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1300000004

第4章 俎豆传家,正考父传鼎名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人生天地间,仰观俯察,但见“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系辞下传》);春往则夏来,秋往则冬来,春秋相推而变化终始焉。这些自然的变化运行,人的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但脑子可以从花落花开、万物生生不已的大化中,体悟造物者的神秘奥妙。

“天命之谓性”,自然给人和万物的就是性,而人是天地万物之性最贵者,因为人能动脑,将春、夏、秋、冬的四时变易记录下来,而称四时的每一次循环为“一年”、“期年”或“一岁”。“岁岁年年”的纪录,就叫“纪年”,纪录的方法叫“历法”。

“历(曆)”,中国古字作“厤”,通“歷”。“历法”即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来决定岁时节气的方法;中国人的历法,从尧帝开始,叫“夏历”。这个“夏”字不是“夏天”,也不是大禹所创建的“夏朝”。中国有一部十分出名的文字学专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夏”这个字是“中国之人也”。由此,“夏学”即中国人之学,“夏声”即《诗经》,而“夏历”即中国人的历法。

历法纪年是纪数,理应从“一”开始,但夏历的纪年起算年,不是始于“纪一”,而是“纪元”。变“一”为“元”,是中国的重要哲学成就之一(早先夏历亦有称一年者)。

中国明确古史记载,周朝才灿然大备,“纪元”的使用十分慎重。封建王国的天子、皇帝新即位的次年,都要“改元”。为什么次年而非新君即位就“改元”呢?因为古代换新君,都是先君驾崩,不忍先君一死就即位“改元”,待次年再“改元”。

西方人的历法,中国人叫“阳历”或“洋历”。“洋历”没有改元,从一年开始计数,纪年至今年为两千多年。西方历法的翻译者,也采用了中国哲学最宝贵的“元”字,称西历“西元(通称‘公元’)”。不过,西方纪年单纯,只有数字逐年加数,不像中国新君即位就要改元。洋历“西元”因记载使用简易方便,渐为世人接受,成为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公用纪年,有人称“公元”。

公元纪年根据《圣经》记载,以耶稣出生那年为一年,但一说犹太祭司要三十岁才能执司工作,耶稣那时为二十六岁,所以耶稣应该生于公元前五年。

公元前551年,时值中国西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西历9月28日),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的一处宅屋内,一名上了六十岁的高壮老者孔纥,双手抱着出生将满三个月的男婴,长髯须根在双臂微晃中,有时会飘拂在幼儿细嫩的脸肤上。这个比耶稣早生五百四十六年的小男婴,黑眼睛紧盯着年岁不小的父亲,好似要好好记住老父亲的颜脸,小手不时地摇晃,嗯嗯有声,像似向老父亲招手。孔纥一时激动,眼眶泛湿,微躬身子,将面颊贴在男婴的耳朵旁。

“丘儿的爹,你跟丘儿说些什么?”小男婴的母亲,年方二十出头的颜氏走进屋内,温柔道。

“呵呵——我啊,我要丘儿知道,他是我们的骨血,是你心头的一块肉。”孔纥声音微颤道。

“丘儿这么小,怎么听得懂呢?”颜氏抿嘴道。

“就是怕他不懂,我才贴靠他耳边叮咛!”孔纥轻声道。

“你说了那么久,还说了些什么?”

“我……我还说……还说对你的感激,我要让丘儿知道。我们孔家有后了,可你却为此,得付出那么多艰难。我……我不晓你怎生度过未来的煎熬,我——”孔纥满怀感伤道。

“丘儿的爹,我是满心欣喜,你不用思虑我们母子的将来,我们能在一天就快乐一世人!别再说下去。来,丘儿换我抱抱,酒食已供奉在俎豆内,我们向祖先禀报有了丘儿!”

孔纥看看年纪相差四十来岁的颜氏,心生不忍,有时不免自责。孔纥非好色之徒,他曾经心想,他跟颜氏生了儿子孔子,莫非是先祖冥冥中的安排。

孔纥明媒正娶鲁国人施氏,连生了九个女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是纳了妾,虽然如愿生了儿子,但不幸的是,这个孔纥的长子孟皮跛足。当时的名号常连用,像孔纥的“纥”是名,孔纥的号是“叔梁”,故而一般人称呼“叔梁纥”。中国彼时的号常加“孟”(或伯)、“仲”、“叔”、“季”的排序先后,“叔梁”意思是孔纥还有两个兄长,他排序第三。同样,孔纥的大儿子排序是“孟”,名“皮”。但一说,“皮”是“跛”字的借字,“孟皮”不是名字,只是称说孔纥的跛足大儿子(黎东方认为孔纥长子名字现已无考,但这说法并不合礼。《礼记?内则》说:“凡名子,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凡是给孩子命名,不用日月命名,不用国家名称命名,不用身上的缺陷、毛病命名。孟皮命名“皮”,就表示“皮”不是跛子。《檀弓篇上》县子琐曰:“吾闻之,古者不降,上下各以其亲。滕伯文为孟虎齐衰,其叔父也;为孟皮齐衰,其叔父也。”滕伯文是殷代贵族,孟皮是叔父。古人就有“孟皮”的名字,可见“皮”不是跛子)。

中国古人其实并非重男轻女。“家”上面的“宀”念mián,是象形字,字义是深屋。“豕”音shǐ,俗称猪。“家”的造字本义是要有一间深长的房子,还要养几头猪,才算个家,而家中要“好”,就要有“女”、“子”。故而所谓的“齐家”,非丈夫为主体,而是女主内,以妻子为主体,《说文解字》因而说:“妻,妇与夫齐者也。”妇、夫要齐一,才算“夫妻”、“齐家”。

妻与夫齐,女儿也和儿子齐一,没有分别,古代女儿和男儿都称为“子”(孔子后来将大哥孟皮的女儿许配给弟子南容,以及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另一弟子公冶长,《论语?公冶长篇》就说“以其兄之子妻之”、“以其子妻之”,女儿亦称“子”)。

《礼记?哀公问》孔子说:“妻也者,亲之主也。”妻与自己在一起,同是祭祀亡亲的主人,所以祭祀举行荐礼,夫妇都要亲自主祭,用以备齐内外的职能。

不过,中国旧社会男女有一事与今时显然不同,就是关于祭祖一事,因为女儿将来要出嫁,成为别人家媳妇,所以规定女儿不得祭祖,也不能登入族谱。

孔纥的原配夫人连生九女,没有后代可祭祖,不得已纳了一妾,想不到这妾虽生了儿子,可惜却跛足。按照当时礼法,盲瞎和手足不全,也不能祭祖。

因此,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是重男轻女,而是跟祭祖规定有关。古人祭政合一,国家有战争,要在太庙谋计,平常人家有大事,像婚嫁、长子出生都要在家庙禀告列祖列宗。

孔子虽是孔纥非婚生次男,却是家中唯一可以祭祖的男子,他出生三个月,自然得入家庙,陈设俎豆,祭告祖先。

“俎豆”这两个字象征意义重大,“俎”音zǔ,古代祭祀、设宴时陈置牲口的祭器,木制漆饰,各代用的俎不同,虞代的俎叫“梡”,夏代的俎叫“嶡”,殷代叫“椇”,周代叫“房俎”。周代用的房俎,每端两条弧形腿下,不仅有横带,而且横带下是两方脚左右对称撇出。如果将横带比做堂室的前壁,而两方脚就略似堂室的左房、右房了,所以叫“房俎”。“豆”非指豆类植物,而是古人祭器的一种,木制,形似高足盘,周代用的是雕刻花纹的献豆。

“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中庸》),祭礼规定,叔梁纥为陬邑大夫,现虽然已经没落,祭礼仍须遵守礼器的种类和数量。以豆而言,天子之豆二十六,三公之豆十六,诸侯之豆十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孔纥故而陈置六豆,置放咸干肉干果。酒杯分爵、觚、觯、角、散五种,五种形制不同,容量也不一样,士大夫献爵或献觯,次数多少,都必须遵礼而行。

大夫、士祭祀家庙规定有田地的才能举行作乐的祭祀,没有田地的举行荐礼,即摆下酒食供奉。孔家婴儿出生于酉月,旧历八月二十七日,为仲秋之月,没有田地的孔纥在秋季荐献新禾米饭,再配上鹅。孔纥双眸从俎豆祭物供品,上移到先祖的木主神位,不由得润湿而模糊……四十年来内心那块沉重无比的大石顿时落了下来,在不久的将来,当祖宗召唤时,他有了后,尽了人子之责,可以无愧地面对历代的列祖列宗了。

树有根,水有源,源泉滚滚,孔纥的生命之流可以逆溯至殷朝。孔纥的曾祖叫孔防叔,曾祖的曾祖是宋国大司马孔父嘉,嘉的高祖弗父何,是宋国愍公的儿子。弗父何的“弗父”是字,“何”才是名。弗父何原来为宋愍公的长子,可以做太子的,但是愍公把君位让给了弟弟殇公;其后愍公的另一儿子鲋祀,弑了殇公,要拥立弗父何,弗父何不肯接受,公子鲋祀便自立为君,是为宋厉公。宋厉公十分尊敬弗父何,弗父何之后是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正考父辅佐了宋载公、宋武公、宋宣公三世,受到三命(大臣受命第二次是申命,最多九命)的殊荣,是宋国的三朝元老。

正考父的儿子孔父嘉,贵为宋国大司马,极具权势。孔父嘉上距宋国始祖已超过五代,因而从他开始才别为公族,姓孔氏,自成一系,有了自己的族姓。孔父嘉与同朝的太宰华父督争权,遭华父督毒死。孔父嘉生木金父,以“木”为名,“金父”为字,木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孔防叔(一说木金户)避祸奔鲁,从今日河南东部的公爵国宋国,迁进到山东南部的侯爵国鲁国。

古代大夫士去国,不能说走就走,而是要遵守“祭器不逾境”的礼法,他们家的祭器不能随大夫出国境,大夫的祭器要寄存在别的大夫家,士的祭器寄存在士家。大夫或士离开母国,越过边境,就清理一块空地,设置哭位,面向国都痛哭,以丧礼自处三个月,才恢复穿常服,远离国境而去。

孔氏家族本为宋国贵卿,孔防叔奔鲁,不仅宋卿位失去,连祭拜先祖的祭器都没有了。孔氏先祖来鲁后,成为贵族后裔疏远者和破落者,在鲁重置一般庶民的祭器,直到孔防叔的孙子孔纥立了军功,受封陬邑大夫,才新置大夫祭器。

孔纥有绝伦武力。鲁襄公十年,鲁国参与攻打逼阳小国的战役中,当鲁人攻入逼阳城时,守城的人把悬门放下,先入城的鲁军眼看即将被隔断在城里了,孔纥用双手掀开悬门,使得入城的鲁军安然撤退,建了军功,这个事迹发生在公元前563年,离孔子出生前十二年。

孔子出生前五年(鲁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孔纥又和其他两个鲁国将领,率领三百武士,打退了来犯的齐军。孔纥有了这两次战功,受封为大夫,陬邑附近的父老都知道,有人还称赞孔纥是大力士。

孔子的母亲颜氏住在今曲阜东南约五十里处的尼丘山下,孔纥住家在陬邑乡,两家相距不远。颜氏自然听过孔纥的英勇事迹。

《周官》这本书的《地官司徒》,有“媒氏”这个职官,主管百姓中的独身者。凡是男女出生满三个月取了名字的,都要在媒氏那里登记出生年月日和名字。《周官》规定男子二十岁要娶妻,女子二十岁要出嫁。凡是娶再嫁女子、收养再嫁带来的孩子,都要登记。每年春秋的第二个月规定,男女相会结婚。在这段时间里,私奔也不禁止,即所谓的“奔者不禁”。周初的男女交往十分尊重男女意愿。孔纥虽然年纪大颜氏不少,仍吸引了颜氏女。孔纥生子传家是责任,无奈年岁已大,不意颜家女儿愿意相许,两人共游尼丘山。

尼丘山并不太高,林壑幽美,五峰连峙,远望尼丘山五峰好像五位老人,故而又名“五老峰”。孔纥得子心切,颜氏女也能体会孔纥心情,二人向尼丘山神明祝祷,祈愿生个男孩,终而如愿。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西历9月28日,孔氏家门设弧于门左,“弧”就是成弧形的弓,把木弓挂在家门左边,叫“悬弧”,意即孔家生了男孩,《礼记?射义》说:“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文义是,男孩一出生,不只要“悬弧”,还要派人代表孩子,用桑木弓和蓬草做的六支箭,射向天地四方。表明这男孩出生后,志在四方,就该会射箭,保卫国家。

孔纥得子即将三月,在家庙荐礼前,颜氏抱着婴儿,笑问夫君:“孩子的名?”

孔纥不假思索,说出一个字:“丘。”

“丘?尼丘山的丘?我们的孩子就叫孔丘!”颜氏女两眼发亮,喜不自胜道。

“呵!孔丘!丘儿!”孔纥也呵呵笑道,“准备好了吗?你好好给丘儿剪个漂亮的头。”

颜氏女利落地给爱儿留下头顶两旁的头发,剪了一个似牛角的头,还留下一部分胎发。

孔子这个孩子不是在孔宅内出生的,而是在外面生的(《史记?孔子世家》说是“野合”)。孔子出生满三个月,取了名字后,孔纥在“媒氏”登记好了“孔丘”的出生年月日和名字。孔纥有后,孔家的族谱上可以端正写下“孔纥次子孔丘”,孔纥不会死后无颜见祖宗,但孔纥心中终是雪亮,丘儿非明媒正娶所生,按照当时的礼俗,社会地位低贱,未来日子必定苦了丘儿和他的娘亲。

孔纥生下孔子后,因而不时愁肠满腹。他生下的九个女儿已陆续嫁了人,不成为负担,但自己为官清廉,没有什么积蓄,只能清平过日子,尤其让自己忧心的是,身体勇力日渐消退,手脚使不上气力,他心头浮现的暗影日渐扩大,他不晓自己还有多少时日看丘儿长大,他尤其不忍想象丘儿的娘亲未来。

孔纥检视自己的过去,他有什么东西留给妻儿?他无财。德呢?他跟丘儿的娘亲在尼丘山说起自己的家族祖先,尤其是做官得到三命的先祖正考父,做了一个鼎,这个“考父鼎”镌刻了三十一字的铭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于是,鬻于是,以余口。”(第一次受命时鞠躬致敬,二次受命时折腰弯背,到了第三次受命,我的头压得更低,腰背更加弯曲了。走路时挨着墙边走,也没有人敢来侮慢我。我就用这个鼎做些面糊稀饭来清俭度日)丘儿的娘亲双眸发亮,神色端严,显出钦敬神采,要他把鼎铭写给她。

“鼎铭”指的是鼎带铭文。所谓“铭”,就是自己留下声名。详细说,自己在铜器上留下姓名,来称誉赞扬自己先祖的美德美行,使声名彰明昭著传流后世。但凡做祖先的,没有没美德的,也没有没缺点的,而铭的意义就在于称道美德而不称述缺点,这是孝子孝孙的心意,唯有贤人能够做到。所谓“铭”,就是撰述先祖具有的德善、功业、勋荣、庆赏、声名,且已陈布于天下的,斟酌文辞而铸之于祭器上,并自附于铭文之中,用此祭祀其先祖。古人显扬先祖,用以推崇孝道。自己的名字比附铭中,这是孝顺行为。明著后世,这就起了教育作用,这种铭,一经称述而祖上和子孙都能得益。所以君子观看铭文的时候,既赞美铭中所称颂的品德,又赞美制此铭文者的作为。铸造铭文的人,他的聪明能够显现先人的美德,他的爱心能够给先人作铭,他的智慧能够利用这个方式利己利人,可以称得上贤明了。贤明而又不自诩,可以称上谦恭了。(《礼记?祭统篇》:“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恶焉。铭之义,称美而不称恶,此孝子孝孙之心也。唯贤者能之。铭者,论撰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顺也。明示后世,教也。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故君子之观于铭也,既美其所称,又美其所为。为之者,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知足以利之,可谓贤矣。贤而勿伐,可谓恭矣。”)

孔纥现前又有什么呢?孔纥的眼前是俎豆和其他一些祭器。摆上这些祭器,可以上告列祖列宗,孔家有后,这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他努力了四十多年,如今才得到上苍的垂怜眷顾,但这一承先启后的具体荣光,说是他孔纥留给妻儿的荣光,毋宁说是妻儿带给他的福分,他欣慰丘儿的娘亲清洗擦拭俎豆和一些祭器的用心专注。

至于未来呢?未来瞧不清、看不见,孔纥看不到他的未来之路还有多长多远,他也不敢多想。隐隐的内心隐忧,只能在自己一息尚存的每一时刻,拥抱妻儿、抚慰妻儿,给他们满心的爱。

左昭右穆,思慕追远。昔日每回行荐礼,孔纥总要吟诵先祖正考父的鼎铭、想念宋国的列位先祖。祖先后来虽逃难到鲁国,日久他乡是故乡,但感情上,他仍难免自认是“殷人”。

周朝的建立其实是靠武力统一天下的,周朝先祖古公亶父原来居住在陕西旬邑县西的豳地,遭熏育戎狄攻掠抢夺,被迫迁至岐下周原。古公亶父的儿子公季、孙子姬昌兴发起来,并且开始跟东方的殷朝争夺天下。姬昌死后,儿子姬发率师在商城郊外的牧野和殷纣王决战,纣王军队倒戈,姬发灭殷,建立了周朝。初期,周朝国基并不稳固,殷民并未归服,东方殷地仍未成为周地,姬发不得不派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佐纣王的儿子武庚来治殷地。

姬发即位七年就死了,谥号“武王”,并且追谥其父姬昌为“文王”。武王一死,年幼的太子诵即位,是为成王,周公摄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劝武庚作乱,背叛周朝。周公奉成王之命征伐,诛杀武庚、管叔,放逐蔡叔,将原有的殷朝王畿之地分封成卫、鲁、宋三国,卫国是文王儿子康叔的封国,鲁国由周公的儿子伯禽就封,河南东部的宋国分封给纣王的庶儿、武庚的伯父微子开。周初诸侯分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孟子说五等爵是天子、公、侯、伯、子男),宋国是武王为了向殷民笼络示好所封的国家,地位崇高,是周朝唯一的公爵国,其他皆诸侯国。孔纥不时向孔子的娘亲说起远祖的事迹。

周公讨平武庚以后,虽然将殷朝王畿之地瓜分成鲁、卫、宋三国,但这三国依然是当时诸侯之中幅员最大的三国。三国土地面积合起来,北至汤阴,南至太和,东至费县,西及郑州。宋国东、北方是鲁国,南方是吴越。鲁国的立国者是周公长子伯禽,文化水准比吴越高出很多,所以孔纥的先祖孔防叔避难躲灾,自然是逃向山东南部的鲁国,并且选择了离鲁国国都约十公里左右的南边小城陬邑定居。

身为周朝三公之一的周公不只辅佐武王伐纣克殷,并成为幼子成王的摄政,平定造反的武庚。周公武功至极人臣,他并且展开制礼作乐,他的大儿子伯禽受封的鲁国也因父亲的督励教诲,鲁国土地一直扩张,人文精神领先齐国、卫国。

曲阜是殷商时期的奄国,殷商遭周公平定后,奄国之地易名“曲阜”(“曲阜”古时称“县”),成为鲁国的都城。古时的都城不只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学术中心。孔家自宋国迁移至鲁国,已失贵族身份,只能说是“士族”,并未直接迁居到都城曲阜,而是住在离曲阜十余里远的鲁城郊外陬邑。

孔纥期望儿子孔丘在文化学术上做出贡献,就应该有良善的文化学习环境,他想过将家迁至都城曲阜内。孔丘周岁祭祖成礼后,孔纥在祖宗神位前,向抱着孔丘的颜氏透露这个想头:“丘儿应该在都城学习长大……”

颜氏未曾想过孔纥的迁居念头,她心下笃实,一直以为可以和夫君孔纥、爱儿孔丘,天长地久地过日子,心下一怔,凝视着这个虽不时受病痛折磨,看来仍是高健威仪的男人,她当时没料到孔纥的迁家念头,却在两年后实现成真。

孔丘三岁那年夏末,老天哭黑了脸,连续几天下大雨,鲁国许多地区大水泛滥成灾。秋天到来,更是凄风苦雨。孔子的娘亲颜氏请来娘家姐妹,帮忙在曲阜城阙里相中一家三间茅屋的空房,雇了骡子,车上置放祭器和生活日用什品,手抱睁大眼睛、乖巧顺从的儿子,百般不舍地回顾逐渐远去的老屋老房。

颜氏的夫君、孔子的父亲孔纥并未随行,他葬身何处,颜氏甚至不晓。孔纥的身子在行荐礼后隔年,就越发衰弱,他只再撑两个年头,便撒手人寰,无奈地离妻弃子——孔纥生前为颜氏的担忧,颜氏开始了面对。

孔丘是在外面生的,颜氏是孔纥外面的女人,颜氏未参加孔纥丧葬礼,孔纥埋葬何处,颜氏一无所知;再说,孔纥是陬邑大夫,住在官舍,孔纥一死,房舍要交还公家,颜氏母子只能搬离陬邑。

虽然这个日子终将到来,颜氏并非全无心理准备,但当自己发现孔氏家族无人出手相援,寡妇孤儿的面对竟是那么的艰难,丘儿就是她余生的一切,她牙根一咬,决定要让丘儿像父亲般的高大。

孔丘很快地知道娘亲的苦楚,母子一心,孔丘得和母亲一起面对。孔丘也毫不在意地接受微贱的事实,日后吴国太宰嚭称赞孔丘是个天生圣哲,才能那么多才能。孔丘坦然地说,他之所以多能多艺,即因“吾少也贱”。

同类推荐
  •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阳光是上天的礼物,无论春夏秋冬,阳光的品格就是普照大地万物,不会给你多照一点,给他少照一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在享受阳光,可谁又会在意阳光?无论人们是否在意,阳光总是一种最朴实最可贵的存在。再说,我们什么时候会想起来感谢阳光?生活中,除自己之外,都是他人。他人即阳光。我需要他人,他人也需要我,我们相互都应该是各自的阳光。
  • 烈焰瓷都

    烈焰瓷都

    通过追寻改变景德镇的都昌人的足迹,记录了鄱阳湖上一个特殊群体在景德镇明清以来五百年的创业史,追溯时代的变迁,书写背负土地的农民在民族手工业大潮中的蜕变,再现丝绸之路上世界瓷都的千年辉煌,在哲理思辨中搜寻余味无穷的人生经验,在融入“一带一路”中寻求生活普遍的文化意义。
  • 开卷书坊·待漏轩文存

    开卷书坊·待漏轩文存

    本书为开卷书坊第三辑系列中的一种,为吴奔星于1980年到2002年间所作散文的结集。主要是作者对师友故交的回忆与怀念性文章,此外还有日常生活的随笔和文史小品文。文中所写所忆包括胡适、黎锦熙、齐白石、谢六逸、叶圣陶、冯至、田间、王瑶、公木、唐湜、唐圭璋、徐迟、卞之琳、臧克家等诸多名流,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面世,具有现代文学史料价值。
  • 大学(全集)

    大学(全集)

    《大学》原为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中的一篇,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大学》所述“大学之道”,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大学问,其核心是“诚意正心修身”(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安人)的思想,其内容涉及整个封建道德体系的构成。此书既是“初学入德之门”,又是一本修身大全。本书吸取了其他《大学》版本的精华,分别从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通俗易懂的解读,本着古为今用的思想将《大学》一书以现代人的视角呈现给读者。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箫剑行

    箫剑行

    敬天十年,陈志恒父母行镖遇害。大难不死的陈志恒拜一神秘男子为师。此后神奇的功法,飘逸的剑法尽数传给陈志恒。然而某一天师傅却说也要离开。独自行走江湖的陈志恒会遇到怎么样的遭遇,是红尘逍遥还是痴心剑道?杀父之仇人又在何方?在父母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 管理就这几招

    管理就这几招

    管人、管物和管事是企业管理的三大课题,其中以管人为最难、最复杂。《管好员工就靠这几招(智慧增强版)》从管理员工的基本招数、树立权威的绝招、关心员工的绝招、批评员工的绝招、给员工授权的绝招、考核员工的绝招、管理特殊员工的绝招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员工管理的实用方法,旨在帮助管理者提高管人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驾驭人才,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业绩,是企业管理者管理企业的必读必备图书。《管好员工就靠这几招(智慧增强版)》由宗权所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作者以少年特有的敏锐视角,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感悟青春,感悟人生。既有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也有由日常生活引发的哲思,还有在阅读经典中获得的更为深入的思考。作者虽然年轻,但已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阅世眼光,文笔清新流畅,堪称后生可畏。
  • 古代文明知多少

    古代文明知多少

    本套书内容精炼、语言简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适合广大青少年学生阅读和收藏,其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宇宙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各种奥秘现象,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科学世界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世界的主人,成为科学的主人。
  •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美国女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海伦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在80多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中,她却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难,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投身各种社会活动,经常四处演讲,奔走于世界各地,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她还克服千难万苦,出版了我的一生中流等14部著作,为残疾人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为人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生命之歌。
  • 忘记是最好的表白

    忘记是最好的表白

    她是最神秘的大小姐,冷心冷情,血腥残忍;他是京都金字塔尖的人物,拥有神秘显赫的家世,冷酷无情,杀伐果断。一场上上辈子留下的婚约,将二人紧紧的拴在一起,当冰山撞上冰山,当王遇见王,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高洁宠文,男强女更强,只宠无虐)
  •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金血坛

    金血坛

    在天空的起始点与终点,只有光华豪殿深处的那两座祭坛。两座祭坛都高万丈。上面一尊跪着的人形雕像。那人双手托起一个刻着特殊纹路的长长锁链。起与始,落与终,承接与释放。他描摹着锁链与自由不断更替的过程。自由翱翔,这也是出了象牙塔后,在江湖中依然能保持的净土。抚摸伤痕的同时,在生命最后一刻有所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