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传奇故事(上旬)》2014年第05期
栏目:本期读点
这地处中缅边境的遮放小镇四季不明,眼下虽然时序已是深秋,却没有黄叶扯起的旗帜,地里的庄稼早已收光割尽了,四野却仍是一片姹紫嫣红。如果不是日本人在公路边修筑的那些碉堡,还有那些从碉堡里伸出来的膏药旗,破坏了小镇的恬淡、宁静,这里实在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难怪在千百年前,人们就把这一带称作“勐巴娜西”——一个像天堂般美好的地方。
太阳爬上门前的凤尾竹梢的时候,忽见遮放街头扬起一溜烟尘。滚滚烟尘里,一辆插着日本膏药旗的小汽车,从芒市方向驶进小镇,停在了遮放保公所的门前。
小汽车在保公所门前刚停稳,驻扎在遮放的鬼子兵,就在宪兵队长板口一郎的带领下,排着队“呱、呱、呱”地跑过来了。鬼子队伍的后边,跟着保长魏作仁。板口队长跑到小汽车边站定,躬身拉开车门,然后回头喊了声:“交子给——”全体日本兵脚后跟“啪”地一磕打了个立正,便一个个直立立地站着纹丝不动了。
魏保长不知该如何表示,就冲着汽车一个劲地鞠躬。
过了好半天,才有个日本人慢条斯理地从小汽车上走下来。这个日本人个子不高,前面的头发稀稀疏疏的,微微有些秃顶,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留着小仁丹胡子,穿着西装,拄着文明棍。浮肿的眼皮里包着一双金鱼眼,一举一动显得文质彬彬,完全是一个学者的气派。他就是从东京来的龟田鸠夫。
龟田鸠夫似乎对日本兵那种咋咋呼呼的欢迎仪式很反感,他冲那个板口队长用日本话说了一句什么,趾高气扬的板口队长立即就像霜打过的茄子——蔫巴了。魏保长想凑过去对鬼子说几句奉承话,龟田鸠夫一抬文明棍,像轰狗似的把他给轰开了。
龟田鸠夫旁若无人地走了几步,看着四周摇曳的凤尾竹,然后慢慢把眼光投向遮放坝子周围起伏的群山,高声感叹道:“勐巴娜西,清新飘逸,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啊!”
魏保长支棱着耳朵听着,心里说,这日本老头的汉话说得真好,但他就是没有听懂老头到底在说些什么,“清新飘逸”,“风光旖旎”,什么意思啊?
魏保长正揣摩老日本话里意思的时候,只见龟田鸠夫弯腰抓起一把泥土捧在手里,一边揉着,一边自言自语地继续道:“遮放的土是神奇无比的土啊!我龟田鸠夫一生从事遮放贡米的研究,今天终于来到了‘毫木西1’贡米的故乡。芒市谷子遮放米,相达姑娘龙陵雨……”
这次魏保长倒是听懂了:原来这老日本在赞扬遮放的贡米“毫木西”呢,想不到这老日本也知道遮放贡米!这“毫木西”稻谷芬香浓郁,株高2米以上,谷粒的长度达到5-6厘米,因拖着长长的尾巴,形似老鼠,汉人也把它叫老鼠米,是世界上谷粒最长、株型最高,营养价值最好的稻种。‘毫木西’是摆依2话,大意为“米好吃得连糠都被人吃了,猪吃不到糠很生气……”
1943年的遮放很,甚至还有几分原始。外来的人有骑马的,有坐轿的,有赶马帮的,可是却罕见坐汽车的,更不用说是坐这种高级小汽车了。所以,镇上一阵鸡飞狗跳过后,就有不少人躲在远处看热闹。龟田鸠夫也看见了那些站在远处看热闹的人,他举起文明棍冲着板口一郎一晃,那个宪兵队长就明白了,立即让魏保长把围观的百姓召集到一起。
魏保长不是本地人,他父辈从外地流浪来遮放定居的。保长总揽村寨的行政及经济大权,相当于“岗头”的职位,本来是要由土司委任的,但日本鬼子占领遮放后,遮放土司不买鬼子的账,只有魏作仁鞍前马后地往鬼子处跑得欢,鬼子就叫他做了保长。魏保长得到板口队长的指令,立即前蹿后跳,把四周的群众吆喝到了保公所门前。
大伙不知道这老日本到底要干什么,都战战兢兢的,显得心神不宁。想不到龟田鸠夫却相当客气,他满面笑容地走到人群中,说道:“遮放的各位父老兄弟,鄙人叫龟田鸠夫,是日本国研究遮放贡米的一个学者。我对遮放贡米非常喜爱。我这次来遮放,一方面是从事学术考察,向各位父老兄弟学习种植贡米的经验,同时也是来寻找一样东西……”说着他扬了扬左手,顿了一下又继续道,“据史书记载:明朝天启三年,也就是公元1623年,遮放土司多思潭赶着马帮,带着遮放‘毫木西’米亲往京师入贡,熹宗皇帝朱由校品尝过‘毫木西’后龙颜大悦,并指定为贡米。但皇帝认为‘毫木西’在遮放一个弹丸之地种植,其产量太小,便下旨在太湖畔大量引种。可是在江南引种出来的‘毫木西’,品质上和本地米差多了,根本就不能与遮放的‘毫木西’相比。熹宗皇帝认为是栽种的方法不对,于是,下旨多思潭异地试种‘毫木西’。天启六年,即公元1627年,多思潭在异地将‘毫木西’栽培成功后,编成了《毫木西栽培要略》,然后派护印3多思屯送往京师。为了防止在半路出意外,多思潭命人将《毫木西栽培要略》密写在一幅《勐巴娜西春景图》上,谁知护印在半道遭劫,那幅密写了栽培要略的《勐巴娜西春景图》下落不明。而多思潭编纂的《毫木西栽培要略》原本也不慎毁于遮放的一次水患之中。不久,熹宗帝驾崩,思宗帝朱由检继位,忙于应付后金,便再也没心思过问此事。我曾沿着护印多思屯当年进京师的路线一路察访《勐巴娜西春景图》的下落,据我所知,这幅画后来被与护印随行的一名亲兵从劫匪手里夺回,这名亲兵是遮放人,这幅画现在就在遮放一户人家里收藏着……”
魏作仁终于明白了龟田鸠夫大老远地来,原来只是为了一幅破画。龟田鸠夫刚把话说完,魏作仁就立即冲着大伙吼叫起来:“这幅画谁家藏着?快拿出来献给太君啊。不然老子就挨家挨户地去搜……”
龟田鸠夫手里的文明棍朝魏作仁挥了一下:“住嘴。谁让你去搜了?日中亲善,东亚共荣,我这次来主要是述友情,向各位讨教种植方法的。如果拥有这幅画的人愿意满足我的愿望,我龟田鸠夫当然也会重金答谢。”说完,他向四周群众扫视了一遍,眼睛里似射出两道寒光,刺得人们心里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