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6900000015

第15章 义仆高亲娘

在蓉芬眼里,高亲娘和好亲婆是两个性格不同的长辈。虽然高亲娘是佣人,但感觉她跟好亲婆一样都是亲人。

蓉芬感到很幸福,她有两个疼爱她的好亲婆(奶奶)。

淡雅好亲婆,慈祥和蔼、端庄稳重、不爱管事,不爱多说活。她是大家闺秀出身,按老规矩,做长辈的样子。说话极有分寸,就是对孩子涚话都是细声细气,笑咪咪的,是个很温柔、文雅的人。

高亲娘似乎跟孩子们距离更近一些,两代人,包括蓉芬的上代:父亲心安、叔叔心平和两个姑姑心怡、心欢,都是高亲娘看着出生並带大的。

高亲娘快人快语,丰畗的阅历和人生经验使她说话内容丰富,其中不乏恢谐。用词很确切、实际、中听,说活能说到点上。她为人不凶,但众人都服她。

自从进了吳家门,她伺候了五代人,当过老四房总管,分家后一直跟着大房当总管,现在跟着的是老四房中的长房长孙吴心安。

高亲娘管着整个家的大小事务,采买、烧饭也是她的事。她泼辣、精明、能干,平时很忙,但不变的是对主人的称呼和忠心,淡雅和依琴跟她说过多少次,不要再这样叫了,她不听,不管家里已变穷,仍是称‘’太太‘’、‘’大少奶奶‘’、‘’蓉芬小姐‘’……

吴家劝她改嫁。

当初陪嫁过来,劝她当子真的侧室,她不肯。一是为了对已过世的恩爱丈夫的忠诚,二是不愿意分掉子真对淡雅的爱,她始终觉得真正的爱只能给一个人。所以她为了淡雅,宁愿做下人,也不愿挤身主人行列。

为了不躭误她的终身大事,吴家多次托人做媒,想把她当女儿一样嫁出去,或让她在仆人中挑个好的成家,她都一一拒绝了。

她对淡雅说:“我要是想嫁人,早就嫁了,不会从阳澄湖家乡逃婚出来。‘’

蓉芬姐弟三人都爱听高亲娘讲故事。

蓉芬童年,高亲娘为了哄她高兴,就编故事,说在她老家有一种花叫嘴巴花、长得象人的嘴巴一样,还有耳朵花、头发花……

在蓉芬的幼小心里,一直想去高亲娘的老家看看这种奇怪的花。

高亲娘教孩子们唱童谣:长手巾挂房门,短手巾揩茶杯,揩得茶杯亮晶晶,揩给啥人用,揩给爹爹用,爹爹给我找个好人家,仪亭镇上第一家,大船小船六、七只,弯角水牛二、三只……。

这是她老家的儿歌,是小时候父母教她唱的。唱时,坐着的荷花微笑着,轻轻晃动着头,两眼发光,似乎回到了快乐童年。孩子们圍坐在她脚旁的小矮凳上,依依呀呀地跟着合唱起来。

孩子们和高亲娘无话不谈。

蓉芬问道:‘’高亲娘,你为什么会叫’荷花’这个名字?‘’

高亲娘说:‘’我的老家在苏州阳澄湖畔的仪亭农村。我是夏天生的,我的父亲望着窗外满湖盛开、碧叶连天的荷花,对我的母亲说:‘给小孩取名荷花吧。‘我母亲说:‘好的,荷花淡雅、清香,高洁,浑身是宝。我们乡下人没文化,取不了高深的名字,就这个名字了。'后来,我有个表妹,因父母意外双亡,一点点大时被我父母收养,给取名莲花。我父母身体不好,家中无男孩,莲花又小,所以我从小当家。‘’

确是这样,当时该男人干的重活,她得干。田间和鱼塘的活,她件件都得做。心灵手巧,刺绣、缝纫样样精通。粗活、细活,里里外外全包揽。过人的能干,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父母老实本分,一家人虽不富裕,但很温嗳。

靠湖吃湖,靠着家中有条小船捕些阳澄湖的鱼虾、大闸蟹等特产,挑到镇上卖点钱。

卖钱的还有水八仙:莼菜、鸡头米(欠实)、慈菇、莲藕、菱角、荸荠、茭白、水芹。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家里还有几亩地,田里种些粮食、蔬菜自给自足外,多余的卖给收购商贩。

在荷花十六岁吋,她和同村青梅竹马的黄愿成家,原指望白头偕老,不料没过几个月,体格健壮的丈夫会传染上伤寒,得病去世。

接着不幸的是她的父母双亡。

高荷花十七岁时,从农村老家逃婚到陆家。后来谈雅出嫁,她跟着从苏州陪嫁到上海。几十年来一直没有离开过淡雅。

现在高亲娘成了吴家的顶梁柱。

她逃出来后,唯一牵掛的莲花,后来嫁在附近的村里。她只要一回老家,就会马上去看妹妹。

她过继了一个村里远房叔叔家的孩子作儿子,小名叫阿六。

过继时孩子已大,她如同已出,陆续把一生在吴家的工钱和积蓄,全部给了阿六。

给他盖房、娶妻、建打麦场、船棚……条件搞得相当好。

蓉芬、庆官小时侯跟着高亲娘去过她的老家,见过阿六和他的耳聋媳妇。

那里是孩子的乐土,美丽的田园风光、会捉鱼摸虾的农村小伙伴、湖光十色的阳澄湖、丰富的水、陆物产。

还有不少新鲜的事儿,粽子是用筷子戳着在糖缸里转的,高亲娘还告诉蓉芬糖缸里有白枣(冬栆)。

蓉芬最难忘的是让她和庆官坐在小船里,在湖塘里的荷花、荷叶丛中穿梭,采摘莲篷和坐在大木盆里采摘水红菱。

庆官摘了个大荷叶撑举着,跟打着伞一样,玩着。她自己学着高亲娘划浆,她没木浆,就拣了根木棍,也这样比划着。

有时她淘气,在船上,把口袋里事先装的小石子,远远地向水面扔去,激起浪花和一圈圈涟漪,引得庆官叫好起来。

在小船上能听到村子里其它小船上人的声音,但荷花和荷叶丛隔着,看不见人。

蓉芬高兴得放声唱起歌来。

傍晚回来,满船的收获。

阿六和他的媳妇看来是很小气的那种人。

用高亲娘一生的钱盖的房子,打麦场,船棚这些在全村看来是最好的,规格和规模也较大。房子是瓦房,共六间。和村里其它人家大都住在草棚里比,显得鹤立鸡群。

当高亲娘要给蓉芬和庆官做些好吃的菜,如大闸蟹和大鱼,他们借口要拿去卖钱。高亲娘要杀鸡,给小孩们熬汤补身体,阿六说,这只母鸡快生蛋了,不行,要杀个鸭子也不行。

富裕的农村,杀只鸡鸭算什么,再说又不是差这点钱,主要是阿六夫妻本性吝啬。

蓉芬想起住在上海四牌楼吴家老屋时,每隔二、三个月,阿六上门找高亲娘拿她工钱时的猥瑣样子,就恶心。

吴家把阿六当作是自己的亲戚招待,还劝他多住几天,以便在上海买些东西,办点事。

有一次,高亲娘把几个月积下的工钱全给了阿六,阿六提出还要给些零钱,路上好用。高亲娘拿出一把零钱,让他自己拿。他居然不顾脸面,一个不剩地全装进自己的腰包里。

蓉芬后来问高亲娘:‘’为什么不说他,这么多零钱都吃进,这样子好难看哦。‘’

高亲娘说:‘’反正钱对我来说没用,他要就给他呗,他是我儿子,叫我姆妈呢。‘’

蓉芬看到阿六夫妻对她和庆官很冷淡,对高亲娘也不是很亲,觉得阿六不见得听高亲娘的话。

后来高亲娘回老家探亲,她和庆官说什么都不愿意跟着去了。

高亲娘心好,曾经逼她改嫁的婆婆下葬时要钱,当时交通很不方便,她坐火车从上海到苏州,再雇车到仪亭。

仪亭边上的阳澄湖很少结冰,这年冬天特冷,因湖边上结冰而渡船停航,她心急火燎不顾危险地从冰面上走过去。当时还有接亲的新娘掉下去的事。

其实丈夫黄愿去世后,婆婆对她很不好,把她卖给人家做媳妇,才有她逃婚的事。她完全可以不管婆婆的身后事,但她善良,看在死去丈夫的面上,把丧事全包下来了。

当时时局不稳,物价飞涨,吴心安一家光靠亲戚接济,生活已很紧张。

她每月仍挨家去老四房的五个亲戚家,拿救助心安家的月例钱,每户五元银元,共二十五元银元。

高亲娘在心安家做事,早已不拿工钱了。

反过来她出去做‘’喜客人‘’,挣钱来养活她的主人一家。

她做“喜客人”时,除给的报酬外,还有席上客人给的赏钱,所以钱很多。

她外面关系好,吴家的亲戚多,没有一个亲戚不认识她的,或再介绍给外人,总有做媒、主持婚礼等的事。

小蓉芬跟着高亲娘去过不少婚礼现场。婚礼热闹、欢庆、排场,尤其都是富贵人家,礼节也多。

高亲娘做‘’喜客人‘’时,头上揷戴着红花,佩戴着金灿灿的首饰,显得珠光宝气。

身上穿着大红绣花衣裙,手中拿着一块大的红方手帕,伶牙俐齿打趣着。

她说着喜庆吉祥的恢谐话,逗得全场哈哈大笑,活跃着婚礼的气氛。

有时候高亲娘被请去主持婚礼,当着司仪的角色。

有时侯请去当媒婆,做月下老人给人牵红线。

她总是出去做几天再回来住一、两天,把挣来的钱全数交给依琴。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不在家里吃饭。

依琴是小脚,不能出外做事,就在家里照顾婆婆谈雅、有病的心安和蓉芬、庆官、和美芬三个小孩。

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这样。

庆官小时候,高亲娘经常背了他外出,吃馄饨、汤团之类。鞋袜不全,去地摊上买来,给他穿上,如同孙子一般。

只要她一有空,就会背着庆官。只要她有空,就会对这个心安家的独苗专心照料,让他平安、健康地成长。

高亲娘用自已的智慧和毕生精力来养活这个鍾爱的‘’家‘’。她已是这个家庭中的重要的一员,全家人全靠着她。

她的恩情永世难忘!

三十年代的中国,内战不断,民不聊生。穷人的生活在政局动荡下,更加艰难。

在蓉芬十二虚岁时,蓉芬家在上海己苦苦地支撑不下去了,为了节省开支,作出了全家搬到苏州去的重大决定。

同类推荐
  • 抑郁巅峰

    抑郁巅峰

    曾经的总裁,因为一场与情有关的阴谋,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因此病获得了不寻常的能力,看透看人得能力,让自己找到了活着的真谛
  • 不回头的岁月

    不回头的岁月

    青春无悔愿你如依青葱岁月往事莫忆但愿往事无路可回
  • 窄门边缘

    窄门边缘

    本书描写的是男主人公张扬和他朋友们的一生。他是一个受过心理创伤的人,成长过程中经历过叛逆,和人性扭曲的挣扎。他伤痕累累,饱受折磨。于是选择了一个陌生的大学环境,过上了无忧虑的生活。可是,人总要长大,人心叵测,阴谋算计让他身心疲惫。大富大贵,学贯中西也不能让他像一个蜜罐里的孩子那样简单而快乐。好在有朋友们,以及精神信仰支撑着,使他一直充满希望的面对一切。
  • 房中女人

    房中女人

    适读人群:已婚人士。这世上的许多错事,我们每个人都做过那么一两件。只不过有的人回了头,立地成佛;而有的人执迷不悟,一错再错。希望这个故事的悲欢能够让我们知错且不犯错。
  • 九命九度

    九命九度

    九度交流群号1——1018430702(声明:未经作者本人授权同意,除起点及起点合作方外,勿转载)九命九度从小生活在大山,后来走出大山,读书就业。在职场商场九创九败,屡败屡战的斗志鼓舞了许多人。人生没有原罪,有的是善良。生活在都市,九命九度逃过了许多陷阱,最终九命九度的人生笑靥如花。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中)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开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第一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击败北汉契丹联军,开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进入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点……
  • 创业家

    创业家

    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改变,因创业而成功。从一名普通的创业者成长为创业家,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你是否做好了准备?本书从顺应时代、捕捉商机、打造团队、战略定位、顶层设计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了颇具建设性的创业指导意见,讲解透彻,针对性强,可谓一本全面的创业指南。打工就像进入围城,创业则是一场突围。在创业中战斗,在创业中修炼,在创业中成长!
  • 离家日

    离家日

    生而为人,离家的那天,我们总会为值得而奋斗
  •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从杜月笙到王石,聚焦中国企业家百年史。
  • 杀手女王重生废材小姐

    杀手女王重生废材小姐

    他尊贵霸气冷酷无情,当他遇到她,护她宠她爱她,寸寸夺心,一个转身两行血泪断了她的情,为寻她踏遍天下。再见她,一袭白发残破容颜灼了他的心。悔!悔!!悔!!!
  • 军情七处(第一部):克拉姆斯基案

    军情七处(第一部):克拉姆斯基案

    《克拉姆斯基案:军情七处·第一部》是《军情七处》系列的第一部。2010年英国大选期间,英、美、俄三国的狗仔队相继遇害,引起了军情七处的警觉。凶手正是德米特里·瓦西利·克拉姆斯基,前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一线特工人员,现已退休。随着调查的展开,凶手似乎并非一位职业杀手,他精心策划企图动摇的是西方的民主政治,他的这一举动不仅让英国方面摸不着头脑,连俄罗斯方面也被搅得困惑不已……那么真正的谜底是不是有人认为的俄罗斯政府一心要在世界舞台上称霸?狗仔队的遇害与这场大选是否有任何关联?作者笔下的军情七处是怎样一个情报部门?来自英、美、俄三国的特工又是怎样在伦敦上演这场惊心动魄而又错综复杂的谍战大戏呢?
  • 七日琅息

    七日琅息

    在被拉入跟违背现实的逃脱游戏后,看到了那张念念不忘的脸。在恶意和恐惧中,没有人能逃过一劫。当在怪物和恶人中遇见那朵心尖尖上的明月光,她又有何选择?两位大佬前期比较拘谨,后期都是演技爆表骚操作满满的小可爱!
  • 我们一起去修仙

    我们一起去修仙

    世界发生了变化……灵气复苏,修行重现,各路大圣崛起。在此之前,安宁和井老师只是想好好攒钱买房结婚。造化弄人,最后的奋斗目标,却成了共赴长生!!!
  • 灵气修仙都市

    灵气修仙都市

    在人人能修炼的世界中。在少部分的特殊的城邦除外。没有花里胡哨的秀气,只有拳拳到肉的猛男(有部分特殊的职业)-注试毒需谨慎。(本书很毒,谢谢。)(都市修仙文,,,就是合法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