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49300000008

第8章 执行力篇

执行力只与“做”有关,与“说”无关;只与“做完”了多少有关,与“做了”多少无关。所以,如果你只会“说”而不会“做”,抑或“做了”很多,却没有一个“做完”,那么你的执行力就是——零。

别拿自个儿当“省委书记”

民营企业最为重要的价值观就是务实。任何一种形式的官僚主义都是荒谬可笑的。

都知道民营企业是以做事、赚钱为本的。这个大前提决定了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一切事物的出发点都应该是两个字:务实。任何与务实无关的东西,都应该扬弃。

但在现实世界中,搞混了这一点的民营企业真是何其多也!不知是小时候电视看得太多,还是从前计划经济时留下的遗毒太深,现在的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看上去几乎与省委书记无二,十分有领导派头,说话必打官腔,言必谈开会。诚然,开会是在任何一种组织中落实管理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可或缺。但如果事物仅仅停留在会开了没有,而不是事儿办了没有的程度的话,那么会议本身就仅仅流于形式,成了为开会而开的会,开会这件事儿就会成为一种在民营企业中极为可笑的官僚主义的典型象征(尽管在事业机关中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但人家那是吃的皇粮,有国家养着呢,而你是民企,你的食儿得自个儿挣,千万别搞错了角色)。

当然,也许每个人都幻想着自己拥有一个梦幻般的团队,做事儿唰唰唰,利索得不行——遇到问题赶紧开会,会开完了弟兄们立马儿行动,齐心协力,三下五除二就把事儿漂亮地办了,根本不需要你操心——多爽!这种执行力不是盖的!

问题是,你是否拥有这样的梦之队?

恐怕绝大部分时候让你郁闷甚至痛苦的事儿是——甭管你开了多少会,基本上说的都是重复的话,讲的都是重复的事儿——意味着你的会开得极没效率,开了也等于白开,因为什么事儿都没解决,什么事儿都没办成。也就是说,你这就叫为了开会而开的会,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典型的官僚主义——甭管事儿干没干成,反正会我开了,事儿我布置了(意味着我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没干成是他们的事儿,和我无关。

现在问题来了,你虽说可以这么理解这件事儿,但就像我前面说的一样,你毕竟不是国家队,有国家养着,你是民企,得自食其力,如果企业垮了,你也就没饭吃了。没人给你包底儿,你的底儿得自个儿包。事情就这么简单。

归根结底,开会是为了解决事儿,解决不了任何事儿的会不如不开,或至少应该少开。

那不开会的话,怎么解决问题呢?很简单,有些事儿一对一地做效果更好,且更结实。

因为开会,说白了就是把大伙儿招到一起商量一件事儿。这种形式重不重要?实话实说,重要。但走了形式主义的话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很多事儿可以不用把大伙儿招到一起商量的话尽量不要这样做。因为如果你这样做了,就等于给了很多人滥竽充数的机会——表面上也事儿事儿地往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实际上脑子里根本就什么都没听进去。所以,很多时候,与其大家伙儿一块儿说,不如一对一地说来得实在。这样做表面上看似乎效率不高,但结果却很结实也很真实,一点一点地积累这种真实而结实的结果,最终你会收到你想要的成效。总比你开了一万多个会,事情还在原地儿纹丝未动强得多。

开会就好比一刀切的办法,表面上看是你想来个一举搞定的大动作,而实际上其效果往往就像一块玻璃一样,易碎而不堪一击。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它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也往往不具备可持续性,就是说成果很脆弱,不结实。

而一对一、人盯人的方法就好比挖墙脚、掺沙子的游击战法,灵活机动。虽说每次的成果都极为微小,却很结实,也很真实,这样的微小成果一点一滴地累积起来的话,你最终会拥有一棵真正的参天大树的。这就是经典的积小胜为大胜的道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

别总和自己较劲儿,老想做大事儿,一口吃个大胖子。实际上我们都是凡人,都习惯于做小事儿。但你要相信,一百件小事儿总能凑成一件大事儿的。

做你习惯而擅长做的事儿吧,别总是异想天开,当自个儿是个省委书记。

“这事儿我已经交代了”

记住,我们的管理者不是国家干部,凡事只要交代下去就算完事儿。对执行的推进与落实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碰到这样一件经典的头痛事儿——你安排给下属做的事情好几天都没有反应。当你把这位下属叫来询问的时候,他会颇为理直气壮或时而带点委屈地说这事儿不怪我,我已经把这件事儿交代给下边的人做了。言外之意,他只能做一个传话筒,把话传出去就算完事儿,至于底下的人做没做到,那是他们的责任,与自己无关。

中国人称这种现象为大懒儿支小懒儿。每个人都指望着别人去做事,自己只负责发号施令就行。

诚然,在企业管理当中,层级管理很重要。只要企业组织架构中所有层级的员工都能够哪怕按部就班地担负起各自的职责来,事情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推进。但是,这种理想的各尽其责的局面在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中,尤其是很多民营企业中往往很难真正实现。因此,这种大懒儿支小懒儿的做事习惯往往会导致很多事情都是在众人的嘴上打转儿,根本得不到切实的落实。每个人都在说,但是没有人会去做。

我在上文中颇为刻薄地批判了民营企业中的官僚主义现象。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说,做事才是最高指导原则,是一切企业价值的最终体现,而摆谱则没有任何意义。无论你是什么经理,这个总那个总,只要你是民营企业的干部,不做事就没饭吃。

但是,我们的很多管理者也许会有话说——我并不是想摆官架子。我也很忙啊!有一大堆事情做。而且,我也不可能事必躬亲,那要底下的人干吗啊?

说得很对。我并不反对支派人做事,相反,我一贯认为真正聪明、能干的管理者应该尽量减少事必躬亲的机会,一定要敢于并善于支派别人做事。说得极端一点,那些过于兢兢业业,凡事必亲力亲为的管理者往往是二三流的管理者,他们的过分敬业与亲力亲为与其说是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不如说是起到了剥夺手下人的责任感、敬业机会与表演舞台的反作用。真正好的管理者绝不应该做那种让别人(手下人)闲下来,累死自己的傻瓜,一定要做到累死别人,让自己闲下来才行。当然,这个闲下来不是说鼓励我们的管理者偷懒,恰恰相反,因为把手下人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做到这点本身就是一个管理者管理手腕强大的生动表现。记住,让别人做事的人才是管理者,自己做事的人只能是普通员工),自己才会有闲下来的机会,而利用这宝贵的闲暇时间,管理者需要去做一件更为重要的事儿——监督那些你交代下去的事儿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再重新捋一遍思路。管理者要善于支派别人去做事,从而让自己相对地闲下来,这样才会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去监督自己交代下去的事儿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否则,不但自个儿累个半死,交代下去的事儿也一件没落实,最后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白忙活的结果。

记住,你只是民营企业的干部,不是政府机关的高官达人。务实与做事才是你能够生存的唯一基础。“这事儿我已经交代下去了”这种官腔还是少一些为妙。

天下没有“长了腿”的政策

任何一种制度与政策都不可能只要被制定出来就会自己保证自己的执行。所以,只负责把政策制定出来就万事大吉不是管理者尽职尽责的表现。只有推进执行才是硬道理。

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中有一个通病——对于各种制度与政策,他们是只管制定,不管执行。仿佛这些制度与政策都自己“长了腿”一样,只要被制定出来,就能自个儿保证自个儿的执行似的。

在我的公司里,每个月都要为销售部门制定提成政策。就是说为了激励员工向企业希望的业务发展方向上努力,企业需要经常灵活地调整提成政策,将企业的战术意图如实地反映在政策中,通过政策大力引导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与努力方向。

但有意思的是,回回费了半天劲儿才制定出来的政策,销售经理只是在月初的例会上简单宣布一下,然后就贴到告示板上万事大吉。所以每个月的政策都会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对业务的指导和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仅仅沦为了销售人员月底拿来估算当月收入的一个参考工具而已。

无独有偶,我还发现,无论是哪个层级的领导召集的会议,基本上一散会就完事儿。会上讨论的内容、制定的政策与制度根本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所以回回开会都说相同的事儿,相同的文件发了一大堆,但是事情还是在原地纹丝不动。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出于一个相同的原因——执行力太差。或者再上纲上线一点儿,也许还因为在我们的某些管理者的头脑里还残留着较为严重的官僚主义思想——我只负责说事,做事是别人的事儿。

如果我们的管理者都这么想,也就只有指望我们的制度与政策都能“长出腿”来,自己保证自己的落实了。

就拿上边关于销售部门提成政策的例子来说,作为部门管理者,不能宣布完了就算了事。员工是否都做到了真正的理解,有没有疑问,在日常工作中到底执行得怎样,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等,都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去关注、监督,甚至于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协助。而不能当个甩手掌柜的,把事情推出去完事儿。

同样的道理,每一次会议讨论的问题,出台的决议与制度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谁去负责落实,什么时间落实,落实不了怎么办等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PDCA管理方式一定要有个强有力的推动者,而且是一插到底式的推动。否则,开多少会也是白搭,大家凑到一起浪费唾沫星子而已。

记住,世界上没有“长了腿”的政策与制度,甭管是多小的事儿,都得靠人力去推动,去解决。

与其把那么多时间浪费在制定政策与开会上,不如省点时间扎扎实实地落实几件事儿来得实在。

“句号”式管理与“逗号”式管理

“画句号”式管理可以让企业拥有坚固无比的地基,所有的政策与制度都能修成正果;而“画逗号”式管理则会让企业像建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样,随时有可能坍塌。

我们在做事情时,一定要养成一个刨根问底儿的习惯,就是说,要养成一个“画句号”式的做事风格。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底又有几件事儿是扎扎实实地以画上句号结束的呢?恐怕99%的人在99%的情况下都在自觉不自觉中周而复始地画着逗号儿,并任凭这些逗号们不停地折磨着自己的神经,耗费着自己的精力乃至于生命吧?

以下就是几种典型的“画逗号”的方式及其后果。

1.本来是想着一门心思做某件事儿来着,但做着做着别的事儿又来了,只好把这件事儿放下,又去干那件事儿。结果干着干着也就把这件事儿忘了——这是典型的狗熊掰棒子式的方式,结果就是辛辛苦苦忙活半天,都瞎忙活了。自己都犯晕,不知道都忙了点什么,是为忙乱。

2.压根就没想着好好办这件事儿,草草画个逗号了事。别人问起,就胡乱找个借口搪塞过去——这种人一辈子都会在逗号中度过的,因此一辈子都干不成几件完整的事儿,整个儿是废人一个。

3.本来是想一门心思干成一件事儿的,但是中间遇到了挫折(阻碍或干扰)而露了怯,只好中途放弃了——这种人也并不比上两种人强。充其量也仅仅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难成大器。

……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频繁画逗号的结果是既有喜剧色彩又有悲剧色彩。

喜剧色彩说的是往往天天画逗号的人会有一种苦闷,很多事儿总是绕了一大圈儿又回到原点——明明努力过很多次,费了半天劲儿,怎么还是那样儿,一点儿都没起色?

悲剧色彩说的是往往这种人办事并不一定偷懒儿,甚至有可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主儿,可到头来却两手空空,落得个有苦劳没功劳的下场,令人唏嘘不已。

所以,你干的事儿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干完。就是说,要把那件事儿干到最终结果出来那一刻才能停止,是为“画句号”式的工作方式。我们宁可少干几件事儿,但只要干就干到画上句号为止,捞不着苦劳,捞个功劳才是聪明人。反之,只要你扎扎实实地积累你的句号,就算你的做事速度比那些一分钟就能画上十个逗号的人慢得多,时间长了,你的收获也会远远超过他的。乌龟与兔子赛跑的故事总比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好听。

实际上,句号,也就是我称之为凡事彻底的原则,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就好像是一座建筑物的地基。大家都拼命地多画一些句号,这个企业的地基就会很坚固、很扎实,所有的政策、制度都能开花结果。反之,一个大家都拼命画逗号的企业,它的地基是不稳固的,就好像把楼房建到了沙滩上,整天都摇摇晃晃,没准儿哪天就会崩塌。这样的企业,所有的政策、制度都将不可避免地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有意识地多画一些句号吧!宁可把其他的一些事儿先耽误下。

“抓细节”与“找碴儿”

对细节紧抓不放并不是故意找碴儿,而是为了防止推倒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

我们常说细节重要甚至细节压倒一切这样的话,但真正明白其真实含义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细节重要这句话已经和顾客是上帝这句话一样,成为了中国经济界最为著名的,也是最为经典的两句废话(也许是两句笑话?)——是个人嘴上都挂着,但没人真把它当回事儿。(罪过罪过!也许真有一千万分之一的人把这两句话当成事儿了也说不定?世界上也许真有这样的怪物?)

比如说,前两天,销售部的几位美女就向公司领导提出了抗议——公司要求每个员工都要按照标准着工装,女员工要按照标准把头发扎起来并戴上头花——太过分了,连扎不扎头发都要管!这是我们的自由,我们也有选择自己爱好的权利!

不好意思,我想回您一句:公司的要求还有很多,比如不许戴耳环、不许化浓妆等等,是不是也妨碍到了您的权利?公司禁止穿牛仔裤上班是否也妨碍了您显露身材的权利?或者说,如果您真的是身材曼妙,觉得只有比基尼最能展示您美好身段儿的话,是不是公司也应该允许您穿比基尼来上班?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制度。相信只要不是太过分(比如某家公司的制度不近人情到了触犯法律的程度),国家一般都不会过问的(这点儿事还要麻烦国家本身就是一种罪过)。你不接受可以选择放弃这家公司,而没有权利让这家公司放弃它的制度。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抓细节与找碴儿的关系问题。

我们的很多员工(比如前面提到的几位女员工)都认为公司制定并执行这些关乎细节的制度,简直就是找碴儿,因为它毫无用处——扎不扎头发和做好工作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工作做好了不就完了吗,你管我扎不扎头发呢?)此言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琢磨一下就会感到漏洞百出——不扎头发真的就能做好工作吗?不尽然吧?我今天允许你不扎头发来上班,恐怕明天你就会觉得工装也碍事儿,不如穿便装;后天就敢戴个大耳环来上班;大后天也许就真敢只穿件儿比基尼现身了……那时恐怕就很难保证你能很好地工作了。当然,我承认我的例子有些夸张。我只是想说明一点,抓细节,真的不是为了找碴儿,而是因为如果我们轻易地放掉了一些细节,惰性与惯性就会悄悄地侵蚀我们的意识,往往会令我们不仅仅止步于此,其他的环节也会不断地沦陷,直到整体变得一团糟为止。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所以,如果我们想始终保持适度的紧张感,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达成高效率的工作流程的话,就一定要从抓细节着手。

简单点说,就是说如果你开始忽略掉第一个细节的话,其他的环节也会相应地以骨牌效应般的速度迅速地崩溃,最终导致整个局面的彻底混乱;反之,如果你想挽回混乱的局面,也要从一个一个地抓细节开始,重整河山。这就好像是用双手抓沙子,如果你的手指缝闭得不紧,沙子就会一点一点地漏掉,最终让你两手空空;而只有紧闭十指,一粒沙子都不漏,最终才能满载而归、修成正果。这就是抓细节的道理。

相信我,天底下没有真正喜欢找碴儿的人,除非他的脑子进水了。抓细节自有它的道理。

同类推荐
  •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囊括顶级企业家的管理智慧,汇聚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思想。揭露管理学神奇的定律,让管理不再难做。
  • 餐馆新员工实用培训一本通

    餐馆新员工实用培训一本通

    本书对餐饮新员工应知应会的各项技能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介绍,主要涵盖餐馆新员工岗位认知培训,餐厅服务礼仪专题培训,餐饮员工端托、摆台、酒水服务技能培训,餐饮推销专题培训,餐厅安全专题培训,餐厅卫生专题培训以及高素质的餐饮服务员还必须要了解的相关行业知识和具备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能力等多方面内容的培训。
  • 选一条人少的路走:做令人尊敬的金融从业者

    选一条人少的路走:做令人尊敬的金融从业者

    本书是王鸿嫔对自己过往投资经验的总结,记录了她从2003年来到大陆发展,一直到2010年离开上投摩根这段时期内的投资经历。王鸿嫔总结了这段时期内她自己、客户以及身边同事的各种成功、失败案例,最终将这些经历,汇集成三大核心内容:如何养成正确的投资观念、如何在工作中成长、什么是正确的财富观。
  •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只有授权,才能让权利随着责任者,只有权、责对应才能保证责任者有效地实现目标。授权不仅能调动部属积极性,也是提高部属能力的途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双眼永远要比双手做的事多。本书立足于中国人思维模式,汲取西方之精华,注重实操性,让管理者即学即用。
  • 激活你的团队

    激活你的团队

    激励的技巧像一团云雾,很难掌握。同一个人,以同样的语速,对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本书中,我们从14个方面对激励的技巧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且针对不同的人和企业设计了个性化的激励方案。希望能通过这些激励的技巧给企业的管理者一些启示。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美国历史(英文版)

    美国历史(英文版)

    《美国学生历史》(英汉双语版)出版问市后,受到众多读者欢迎,不少读者期望能买到英文原版关于美国历史的教材,《美国历史》正是为满足这部分读者纯英文阅读的需求。这本全英文版的《美国历史》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比尔德编写,以西方人的视角,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殖民地时期到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文明发展。《美国历史》按不同历史时期,分知识点,一一讲述,便于理解记忆。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章的重点和难点,每章末尾还附有练习题和思考题。文中还配有相应的插图,便于对不同地域和各个时期人物及事件有更直观感受。
  • 爱在边缘

    爱在边缘

    爱情存在的形式有哪几种?在一起很快乐。在一起不快乐。不在一起很快乐。不在一起不快乐。以上皆是。单选,复选还是无可选?我承认,比起拍过五月天很多只MV的陈宏一,比起一个新奇好听的片名,比起陈绮贞张悬Tizzybac,比起林嘉欣吴立琪,我更喜欢这段文字说明。那些我们总是要为之哭泣,为之愉快,为之兴奋或是厌烦的,那些过去时,进行时或是将来时的,那些爱情故事,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 叫我怎能不歌唱

    叫我怎能不歌唱

    平均海拔三千九百米的玛孜河谷,河麦乡人世世代代过着自以为满足的日子。河谷沿岸,陡峭的山坡上为数不多的沙质土壤里狗尾巴草一样轻飘飘的青稞,还有每天来回行走在羊肠小路上的牛羊是河麦人赖以生存的食粮。原始的生活方式,加之德高望重的阿爷顿珠多吉老人陈旧的思想观念,制约着当地的农业发展,河麦人在自我满足中艰难地沿袭着“乡下的日子无论怎样过都是一回事”的理念过着平淡日子。多年来,地少、仅靠牛羊为生一直是乡长仁增汪杰的心病,他带领全乡六百多个劳动力硬生生地把一座山峰开垦成了一个足有一千七百多亩的大坪坝。
  • 重生古代之商业大亨

    重生古代之商业大亨

    现代广告界女强人一不小心穿回古代,开始在古代的商业传奇。本文不腹黑,不宫斗,走轻松幽默,古代爽文路线,坑品有保证,放心进坑吧。
  • 玄天魂帝

    玄天魂帝

    重生天魂,只为寻前世妻,逆天魂纹,九方魂灵,注定一生平凡不得,吞万魂,破天穹,铸就旷世魂帝。
  • 我和你的距离只有一个转身

    我和你的距离只有一个转身

    璐雅百无聊赖地走在这座城市的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中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孤独的过客她不是,这座城市的边上有她要找的人拉萨,这是她第二次来了上一次,应该算作是甜蜜的令人心醉的回忆而现在,所有的都行将结束,梦醒时分泪水会清洗走过的路初夏的阳光没有任何阻碍地倾泻在高原每一处,白晃晃的亮眯住了远望的双眼,皮肤被舔舐过似碰触烙铁的痛街上的人们多数打着太阳伞戴着墨镜,一个个神情慵倦,从首尾相连蹒跚前行的众多汽车间来来回回穿过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让人反胃的尾气味道她不知不觉走到布达拉宫一侧的古树下,在一条青石凳上坐下。
  • 大牌二手妻

    大牌二手妻

    一场突入其来的婚变,让她成为商政界的笑话……一无所有,消失一年,本已小有资产的她,却因最信任之人出卖;卖到A市黑市中,沦落到拍卖台之上……阴差阳错,成为黑市之皇墨熠的夫人……A:墨熠:乖乖做我的新娘,你想要的,只要我有的,我都给……苏米:大爷,请自报家底!墨熠:没算过,不过至少能养得起你每天三百颗卡地亚十克拉钻戒……苏米:KAO……这么有钱,我嫁你;就是不知道你有没有盛世财团的股份……墨熠:明天订好过渡协议,全给你……现在,先办正事儿。苏米:……(请问,你大爷,半夜所谓的正事儿,是何事儿?)墨熠:……B:苏米:盛泽先生,您真是越来越风光了。盛泽:苏米……苏米:您看上的任何东西,都让苏米忍不住想凑凑热闹呢!盛泽:……磨牙C:墨熠:媳妇……苏米:我错了……墨熠:怎么错了?苏米:我不该用催情药……(呜呜,整了盛泽;连自个儿也送人了。)墨熠:(搂着安慰)乖,下次用了记得洗手……D:毒鹰:墨老大,你的女人带人砸我场子,还不只一个;我哪里有拍卖会,就带人砸哪儿!墨熠:不错!很有做大姐大的气势。毒鹰:墨老大,这要我们兄弟怎么活啊!墨熠:以后我场子里的利润分你2%......毒鹰:2%?(一个场子2%,他所有场子加起来,一个月利润也比不上这2%,真的假的?)墨熠:这些不是白给你的,往后,你得全力配合我媳妇砸场子……毒鹰:……
  • 权倾天下

    权倾天下

    后主刘禅被迫迁到魏都洛阳,一日权臣司马昭请他赴宴,极尽戏耍,由此引出“乐不思蜀”典故。回到后宫之后,因伤心哭倒于地,头痛欲裂,精神恍惚,差点被人夺舍。后经努力,基本守住一丝清明,与对方,来自现代的府兵,被枪决的吴仁义(无仁义)展开殊死搏斗。数载之后,两个魂魄既斗争又联合,各取所长,终于搞出了一些奇异光怪,歪打正着之下,收拾了权臣司马氏,恢复了大汉王朝的辉煌。
  • 瘫痪

    瘫痪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