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600000009

第9章 二人月(1)

风景区刚刚开发,曲曲折折上山的石径已经铺好了,石径上夹杂着闪烁石英颗粒的石粉还没有被山雨洗尽,新得像恺撒王等待启用的圣者大殿,要脱了鞋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走才好。植被不是新种上的,茂盛地生长在那儿,陆陆续续少说几十万年了,远处的看不见,近处的主要是红豆杉、鹅掌楸、松柏和银杏,夹杂着袅娜的薄皮山核桃、华丽的大叶厚朴和挂满深蓝色浆果的流苏。树很安静,要有耐心才能看出是在生长着,不但茂盛,而且结实可靠。

因为土壤湿润,山上的树木密不透风,人很难钻进去。听守林人说,前些时候省城来了两位专家,专家非要钻进林子里去看看,让人用刀砍出一条逼仄的路,人进去了,三四个小时没出来,再出来,一脸熟透了的猕猴桃汁,神色也不对了。其中一个傻了,怀里抱孩子似的抱了一大堆天麻、桔梗、冬青、山楂,站在那里眼神呆滞。另一个成了口吃,结结巴巴,说林子里遍布宝藏,比如能改善心脏瓣膜损伤的单子山楂、治疗湿疹的金盏花、促进生育的虎斑花和用做驱虫的神香草。守林人好笑,丢了一枚浆果在嘴里,告诉专家,那些东西的确不少,还有更新奇的——也许在同一块岩石后面,并肩生长着让人镇定的野西番莲和让人兴奋的月桂仙人掌,那也不至于让人发傻和结巴吧。

鸟儿随处可以见到。实在没有想到能在一处地方见到那么多鸟儿。厚嘴巴的红腹穴鸟、亮眼睛的野鸽子、油腔滑调的绿脸杜鹃、勾了脸谱的黄眉林莺、笨拙得可爱的啄木鸟、喜欢在空中飞歌的百灵,更多的是成群结伙的家麻雀。它们完全是山里真正的主人,或者把山当成开除了老师的幼稚园,一群一群,在树林里唧唧喳喳地吵架、追逐、示爱,斜着翅膀在枝间绕了圈子飞,或者笔直地插入云霄。

蝴蝶也多。白边点弄蝶、虎斑玳瑁凤蝶、柑橘凤蝶、黑脉粉蝶、云上端红蝶、背红小灰蝶、黄星绿小灰蝶、锯缘蛱蝶、小紫侠蝶、银纹豹斑蝶、孔雀蛱蝶,令人眼花缭乱。蝴蝶们不会叫,但不像鸟儿那样急躁得迷眼。

蝴蝶从容得很,是一大群舞蹈家,和枯叶为伴,四处飞舞,没风的时候像梦里的画面,有风就乱了,横来竖往,不像画,像扰乱了五线谱的音符。

山叫天台山,鄂东名山,在红安县境内。早在1400年前的隋唐时代,山上就有佛教徒的踪迹。名声显赫的智颐大师曾在山中的净居寺里潜习心观,创建了天台宗派。《道藏》里记载,道教的红滕老祖也是在这座山上修炼成道的。山上古迹不少,有唐朝内乱时薛刚反朝的兵部遗址、韦氏之乱时李旦偕爱妃胡凤姣躲避追兵的藏身石屋、史学家司马光随父亲司马池多次游吟的古柏林、理学家程颐和程颢兄弟俩儿时练飞石的试心台、苏东坡巡游时留下的墨迹。

我去山上看过。苏东坡的墨迹没见到,见到了明朝兵部尚书侍郎耿定力的《游天台怀感》和明代大思想家李贽的《天台山感怀》。两首诗被后人凿刻在山崖的石壁上,风腐霜蚀,很难分辨了。耿定力在《游天台怀感》中说:“谁壁层台着此岑,洪蒙天造到如今;盘悬仙掌朝承露,家注瑶池旱作霖。雪立中天成玉柱,凤回石籁振金铃;来到绝顶援琴鼓,万壑千崖得我心。”李贽在《天台山感怀》中说:“缥缈高台起暮秋,半心无奈忽同游。水从霄汉分荆楚,山尽中原见豫州。”

两位古人,都对斯山高处仰止。

因为有了终日的静谧、茂盛的植被和自由自在的飞禽走兽,怎么都无法想象,这里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的古战场。

从相继出土的文物中考证,早在公元前648年,天台山一带就有了青剑黑戈的纷争战事。楚灭诸国,这里是战争的中心战场。公元502年,萧衍称帝,齐明帝率部将元英与梁军进行最后一战,在此地击败梁军,梁国灭亡。1238年,南宋大将孟珙攻取信阳襄阳等地,天台山是孟珙统率大军出入作战的主要驻地。1259年,忽必烈南征,自此山南越,连克阳逻和鄂州,直取襄阳。到了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徐寿辉、邹普胜所率的红巾军长驻山下七里坪,与元军对峙,朱元璋和陈友谅也在此地驻军作战过。明崇祯七年,高迎祥和张献忠先后攻入黄安,多次与明军激战天台山。明末,兵部尚书张缙率军以天台山为最后防线,抗击清军南下,以图恢复大明江山,最终壮志未酬,兵败天台。清咸丰年间至同治元年,太平天国和捻军在天台山上与清军和地方团练持久交锋,长达14年不间断,直至义军沦落销匿。

20世纪20年代,天台山地区成为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和鄂豫皖苏维埃中心。那场令人匪夷所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旷无人烟的雪山草地中绝望行走的红军四大主力中,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两支主力红军就是从这里起程的。共和国两任红安籍国家主席、两百多名红安籍元勋,全在这里有过仗剑啸天的经历。

那场土地革命战争持续了二十多年,一直到20纪40年代末,没有一天停止过。按照山下纪念馆解说员小姐的说法,战争场面蔚为大观,几十万人的天台山地区,战死和被杀戮死亡的竟然达到十几万人。

我住在山上的招待所里,已经住了十来天了。我每天早睡早起,起来后就往山上爬,随身带了干粮和水,在山上什么地方静静躺着,天荒地老地待上一天,到黄昏日落时分再回到招待所。厨房里有剩饭,选焦黄的锅巴煮一大碗锅巴粥,下饭的是珍珠干菜和香椿炒鸡蛋。珍珠菜旧时是贡菜,香椿在这里叫做“春天”,仅此两样,宫廷和山野之风占全了,这样的饭菜城市里没有,能一连吃三大碗,吃饱了,回房间睡觉。

我房间的窗户对着天台山的主峰。有雾的时候,看不见山巅,但林间的牛哞声清晰可辨。

说到牛,就得说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上山的时候,车走走停停,几十里山路走了好几个小时。不是山路曲折,是曲折的山路上常有牛群悠闲地散着步。散步的牛群一副主人的样子,看也不看车子,若不是要拐下路边的山涧去喝水,是不会让开山道的。

后来听老乡说,山里人家以养牛和采中草药为生,牛不是圈养的,敞养在山上,牛的主人不必管,只是到了冬天,山上下雪了,牛们才回家来避雪。因为上山的人少,上山的那条山道,反而牛走得多,成了牛最好的散步去处。

有时也会闹出一些麻烦来。麻烦主要是新添的小牛犊们惹出来的。开春的时候,牛们上了山,山上的生活自由自在,少不了会有儿女情长的事情发生,到冬天牛儿回家,牛群后面就会跟上几头撒着欢儿的小牛犊。谁也不知道那些小牛犊是哪头年轻的母牛生下来的。小牛犊饿了就满世界叼奶头,叼到谁就是谁,母牛们安详得很,到哪里去分辨妈妈?

分配小牛犊的仪式很有意思:先把所有的母牛牵开,藏起来,再让陌生的小牛犊自己走。小牛犊走到哪家,哪家就是小牛犊的家。

我在山上住了十二天,准备离开,下山回武汉。临下山的头一天夜里,我破例没有早睡,学那些牛的样子,去艾河边散步。

艾河从天台山上蜿蜒而来,叫河,其实是典型的山间溪流。溪流缠缠绕绕,峰回壑转,穿过峭石壁立的山谷,硬是从原始丛林中流淌出来。那样的溪流,急湍处常跃起肥腴的黑皮鱼儿,到了水流缓和的地方,就有一群群红绿羽毛的鸳鸯在那里游泳嬉水。

虽说在此之前我每天都往山上去,并没有去过艾河边,但决定离开天台山回武汉后,便想着一探究竟。我在白天已经探过路了,知道河边的灌木丛生长得很好,而且知道怎么走才能穿过灌木丛。灌木是夏枯草、南姜和药用大黄,叶片儿硕大,花瓣儿葳蕤,是泼墨上去的样子。人从墨里通过,到河边去,染成什么样,也不缺水来洗。

那天夜里云很厚,月亮大约没有心思,所以不太活泼,躲在云层后面。没有了月亮率先垂范,星星乐得全没了影儿。天黑得很,要一脚一脚小心探路,才能顺着河畔灌木丛中的草路走到河边。

河边有许多大石头,石头还保留着白天阳光留下的温暖。我摸到河边,找到一块平整的石头,在石头上躺了下来,头枕着手,看黑漆漆的天空。

夜晚的空气凉爽得很,比白天更加新鲜,差不多就是直接洗肺了。灌木丛气息在夜里十分浓烈,如同雾霭,一股股地弥漫开来。只是天很黑,我不太习惯失去了月光的黑夜,什么也看不见,让人有一种失去了与身外世界联系的茫然。渐渐的,我有了一丝睡意。不过,怎么说我是要离开天台山的人了,一个人在河边的石头上睡觉,就算不担心有玩心大的熊呀什么的来同石共眠,到底也有点儿傻吧。那么一想,就打算找点儿事情来做。

我望着天空中本该出现月亮的地方。我想,也许该和那个本该出现却没有出现的家伙打个招呼才对。

“喂,月亮。”我招呼厚厚云层中的它。

云层动也不动,依然那么厚,月亮它没有出现。

“嗨,月亮。”我提高了声音。

我的声音顺着艾河狭窄的河道迅速向上游河谷里传去。但这一点用处也没有,月亮它还是没有出现。

“月——亮!”我生气了,扯着喉咙对漆黑的天空高声吼叫,像一头渴望交配却找不到对象的狼。

“它听不见你的声音。”黑暗中,身边不远处传来冷静的声音。

“月亮离地球384400公里,人的发声频率,最高1100赫兹,狗是50000赫兹,蝙蝠是120000赫兹,海豚是150000赫兹,怎么也到不了那么远。”是个女人。

我没有准备,以为自己一个人在河边,哪里知道不是这样,所以有些意外。欠起身子朝声音的方向看去,离我五六尺远的地方,有一个黑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不清,但夜色还不至于黑到伸手不见五指,再说河水有微弱的反光映照,能分辨出,那是一个人。声音事先传达过了,是个女人无疑,只不过看不清真实面目,所以不能判断女人是否年轻,漂亮还是庸常。

我有些尴尬。好像被人听了私房话。怎么说,我是一个男人,对月亮连吼带叫,有失体统。赫兹的事情我不太清楚,让人抢白成狗和蝙蝠,说了那么一大通,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可问题是,对方明显比我先来,要说骚扰,月亮的事情不算,是我骚扰了她才对,受一顿教训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怕凉么?这么躺在石头上。”她又开口了,这回声音更清晰,是明确冲着我说的。

“这个,已经入夏了。再说,太阳晒了一天,不至于凉到哪里吧。”我支支吾吾地说,重新躺回石头上去。

“上山来疗养?”她问,也没有改变坐在那里的姿势。

看似她主动和我说话,热情中却分明有一点儿冷漠。好像她明白了我的想法——她先在那里了,我后来,侵入了她的领地,而且一点儿也不懂赫兹一类科学常识,她要居高临下,给我一个释然的借口。

“算是吧,反正无所谓。”我这样说,口气中有些抵触。

我在心里想,她是谁呢?按照标准的普通话来分析,肯定不是当地的原住民。这里离七里坪镇倒是不太远,几十公里,但时间已经很晚了,又是山路,要说是七里坪的居民,也不大像。或者是外出读书的学生,学理工科的?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可也应该夹带着口音吧?那么,就是住在招待所里的客人了。

五一黄金旅游周刚刚过去,天台山又是没开放的风景区,上山的客人不多。我住的招待所是山上唯一的宿客之地,三层楼,设施简易,很干净,被单是用皂角水洗的,透着淡淡的青草和阳光的味道,若是窗户打开,常有山风将新鲜荆棘苦涩的芳菲带进房间里来。不过,客人都是单住的,二十来个套间,空着一大半,平时关不关窗户,有没有山风,都不会有陌生人进房间。

从吃饭时见到的人来算,招待所里大约住着七八位客人。两位老年人,像是领取养老金的夫妇,在职时担任过某个政府部门的负责官员,被有关方面安排到山上来度假。三位年轻人,两男一女,大概是采风的作家或记者之类,每天早出晚归,回来就唧唧喳喳,兴奋地说些山里的见闻。一个愁眉不展的中年男人,看样子有债务在山下的七里坪,要拿了钱回去向老板交差,钱没到手,在山上等着债主结账,或者暂时住在山上想办法什么的。

总之,没有见到单身女人这样的客人。

“离初一还有几天呢。就算50万年前就停止了地质活动,也不至于这么懒惰吧。”女人又说话了。这回说的不是我,是月亮。

“说的倒是。”我答道,“习惯了城里的灯火,眼睛不适应也是有的吧。”

“口音不是这里的人,怎么没见过你?”她问。

看来,她也和我一样在琢磨和判断黑暗中的对方。这倒没什么,关键是她的声音很好听,有一种蝶扰风铃的穿透力,话音儿收住了,去远了,隐隐能嗅到风过兰圃的淡淡芳香,让人很想看清说话的人是什么模样。只可惜天是太黑了,就算离着只有几尺远,也是藏在黑夜的后面,可触而不可识。

“我住武汉,第一次来这里。”我这么说,并且在心里默默地想象,她是冰清玉洁的一种,天生丽质的一种,仪态万方的一种,或者竟是让人一见心里发寒的一种?“我也没见过你吧?”我说。

“没有。”她很肯定,以后就打住,没有下面的话。

在发生过无数场战争的大山里,又是狭路相逢的暗夜,敢于这么肯定,想必她是一个自信的人。但话似乎又太短了,戛然而止,完全是狙击手点射的干脆风格,不知是习惯,还是根本就没有把我当成一个谈话的对手。

本来以为可以独自待在流水淙淙的河边,想想心思,或者咀嚼一番城市里不可能的孤独,有没有月亮倒在其次,现在泡了汤,不管对方是哪一种,心里不怎么舒服,想借着什么把对方打发走,是肯定的。

“听说山里有野猪,还有花面豹。上个月一头小牛犊让豹子给叼走了,后来找回一颗光光的头颅,连眼珠子和脑花都没剩下。”我撑起身子来,看着黑暗中的她。先前让对方瞧不起,伤了男人的自尊心,也是一个潜在的原因,所以发着狠。“好像时候不早了。”

“不是不早,是很晚了。快十点了。”她低头看了看什么。也许是手表、表式首饰、移动电话或别的什么。口气还是那么肯定,一点儿停顿都没有,没有听出丝毫的窘迫,也没有要起身离开的样子。

或者她学过空手道,武术高段位也不一定,野猪豹子什么的来了,要叼,是她来叼。这么一想,我更失落,侧过身子躺回石头上,脑袋枕回手臂里,看着暗暗的天空,闷闷的,不再接她的话。

“武汉那种地方,杂而无当,说是一座大城市,不过是一个巨大的乡镇罢了。”她并不知道我心里怎么想,过了一会儿说。想必她的心思,还在我说我住武汉那句话上。

“这种话,也有人说过了。”我冷冷地说。

“是吗?不过,有两条江,上百座湖,空气潮湿得很。这个,别的城市没有呢。”她一点儿也不受打击,说过这样的话,好像还朝面前的艾河投去一瞥。虽说看不清,我还是感觉她在黑夜里嫣然地笑了,甚至略略地歪了歪脑袋。只是不知道笑的是潮湿的空气,还是别的城市。

“这么说,你不是武汉人?”我问。

“不是。”两个字后面没有下文,肯定地画上了句号,让人不好追问下去。

“一个人在山上?”我又问。

“你不也是吗。”她反问道。

“怎么可以肯定?”我偏不回答她的问题,一定要把她问倒。

“夜里一个人出来散步,要不是和同伴吵了嘴,只能是一个人。”她轻松地说。

同类推荐
  • 山花勿烂漫

    山花勿烂漫

    我工作了几十年一直跟女人打交道。中国的人多,女人也多,女人的故事更多。我工作的年代里,关于女人的故事可多得数不胜数。许多幽默的朋友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专搞妇女的人”。其实并非我臭名远扬,是他们故意忽略“工作”二字,才使我有了近乎流氓的称谓。我非但不计较他们,相反还感到高兴,因为这个外号为我的工作产生了广告效应。
  • 石板塘(下卷)

    石板塘(下卷)

    这是一部主旋律作品。小说以史诗般的画卷展现了主人公李英道从普通农妇逐步成长为革命者的经历,歌颂了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在艰苦卓绝形势下开展的抗日武装革命,勾画出中国人民不甘外侮,同仇敌忾的精神品质,充满着回肠荡气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不失为一部爱国主义的优秀佳作。
  • 苍天有泪之无语问苍天

    苍天有泪之无语问苍天

    在一夕之间,雨凤和雨鹃这对绝色的姐妹,竟尝尽人间最大的悲剧!展家二少爷的一把火,烧毁了寄傲山庄、烧死了父亲、更烧掉全部的希望。带着三个年幼的弟妹,纤弱的雨凤和倔强的雨鹃怎么挑得起这样沉重的担子?接着,又会有什么不同的命运降临在她们身上?问苍天,天无语......
  • 好兵帅克

    好兵帅克

    作者通过主人公帅克这个普通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的经历,深刻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恶专横及其军队的腐败堕落。对于帝国主义军队对人民的奸淫抢劫,官兵之间欺上压下的荒唐关系,他们对俘虏的禽兽般的凶残,以及各级军官的愚蠢、贪婪,小说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 旺季

    旺季

    96年夏,A省塑料行业普遍不景气。S市塑料厂亦是如此。究其原因,是内忧外患加上天灾。国有企业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产权制度改革说说容易做到难,上面大张旗鼓地吆喝了两年,新闻媒介炒得沸沸扬扬,也搞了好些试点,却收效甚微,底下始终是波澜不惊反应平平,故新的企业机制迟迟建立不起来。这是其一。这二,北边的D省人真是神通广大,倚仗着自身与韩国隔海相望的地理优势,不知怎么捣鼓的,春节前后从海上走私进了好几万吨塑料原料,于是廉价的塑料制品四下里倾销是D省的近邻,又是农业大省,自然首当其冲。
热门推荐
  • 尼采的人生哲学

    尼采的人生哲学

    本书囊括了尼采思想的精髓,每篇文章都是从我们周围世界的真实事件出发,从而得出哲学观点如何关照现实世界的精妙体现。阅读本书将会彻底颠覆你对哲学的偏见。字里行间,你会感到泉水跃动成洪流奔驰着,时而热情跳跃,时而变幻无穷,既不会感觉到哲学的沉闷无聊,还会发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俯拾皆是可供玩味的哲理。
  • 铁血宰相俾斯麦(上)

    铁血宰相俾斯麦(上)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19世纪欧洲政坛的传奇人物。他不但统一了德意志,更创造了日耳曼民族的特殊性格。他的铁血政策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德国的政治走向,甚至可以说是他改写了欧洲的历史。当时对于俾斯麦的功过得失,人们褒贬不一,因而作者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他很有必要对他的精神历史作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本书里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彩的心理分析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书里作者不仅仅描绘了一个因得胜而神采奕奕的将军形象,而且通过分析俾斯麦身上所特有的三种性格元素——骄傲、勇敢和怨恨——揭示了支配他一生如猛狮般能量不竭的缘由。
  • 原罪之源

    原罪之源

    一位在城市当保姆的妇人,因不满一辈子做乡下人,把自己的亲孙子偷换了她主家的小孩,从而引发了二个孩子不同的命运,并且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 第一桶金的故事

    第一桶金的故事

    本书内容包括:可口可乐——彭伯顿后院的佳酿、邓洛普充气轮胎——幸运的车轮、通用汽车公司——忘掉了自己的主任、潮人被抛弃的双亲——贫困的成功者等。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让谈判变得可以预测

    让谈判变得可以预测

    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参与谈判。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谈判都会对收入和利润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它还是决定任何一种关系的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学会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谈判者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知道,人人都可以成为谈判专家。
  • 埃里汪奇游记

    埃里汪奇游记

    这故事描述一个英格兰人的一次奇妙经历。为了发财而远寻一片合适蓄牧的荒地,历尽艰辛,主人翁最终到达一个名为埃里汪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法规和习俗与其他国家有许多分别,主人翁记下了埃里汪的风土人情和一些主要的观点,如对机器、未生人和死亡的看法。主人翁的遭遇使读者进入奇异的国度,惊讶万分。其实,作者在书中多用讽刺和颠倒逻辑的手法来反映维多利亚时代的现象。这趟旅程蕴含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和感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这也是最早提出机器作为一种生物会进化出自我意识的作品。
  • 军旅楷模

    军旅楷模

    丛书着眼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采取青年士兵喜闻乐见的形式,集萃了反映我军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生动故事、英雄楷模和诗词歌曲等,是广大青年士兵学习革命理论、接受先进文化熏陶的重要读物。各单位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士兵认真阅读学习,把这套丛书使用好。
  • 锦绣农女:种田小娇妻

    锦绣农女:种田小娇妻

    重生成农家丫头,让姑母逼着嫁给满脸麻子的小地主,那厮竟然还是个瘸子!爬悬崖采药努力赚钱还债,还差点摔死。有比她还凄惨的人吗?想她一个普通二十一世纪大学生,怎么能忘记发家致富的先进知识?幸好发现玉佩中竟然有一个随身空间!采药?不好意思,我有一个大药田;骑马坐轿子算有钱?我能骑车这是不是更厉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真不想当神帝

    我真不想当神帝

    神话复苏的时代,诸神乱斗。陈生不幸卷入这场风暴的中心。在要么被杀、要么反杀的究极游戏中,他一不小心成为了这个世界的最强者。“都说了让你们别送,你们偏不听。”“真以为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濒死”的陈生重新读档,一招“反物质六脉神剑”将一名古神化为灰烬,拾取了祂的“不灭之躯”,轻笑道:“时代,已经变了。”哦,对了,这个读档能力也是别人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