妙方。让文化中的千年养生密码成为你身边最可爱的健康大使.最理想的养生方式,尽在本书。
  • 绝色风华:废物小姐傲视天下

    绝色风华:废物小姐傲视天下

    她,是世界特种部队最优秀的美女特工!却因为一场爆炸,穿越了!再次清醒却沦为慕府最无用的废物三小姐!实在荒谬,她乃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美女特工,聪明绝顶,怎能轮为笑柄!她要翻身!当丑八怪变成白天鹅!当废物小姐变成天才王妃!盛世传奇就此开始!傲世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从此,锋芒绝世,狂颜天下。天地之大,任我逍遥!
  • 异本

    异本

    光明还是黑暗,由你选。上帝还是撒旦,由你看。我给“异人”的定义是:异于常人。重点在“异”,还是在“人”,由你想。这本写了一群异人的书,姑且就叫它,《异本》
  • 一剑乱天机

    一剑乱天机

    她本是笑容明媚,慧黠灵动的无忧少女,奈何造化弄人,一朝穿越,等待她的竟是这样沉重的使命。族姐暗害,母亲疯癫,她筋脉寸断,跌落无回之谷。因祸得福,习得三煞鬼剑,看她如何回归,一了恩仇。先师遗命,回归之愿,她一路前行,天魔宫前,雪山之巅,她墨发飞扬,三煞鬼剑,剑指天阑……天机乱,生灵将覆,天宫出,鬼剑纵横。是谁的手,掌这天下棋局?是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天下人血祭天魔?天宫魔典,引血雨腥风。天下江湖,谁主浮沉?
  • 清明

    清明

    话剧《清明》,是我省著名剧作家姚宝瑄、卫中先生继《立秋》之后的又一力作。话剧《立秋》着力演绎历史大变革中晋商诚信形象。剧情波澜壮阔,扣人心弦,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晋商三代人的艺术形象。自2004年4月27日首演至今,9年内共演出660场,是山西省“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的重要收获之一。本刊2005年第5期推出《立秋》未演出本,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本期刊发的《清明》仍为话剧未演出本。
  • 健康是一种责任

    健康是一种责任

    只有你健康,你的家人才会幸福,所以书说,健康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本书述说一切应该远离的不健康因素,让自己更加理智地对待自己的身体状况,改善不良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