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100000023

第23章 墨学与哲学 逻辑 军事(6)

胡适的《先秦名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大纲》两书,评价“科学的和逻辑的墨家”,“是以同异原则为基础的一种高度发展的和科学的方法的创始人”,“对演绎和归纳具有相当时髦的概念”。他们“是伟大的科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作为科学研究和逻辑探讨的学派”,“是发展归纳和演绎方法的科学逻辑的唯一的中国思想学派”,“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为中国贡献了逻辑方法的最系统的发达学说”。“《墨辩》乃是中国古代名学最重要的书。”“墨家名学的方法,不但可为论辩之用,实有科学的精神,可算得‘科学的方法’。”

沈有鼎《墨经的逻辑学》评价墨家逻辑“是中国学术史中光辉灿烂的一页”。其总结中国古代科学,把古代科学所使用的方法提高到自觉水平,推动科学发展,“成就不在古代希腊、印度逻辑学之下”。3.现实价值墨家逻辑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华,是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普遍真理,经过创造性的诠释转化,能够在新世纪继续发挥对社会和文化的积极作用。梁启超在《墨子学案》论墨家逻辑的价值时说:“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子里两千年。今日我们在世界文化民族中,算是最缺乏论理(逻辑)精神、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我们还有面目见祖宗吗?如何才能够一雪此耻?诸君努力啊!”

沈有鼎在《墨经的逻辑学》中说,墨家逻辑代表“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光辉成就”。“中国古代逻辑学思想的发展,到了《墨经》,就同登上高峰一样。《墨经》不仅在古代,就在现时,也还是逻辑学的宝库。”

逻辑真理具有贯通古今中外的普遍性。中国古代逻辑的优秀:成果,应该向世界弘扬,使之与现代逻辑发展的最新成果相结合,成为中外逻辑交会的桥梁。中国名辩的现代研究成果,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作用。

现代哲学等社会科学所需要的是逻辑的力量,现代逻辑已成为哲学家、社会学家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自然科学也需要逻证明。墨家逻辑对古代科学的论证,可以成为现代科学的借鉴

4.世界意义

墨家逻辑在世界逻辑史上,与古希腊逻辑、印度因明一样有地位。亚氏和印度逻辑与墨家逻辑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一致处。亚氏逻辑注重推理过程的公式化和形式化,印度因明注重推理形式和具体内容的结合,为论辩需要服务。墨家逻辑揭示形式逻辑的某些共同规律,有独特的体系和精湛独到之处。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说:“墨家的名学在世界的名学史上,应该占一个重要的位置。”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说:“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逻辑学思想曾有很大发展,即所谓名辩思想。”“先秦的逻辑思想是丰富的,但有着较完整的理论的是公孙龙、后期墨家和荀况三家。”“后期墨家曾对逻辑学作出重要贡献,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逻辑史中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孙中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后期墨家逻辑”条目释文中说:“后期墨家逻辑是中国古代逻辑可以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古印度因明相媲美的科学体系,在中国逻辑史和世界逻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墨家逻辑是中国古代逻辑的重点,也是世界逻辑史的组成部分。墨学与军事一甲兵方起

《备城门》至《杂守》十一篇,专讲守城。孙诒让考证除这十一篇外,还应有《备钩》、《备冲》、《备堙》、《备空洞》、《备韫》、《备轩车》等六篇已佚,另有四篇,篇名已不可考。《墨子》城守诸篇本应有二十一篇,已亡十篇,现存十一篇。《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著录《墨子》七十一篇,包括城守各篇。同书《兵书略》载“兵技巧十三家,一百九十九篇”,班固自注:“省《墨子》,重。”与“兵技巧家”相“重”的《墨子》,是指讲守城技术的篇章。《墨子》城守诸篇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兵书。

《墨子》城守诸篇的特色是反映小国、小城人民积极防御战争的规律。它透过守城战斗的军队编制、武器装备、工程构筑和战斗过程,论述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在中国军事学说史上有重要价值。《墨子》城守各篇是中国古代积极防御战的经典,跟主要讨论进攻战规律的《孙子兵法》恰成古代军事学说中的双璧,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应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墨家积极防御的军事学说,在当代中国和世界,具有更为特殊的现实意义,应给予更多关注。从本质上说,人民要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和平生活,只有实施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

1.军事形势

《备城门》载禽滑厘问墨子:“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国,为之奈何?”墨子时代,齐、晋、楚、越四大国对峙,四分天下。《非攻下》载墨子说:“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节葬下》又说:“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齐、晋之君,此皆砥砺其卒伍,以攻伐兼并。”后形成齐、秦、楚、越、韩、赵、魏、燕八国争霸。越亡后,其余七强并立,即战国七雄,夹在其间的鲁、卫、宋、郑等小国、弱国,不断受大国、强国的攻掠。

2.战略任务

“守小国”,是墨家从“兼爱”理想出发,根据“大攻小,强执弱”的军事形势采取的战略抉择。墨家怀抑强扶弱的侠义,肠,采取守小国、扶弱国的立场,其战略任务是最大限度利用,国、弱国的人力、物力,采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削弱攻掠一方的有生力量,争取小国、弱国防御战的胜利。居民居民,抵挡大国十万正规军。《杂守》说,墨家守城“率万家城方三里”,一万户居民,城墙周长三里。《备城门》说:

(敌)攻以队,十万之众”,攻方队伍十万人。这跟主要反映大国进攻战规律的《孙子兵法》的说法相吻合。《孙子·作战篇》载孙武说,凡用兵之法“带甲十万”,披铠甲步兵十万。又说:“日明“守小城’’的战略抉择是在严峻的军事形势下被迫作出的,需要巨大战略勇气和充分战术准备。

在“大攻小,强执弱”的军事形势下,完成“守小国”的战胳任务,必须具备主观条件。墨家主张小国居民居安思危,积极备战。《杂守》载墨子说:“安则示以危。”在暂时平安中,要指出遭逢危难的可能。

墨子劝卫君蓄士备武。卫国是比鲁、宋还小的国家,周边与“好战大国”齐、晋为邻,不断受齐、晋攻掠。卫国上层骄奢淫逸,不思危图强。墨子游说卫国上层,分析强国林立,为求生存,应立志节欲备武,训练军队,不然难免速亡命运。

《贵义》载墨子对卫国卿大夫公良桓子说:“卫,小国也。处于齐、晋之间,犹贫家之处于富家之间也,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今阅子之家,饰车数百乘,马食菽粟者数百匹,妇人衣文绣者数百人,若取饰车、食马之费,与绣衣之财以蓄士(训练军队),必干人有余。若有患难,则使数百人处于前,数百人处于后,与妇人数百人处前后,孰安?吾以为不若蓄士之安也。”

卫国一卿大夫家,有穿锦绣衣服的姬妾数百人,豪华轿车数百辆,吃粮食养肥的马数百匹,腐败奢靡,可想而知。墨子从卫国面临的军事形势出发,告诫卫国统治者,应节欲尚俭,整军备武,改革政治,才能在大国挤压下长治久安,不致“速亡”。

墨子的警告没有引起卫国统治者的重视,卫国在周边强国的攻掠下败亡。《七患》说,国家大患之一是:“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看不清军事形势,麻痹大意,一遇突发事件,难于应付,必导致亡国。

小国应有危机意识,又不可在战略上丧失信心。在战事突发、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不能闻风丧胆,把国家、城池拱手相让。墨子提出“危示以安”的原则(《杂守》),在危难面前,要看到转危为安的因素。

《备城门》说,当敌人以“十万之众”,用“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附、辕韫、轩车”等各种战法,气势汹汹来攻城,应清醒分析守城战斗的有利形势,坚守胜围的条件。墨子说:“我城厚以高,守器具,樵粟足,上下相亲,又得四邻诸侯之救,此所以持也。”城墙厚高,守城器械齐备,柴草粮食储备充足,这是物的因素。内部团结,得道多助,是人的因素。凭借人和物的因素,守城战斗能坚持到最后胜利。

正确认识军事形势,对战略大局心中有数,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就可对可能发生的变故应付自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企图遏制我国的和平发展,不能丧失警惕,要有应付各种可能突发事件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包括以军事斗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稳定,保卫改革开放成果。我们在争取和平的同时,应居安思危,坚持加强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增强实力,随时准备应付不测事件。二非攻救守

1.非攻

墨子从劳动人民朴素的道德观念,概括“兼相爱、交相利”的“兼爱”说;又从“兼爱”说,引申“非攻”概念。“非攻”是平民道德的引申。墨子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祸篡怨恨”不生。“非攻”和“兼爱”,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墨子常用私有制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勿偷盗”,类比论“非攻”。他说:现在有一个人闯入人家的果园、菜园,偷窃的桃李瓜姜,入听到了都会说他不对,当政者抓到了也会惩

他。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不劳而获、亏人自利。同样,偷人家犬豕鸡豚牛马;屠杀无辜、抢掠衣裘戈剑;翻墙而人,绑架人之子女;挖洞人室,窃人之金玉布帛;等等,都是不仁不义的,应该鲁阳文君,捌、邻国相和郑国有攻伐兼并的意墨子批评鲁阳文君说,假定有一人,家里牛羊猪狗肉“食之不可胜食”,看见人家做面饼,千方百计偷来,说这样可以节省他家里的食物。墨子问鲁阳文君,这是他食物不够呢?还是他有偷窃病呢?鲁阳文君说:这是有偷窃病。墨子说,楚国四境之田,荒芜而不可胜辟,看见宋、郑之间有空地,千方百计占据,这也是有偷窃病。墨子对鲁阳文君说,窃一犬一彘而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这是知小物而不知大物。墨子从当时劳动人民兼爱互利、不偷窃的道德观念出发,保护小生产者的劳动成果与和平生活,谴责大国对小国的攻伐掠夺战争。

2.矛头所向

《非攻下》载墨子说:“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若使此四国者得意于天下,此皆十倍其国之众,而未能食其地也,是人不足而地有余也。今又以争地之故,而反相贼也,然则是亏不足而重有余也。”《非攻中》载墨子说,南则楚、越之王,北则齐、晋之君,所有余的是土地,所不足的是人民,然而他们却“尽民之死”,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足,而重所有余也。为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像齐、晋、楚、越等大国,占有广大未开垦的领土,不足的是垦荒种植的人民。攻伐兼并战争,是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荒谬背理。

《节葬》载墨子说:“南有楚、越之王,而北有齐、晋之君,此皆砥砺其卒位,以攻伐兼并。”当时齐、晋、楚、越四大国对峙,“四分天下”。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大诸侯国有齐、秦、楚、越、韩、赵、魏、燕八个,小的有宋、鲁、郑、卫、莒、邹、杞、蔡、郯、任、滕、薛、曾等。大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攻城略地,矛头指向周边小国。在中国走向统一的过程中,这种现象不可避免,但也给小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战争罪状

墨子历数“好战大国”攻伐掠夺战争的罪状。第一,耽误农时,使百姓陷于饥饿。《非攻中》载墨子说:“今师徒惟毋兴起,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今惟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以时生财”,必须“力时急”,抓紧农时,才能“五谷常收”,“生财密”。兴师动众,攻伐兼并,短者数月,长者数年,必然耽误农时,破坏农业生产,使人民饥寒冻馁。

第二,抢掠人民辛勤创造的财富。墨子说:“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诸侯,将必皆差其爪牙之士,皆列其舟车之卒伍,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刈其禾稼,斩其树木”,抢掠牲畜,把人民辛勤创造的财富窃为己有,是“非其所有而取”,“亏人自利”,不劳而获,犹如强盗。《孙子·军事篇》和《九地篇》说:“侵掠如火”,“掠乡分众”,“掠于饶野”,是大国掠夺小国的实情。

第三,残害无辜,掠民为奴。《天志下》载墨子指出,“好战大国”攻伐小国,“民之格者则劲杀之,不格者则系操而归。丈夫以为仆御胥靡,妇人以为舂酋”。被侵掠国家的老百姓,稍有反抗,予以残害,不反抗者用绳索捆绑,像牵牲畜一样掠回,强迫为奴,生如牛马。

第四,国家失卒,百姓易务。《非攻下》载墨子指出,“好攻伐之国”动辄兴兵“十万”,连年战争,“农夫不暇稼穑,妇人不暇纺绩织织纫,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务也。”等于使国家去劳动力,使百姓不能务本业。被迫征战的大国百姓,在征途因饥饿、疾病死者“不可胜数”,战斗“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攻下“三里之城”,“杀人多必数万,寡必数干攻伐掠夺战争,对交战双方的百姓都是巨大灾难。墨子的结是:“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4.救守

墨家由任侠尚义,而学军救守,组成带军事性的学术团体。平时过着半军事化的生活,衣食住行有严格制度,受严密组律的约束。墨家平时研究学问,从事各种事业,而一旦战争发,可随时拉出几百人,指挥、组织和参与小国小城的防御战斗。一次战斗,有上百名墨徒牺牲,这在各学派中独一无二,构成墨家一大特色。墨子教门徒“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用文武两手,反对大国对小国的攻伐,保护小国人民的劳动果实和生命财产。典型事例是《公输》、《吕氏春秋·爱类》、《战国策·宋策》、《淮南子·修务训》等载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

公元前440年的一天,墨子听到鲁班帮助楚国造云梯,准备攻打宋国,便从鲁国出发,日夜兼程,行十天十夜,到楚国都郢,找到鲁班。鲁班问:“先生有何见教?”墨子说:“北方有人侮辱我,请你杀他。”鲁班不高兴。墨子说:“我送你十两金子。”鲁班说:“我讲仁义,从来不杀人。”

墨子起身再拜说:“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鲁班被说服,并答应带墨子见楚王。

墨子对楚王说:“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日:“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日:“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椴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三事(以上三种比喻)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楚王说:“讲得好!尽管如此,鲁班已为我准备了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国。”于是把鲁班叫来一起辩论。墨子解下腰带当城墙,以木片当守城器械,与鲁班进行攻守模拟战。鲁班九次改变攻城器械和战法,九次被墨子打败。鲁班攻城器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尚未用完。鲁班对墨子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也说:“吾知子之所以距我者,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墨子说:“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御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说:“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同类推荐
  • 崧泽之光

    崧泽之光

    以古文化和水文化为特色的青浦,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六千多年前,上海最早的外来移民来到了境内的崧泽、福泉山等地聚居,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开创了上海历史文明的先河。如今,地处申城西大门的青浦,正从“上海之源”迈向“上海之门”,大力塑造“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新形象,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崧泽之光》,带你领略“上海之源”的文化魅力,感受传承历史文脉的时代价值。
  • 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

    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

    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写作。这首先是人类已经可以将很少精力用于维生的产物,很多人已经变得穷极无聊,所以写作。有一次我受一个读书俱乐部之邀去深圳,遇到当地某区作协的人,他告诉我说,仅仅这个区注册的写作者就有几千人。……我的写作很可能在他人看来不是个东西,但是那是我的生命,我的时间,我的痛苦,我的快乐。我早已乐在其中,这就足够了。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在说,大多数人在需求未得满足时陷入痛苦,在需求已得满足时陷入无聊,人生就在这痛苦与无聊的两端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
  •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热门推荐
  • 天降神伐

    天降神伐

    一个人有了三个灵魂,三个灵魂三道门。一个战俘,一个博士,一个古神。每一道灵魂之门的开启,都是一种蜕变......一道门开,金戈铁马平四方;二道门开,基因解码无人敌;三道门开,翻手风雨定乾坤;三门齐开,三魂齐聚斗苍穹。
  • 赤雪之

    赤雪之

    当雪花被赤色的鲜血玷染——是迷失,还是死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倾城修罗

    倾城修罗

    这是一个魔法与仙术并存的世界,这是一个充满了传说的世界。人说当朝的六皇子很受帝王的宠爱,人说六皇子相貌平凡,人说六皇子平庸之极,又有人说六皇子貌若仙童,也有人说六皇子绝世奇才,还有人说……传说很多,却没有人知道他们口中的六皇子是她而不是他!皇甫清墨(姬浩)一个总在杀人时微笑的顶级女杀手。皇甫清音——皇甫清墨的大皇兄,温润如玉,俊美如斯皇甫流云——皇甫清墨的父亲,冷酷无情霸气天成夜无双——皇甫清墨的侍卫,对皇甫清墨忠心耿耿…故事开始在姬浩穿越后“我是你的父皇,来,皇儿叫声父皇来听听。”皇甫清墨(姬浩)沉默的吃着面前的点心,无视之“你就是六皇弟吗?我是你大皇兄,以后我来照顾你好吗。”皇甫清墨把玩着手中的被附上吸音能力的守护石,无视之…“…”皇甫清墨将手中的一把灵剑递给夜无双,微笑,“以后你叫夜无双,为我而活。”男配增加中…依然的温馨,不一样的玄幻。本文女强……收藏与票票是最大的支持,谢谢~★☆★☆★☆★☆★☆★☆★☆★☆★☆蓝自己的小圈子:http://m.pgsk.com花界★☆★☆★☆★☆★☆★☆★☆★☆★☆推荐自己的新文《重生之嫡庶不分》链接:她有一个秘密,不,或者说她有两个秘密。一.她是穿越的,在这个身体十岁的时候穿越过来的。二.她有一个神奇的空间,里面有山有水还有许多的吃的,她很喜欢。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她都是一个淡定的人,别人欺负到她头上了她都能平静的看着。这样的她原本在那样的豪门大族里应该是没有存在感的,但是奈何她的身份过于尴尬。身为嫡女的她因为母亲身为主母,无错却被休弃不忿而死,而亦她成了庶女。她淡定,她从容,可是就是有人看她不顺眼!主母欺她,姐妹欺她,父亲亦欺她!唯有兄长处处护着她。可是现在,兄长的前程要被耽误了,于是某女奋起了!“老虎不发威你当咱是病猫吗?”本文种田+随身空间推荐友友的文:断掌王爷柔水妃——碟恋花红尘醉挽柔情——西子姐姐的古文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碧凌波
  • 镜花水月人不知

    镜花水月人不知

    一朝惨死,竟获天运再度重生。看苏肆儿如何复仇,什么权贵,哪有自家弟弟重要。什么人神不可相恋,自己的未来夫君该追还是得追。破案探险通通不在话下,回头一看自己的皇上弟弟跟国师好了,左相和右相好了,那自己...某桃花神道。“姑娘可生的真漂亮,不知小生可否把你娶回家。”“哦?可我…..是祸水啊,你不怕吗?
  • 草原:绿野千里的画卷

    草原:绿野千里的画卷

    从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所著的《内蒙访古》一书,我们知道了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摇篮,中国历史上的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他们都是从这里向西敲打长城的大门,走进黄河流域,走上中国政治历史舞台的。美丽的呼伦贝尔就是中国游牧民族历史舞台的大后台。
  • 道途漫游

    道途漫游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权力,势力,还是本心?当你突然得到了强者的传承,又会做什么?如果某一天你变成了一个另一个人,会是什么情况?或许,那些都不会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现世,充满了迷雾。一个人,一个孤独的求道者,等待他的归宿,会是什么呢?
  • 浮梦千寻屿

    浮梦千寻屿

    ※动漫风·原创奇幻·轻小说※双男主视角·少年佣兵VS死刑执行人※简洁细腻的刻画※全程酷guy※横跨四个树大根深的家族,纵贯人神鬼三界,奇幻大陆上无与伦比的冒险
  • 我在木叶冲会员

    我在木叶冲会员

    “经济,需要发展,社会,需要进步,而系统,需要充钱。只有充钱,你才能变的强大”日向俊彦:“那个,我有个问题。”“少年,在问问题之前,先想想你冲了多少钱。”日向俊彦:“····”这是一个穿越到火影世界,不断氪金变强的故事。《火影忍者》同人
  • 走婚

    走婚

    云桂西部有一个特殊的村子叫做麻姑村,麻姑村里全都是女人,而我和我的朋友就是因为这群女人,妄图贪香享受,最终却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惊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