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2200000013

第13章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构画出理想社会的社会改革论非常盛行。孔子早已是个社会改革论者,墨子也提出他“兼爱”、“非攻”、“节俭”之类的社会改革论。在现实社会里,新兴国家的基础逐渐稳固,而进入了七国对立的时代。战乱不断发生,战国时代的面貌逐渐出现。

战国初期的儒、墨两家都期望新兴国家能实现他们的理想社会。可是,这些理想国的梦逐渐破碎了。到战国中期,人们对理想社会论、社会改革论都始有幻灭的感觉,对儒家的“仁”、墨家的“兼爱”也开始怀疑。战国中期的代表性思想家之一的庄子,就是很好的例子。

庄子是宋国人,不大到都城去,不是稷下的学者。他利用墨子的逻辑学来讨论“无”,他认为虚无的本体不能借论证来了解。孔孟有人本的见解,庄子则思考着操纵大自然的“道”。以前的思想是人类哲学的倾向,庄子则有自然哲学的倾向。庄子认为支配大自然的“道”不能用“有”的理论来把握,只能靠“无”的理论来透视,因此除了用譬喻的方式来直观地掌握,别无其他办法。“北冥有鱼,名叫鲲。鲲之大,不知有几千里。变成鸟的时候,名叫鹏。鹏的背不知有几千里。飞起来的时候,翼可以遮蔽天空。鹏鸟将飞往南冥的时候,击水三千里,旋转而上九万里。”这段靠譬喻来展开议论的话充满了精妙的寓言,交织着雄伟的梦想与玄妙的冥思。

战国中期的另一个代表性思想家是孟子。他为了跟墨家和道家相对抗,反把他们的逻辑学当作自己的武器来反击他们,是一个雄辩家。孟子崇拜孔子,把孔子学说发扬光大,提倡“性善说”,认为人的本性是善,并且用这学说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他还把孔子所缺的逻辑思考法吸收到儒家学说里。

战国中期以后各国的对立越来越激烈,学者、辩士的活动也逐渐活跃。学者们几乎都没有国籍,辩士、侠客都集中到有力量的国君那里,创造了一个超越国际的社会。货币虽然各国不同,但是大商人的交易对象已经不是一个侯国了,而是全中国。从事农业生活的人也已将全中国的市场作为他们的目标,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市场。全中国统一的局面逐渐形成,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统一了。这时期(战国末期)的代表思想家是荀子。他是赵国人,曾在稷下讲学,稷下衰微后,他来到楚国,后来又到齐国。

荀子提倡“性恶说”,认为人性本恶,因此为了使人的本性变好,就须“重礼”。这礼并不是先王的礼,而是后王(现在)的礼。人在天地万物中之所以最优秀,是因为人组织了社会,而且彼此合作。社会有贵贱长幼的差异,但有秩序,这是人的长处。荀子的礼可以说是法律,他的想法很接近法治主义。荀子晚年住在楚国的时候,已经认为秦正在推展的统一国家是儒家(他源出儒家)的理想。

同类推荐
  • 汉末英杰逸闻录

    汉末英杰逸闻录

    退伍文青因抓猫从千年汉柏上摔下,因缘际会穿回到了东汉末年,原以为就要开始他战张角、挑吕布、斗曹操、召孔明的装逼之旅,却没曾想只是变为一个十二岁的废柴纨绔官二代。世道还没大乱,主角还是正太,从起点上看来的招人招兵种田征服天下的常规套路无从施展,这可怎么办?陶应只能逆来顺受,当好孝子、结交轻侠、忽悠士族、勤习武艺、搞搞小发明、拜个好师傅、撬撬三国大佬们的墙角,开始他的养望发育之路。让我们来一起喊口号:“头可断,发型不可乱。”呃,错了,应该是:“天下可以乱,发育的节奏不可断。”
  • 三国之星命

    三国之星命

    乱入三国自成星命辅粥耀世挽大厦于将倾帝王?谋臣?猜不透的扑朔迷离数不尽的风流人物
  • 家园

    家园

    已经入了秋,天气却依然像盛夏般炎热。掌柜的张宝生搬了个马扎儿,坐在自家的小饭馆儿门前一边看夕阳一边伸着舌头吹凉风。这狗娘养的天气,就像狗娘养的日子一样难过。暑热一直穿到骨子里不说,连喘息的气儿都粘湿湿的,仿佛灶台边上的污渍般油腻。
  • 重生之皇帝的游戏

    重生之皇帝的游戏

    唐欢喜欢玩一款叫《皇帝》的游戏,终于有一天他穿越到游戏中,开启了一段叱咤风云的人生旅途。
  • 维新

    维新

    本书叙述了由改良派发动、光绪帝主导的维新运动正如火如荼进行,却一夜之间被慈禧太后扼杀的全过程。慈禧是为求自保杀康党,还是恋栈权柄擒光绪?康有为是百日维新之首脑功臣,还是变法失败之罪魁祸首?袁世凯是力推新政领先锋,还是背叛改革真告密?本书将为您揭晓答案。戊戌政变彻底斩断了维新变法之路,刚看到一丝曙光的晚清政府再一次跌入黑暗的深渊。
热门推荐
  • 中国大侦探

    中国大侦探

    本书通过诸多案例描述了中国当今大侦探——乐人丰高超的侦破手段与技巧。
  • 索爱:轩少的小邪妻

    索爱:轩少的小邪妻

    当爱情来的时候,他却失之交臂。当爱情远走的时候,他却只能孤独的看着她幸福。她说:“曾经,我是多么的深爱你!”如今,她挽着他人的胳膊,笑意盎然的离去,如同那一阵夏风,带着了他的情,他的心。
  • 南京往事(全集)

    南京往事(全集)

    关于年少幽微的心事、关于爱恨生死的反思、关于黑白正邪的较量、关于理想信仰的追寻……一群故人的金陵往事,一段旧时光的至情描摹。
  • 因你的到来

    因你的到来

    无论从诗的立意,还是意象、意境、语言而论,本书都不失为近年壮乡推出的又一部好诗集。如果说有什么瑕疵可指的话,那么,由于诗人思维的跳跃性,意蕴的隐晦性,往往有“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之嫌。有些篇什,专业人士解读尚且困难,罔论中低水平的读者群。因此,当代诗歌要赢得较大市场份额,不能不考虑“下里巴人”的阅读心理和欣赏习惯。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1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1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巴金选集(三卷)

    巴金选集(三卷)

    在巴金众多的小说中,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激流三部曲》以五四运动后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革命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走向崩溃的历史。作品展开了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巴金选集(第3卷)》为《激流三部曲》之《秋》。
  • 傲焰

    傲焰

    艳,一个冷若冰霜却又艳绝天下的女子,冷艳这个词似乎就是为了形容她的存在。从江湖顶尖的杀手到护卫一国的将军,她不是多变的女子,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有人畏她如蛇蝎,有人敬她若神明,也有人为她痛彻心。她不是一个迷,而是一个神话,带着现实的酸甜苦辣,却终究达到了凡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站在深情的帝王身旁,她是被天下尊称的“焰将”,长剑所指,血红一片。美貌,身姿,气质,这都不是她最吸引人的地方,她的冰冷与炙热带着一种奇异的吸引力,让人不可自拔的陷入,然后愈陷愈深,最终迷失了自己。武功,才情,谋略,这都不是她自傲的地方,她最让人惊叹的是那种洞悉一切的观察力,冷冷的看着世事,用一颗明悟的心,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堕落也好,辉煌也罢,她终究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我变成了只猫

    我变成了只猫

    早上起来,头上多了两只毛茸茸的东西……“哥!你长猫耳朵了!”我变成了……猫?人类向动物进化,一场全球化的“返祖”现象改变了世界的进程。是人类改变了自然,还是自然,同化了人?
  • 快穿之妖精入凡尘

    快穿之妖精入凡尘

    女主性格可能并不是很稳定,因为每个位面都会继承原主的一种性格或者情感。女主每个位面都不是人,偏向妖怪。男主不定,过客不弃坑,此文不是成长文,女主天生强大!(别问我为什么,因为这是我亲自开的后门…)请做好心理准备,剧情狗血且无厘头…第一个位面田螺请跳过,这个位面越写越歪了,推荐从第四章观看。
  • 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走出单位办公大楼。院子里照例停着许多车子。门卫老张戴着袖章背着手在那里走来走去。如果是外单位的车子,老张会很凶地轰着人家。经人家摇下玻璃再三申告,他才放行,并指着一个方向让你沿着前进,稍有差池他又跳了起来。因此老张的那条戴了袖章的手臂总是伸得特别的直。但说实话,他对这门卫的作用还是有些怀疑的。他已接连在院子里丢了三辆自行车。并有两次都是锁在铁栏杆上的。开始丢的是在解放路买的那种旧车子。众所周知,那是专门卖旧自行车的地方,夫妻或兄弟形成偷卖一条龙的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