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文学》2008年第02期
栏目:中篇选粹
《东南文学》最近发表一篇中篇小说,题为《一座城的陷落》,作者署名“吓你一跳”。吓你一跳显然是假名,文雅的说法叫笔名。笔名自古有之,比如詹詹外史,萤窗异草,西湖浪子,兰陵笑笑生,梦觉主人,天然痴叟等等,现代文学大师当中,也有鲁迅、茅盾、巴金和老舍,就更不说当下的安妮宝贝、呼啸山庄、基因突变和爱你没商量了。但吓你一跳毕竟让A州人着实吓了一跳,因为小说所写的人与事,让人隐隐约约感觉到是在影射本地最高行政长官——A州市市长杨涛。《东南文学》是A州市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在本地的文学刊物上如此张狂地影射攻击本地最高行政长官,不但史无前例,而且无法无天。无怪乎本地百姓争先传阅,拍手称快,情形十分火暴。《东南文学》因此有点洛阳纸贵。
《A州日报》记者邹芳是在一个无聊的夜晚读到这篇小说的,那天晚上她顺手拿一本杂志,用来催眠。如今的杂志大都有催眠功能。但邹芳一看题目和开头就被吸引住了,一口气看完之后立即给《东南文学》杂志社主编马尔然打电话,问“一座城的陷落”的作者是什么人,马主编说“吓你一跳”,她说废话,真名字。主编说不知道,是电子信箱投的稿。她说马老师,你的主编是当腻了吧。马主编说没有啊,正甜着哩。她说我看你是当腻了。马主编嘿嘿笑,说感谢邹名记的亲切关怀和热情提醒。他说刚刚有高人为他算过命,说他50岁之前是刘备入荆州,一边吃一边忧,而50岁之后,便有点吉星高照了。他刚过50生日,因为不想让邹名记破费,没有请她来一起热闹。邹芳说那就祝你生日快乐,吉星高照。说完就把电话挂了。
邹芳放下电话又拿起电话。这回打的是杨市长。杨市长所有的电话都打不通。她看了一下墙上的钟,不对啊,这个时候还不到11点,离他铁定休息时间还有1个多小时。她给他的秘书打手机,回答是,对不起,你所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连秘书也消失了。
哪里去了?邹芳有点愤愤不平地扣下话筒。
杨涛没睡觉,也没山门。他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那篇小说。他对自己说,写得好,痛快淋漓。就是有点太直太露,作为文学作品,艺术性不够,大大的不够。你小子胆大妄为,却道行不深修炼不够。难怪有人打电话,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弘扬主旋律,还有人建议,加强对市文联的组织领导。这些人,怎么说呢,借用一句欧阳修老先生的话,叫醉翁之不在酒。在哪里,在山水之间。不是说不显山不露水吗?有意思,有点意思。
杨涛今年50岁,对于一个地级地方主官,还算得上年轻,更何况,他在正厅级岗位已有10年的历史了。近几年,市委书记刘丰身体不好,生病住院的时间超过工作时间。刘书记为人随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对“权”字不怎么在意,不怎么计较。三天两头给省委打报告,要求辞去市委书记职务,并一再推荐杨涛同志接任书记。本州上上下下都清楚,市委可:作实际上是由市委副书记兼市长杨涛同志主持着的。也就是说,杨涛是本州地面上实际上的最高长官,用老百姓的说法,他是本州500万人民的货真价实的父母官,用机关干部的说法,他是大老板。现在老板时髦,连大学里的博士生都叫导师老板。
本州有点历史。建州1300多年,市面有一些古建筑,唐宋元明清,没断过。最著名的有唐朝的寺院,宋朝的文庙,元朝的石塔,明朝的书院,清朝的戏台等等。几年前,杨涛突发奇想,把原来贯通市内的宋代濠沟加以疏浚,引龙江水入城,恢复本州水城的故态,同时把儿个古建筑加以修复扩建,形成具有不同时代风格的古建筑群。游客来了,坐一条船,当然是仿古船,便可以在小城的历史当中行走,过一下历史瘾。他的想法得到刘书记的大力支持。几年下来,这一设想实现了,而且给本市带来了不小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但其间问题不少,毛病多多,世人意见如山,说法不一。小说“一座城的陷落”的出现,便是这些意见的集中反映。依小说作者吓你一跳之见,陷落的不但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而且是一批现代人。看来吓你一跳是个行家里手,小说故事生动,引人入胜,人物鲜活,语言很有张力,许多事许多人几乎可以对号入座。当然,最成功的就是那个小说主人公,东南某市市长木易浪。查百家姓,果然有姓木的,西晋就有叫木华的人。这个木华,字玄虚,当过西晋权臣杨骏的主簿,文辞华丽,有著作《海赋》传世。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作者说的是哪个,而且有点明目张胆。
邹芳第二天上午才找到杨涛,说杨市长好难找啊,给你介绍一位朋友,不知杨市长是否有兴趣。杨涛问是哪路天神,她说是文学界人士,作家,吓你一跳,市长不知是否耳闻。杨市长哈哈大笑。说这个人我早认识了,不用劳您大驾。她说放过他?他说看你凶的,吓我一跳。她便格格地笑。她的笑很酷,一笑倾城二笑倾国,很危险。她说一起吃饭怎么样?他说心向往之,只是有点身不由己。他把一天的日程安排念给她听:上午8点半市长办公会。中午宴请日本国某市贸易代表团。下午三点听取市环保局关于治污情况汇报。之后,与市歌舞团共进晚餐,该团即将出访非洲某国,负有极为重要的文化使命。晚上9点,与我市著名画家南天一绝喝茶,该画家最近有一幅国画被巴黎博物馆收藏,还有一幅画在香港卖了20万港元……他还没念完,她就把电话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