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500000005

第5章 台湾泣血(1)

自康熙朝从郑氏家族手里收回台湾之后,台湾的地位越来越显重要,其行政单位也由府西道而建省。台湾在列强环窥的险恶环境里,已经从一个防止海外抗清势力聚集的岛屿,变成了关乎国家安危的东南门户。日本指名要清政府割让辽东和台湾,无非是打算日后凭借这两块基地,吞掉整个中国。从地形上看,如果这两块地方属于日本,那就像一条蛇张开的上下颌,明白是将中国看成了日本口中的肉。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在西方列强的步步进迫面前节节败退,吃了太多的亏,但对于亡国之虞,却从没有多深的感受。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趁火打劫,掠去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但那些地方毕竟是人烟不多的荒蛮之地,而今天被近邻日本吞下的,却一块是满族的龙兴之地,一块是国家东南的门户。由于辽东因三国干涉暂时得以保住,台湾之割就成为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亡国预警。正是这种追在眉睫的亡国之威胁,才真正唤起了尚在梦里的中国士大夫,使他们从科举考试的高头讲章之中抬起头来,环顾世界,探求自救之途,从此开始了一波又一波救亡的探索与前赴后继的牺牲。

而正因为如此,日本以为是煮熟了的鸭子的台湾,接收起来却困难重重,实际上等于是一场武力征服。日本人没有想到,一个不大的岛屿,接收所遇到的抵抗竟然超过了整个甲午战争的激烈程度。在整个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军共战死413人、伤1712人,而据日方明显缩小了的估计,在台湾战死和病死的日军官兵,包括山根少将和北白川能久亲王在内,共4800余人,重伤500余人。时人称道:“自和约换,敌军来,台湾沉沉无声;天下皆以蕞尔一岛俯首帖耳屈服外国淫威之下矣。而乌知民主唐景崧一去,散军、民军血战者六日。提督刘永福再去,民众、土匪血战者五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台湾军民抵抗比自己强大到不知多少倍的日本占领者的英勇事迹,堪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最为可歌可泣的战史,是台湾人永远值得骄傲的历史记忆。

【伏阙上书】

台湾是中国面对南洋的门户,自李鸿章和日本议和同意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以后,台湾居民群情汹汹,称愿意自备粮饷为国驱赶倭寇。当时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台湾籍士子会同京官、群众,集体上书,继而全国各省士大夫集体向都察院陈情,清政府既不敢镇压,又不能制止。画家称,国家受辱到这个份上真是无以复加了,中国士大夫秉守“文死谏”的传统,那些未能“武死战”的人(和他们相比)不是卑鄙到了极点吗?不知倭寇是否也了解我国士大夫如此团结坚定的心志?

画面上记载了清代第一场“学生运动”的场景。“公车”之所以会如此激愤,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画家所谓:国家受辱到这个份上真是无以复加了!

【抗倭新旗帜】

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以后,台湾官民屡次请求清政府收回成命没有回音,于是,台湾人民拥戴巡抚唐景崧成立台湾民主国,作为抗击日本的自救方案。台湾民主国称,决不臣服于日本,愿意永远作为中国的属藩。画家评论说,台湾民主国的成败尚难逆料,不过这种忠君爱国的精神足以振奋人心,这和那些甘心媚敌、俯首事仇的人恰成鲜明对比。

作为当时的台湾巡抚,唐景崧的表现还算差强人意,毕竟,他表示了抵抗。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强求这位朝廷大员,要求他全然置自己的身家性命于不顾,对朝命一抗到底。

【扣饷养妓】

台湾被迫割让、国运艰难的时刻,驻台官兵和当地义兵浴血奋战,然而与此同时,军队的一些重要官员还在继续干着克扣军饷的丑恶勾当,以致军心动摇。最为恶劣的是,统领基隆和沪尾的大批营哨官聚敛财富多则三五万两白银,少的也有几千两银子,而且把这些财富用来供养妓女。画家痛心地说,国家不惜资财爵位让这些统领去训练士卒抗击敌人,而这些人竟然克扣军饷养妓,时局不济还用问吗?

台湾巡抚唐景崧的无所作为,跟当时台湾大部分清军将领的贪生畏死不无关系。毕竟,这些军官将领与他们在大陆的同僚一样,对于妓院内的肉阵比对战场上的肉搏更熟悉些。

【刘永福巧击倭寇】

日本占据了澎湖和台北,然而在进一步试图彻底侵占台湾之时,遭到了刘永福领导的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刘永福的英名传诵海内。图中画的是最能体现刘永福的计谋的一幕。日本自占领台北后,满以为他们可以轻松征服台湾,先是遭到了瘟疫的袭击,然后当他们以残部向台中进犯时,路过一片沃野良田,见到许多农夫怡然耕田,以为到了桃花源,不以为意。正当倭寇丧失警惕并陶醉其中时,这些农夫瞅准时机,突然变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向日军发动了突然袭击,日军狼狈溃退。原来这是刘永福策划的败敌之计。

刘永福本是天地会中人,于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参加天地会起义,后加入清朝所谓的广西悍匪吴亚忠部,长年在中越边境一带活动,号称黑旗军。19世纪70年代,被越南政府收编,用以抵抗入侵的法军,屡建奇功。在随后到来的中法战争中,黑旗军由于战功卓著,被清军收编。甲午战争期间,率部驻扎台南,为台湾军务帮办。

刘永福本是绿林好汉,只因通晓民族大义,加之骁勇善战,所以在民族战争中脱颖而出。这样的战将,本是清廷所要防范的对象,轻易不可能委以重任的。当年被收编,旧部之中,只准他留下千把人,所以在台湾时的刘永福部队,已不如当年抗法时的雄壮。但刘永福毕竟不是文官唐景崧,虽然朝廷已令撤退,手中实力也有限,但他还是坚持抵抗了几十天,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关于此幅图画,有段日军的日记可以佐证:“当我军困顿路上,正在徘徊踌躇时,忽然枪声四起,响彻山中。眼看假装农民的人们,三三五五,不知从何而来,拿起预先藏好的步枪,四面齐向我军乱射。我军开枪应战,时达数刻。迟到的三骑赶到距邻人四百公尺地点时,已经是八方受敌,两方都陷入重围,无可措手了。刚才浓雾淡烟中杳然含笑的山河,现在变成充满杀气,四面草木皆成敌人了。”

【焚尸灭迹】

画家说,自来西方人作战,除了处理俘虏之外,就是抢回阵亡者的尸体。然而残暴的日本不这样,在侵略台湾时,日兵死伤万余人。大量尸体不仅没有运回日本,而且就地焚烧。画家感叹说,台湾是一片净土,本来就不是日本人的葬身之地,日本人这样对待他们的同伴,应该是冥冥之中天意注定的。

作为失败一方的国民,心有不甘是自然的。发泄的方式之一,就是说日本人也不是文明人,言下之意,连中国人都不如,因为中国还讲究入土为安。

【疑兵败倭】

日本军队6000人欲抄近路进犯台中,以出其不意地进攻刘永福黑旗军。谁知刚下山,迎面就看见大批手持黑旗的中国兵士列阵而立。大惊之下,日军慌忙命令集体射击,发枪半日,抬头一看,发现这些黑旗军仍然屹立不倒。日军惊疑不定,又攻击半天,并呐喊冲锋,直到近前,才发现是稻草人。日本人知道中计,忙令后撤,只听一阵巨响,血肉横飞,日军得以狼狈退走者仅余2400多人。画家评论说,刘永福将军真是神机妙算!

诸葛亮有草船借箭,刘永福有草兵破敌。当时的中国人几乎将所有挣回面子的希望都押在刘永福身上了,所以,大量的传说不胫而走,各种巧计层出不尽,此说就是这种传说之一部分。

【高深莫测】

刘永福在中法战争和捍卫台湾的抗日战争中表现神勇,名扬中外。当他在台南抗日的时候,一个英国人慕名拜访他。刘永福同意会面,但当英国人走进刘永福的营帐时,却发现有5个人长得面孔相近,都戴着红顶子,问他们的姓名,都说自己叫刘永福。英国人顿时惊疑万分,张口结舌,狼狈退出。据说回到台北。该英国人还是逢人便讲刘永福的神奇。

刘永福英勇抗日的事迹,的确得到了包括英国人在内的各国人士的同情,但刘永福为自己找出几个替身来,似乎不可能。显然,这又是刘永福诸传说中的一个。

【倭兵中计】

刘永福发现倭寇的舰艇在台湾风山县一带游弋,预料到敌人将要买通奸民偷袭,于是将计就计,把一批棺木装上火药,浇上洋油等易燃物品,假装是为当地受疫感染的居民准备的,暗中在敌人必经的路上挖下大坑,把棺木放在里面,同时派二百名军人伪装成渔民侦察。果然,倭寇八九百人在一帮奸民的带领下实施偷袭,结果跌入陷坑中,埋伏的中国军队点燃火药,最后倭寇全军覆没,通敌引路的奸民也被炸死二三十人,倭寇被迫放弃偷袭计划。画家盛赞刘永福的指挥艺术不亚于和法国人作战之时。

刘永福本是绿林出身,战法百变而且不合规范,本不奇怪。在台湾老百姓的支持下,刘永福这支弱旅,的确创造了许多令淮军大部队汗颜的战绩,挖陷坑、埋炸药这样的事情,应该实有其事。

【计沉倭舰】

倭寇攻占了台北,又想占据台南,然而忌惮刘永福,先是以利诱劝降,被刘将军拒绝。后来,日军许诺台南仍归刘永福镇守,又来劝降。刘永福见时机成熟,假装答应,同时密令中军设好埋伏,待日军前来受降之时聚歼倭寇。日军没有防备,就开着18艘军舰前来受降。10艘军舰进入伏击圈以后,发令官担心不能聚歼,于是发令开炮,结果全歼10艘敌舰,另8艘败逃。刘永福得信大为震怒,痛惜丢失了聚歼敌舰的时机,下令将发令官军法处置。然而,这个胜利消息已使国内人心大快了。

刘永福的任何一场胜利,都会被夸大十倍,因为他是人们惟一的希望。毕竟刘的每一场战斗,对他和他的士兵来说都十分的不容易。

【狗阵破倭】

日军占据台北以后,进犯台南。刘永福岿然不动,令军队佯败,连丢五六座城池。日军以为自己势如破竹,于是轻兵冒进。突然中国伏兵数万从山上一起冲出,同时放出数百只狗,狗头上缠满炸药。日军大乱,向狗群开炮,结果,炸药爆炸,群狗乱窜,日本军阵顿成火海,全军被歼。画家说。大概是天心厌乱,借刘永福之手惩罚祸害中国的倭寇。

昔日田单有火牛阵,而眼下刘永福有炸狗阵。人们在传诵刘永福事迹的时候,总忘不了从古人那里寻找灵感。当然,真实的战场上,成百只的狗是派不上用场的,如果真的这么用了,最大的可能是大家一起吃狗肉。但是这种传说却说明,人们知道刘永福在兵力、武器装备上的劣势,希图想些绝招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倭兵受挫】

刘永福镇守台南,屡挫倭寇锋锐。他知道日军必来报复,于是派人把水雷绑在木头上,和用桐油浸透的松柏和稻草扎在一起。与此同时,又将鸡毛编成大扇子,以粗糠浸透洋油放在扇上,绑上重物埋藏在海底。准备完毕以后,日军战舰就开到了。刘永福派潜水员把布置好武器的重物除掉,同时把准备攻击的日军军舰的涡轮用麻绳、铁丝缠住。当倭寇传令攻击开始,感觉事情有异的时候,却没有发现台军,只是发现异物漂满海面,忙放舢板去捞。这时,台军号炮一响,水雷被引爆,而且岸上枪炮齐发,大扇子和树枝等物把日舰烧成一片火海。敌人24艘铁甲舰连同2万敌军全军覆没。画家称这比火烧赤壁更壮观的胜利,是天要灭亡倭寇。

画面上展示的刘永福抗日所取得的海上大捷,在中国其他地方也有流传,那是一份“军情报单”,说得是刘永福设计将日军舰队并二万日军悉数全歼,并生俘“倭国大太子”,同时覆灭的还有一只巨大的英国战舰。据说经此一战,不仅日本尽还夺去的土地和赔款,连英国也屈膝向中国称臣了。可惜,这种天字号的“大捷”,只存在于人们的想像之中。

【名将风流】

刘永福驻守台南,日本起初并不在意,然而接战数次以后,对刘永福敬畏不已,台南暂时安定。据说,刘永福在作战闲暇,喜欢备足酒食,泛舟湖上,探友访隐,极有魏晋名士风采。画家说,台湾谷物一年三熟,粮草足备,而刘永福指挥若定,军民对抗击倭寇同心协力,因此台湾一定可以与日本人打持久战。日本人虽然狡诈凶狠,但对刘永福驻守的台南又有什么办法呢?

刘永福本是一介武夫,不可能有画上的名士风流。历史对他而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竹林七贤这样的人物,想来刘永福是不会喜欢的。可是为了夸赞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觉得光说他如何英勇、如何足智多谋已不够劲,所以画家才硬要刘老将军做一回儒将,当一次垂钓湖上的名士。

【日军败因】

倭寇自进犯台湾以来,死伤达数万人。据说送回日本或朝鲜疗伤的伤兵反映,他们在台湾受的伤都特别严重,难以治愈。这是因为,台湾军民训练有素,而且特别勇猛善战,当日军以火炮开路的时候,他们就佯装败退,直到日军前进到离伏击圈很近的时候才出击,而且他们作风勇猛,致使日军死者极多,而受的伤普遍严重。画家说,倭寇经常隐瞒他们战败的实情,然而这些情况又怎么能掩饰得了他们的失败呢?

画者并不在意日军伤兵医院该是什么样子,他们只是要画出日军伤兵的可怜相,反衬出台湾军民的英勇。

【倭寇又败】

同类推荐
  • 诗与思的交响

    诗与思的交响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鲜有人将笔触及几十万戎马半生的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一道军令骤然就定格在边疆垦荒种地的历史。这闻名中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殊经历即便在韩天航的中篇小说《母亲和我们》中也只是通过一群女性侧面表现出它的历史背景。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 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 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 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 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 大运河传

    大运河传

    大运河的长度是世界运河之首,它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联结了五大水系。作为一条人工开凿的长河,它见证了春秋、隋、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它曾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经济、文化和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也浸透着黎民百姓的苦难;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从它由繁华转为衰落的过程中,可以观照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大运河传》挖掘与大运河相关的纷纭史料,站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发展史的高度予以审视、整合,以“时间篇”“空间篇”的结构,完整地勾勒出了大运河两千多年来从开掘到更道的军事史和漕运史。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国学其实很有趣儿

    国学其实很有趣儿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国学的发展自然是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国学的存在不仅记录了中国的发展史,而且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延伸到政治、经济、历史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学堪称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国学渐渐与时代相脱节,与人们的生活更是渐行渐远。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翡翠谜中谜

    翡翠谜中谜

    《翡翠谜中谜》这部实现跨介质阅读的知识小说,曝光翡翠收藏最触目惊心的内幕,比翡翠更难看透的是人心!一块世间难寻的极品“帝王绿”,竟渗出斑斑血迹?驰骋翡翠收藏界数十年的收藏大师,又暗怀着怎样不堪的黑色往事?为调查兄长意外死亡的真相,“雅贼”雷涛在神秘好友“罪恶天使”黎希颖的帮助下,潜入收藏界深度探查,不料却触及到无法想象的阴暗秘密……
  • 超能天路

    超能天路

    暗能量!是22世纪由太阳超能风暴粒子带来的产物。所谓的“圣水”就是从其中而来。早在2090年,一场超强的太阳超能风暴粒子席卷地球,刹时间,昏天暗地,通信障碍,电压升降导致电线自燃,日地引力波动的地球,发生了超多超大型自然灾害。
  • 党员手册

    党员手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帮助广大党员担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本书从党员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党员如何以实际行动融入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讲解,并提出了要求,有助于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在实际工作中校准航向、把握标准。
  • 路岐重赋

    路岐重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人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丛林学校:小矮人的秘密

    丛林学校:小矮人的秘密

    2012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强势出击,推出原创儿童文学《丛林学校》系列。《丛林学校》系列想象丰富、情节紧凑,人物描写深入人心。同时,它能激发孩子见义勇为、与人为善、珍视亲情、刻苦学习的优良品德。《小矮人的秘密》为整个系列的第一部,所有的故事,即将拉开序幕……
  • 重生之庶女轻舞

    重生之庶女轻舞

    本以为不争不斗便可以在深宫之中安静终老,没想到一朝风云变幻,竟被恋人当做权势的牺牲品。含恨自杀,却意外重生,且看她一步一步逆转自己的人生。皇上,是她前世冷情的夫君;王爷,是前世背叛她的恋人;丞相,是她铁石心肠的父亲。重生之后,再不让任何人来决定她的人生!本不想再与他再有瓜葛,没想到兜兜转转却总是逃不开,他欲要权倾天下,她却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我若为妃,你终生不得纳妾!”她冷眼看着他。“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他目光含情。
  • 天啊,妈妈!那么多猫啊?

    天啊,妈妈!那么多猫啊?

    在美丽的安达卢西亚橄榄农场生活了六年,艾伦和洛娜似乎已经适应了在西班牙的生活,但事情却从来没有顺利过。当羊驼莉莉怀孕的时候,他们好几个月都忧心忡忡地应付各种怪事,以保住羊驼宝宝。在系列第三部《天啊!妈妈——那么多猫啊?》中,他们开始担心猫会统治整个农场。谷仓里是猫,花园里也是猫,甚至还有一群猫在一天夜里袭击了卧室。在这一集里,有爆胎事件、塞维利亚舞蹈、复活节宗教游行,当然了,你们最喜爱的小动物们在这个人见人爱的英国移民故事里继续扮演着古灵精怪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