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600000033

第33章 离市民中心二百米(2)

“我们住在城市的大客厅里。”她骄傲地说。

“我们刚喝过鸽子汤,正走在从厨房回卧室的路上。”他庄严地说。

他们穿过广场朝自己的家走去。他们又看见那个保洁工。

那个四肢粗壮,脸上皱褶分明,后脑勺上有秃顶痕迹的中年或老年男人。他弓着身子从细雨似的喷头下跑过,默默抚去脸上的水珠,去彩色铺地砖上拾一只断了线的风筝。黄昏时分,广场上的灯开始亮了,莲花山顶的大多数风筝仍然不肯回家。

她觉得对不起他,那个保洁工。昨晚他们光顾着找城市中心的南北中轴线,把花瓣洒得到处都是。她松开他的胳膊,朝风筝跑去。

“我能帮你吗?”她跑近了,问保洁工。

“那边还有一只风筝。”年轻的博士也过来了,小心翼翼地,不让自己滑倒在镜子似的花岗岩铺地石上,“准确地说,是风筝翅膀。”

但很快的,年轻的博士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边。他看那个大鸟一样的家伙——那个世界上最大的著名屋顶,它近在咫尺,就在他的头顶上。

“它像什么?”他悄悄拉过她问。

“展翅的大鹏呗,一千八百万深圳人都知道。”她从指尖上抹下一块风筝油彩。

“像你。”他冲她痞笑。

她不干了,举起花团锦簇的手追上去打他。他躲闪着。

“本来就是嘛,你夜里睡觉的时候。”他笑着辩解,“你自己不知道,一模一样。”

她站下了,回头看著名的大屋顶。它弧度有力,起伏如波浪,是黄金分割的比例。她够过身子看自己的腰身,脸红了。

保洁工欠起身子迷惑不解地朝这边看。喷头又过来了,勒杜鹃该浇水了。

他早上醒来的时候她不在。皱巴巴的粉红睡裙失落地抛在盥洗室里。坐便器使用过,没有收拾。瓶瓶罐罐整齐划一,没有人动过。

他在厨房里找到早餐。麦片泡溶了,水煎蛋冷出了脂肪色,像过于刻意的塑料品,两只都在,她没动过。

他在广场上找到她的时候,她和保洁工在一起,那个满脸皱褶的老头。看上去,他俩已经很熟悉了。他教她怎么把枯叶和残落的花瓣从花坛中收集起来,放进便携式收集袋里,怎么辨认软枝黄蝉和双荚决明是否该打尖、如何使用花剪。她笑嘻嘻的,干得津津有味,脸蛋红扑扑的,下颌上有一星泥点儿。

“他是达县的。”她告诉博士,“你老乡喂。”

“真的?”博士惊喜,改用家乡话问保洁工,“达县啥子地方的嘛?不是管村的吧?园艺师嗦?”

“不是你们管村的。”她抢着说,“他来深圳七年了。他把阿姨也带出来了。他孙女读护理专科,还有半年毕业,也打算来深圳找工。”

“哦。”他说,不知道是不是该帮着做点儿什么。“太阳还没出来,人力资源你都弄清楚了。”

“也不想想你霸占了谁。”她得意地对他说,学着保洁工的样子,把收集起来的花瓣仔细抖进收集袋里。

“政府就叫市民中心?”博士问保洁工。

“邮件里不是告诉过你吗,前年,你忘了?”她说。

“就是说,市民中心就是政府?”他拿不准。习惯中不这么叫,一律叫政府大院。

“不可以吗?”她反问,好像她是这座城市的市长,事情由她决定。

他点头。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每一次他都点头。

然后他们手牵着手回家。

他们又争吵了。

开始没有争吵。

他们吃着热过的煎鸡蛋,商量参加婚礼的嘉宾名单。她的亲属比他的亲属多,同事也是。这很正常。他只有一个鳏居的爹,其他人不算直系亲属。他不爱热闹,不会请七大姨八大姑。他刚到这座城市创业,没有太多新识旧故,也不打算在合作伙伴中张扬幸福。她不同,亲戚老表一大堆,她都想请,一个也不想漏过。她硕士读完就来到这座城市,京沪广的同学她可以不请,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总要请,这样一算,人数不少。

他不反对她请那么多人。一车红酒,总得人喝。他一点也不在乎落单。他愿意做一个太空人,从地球人手中娶走他们最美丽的新娘。

花销大致也有了预算。近两个月他预算能力进步很大,这归功于公司的筹办。她不想让他一个人承担费用,他出八成,另两成她出。她可以出三成,但他不干,一定要出到八成。

为什么事情争吵,事情过后他们谁也说不清。不是原则问题。有什么原则?她根本就是把自己倒贴给他了,搭上供他五年的求学费用,还搭上一次不慎先孕的流产术。她就是不能容忍他对她的指点。她不是新移民。

“为什么你就不能简约一点?”他问她,“我们就不能简约一点?”

“你干脆说我不够成熟,不够内敛好了。”她冲他大喊。

“还有稳重和温暖。”他气她,“还有通情达理。”

“我们住在城市的中心区,在城市的大客厅,凭什么我不能这样?”她气咻咻说。

“你还不如说中央公园。”他嘲笑她。

她气坏了。他气人的确有一套。他怎么就这么没心,割心刮肺,供出条中山狼?她冲他扑过去。他身手敏捷,跳过床垫。她冲进厨房,再从厨房里冲出来,隔着床垫,准确无误把半盒冰激凌扣在他脸上,然后呜呜地哭了。

九点整他出门去公司,脸上的奶油荡然无存。她打电话请了假,决定一个人清净一天。公司福利不错,她正在收拾新家,部门经理关心地问需不需要多延两天的假,开玩笑说,同事们正商量送他们点什么。

“提个醒,他们会捉弄你。”部门经理在电话那头诡异地说,“我听说有人在打听奶瓶和成人玩具的事。”

她乐了,很快开始犯愣。

她在两间空房子里来回走动,气消下去,镜子里的她看不出哭泣过。她穿上大衣,下楼穿过花坛,去了广场对面的行政服务大厅。

她喜欢宽畅、亮堂、洁净和有条不紊的地方。怎么说呢,孕育她的地方是窄小、阴暗和混乱无章的,学习、成长和工作的地方同样如此。人们总说,一个人最终只需要三尺栖身之地,但那是灵魂出窍之后的事。难道她只能在三寸子宫、五尺教室和七尺工作间里度过她的全部生命?

她应该走进更宽阔的地方,她迷恋成为宽阔之地主人的自由感觉。

行政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一墙之隔的32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办公系统直接接入大厅,由具有现场管理功能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做技术后台支持,通过145个服务窗口受理390多种审批项目,各种政府和个人数据实时交换。

她在整洁的大厅里随意出入,漫不经心地使用电脑引导系统、公用电话、大型等离子彩电和舒适的休息椅。她感觉心情好多了。她想起部门经理的话,也许她不会把同事的捉弄当成玩笑。不是指成人玩具,而是指奶嘴。她已经过了最佳生育期,干吗不及时忏悔呢?她为自己的这个念头偷偷地笑了。

半小时后,她在广场上找到他,那个满脸皱褶的保洁工。她顺路给他带去一瓶120毫升的“冰露”,他谢过她。他带了茶水,每天如此。几个孩子追逐着跑过。更多的老人像萎缩的蘑菇般一动不动在广场上晒太阳。茶水装在一只矿泉水瓶子里,像稀释过的可乐。

“您去过行政服务大厅吗?”她问保洁工。

“没有,没什么事。”保洁工说,“那不是我去的地方。”

“您是公民。”她回头看了一眼那栋漂亮的现代化建筑,“您可以随便去任何地方。”

“你说得对。”保洁工同意说。

她帮保洁工把垃圾车推到路口。保洁工几次要她把车还给他。

“好了,玩一会行了,脏了你的手。”保洁工不好意思。

她没觉得脏。她觉得自己是一道广场风景线,在正午之后呈现得恰到好处。她希望这个时候正好有一位摄影师走过,挎一部单反相机,那样她就能得到一幅与广场和谐相处的照片了。

一枝玫瑰探进门缝,讨好地摇晃着。她乐了,再忍住乐,板着脸拉开门,夺下躲在门后的糖炒栗子,顺带那枝玫瑰,反手把门关上。

他用钥匙开了门,放下鼓鼓囊囊的公文包,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在屋里走来走去,腆着脸嚷嚷着要喝水。很快他俩就蜷到床垫上,她吃栗子,玫瑰支在下巴上,他给她讲研发部门今天取得的新成果。

“怎么抽上烟了?”她瞥他一眼,夺下他手中的香烟盒,起身去厨房,从抽屉里找出一把修理剪,拎着字纸篓回到卧室。

“朱建设。”她板着面孔叫他的名字。

“是我。”他说。

“护照号AC0356?”她说。

“是的。”他说。

“这包‘好日子’是您的吗?”她问他。

“没错,是我的,20块钱买的。”他说。

“19支,看看数量对吗?”她问。

“和同事聊天的时候抽了一支。”他老实坦白。

“没问你和谁一起抽的。各家有各家的海关法。”她从烟盒里取出香烟,分两次举到他眼前,用修理剪拦腰截断,残烟落入字纸篓里。

他啧啧着嘴,说可惜。她处理完案子,去盥洗室洗过手,跳上床垫,重新窝回他怀里,玫瑰支回下巴上,搂回食品袋,剥一粒栗子塞进他嘴里,接下的归她。

“继续说。”她命令。

“说什么,都审过了,没情绪。”他抱怨。

“你自己不说的啊,别怪我。不说我说。”她说。

她就说了下午她和保洁工的事。她帮保洁工推垃圾车,从一个又一个像秋后蘑菇似晒太阳的老人身边走过。那个保洁工从没去过行政服务大厅。迈腿就到,他从没去过。

“怎么可能,不会一次也没去过吧?”他不相信。

“一次也没有。三年零七个月,一次也没有。”她肯定。

“43个月,1300天,他扫走的垃圾能再筑出个大屋顶了吧?”他取笑道,“倒是够绝的。”

“你说,他是为什么?”她有些困惑,“我不相信没时间,肯定也不是没兴趣。没有人会害怕走进一座宽阔明亮的建筑,有这样的人?”她发现他有些注意力转移,拿话把他往回勾引,“你没看见大厅的稳重和内敛,你能想到的现代性那里面都有。”

“简约和温暖呢?”他呵呵笑,“还有通情达理。”

她狠狠在他的大腿上拧了一把。两个人滚到墙脚里。他脑袋被墙撞了一下,哎呀一声。她胡乱抚了两把乱发,跪在床垫上一粒粒拾栗子。

“人家把你当成玩。义工不是义工,哪有穿着高跟鞋推垃圾车的。”他抢白她,“再说,要让他的上司看见就麻烦了。我的员工让别人帮着做事,我就炒他。你给人家惹事。”

“以为我连这个都不懂?”她说,“我就是不明白,他为什么没进过大厅?”

“这件事情重要吗?”他说。

“嗯。”她认真地点头,“我想邀请他参加我们的婚礼。”

他吓了一跳,很快明白过来,伸手把玫瑰从她下颏上拿开,严肃地看了她一会儿,再把玫瑰放回去,用力嗅了嗅手。

“怎么了嘛。”她说,“可不可以,你表态。”

“我肚子饿了,今晚吃什么?”他作势离开床垫。

她把他拉回床垫上,骑到他身上,恨恨地盯着他,往嘴里塞了一粒栗子,是粒有虫的,吐出来,再换一粒。

“我知道,你不会在马可?波罗好日子多预订一间房。酒席倒没什么。”他说,“当然可以。”

“就是说,我也可以生孩子,对不对?”她追问道。

“你说什么?”他又紧张了。

“别胡乱想,和广场没关系。我自己有爹,没打算让谁把我送到你手上。”她嘻嘻笑,“我下午做了一个悲壮的决定。”

“不是撤销婚礼吧?”他期待是,反正他们已经结了。

“美得你。我已经交了订金,你就是想撤也撤不回来了。”她扬扬得意。

“那还有什么能让我惊心动魄的?”他说。

“放弃。”她宣布,“我决定放弃。我是说,回家,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全职太太。”她收起栗子袋,从他身上起来,下了床垫。

“说吧,老爷,想吃什么,小女子这就去给您做。”她扭着屁股向厨房走去,骄傲地说。

厨房里传出乒乒乓乓的声音,夸张得要命。他歪在床垫上,玫瑰支在下巴上,想一会儿,探身朝字纸篓里看了一眼。他不明白,零食在客厅里,冰箱里只有半打有机蛋,连调味组合都还没来得及添置,她能为他变出什么美味来?

他没忍住,朝栗子袋看去。

子夜过后,他们同时从床垫上翻身起来,去穿衣服。他有条不紊,她动静很大,那种消防队员做表演时的架势,带着声响。孤独的玫瑰躺在床垫和墙脚的夹缝中,已经枯萎了。

本来在被窝里搂着。她喜欢他从后面搂住她,这样有安全感。已经快睡着了,她眼睛都睁不开,忘了争吵之前他们说了什么。不是一件重要的事,他们几乎已经没有了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在两个人钻进同一床被窝里时就无影无踪了。

怎么会吵到睡意全无?她不明白,他也糊涂。

各自在盥洗室里待了一段时间,又分别在卧室和客厅里缄默了一会儿,她先穿上大衣,出了门。

他坐了一会儿。窗外的广场上传来吉他声,有一阵没一阵。他穿上风衣,一粒粒扣上扣子,开门走了出去。

他在广场上找到她。

夜深人静,广场收去奇幻的光效,只留下基础光源,黯然失色。一位流浪歌手目光炯炯,歪支着斑驳的麦克风,对着空旷的广场深情地轻唱。一只公猫蜷缩在音箱的后面,毛皮黝黑,像城市的幽灵。

她站在流浪歌手面前,看着歌手,眼里噙着泪水。

“一座城市的中心广场,能容纳多少流浪者?”她没有回头看走近的他,梦呓般地问。不是问他,是问她自己。

他没有接她的话,恍惚回忆,这种经历是他熟悉的。他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在时代广场,在麦克逊广场,在芝加哥城市广场,都与流浪的野猫共同度过难熬的长夜。他知道人们的日常经历不同,心灵路程却非常容易找到孪生的兄弟姐妹,不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它们就宕然相遇。

他们在歌手的浅吟轻唱中站了一会儿。她先伸出手,在黑暗中寻找他的手。她的手很凉,他想把它揣进自己怀里,但没有。用力握了一会儿,他牵着她往回走。

她再度甩开他的手,向一块彩色的花岗铺地石跑去。那是城市中心的南北中轴线,她的中心,她的中轴线。

保洁工用清水冲刷着石面,水花溅起,四周花坛里葳蕤的勒杜鹃如火怒放。看见她和他过来,保洁工关上皮管,看他俩。

“您真没去过,从来没有去过?”她不甘地问保洁工。

“安洁。”博士阻止她。

“什么?”保洁工困惑地看着她。

“市民大厅。”她无法让自己停下来。她做不到。

“亲爱的,我们回去,回家去。”博士拉住她。她甩开他的手。

“我去那里干什么?”保洁工一脸茫然地看她,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您就没有什么事,没有任何事可办吗?”她固执地问。

“安洁你听我说,我们离开这里。”博士感到他的妻子在崩溃。他开始担心。

“什么?”保洁工问。

“难道什么事也没有吗?哪怕是,一点点?您总得走进市民大厅吧,哪怕是一次!”她觉得自己在害怕,她内心有什么东西在坍塌。她期待这个时候广场突然亮光一片,不远处的大厅人头攒动,一大群鸽子呼啦啦飞起来,从世界上最大的屋顶上空一掠而过。

“没有。”保洁工呆呆地看着她说,“我不知道我有什么事。” 他说,“没有人告诉过我。”他说,“我只知道,我不是深圳人,从来不是,一直不是。”

同类推荐
  • 动物农场(奥威尔作品全集)

    动物农场(奥威尔作品全集)

    乔治·奥威尔(1903—1950)是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动物农场》是奥威尔优秀的作品之一,是一则入骨三分的反乌托邦的政治讽喻寓言。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有论家如是说。
  • 玛格丽特的秘密

    玛格丽特的秘密

    “这是一个奇异的故事。上海美术馆里展出一幅16世纪的法国油画,画里就是著名的玛格丽特王后。林海是学法语的大学生,当他看见这幅油画时,竟突然昏迷。更离奇的是,当晚他去图书馆查找玛格丽特的史料,遭遇一名神秘男子在他手心写下一行法文,意为“救救我”!林海心存恐惧,在老屋阁楼夹层里发现一卷手绘羊皮书,上面写满了晦涩难懂的中世纪法文。林海找到了悬疑作家“我”。法国伏尔泰大学的奥尔良教授也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力邀“我”带着羊皮书赴巴黎鉴定。然而,浪漫之都等待着“我”的却是惊心动魄的昼夜。”
  • 番茄酱之云

    番茄酱之云

    当我们不知如何面对,请给我一点勇气。“亲爱的哈里斯先生,请您别在意左上角的那个红点儿。那可是果酱而不是血哦……”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因为一次意外,导致一个男孩失去了生命,她无法向身边的任何人倾诉此事,因此内心一直饱受折磨。在听了一个修女关于死刑的讲座后,她决定给美国的一个死刑犯写信。女孩以假身份——佐伊向死刑犯斯图尔特·哈里斯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以及自己的心理变化历程。故事悬念不断却又格外风趣可爱。致所有孤独、迷茫的女孩,关于爱与伤害,和那些未曾说出口的秘密。
  • 戴大帽子的女郎

    戴大帽子的女郎

    摩莱夫人总在想那天下午命运女神之手若给我们指出摄政街玛蒂咖啡馆而不是里昂咖啡馆是去饮下午茶的最可取的地方,那么库勒东先生眼下恐怕还会活着呐。我在伦敦警察厅最敬爱的警探就是摩莱夫人。她确信——不用说,我也相信她这种自信——自己想必会先发制人,防止那个谋杀犯达到目的,从而避免伦敦市中心发生那起迄今最为残酷无情的谋杀案。
  • 变影

    变影

    在这个小区内住了快一年了,邻居却还是不认识几个。除了那几个当初买楼的时候一起找过开发商麻烦的“难友”,唯一认识的,就是在我之前就已经买下这里房子的同事赵宁,以及楼下那一群经常聚集在一起打麻将的老头老太太——也只是认得脸,却多半不知道姓什么。我所住的这个单元里,经常会出现一两张陌生的面孔。据物业的人说,是顶楼有一户人家的房屋用来出租,因为房东为人苛刻,租户换了好几个。顶楼的上一个租客是两个刚毕业的小伙子,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凌晨才回家,据说是做IT的。
热门推荐
  • 众神之手

    众神之手

    白色的雾在深渊中流动,灰色的峭壁无限地延伸,构成它的是无法计量的纳米材料,但它的存在却能追溯到十万年之前的遥远过去。峭壁之间偶尔出现的石桥和平台构成了这个垂直交通系统的全部,不过,这些已经风化的遗迹很久都没人使用了。一位孤独的旅行者走在峭壁之间的石桥上。她的名字叫镜,看其外貌,大概十五岁左右的样子。她穿着灰色斗篷,手握一根金属杖,在杖的顶端,两条白色的布带随风飘舞。
  • 领导力18项修炼

    领导力18项修炼

    组织能力是指领导者正确运用手中权力,按照一定的计划和目的,把分散于不同时空序列中的人、财、物等各种社会资源有机组织到一起、并实现协调运作的能力。组织能力是领导者不可缺少的重要领导能力之一。
  • 一天

    一天

    杀了人,他们都进了自己不愿进的地方。逛街金中正准备好上街,妻子回来了。你要上街?妻子问我要上街。金中说。正好我要买些东西,我和你一块去吧。妻子说。金中思忖了一会儿,说,不过我只能把你送到拉德大厦下。妻子也思忖了一下,说好吧,你做你的,反正我是逛逛,有个走全有了。发动了摩托,妻子抬腿跨了上去。金中说,你轻点,车都歪了。妻子说,我这不轻吗?等了三分钟,摩托热了,金中一拧油门,车走开了。
  • 冲破虚幻

    冲破虚幻

    封河,现代天下第一人,凌云众生之上————带着一本金钟罩转生龙珠世界。这是一个变异玄幻版的世界。神功,魔功,争锋天下。(欢迎加入封河之宗,群聊号码:612929090)
  • 明日之后之黑暗曙光

    明日之后之黑暗曙光

    末日之下,丧尸危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营地之争,强者为王······乱世之中,一见倾心,携手患难,不离不弃。不论前方黎明黑暗,放心,有我在你身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文娱之放飞自我

    文娱之放飞自我

    重生之后的张玄,决意要有一个快乐的人生。………………被人千般指责万般骂,只问一句话——你快乐吗?张玄:我很快乐!……………………新书《锦绣龙夏》,请大家支持。
  • Vernon God Little

    Vernon God Little

    Hailed by the critics and lauded by readers for its riotously funny and scathing portrayal of America in an age of trial by media, materialism, and violence, Vernon God Little was an international sensation when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2003 and awarded the prestigious Man Booker pgsk.com memorable portrait of America is seen through the eyes of a wry, young, protagonist. Fifteen-year-old Vernon narrates the story with a cynical twang and a four-letter barb for each of his townsfolk, a medley of characters. With a plot involving a school shooting and death-row reality TV shows, Pierre's effortless prose and dialogue combine to form a novel of postmodern gamesmanship.
  • 银河帝国13:繁星若尘

    银河帝国13:繁星若尘

    人类历史上超好看的系列小说——《银河帝国》系列完美收官!三个时代,三个故事,浓缩银河帝国一万两千年波澜壮阔的变迁与兴衰!《银河帝国》系列小说,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人类历史上极其有趣迷人的故事,讲述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经典电影《星球大战》《阿凡达》,都借鉴了《银河帝国》的构思。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亲口承认,他的经济学理论来自《银河帝国》的启示。出版60年来,本书对人类的太空探索、世界局势、前沿经济学理论、好莱坞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随着它的读者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袖,而将这种影响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 莲心连心

    莲心连心

    他是梁国前君,她是陈国公主,阴谋与爱情交织,仇恨和怜悯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