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61800000031

第31章 财政金融

台湾的财政上在收支方面是有盈余而少赤字的,只有1961年至1963年有三次赤字。其余(至1972年)每年均是收入大于支出。其中支出以“中央”为最大,收入亦以“中央”为最大。

其支出特点:国防、外交、政务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例呈递减趋势。从1961年的60.9%降到1972年的43.3%。但绝对值,则是日益增加的,196.1年为13亿2300万元;1972年增长至61亿8100万元。但这不妨事,因为是总的收入日益增长,所占比重却日益减少,这是富有的必然结果。这叫吃饭穿衣量家当。

教育科学文化的支出,则从1961年的20亿5300万增加至1972年的110亿4600万元,增长了4.4倍。自1965年以后,每年增长21.9%。但所占总支出的比例仍不高,1972年占17.6%。

经济建设和交通支出,则低于教育文化经费,约占总支出的10%左右。这说明台当局在经济建设上,并未投入多大资金,主要依靠的是私人资金和华侨、外人投资。事业基金支出,在1972年上升至8.6%;原来为3.3%,共增加10.8倍左右。债务支出自1961年至1972年也增加8.8倍。政府公债也大幅度增加。它和事业基金增长的倍数差不多。

在税收方面,主要有:赋税,国税,省、县、市税,关税,房屋税,货税,所得税等。

税收和工业增长率相比大体相当。赋税收入的增长率比工业增长率低一些。“政府”赋税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是:

1961年为13.6%;1972年为22.1%。赋税收入和国民生产毛额之比,1961年为13.6%;1972年为17.4%。1961年至1972年间平均每人税负和每人所得的比率,各年均不相同,大致在20%左右上下变动。比1961年至1964年间增加较多。其原因是“政府”开支不断增长。

金融机构于1961年后有所增加:

1961年7月1日,“中央银行”在台复业。原由台行代理业务转回“中央银行”者为:新台币发行权,准备金;黄金白银转移“央行”(“台行”为外汇银行)。银行准备金转移“央行”;国库台北支库由“央行”收回自办。地方支库仍由“台行”办理;因“央行”无支行,各金融机构分支业务仍由“台行”办理。

“中央银行”的金融业务为:(一)调节金融。(二)调度外汇。(三)发行货币。(四)经理国库。

外国银行在台设立分行的家数在六十年代开始后增加很快。办理外汇业务的国内外银行也逐渐增加。

在台设立分行的外国银行,1959年只有日本劝业银行一家。本年“财部”取消增设银行的限制。1964年2月20日,行政院又颁布《外国银行设行原则及业务范围》。从此,外国银行在台设立分行者逐渐增加。至1972年底止,已增加七家,计有日本劝业银行、美国花旗银行、美国商业银行、泰国盘谷银行、美国运通银行、菲律宾首都银行、美国大通银行(按设立年代排列)。

其主要业务是办理外汇业务,以及一般生产外销贷款和保证业务,不得经营一般存款业务。总之是放款和投资二者为主业务。存款业,仅限于外币存款,数目不大,约为1亿6000万元。

外国银行的总资产1961年为2亿3100万元。至1972年增长为84亿7300万元。共增长36倍。

办理外汇业由台当局管制。办理外汇的银行除外国银行外,还有中国国际商业银行、台湾银行、中央信托银行、上海银行、农民银行、第一银行、彰化银行、华南银行等,加上外国银行共十六家。

此外又增加新的金融业务如信托投资工业和保险公司的设立和发展,并准许民间经营。

对于占比重较大的中小企业,更加强投资和放贷机构。如信用合作社,是对社员放款,主要是帮助小企业。从1961年的12亿1200万元增加到1972年的100亿2000万元,增加7.3倍。

合会储蓄公司,放款对象大部分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其放款由1961年的6亿100万元增加至1972年的57亿6700万元。放款余额增加到8.6倍。

农会信用部放款对象为会员,属于农民金融。其放款由1961年的7亿8800万元,增加到1972年的52亿5400万元。

这些对中小企业的放款,大大支持了中小企业主,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中小企业是民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补充大工商业的不足。

货币方面:1961年供给额76亿9900万元。至1972年底,包括活期储蓄量在内,供给量613亿5700万元。增加近7倍。若除去活期存款,则551亿2600万元,共增加6.2倍。以后对活期存款提取次数加以限制:如六个月内提取次数超过十九次者,利息按七折付给。

其中净额货币的增加,由1962年的30亿2300万元增加至1972年的201亿8200万元。共增加约5.7倍。放存款货币额的增加占相当的比重。总供给货币量增加近7倍,而存款货币量却增加7.8倍。存款量增加很快。所以金融机构在台省的工商业发展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存款增加量超过总供给增加量,则说明通货稳定和不膨胀。如果反之,则通货必然膨胀。

金融机构的放款对象:自1961年开始,逐渐转向民营企业。1961年至1972年,对政府和公营事业放款比重由21.31%降至4.65%;对公营事业的放款由1962年的26.94%,降至1972年的12.86%。对民营企业的放款数量,则由1961年的53.51%,增长至1972年的82.49%。以此情况可知金融机构的主要放款对象为民营企业。亦知台湾是以私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经济结构。

台湾金融,由于大多数银行为公营,货币市场并不发达。初期主要有公债券交易。1962年2月,台湾证券交易所成立,由统一市场公开进行,使过去分散的,无组织的证券市场统一起来,有组织地进行。1966年,修正《证券商管理办法》,准许“中央银行”和其委托银行于场外进行公债券交易。

证券交易分为债券(政府、公司发行的两种)、股票。分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股票。前者为经核准后公开发行;后者指在交易场上进行公开买卖的股票。先公开发行,后进入买卖市场。1961年6月,台当局公布《证券商管理办法》,1968年4月,又公布《证券交易法》。规定股票必须上市买卖,这叫强迫上市原则,目的是增加货币活动量,广收生产资金。

债券交易数量很少,平均各年成交额不超过一亿元。

股票交易较发展,1962年有十八家股票公司,至1972年已增加到四十九家。上市股票种类,也由1964年的三十七种增加到1972年的五十四种。上市股票总面值也由1962年的54亿9000万元。其总市值则由68亿4000万元增加到301亿7000万元。共增加3.4倍。其成交值则由4亿4700万元增至540亿5100万元。但台湾当局对此尚认为不甚理想。

1966年台湾已完成三个四年计划,工农业经济发展已取得重大成就。

在这个基础上,蒋于1966年推行台岛的社区发展计划。1972年,又制订了《社区发展十年计划》。其具体办法是自省到县、市、乡、镇都划分社区。全台共划出了3890个社区。

社区中进行三项基本工作:

一、基层工程:各种地方建筑工程、包括水利、交通、旅游等项建设。

二、生产福利:主要是改进各项生产技术、职工工资和生产园地,如办渔塘、农业作物、林场等技术作物作业区,作为社区地方公共经济体。还有各种卫生设施。

三、精神伦理:伦理道德、精神风貌方面的建设。

到1978年已完成3359个社区的建立。

这种社区制,实是一种全台性的经济、福利、精神三者的综合建设,对提高台湾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有重要作用。也可以叫分区承包制。

同类推荐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
  • 歌德(走近世界文豪)

    歌德(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

    这是一本富于人生启示的杨绛传记,温情追思杨绛百年人生的珍藏读本,向杨绛先生致敬!参透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智慧,做一个明媚从容、淡定优雅的女子。她虽生于乱世,却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之心。外界给了她颇多赞誉——坚韧、从容、睿智、宁静……但这些于她不过浮华如花,开过即谢,她并不曾为此动容,不曾改变过一分一毫。她始终还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 沉醉于书香国度:范用传

    沉醉于书香国度:范用传

    范用是我国名重一时的出版人,他曾策划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傅雷家书》;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杂志人,曾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著有《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本书为其传记,收录了其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玄珠心镜注

    玄珠心镜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

    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

    本书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普通大众的实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松针以及松树提取物的作用和简单的使用方法《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倡导了21世纪抗氧化健康长寿的新理念;其次是实用,书中重点介绍了一种简便、有效、不花钱的自助健康方法:煮松针茶,喝松针茶,只要照着书中的指导去做,许多亚建康病症都可以得到缓解或治愈,省钱、省力、又省心。书中介绍了46种常见病、慢性病的松针疗法,22种松针的使用方法,为心脑血管病患者和其他病症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是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
  • 水胆水晶

    水胆水晶

    盛产水晶的吴顶镇上,水晶能让人一夜暴富,也能让人死得不明不白。王大街因偷富有石英砂厂厂长陈富有送给吴小妹的水胆水晶而被开除,成了街划子。不久刘老板找上他出价五十万收购那水胆水晶,不料在王大街琢磨着如何再次去偷时,吴小妹的丈夫陈文章、陈富有的新欢小任、街西的二驴鳖也盯上了这块水晶。当陈富有死了,二驴鳖死了,水胆水晶不知去向,王大街曾经拿来喝水的水晶茶杯又值了大钱……
  • 等待第十朵花开

    等待第十朵花开

    本书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惊悚恐怖系列之三,囊括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惊悚恐怖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惊悚恐怖类中篇故事资源。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这本《等待第十朵花开》收录的都是惊悚恐怖精品力作!故事情节跌宕,气氛紧张刺激,让热爱惊悚恐怖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深宫娇宠:哑妃不为后

    深宫娇宠:哑妃不为后

    杨曦月觉得人生无法用悲剧形容了。好不容易踩到狗屎运中了一百万,却在领奖途中被活活砸成植物人。阴差阳错赶时髦碰到了一场穿越。却不想嫁给了拥有世纪之恶男的静安王爷。这将来可是要当太监的大人物啊!她哭丧着脸,面对缠着她的男人,“王爷,你喜欢我哪里!我改——我改还不成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做大单Ⅲ: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

    做大单Ⅲ: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

    本书是《做大单》系列第三本,通过对大客户销售案例的分析,构建了一套有效提升专业销售力的流程体系——业务流程管控八步体系,通过项目立项、初步接触、方案设计、业绩展示、方案确认、项目评估、合同谈判、签约成交八步骤有效挖掘、引导大客户需求,从而助您精准锁定大客户,拿下大客户,持续耕耘大客户。八个步骤、八大配套案例,为您提供最为实用的操作蓝本,助您快速实现企业利润几何级增长!
  • 心殇

    心殇

    天还没有亮,而且,离亮还早着呢。程副研究员又醒来了,在那个特定的时刻,仿佛有人在冥冥之中唤他一样准确。醒了,静静地躺着,睁着或闭着眼,然后一直挨到天亮。这两年他一直就这样。为什么呢?不知道。起先,他把这归因于身底下的那张老式席梦思,不不,是归咎于老婆,不不不,是老婆和那张老式席梦思。老婆一过四十就明显地发福了,这两年越发气吹的似的,眼见得凸着肚子走路,夜里一翻身,便波涛汹涌般使他跃上峰巅又跌至波谷。他烦躁极了,埋怨老婆动作太重,那样子下力,是砸夯吗?老婆自知理亏,小心地控制着身体了,却又添了打鼾的毛病。
  • 造化圣途

    造化圣途

    天地有造化,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青年遭遇神秘力量,魂穿异界。他功参造化,手持番天印,脚踏玄龟,剑荡诸天万界。你是天才,你不服?....天才是用来碾压的!你是天帝,你不服?....天帝是用来打脸的!我叫林造化,你还不服?那番天印再给你来两下……
  • 我是农民的儿子

    我是农民的儿子

    我是农民的儿子,而且是世世代代的农民的儿子。按照最近半个世纪流行的说法,很早很早以前,人类被分为两类,一类叫奴隶主,一类叫奴隶。过了一些世代,一类叫地主,一类叫农民。再后来,一类叫资本家,一类叫工人。历史延伸到最近半个世纪,中国人的分类方法有所改变,一类叫作农业人口,一类叫作非农业人口。这两类人的社会地位,他们所拥有的经济资源,他们的劳动方式和分配方式,他们在社会各种阶层和各种行业中流动的权利和机会,样样都判若天壤。在这个历史时期,除了死刑之外,政府对自己认定的坏人最大的惩罚就是让他像农民一样从事农业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