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100000021

第21章 墨学与哲学 逻辑 军事(4)

墨子“类”、“故”、“法”的范畴,《墨经》发挥为“故”“理”、“类”三个逻辑范畴。《墨经》认为,在论证中,“故”、“理”、“类”三者,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故”是推理论证的根据、理由。“理”是推理论证的思路、条理。“类”是推理论证所具备“有之必然”的“大故”,推理论证才有充足理由。推理论证的思路条理前后一致,不互相矛盾,合乎事物类的关系,才能行之有效,畅通无阻。不明确“故”、“理”、“类”,推论必然遇到困难。错误推论,是由于不察故,不明理,不知类。《大取》说:“三物必具,然后足以生。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也者。立辞而不明于其所生,妄也。今人非道无所行,虽有强股肱,而不明于道,其因也,可立而待也。夫辞以类行者也。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这段话说明推理的原理。“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三者必备,结论才能必然推出,相当于西方逻辑的充足理由律,是推理论证的基本规律。

沈有鼎说:“‘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十个字,替逻辑学的原理作了经典性的总括。”“故”是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即充足理由。“故”就是原因、理由,是结论所以产生的前提的总和。推理结论之所以成立,由前提所规定,为前提所蕴含。前提和结论的联系,是内在的,必然的。

作为充分条件的“故”,有必然推出论题的性质。《经说上》说:“湿,故也,必待所为之成也。”“天下雨”是“地湿”之“故”(原因、理由、根据),由“天下雨”必然推出“地湿”。作为充分必要条件的“故”,具有“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的必然性。如说:“由于不具备见物的条件,所以不能见物。”而作为必要条件的“故”(部分原因),就“无之必不然”,也具有必然性。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列出论题之所以成立的充足理由,是推论的实质和功能。做到这一点,论题的成立,就有必然性,毋庸置疑。《经说上》第84条说:“必也者可毋疑。”如果一个论断的“故”不明确,结论可能虚妄。

从前提到结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推理形式。这种推理形式,《墨经》称为“理”。推论通过一定形式(理)呈现,即“辞以理长”。即推论过程要有条理,顺理成章,推理形式正确。《大取》用“道”(路)比喻“理”。今人“道理”连用,表示条理、规律。《墨经》道理、方法、法则、效法等词,可以互相解释。《大取》以“故、理、类”三范畴相提并论,《小取》以“故、方、类”三概念相提并论,说明“理”(道理)与“方”(方法)可互相替换。

《经上》第71条说:“法,所若而然也。”遵循法则,得到预期结果。如用“圆,一中同长也”的法则,用“规写交”(用圆规画闭曲线)的方式,可以画出标准的圆形。

类是事物的界限和范围。《小取》提出“以类取,以类予”,即用例证证明、反驳,要符合事物的类别关系。《经说上》第87条说:“有以同,类同也。”第88条说:“不有同,不类也。”“辞以类行”,即同类相推。推论过程混淆事物类别,会立即遭到困难。

2.推论方式

墨家在论辩中,总结了许多推论方式。

譬式类推

譬是由一物推另一物的譬喻类推。《小取》的定义是:“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譬”是比喻、比方。“譬”有两种功能,一是形象描绘,相当于修辞学的比喻。另一是抽象思维,相当于逻辑类比论证。譬式推论的功能,是列举其他事物,说明这一事物,与惠施对“譬”式推理的功能定义,异曲同工。譬喻类推的认识和表达作用:举此明彼,以浅喻深,以易喻难,由已知到未知。

《耕柱》载,治徒娱、县子硕问于子墨子日:“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日:“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壤,能唏者唏,然后墙成也。”这里,墨子运用了“譬”的方法。

《兼爱上》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这也是墨子运用譬喻类推的典型例子。

譬喻类推,是借他物,说明此物。《小取》定义譬喻类推的联结词说:“‘是犹谓’也者,同也。”“是犹谓”、“譬”、“若”、“犹”、“如”等,是论证两个事物的相同、相似,意味着譬喻类的建立。《公孟》载墨子说:“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包去其冠也。,,“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鱼网)也。,,《墨经》谈“小故,,说“若有端”,“大故”说“若见之成见也”,“体分于兼也”说“若二之一、尺之端也”。后期墨家有重事实、重归纳的科学精神,这是对前期墨家譬喻即类比思想的发展。因为有“譬,举他物以明之也”的譬喻类推,会很自然地扩展为“举事而明理”的归纳推论。

《经下》说:“擢虑不疑,说在有无。”《经说下》解释说:“疑无谓也。臧也今死,而春也得之,必死也可。”即从一件事情中,思考、抽取一种必然性,可以不用怀疑,论证的理由在于究竟有没有这种必然性。怀疑是没有意义的。臧在目前医疗条件下,得了不治之症死了,春不幸也得了这种不治之症,她也必死无疑。《经说上》第84条:“必也者可毋疑。”“擢虑”,即抽引思虑,是从类比推论发展而来的归纳法。

《小取》说:“‘吾岂谓’也者,异也。”这是定义反面譬喻类推的联结词。“吾岂谓”、“不若”等,是论证两个事物的不同、相异,意味着反面譬喻类推的建立,是对于对方不恰当譬喻类推的反驳,相对于“举他物以明此物”的正面类比,可以叫做“反类比”。

侔式类推

《小取》说:“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是比较同类词句类推。

“是而然”的侔式类推

“是而然”的侔式类推:肯定的前提是正确的,肯定的结论也是正确的。《小取》说:“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这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三段论,“白马,马也”为大前提,“乘白马”为小前提,“乘马也”为结论。其他例子:“骊马,马也。乘骊马,乘马也。获,人也。爱获,爱人也。臧,人也。爱臧,爱人也。此乃是而然者也。”“是而不然”的侔式类推《小取》说,获之亲,人也。获事其亲,非事人也。其娣,美人也。爱娣,非爱美人也。车,木也。乘车,非乘木也。船,木也。人船,非入木也。盗,人也;多盗,非多人也,无盗非无人也。奚以明之?恶多盗,非恶多人也。欲无盗,非欲无人也。世相与共是之。若若是,则虽盗人,人也。爱盗,非爱人也。不爱盗,非不爱人也。杀盗,非杀人也。无难矣。此与彼同类,世有彼而不自非也,墨者有此而非之,无他故焉:所谓“内胶外闭”,与“心无空乎内,胶而不解”也。此乃是而不然者也。

事人,指做别人的奴仆。“乘木”是乘一根原木。所以,“获之亲,人也。获事其亲,事人也”,和“车,木也。乘车,乘木也”两“侔”式类推不能成立。获的妹妹虽是美人,获爱妹妹非因为是美人,而是因为是自己的妹妹,所以,“其娣,美入也。爱娣,爱美人也”的侔式类推不能成立。

无盗不是无人。判断某地盗多少,与判断人多少,尺度不同。因此,“盗,人也。多盗,多人也”和“盗,人也;无盗,无人也”两“侔”式类推,是错误的。如果多盗是多人,那么,恶多盗就是恶多人。但恶多盗不是恶多人,所以多盗不是多人。同样,无盗也并不是无人。

“是”为肯定,“不然”为否定。“而”是表示联言性质的连词“并且”之意。前一命题,为一正确的肯定命题,在该命题主、谓项前附加同一成分后,变为正确的否定命题。上述“侔”式类推,肯定前提是正确的,肯定结论是错误的。为了表明这一点,《小取》在结论的主词与谓词间,加“非”字,把原来错误的肯定结论,变为正确的否定判断,取消推理关系。

“不是而然”的侔式类推

《小取》说:读书,非书也。好读书,好书也。斗鸡,非鸡也;好斗鸡,好鸡也。且入井,非人井也。止且入井,止入井也。且蹬且天,寿天也。“有命”,非“命”也。非“执有命”,“非命也。无难矣。此与彼同类。世有彼而不自非也,墨者有此而爿之,无他故焉。所谓内胶外闭,与心无空乎内,胶而不解也。此乃不是而然者也。

“且”表示将来时。“且然”即将然,并非已然或实然。所语言习惯,而“入井’’和“出门,,两例,则合乎模态逻辑的原理。

如上引“寿天”和“非命”,都是墨家的主张。“且天”不是死亡,“寿且天”却是“寿天”。有命论者(儒者)认为挽救生命,是不可以人为的,但墨者从“非命尚力”的观点出发,即使眼看快要夭折的人,改善医疗和卫生条件,能够使之延长寿命。

儒者宣扬执有命,并不就真的存在“命”。与此相反,墨者反对儒者的“有命论”,却可以说是真的否定“命”。所以说:“有命,非命也。非执有命,非命也。”墨家的侔式类推,是为解决当时学派辩论中提出的现实问题,是实际辩论的逻辑升华。其辩技之精妙,逻辑之合理,令人叹为观止。

“一周而一不周”的侔式类推

《小取》说:“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待周不爱人。失周爱,因为不爱人矣。乘马,不待周乘马,然后为乘马也。有乘于马,因为乘马矣。逮至不乘马,待周不乘马,而后为不乘马。此一周而一不周者也。”

这里“爱”,要求遍及所有的人。“不爱”,不要求遍及所有的人。只要不爱一个人,就可以说“不爱人”。相反,“乘马”的“乘”,不要求遍及所有的马:只要乘任何一匹马,就可以说“乘马”。“不乘”,要求遍及所有的马:不乘任何一匹马,才可以说“不乘马”。

如果把这“周”理解为周延,则墨者对“乘马”与“不乘马”周延情况的规定,跟西方逻辑有某种相似之处。而对“爱人”和“不爱人”周延情况的规定,则有墨家的特殊逻辑。这种特殊逻辑,未必能得到世人公认,也未必科学。墨家学派的宗派性与科学性存在一定矛盾。“一是而一非”的侔式类推《小取》说:居于国,则为居国。有一宅于国,而不为有国。桃之实,桃也。棘之实,非棘也。问人之病,问人也。恶人之病,非恶人也。人之鬼,非人也。兄之鬼,兄也。祭人之鬼,非祭人也。祭兄之鬼,乃祭兄也。之马之目眇,则为“之马眇”。之马之目大,而不谓“之马大”。之牛之毛黄,则谓“之牛黄”。之牛之毛众,而不谓“之牛众”。一马,马也。二马,马也。“马四足”者,一马而四足也,非两马而四足也。一马,马也。二马,马也。“马或白”者,二马而或白也,非一马而或白。此乃一是而一非者也。

“居于国”是“居国”。但“有一宅于国”,则不具有“有国”的属性。马眼睛瞎,为马瞎,故“之马之目眇”,是马眇。但马眼睛大,不具有“马大”的属性。“问人之病”是“问人”,关心人。“恶人之病”不是“恶人”。这牛有黄毛,所以,这牛叫黄牛。但这牛毛多,却不可叫多牛。有些事物名称已经约定俗成,所以,不论前提与结论是否为肯定,都只能遵守既成的习惯。如“桃之实”,习惯叫做桃。而“棘之实”,则不叫“棘”,而叫枣。“祭人之鬼”,不叫“祭人”。“祭兄之鬼”,却叫“祭兄”。

汉字名词没有单、复数之分。马既可表示单数,亦可表示复数。但说“马四足”,或“马或白”的“马”,却有区别。“马四足”,指一马,而不是两马,或多马。“马或白”,指两马,或多马,而不是一马。从前提是一马,不能得出结论也是一马。这是汉字的习惯使然。以上“一是一非”的类推,肯定前提正确,肯定结论错误。或否定前提正确,否定结论错误。简单从形式上‘“比辞而俱行”,会犯错误。援式类推

援式类推,是以援引对方为根据的类推。《小取》说:“援也者,日:‘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援式类推,兼有证明和反驳的双重作用。“援”是说:“你可以这样,我为什么偏偏不可以这样呢?”这是利用矛盾律,援引对方所赞同的,论证对方不赞同的。如前列《小取》:“盗,人也。爱盗,非爱人也。不盗,非不爱人也。杀盗,非杀人也。”说“此与彼同类”,是按

取同。既然“恶多盗,非恶多人”,“欲无盗,非欲无人”,自然“杀盗不是杀人”。因为在这些说法中,“盗人”和“人”,都是作为不同的政治伦理概念处理的。“盗人”是损人利己的坏人,戈剑,天下君子说不对,是不义。杀一人,叫不义,必有一死罪。依此类推: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天下君子说不对,是不义。看到一点黑说酝黑,看见很多黑说白,是黑自不分。尝一点苦说苦,尝很多苦说甜,是甘苦不辨。做小错事,为小不义,知道说不对。做大错事,为大不义,攻伐掠夺弱小国家,却不知道不对,称赞为义。这是辨别义和不义的混乱。墨子概括的“明小不明大”(“知小不知大”),同他批评鲁班“不知类”一样,是“援”式推论的妙用。

推式类推

即归谬类推。在辩论中,为反驳对方某一论点,以这话为类推前提,得出连对方也不能接受的荒谬结论,进而证明对方论点错误。《小取》说:“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是犹谓也者同也。吾岂谓也者异也。”

“其”指辩论对方。“予”即把自己论证摆出来给对方,看对方承认不承认。“推”是以对方所不赞同的和对方所赞同的,同属一类的论证为根据,来反驳对方的论点。“是犹谓”(这就好比说)的说法,是用来表示前后两种议论的同类的。“吾岂谓”(我难道说)的说法,是用来表示前后两种议论的不同类的。

《公孟》载,公孟子日:“无鬼神。”又日:“君子必学祭礼。”子墨子日:“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

公孟子说:“鬼神是不存在的。”又说:“君子一定要学习祭礼。”墨子说:“既然主张鬼神不存在,却劝别人学习祭礼,这就如同没有宾客,却要学习接待宾客的礼节。没有鱼,却要结鱼网一样。”这是运用“推”式类推的一例。他由对方的论点出发,推出荒谬结论,令对方不得不接受墨子的观点。

推式类推的逻辑性质,是类比推论和归谬法反驳方式的结合。就根据两个论点相同、相似引出结论而言,是类比推理。就揭示两个论点本属同类,但对方一为赞同、一为不赞同而言,是归谬法。如墨翟对公输般说:北方有侮辱我的人,想借你的力量把他杀掉。公输般说:我讲仁义从来不杀人。于是墨翟指出公输般造云梯,帮助楚国打宋国,必然要杀许多无罪之民,是“义不杀少而杀众”,是“不知类”,就应用“推”式类推。

“止”式类推

《经上》说:“止,因以别道。”《经说上》解释说:“彼举然者,以为此其然也;则举不然者而问之。”即对方举出一些正面例证,得出一个全称判断,我则举出反面例证,加以反驳。“止”式类推,是用来区别和限制一般性道理的。如对方以“火铄金”,即火熔化金属的正面事例,归纳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火胜金”的全称命题,我则以在某些情况下有“金靡炭”(金属压灭炭火)的反例,予以驳正。“止”式类推,是对简单枚举归纳的反驳和修正。

3.推论谬误

墨家研究推论中的谬误,《小取》说:“夫物有以同,而不率遂同。辞之侔也,有所至而正。其然也,有所以然。其然也同,其所以然不必同。其取之也,有所以取之。其取之也同,其所以取之不必同。是故譬、侔、援、推之辞,行而异,转而诡,远而失,流而离本,则不可不审也,不可常用也。故言多方,殊类、异故,则不可偏观也。”

事物间某些属性相同,不说明其他属性也相同。“譬”式类赢推,运用应当慎重,不能从某方面相同,必推其他方面相同侔式类推,只能有限制使用,超出一定范围,就不能保证正确现象或结果虽然相同,但本质或原因,却不一定相同。援式类推也有可能犯错误。有时“其所取”与“不取”之同,是表面不能滥用。

运用譬、侔、援、推等推论方式要慎重,以尽量避免犯

误。关键在于全面分析事物多种条理、不同类别和理由,而不能以偏赅全。墨家具体分析在推论中足以引起谬误的各种情况,《小取》说:“夫物或乃是而然,或是而不然,或不是而然,或一“强”:牵强论证,强词夺理。这是常见的谬误和诡辩。

譬、侔、援、推,是墨家常用的推论方法,墨家逻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墨家不是机械运用,同时指出其不成立的情况。这种全面的观点是合理的。五思维规律

1。同一律

同类推荐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宁夏长城

    宁夏长城

    本书属“塞上江南神奇宁夏”丛书之一,以宁夏境内长城为叙述对象,较为全面、详细地描述了宁夏境内长城的历史沿革、建筑形制、结构和材料等。书中附录的长城图片具有一定的价值。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其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令人发指的侵略者?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国家,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鲁思·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 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

    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

    本缉收入的是关于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讨论会的内容,收录38篇论文,具体内容包括:郑州大古都的年代学研究、郑州商城的建造及其性质谈等。
  •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它们是被尘封在地下的美术陈列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古人打开了一扇窗。
热门推荐
  • 你有过前世吗

    你有过前世吗

    我叫周渊,实不相瞒,我现在开始慌了。一个关于自己死亡的梦重复做了十三年,怎么破?在线等,挺急的!!!从三岁记事,天天撞鬼,被鬼捉弄,长大了因为颜值太高,差点被鬼给强上了怎么破?问:这个女鬼挺好看的,我要不要屈服?阳气会不会被直接吸干?哦~~你这个磨人的小妖精!重复一遍,我叫周渊,实不相瞒,我现在慌的一匹!“歪,妖妖灵么,这里风好大,我好害怕!!!”
  • 重生之月龙

    重生之月龙

    少年含恨重生,几番周折穿梭于各界之中,只有无尽的冷酷与孤独。敌人的强大超乎想象,过去与现在,危机并存,少年并不是救世主,因为少年重生后的最初目的便是毁灭世界。
  • 历代兵制

    历代兵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残游记(古典文库)

    老残游记(古典文库)

    本书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书中借老残的游历见闻,揭露了“清官”苛政的暴虐,指出“不要钱”的所谓“清官”其实是一些“急于做大官”不惜杀害百姓邀功的刽子手。对这一点,作者自己也颇为得意,称:“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提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较进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主张却是落后的,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这在本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因此,《老残游记》是一部瑕瑜互见的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九州奇缘之幽荧剑

    九州奇缘之幽荧剑

    上古妖兽封印千年,化作绝世魔剑“幽荧剑”。得幽荧剑者得天下!幽荧剑出天下乱,人魔两界血雨起,在这乱世之中,寻仙少年意外得到幽荧剑……
  • 冷少总裁宠妻

    冷少总裁宠妻

    严禁转载,违者必究。这里没有激情的片段,也没有勾心斗角的场面,有的只是温馨浪漫。有的只是一个宠女人的男人和一个自卑的女人。他是冷氏集团的总裁,也是她眼中的“希哥哥”。他对其他人都是另眼相待,唯独对她宠爱有加。他从不对别人笑,就只是在她面前崭露笑容。可是,为什么她还是要离开自己呢?她是一个父亲离世,母亲不要的人,却有个“希哥哥”伴着她。她是个佣人的孩子,怎么可能配得上他这个总裁。她没有人疼,只是有“希哥哥”会疼她,宠她,可是她又怎么能承受呢?她要离开他,却努力打造匹配得上他的自己。感谢抬头让你吻为偶做的美丽的封面。此文每天在9:00——11:00之间更新,一天一更。如果想多更的话,请在下面留言,霏霏会考虑的。哈哈推荐朋友的文:晓臻:——梅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风云庄

    风云庄

    坊间传闻,得风云庄相助,可得天下。然而无人知其底细,更无人知其门主。他苟活于乱世之下,以经天纬地纬地之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只为报家国父祖之仇。然而,沉浸在仇恨中的他,最终意识到,何谓天下,何谓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