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4200000001

第1章 导论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话语

话语系统是符号化的复杂系统。词源学汉语中的“话语”大多作“说话、讲演和论述等”解释。西方语系中的话语(discourse)由前缀dis(分离、穿越)加拉丁文词根coursus(行走、路线)组成,具体意思是对事物展开的演绎、撰理、叙说。托多罗夫认为,话语是语言的应用功能的体现。可见,话语本身源于实践,它在实践中进行并在实践中生成,如福柯所说:“话语是一种更为宏大的历史进程中的语言实践”。

语言实践是话语的本质体现,这种语言实践是在一定的语境、语言规则下运行的。作为一种具有具体指向的言语行为,话语广泛存在和运用于人类交往实践的各个场域。话语对于反映与构建社会关系、对于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都具有重要作用,话语系统的符号性特征也就凸显出来。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很有参考价值,这一理论主要阐述了话语的两层含义,即能指和所指、语言与言语两者之间的关系。索绪尔阐明语言符号不是特定的,而是任意性的,可以任意进行组合。能指和所指呈现出的这种符号关系,不是实名性的关系,仅仅是一种观念。而在言语和语言的关系上,索绪尔认为二者是有差异的,语言是确定的,言语是不确定的;言语是个人运用自己技能的行为,语言则是社会控制的力量。当然,索绪尔也很重视语言和言语的相互联系,他认为:“要实现人们对言语的消化理解并实现言语本身的功能,就一定要借助于语言;同样,语言的产生也要依赖于言语。言语与语言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依存关系。”

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经说过,话语是由各种符号有序构成的整体,他系统地总结了话语的概念、话语群、话语的社会存在、话语的意识形态等知识理论。不仅法国一个国家,国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在话语形态的研究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这对于当今时代我国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吸收和借鉴意义。

研究和构建话语体系,首先应该明白的一点是,话语是一个系统的陈述整体。话语根据其内容、性质、特征等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话语、历史话语、教育话语等多个体系,它们都是不同的整体。这些整体间既相互联系,又大相径庭,都属于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话语作为一种陈述性、普遍性、实践性的言语工具,它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话语特色等。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话语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建构性。这种特性使话语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话语的建构性使每个学科的话语体系建构得各有差异,随学科特点而变化,或灵动、或沉稳、或专业性强、或随性……

第二,某个学科的话语体系是由该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区别巨大、差异性强,不同的学科决定了该学科特殊的话语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点不是否定话语的普遍性,而是更加强调了话语的复杂性和适应性,而话语的复杂性与各种学科的复杂性往往是分不开的;话语的适应性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对于某一学科而言更加严谨、更加专业,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差异便更加明显,话语体系建构也越来越不同。

二、“微时代”下的“话语媒体”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原始的通信、娱乐、信息传递等的工具而言的。“新媒体”的概念1967年由美国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提出。迄今为止,“新媒体”大致包括电子邮件、移动媒体、微博、微信、博客、虚拟社区、网站等,它们具有即时性、开放性、虚拟性、共享性、交互性等特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都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新媒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男女老幼的一致青睐。“新媒体”以先进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为基础手段,通过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区域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各学科之间的信息传递、信息交流以及信息转换等,人们通过“新媒体”参与社会交往活动、挖掘资源、谈论时政新闻等。

显而易见,“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给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新媒体”创新了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更新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效率,节省了各种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使各种积极或消极的信息、知识等在第一时间迅速地在网络上传播,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如何正确地运用“新媒体”,如何全方位地开展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构建将是今后各大高校乃至社会各界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的内涵

1.哲学层面上“新媒体”实现了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变革

众所周知,“新媒体”的进步实现了各种信息传播的进步,即实现了媒介的更新,之所以说“新媒体”促进了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变革不是因为媒介的直接作用,而是因为作为社会存在的主体——人类利用媒介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传播等活动。“新媒体”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人类更好地生存,适应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

2.技术层面上“新媒体”实现了数字化的技术革命

“新媒体”在当今时代技术层面的创新即是实现了信息传递的“数字化”,数字化也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数字化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便捷性。有了“数字”技术,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移动设备等随时随地地浏览、编辑、转发、传递、各种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软件、游戏等;第二,时效性。数字化技术可以承载大量的信息并有效进行传递,不论是两人之间的还是多人之间群体的信息传递,都能实现迅速传播和交换;第三,共享性。正是由于以上两点,“新媒体”的数字化技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人们通过数字技术全民互动,分享了信息、心情、技术、资源等。

(三)“新媒体”的革命之路

“微时代”下的媒体之所以被称为“新媒体”,是因为它一直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更新,不断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新媒体”经历了几次较大的信息变革。

1.“新媒体”的语言信息革命

众所周知,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源自人类生理器官的进化等,人类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的创造,语言的交流即是语言信息的第一次革命。

2.“新媒体”的文字信息变革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的生存、交往方式越来越复杂,文字信息的革命应运而生,早期的人们通过刻画、甲骨文、象形文字等来记录、传递信息,随着技术的进步,书写、印刷术等文字信息交流技术逐渐被发明出来。

3.“新媒体”的计算机信息革命

随着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全球各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进入20世纪,人类社会出现了互联网、移动通信以及数字信息等技术,这些技术相互配合,实现了对信息的多角度、全方位、大范围的传递和交换,人类社会真正实现了“新媒体”的技术革命。

(四)“新媒体”的现代化特征

1.更新的发展理念

众所周知,人的眼界、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影响着人类创造事物、参与社会交往活动、从事社会生产的行为和习惯;反之,时代的发展也影响着人类眼界的开阔,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思维的更新等。“新媒体”的发展理念即是在一种原有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人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参与社会实践而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发明、创造。“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原始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陈腐、落后的交往、信息传递方式,真正解放了人类的话语权。在此基础上,人类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最终促成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2.全新的发展模式

“新媒体”的发展具有普遍性、便捷性、时效性,它使传播、共享信息与资源的人员越来越多,实现了信息传播从“一对一”到“一对多”的转变。显而易见,“新媒体”更加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并将可持续发展下去。

3.“新媒体”产生的新的效应

由于“新媒体”强大的功能,便捷的使用方式,先进、新型的特征等,“新媒体”的运用产生了巨大的效应,这是前所未有的新效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设计将更加绿色、环保和人性化。“新媒体”的类型有如下三类:

(1)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是继报纸、广播、广告、电视之后的新型媒体,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媒体的革命,给人类生活、社会活动等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许多新型的数字技术都是以网络媒体作为基础的。

(2)手机媒体

众所周知,“新媒体”有三大标准,即信息传播无线化、信息交流互动化以及信息接收数字化。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无线的新型可移动通信设备同时满足了这些特征,除此之外,不断进化的手机媒体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接收信息、收看视频、发语音,进行资源共享,而且信息交流非常迅速和便捷,这就使手机媒体在群众中广泛地传播和发展开来。

(3)数字电视媒体

数字电视媒体分为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无线数字电视以及有线数字电视等几种。数字电视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包括信息的收集、编辑、处理、储存、传递、接受、显示等环节都使用数字流来运行,这种模式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能够将信号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实现良好的接收。

三、教育话语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顾名思义,教育话语来源于教育实践,反之,教育话语也作为教育实践的一种工具,描述、传递、传承、实现着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如同其他心理学话语、现代教育话语、古代教育话语等科目的专业性话语一样,具有自己学科鲜明的特点。它主要用于思想政治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传播、研究和交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思想政治话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和发展的,遵循一定的教育话语发展规律,有既定的话语使用规则。它同其他科目的话语体系在构成内容上有相同之处,都具有话语描述、解释、传递、传播、交流、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一种可以表达语言主体与客体间的交流信息,传递二者间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表征的一种语言表达符号和工具,它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非意识形态的特点,它仅用于表达、交流和传递,不承载语言表达的内涵;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话语分析具有意识形态层面的作用和功能,受到所在时代语言传播、语言使用体制及形式的限制,承担着吸取并传递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语言的责任和使命。

四、话语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话语体系是由语言符号构成,在特定语环境下,能够描述、解释、建构、组合事物本身以及与事物相关联的部分,具有语言的一切功能。思想政治话语体系分为“话语”和“话语体系”两部分,话语作为符号术语的一种,具有表述事物核心价值,揭示事物间内在逻辑关系的作用和功能,它传播、传承、传递的信息、新闻等影响到了人类参与社会活动及进行社交行为等行为规范形成。话语体系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是一个由诸多元素构成,其元素内部进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具有一定的形成规则。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具有一般性语言描述、解释、建构、交流、制约的功能,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人类思考社会的有力工具之一。

第三,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特定的语言环境来培育,本文所研究的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发展就是在大学这个良好的平台中进行,而且在大学这个氛围中,更能清晰、明确、简洁地进行思想政治话语分析,也能更好地跟随时代潮流,进行“微时代”思想政治话语的分析。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是由同一类事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它不是浮于表面的浅显道理,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严谨的使用规则,也正是因为如此,本文进行的话语分析才有了研究的必要和意义。

第五,话语体系在描述、解释、传递各学科的知识、思想、内涵的时候,并不是原原本本的陈述,而是综合考虑了话语信息接受者的接受心理、认知形式以及接受者所处的语言知识背景等多种因素而进行的经过处理的话语信息传递。因此,话语体系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话语传播者、不同的语言受众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是话语体系灵活多变这个特点的体现之一。

第六,话语体系的差异性也是其内涵的具体表现内容之一,因各学科种类的不同,话语体系对其知识、信息等的解释、传播、建构也有所差异,这也是由话语体系的内在规律决定的。

综上所述,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概念、内容和内涵有了基本的了解,这对于我们从事高校思想政治话语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作用是实现“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正确教化人,帮助学生明确人生价值,找到人生方向,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思维和理念。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也应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入手,避免纸上谈兵,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首先,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吸取相关专家、学者从事研究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研究工作走弯路和“误入歧途”;其次,要合理创新研究理论,不要照搬前人研究成果、盲目抄袭,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再次,明确高校思想政治话语研究内容的核心价值,严守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研究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不同于其他一般性研究课题,它关乎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涉及到高校学生的行为规范层面,影响到广大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思想政治话语研究稍有偏差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和后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研究要科学、合理、严谨;最后,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各学科的研究内容、原则、形式等规则,但是,对于各学科研究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分析、争论等,思想政治话语体系并不进行深入研究,这是由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研究的导向性和整体性特征决定的,即,思想政治话语体系仅传递一般性、原则性指导意见,并不就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当然,研究具体性问题属于专门性思想政治话语研究体系中研究事物发展本质、状态、规律等的范畴。

五、话语、教育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关系

(一)话语的概念

众所周知,话语的解释与语言相似,是指存在于社会的人们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语言、文字,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话语分析就是研究人们说什么以及所说的话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的学科。

(二)教育话语的内涵

教育话语属于话语的一部分,它具有话语的一般属性,但又不同于普通的话语,它具有指示、引导、传播、教化的功能,通过教化,影响到教育话语受众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等。

(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一种语言,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又有了新的研究内容和外延,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一般性教育话语的基本属性,但它又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它是整个教育话语属性的共性与自身个性的统一体。

(四)“微时代”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1.联系

显而易见,话语是三者中包含范围最大的,它包括教育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教育话语的一部分。

2.区别

话语是一个众人熟知但是不常用到的实际意义并不大的概念;教育话语由于学科的不同,分为多种学科教育话语,每个学科的教育话语分析都呈现出该学科鲜明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较之其他学科的话语分析,更加严谨和讲究原则,这与该学科的特点、当前时代的特点、我国社会的国情、我国的风俗习惯以及各地区使用话语的传统等因素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这一特点,我们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识形态特征。

(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联系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体系具有十分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特别是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科目教育,所以,对于属于社会主义的我国而言,思想政治话语分析不可避免要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产生联系,事实上也正是如此,高校思想政治话语分析体系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符合社会主义的科学观、价值观,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高校思想政治话语分析的原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思想政治话语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历史属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范畴。

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政治化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体系建成和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现象。所谓政治化,就是一定程度上限制言论自由,国家统治阶级掌握话语权,一切话语分析为巩固国家统治而服务。显而易见,这种思想政治话语分析政治化是违背人权,限制言论自由的行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政治化的倾向,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政治化,如何处理好政治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将是日后相关部门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总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一定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教学活动中的萌芽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成的根源

众所周知,只有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有可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研究,才有可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长期的经验累积和教学创新的结果,反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又能反作用于各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公开以及可持续。

(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属于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则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象的范畴。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一部分,有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现象后,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等工作也逐渐兴起。

(3)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①一般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指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活动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研究等活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晚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正如理论晚于实践,实践早于认识的道理一般。

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变迁过程之后,开始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活动,随之出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识,值得一提的是,二者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如同上述实践早于认识的道理一样,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识远远晚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活动。

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于描述、翻译、传递、解释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识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定位,这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识的特征、价值、内涵和功能决定的,因此,有专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识的出现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真正形成的标志。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发展的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沟通的意义系统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者之间存在对思想政治话语使用、交流和传递的关系,这些语言的交流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教、授者之间关系的融洽、相互足够了解以及沟通语言之中有共识点,都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种沟通、交流工具,它具有促进话语交流双方互动的作用和功能,为了更好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相关部门要做好思想政治话语的教授、分析、研究、开发、创新工作,而不能简单地利用政治权利、政治思想等来压制社会思想教育学科的发展。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革新

一般而言,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都应该扮演解释、描述、教化、纠正、沟通的角色,都应该具备信息传递、社会互动等作用和功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并不能始终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相配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腐、落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晚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则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工作的懈怠,久而久之,这种发展的不协调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乃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都处于停滞不前、瘫痪的状态。

具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互协调和彼此适应,检验二者发展、变迁速度是否一致的标准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流、使用得是否客观、全面和准确。当然,语言的使用是有缺陷和误差的,这些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更加优化,但是,学校教育机构或者相关部门要保证二者之一发展超前和滞后时间或者语言使用实效误差的最小化,以免造成恶劣影响,阻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的兴起与发展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属于话语中的一种,而话语与语言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语言隶属于文学,文学包括文学批评。与之相类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进步的表现,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是促进思想政治话语功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工具。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包括对语言、文字、信息的描述和解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等各个阶层和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的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评价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话语评价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评价主要包括,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大众文化的发展、是否满足大众精神文明的需求;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正确、科学、可持续地处理了人的社会行为与思想意识关系的问题。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政府主导的,是党和政府执政、管理国家的指导思想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方向的指向标,体现着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水平。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思想工具,相应地,国家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话语发展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作保证。

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还要处理好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与普通民众思想发展变化之间的问题,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政府部门通过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活动来检验相关部门的工作,包括调查相关部门是否解决了问题,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人民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等方面。

(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与社会流行思潮的发展

众所周知,社会思潮会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我国历史上每一次社会思潮的发生无不带给了社会文化发展等极大的变动,也正是因为社会思潮能够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才被称为“思潮”,如果不能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或者发生的文化运动并不涉及人类思维、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也不能被称为“思潮”。社会思潮揭示了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发展状况,揭露了社会本质,是一种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社会文化交流,传播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评价功能就是通过对话语的分析,揭露社会思潮的核心内容。这种“评判”可以促进人们更加正确、更加客观地对待社会思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要求我们既不能一味否定社会思潮也不能盲目鼓励社会思潮,要求我们从全局的视角,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来客观、公正地评判社会思潮。

我国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政治风波即是与社会与思潮的兴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与当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的不完善等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邓小平也说过,忽视广大民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这一消极社会思潮得以兴起和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必要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的必要性。

4.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规律性和时代性

(1)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识形态特征与非意识形态性

理论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特征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识形态性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引领话语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而言的,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的意识形态方面受到了一定时期内社会统治阶级或者主流的思想、价值观念、思维、意识、认知以及行为模式等的影响。对于我国而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坚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阶级特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话语的发展方向。正是因为如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方面,我们要批判地对待和改造,允许其存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意识形态部分的领导并使其适应、跟随思想政治话语意识形态方面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3)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时代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广泛、内涵丰富,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特别是在当前“微时代”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如何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优劣等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各大高校这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平台,打造优良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话语分析、研究、学习氛围,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实效,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健康、有序、可持续。

(4)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评价

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受教育者是使用、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直接主体,因此,二者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教授过程可以理解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自群众,直接教授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学生们学习和使用思想政治话语。学生们学到思想政治话语后,使用它、继承他、发展它。在这一系列思想政治话语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话语研究得到了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此,简要介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教育工作者的职能和教学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习者使用的思想政治话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由这种差异性引发了双方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多样性,对于这种情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互动双方都能够自觉的、积极的协调和沟通,寻找共识,进而研究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充当一种规范和引导的角色,通过思想政治话语评价,纠正了思想政治教育教、授双方使用思想政治话语的弊端和陋习,这对于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作为话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西方传统哲学等众多学科都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继承了语言、话语的一般性研究内容、理论、使用规则,融合了中国古代上千年的道德标准、思维意识、价值观念,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理念,具有较为实用地表述客观事物的功能和作用。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结合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评价、研究方法等,运用辩证的方式,较为合理地批判了当代或者历史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等,这一点对于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科学、合理、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以后更加客观地描述、评价、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研究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古代就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身影,只不过当时并没有提出来“思想政治话语”这个概念,这一点从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特征中就能看出来,而我国深厚的道德底蕴、道德行为准则等也是享誉世界的优良文化品质,所以,可以说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由来已久并将更加长远地发展下去。但是,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低俗、落后、封建、迷信的部分要果断地抛弃,如同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一样,关于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也应该客观、辩证地去接收和继承。

除此之外,研究“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就不能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管理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要思想、重要政策和重要发展理念的基础。思想政治话语研究涉及到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外的许多学科,这些学科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相当丰富的文本思想,对学习、研究、从事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面的工作和事业有着指导性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西方古典哲学、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的语言活动规律、语言规范、语言指引下的行为规范、道德关系理论等都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改革等工作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我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等观点也促进了我国思想政治的发展,而思想政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发展,这也是研究“微时代”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一是,言语是客观存在的主观表达,因此,言语的产生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它是“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的必然结果;二是,言语最先是个体的有声表达,是属于个体行为。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个体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条件,这里就昭示出言语的出现是首先是个体有声表达的结果,而非群体性的言语形式;三是,言语的出现是实践需要的结果。“自然地产生出来的言语”中的“自然”,并非指大自然。也就是说,言语的出现不是大自然的天然产物或上帝的造世物,个体的言语出现是实践需要的结果,是随着实践的需要到了不得不说的程度下自然而然的结果。可见,人们实际上首先是占有外界物质作为满足自己本身需要的资料,如此,等等。然后人们也在语言上把他们叫作它们在实际经验中对人们来说已经是这样的东西,即满足自己需要的资料,使人们得到满足的物。换言之,言语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个体实践的需要。因此,这个“自然”是个体的实践,是个体在实践中的自然而然的结果,个体因交往的需要而自然而然地形成言语。马克思主义的言语观,强调了实践在言语中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强调言语和语言的区别。从语言观来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符号,是人们社会实践关系的产物。马克思认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属性,语言是作为“为我而存在”的,这种“为我而存在”集中体现了语言的人类学特征。这里不妨套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人创造语言,同样,语言也创造人”。

马克思恩格斯对语言作了大量的论述,涉及语言的各个方面。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系统地论述了他们的语言思想。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的发展是由实践需要所决定的,语言具有物质性、社会性和批判性以及语言同思维、意识之间有着同构性等特征。语言的发展是由实践需要所决定的。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一句话,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是唯一正确的解释。”这种“非说不可”的需要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这种产生和发展,是基于群体而言的,已经远远高出了个体言语生产的范畴。马克思说:“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猿类不发达的喉头,由于音调的抑扬顿挫的不断加多,缓慢地然而肯定地得到改造,而口部的器官也逐渐学会了发生一个个清晰的音节。”语言的产生来源于实践的需要,语言的发展同样是伴随实践发展的需要并由需要的程度来决定发展的速度,也就是说,语言理论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而且,“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语言的不断丰富发展就是在这样的实践需要中进行的。

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语言具有物质性、社会性和批判性等特征。关于语言的物质性,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也就是说,语言是依赖于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等物质性的作为介质,通过这些介质才能使语言得以发展。的确,语言是人类的有声符号,是依赖于人的物质器官以由器官发出来的声音所决定的,即受到“物质的纠缠”;关于语言的社会性,马克思认为,“不仅我的活动所需要的材料甚至思想家用来进行活动的语言本身,都是作为社会产品给予我的。”语言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语言的社会性就集中体现在社会的给予。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使用语言,离开社会语言就无法存在。它不同于言语,语言的本质要求是群体性质,而非个体,这个群体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个社会;关于语言的批评性,马克思指出:“(青年黑格尔派)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马克思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中提出语言的批评性,青年黑格尔派宣称只为反对“词句”而斗争,他们只是反对现实世界的词句,并没有对现实存在进行批判。言外之意,马克思的语言思想是要对现实存在进行批判。

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对语言与意识、思想、思维等关系进行阐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语言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语言和意识的关系方面,他们认为,语言和意识同样历史长久,都是实践产生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他们具有同构性;在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关系方面,“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即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正像哲学家们把思维变成一种独立的力量那样,他们也一定要把语言变成某种独立的特殊的王国。这就是哲学语言的秘密,在哲学语言里,思想通过词的形式具有自己本身的内容”。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语言与意识、思想、思维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指导。简言之,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思想是极为丰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的指南和重要构成性资源。

二、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变迁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发展运动,经济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当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带动了政治、文化等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影响到了文化等正常发展的进程,同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一样,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也存在着两面性。如果某个国家、民族能够利用好这一机遇,其国家的文化便会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甚至有可能扩展到全球,对世界文化格局产生影响;利用不好,则有可能因本国经济的衰败而导致文化没落,久而久之,该国的文化也将不复存在。面对这种全球范围内文化的冲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内的文化研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各国都要注意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力量,带动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注重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将其推广、宣传,走出国门,使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它;利用文化来提升国家形象,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

第二,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在适应时代发展、吸收外来文化以及被先进、流行的外来文化进行同化时,要注意保持本民族文化鲜明的个性,保持文化的特性,这样才能保证文化的新鲜感,避免千篇一律,进而促进和补充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民族文化应该体现民族性格,展示民族个性,蕴含民族心理,表现民族精神,这才是有内涵、有思想、有深度的文化,也只要这种文化才能更稳定地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固守一席之地。

第三,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属于文化实践活动,因此,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也要顺应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借用全球化带来的先进的、科学的、实用的研究方法、手段,研究模式等积极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研究和开发,创新研究形式,拓展研究内容,进而使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工作保持先进性。

三、“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一切人或事物与外物产生的联系和交往,社会互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物之间的互动、人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群体与群体等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因具体交往事物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或为文字、信息、语言的传递、交流;或为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社会互动,社会中的各个阶层、社会活动的主体等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形成了社会秩序,人类实现了自我认同,社会开始活泛起来。诚然,这种社会互动就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基础,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等文化方面交流、学习、研究的重要保障。

社会互动根据其交往方式和互动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社会合作。这种合作指互动双方为了同一目标或有相同的利益问题进行的联合、互助行动;第二,社会矛盾和冲突。这种互动作为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也是社会互动合理存在的一部分,冲突多见于互动双方利益分歧、观点相悖等方面;第三,社会竞争。竞争类社会活动分为积极竞争和消极竞争两种,这两种都是社会互动的重要方面。积极的竞争表现为互动双方为了争夺某一事物或目标而发生的公平争夺,在此,双方的实力对竞争结果的影响十分重要。也因此,互动双方为了赢得竞争结果,往往大力提高和发展自身实力,甚至借鉴了对方的长处,弥补自身不足,进而发展、提高自身。消极的竞争表现为互动双方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唯利是图,甚至为了结果的胜利,打击、诋毁对方,显而易见,这种消极的竞争互动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互动一般以社会的共识性符号为前提和标志,共识是社会互动双方产生交集的源头,有了共识,人们才有产生社会互动交流的欲望,也才能投入社会互动实践中去。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他人传递的话语、信息等形成自我意识,根据这种自我意识调节、调度、改正自己的行为,二者通过沟通,达到彼此了解,通过相互理解,达成了持续社会互动的默契,久而久之,这种持续的互动就促进了他人以及他物的社会互动等。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互动原则和注意事项。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互动的双方要有共识点并且能够相互理解,这是互动双方能够连接话语的基础;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互动中,双方通过文字、信息的传递、交流等确定自身的位置,产生自我认同和自我意识,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言行;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互动的双方要注重“对方视角”,要以客观的方式和眼光审视社会互动本身,审视社会互动中传递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力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我国古代传统道德的研究

(一)我国古代传统道德的地位和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我国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仍然受到广大海内外爱好者的敬仰。在传统文化中,我国的传统道德,包括传统道德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都是十分重要和显眼的部分。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也在强调“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对于社会的形成、发展,国家的安定、平和有多么重要。

此外,我国古代许多统治者都非常注重道德力量对国家的统治,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汉朝的“独尊儒术”、唐太宗李世民的“水能载舟”等问题都表明了道德思想的约束对巩固统治的巨大帮助作用。

(二)我国古代传统道德的教化作用

我国古代传统道德的教化行为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当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这种道德教育对于个人、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俗语有云:“道德是做人的基石”,我国古代也有“修身”的论述,儒家思想中还讲究“见贤思齐”等,这些理论或多或少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对社会中的个体进行的社会行为、社会活动等进行了道德层面的规范和限定。道德对个体的教化作用使个人能够积极、健康、知法、懂礼的成长,道德教化使人明白了人的责任,使人能够更容易地辨别黑白,使人建立了较为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这些对于个人以及国家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传统道德的教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关系的道德伦常与对社会的道德秩序形成两方面:一方面,人是社会性动物,古代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可以用道德伦常来概括,包括师生之间的“终身为父”观念、夫妻间的“相敬如宾”、家庭中的“三纲五常”、社会交往的“礼尚往来”等都是道德教化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统治者一般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对民众进行教化,也因此,古代仁慈、道德、和善的统治者往往比横行霸道、奢侈、残暴的统治者更加得人心,其统治时期的社会也相对繁荣。总之,古代传统道德的教化作用塑造了我国淳朴的民风,形成了尊老爱幼、长幼有序,谦卑、温和的社会秩序和民族性格,这对于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形成等都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古代传统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方面的专家认为,古代的道德教育就是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显然,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一方面,古代的道德教育并没有专门的学科、专业、教学场地等设置,也没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人员,也没有规范的道德教育交流活动机会和行为等;另一方面,古代的道德教育是与当时统治者的阶级统治思想分不开的,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并不是古代皇帝的一家之言,因此,仅仅把古代的道德教育作为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相当狭隘和片面的。但是,也不能完全否认古代道德教育的作用,古代道德教育的长辈训话,人们日常的口头交流,诗词歌赋对道德教育的解释、宣传等行为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践活动还是有着极大的相似性的。

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与近代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作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语言交流实践活动,它紧跟现代语言交流自由、平等的思想和原则的变迁,讲究创新,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话语意识形态的作用,调动了语言交流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可持续性发展。巴赫金作为前苏联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他提出的对话理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规律,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以下简要介绍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一,巴赫金认为对话双方使用的语言,交流的语言内容所表达的意义重于语言表达的形式,诚然,这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中的重要内容。

第二,巴赫金对话理论提出保持交流双方对话持续性的关键是要保证双方互动的平等性,平等性包括交流双方放弃话语霸权,以平等、独立的态度和原则进行对话,这种能够平等的交流,消灭歧视的阶级观念才是对话理论指导话语分析实践的意义所在。

第三,巴赫金对话理论认为语言是通过社交互动行为来实现的。包括词语、句子、语法、说话态度、语气等都体现在具体的对话场景中,“对话”具有实效性,才能证明社会互动中人存在的真实性。总之,巴赫金对话理论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语言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实用性等特点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巴赫金对话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与近代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研究

如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近代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关系,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研究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近代索绪尔语言学的理论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语言与言语理论。索绪尔认为语言与言语是看似相关但在研究中分属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索绪尔语言与言语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心理符号,是可以进行研究的对象,语言作为一种交流、表达符号,它只有集体存在、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功能和产生作用;而言语是对语言的使用和实践,言语可以看成是人们进行社会交流的一种工具,而这种工具使用的符号就是语言。

第二,索绪尔语言与言语理论提出,语言与言语同属语言系统,但是,语言属于“一个整体”,而言语属于“一个分类原则”,语言与言语共同构成的语言体系是人们研究语言、表达言语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与秩序。二者之间联系紧密且互为前提。言语的使用需要采用语言这种规则,包括字、词的用法和语法,只有具备了语言的这些要素,言语才能被更加通顺、畅快的使用,才能保证基本的言语模式运行;而语言只有经过言语的使用才能体现自身表达、传递、交流的价值,只有在言语实践中体现出来,语言才有被研究的意义。所以,为了达到良好的语言使用效果,为了更好地进行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内的一切语言性文学研究工作,必须合理地使用语言和言语,使之相互配合,发挥出更大的效力。

第三,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理论。索绪尔提出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并没有客观上必然的联系,在进行语言与言语的社会实践时,语言的各种词、语法、语音等按照一定规律任意组合,由此生成具有一定规则的符号系统,通过对符号系统的使用与应用实现语言与言语的社会实践。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教学原则

一、“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意识层面的教育性学科,它的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我国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政府执政、治国思想的本质性反映,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合理、实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也是各大高校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只有严格遵循这些原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不忘初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原则

所谓“方向性”,是指指引事物前途和发展前景的指标性事物,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细化。正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的正确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才能科学地指导我们每个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中华社会主义公民去参加和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1.方向性原则的含义

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为人民服务和实现共产主义为方向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内容、教学方式等都要保持科学、实用和实事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此基础上,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修养,以此来保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

如前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是高校教学目标和原则的本质反映,体现了我党执政的宗旨,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和政治纲领,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共产主义理想有机结合的体现。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可以有效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水平,可以有效地指导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2.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的依据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是由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确定的

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改造人、教化人、培育人、建设人的作用,它能够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践的思想文化背景和保证。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意识形态社会建设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保证。强有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凝聚了广大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思想保证。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特点决定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特征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性的表现,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它的教化、培育的对象是广大无产阶级民众。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意识形态性体现在它的教学目标和目的上就是维护党的政治意图,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建设培育有道德、讲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的要求

(1)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原则

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此基础上,坚持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地培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切实促进我国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培养爱国、有思想、为人民服务、有社会主义精神的现代化人才,这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

(2)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严格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原则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原则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质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性原则切实地落实到行动中,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其明辨是非、保持政治敏感性,使其能够正确处理各种政治上的问题以保证党的主导地位,进而实现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在当今国际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由外国传入国内,这些思想和文化严重地冲击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种流行的文化等对人们的思维意识、思想观念,甚至“三观”都进行了文化霸权思想意识内涵的“洗礼”。为了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保证传统文化不被流失,为了保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稳定我国的社会发展,我们应该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性,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的功能和目的。

(二)“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原则

1.民主原则的含义

所谓“民主”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能够地位平等、言论自由,学生有独立的民主权利,这体现的是一种人性化的原则。在这种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师生之间可以较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民主的教学原则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利于学生的积极、向上、健康成长;民主的教学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确立的依据

(1)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律决定的

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项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的课程,它需要学生们积极、热情地参与进来,需要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只有充分发挥每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进而实现高效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民主的原则。

(2)由党的长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论和经验确定的

众所周知,民主原则是我国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原则,而且在党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都被遵循,正是由于这一点,我党的建设才能一直保持先进性。除此之外,民主的原则也是党和政府执政和行政工作的重要原则,有了这个原则,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民主的原则使政府部门克服了一些政治上的狭隘工作作风,使政府的工作更加公正、公开和透明,政府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得到了更好地体现;民主的原则还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在国家的各项建设事务中,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正因为此,政府才能够更好地听取民意,国家颁布的各项政策和法令才能够确切地落到实处;民主的原则加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总之,民主的原则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由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的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表现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各方面观点、意见的不同而导致的教学效果不明朗;另一方面,“微时代”思想政治的思想、意识、文化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点、理念的相悖等导致的教学效率低下。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这些矛盾是最基本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心平气和地探讨、平等地交流、客观地采取自我批评的方法进行沟通,这种人们发现问题,坚持民主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的。

3.民主原则的基本要求

(1)民主原则的相关内容和要求要严格遵守

①民主的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尊重人、理解人,放松管理、人性化管理,以此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能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受益匪浅,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来。

②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的人性化管理并不意味着散漫、懈怠和不讲原则,民主的原则要求在放松的基础上坚持严格管理。只有各方面都严格进行,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落到实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教学效果。

(2)民主原则要求“以人为本”和坚持为人民服务

“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爱护人,关心民生疾苦,坚持为人民服务。首先,要在精神上尊重广大人民群众,消除阶级差别,消除不平等意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其次,理解人要求思想政治受教者要更加关心和爱护广大人民群众,帮助教化和宣传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措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享受各项优惠性政策;再次,尊重人民群众个性的发展,善于发掘群众的兴趣和爱好,帮其实现理想;最后,思想政治受教者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理论上解决问题,然后运用到实践中来,做到“活学活用”。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是为了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讲文明、讲礼貌的优秀青年,希望思想政治民主的原则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接受思想政治的“教化”,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好之处,进而实现人身心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三)“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求实原则

1.求实原则的含义

求实原则是“求真务实”的简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求实原则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联系实际,保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教学原则。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以实际存在的实例来进行教学;思想政治学习者要将学习到的东西联系到实际生活中,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要保证全面、实际、科学、合理、准确地反映实践中的问题,并能够制订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实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求实原则确立的依据

(1)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体现

求实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事物、了解事物以及研究事物都要从客观事物的实际出发,这样研究的成果才更加真实和有效;研究事物的方法也要讲究实事求是,运用一切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模式、手段、途径都要实用和科学,这样才能有效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变化规律等。

(2)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原则

一方面,求实原则是党和政府工作方法的基础性原则。求实的原则使政府在行政时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能够一切从实际出发,能够结合各地区的思想文化背景等实际情况,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充分调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群众参与进来,双方才能相互配合,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和谐。

另一方面,求实以及实事求是的原则同属科学发展观方针的内容,是我国党和政府工作优良作风的传统和依据。改革开放至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均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而且,改革开放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观点,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和原则是科学、实用、符合中国国情的。同时,求实原则也作为党的建设纪律中的一条,这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政府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总结

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纠正人们思想中的问题,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史上“文革”期间,粉碎“四人帮”坚持的“求实”正是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继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求实工作原则和方法的执行,如果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并尽快解决。

3.求实原则的基本要求

(1)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基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错误的思想和潮流。因此,高校学生要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2)一切从实际出发

如前所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按照实际情况办事,坚持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物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结合实际的教育方案和措施解决问题。

(3)按照正确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办事

正确解决问题的步骤,包括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以及合理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及时发现问题,需要准确的观察能力,需要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问题,通过分析将问题分在相应的层面,或者上报相关部门解决备案。

认真分析问题,需要对问题进行解剖,研究问题发生的背景和问题背后所反映的实质。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分析问题要抓住问题的核心。

科学地解决问题,要善于结合实际,联系学过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保证对问题的充分认识,进而系统地总结和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一切手段科学地解决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研究

所谓“内涵”,就是反应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较为精确的概念,了解事物的内涵有助于从事一系列事物相关的研究工作,有助于研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秩序井然地进行。因此,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就是通过了解、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包括各种思想、各种思维意识、各种观点等,进一步规范社会行为,从而更加科学、实用的指导社会实践,这也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真正意义。当然,“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内涵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研究的基础上限定在当前“微时代”的背景和状态下,结合政治教育的话语理论,进一步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和除此之外的各种社会实践。

众所周知,学校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广大青少年就是祖国的未来。所以,一定程度上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国家人才发展的优劣,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实用、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将来国家政治建设水平的高低,这也是国家思想政治教育鲜明政治性的表现。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也不断进步,为了我国国家建设的富强、文明、和谐、民主,我国有必要继续加大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力度,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迎接各种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力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体现在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及时地进行有针对性地弥补,从而达到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原则和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当代信息、技术等都飞速发展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任务、教学目标等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多体现为为适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也存在着巨大的继承性,这也是多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较为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继承性

继承是事物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文化、思想等意识层面的东西,对于有着上千年文化历史发展的我国而言更是如此,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深刻的继承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性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延续马克思主义,发扬党的优良思想和作风,这一点对于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继承历史上以及近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选择性地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注意与时代发展的流行元素相结合;注重创新,适当开辟思想政治教学的新思路,以保证各项教学理论改革的顺利实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要求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要求是“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目标;后来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科学文化与加强广大青年思想、修养的共同进步;坚持书本知识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积极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以及为人民服务与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机统一。毫无疑问,这些目标和要求为我国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为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设定了标杆和方向;目标和要求的设定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等相关方面思想、文化层面的研究工作,对于不断补充、丰富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创新性

1.创新的意义和概念

对于“创新”这个名词,提起来大家都不陌生,创新是对传统的或者落后的事物的摒弃和淘汰,创新带来的是新意、新技术和科学,创新会促进各行业不断进步,从而保持行业向前发展的动力,也正因为此,行业才不能被时代所淘汰。

2.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对于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创新多体现为促进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勇于拼搏,敢于追求真理。此外,还要保持教育的人性化,“以人为本”,这也符合教育“教化”人功能的目标和要求。但是,任何教育发展之初都是具有一定封闭性和局限性的,为了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现代化,为了为未来国家的发展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我们需要规划、设计出计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克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性危机,以求实现国家和社会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目标。

因此,为了实现包括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在内的创新,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作用,当然,发挥此功能的基础,是要保证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设备等设计、配置得科学、合理、优化和齐全,这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3.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目标和要求

长期以来,虽然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但是,还是存在许多不足和遗漏之处,对于最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相关的概念等划分也不够清楚,这些都是需要尽快弥补和解决的问题。

新时期,党和政府相关部门结合了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微时代”下大学生成才、成长的素质要求等,提出了关于我国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教学原则:

(1)“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正确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教化”人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讲文明的优秀人才为主,重视素质教育;此外,还要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因为民族精神是我国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

(2)“微时代”高校学生的培育要全面,使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讲究实事求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学习中开拓进取,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高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各学科教育要结合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年龄、性格、智力等特点,针对这些特征规划、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于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以科学的理论给广大学生指明人生方向。

(3)“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研究、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思想道德标准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内容,这个教学体系要环环相接、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目标清晰;整个教学过程要流程流畅、相互配合、环节之间交替、衔接顺畅;教学内容要真实、可靠、科学和充实;思想政治授课老师要专业,有资历,有品德,讲究为人师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生要自觉遵守上课、学校纪律,有思想、有文化、讲礼貌、讲文明。以上种种,才是有效进行“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创新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三、“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拓展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优惠政策等不断增多,基于此,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革新、更加现代化,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各学科的融合更加紧密,教学内容更加实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发展培育人才的必然趋势。

(一)“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的宏观领域

1.国际层面的拓展

思想政治教育在国际层面的扩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家的思想政治文化理论教育要科学、先进和实用,它的概念、观点要新颖、可靠,学术的研究要真实、有效,为了实现这一点,文化的交流开始走向世界,并吸引了广大专家、学者前来探讨和学习,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层面功能和作用的体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国门依靠的是人才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下的人才走出国门,进行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各种文化、道德观念、思想、礼仪的探讨带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这也属于当前科技、经济、人才等竞争的范畴。总之,国际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的基础是要实现全面现代化,在世界上各种文化的冲击之下,努力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以免被时代淘汰。

2.国内领域的拓展

思想政治教育国内层次领域的拓展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内思想政治方面的学术交流、思想政治研究等方面。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等都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引入了许多新兴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课题。比如,资源、生态、环境等与科技、竞争、网络道德等问题就是目前正在和应该继续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思想政治教学涉及的层面有多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话语分析、研究等都应该秉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则,以其为基础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讲究实事求是,以保证“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二)“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的微观领域

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领域,首先应该明确微观领域的范围和概念,微观领域探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指的是研究思想政治学习者微观的内心世界,这个领域是一个主观的、复杂的、隐秘性强的世界。由于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学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人是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这个微观的世界与开放、多变以及同样复杂的宏观世界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由于人类的内心世界是一个不易敞开并且不易研究的领域,因此,人类的内心世界具有鲜明的多变性、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但是,并不能因此就放弃对微观领域的研究,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不那么容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具有挑战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打开学生心扉,实现内向学生性格的开放,可以扩大学生心胸,进而开放自己,迎接更好的、更广阔的其他学科知识,而且,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可以有效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类的内心世界,利于人类个体心理潜能的开发,可以实现潜在智力的开化和发展,这也是当代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在开发和研究的问题,在这个领域的不断研究,可以使教育部门更加了解广大青少年身心的发展状态和心理发展、变化趋势,进而制订出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三)“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未来领域的扩展研究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文化、思想层面的研究,它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超前性,而广大高校作为各种新型、经典、古典等文化研究、发展的摇篮,它有大批青年学生的支持和拥护。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了更加适应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学习需求,为了满足学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实践行为的需求,它必须始终保持自身教学的先进性。诚然,这种先进性的保持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超前性和导向性的作用,具体到实施的细节中即是学校教育有未来意识,学校明确思想政治学科发展的走向,勇于抓住时代发展的浪潮,利用各种现代新型的教学、信息交流等技术,持续地给予学生最优秀的文化,使学生能够免受“微时代”下各种不健康的、不道德的思想、行为等的影响,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行为、决策的自主性、独立性,最终使学生成为一名有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型人才。

毫无疑问,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更新的知识、更先进的技术,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不断提高,但是,各行业的竞争力也随之提高,社会变化得也愈来愈快,这就导致社会复杂程度加深,一切思想、文化等的淘汰率和淘汰风险也变得很高。这种潜在的风险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发展,也关系到了广大青少年以及我们每个人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使得广大青少年更加关心未来的文化发展趋势,更加注重未来生活的走向,进而更加全身心地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去。

综上所述,“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合理地预测了未来思想、文化的走向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相关部门从容应对突发变故的可能,而且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型人才做了充分的准备,这利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研究工作的可持续。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指导方针

(一)指导方针的内涵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指导方针,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服务。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总要求。党和政府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也是根据学校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确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指导方针规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途径和方式、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条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了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我国宪法也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方面全面发展。”这些规定就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统一的教育目标,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教育和人才发展和培养的基本要求。

(二)指导方针制定的依据

1.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各大高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基地和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培育的摇篮,它的各学科教育指导方针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各大高校必须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以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礼貌、讲文明、身心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思想政治的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究实事求是;教学效果要求有感染力,能够吸引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和热情;思想政治的教学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由我国现阶段教育的战略地位决定的

众所周知,教育问题和人才培养问题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较为重视的问题,这两项对于我国的发展,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对于我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传承和培育,所以,当前我国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是由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战略地位决定的。

3.是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所谓“人才的培养”,一定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只有学生外在身体素质提高,内在心理素质增强以及身体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人才的培养,而我国各大高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才,所以,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方针也是根据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制定的。

(三)正确贯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指导方针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面向全体大学生

众所周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原则,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设置之初就考虑到了相关的问题。而且,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准备充足的人才储备,而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是必须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为了扩大人才培养计划,必须面向全国,每个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觉悟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面向全体人民群众,是公平对待群众中的每个成员,是对群众尊重、关心和理解的表现,也是对国家和社会发展负责的表现。由于每个学生自身的身心素质发展水平不一,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保持学生的个性,在共性的基础上,培育和弘扬学生的个性,这才是培养有思想青年的正确途径。

2.调动全部力量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属于人才培养的工作,又属于教育的工作,宏观上来说还肩负着祖国未来人才的发展和培养的使命,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值得全社会各个阶层、各组织、各团体的一致帮助,而且,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对他们的培养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为了真正发挥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目标,我们党、社会各大组织、工商部门、学校团体、全体教职工以及每个大学生个人都要积极投身于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热情,为实现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尽一份绵薄之力。

3.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前所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讲文明、讲礼貌,身心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体而言,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学生个体自身、学生之间、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和谐相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保证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项:

(1)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保持政治敏感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坚定的人生方向,帮助学生实现理想,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各种理论性知识都能够真正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2)提高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目的性,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坚定信念,保持顽强的毅力,形成一种乐观主义生活信念,从而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3)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的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信念。

同类推荐
  •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学校做强,强在运筹。合格的管理会让学校成为知识、生活的乐园,创造力的沃土,最令人向往的理想空间。要健全制度,还要调动气氛,才能使师生言行规范,具有创新思维。学校做强,强在名师。学校的主体之一是教师,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完善自我;给他们一个竞争的氛围,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新课程主张个性发展。就是强调教务主任本身要张扬个性,如果教务主任没有兴趣爱好,那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各显其他的舞台,模型式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鲜活灵动,性格各异的学生。学校也要创建一种学校文化,让它成为影响全校师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更加完善“自我”,从而构成学校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的综合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反映了掠夺战争的缩影。把氏族公社解体前后的经济形态、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人情风俗等,做了形象的记录,真实的写照。故事情节单纯朴素,从容舒缓,中间穿插着大段的祝赞、浓笔重彩的铺写和诗意的描绘,大刀阔斧地塑造焕发着神异色彩的英雄形象。来自民间语言艺术融汇了诗歌凝炼、响亮的音乐美和散文质朴自然的特色,其独特的风格散发着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 MEMO2017:《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

    MEMO2017:《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

    2017年,雄安新区的设立、全面二孩的放开和去杠杆的不断加码……这些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出台和政策的转向将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与此同时,一些突发社会事件也成为新闻热点,进入公共视野,引发大规模讨论。在国际舞台上,美国重回单边主义并制定减税政策,邻国印度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改革,或将对中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AI技术的突飞猛进重燃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同时也带来对人工智能的而忧虑;考古遗传学的突破或许能一举解决中国人从哪来的问题;而与现实生活更加密切的是,手机支付刚提出没几年,无现金社会已悄然形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的足够快。”
  • 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哈佛大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随笔,观察记录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别,具体而微地探讨了美国教育各方面,包括美国学校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水平与美国家庭教育特点等,以作者亲身经验为实例说话,为你全面介绍美国的教育。
  •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当下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惑与问题。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精神症侯空虚、无聊,作者在吸取古典贵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三条新的道德教育路径:健全人格教育、重视审美教育、闲暇教育。
热门推荐
  • 太上神咒延寿妙经

    太上神咒延寿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误惹男神:甜宠娇妻99次

    误惹男神:甜宠娇妻99次

    他,朴敏镐,是身家亿万的傲娇总裁。他爱上了她,洛熹薇。送给她一部玛莎拉蒂,她任性地拒绝。“什么?送你豪车你不要?不要我就把车砸掉!”一把超级大斧头砸了下去,豪车转瞬变成废墟。“是你害我砸了车,你必须肉偿!”“什么?!你自己砸的车还要我来肉偿!”“一月一次,缺勤一次双倍偿还!”“天呐!这是哪门子的不合理条约!”
  • 总裁宠妻有点甜

    总裁宠妻有点甜

    传闻A市商界新贵江亦琛高冷清隽,不近人情,顾念在心里吐槽:“传闻什么的……都不可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漫威之铁盾新篇

    漫威之铁盾新篇

    没钱不要紧,托尼·斯塔克先借你一千万!做战衣没材料?蜘蛛侠陪你翻垃圾场。连冬兵都想要你女朋友的微信号,厉害了!不就造个钢铁战衣吗?少年余世分分钟教你做人。复仇者和神盾局抢着要人,都别争了。老子一个都不想加入。自主创业,积累财富,装备回收,交易自由!我是余世,华夏的钢铁侠!对了,你的盾快扔了吧,这破振金在我们华夏收破烂的都不要。1-75章钢铁继承人篇76-102章迪拜篇102-现在地球危机篇
  • 圣山凌雪记

    圣山凌雪记

    夜知雪:穿越了,不怕;失忆了,不怕;穿越失忆变成傻白甜,自己把自己玩死了,好可怕呀!没想到老天爷给机会,咱又重生了,哈哈哈哈今生要照顾照顾家人,强大强大国家,没事虐虐虐虐渣渣,日子怎么这么舒坦。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心里也有了一个他凌寒:英俊腹黑闷骚高冷强大的假和尚从见到知雪起,就立下目标:拐到山上生猴子第一次写小说,简介无能,还请多多批评指教。
  • 绝世灵妃升级记

    绝世灵妃升级记

    重生两次的千云笙表示,她只想好好的做个闲云野鹤,浪迹江湖的美少女。 却不想,这一路走来,她跟开了挂似的,非得打怪升级,惹了一身黑? 还有,这位爷,我拿你当师傅,你却想当我夫君?! 飘了飘了!!书名又叫《尊上,您又失忆了》V《尊上的宠妻之路》 推荐:新作《锦鲤少女很低调》原书名《双面少女,邪魅夫君很暖人》 【快穿系】【看心情】
  • 折柳传

    折柳传

    奴骑浩荡近乡关,背水戡胡乱。架空历史,异界华夏。
  • 行动的作为(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行动的作为(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你的周围到处都充满了机会,只要你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就会捕捉到它们的踪迹;那些渴求帮助的人呼声越来越弱,只要你善于倾听,就一定能听到那越来越弱的呼声;你不会仅仅为了私人利益而工作,只要你有一颗仁爱之心;高尚的事业就徘徊在你的周围,只要你伸出自己的手,就永远有机会去开创。本书引导您发掘潜能,心动行动,战胜自我,荣获成功!
  • 特工女友,离我远点

    特工女友,离我远点

    晨曦出任务不料遇险,房子别炸,她难逃一死,却不知……苏烟因情所伤,割腕自杀……
  • 别让太较真误了你

    别让太较真误了你

    人生就像一场五彩斑斓的梦,充满了对美好明天的向往;人生仿佛是一次探险之旅,旅途中充满了惊喜,也布满了荆棘;人生又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马拉松比赛,终归要决出个胜负……这便是人生,有苦也有甜,有喜就有悲。生活总是变幻莫测,让我们捉摸不透,然而,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有些事,如梦中花,开了又谢;有些事,如山中雾,聚了又散。纵使心中有千万个不舍,但我们知道,我们尝试过了、努力过了,这便已足够。得与失、成与败,不在于客观存在的好坏,全在我们自己的心。人生本无所谓输赢,只有太较真,才让你真正地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