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3700000001

第1章 汝闻天籁乎──易简以成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作乐崇德

一九九八年仲夏,我带领二十多人赴大陆作“易经溯源之旅”,到河南郑州时,去参观了新开张不久的河南博物院。那是栋仿古登封观星台造型的建筑,楼下大厅壁画前有两头巨象的雕塑,中间一人坦然而立,双手往两边推出,止住了两象的怒目相持。

按院方的解释,河南古称豫州,多大象,为黄河流域文化的中原之地。以一人推开二象,正是力辟草莱、建设文明之意。雕象通体漆金,象征中原文化的光辉灿烂。

豫字本即大象之意,《说文解字》释云:“不害于物。”象为草食性动物,体躯虽大,只作正当防卫,不会凶猛地主动攻击,所以豫字引申有预防之意。《老子》有云:“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巨象过结冰之河,深恐陷落,自然心生犹豫,多方试探,步步为营。豫字又有预料、预测之意。人师法自然,凡事预先盘算,早作万全准备,多能趋吉避凶,安享和乐,豫又成了赏心乐事。

《易经》排序第十六的豫卦,以上诸义俱备。卦辞称:“利建侯行师。”强调组织布建、思患预防的重要。动员群众,贵乎一心,鼓舞斗志,才能塑造众乐乐的境界。英文版的《易经》,多将豫卦译成Enthusiasm,群众运动的狂热每因憧憬未来而生,真是传神之至。豫卦上震下坤,有动乎地上之象,刚好又与巨象的本意相合。

煽动群众少不了音乐。豫卦《大象传》云:“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敬天祭祖,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慷慨激昂之余,往往义无反顾。

中国的音乐理论为何?传统重视的礼乐教化又有何精义?六经中空有《乐经》之名,早亡其实。倒是《礼记》中还有《乐记》一篇,可供后学追考。“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音之道,与政通也。”都是极具特色的卓越见解。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大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

“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

这两段对礼乐的诠释,明显与《系辞传》首章有关,不管谁抄谁,必然属于同一思想体系。由天尊地卑推出乾坤定矣,已嫌粗糙;断言君臣定矣,更是腐朽愚陋之至!人为的尊贵卑贱一旦涉入对自然的理解,必然扭曲造作,远离真实。《易经》以革卦彰显革命大义,在论述人事为主的下经中独具“元、亨、利、贞”四德,又称“天地革而四时成”,绝没有定于一尊,不思改造之理。《系辞下传》第八章有云:“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乾卦《文言传》亦称:“上下无常…进退无恒。”又云:“乾道乃革。”这种活泼透达的思维,怎会主张乾坤定矣呢?

《说卦传》在论述所谓先天八卦时,称“天地定位”,而《系辞传》末章及第七章皆云:“天地设位。”《系辞传》的作者显然悟道更深。设有假设、暂时认定之意,并非永恒不变,大劫一至,天旋地转或天崩地裂,照样有此可能。天地尚且如此,人为的君臣关系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系辞首章从“天尊地卑”到“坤道成女”这段文字,实大有问题。以文气论,和后半段也衔接不上,意境更相去甚远。本章为《系辞传》开宗明义,必须正本清源,将前段完全删去,直接从“乾知大始”起,至“成位乎其中”终。至于何以有此一段,多半和《易经》的学派之争有关。拥护君主专制的,为了压抑《易经》中澎湃汹涌的革命思潮,一旦掌权,为求媚于上,便会在首章中动手脚,这在经学史上屡见不鲜。

首段宗旨虽不可取,仍有些观念值得分析:“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八字,确为理解天象人事的重要准则。俗云物以类聚,宇宙间所有的资源可依其共通性而分类,化繁为简,以简御繁,从而建立知识,产生行动。不同类、不同群间的互动,即易激荡而生争执,吉凶祸福、成败得失,便由此而来。方指地方、域限,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风土人情有其不同属性,人际相处必须深切体悟,善自调和,否则必生抵牾。同人卦欲通天下之志,《大象传》称“类族辨物”;未济卦避免失败,强调“慎辨物居方”,皆为此理。

以字源论,类字取义于犬,物字取义于牛,羣字则与羊有关,动象纷呈,涵意很深。方、物、类、群、聚、分,都是《易经》中重要的关键词,不可忽忽看过。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和象还有分别。山河大地峙立奔流,各有其形,相当具体。日月星辰距离太远,虽触目成象,其真实情境就很难说了。《系辞下传》第三章有云:“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经》重视象,从卦象、爻象中推衍出许多深刻的哲理,并不拘泥于形。象的创意和可能性,远大于形。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相摩是贴近的接触,相荡则可遥相感应,由此生出形形色色的变化。

人文化成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系辞首章从此开始,才是直贯本源之论。前面天尊地卑那一大段浮辞,像是在叙述自然宇宙的演化,既不精确,也欠简练。乾卦彖传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元为创生一切存在的本源,天地万物皆包含在内。知有觉识、明照之意,但非一般所谓的知识或智能,而是自然而然的生机和道理。依据乾知大始的客观真理,顺势而动便凝结发展成天地万物,这便是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自然宇宙形成后,物种继续演化,不断推陈出新,以彰显其机势和大能。易有变易、不易、简易三义,《系辞上传》第四章又云:“生生之谓易。”下传第三章则称:“易者,象也。”总括来说,易即生生之象,虽千变万化,仍有其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人类若能去其嗜欲私心,虚怀体察宇宙的奥秘,必可化繁为简,以简御繁,进而建立知识,发为行动。

“能”字意义甚深。依《说文解字》的解释,能为似熊的动物,冬眠时会先爬到树上,故意摔下来,以增加筋骨的柔软度,直到爬不动,才进山洞。这种习性很像柔道的操练,习气功和导引术的,亦有“熊经鸟伸”之称。坤的特性本在顺势用柔,能屈能伸,以能配坤、以知配乾,相当合宜。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这就是易简的好处,真正大道必可深入浅出,与人为善。往下的文句一气呵成,辞意显豁,都在讲人师法自然以修行的步骤。有亲有功,可久可大,最后终于成就贤人的德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这是本章的结论。习易贵乎得理,得理尚非人生的究竟,“成位乎其中”才是正果。成意指什么?中又是什么意思?

以系传本身来考虑,成字用的极多,关涉的意义也极重大。除本章前述的成物外,还有成性、成能、成器、成务、成卦、成易、成变化、成天地之文、成天下之亹亹者。《系辞上传》末章且云:“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显然和本章首尾呼应,以“成”作为人生修行的极境。“神而明之”在乎人的努力,何谓神?何谓明?

《说卦传》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系传又称:“阴阳不测之谓神。”自然界奥妙无比、千变万化的作用就是神。《易经》以离卦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其《大象传》云:“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人类在自然界中所创制建构的人文世界,辉煌灿烂,代代相传,即称为明。神即天道,明即人道,人道取法天道,功参造化,便是神而明之。

人的这种创造力从何而来?明的根源何在?乾卦彖传早有说明:“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宇宙创生时就已涵摄这种觉识明照的机能,随着生命的出现,物种的繁衍,至人类而达于极盛。《易经》一卦六爻,象征始壮究、始壮究终而复始的创化历程,明即有终始之义。乾为上经第一卦,离为最后一卦,首尾遥遥相应,明白揭露了宇宙开辟以来自然演化的奥秘。

默而成之,六位时成,成什么呢?离卦彖传中有具体的说明:“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恒卦彖传亦云:“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贲卦彖传讲的更明白:“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秉持着天赋的良知良能,长久精进不懈地修行,由本身人格生命的成熟,进而带动社会群众的集体成长,最后所企及的完美的文化境界,便称为成。以《大学》所揭示的三纲领来说,“明明德”便是神而明之,大明终始;“新民”便是化天下;“止于至善”即为六位时成,天下化成。

由明与止、明与成的关系,以及贲卦内离外艮的结构,再来看艮卦彖传怎么说;“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随时止欲修行,正是艮卦精义,做到了便其道光明。艮亦有终始之义,《说卦传》云:“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艮居后天八卦末位,正当前一循环将尽,后一循环将起的关键位置。人生能否成就盛德大业,就看在其肉身陨灭之后,还能带给后世什么贡献?艮卦六爻修行,内卦三爻独善其身,只是小成;外卦三爻兼善天下,才是大成境界。

成言乎艮,成、言二字之合,即为“诚”字。《中庸》一书特重诚,所谓“诚者,自成也…诚者,物之终始。”诚是成己成物,是性之德,合内外之道。又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依此而论,所谓成亦指成性。人透过不断的努力,澈底实现了天命,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系辞上传》第五章所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第七章又云:“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可与此印证。

《中庸》除了重诚,还尚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诚跟中是什么关系呢?“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人取法天道,节制嗜欲,将人事处理得恰到好处,这种上乘的修为便称作中。“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天下之大本即中,至诚可以立中,可以建立合乎时中之道的世界。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中应指时中之道而言,并非“在其中”之意。

成字除了以上诸义外,又是奏乐至曲终之意。《尚书?益稷》有云:“箫韶九成,凤凰来仪。”舜的音乐尽美尽善,和气致祥,历经九次变奏,臻于大成。孔子闻韶乐,曾叹三月不知肉味,他又自许知乐,认为音乐之道与政相通,并极度肯定礼乐的教化功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路问成人,孔子列举了一堆严苛的条件后,又云:“文之以礼乐。”

妙的是孟子即以音乐来比喻孔子的伟大,称他为“集大成”,有金声玉振、终始调理之美,后世孔子遂以“大成至圣先师”为名。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孔子被称颂为圣之时者。

“谦以制礼…豫以作乐。”《易经》中谦、豫二卦相综,礼乐教化为一体两面,相需并存。豫卦上爻爻辞云:“冥豫。成有渝,无咎。”成即代表乐曲终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必须变调以适应崭新的情境,才能没有毛病。豫下接随卦,随时应变,剎剎生新。豫知机,随随机,二卦皆重时,豫之时义大矣哉!随时之义大矣哉!乐教所显现的境界,真的是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前言成位乎其中,中指时中,亦即此义。

系传首章无论真伪,和《乐记》的关系皆极密切。除了前半部形同照抄,再如:“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着大始,而礼居成物。”“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简直如出一口。我们深推作者创作此章的用心,确有贯通天人、大成礼乐之意;而短短七十九字的表述,已将大易宗旨揭露无遗,真是令人赞叹。以音乐论,本章正是所谓“天籁”。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人籁、地籁和天籁的观念:人籁是箫管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地籁是大地上千万窍穴受风怒号的声响,而天籁则是浑然忘我、一切自然而然的无差别境界。

豫字左偏旁为予,予为我,又有以手外推给予、施予之意。凡有所予,即不分彼此,大公无私。《论语》上记述孔门师生言志,子路冲口而出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颇见胸襟。《易经》中孚卦九二爻辞:“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更是令人神往。信爱精诚所至,多美的共鸣唱和之象?郑州河南博物馆的一人二象的那座雕塑,其人双手外推,又何尝不是象征人与宇宙万象间的亲密连系呢?

安身致用

以上皆“依经解经”的繁复引证,以见系传首章义理结构的致密,若以实用的观点来看,本章有何启示?

自古即称易有变易、不易、简易三义,简易是由变易见不易、因现象悟真理的不二法门。简易并非肤浅的简单容易,而是懂得化繁为简、以简御繁的高深智慧。人要修到简易,必须降低嗜欲,化除我执我见,练达以公正客观的立场阅历行事。

本章开宗明义,将易简分属乾坤两卦,且以知和能释之,足见易简为良知良能,本属天地间自然之理。《易经》以简易立教,即在促人师法自然,勿因个人情欲而干扰了对真理的判断。

西方思想中有所谓的“思维经济法则”,亦即著名的“奥坎剃刀”(Ockham'srazor),主张如非必要,不宜妄加对宇宙真实的描述。这个重大原则,一直为后世的思想家所恪守。二十世纪自然科学有飞跃的进展,而那些主领时代风骚的顶极人物几乎都相信:宇宙的深层结构是简单而和谐的,简单是一切自然之美的来源。

将简易的原则运用于组织管理,就是回归基本面,确实体认组织之所以成立的原因和目的,重视基层的心声和需要,以最佳的方法达成绩效。为政者须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从商者须了解消费者的品味和需求,依此提供最适宜的产品及服务。在与民众或客户接触沟通之时,还得谨记深入浅出的原则,明白晓畅地传达理念,以争取大家的认同和支持。

舍此而外,皆有化简为繁、无事自扰或陷入过多枝节的嫌疑,至于耽溺于权力的傲慢与专业的矜持,就更不可取了。人生在世,理求心安,事宜通众,易简以成,孰不云然?

同类推荐
  • 聚散一杯酒

    聚散一杯酒

    本书为“艺术经典”丛书之一种。郑重是著名的艺术家传记作家,在艺术界享有盛名。本书是郑重历年所写关于书画家人生故事和艺术成就的文章结集。郑重对现代中国书画名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许多画家是朋友。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300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地球篇,动植物篇,历史篇,军事篇,人体篇,宇宙篇,恐龙篇,信息含量大,内容丰富。谜底层层揭开,真相娓娓道来;零距离接触世界文化和历史,全方位透视人性和历史智慧。
  •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治学严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百国大使谈中国1

    百国大使谈中国1

    本书通过各国驻华大使从中国历史演进的时间维度和纵观世界发展的空间维度的全方位探讨,期待求解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世界眼中的中国,以及全球共同面临的和平、环境、资源、一体化等国际问题。采访对象包括中东地区、欧洲地区、大洋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的现任级前任驻华大使。文明,犹如生命,有它的起源和归宿。中华民族的文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从未间断过的文明。这是它的韧性。韧,可以使之不毁;刚,可以使之崛起。厚积薄发的中国,刚柔相济,当下正在上演着大国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打破了西方世界的既有秩序,重塑了新兴世界的发展框架。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热门推荐
  • 徐宸,我是你的扫把星

    徐宸,我是你的扫把星

    我自以为是你的扫把星,可你却说:我们互相亏欠。徐宸,这一生,我不愿再做你的扫把星了。方暖阳,你逃不掉。哪怕折磨到死,也别想离开。
  • 九叔师侄石少坚

    九叔师侄石少坚

    我是石少坚,石坚的儿子,九叔的师侄,我将在一个神奇的世界里修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沉鱼七秒

    沉鱼七秒

    鱼的记忆有七秒,人的一生有很长。美好的瞬间就在那短短的七秒之间。
  • 领导要有正能量

    领导要有正能量

    本书以一些经典的案例为蓝本,从中提炼出精华部分。这些内容是领导如何迈向成功的方法,是身陷茫然中的领导通向成功的导向。
  • 木槿醉

    木槿醉

    木槿花,朝开幕落,颜如舜华。一朝红颜,一碗清酒,为谁而醉。*女子身子一怔,轻缓地弯下腰,面无表情地拾起那一纸休书,从容地走到男子的身侧,抿嘴道,“盟主确定要休了槿夕?”男子冷哼,微眯眸子直视女子,“难不成要我堂堂商盟娶一个残花败柳?”女子讪讪一笑,小手镇定自若地撕开那封休书,轻笑着分析道,“盟主,槿夕虽是妇道人家,却也深知上官家与商盟之间的利益,假若今日盟主真要休了槿夕,槿夕没有半句怨言。只是盟主要知道,大哥既然可以明知槿夕这残破之身还把槿夕嫁入商盟,若盟主把这一事儿传了出去,上官家丢的也不过槿夕的这一张脸,可是盟主就不一样了。”……………………“你说得这么言辞恳切不过是不想被休而已。”男子冷眸悠转,一丝复杂转瞬即逝。女子淡淡地弯起嘴角,一抹清风拂过,撩起耳边细碎的青丝,水润的唇瓣轻动,“女儿家怕的不过是寻不到一个好良人,盟主是一个好良人,但不是槿夕的好归属。”“那为何不让本盟主休了你?”男子不解地挺起剑眉。女子霁颜,“若盟主听取槿夕之言,槿夕愿意安安分分地呆在符羲山庄,粗茶淡饭,不会干涉盟主的生活,更不会要求盟主尽丈夫之责。”*片段二“你来这里干什么?”手持长剑的男子冷眸直射着临危不惧地立在殿中央的凤衣女子。女子拉了拉端正地站在身前的小男孩,优雅从容地轻启红唇,发髻上的金步摇铃铛直响,“我要当皇后,我的儿子必须是太子!”“你配吗?”男子居高临下地鄙夷道。“我配不配就要看这破匣子里面的东西足不足以权倾一朝帝皇的地位?”女子身边的丫鬟把那漆黑的小匣子递到众人的跟前,灼烧了几双贪婪的眸子。“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女人!”在地面上蠕动的皇袍男子悲愤地指着那淡然不惊的女子,明黄色的衣裳染满艳红的血迹。小男子扯了扯女子的衣角,努嘴,“母后?”女子嫣然一笑,将小男孩推到新皇的身前,掌心上用力推着男孩的肩头,冷凝道,“甄儿,叫父皇,……(文文女主让人又爱又恨,喜欢的架空文的读者就收藏一下吧!)“此文慢热,以后的更新都会在晚上的11点左右”《爱不弃》《王妃何婉约》玄青色锦袍的男子两眉紧紧地拧成一块,不满地死盯着站无站相,坐无坐相的女子,冷冷地哼了又哼。女子得意地瞥了他一眼,大快朵颐地吃着满桌子的菜肴,全然不顾男子那张黑漆漆的脸。“王妃,慢着吃,本王似乎没有饿着你吧?”
  •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一个好的作家,他描写现实,述说一个悲剧,不管是用来警世,亦或表达他的失落和绝望,但是后文学的意义都在于告诉人们真相并给予人们希望,余华正是留下了这样的希望。在《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这本集子里,余华收集了近年来的一些关于写作、关于社会、关于他个人童年回忆的文章,虽然在他的所有文字中算不得出采,但是有两篇文章很值得推荐,因为一篇解释了阅读的意义——《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而另一篇则阐述了漂泊的幸福感——《别人的城市》。
  • 须发门

    须发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宋江山(第六卷):激荡熙宁

    大宋江山(第六卷):激荡熙宁

    嘉佑元年,京城水灾,王安石在京任官,不满忝居虚位,无所作为,四度上书辞官。熙宁元年,神宗变法,王安石回京,权贵大肆排挤构陷,昔日好友司马光与其反目成仇。王安石力排众议推行变法,改革派一度崛起,然司马光不念旧情,苏轼等人亦接连对其弹劾,终使保守派重新得势。本卷以新旧党争为主线,叙述了一个改革派宰相数度起落的人生沉浮,也呈现了大宋王朝兴衰胜败的秘密影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