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300000051

第51章 中国公学当校长(2)

罗尔纲转到中公后,深受胡适的影响,学业上的进步很快,他在一封给胡适的信里回忆说:“去年(即1929年)春天,开学礼时,校长那一番演说:‘一个大学生能够在学校里用功的,将来到社会上去才会成为一个良好的器皿。没有一个在现代成名的人不是在大学时候(不)用功的;也没有一个在大学时代荒唐的人会在社会上站得住的。现在,社会渐渐上了轨道了,那些靠着机会的侥幸者是必然地要没落了,真才实学的人是不会被社会遗弃的。你们愿意做哪一种人,你们自己去选择吧’。学生当时听了校长这一番的教训感动得眼泪也流下来。就为了校长的训诲,学生低着头呆干去。就在那个学期成绩侥幸列在最优等五名内,蒙学校免费了。学生现在渐渐爬上一条研究的路,都是校长的赐与啊?”从一个学生的进步历程,可看出当时中公的学术风气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由于罗的用功求学深得老师的喜爱,将要毕业时,程仰之、杨鸿烈二位老师对他说,希望能继续再深造读研究院。但环境不许,罗想上北京进大学研究院,或是到北京图书馆。但他没有办法,最后求助于老师沈从文,请他跟校长胡适说说,介绍一个工作。沈欣然允请,写了一个介绍信给胡适,说:“罗尔纲同学,同我说想做点事,把一点希望同我说过了,特意写给先生。”同时,罗也写信表示自己的志愿,希望胡适能帮找一个“不用口只用手”如编辑所内的校对,或图书馆的职员的工作。胡适当时正需要助手整理书稿,认为罗是合适人选,于是征求意见;罗大喜过望,很快回信说:“学生能够到校长家去工作去念书,实在做梦也没有想到。”并称,大约6月20号就考完毕业试了,学生很愿意即刻搬到校长家去,可以得早一点校长的训诲。罗后来在胡适家做助手兼任家庭教师,前后五年时间,曾写有一本《师门五年记》,详述他治学的经历及其师门受教之心得。这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更是一本感人肺腑的传记文学作品。胡适在序言里说:“尔纲这本自传,据我所知好像是自传里没有见过的创体。从来没有人这样坦白详细的描写他做学问经验,从来没有人留下这样亲切的一幅师友切磋乐趣的图画。并称我很早就看重尔纲这种狷介的品行。我深信凡在行为上能够‘一介不苟取,一介不苟与’的人,在学问上也必定可以养成一丝一毫不草率不苟且的工作习惯。”

罗尔纲后来由胡适介绍转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考古室工作。1937年春出版《太平天国史纲》颇受时人好评。之后专门研究“太平天国”,著作甚丰,成为这方面的学术权威,享誉海内外。胡适晚年在台湾曾自己出钱把这本流传不广的《师门五年记》印出来,不作卖品,只作赠送朋友之用,表示对友人的怀念,并引以为自豪。

此外,中公在理科优秀学生中还有一位女生吴健雄,后来在国际上成了著名的物理学家,胡适也是时常引以为自豪的。他回忆说:“吴健雄是中国公学学生,成绩特别好。在我班上得了100分”。胡适在中公除兼任文理学院院长外,并兼课两小时讲文化史。因选课的人很多,所以总是在大礼堂上课。吴此时虽学的是理科,但按学校规定是要兼学文科的,这是胡适的主张。胡适将文学院与理学院合并为文理学院,其目的在于打通文理两科,提高学生质量。后来吴到美国留学在一次申请奖学金时,学校要她学过文科的证明,她没有,因中国公学后来毁于中日战争,成绩单要不到。于是写信回国请胡适出具证明。她说:“我不是一定要得这奖金,只觉得太委曲了。我在中公费了一年多的时间,读了不少文史和社会科学的功课……”后来胡适寄去了证明,所以他记得清楚得了100分。这类事情胡适办过许多。一次,中公学生周楠差一年毕业,但成绩优秀,已满学分,要出国留学,要求文凭,胡适非常同情和爱惜这个学生,便欣然挥毫写了一个证明给他,并对他说在国外证明书的效力并不比文凭差啊!后来这位学生又遇到困难,大使馆要经济担保人,他便去找校长,胡适满口答应,满足了他的要求。最后很严肃地说:“许多外国人歧视我们中国人,索取保证书就是一例。所以你出国后一定要注意一言一行,日后为振兴中华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位学生1986年回忆此事时说:胡校长为我写证明的情形犹历历在目。他提携后进,助人为乐的崇高品德,使我终身难忘。

胡适当校长标榜“无为而治”,但在一些他认为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帮助的事,经常是亲自出马处理。比如,他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写作与讲演,这是他当学生时的经验,受益匪浅,因而非常重视。所以当学生们组织演讲比赛时,他便亲自到会担任评判员,并以切身的体会进行指导。中公为此重视训练学生,提高他们思维与表达能力。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个创新。此外,他对学校的体育也是很重视的,他认为体育不单是锻炼身体,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道德精神。为此曾手撰运动会歌,鼓励大家奋勇争先前进,歌词云:

健儿们大家向前,

只一人第一,

要个个争先。

胜固然可喜,

败亦欣然,

健儿们大家上前。

健儿们大家齐来。

全体的光荣,

要我们担戴。

要光荣的胜,

光荣的败,

健儿们大家齐来。

这首歌词明白如画,给人以清新优美的感觉。然其词意颇为深远,鼓励人们乐观向上,要人们有合作的精神。他在中公一次运动会上曾致开幕词说:“运动会是一种教育,是一种训练,不是一种游戏。不但是体育,还是德育,不单是体格上的训练,又是道德上的训练。”接着对运动会的意义作了解释,他说:大家都在跑,而得奖的只有一人。这其中有合作精神:假如平时成绩使我们知道这回的锦标一定是属某人的了,难道我们都不跑不跳了吗?不。大家都得加入。有了我们的加入,他才有第一;没有我们的陪衬,他单身一个人算不得第一。他得他的第一,我们得我们的训练。他的光荣,便是我们的光荣。最后他以“祝诸位人人有光荣的胜,人人有光荣的败!”来结束他的讲话。从上所述可看出胡适对体育的重视,其意不仅要人们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人们注意道德上的训练,克服个人狭隘观念,而培养合作的思想意识。

胡适在中公除每星期到校上课一次外,偶尔也到学校作公开演讲,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和做学问;有时也通过写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见解。比如当时他作《治学的方法与材料》一文就是一例。在这篇文章他首先从理论上阐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接着用中西近300年学术发展史来作对比,说明中国向故纸堆方向发展其结果在文史方面取得很大成绩,如考证学、古音学、校勘学之类也出现了一些大学者,如顾炎武、阎若璩、戴震、钱大昕、王念孙等人。而西方的发展却偏重在自然科学方面,于是出现了许多科学家,如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牛顿发明微分学等等。胡适说他们方法是相同的,材料却完全不同。顾炎武研究的材料是文字;伽利略的材料是宝物,结果是人家的科学走在前面,而我们却落伍了。所以他说单学一个方法是不够的,最重要的关键是使用什么材料,“现在一班少年人跟着我们向故纸堆去乱钻,这是最可悲叹的现状”。希望多学点自然科学与技术,那是一条活路。等在实验室里有了好成绩,然后拿出余力回来整理国故,那时一拳打倒顾亭林,两脚踢翻钱竹汀有何难哉!综观上述,可见胡适对整理国故的思想,这时有所变化。这可能是他周游列国后见到列强科学发达、蒸蒸日上,而自己国家还似老牛破车在爬行,故觉悟到自然科学之重要,需要改辙易行。所以才有如此的主张。此外,在治学方面,他提出:“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的口号,要求从博大精深方面发展。这些思想后来都是很有影响力的,上面那两句话,后来在教育界成为格言而流传下来。鼓舞着学生去努力学习。据现在安徽合肥大学任教的周楠回忆他当年在中国公学听胡适讲演时就提到这句话。他说,胡适讲什么题目,我记不清楚了,中心思想是“为学要如金字塔”。他提倡研究学问必须把基础打扎实,学的东西尽可能博一些,多一些。只有自己有了广博的知识,然后深入钻研,才能获得牛顿的成果。这些教导,我至今仍铭记在心。可见其影响之广泛。

胡适受命于“中公”危难之际,当了近两年的校长,使奄奄一息的一所大学振作起来,学校秩序安定,教学质量有了提高,学习空气也浓厚了,并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后来在学术界都是很有成就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显然跟胡适及中公的教师们的辛勤耕耘分不开的。

同类推荐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本书主要讲述了法国近代史上非常优秀的军事统帅、伟大的政治家拿破仑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他出身卑微,却以小人物跻身影响法国政局,影响法国历史,乃至欧洲格局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缔造了无数个动人心魄的传奇故事。他是传奇般的人物。
  • 革命前辈们的读书生活

    革命前辈们的读书生活

    在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知识分子。他们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用书本上的知识武装头脑,并指导自己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再以实践来检验理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他们长期坚持读书学习,才能在面对错综复杂的时局面前把握好方向。为中华民族寻找到了富民强国的道路。 本书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十几位革命家读书、爱书的故事,材料丰富,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 北宋三苏

    北宋三苏

    本书叙说了苏轼、苏辙以及苏洵三人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三苏求学成才过程,苏轼、苏辙、苏洵初入仕途的艰难历程,险恶的京官生涯等六部分。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含重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经中央任命担任并主持航空工业工作的部(副部)长、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和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担任过总经理职务的领导干部(共计44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领导干部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不可替代的宝贝

    不可替代的宝贝

    广中肇是市政府的户籍员。说是市政府,其实不过是沿私营铁路的新兴住宅小区内的一处派出机构——办事处。广中肇的工作量十分有限。每天早晨,他带着妻子做好的盒饭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机械地干着自己的那份工作,倒也轻松惬意。办事处的周围还残留着田园风光。从窗户外吹进的风和从远处传来的直升机的声音成了他在午饭后的催眠曲。而实际上他也常常在昏昏欲睡中把手中的铅笔掉在地上,但这也不妨碍他完成工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渊起山海

    渊起山海

    大渊天彰年间,一对夫妻隐居在南山村,一个离奇的雪夜,一个身世离奇婴儿突然出现在门前。十余年后当方清开始走出天垣山时,进山采药收了个坑货老爷爷...顺便救了个9品神兽...卖药碰到主动抬价还送VIP...随着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在他面前层层展开,上有九天,下有十巫,唯有奋战自强,于乱世之中活出一个真我!
  • 废材王妃风华绝代

    废材王妃风华绝代

    静瑶乃是清央国大将军静郝之女,她生性懦弱,寡言少语,没有任何斗气波动,相貌平凡,而且左眼角上方还有一红色胎记,世人称之为“鬼印”,鬼气煞重,接近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她年方十六,还未敢有人上门提亲,大将军静郝听从二夫人玉青昔的话将静瑶嫁于穷山僻壤里,那里的人不知晓静瑶脸上鬼印的事,静郝刚要有所行动,不曾想,一道令整个王国沸腾的圣旨就在此时颁布了,圣旨内容谁也没想到,竟是要将静瑶赐予逸王做正妃,这下全国所有的女性对静瑶那是嫉妒恨啊,可是两位当事人都没有任何异议,静瑶没有异议,他们能理解,可是为啥天神般俊美的逸王不拒绝呢?依晟帝对逸王的宠爱,只要逸王提出反对,晟帝一定会收回圣旨的,可是出乎意料的,逸王同意了,顿时,万千少女的心碎了满地。世人皆叹静瑶会是逸王人生中不可磨灭的污点,却不知这桩婚事是逸王自己求的。片段一:“王爷,青枫小宛里的头牌幽雪姬今日在大街上嘲笑王妃是千古废物。”一侍卫恭敬地立在书房外。“废了她全身斗气,割了舌头,扔到军营中去。”逸王搁下狼毫毛笔,平淡道,门外的侍卫抽了抽嘴角。片段二:“启禀王妃,楚天国岚珞公主来访,说是要做王爷的小妾,并送上了一柄血如意为表对王爷的一片真心,这可如何是好?”王府管家双手捧着血如意站在院中,冷汗直下。“如何是好啊?呵呵,这么着急做人家小妾,那就成全她。”静瑶的一番话让管家摸不着头脑,成全岚珞公主?要是岚珞公主真成王爷的小妾了,估计王爷回来就成全他了。“城西李员外暮年还未娶一房,既然公主这么着急的话,就让她去伺候李员外得了,到时本宫会去祝贺她的。”吃下一粒剥好皮的葡萄,静瑶又躺了下去,只留下管家风中凌乱了。片段三:静瑶紧握手中的天剑,一脸冰霜地凝视着眼前的魔兵,浑身上下散发着幽冷如地狱的气息和刺骨的恨意,高举手中的天剑,周边的空气都聚集到了她的剑上,一刹那电闪雷鸣,手中的天剑一挥,一股磅礴的力量袭向了成千上万的魔兵,剑气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她的身后清央国百姓脸上都是不可置信,妈呀,废材变天才,这片天因她而变。
  • 沸点:繁华盛开

    沸点:繁华盛开

    我的生命中出现了两个人。首先,很不巧,我遇上了一个寂寞的痞子,陪伴我走出失恋的阴霾!他说:堕落有两种人,一种是有故事的人,另一种是有钱人,你是哪一种?傅常川就是我心中的一根刺,残酷地再次出现在我生命中,连喘息的机会都不给。深深的几许斑斓,就像一首悠柔却悲戚的慢歌,看不见,却在彼此的心口留下清晰的伤痕!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日经持诵次第仪轨

    大日经持诵次第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前世今生爱相随

    前世今生爱相随

    【本故事纯属虚构】林青青同学意外坠马,竟然穿成了一朝废后,不就是一个皇后吗,她不稀罕!她要做一个混吃混喝的小米虫!她要活色生香地调戏美男!哦!NO!她不要和顺治玩亲亲!什么?他胆敢接乌云珠入宫!这还没完,他竟然和乌云珠夜夜狂欢!好你个顺治!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穿回现代当明星去!呃!怎么顺治的影子总在她眼前晃呀晃,晃得她忧心忡忡......好吧!她当他已改过自新,在穿越之门开启的时刻重新穿越回去......
  • 锄奸

    锄奸

    这是著名作家石钟山继《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之后,最新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县大队吃了汉奸林振海的大亏,在一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李彪临危授命,出任锄奸队队长。在几次锄奸活动中,李彪好几次都把林振海抓住了,但都因为种种原因,阴差阳错地屡次被林振海逃脱。李彪从抗战时期一直追踪林振海到解放战争,直至建国后,最后两人在庙里意外撞上,林振海服毒自杀,李彪扛着他回去复命除了锄奸的主线外,小说还穿插了李彪与白冬菊、胡小月等的情感纠葛,为作品增添了一些烟火气,丰富了小说叙述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