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4200000002

第2章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发展现状研究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现状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总体情况是好的,这与新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不懈地抓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以及与我国高等教育大环境的蓬勃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客观地分析和总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利于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成就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高校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一)理论研究成就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及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深入的探讨,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如何培养和使用人才的理论,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的标准、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激励、人才培训以及教育队伍新老交替等方面,这些理论成果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1.明确了教育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和战略重点

教育队伍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用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事关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前途命运。

作为中央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陈云,在整个革命生涯中,把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放在了战略地位,他曾引用斯大林的观点:“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干部决定一切。”他提出这些观点的时候,正值全国抗战初期,无疑在那个年代能够认识到人才、干部对党的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前瞻性的。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指出:“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在之后的每个关键时刻,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碰到思想障碍干扰的时候,邓小平都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拿事实说话,澄清理论上的是非,统一全党的认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日益深入人心。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全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要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作为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大计。事实证明,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教育队伍,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才把中国共产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之在胜利和挫折面前都能经受住考验,并且能够带领中国人民沿着正确的道路顺利前进。

2.较系统地阐述了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思想的科学内涵

关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人才的选拔、任用、激励、培养等方面,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完整理论体系。

(1)关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的标准

思想教育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人才的标准,在政治上,要忠实于无产阶级事业,忠实于党,与群众有密切联系;在能力上,要能独立决定工作进度并负起责任;在纪律性上,一定要守纪律。

(2)关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人才的选拔

陈云提出在用人之前首先要“了解人”,做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了解人,不能只看一面,要看全面;还要用发展的观点看人,不但要看他的现在,也要看他的过去;不但要看能力,还要看本质。

(3)关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人才的任用

在人才的任用方面,陈云认为:“按照才干,按照需要,同时兼顾……使用干部到当时、当地最需要的环节上,而不是平铺分配。”另外,他还从使用的长期性与合理性等方面阐述了使用干部的具体方法,主张在进行适当的分配后,应保持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不轻易调换和改变结构,使干部有积累经验的机会,这符合“组织应力求实现人才职业的长期稳定”的思想。这虽然是关于干部任用的理论,但在人才的任用方面,一样适用。

(4)关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人才的激励

在这方面,陈云主张要关注干部的个人发展,强调发挥人的最大的积极性。一是关于个人发展;二是切实为人才办实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陈云提出,领导者应站在下级的角度,多为他们考虑,如果能替一个人把实际困难解决好,花费点时间是值得的;三是在处理政治历史问题方面,主张珍惜人的政治生命,澄清事实,让被冤枉的同志重新得到发展;四是给人才以“说话”的权利,使他们更积极地工作。

(5)关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人才的培养

一是强调学习,重视在职教育;二是强调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主张因人而异地选择人才的培养方式,通过党校培训出政治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

(6)关于人才培养队伍人才建设的新老更替

人才队伍的新老更替也是由陈云提出来的,当时主要是针对干部的新老更替问题提出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拔中青年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迫切任务,必须建立干部队伍的“三个梯队”;二是中青年干部经过培养和锻炼后,能够胜任领导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三是要做好中青年干部的管理和考查工作;四是做好老干部的离、退休工作。陈云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对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他提出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在党内较早地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对于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提出的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思想,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特殊性。他提出的干部新老交替的思想,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年轻化”的要求,这些理论的学习和传播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他提出的有关干部教育和培训的思想,为我们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教育和培训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二)机制建设成就

1.在管理体制上,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邓小平指出,对于执政党来说,党要管人才,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但是,党管干部的方法包括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等则是随着形势、任务和干部队伍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加以调整的。

2.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机制进一步加强

邓小平指出,必须进行人事制度改革,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要把竞争机制引入人事制度中,“制定各个行业提升干部和使用人才的新要求、新方法”。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目的就是“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深刻地总结了前几年社会主义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经验教训,着手研究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和机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将培养人才的道德素质列入人才管理目标的责任制度之内,总之,这些措施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也为我国的公民道德品质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能力建设成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能力建设是与不断提高的干部队伍素质建设本质相同并且同步进行的。干部队伍的素质总的来讲可以从“德”和“才”两方面进行评价。邓小平提出的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德才兼备”原则在队伍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从革命化看,干部队伍建设中大部分人的思想政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能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教育政策,并能保证理论联系实际。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和师生,增强师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在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维护学校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党的建设、教书育人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从专业化、知识化看,领导班子学历层次逐步提高,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如调查发现,从专业技术职务情况看,除个别同志外,绝大部分同志具有副高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491人,占到了总数的69.5%,相当一部分同志还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另外,学校教育队伍趋于年轻化。仍以高校为例,从年龄情况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校级领导平均年龄51.4岁,比1991年平均下降了4.1岁,十年前,50岁以下的领导班子成员仅占8.3%,而现在50岁以下的已经占到了总数的43.8%。他们年富力强,眼界比较开阔,思想比较活跃,开拓进取精神较强,科学文化素养较高,善于接纳新生事物,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二、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遗漏和不足之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以下简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观念与当前“微时代”形势下教育改革工作不相适应

1.思维定式和思想陈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团队中,存在个别习惯于传统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手段的教师,他们墨守成规,不愿进行改革,导致该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不能紧跟时代潮流,出现“落伍”的现象。

2.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这种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不积极的现象,这与教师个人不与时俱进,不进行教学创新等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极其不正确的行为,希望有关人员“有则改之”。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即便时代没有变化,教学并不改革,该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会日渐枯萎,失去发展下去的动力。

3.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有的老师只注重教学理论,并不注重教学实践,这就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成为一种可以“念书”的学科,并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化”人心的功能,反而成为一种“纸上谈兵”,这种缺乏开拓精神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阻碍了学校正常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个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个人的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飞速的发展和变化,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应具有更加强烈的政治敏锐感,应该更加坚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路线,但是,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以客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看待当代新生的网络、多媒体、数字等文化和技术,他们或者反对,或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丧失信心,并将这种消极情绪带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显而易见,这种表现和行为是十分错误的。对于这种情况,有关部门或者教育工作者个人应该有自觉的反思意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地学习先进的思想政治文化和理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有些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没有足够的信心,因而不能“理直气壮”地按要求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另外,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工作量大,又常不被人理解,对于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并朝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又没信心,所以感到彷徨、茫然,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对所肩负的重任认识不清,工作上不思进取;还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在曹营心在汉”,关注点、兴奋点主要在“转岗的契机和信息”,工作上也不够投入。这些都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水平普遍较低

一定程度上,一个学校专业的教学研究数量的多少标志着该校该专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该校该专业的教学水平高低,而调查发现,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方面并没有针对性较强的研究论文或者学术专著,有的也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泛泛而谈,缺少与实践的联系,而一旦脱离实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纸上谈兵”,这对于学校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学计划的加强等都有消极影响。为了改善这一不足现状,有关部门或者学校的教学机构应该组织或者邀请一些有资质的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研讨会等,积极开展论文的写作、研究,以此来促进该校思想政治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稳定,后备队伍匮乏1.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工作

摆脱了以前“讲政治高于一切”的思想,教师的地位也有所下降,理论教育工作者也不再似过去受到人们“神一般的膜拜”,因此,许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辞去或者一开始就拒绝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开展以来,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资源配置作用越来越明显,教育工作的岗位较为饱和后,许多人开始乘着改革开放的大船投身于商业或者其他行业,这就使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产生了“跳槽”的心理,这种心理也严重影响到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3.随着市场经济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各地人们认识到,学习一门“技术”比“空口说白话”的理论课“有用”,于是,很多人开始学习电子、金融、医学、会计等技术而不再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

(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不够理想

调查发现,有的学校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为其只是一门普通的理论课教学,所以,在此学科的师资配置比例、办公器材、教学设备等方面都不够重视;不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薪资待遇偏低;不设置专业的思想政治研究部门和研究小组;不组织学校之间、专业之间学生的思想政治交流会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不理想,所以,许多老师选择跳槽或者转行。

(六)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不完善

1.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不平衡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建设的不平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一般来言,经济发达的地区,教学设施、教学器材、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的队伍建设方面都比较发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建设也比较完善,往往呈现出较高的教育水平;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总体的教育水平一般偏低,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更加不注重,认为只是一种普通的理论性课程教学,并不具备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这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

另一方面,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更新的过程,在我国总体教育发展水平高的时期,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也比较完善,而在经济发展缓慢以及特殊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队伍制度建设也并没有提上日程,由此观之,这整个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呈现发展状态不平衡的建设过程。

以上两点,共同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不平衡性。而如何改善这种不平衡性,如何实现全国各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全面发展,如何使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紧跟时代潮流等将是学校或者相关部门应该引起注意和着重解决的问题。

2.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滞后性

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滞后性是相对于“微时代”背景下时代发展的需求而言的,由于时代的飞速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不能快速适应这一变化,因而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比如,制度建设不能具体化、不能适应实际的发展要求、以偏概全、不能进行系统性建设和布局等都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之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学校的相关部门应该尽快改正这一缺点。

3.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虚拟化

制度建设虚拟化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制度建设的时效性较差,包括不能真正形成制度,或者空有“制度”这一概念和名词,或者只有制度的相关条文、规定、法令等,并不能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建设中的不足之处,这种做法不符合思想政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不符合“实事求是”的教育原则,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只会越来越枯萎,这种情况也会使许多有知识、有才干的有为青年望而却步,久而久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的建设会越来越腐朽,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也将大大下滑。

(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发展机制不完善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发展不完善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1.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上岗培训或者教师定期培训制度不完善。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各种社会行为以及社会活动,所以,学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要保证先进、科学和实用,因此,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思想政治知识考核和培训,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老师的知识储备,进而提高高师的教学水平,但是目前许多高校进行这种考核和培训的制度还很不完善,这对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规定、评判标准不严格,不合理或者不实用,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教学队伍建设的不合理,使许多教师不能看到工作的发展前景,进而也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辅导员等的工资、待遇等有待提高。因为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指导的实践等进行直接教授和指导的人,他们的工作往往较为辛苦,他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较一般性教职工作人员多些。因此,应该适当提高他们的薪资、福利等,以保证“能者多劳”、保证老师的劳动成果与教学的使用价值等价交换。这种利益的平衡也容易稳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也利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产生问题的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产生问题的原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方面包括个人的问题;客观方面包括群体的、学校外部等众多方面。为了切实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我们要透过事物的表面,抓住问题的关键,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下简要总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出现问题原因的几个方面。

(一)学校教师队伍高职称与高能力平等的人才选拔模式

调查发现,一些学校的教师评职称取决于教师学历的高低,学历高的评职称更加容易,学历低的或者毕业院校稍微次一点的评职称就比较困难,显而易见,这种做法是极不科学的。有的年龄较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教育多年,有着充分的教学经验,但是学历较低些,不能很容易的评职称,而有的刚毕业的高学历毕业生居然可以轻松评职称,这对于一些勤恳教学的教育骨干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长此以往,学校的教育队伍建设秩序也将会因不得人心而松散。

除此之外,一般高校认为职称越高,该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就越强,而一些在一线工作的思想政治辅导员等则被认为教学水平不行,如前所述,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如果任由这种制度保持下去,学校的教育队伍建设只会越来越差。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调控作用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会引起社会分工的变动,市场经济发展得过快,经济会呈现出急功近利、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点;市场经济发展缓慢则会导致社会文化等发展、传播低迷;只有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平衡时,社会发展才会开放、自由,保持良好的竞争力。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受到了市场经济发展负面的影响,市场经济过分强调效率,导致社会尊崇享乐主义,崇拜金钱享受,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建设中主体的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也受到这种想法的影响,导致其不能安心教学,这就大大降低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水平。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个人素养问题

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就是对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建设,如果能够发挥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工作才会变得相对容易起来。但是一些教育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呈现出落后、低迷、意志不坚定的现象,这就导致他们不能以身作则地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不能做到为人师表。加之现在社会上各种文化、思想的流向等,使他们在主观上不赞同一些新型的教学改革、教育创新等措施,这些都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

纵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我们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只有这些成绩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在当前“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的兴起和传播都非常迅速,一些不健康的、不道德的思想传播也很快,这就需要我们树立牢固的思想政治意识来抵制不良思想的侵害;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思想政治话语的研究符合党和人民的期望,但是对于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社会现实的发展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在困境中继续研究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体系,以求真正提高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以下简要介绍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功能发挥存在问题

如前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目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讲道德、有素质、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构建方面首先应该做好的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分析体系的建设,但是,从目前各大高校的发展现状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外部消极因素干扰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功能的发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大高校制订了多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教学方案和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话语分析过程中,仍然受到许多外部消极因素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点:

1.复杂社会现实问题冲击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建立

当下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城乡差距拉大、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就业难、就医难等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困扰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冲击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建立。以裸官现象为例,众多的社会名人、高级官员将子女移民海外,自己却以各种形式参政议政,这些社会人士应该是爱国主义的践行者,却进行着伪爱国的行为,这种现实和情况冲击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爱国主义话语建设。此外,我们的国家、政府时时强调公平正义,以公平正义的话语教育大学生,但是,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却时常在大学生身边发生。“搀扶老人”“毒胶囊”“地沟油”“小悦悦”事件、“不让座”事件等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良心,冲击着道德教育话语。

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本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在认识上产生偏差,一些大学生不能理性辩证地看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问题,以至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有所怀疑,甚至抵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这些社会现实问题,需要以系统的、科学的理论话语对大学生的思想加以正确引导。但是,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部分内容却往往要滞后于形势的变化,这就无法及时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回应,进而无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现实问题。尽管相关部门坚持每年对话语体系进行修订,但是由于修订、审定和出版程序繁琐,等到教材出版时,有些内容也许已经过时了,更不用说对重大理论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等给予有说服力的答案了。因此,这些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现实问题极大地挑战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现实性、针对性,使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构建形成了一种“干瘪”“说教”的印象,进而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价值引导功能的正常发挥。

2.多样化社会思潮瓦解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一方面,由于上述恶劣社会事件的影响,广大学生已经动摇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动摇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另一方面,“微时代”背景下,西方各种所谓先进的“人生哲理”等对我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等进行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各方面的冲击和侵蚀,这就导致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失去了继续学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心。诚然,这与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还没有进入社会,思想还不成熟,还不能迅速地辨别是非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大学时代也正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素养的关键时期。

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从各个方面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建设,对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严重的动摇和瓦解作用。国内经济、政治、教育、文化、民族传统、地方文化等多种因素也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建设,这些影响因素所形成的合力,使旧的话语体系被打破,新的话语体系不断建立。面对这些不良社会思潮,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并未对其错误观点予以评析、回应,揭示其本质和危害,使得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行其道,大学生陷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这就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个人素质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功能的发挥

思想政治话语体系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和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话语体系承载着给学生传递思想、文化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相关的教育部门也在思想政治教育这方面投入了较大的支持,各种资助计划、思想政治教师培训计划等都在积极地落实和执行。这就给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和基础。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教授学生思想政治思想和文化的直接主体,所以,教育部门十分看重教师的个人素质和道德素养,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高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教师理论知识储备不够、教学方法缺乏吸引力、理论讲授缺乏说服力;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进行转换时,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纯粹的道德说教和意识形态灌输,不是科学的理论,迫于党和国家的教学安排,不得不违心地给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以至于有的老师在上完思想政治理论课后,对大学生说,“这门课程的内容已经上完了,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了激起大学生的兴趣,一味以非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或反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来取代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听起来很时髦,讲起来很起劲,但想起来很庸俗;还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视大学生需要的生动话语、新鲜话语,直接将教材话语体系照搬到教学话语体系中,理论研究话语体系照搬到社会实践话语体系、日常生活话语体系中,以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晦涩难懂,大学生“望而却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能“自说自话”。如此种种,都会使大学生不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如此,何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建立发挥思想政治话语价值引导、思想行为规范等功能?

(三)大学生接受需求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功能发挥

大学生是否接受并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功能发挥是否得当的评价标准。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功能发挥是否存在问题,还可以从大学生的接受状况来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经过长期建设,已经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体系结构,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注重对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的要求,漠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和接受需求,话语内容简单化、形式化、标签化、口号化较为明显。大学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中找不到与个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话语。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后,仍然不能“窥见”马克思主义的全貌,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什么,更不知如何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是将其作为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这些状况的存在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构建出现了功能性障碍。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构成要素存在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多元话语主体功能弱化

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体系的研究具有主体多元性的特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研究的主体包括国家、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各组织、学校社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者等。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话语分析,需要各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主体之间相互配合,积极承担各自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各环节的功能,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分析的目标,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思想、文化方面的需求。但是,从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分析现状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各参与者之间并没有做到密切配合,各方的责任和功能都有所缺失,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分析遭遇困境的原因之一。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体传递解读功能缺失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以及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体系形成的重要发展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责任重大,但是,目前各大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体系教育人员的功能在逐渐弱化甚至缺失,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分析教材编写审核功能缺失

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分析使用的教材,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和教育工程建设要求进行编写与审核,审核的每一个环节还要有相关专家、学者的审议意见,然后经过教育部党组等的会议评定及多次修改无误后方可出版,正是由于出书环节的严格程序和审编秩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才有了科学、合理、实用的教科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的研究材料。但是,调查发现,一些学校或者机构的出书环节中省略了许多编审程序,书的内容等多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编写组成员撰稿、组编,一些正常的审核程序以及审核人员的校对工作正在一步步缺失,这就造成了出书过程的“一言堂”。显而易见,这种做法对于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合理、实用地进行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话语研究的工作是十分不利的。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话语分析工作将不能正常进行。

1.大学生对时政流行言论的诊断评判权利受到挑战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话语教育的接受主体,也是促进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体系研究的主要对象,但是,在当前“微时代”背景下,社会上各种思想和文化大肆流行,如何敏锐地对文化的正确性进行判断,如何迅速识别“文化霸权”现象,如何抵制肤浅的、流行的文化的冲击,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对当前大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知识的新要求。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分析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较为曲折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许多发展的遗漏和不足之处。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大学生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发展的主体之一,所以,大学生对当前流行言论诊断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话语分析发展速度的关键之一。如何提高大学生对时政流行言论的诊断速率,将是以后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分析教材编写部分内容重复

由于省略或简化了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教材出版的审核环节,导致成品的思想政治教材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比如,相关名词概念、解释前后重复;一些相同的理论多次赘述;一些问题的研究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并未进行实质性解决;部分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材内容与高中时代思想政治学习的内容重复,毫无新意,毫无创新可言;一些内容落后、陈旧,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这就使学生们丧失了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兴趣。

3.话语客体差异性不明显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体系教材编写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有了相当明显的进步。比如,改革开放后,中央组织编写示范性教材;各高校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编写了针对本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一些主攻医学、工学的学校也有特定的适合其学校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材。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体系教材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话语学习客体的差异性不足,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研究,这种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个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不仅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这一科,其他学科也是一样。各大高校的学生们来自全国各地,学生入学前本身的学习环境、知识背景、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认知水平以及心理倾向等都是不同的。所以,各大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的方方面面,并最大限度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比如,学生在高中时期是学习文科类专业,他们已经较为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高中时代学习理工科的学生则不然,甚至很多理工科学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条条框框”感到厌烦,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理工科的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在当前许多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材的规范之下,所有的学生必须进行同一书本的学习,这就给理工科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困难,这就需要学校及相关部门正确认识并良好解决这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及差异性造成的学习困难问题。

(2)不同地域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不平衡性

由于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的各种教育设施、教育理念等也普遍高于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的学生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认识也远远高于偏远山区的学生。所以,各大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以保证学校教育的人性化,最大限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平。

当然,为了缩小不同区域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差距,一些辅导性教材也被编写和发明出来,这种辅导性教材可以有效提升学习吃力的同学的学习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主体学习的差异性。但是,随之而来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辅导教材不正规,反而误导学生;辅导教材价格高,一些学校附近的商贩坐地起价等。这些恶劣的影响因素更加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容易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反感情绪。由此可见,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也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分析的差异性,学校、教育部门或者相关机构有必要研究、制定出更加适合广大学生需求,更实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或者辅助教材,这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也是培育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必要手段之一。

(3)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教材改革的滞后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机构以及相关部门主持编写过针对各个学校各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材,并且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调整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些政策和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分析各区域参差不齐的状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效地保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快,尤其是当前“微时代”的情况下,社会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在时刻地发展、变化着,各种思想、文化、潮流等也在不断地冲击和侵入校园,甚至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已经开始动摇。为了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了真正意义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实践,以及为了提高学生们辨别网络上各种文化性质的能力,学校或者相关部门有必要进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材的改革和更新,以保证学校思想政治理念的时效性。但是,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教材的改革现状还很不乐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客体的差异性。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分话语内容生动性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内容不够生动,就不能引起学生学生的兴趣,教材内容构成也会略显枯燥,为了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水平,以及提高“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水平,有必要对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或者话语分析的内容进行审视,力求保持其新鲜感,以充分调动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活动中来的积极性。

(1)文件话语的生动性阐释乏力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具有不同于一般性理论教育课的特点,它的教育目的是在传播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所以,它的教材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思想文化宣传等都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向,不能偏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指导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材的编写要体现党和政府在教育方面指导理念的权威性,不能随意调整和更改,教材的组稿、编撰要保持高度的严谨性。但是,也不能为了不扭曲和歪解相关的理论和概念,就生搬硬套党和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指令性文件,这样编写的教材只会给学生留下“条文主义”的印象,使其丧失阅读兴趣,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分析的研究,也与当前学生的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因此,为了吸引广大青少年主动阅读相关思想政治教材,为了实现思想政治话语分析的科学研究,保证文件话语阐释的生动性是十分必要的。

(2)学术话语的表述实践性不足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注重理论的系统性是承载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载体,也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工具,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兼具知识性和思想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相比,学术话语更加专业化,更加具有道德说服力,学术话语是研究和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工具,对于普通大众学生来说,学术话语可能“晦涩难懂”。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话语这种较为复杂的“个性”使使用它的人数相对较少。当然,如果不能进行具体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学术话语分析,学术话语会因纯粹理论论述而脱离实际。所以,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分析的效率,必须将学术话语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和使用思想政治学术话语,从而提高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3)大众话语的提炼借鉴不够

顾名思义,大众话语是被广大人民群众使用和熟悉的语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话语是指能够被学生理解的通俗的思想政治语言,这种语言简便、易于理解,有良好的沟通和实践效果,能够有效地促进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话语分析需要从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提炼丰富的大众话语,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大众性。但是,从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来看,从大学生实践活动中提炼出来的、大学生熟知的、新近发生的思想政治话语并不多。或者某些实践话语被话语主体高度提炼、概括和创造,赋予其理论性、学术性和官方化的特征,使其表达更加准确、内容更加科学、形式更加规范、逻辑更加严谨,俨然变成了一种更加正式、正规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理论性十足,生活性淡化,与大学生的阅读和学习需求产生冲突,不太容易被大学生接受。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编写过分注重理论层面的逻辑分析、话语分析和体系构建,缺乏相应的生活实例列举,这就造成了学生对教材兴趣的缺乏,无形之中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难度。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发展的机遇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和要求不断提高,21世纪人才的竞争更是促进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育的进度和质量的提升,这就给我国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学生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活动使其树立了牢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提高了个体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拓宽了个体的眼界与思维领域;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兴盛有利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与全球话语的交流,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等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开发的多维性。总之,“微时代”人才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发展难得的机遇。

一、话语领域全球拓展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

(一)全球性话语交流丰富了“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资源

众所周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促进了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压迫,同时也带动了世界文化、世界精神文明、先进的物质文明成果等各国优秀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通和传播。加之当代“微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化、信息等通过更加便捷的网络进行传播,人们在这种传播中充分享受到了做“人”的权利和保持了“人”的尊严。

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发展而言,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思想、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开放和频繁,各国政党执政理念、社会治理方式、人与社会关系、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发展等问题的思想观念也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交流,这些都利于各国国家建设和发展经济的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在这个背景下,思想政治话语分析的研究可以更加便捷、更加广泛地吸收世界各民族先进的话语资源,弥补自身不足,丰富自身话语分析研究的内容,这些都是全球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可贵机遇。

(二)全球性话语分析交流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研究空间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性话语体系的构建,而全球性话语体系的构建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体系的分析和研究是十分有利的。全球化改变了各国、各民族狭隘的地域和本民族意识,促进了人们世界公民身份的形成;在各国思想、文化、文明成果的相互碰撞中,促进各国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审视、改革和更新,这就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发展先进性的提高。

全球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境界也得到了相应提升,人们开始就各种世界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以谋求共同的解决方法,共同致力于为建立平等、和谐、共生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而努力。在这种国际背景之下,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国开始了有共同利益的交流,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各自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空间和研究内容。

(三)全球性话语研究方式促进了“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方式的创新

探究“全球性话语研究方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创新”问题,首先要明白全球性话语交往方式的类型和特点,进而研究其创新的原因和手段。全球性话语交往有对话、平等、隐性三种方式。

对话式话语交往是使用最多的交往方式之一,它是以话语互动双方平等、独立自主、自由的原则为前提进行的交往,这种方式有效保证了不发达国家的国际地位,利于形成求同存异的局面,这对于思想政治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它促使着话语互动双方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分歧和矛盾,随之带来的改变就是双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

平等性话语交往更加讲究话语互动双方地位的平等,这就摆脱了文化霸权等的冲击和威胁,容易使互动双方达到共同的目的,为互动双方的话语研究创新奠定了基础。

隐性话语交往是将话语携带的信息捆绑在一切社会产品流通、社会交往活动中去,它使双方互动的“动作”和“形式”隐藏化。这种互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交往现象,最终,文化发展水平低的一方国家的文化会被发展水平高的一方吞噬,而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劣势的国家为了保证本民族文化不被时代抛弃,更加急迫地进行了文化话语的创新,虽然这些创新话语有时是消极的,但也不乏出现较为优秀的思想政治话语交往方式等。

总之,全球各种话语交往的方式的创新能够充分调动互动双方的积极性,能够促进各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创新,具有一定的现代思想政治话语研究实效性。

二、“微时代”网络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发展进程

众所周知,“微时代”是一个网络发达、信息传播迅速、数字技术发展迅速、媒体技术高超的时代,“微时代”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网络交往。网络交往包括各种微信、QQ、微博、博客、电子邮件、论坛、MSN以及BBS等。这种新型、便捷的信息传递、交流方式吸引了广大青年的目光,一些时尚的中老年朋友也参与进来,不可否认这是一种科学、实用、便捷的社交方式,它给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带来了群众基础,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话语研究资源,使思想政治话语研究的方式、手段,程序大大便捷和简化,提高了思想政治话语研究和分析工作的效率。以下简要介绍几个网络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研究影响的积极方面。

(一)先进、科学的技术方便了思想政治话语分析研究的环节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网络上的信息共享等更加便捷,这就大大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资源,使师生们不必再仅仅局限于校内的研究资料;信息技术革命的成功逐渐使各种纸质、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的使用率下降,这就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信息的传递速度;网络使分散在各处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以及每个大学生都能在一个“群”里畅所欲言,节约了人们的时间,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物质成本。

(二)网络时代“信息现场”使每个人都有了成为思想政治话语分析的“局内人”的可能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各环节能够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师生的移动设备等呈现出来,使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局外人”都有可能直接参与进来,这就大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研究言论的广泛性,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话语分析的实践性和科学性。而且,通过网络观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现场直播”可以及时地明确和了解思想政治话语分析的进度,有利学生们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针对不同意见发表“争论”的行为增加了话语分析的可看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意义。

(三)网络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提高了人们参与思想政治话语讨论的积极性

由于网络上各种信息传递极为迅速,容易引发广大群众的热烈关注,这就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男女老少都能参与进来,进行思想政治话语工作的研究,也加强了群众对各种时政问题的监督,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些恶意信息的迅速传播也严重干扰了网络社交秩序,这就需要广大网民齐心协力的抵制和对抗。只有达成共识,共同反对不良信息的传播,才能真正净化网络平台,才能实现“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话语分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网络轻松的氛围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话语研究的趣味性

网络语言在传统语言的基础上形成,较之传统语言,网络语言更加开放,更加简便易懂,更加时代化和更加具有趣味性。正是由于这种通俗易懂的趣味性,网络语言得到了广大青年的青睐。这种语言使用方式摒弃了传统思想政治话语研究的格式化,摆脱了专业性话语的艰涩难懂部分,满足和适应了大众学生的实际使用需求。

(五)网络隐匿的特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每个参与者都能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

网络的这种交往特征,使每个网络发言人都具有神秘性和隐匿性,基于此,人们可以畅所欲言,重新定位在现实中话语分析的位置。在网上,高校师生之间可以平等交流,这一点利于拉近师生关系,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的深刻性。

同类推荐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高校博物馆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直接载体,是高校发挥文化建设示范作用的重要窗口,是高校发挥文化辐射作用的重要基地。本书从历史发展、现状、功能、文化指导意义等方面做了论述,具有的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
  • 中国的社会建设:挑战与回应

    中国的社会建设:挑战与回应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中国的社会建设——挑战与回应》聘请王思斌教授讲述当今社会处于特殊的转型时期,如何探讨社会建设之本,反思传统的发展战略,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代社会”、市场化改革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到“社会政策时代”,王思斌教授带领我们探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解析快速转型中的基本民生之惑,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政府、市场与社会,政治民主化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等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关系,重建社会公正与社会福利制度,走向民主和公正的社会,走向有尊严的生活。
  • 湖南人性格地图

    湖南人性格地图

    湖南人号称“南方的北方人”,性格张扬刚烈,像辣椒一样火爆,不达目的不罢休。在外地人心中,湖南人是很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岗位,湖南人总是给人一种出类拔萃的印象。湖南人头脑机敏,对政治军事感兴趣,而一旦应用到经济上来,也能有所成就,湖南人的机敏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广播电视资源状况和配置实用效率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在国民经济和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产业现状与结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从产业理论、行业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等角度,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进行了深刻剖析。本书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广播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热门推荐
  • 争霸古尔加斯

    争霸古尔加斯

    在这个类似艾泽拉斯的古尔加斯世界,在这个种族林立,天才辈出的年代,且看一个失去记忆的男子和一位不受大公待见的公主会在这个时代的巨轮掀起怎样的浪花!
  • 罗布泊密码

    罗布泊密码

    20多年前神秘失踪的老陈头为什么会重现雅丹魔鬼城?温驯的盘羊为什么会袭击人类?地下百米暗藏神秘溶洞?废弃的军事基地掩盖什么秘密?七月的罗布泊大沙漠将会有怎样的危机等待着路小果、罗小闪、明俏俏和罗峰爸爸?三位中学生的暑期探险之旅注定危机重重。一路上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勇往直前的冒险精神冲破层层迷雾,为大家一步步揭开大自然为罗布泊设置的一道道神奇密码。
  • 豪婚:我是怎样嫁入豪门的

    豪婚:我是怎样嫁入豪门的

    灵灵自小就向往豪门生活,对爱情充满浪漫向往,并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复旦大学二年级时,灵灵遇到了回国的富家公子King,两人一见钟情,历尽相思分离后却等来了King的未婚妻……惨遭暴发户富二代羞辱时,新加坡的顶尖富豪林英雄救美,灵灵由感激萌生爱意。却发现林已婚多年,痛苦、挣扎……豪门,是金钱?是利益?是光芒四射还是万丈深渊?在她步入豪门的路上,她还会遇到什么人?最终她会嫁给谁?
  • 隐婚强宠:神秘娇妻,有点甜

    隐婚强宠:神秘娇妻,有点甜

    凌寻,京都最有钱的男人。某天清晨,一个小萌宝堵了他的门。小萌宝看着他,甜甜的喊了声,“爸爸!”凌寻一没结婚,二没女朋友,私生活更是像白纸一样干净,只是……这个小萌宝为什么长的那么像他?!就在这时,小萌宝掏出一件贴身物品。凌寻:“……”这不是他三年前遗失的吗?作为京都最有权势的男人,凌寻当然要查清楚那个女人是谁,竟然偷生了他的宝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对甜宠:天才宝贝呆萌妻

    绝对甜宠:天才宝贝呆萌妻

    第一次见面,司徒夏安刺杀任务失败,被某男留在身边暖被窝;几次逃跑不成,居然还身心不保,甚至多了个“小意外”;可是在他许下承诺后,凭什么转身就要娶别的女人;忍无可忍,不想再忍,三十六计,跑了再说;多年后,某女带了个小萌宝出现:嗨,娃儿他爹,别来无恙=。=
  • 异界修行指南

    异界修行指南

    抱大腿,吃软饭,其乐无穷!这是一个当代恶臭年轻修士的故事……
  • 发生在黄河岸边的械斗

    发生在黄河岸边的械斗

    在运城至风陵渡途中下车后,沿一条陡立的斜坡攀援到上面的立交桥上,展示在我眼前的是另一番天地。中条山柔缓的曲线和一抹宽广的黄河紧密相接,这是中条山的末端,也是黄河从晋陕腹地进入中原的门户。黄河在这里形成了大片的滩涂,冬天稀薄的阳光下,宽广的河滩呈现出它该有的色泽和安详,一层白雾笼罩在无边的河滩上空,氤氲着来年春的勃发、夏的葱绿和秋的丰硕。一线黄河隐在天边,对面的秦川大地烟锁雾罩。来自黄河波澜间清新潮润的气息,随风徐徐吹来,向我发出最初的问候。
  • 宠妻有瘾:总裁心尖宠

    宠妻有瘾:总裁心尖宠

    在外,他是外表帅气,为人冷淡的禁欲系总裁,衣冠楚楚,不近女色。林安稳:我…不会谈恋爱…苏念深邪魅一笑:我教你。面对自己的羞涩,林安稳低下头:我不会接吻…苏念深依旧笑得迷人:我教你。甜甜蜜宠1v1,不甜不要钱哦~
  • 蔷薇巫者与书

    蔷薇巫者与书

    马车与火车,古典与朋克,这是一个兴盛的工业革命时代,经济高速发展,而此时,人类心中最原始的欲望也悄然觉醒。无恶不作的黑巫,亦正亦邪的猎魔团,这是一个魔鬼降临的时代,贪婪的欲望腐蚀人心,即使是贤明的君王都要受其支配。人心间的魔鬼,比异世界的生物更加可怕!乱世出英雄!当古老的猎魔组织再度现身大陆,一场剑与魔法的风暴再度席卷而来!绽放的蔷薇,在黑暗的衬托下更加绚烂!西塔就是这大陆一万多蔷薇骑士中的一员,他继承了父亲的遗愿,他立誓,要建立大陆最强的猎魔团!Ps:本书里面,不管是驱魔师还是巫师,都与任何宗教无关,阅读时请不要代入任何现实中的宗教与政治元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