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52100000004

第4章 我姥姥这一生的爱与苍茫

接到姥爷去世的消息,我立即驱车回到老家。

灵堂设在最小的舅舅家,我到时天已经黑了,跟院子里坐着的亲戚寒暄过,走进客厅,看见我妈。她悄声对我说:“你看你姥可多事?她也要来。”我讶然,说:“她来干吗?几个舅舅不会同意吧?”我妈迟疑着说:“那倒不会……”

我看出来,对我姥姥要来这件事,我妈虽然不赞成,但也不很反对,似乎还隐隐有些同情。我转念一想,也是,我姥姥跟我姥爷,毕竟恩怨了一辈子,这,也算一种难得的缘分吧,起码对于我姥姥来说,我姥爷是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之一。

于是,我说:“那我明早上去接她?”我妈说:“你三舅说他去接。”我便明白我妈已经安排好,她所以跟我有这句抱怨,不过是过不了她心里那一关,她担心别人看着不像。

当晚我去小姨家住,第二天一进门就看见我姥姥坐在客厅里,正对着冰棺,吾乡规矩,人去世后并不放在殡仪馆或者太平间,而是先拉回家,停尸两日,再送去火葬。现在是夏天,所以要租一只冰棺。

隔着冰棺,我姥姥和我姥爷相对,上一次这样近的相对是什么时候?我那么着急地赶过来,就是想看我姥姥进门时的第一反应,她会不会号啕大哭?她脱口而出的,是怎样的一句话?可惜,太晚了,现在我看见的我姥姥,只是眼圈红红地坐在那里,她旁边,坐着几个同样眼圈红红的老太太。

我很想问问我妈,或者跟别人打听一下刚才的情形,但也觉得这样八卦实在不像话,便跟我姥姥问声好,我姥姥抬起眼睛,看了我一下,没作声。

我转了一圈,觉得无聊,也不大愿意老在那冰棺旁边,就走到院子里,在一排长凳里找了个空位子,坐了下来。

院子里的人都在说话,打招呼,出出进进,不算肃穆。似乎,我就没有参加过一个肃穆的葬礼,一次又一次,我都像是参加一个以吊唁为名的家族聚会。很多年未见面的人彼此相认,交换信息,混得好的,笑得再谦虚也显得人五人六,混得差的,脸上有着一眼就可以识别的卑微。这样的场合总让我有点烦躁,不知道该躲到哪里。

但我姥姥并不这样,隔着一小段距离,我听见她的声音在嗡嗡的人声里载沉载浮——她渐渐地缓过劲来,恢复了常态,不,应该说,比常态还要兴奋一点。我听见有人问她的身体,她提高嗓门回答:“好,好得很,我要活到见五辈人呢!”

我知道我儿子是我姥姥的四辈人,我儿子出生时,她这样强调了很多次,她的五辈人,就是我那五岁小儿的子女。可是,我姥姥她,已经八十岁了啊!就算我儿子逆潮流而动,早婚早育,二十岁结婚生子,我姥姥也得活到九十好几岁!

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吗?她只是说给那些打酱油的亲戚听的吗?我怎么觉得,她那么大嗓门,好像也是说给躺在那里的那个人听的呢。我心中冒出不厚道的猜疑,我姥姥来这一趟是干吗呢?伤感应该有,怀念也应该有,可是,示威就未必没有,毕竟,他们那所有人都离开了,恩恩怨怨了一辈子的那几个人,只剩她,硕果仅存。

我姥姥十九岁那年嫁给了我姥爷,两年后,我妈五个月,他们离婚。多年来我致力于打听他们离婚的缘由,说法不一。

我姥爷说,我姥姥这个人不讲理,不懂事。那年他出差要去巢湖,我姥姥作为一个乡下女人,认为巢湖远在天边,我姥爷这一去将不复返,抓住他的背包带子,一定要跟他扯了离婚证再放他走;

我爸说,那是1950年,离婚法刚刚颁布,满世界都在唱刘巧儿,政府不但鼓励自由结婚也鼓励自由离婚。而离婚这件事,是最不可以鼓励的,谁没有点幻想呢,谁会觉得自己的婚姻很完美呢?许多人趁势离了婚,我姥姥姥爷,也赶上了这个潮流;

和我姥姥有过节的我奶奶则说,我姥姥太凶,经常当着人家的面跟我姥爷大吵大闹,我姥爷他妈看不过去了,跟我姥姥说,男人是秤砣,虽小压千斤。你得给他一点面子。我姥姥当时没吭声,晚上什么事儿跟我姥爷说岔了,一脚把我姥爷踹到床下。隔壁我姥爷他妈听到咕咚一声,问咋回事,我姥姥高声答:是秤砣掉地上了!

我姥姥自己本人则说:是我姥爷耳根子太软,太听家里人的话。说他家里人都不是东西,非逼着他俩离婚。他俩其实从来没有拌过嘴。

把这所有的话放在一起,就能拼出当时的状况了,就是个风云际会的结果。我从小就知道我姥姥暴躁,据我爸说,当地人称“鬼见愁”,所以,大家对我姥爷跟我姥姥离婚,大多持理解的态度。

不过,我姥爷离婚后又再娶,第二任妻子是个妇女干部,人长得挺好,但脾气似乎比我姥姥也好不到哪里去,结婚后跟我姥姥一碰面,算得上棋逢对手。

据说她们吵了很多架,按照我姥姥的说法是,每次都是她占上风,我没有听过她的对手的说法,因此并不怎么相信。再说了,就算占了上风又怎么样,人家老公孩子一大堆守着,你这边还不是带着一个女儿冷冷清清?

但要不怎么说“三十年河东转河西”呢,没有人能永远占上风。我姥爷的第二任妻子,我后来称之为孟姥的这位,爱说话,爱表态,在“引蛇出洞”那会儿说了些不该说的话,被打成了右派,组织上就来跟我姥爷谈话,要我姥爷跟她离婚,我姥爷承受不住来自组织上的压力,也就跟她离了婚。

年轻的孟姥被送去改造,那年春节将至,组织上容情,允许她回去过年。孟姥一进门,就被姥爷的家人赶了出去,唯恐她给自己带来晦气。我不知道我姥爷当时在干吗,反正跟着她出来的,只有她那三个可怜的儿子。

我一直想象那应该是一个大雪天,当然很可能不是,可是容许我这样想一下吧,天苍苍,地茫茫,淮北平原上的某个村落里,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不知该往何处去。要是我允许自己再肉麻一些,我愿意想象那是傍晚,天就要黑了,这个女人看见村口的某个小屋里亮起了灯,不由自主地,她带着孩子,快步朝那灯火奔去。

那是我姥姥家。

我姥姥离婚后并没有离开我姥爷那个村子,她后来跟我解释:“这不是有你妈嘛,去要个钱啊干个啥都方便。”但我妈视找我姥爷要钱为她一生的噩梦,她不肯去,被我姥姥又是骂又是要打的,逼着出了家门。一步步不情愿地来到姥爷家门口,怯怯地进了门,闪过继母的脸色,立在她爹面前,喊上一声,垂了头不再说话。她爹叹口气,从口袋里摸出几块钱,给她,她拿回去交给我姥姥。

现在,孟姥不再是那个脸色黑黑的继母,她变成了一个可亲的女人,那年春节,坐在我姥姥家的煤油灯前,她更像是我姥姥一个落难的姐妹。这个转变没有用很长时间,好像,当孟姥出现在门口,与我姥姥四目相对的一瞬,一种新的关系就在她们之间生成了,这种关系,贯穿了她们整整一生。

年节三天,每一个夜晚,两个女人都在促膝相谈,直至鸡叫声响起,相同的命运将她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春节过后,孟姥继续回去改造,她的三个孩子,留在我姥姥家,我姥姥照顾了他们很久,后来,才被孟姥的家人接走。

孟姥后来得到平反,但我姥爷这时已经第三次结婚,据说也是“组织上”介绍的。孟姥一怒之下跑到我姥爷他们单位,砸掉了大门口的牌子,冲到走廊里,大喊:“姓王的你给我出来,把我的破男人还给我!”——姓王的是我姥爷他们单位领导,一直以组织上代言人的身份,劝我姥爷离婚,给我姥爷介绍对象。

姓王的哪敢出来,早从后门溜掉了,孟姥于是又去上访,跑到了北京,据说还成功地见到了某中央领导人,并获得对方的签字:请省、地、县三级调查处理!

县里领导硬着头皮找我姥爷两口子谈话,我姥爷再娶的妻子,我称之为施姥的,没有吵,没有闹,很安静,她说,你们说什么,我都没有意见,让老于表态吧,他愿意跟谁过就跟谁过。

懂得以退为进的女人是聪明的,哪个男人愿意放弃这种通情达理的女人,去选一个吵闹不休的女人呢?我姥爷对县领导说:“老孟跟我爹妈都处不来,家庭压力太大……”

“家庭压力”几乎是所有男人最堂皇的托词,历来适用。

孟姥从此与我姥姥联手,三天两头地跑到我姥爷家大闹。我姥姥突然充满了荒诞的正义感,多少年之后,她还愤愤地跟我说,我姥爷所以放弃孟姥选择施姥,是因为施姥已经怀孕,她还说,这正是施姥格外偏爱她的大儿子的原因,要不是那个当时还在肚子里的大儿子,我姥爷肯定不要施姥了。

唉,我姥爷选择谁,和她有什么关系呢?她大概一直不能接受,我姥爷更爱施姥的事实吧。即使她没什么指望,她仍然在乎他的心,她一辈子没有再嫁。

我不知道,我姥姥为什么一直单身,应该不是她没有选择,虽然她脾气暴躁,但是,同样暴躁的孟姥,就顺利地嫁给了一个单身汉,那年月,拿工资的妇女干部还是挺吃香的。我隐隐也听说,曾有位丧妻的干部,向我姥姥提过亲,遭到拒绝。

总之,我姥姥独居了很多年,也许,她在漫长的独居生涯里,脾气越来越坏,刁蛮,跋扈,与各色人等,因为各种原因而斗争,只有那么一次,我看到我姥姥突然弱小的一瞬。

那年我十来岁,在我姥姥家玩耍,我姥姥一个故人来看她,不知怎的,说到我姥爷,那个朋友是个很会说话的人,就说:“不管怎样,你还是老大。”我姥姥自得地笑了,那朋友又问:“他经常来这吗?”我姥姥反常地降低了音调,说:“来。”并轻轻地,碰了一下我的膝盖。

她这是在暗示我,却那么轻的一下,像是一种恳求,求我不要说出真相,求我帮助她,让她的朋友,误以为我姥爷一直与她藕断丝连。她只是要让朋友有这种错觉吗?还是,这些年来,她一直给自己这种错觉——我姥爷从来,没在她的生活里走远。

所以,她那样下劲地在以前居住的村子里争取一块宅基地,因为那是我姥爷他们家聚族而居的村庄,埋在那里,似乎可以证明,她还是于家的媳妇,她不是一个孤魂野鬼;她热情地接待我姥爷家的亲戚,有次居然抛却多年恩怨,把我姥爷他妈,她的前任婆婆接到我家来住了几天;她一直怨恨施姥多过孟姥,因为,施姥的存在,不由分说地证明,她所有努力的徒劳。

可是,听到施姥去世的消息,她没有说什么,叹了口气,随后,孟姥也去世了,我感到她的恐惧,她说:“这是一个拽着一个啊!”现在,我姥爷也去世了,她内心该是怎样的百味杂陈,有笑到最后的骄傲吧?有独孤求败的惶恐吧?还有,面对着所有故人的离去,那种深刻的孤独吧?

跟遗体告别的时候到了,人们披麻戴孝,在院子里排成队,我和我妈他们,作为至亲最先进入,绕棺一圈时,我看见我姥姥坐在里屋。我们出来了,人们鱼贯而入,我姥姥颤巍巍地从里屋出来,站在客厅门口,人们绕棺出来必经那里,又是刚刚低首沉默过,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少不得要握住她的手,说上点什么。于是,在我姥爷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我姥姥俨然有了逝者家属的感觉,我看到她握住每一个人的手,脸上的笑容是羞涩的,仿佛在感受一种偷来的幸福。我突然觉得,我姥姥苦熬了一辈子,就在等这一刻,施姥死了,孟姥死了,我姥爷也死了,没有人能跳出来抗议,说她不能代表逝者家属,在我姥爷的肉体即将成灰之前,我姥姥获得她自己的圆满。

第二天,我姥爷下葬,那地方离我回家的高速公路很近,施姥也葬在那里。但我姥姥不会葬在那里了,她的那块地,建高速时被征走了,不过我也不愿意她葬在那里,如果只是施姥和我姥爷葬在高速路边,每次我回家的时候,会觉得是在与家族里的很多传说重逢,会觉得很浪漫。如果我姥姥也在那里,我会有点哀伤。因为,我是我姥姥带大的,她再怎么折腾,我也没法把她抽象为故事里的人,我爱她。

同类推荐
  •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进步的回退

    进步的回退

    演讲、对话、接受采访是释放思想、感觉的明快方式和“简易程序(韩少功语)”,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界为数不多的一位。韩少功学养深厚、思想敏锐、具有勃勃的创造活力,总是走在时代思潮与文学的最前沿。《大题小作——韩少功、王尧对话录》精彩纷呈,其第一章《革命追问》获2005年《当代作家评论》年度奖。
  • 幽梦影

    幽梦影

    《幽梦影》是清代文学家张潮所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其内容丰富,文笔优雅洒脱。天上地下、行云雨露、花鸟草木、湖光山色,看似信手拈来,娓娓侃谈,实则深蕴理趣,令人遐思。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影响极大,意义深远!
  • 至乐斋诗抄(第三部)

    至乐斋诗抄(第三部)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诗词选集,反映了作者的真挚情怀。一是写其经历,二是表其为人,三是展其胸怀、情操、世界观及方法论。殷雄的诗,涉猎面极为广泛,题材极为丰富,不少属于小题大作,这恰恰是诗的别一番重要特征。用典丰富,取典有致,虽信手拈来,却恰到好处。
  •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热门推荐
  • 醇厚香浓的地道东北菜

    醇厚香浓的地道东北菜

    搜狐博客访问量超过1000000,崔怡用真挚的心为你呈现独具匠心的地道东北菜,红红火火的味道酣畅淋漓的体验。跟热爱美食的她学做最正宗、最地道、最经典的东北名菜,崔怡倾情传授经典东北家常菜烹调技巧。健康、美味、保健……东北菜中最经典的传统菜式,给你“原汁原味”的大师级口感。
  • 木刀门下

    木刀门下

    《大弘朝当代史》:大弘历89年秋七月癸未夜,三更起,天星自东北起散落如雨,近地则尾迹化为白气,至五更,大小流星再现,纵横交行,不计其数,至明乃息;连续十夜,皆如之,每夜亮如白昼,声若轰鸣。天下惶恐,王亲率群臣至泰山封禅祭天,以抚天威安民心。翌年起,天地元气渐可为人所感,气分五种:金、木、水、火、土,后世武学因而剧变,以武乱禁之事愈不可止,为祸甚也。”一百年后,大弘帝国垂垂老矣,乱世将现,各方门派、势力合纵连横,伺机而动。故事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木刀门”的日常开始讲起。
  • 网游之一梦百年

    网游之一梦百年

    “不升级”江湖网游《天下》开服!迟玩了三个月本已落于人后的严云星,因为接到一个冗长复杂的任务,游戏轨迹走向了未知的方向……五毒鬼谷、东瀛百越、日月幽隐!且看他如何用卡牌助力,神甲加持,以血指路,以战扬名,搅动暗黑江湖风云再起!
  • 佛说文殊尸利行经

    佛说文殊尸利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惹火影后:老公,轻点宠!

    惹火影后:老公,轻点宠!

    一场意外车祸,她签下契约,成了他相恋已久的女朋友。见过家长,立马领证,她成了他的貌美小娇妻。新婚之夜,他翻身压上她,白天的冷俊扑克脸,立马变成了腹黑邪魅脸。他宠她,捧她站上娱乐圈的最顶端,却又因为一次意外,让她从他的手中溜走。三年后再次相遇,她假装不认识他,他却指着手臂上的牙印,说那是她的杰作,将她抵在了墙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世:霜序尺素

    万世:霜序尺素

    苏昭是个老实人(奇葩),耿直公正过了头,意外死亡后莫名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时代,她神奇的发现,这里老实人(奇葩)不止她一个。(休闲娱乐向文,奇葩反套路,慎入)
  • 灵界万物有灵

    灵界万物有灵

    一个男孩,带着自己的鱼和梦想,探索着这个万物有灵的世界。(致敬宠物小精灵、宠魅、以及心中那个奇幻的世界。)
  • 充闾文集:蘧庐吟草

    充闾文集:蘧庐吟草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骗婚老公很无赖

    骗婚老公很无赖

    她叫温柔,却一点也不温柔。性格冲动,脾气火爆,还练了一身空手道、跆拳道、合气道,从小励志考警校,谁知老妈偏偏要她修身养性,为她报考空姐,结果还狗屎地考上了!一次工作中遭遇恐怖份子劫机事件,不但没能一展身手,还被悍匪给看中。不过幸好小命保住了。她发誓在自己有生之年一定把那个匪徒找到,送进监狱!谁知,再次见面悍匪摇身一变,竟然明确地表示他要娶她为妻!开什么国际玩笑,打死她都不会因为一次失误赔上一辈子的幸福。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她竟然怀孕了,在老妈的苦苦哀求下只好勉为其难地下嫁他。本文一对一,男女身心干净,男追女,女躲男,宠溺上天。精彩多多,乐趣无限。
  • 残桥

    残桥

    之所以称之为残桥,因为这座桥损坏得快要倒塌啦!两边的桥栏,不是少胳膊,就是缺腿;上边铺的碴子路,早已被来往的汽车和小四轮子拖拉机轧得坑坑洼洼的了。只要是来往的重车经过桥上时,轧得整个的一座桥像发生了8点几级地震似的颤乎。如果遇上了下雨下雪的天气,桥上就变成烂稀薄泥窝子,一旦汽车还是拖拉机陷进里面去,任你司机怎么骂娘也无济于事。司机只得下来亲自去附近的小店里买来几包好烟,点头哈腰地请来几位壮劳力在车厢后面攒劲地推,前边的人还得使劲地开,才能开出来呢!一夜间,残桥下两株桃花开得如火焰般地红艳,那是昨晚上男人女人碰撞的火花点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