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05000000002

第2章 裹木匠

到了腊月,卧牛镇的街上红火得腾腾冒着热气。街道两边的厚雪被拉光了,腾出来地皮,稠密的摆上年画对联、瓜子花生、粉条猪肉、鞋子袜子……吆喝声一家比一家粗犷野蛮,小贩们穿着大衣,缩着肩膀,大口吐着白气,睫毛上也结了一层冰霜。穿成棉花包的人们挤来挤去,就算什么都不买,也要挤上半天过个瘾才回家。卖麻辣烫的把大锅支在店铺屋檐下,炉火霍霍燃烧,锅里的粉皮翻滚,浓郁的香味扑着鼻子,半个街道都闻得到。

裹木匠穿着油呐呐的厚大衣,坐在麻辣烫摊子上吸溜吸溜大吃粉皮。他才从乡里串户回来,还没进家门哩。路边停着他的手扶子。手扶子就是一种小的拖拉机,只不过没有方向盘,有两只车把子把持方向。车上搁着他的木匠工具,长锯子,推刨,大小的斧子,熬木胶的罐子,拉线的斛,钉子楔子,零碎的木料……

裹木匠并不喜欢这样热闹的气氛,他是个木讷沉默的人,更加喜欢单调安静的日子。他一年四季游走在乡里打家具,回家的次数并不多。直到快过年了,才转回来。自然,他也知道现在裁缝铺里忙得脚片子打着后脑勺,没人给他做饭,先在外面吃饱再说。

实际上,他也知道家里人谁都瞧不起他,连他的儿子都说他傻不愣登的,窝囊死了。就算裁缝铺里的那帮子学徒丫头们,都不待见他,清楚他在裹家的地位,爱理不理的也就罢了,还使唤他拿东拿西,当个佣人摆布。

裹木匠把手扶子停到自家院子里,生了炉火,烤了一阵子,无聊至极,就踅到裁缝铺子里来了。裹大嫂看见男人,眼皮抬了抬,使唤说,赶紧烫活去,我们都忙死了,就你逍遥得很,他爹。裹大嫂正在抱着一堆衣裳让几个女人挑拣,嘴唇子楚楚抖着,讨价还价,根本就没看他一眼,拿他当一团动弹着的陈年旧空气。

学徒们都踩着机子忙,没工夫理睬他。裹木匠看见新来的唐女子,就格外亲热一些,想着套个近乎。裹木匠谄媚地说,小唐手指长,天生缝衣裳的料。谁知唐女子一言不发,只管低头忙乎。裹木匠无趣,一边烤着铁烫子,一边又搭讪着笑道,莲丫,铺子里这么忙,你姑姑也不多收一个徒弟。莲丫白了一眼说,谁说没收?前儿个撵走了,蔓草吉,真个儿是个狐狸精,闲话多得很,被姑姑大骂了一顿。

裹木匠的嘴还是不闲着,又讪笑着说,莲丫,你今年白了也胖了,能找个好婆家了。莲丫的刀子嘴就一下还过来了,姑父,依着你的说法,琳子瘦尕瘦尕的就没人要了?卖猪是白胖了好,找婆家难道也上磅过秤吗?

学徒们都哈哈大笑,笑得肆无忌惮。裹木匠也嘻嘻笑着,又轻薄地说,琳子,你瘦几干巴的,敢不是心里有了人念想着想瘦了吧?琳子呸了一声说,我叫你叔叔哩,长辈这么说丢人不?街上有雪堆,自个儿撞去。这时裹大嫂从布帘缝里伸进来脑袋,大声说,琳子,老骚胡子再这么说,给我撕豁了他的狗嘴,敲掉他的狗牙。

裹木匠害臊的红着脸,低头悄悄烫衣裳。不过,他使气,扔掉铁烫子,直接插上电熨斗,任凭电表飞转。一会儿,听见裹大嫂在外间和人讲价,就又讪笑着,低低骂道,这母老虎脾气还暴躁得很,嘴都歪到耳根上去了。老子都没脾气,她还厉害得很呐,吃人哩。然后又腆着脸问,小唐有婆家了吗?怎么也像个砍掉嘴的葫芦,不说话呀?长得一根葱儿似的,胸脯高,脖子白得雪一样,也不知道哪个小伙子有福气。

莲丫恼了,一下变了脸,呼啦丢下手里的活,气哼哼地跑到外间去告状,姑呀,你也管管姑父,见人就混说,没个正经。听听他编排小唐,有这样当长辈的吗?

可是,裹大嫂却一下一下折叠布料,慢悠悠的回答,放心吧丫头,他也就是个胡骚情,嘴上过个瘾。若是真塞给他一个女人,也没有本事拿下来。

裹大嫂面子上是给莲丫说,可声音那样的大,分明说给裹木匠听,着实羞辱他。

唐女子腾地红了脸,她觉得嘴里干焦,胃里却泛起液体来,差点儿要吐出来。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明明被裹木匠轻薄,又被裹大嫂不入耳的话欺负。她自己无辜的,沉了脸,眼泪就吧啦吧啦滚下来,一边抽泣,一边干活。

谁知裹老大却依然轻佻地对唐女子聒絮说,世下女子,就要嫁人,我说错了什么?女大怀春,夜里想男人,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时候裹老汉子一掀布帘进来,怒冲冲地指着裹木匠的鼻子破口大骂道,你个窝囊废,烂话少些,也憋不死你。驴嘴一张出不来一句人话,干脆死荒野里去,让野狼啃了去。

裹老汉子极矬,踮起脚也不够五尺。裹木匠却细瘦,歪歪曲曲的高,驼背是一说,腰又塌下去一截,三弯弯。父子站在一起,有一种奇异的比对效果。裹老汉突然狰狞了脸,跳起来狠狠扇了裹木匠一巴掌,啐了一口。

裹大嫂跑进来,拉开他们,又扯着裹老头子的袖口往外牵。待要掀开布帘出去,却又扭身,把身子靠在门框上指头隔空戳着裹木匠说,祸害,你整个儿祸害,耷拉头,死在外面可好?一回来鸡犬不宁,耽搁一天的活计。家跟你有仇啊?还插的是电烫子,省点钱你要死啊?

裹木匠脸色惨白,嘴唇和牙齿裹在一起,蠕蠕的说不出话来。他把脊背靠在案子上,慢慢一点一点往下出溜,扁扁的脑袋耷拉着,整个人一顿一顿,一挫一挫,出溜下去瘫软在砖地上。他摸出一支烟点着,吧嗒吧嗒使劲儿咂着,眼珠子瓷登登的、呆滞滞的。这时案子上冒起烟来,电烫子底下一件缝好的呢子大衣烧成一团。

唐女子看看裹木匠手忙脚乱惊恐样子,也觉得他怪可怜,甚至有些凄凉。烧毁一件大衣,指不定被老板娘骂成个驴死鞍子烂呢。

不过细说起来,裹木匠也真的可怜得很。十来岁的时候,他被送到深山里本家叔叔家学木匠。婶婶的意思是要收些学费,最少一年也得给一百块。可是他爹死活不给,一个字儿也不拿。婶婶就叫他睡磨坊里。磨坊的炕常年不烧,阴冷阴冷,早晨起来席子上渗着一层水雾。他奶奶心疼大孙子,惦着小脚背来一张新羊毛白毡给铺上。可是只铺了一晚夕,羊毛毡就被婶婶拿走铺在她的炕上。裹木匠仍旧趴在冰凉的席子上,回家也不敢说。跟了三年,裹木匠除了打杂捞毛,锯子把都没摸过。他奶奶就偷偷拿出自己的几枚银簪子,一枚金戒指,塞给婶婶。这样,他才有机会打家具。但只教了两年,叔叔又不教了。奶奶无奈,又偷偷摸摸,不敢叫家人知道,衣襟里藏着几十块白坨子,暗暗塞给婶婶。这么着,裹木匠才学成手艺。

可是娶了媳妇哈芋之后,他才发觉自己的腰报废了,常年睡潮湿的炕皮子,彻底坏了根基。粗嗓门的大胯女人动不动哭成泪人,一哭嘴就歪到耳朵根子上去了,很骇人,妖怪一样的。她一到娘家就不肯回来,呼天骂地的咒骂媒婆,怨恨自己没跟上个知冷知热的人。裹奶奶骑着毛驴去请孙媳妇,答应给她开个布料铺子,给两罐子白坨子,单另新盖一院子砖瓦好房。

卧牛镇方圆几十里,都知道裹家藏有老货。虽然嘴上不说,人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布料铺子开了之后,裹奶奶又请来师傅,专门给大胯女人教手艺,学裁缝。这样,他的女人哈芋就成了裁缝,买卖也还不错。九十年代初,生意真的很好做。包产到户,人们手里刚刚有了钱,做衣服不怎么讲价钱,铺子门一开,就有钱滚进来,太忙的时候,裹木匠他爹还得去帮忙。看在钱的份儿上,哈芋不再闹腾了,安心过日子。那年冬,他奶奶走着走着,一头栽倒仙逝了。这叫裹木匠伤心不已。

倒是他爹,待他慢慢好了些,四处花钱给他看病,不敢张罗,悄悄儿请大夫,悄悄儿抓药。奇怪的是那年秋天,他女人怀孕了。连他自己也怀疑是不是大夫的药有疗效了。直到儿子长到四五岁,他才隐约明白怎么回事,虽然他抵死也不愿意相信。

虽然他和哈芋都是极高的个子,儿子却矮,矮得几乎看不出来在生长。他和哈芋是长脸,高颧骨,大眼睛大嘴。儿子却是方脸,方方正正的,很短促的脸颊。眼睛一道细缝儿,不细细看还看不清楚。邻居们都感概说,哎呀,真是谁家的根就是谁家的人,这娃长得和爷爷也太像了些。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此他心里憋了个疙瘩,不愿意待在镇子上了。他买了一辆手扶子,拉着工具游走乡下去了。赚了钱,自己大吃大喝,也不管儿子,也不管老子。偶尔剩下几个,交给他娘。一年里,他回家也就三趟,春种,秋收,过年。镇子上的人都风传他外面有人,只有裹大嫂毫不在乎,咧着大嘴鼻子里冷哼一声:塞给他个女人,也没那个本事。

这天下午,唐女子看着裹木匠脸色平静的做饭,有条不紊的切菜,下面,掏炉灰,洗锅,显然他早已是习惯这样的日子了,不知道丢人出丑。他的黑色棉衣上沾了面粉和炉灰,黑白分明。他的脸上也落了炉灰,他掀起粉红的窗帘蹭蹭,倒是弄得满脸青黑,一副窝囊而愚蠢的样子。

夜里,大家都在赶着加工衣裳。唐女子吸了一口气,面朝着炉火,烤得热气腾腾。后背贴着窗子,冷得前心贴后心。冷和热都很彻底,似乎要从身体里分层揭开。屋子里静静的,只有机子急促的响声。她突然从心底里哀叹,所谓的婚姻,难道就是这样的惨不忍睹?就不能过得温软一些吗?

同类推荐
  • 村长逃犯

    村长逃犯

    村长王德宽上任不几天,就打人。据说下手狠,先给一个满脸花,后给一个旁踹,估计这两动作,送给谁谁也好不了哪去。果不其然,经派出所插手,刑事鉴定出来:轻微伤。轻微伤是啥概念?沾了一个轻字,就好像没事似的。那么想可就错了。这一个轻字,因为进入刑事范畴,你得判刑。拿老百姓话来讲,得把你猴起来。猴,当地土语,跟抓一个意思。不过呢,法是靠人来执行,政策也不全是板上钉钉子。如果私了,这也不算啥大不了的。通常一般或者大概,都采取私了。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这么个理。
  • 哪个路人没有悲伤

    哪个路人没有悲伤

    程晔含泪点了点头,说:“您没死,真好啊。”突然,她又莫名其妙地脱口而出说,“您的命比彭鹏的命大,您比他幸运。”康振国淡然地笑了下,说:“幸运?哪个路人没有悲伤?”程晔一下子没听清楚,愣怔地看着康振国。康振国看了看手表,说:“你看,时间不早了,你赶快去上班吧。”程晔想到康振国老伴也该快回来了,就点了点头,说:“好,有事给我打电话?我有事,给您打电话?”“好,赶快上班去吧。”程晔转身走了,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跟康振国摆了摆手。康振国笑着跟她摆了摆手……
  • 火之幻影

    火之幻影

    本书是著名日本作家陈舜臣最得意的推理小说。主人公叶村省吾的义母离奇死亡,在场所有人都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据,凶手究竟是谁?随着调查的不断展开,一个个更大的阴谋也慢慢浮出水面。
  • 那时上帝是只兔子

    那时上帝是只兔子

    她叫埃莉。四岁就能读会写,爱与比她大的人交朋友。一天,埃莉认识了新搬来的邻居戈兰先生。懵懵懂懂地走入成人世界的她,不知道这个八十岁的老人竟会伤害她。埃莉感到既困惑又羞愧,担心再也没有人会爱她。哥哥乔适时拉起她的手,并送给她一只兔子做礼物,陪伴安慰她。那之后,两人无话不谈,包括那次伤害、乔自己那个对父母也说不出口的秘密、还有埃莉一生的好友潘妮。从4岁到33岁,从小镇埃塞克斯到康沃尔,从伦敦到纽约,生活看似平静坚固,却暗流涌动,潜伏着欺骗、背叛、分离、灾难、性与暴力,生活的阴暗面时刻准备伸出手,吞没他们。唯一不变对爱的信念,始终守护着哥哥和妹妹。一个不同寻常的成长故事。一对兄妹如星月般的守护和牵绊,一个家庭近四十年间的流转变化。所有那些成长中的美好与甜蜜、困惑与孤独,这本书都帮你说了出来,让你读完只想把它抱在胸口。
  • 民国饮食之女招待记

    民国饮食之女招待记

    从店小二到女招待谈论民国饮食。最大的时代变迁之一,是从店小二到女招待的转换。这方面,老板表现最积极,文人笔触最敏感。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女人不抛头露面到外面干活,否则就是沦落风尘了;当时一些作者在报章上撰文,谈论历史上的所谓的女招待,实际上也就是妓女,或皮肉之倡,或歌舞之伎。像《玲珑》1936年第11期的《女招待诗》说:“女子当垆应以卓文君为始,至今则称为女招待矣。”这卓文君,只是特例,而且是卓文君的故意之作,以使祖父引以为羞,乖乖拿出钱来,供养她与司马相如这一对私奔男女,达到“啃老”的目的。
热门推荐
  • 任正非正传

    任正非正传

    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多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任正非正传》是一本展现任正非及华为历史的画卷,主要以任正非的人生经历为主题,以华为的发展历程为辅线,详细介绍了任正非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如何把华为从边陲小镇的小公司培育成了叱咤全球的跨国巨头的。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任正非,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秘而低调的人所做的伟大的事业。
  • 仗剑天涯

    仗剑天涯

    少年无华,与父相依为命,不曾对生母有任何印象,在目睹父亲惨死之后,踏上探寻生母的身世之谜,没有想到的是,等待他的是一环又一环惊天谜局。在一步步揭开谜底的过程中,发出最强音,不做棋子,要做下棋人。经历了生与死,爱与恨,世间苦,人情溥!道出正非正,邪非邪,人心善恶一念间,真亦假,假亦真,几人欢笑几人怨。
  • 口才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口才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如何说话,通过举例分析来教大家在各种场合的说话技巧。
  • 帝灵神女绝宠仙妃

    帝灵神女绝宠仙妃

    她是天灵世一统六界的帝尊灵神,表面温文尔雅,万年不变的微笑脸,实则腹黑狡诈。他是神源之世至高无上的神帝,万人敬仰,却唯独对她无可奈何。在一场阴谋之中,她被推下灭神台,陨落失踪,漂泊了百年掉入凡间,天界早已物是人非,她誓要那些伤她之人百倍奉还!其实在这期间也是挺悠闲的,她收了一个徒弟,机灵可爱,还是南海鲛人皇室的星河公主,又有几头洪荒远古的神兽跑来求她做主人,各种奇珍异宝拿到手软!就是偏偏有个妖孽三天两头总来打扰她,各种霸道卖萌,嗯,看在他长得还行的份上收了他吧!看帝尊灵神如何玩转这世间山河!
  • 梦醒之后我是王

    梦醒之后我是王

    孟婷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女生,经常因睡过头导致上课迟到,为了让自己的妈妈在家长会上抬起头来,头悬梁锥刺股减少睡眠时间,最后还是因为睡眠不足晕倒在课堂上,等她醒来之后再次入睡,却发现,她可以在梦里经历其他的人生,从此开始走上了,全能"女汉子"的不归路。萌新作家第一次写文,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等我“长大”
  • 谁能给我一个亿

    谁能给我一个亿

    《谁能给我一个亿》,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人物为主线,将十三位具有典型意义的富豪的成功经验进行浓缩,用最精简的文字加以表述,让我们在读故事的过程中,领略获取财富所必须具备的意志品质和所需品尝的酸甜苦辣。第二部分,本书将各种获取取财富的能力进行拆解、估价。总结出十个价值千万的能力(包括获取财富的勇气、创意、行动力、机遇、人脉、口才、激情、诚信、自信以及对于财富的执着),带领我们去细绌地体味获取财富所需要的点点滴滴。
  • 韶临天下

    韶临天下

    迟韶曾说,“过刚必折乃刚变脆”,所谓大浪淘沙,剩下的全是金子。自是年幼逃出家门,混迹江湖全凭一身筋骨。一朝鲁莽杀了镇东郡守,上朝廷怼了皇帝,举兵反叛,随着队伍逐渐壮大,攻破南方地区。褚阳城一战,天下归一。且看风云女子,刀剑夺天下!
  • 武侠之最强BOSS只种田

    武侠之最强BOSS只种田

    活了三世。庸庸碌碌过一世!风光威武过一世!这一世,他只想平平静静的生活,不求大福大贵,只求一家平安。……“大佬,听说你是隐士高人?”“不是!我只是个种田的!”“大佬,听说你是炼丹宗师?”“不是不是!我只是个种田的!”“大佬,听说天下第一神兵是你打造的?”“都说了,不是了!什么天下第一神兵,老子什么都不知道。”“爹爹,那剑不好玩,我想玩弓箭!”“没问题,老子制造天下第一,现在爹就给你打造天下第一的弓箭!”吃瓜群众纷纷掉下巴,“说好的,你只是种田的?!能别瞬间真香吗?”没错,这是一个异界大帝走上种田,宠妻,养娃的故事。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