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0600000022

第22章 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顽强意志(1)

1.教育的艺术

一个妇女为了学习烹饪可以走数十里路向人请教,但一个母亲,却很少因为要学习教育而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向他人请教。

假如一条河的某一段出现了污染,我们必定从上游开始寻找污染源。如果这一条河道上没有发现污染源,那我们就会上溯到另一条与之相连的河流。关于教育孩子,我认为也应该使用这一方法,俗话说,事必有因,也必有果。由于缺少教育方面的准备,很多儿童的管教,尤其是道德方面的管教,就显得糟糕透顶。

我常常不解,为什么人们为了谋生可以去做相当复杂的准备工作,却很少会想到为子女的教育做些准备?是不是教育这项工作太过容易,所以人们才不需要准备呢?想必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不这样认为吧。可以说,教育是成人从事的所有工作中最复杂的事情之一,因为这是一项塑造人的工作!那么,这项工作是不是只有在孩子诞生后,通过父母的自我摸索才能完成呢?当然不是。有的父母在摸索、学习中找到了有价值的教育方法,这是很有意义的。但有的父母则完全凭借个人经验、好恶和习惯来对孩子进行所谓的“教育”,这样,成功培养孩子的几率就微乎其微了。

无论从父母本身的幸福,还是孩子以后生活的幸福来看,我们都必须承认,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生儿育女是人们身体上成熟的标志,那么会用恰当的方法教养这些子女则是心智上成熟的标志。一个妇女为了学习烹饪可以走数十里路向人请教,但一个母亲,却很少因为要学习教育而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向他人请教。大多数情况下,父母都是受到“因材施教”和“每个孩子都有所不同”的观念的影响,把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也看成是不适宜的。我并不想否认这两句话的正确性,我只是想提醒父母,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山区种马铃薯和在平原的种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这些基本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正是由于缺少教育的准备工作,有些父母要么把教育一股脑地推给学校,要么就是凭兴趣和冲动来盲目指导。他们没有什么深思熟虑的理念,也不明白怎样做才对孩子有益。即使有一些所谓的教育方法,那大多也是从过去流传下来的,从自己童年中回忆起的,或者是从乳母那里听来的。遗憾的是,这些方法大多不是智慧的产物,而是愚昧的结果。

在教育上,我并不相信帕雷斯顿的观点:孩子们生来都是好的。我宁愿相信孩子都是有缺陷的,但这些缺陷是可以在后天的教育中弥补的。相比于智力培养,对孩子的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更为困难,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反复地努力,慢慢地启迪。尽管这样,我相信,它仍然有规律可循。

2.让孩子承担行为的后果

教育者应更多地采用自然惩罚而不是人为惩罚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这时,教育者应更多地采用自然惩罚而不是人为惩罚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前者遵循的是基本等值、等同的原则,对一种错误行为作出回应,目的是让孩子在回应的过程中增加这方面的经验。而后者则是由教育者根据孩子的错误行为,人为决定的惩罚回应。从下面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区分二者的差别。

几乎每个有幼儿的家庭都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形:孩子把一盒玩具拿出来玩耍,厌倦了就丢得满地都是;或者早晨出去玩耍,回来后把采回来的鲜花丢得满屋都是;或者给布娃娃做衣裳,衣裳做完后,留下一桌子的碎布、剪刀和线头。这时该由谁来收拾这些残局呢?自然惩罚的原则是让孩子自己去收拾,并告诉他如果不收拾的话,下一次就得不到玩具或不许再去散步。这显然是一个自然的后果,既没有扩大也没有减小,孩子一般都会低头承认错误。如果我们坚持这样的自然惩罚,孩子很快就会改掉这个毛病。他还会懂得,任何快乐,都需要付出劳动才能得来。

还有一个例子。小斯宾塞上二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因为动作慢总是受到责骂,但她还是改不掉这个毛病,在集体活动时总是让别人等她。我给老师建议,可以尝试采用自然惩罚的方法,迟到了就不再等爱丽丝,让她在家里待上一两次,她很快就会改正这个毛病。要知道,和自然惩罚相比,人为惩罚除了让孩子当时感觉到有点紧张外,什么效果也起不到。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个男孩把学习用具丢了,自然的惩罚就是让他感到这样不利于他学习,即使弥补,也必须从自己的零花钱中扣除一部分再买一个。人为的惩罚是责骂男孩一顿,甚至体罚一次,回过头家长马上又去给他买新的。前者让孩子明白钢笔、刀和书包都是用劳动换来的,让他通过自己付出的代价来懂得珍惜,后者则除了父母愤怒一番,孩子大哭一场之外,什么也没有教给他。如果一个做哥哥的把妹妹的手弄伤了,自然的惩罚是让他承担妹妹治疗的费用,如果没有钱,那就用扣掉零花钱或卖掉他的几件玩具的办法来弥补。如果一个孩子第一次拿回了别人的东西却没征得他人同意,自然的惩罚方法是陪孩子一起把东西物归原主,并且和孩子一同接受当事人的惩罚。相反,如果任孩子把东西保留下来,也就等于把他顺手牵羊的坏习惯也保留下来了。我们都知道,成长中的男孩,由于精力充沛,常常会做出一些暴力的行为来,这时候自然的惩罚方法就是让他自己承担经济和道义上的后果。比如一个孩子打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除了承担外祖母需要的医疗费用外,还必须承受来自家庭成员的严厉批评和指责,并且,他还要用爱的方式从外祖母那里获得原谅。一个孩子如果辱骂了另一个孩子,则必须要求他向对方道歉;如果同样的情况在班上屡次发生,则必须要求这个孩子在更多的人面前道歉,并讲清楚原因;更为严重的情况下,则需要以假想和表演的方式让他也受一次辱骂,然后请他谈这时的感受,以启发他的同情心。

3.避免放大人为的惩罚

体罚要慎用,它绝不应该成为主要的教育手段,也绝不是使孩子成才的正确途径。

在道德管教方面,对孩子最有价值的不是让他去体验家长的斥责,而是去体验在没有家长意见的干预下他自己行为的后果。因为,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后果,并不是家长以“自然的代理人”的方式给予的,而是自然本身以自然的方式给予的。

当然,自然惩罚不能完全排除父母或老师的正常反应,比如有意冷淡,故意不满足孩子的某些愿望,限制他的一些娱乐或消费权利等,这些都是父母或老师以某种态度明确表示对孩子错误行为的不满,以达到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后果的目的。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然惩罚,并不是要排除上述这些人为的反应,而是避免放大人为惩罚。

体罚是人为惩罚的极端表现。体罚要慎用,它绝不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也绝不是使孩子成才的正确途径。关于如何避免放大人为惩罚,我希望给父母一些建议:

(1)在智力培养方面,千万不要使用体罚,几乎所有的事实都证明这样做是有百害无一利的。

(2)只有在道德、伦理、品质培养方面,孩子出现重大过失时,教育者才可以谨慎使用体罚,并且一定要明确告诉自己和孩子:对于这个过失,教育者也是有责任的,也应该公开采取一些自罚的行为。因为,如果孩子犯了重大过错,十有八九与教育者平时的施教有关。

(3)在决定对孩子实施惩罚前,我们必须要冷静下来思考几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惩罚孩子?是出于自己愤怒情绪的发泄,还是真正为了教育孩子的目的?如果是后者,是否还有其他非极端的方式可以达到教育目的呢?

(4)孩子的错误里总是有着教育者一半的责任。如果教育者从来没有教给孩子尊老爱幼、尊重他人权利等,一旦他在这方面有过失行为,给予他的惩罚就应该减轻。

(5)人为惩罚的程度要以不对孩子身心构成巨大伤害为原则,在实施惩罚之后教育者还应及时给予孩子安抚。

(6)过于频繁的惩罚不但不会起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影响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导致孩子产生反叛、厌恶、恐惧等负面心理。

(7)注意听孩子申辩,弄清楚孩子行为的真正原因。

(8)由于人为惩罚是一个强者对一个弱者施加的行为,因此,教育者一定要注意不伤害孩子的尊严。

4.自然惩罚更有效

不论父母还是孩子,因为任何原因发怒都是有害的。

自然惩罚的方式有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因果观念。在孩子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后,因果观念才会达到准确和完整。在决定做某件事之前,小孩子会从自己的经验中先作出判断,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对于孩子来说,了解行动和它的后果,比依靠权威得来的判断更加印象深刻。

举例来说,当一个孩子体验了因缺乏条理而麻烦缠身的后果时(比如拖沓使他得不到满足,粗心大意使他没有了心爱的东西),他不仅能深刻感受到那些后果,还能明白其中的因果关系。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采取人为惩罚来教育他,则只会让他看到他并不关心的后果(毕竟父母教训过后会替他收拾残局的),而失掉了关于好坏行为判断的根本性教育。

自然惩罚的另一个好处还在于它是完全公正的。当孩子受到自然惩罚时,他不会像受到人为惩罚一样感到委屈。因为后者常常会放大惩罚,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打击。一个不爱护衣物,总是把衣服弄破、弄脏的孩子,按自然惩罚的原则,就是让他自己洗衣、缝衣并体会因为衣服脏破而无法参加旅行、聚会的苦头。他会把吃这些苦头归结到自己的粗心大意上。相反,如果大人采取责骂、体罚的方式,他会认为不公--为什么仅仅弄破一件衣服,就要遭受父母的责罚呢?

和人为惩罚相比,自然惩罚的方法还可以避免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家长如果经常打骂儿童,势必使亲子之间产生隔阂,儿童的孤独或怨恨也会使家长对他的喜爱减少。没有哪个父母会心情愉快地责罚孩子,也没有哪个孩子能愉快地接受父母指责。但在自然惩罚的条件下,父母和孩子都不容易变得愤怒,由于加入了理性成分,亲子关系反而会变得更紧密。

不论父母还是孩子,因为任何原因发怒都是有害的。因为父母在树立威严的时候会损害同情心,而同情心是管教孩子时所必需的。如果亲子之间的心灵和爱的联系被中断,教育也会变得毫无效果。

5.如何教育“问题儿童”

许多儿童的严重过失是因为父母的管教不当造成的。

尽管前面已经比较详细地阐明了“自然惩罚”的原理,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仍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染上偷窃的恶习,孩子经常说谎,孩子喜欢欺侮比他更小的孩子或弟弟妹妹,孩子出现了暴力倾向,等等。的确,有些孩子会出现这类问题,他们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问题儿童”,一般的教育方法对他们起不到多大作用,反过来他们却会让每一位父母都感到痛心。

首先,如果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原因,就会发现:那些问题行为很少在正常家庭出现,即使发生也不会那么严重。正如前文所说,许多儿童的严重过失是因为父母的管教不当造成的,经常性的人为惩罚使他们很容易变得孤独和反叛,同情心麻木。人性中有一条规则:人们得不到较高的满足就会去找较低的满足,没有同情中的乐趣,就会去找自私的乐趣。一个家庭中的孩子如果相互虐待,通常是因为他们从大人那里受到了同样的对待。一部分仅仅是简单的模仿,一部分则是出于受到责骂而发泄怨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改用自然惩罚的方式来教育这些子女,就可以避免他们因冲动而犯更严重的错误。

其次,还要认识到,即使在完美的教育中,子女犯错的情况也会发生。这时,我们仍然可以用自然惩罚的方法去管教孩子。

最后,应该尽量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包括孩子在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爱的力量。每个人都知道,当他伤害敌人时,是不会痛苦和追悔的;而当他伤害的是自己所爱的人,并明显感受到对方的不快和反对时,便会追悔、自责。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着日积月累的情感,爱越多,他们对孩子施加的影响就越有力量。

当然,对待“问题儿童”,要花费的精力和爱心会很多,但从挽救孩子的未来和承担父母的责任方面来说,加倍付出是值得的,是我们必须也应该去做的。

6.让孩子远离恶劣环境

孩子天生爱模仿,又缺少鉴别能力,即使是那些不好的事情,一旦他多次接触后,也会渐渐麻木,并染上恶习。

在道德、意志和品质方面,孩子是极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毁掉一个孩子比成就一个孩子要容易得多,相比于好的环境,坏环境的影响更大。

文明的家庭和粗野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各有不同。孩子天生爱模仿,又缺少鉴别能力,即使是那些不好的事情,一旦他多次接触后,也会渐渐麻木,并染上恶习。那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坏的影响呢?

远离残忍的环境

人类最大的美德,就是对生命的同情。人性本善,小孩子天性是喜爱动物的,但如果经常让他看到动物被宰杀的过程,他就会渐渐变得麻木。如果周围再有人告诉他这是合理、勇敢的行为,孩子就会想要去效仿。为了获取肉类食物,人们很多时候不得不屠宰动物,但如果让孩子看到这个过程,对他一定会有不良影响。因为,这时的孩子还不足以对情况进行辨别和分析,如果他的同情心就此被环境所磨灭,那无疑是最悲哀的事情。山里的猎户为了生存不得不猎杀动物,这一点和我们所说的屠杀不同。我们应该教会孩子这两者的区别。我们无法向全社会去倡导通过立法来反对屠杀动物,但至少可以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让孩子远离这种环境。

远离没有道德和廉耻约束的环境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没有道德和廉耻约束的事总是存在的,比如一些色情场所,比如一些家庭内的不道德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实理应如此。明智的父母会给孩子解释这种现象的不合理和丑恶,让孩子在遇到这种环境时,能够自觉地远离它。

把不值得效仿的事讲给孩子

同类推荐
  • 好性格成就男孩一生(全新升级版)

    好性格成就男孩一生(全新升级版)

    相信每个男孩都对未来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对自己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为了寻找自身的价值也一直在努力,但是在前进的途中,男孩们难免要遭遇各种挫折和风险,他们都希望找到一把能规避风险的多能钥匙,打开通向美好明天的大门。可以说,优良的性格就是这样一把钥匙,它能协助男孩们培育出很好的品质、独特的技能以及与人生风险搏击的能力。
  • 心教

    心教

    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大家希望用坚持正面管教的方法,让孩子在充满善意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快乐、自律、有责任感、学习和生活能力强的孩子,但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能给孩子带来好的结果。在这本书里,李崇建老师构筑了“姿态”“语气”“感受”“渴望”“正向好奇”与“停顿”六个环环相扣的脉络,以清楚的步骤,深入浅出地说明专业咨询模式如何运用在孩子身上,唤起孩子的正向好奇、自我觉察、情绪转化,进而达到欣赏自己、爱上学习的效果,释放出孩子内在的生命力。这本书呈现了萨提亚实用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做法和影响力,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帮助你有效地解决孩子的问题,同时也能获得自身的疗愈、成长,提高爱和教养的质量。
  •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是一部以全面提升中国家族教育水平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常识、呵护孩子的梦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引导孩子求知好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心理等方面着手,以经典的教育故事为主体,探讨了家族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凝炼出了闪光的教育智慧。这不仅是一本献给所有父母的教子课本,同样是一本所有家长的修身指南,更是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 轻松怀孕280天(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轻松怀孕280天(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妇女怀孕以后,一家人都热切地盼望着新一代早日顺利到来。为了保证整个妊娠期都能安全度过,孕妇的衣、食、住、行都要格外地注意。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是否良好,能否顺利分娩,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分娩的顺利与否,取决于从怀孕到分娩过程中的良好保健及充分准备,优质的孕前、孕期生活,是孕妇轻松分娩的重要前提。
  • 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位教育家曾说:“性格所具有的一切特质是人的成功与幸福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帮助孩子发现自我价值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往往比别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父母注重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性格培养,那么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任何父母只要用心就能找到一些培养孩子好性格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就自信、阳光、活泼、乐观、坚强……
热门推荐
  • 六宫之荣华女

    六宫之荣华女

    在慕容雪及笄懵懂之年,夏北楼携着三十万大军和大夏国库半数财富和亲,慕容雪毅然决然的踏入了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且看这六宫繁华冷暖自知
  • 狼族精神

    狼族精神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是自然界和现代职场共通的生存铁律,在相同的困境之下,如何生存?如何胜出并发展壮大?本书借狼族精神指导职场人在激烈的竞争中用拼搏扭转发展逆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用韧性等待先机……掌握狼族的精髓,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职场高手和人生强者!
  • 捡到祖宗1000岁

    捡到祖宗1000岁

    新书《我的娘诶,孽缘》已开,坑品有保证,欢迎入坑~老祖宗:我这么漂亮的一个大美人睡在旁边都看不到,只想着抱枕,唉……真让人发愁,这么眼瞎,以后可怎么找女朋友呀?我什么时候才能够抱上小孙孙?李颖华:不,老祖宗,根本就没抱枕什么事,我想抱的明明是你!嘤嘤嘤……为什么每次你都能够给我找到这么好的“借口”?你到底有没有搞清楚是谁眼瞎?各位看观,你们觉得是谁眼瞎呢?----------完结作品:《男神宠妻日常1-2》、《我在星际开花店》、《史上最后一只龙》、《女神宠夫日常》等
  • 踏草留音

    踏草留音

    食物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人也是。此时操场上满满的都是风,我们站起来奔跑,我听到身后传来铺天盖地的声音,柔软的声音灌满耳朵。那是风、天空和野草,记录我们别具一格的青春的声音。每一只耳朵都将听到截然不同的声音。被踩踏过的野草地,散发着辛辣的清香,搅拌着音符灌入鼻腔,变成未来值得回忆的细节。
  • 麦克谦传

    麦克谦传

    本书是麦克谦(R.M.M’Cheyne,1813~1843)的好友安德烈·波纳根据麦克谦的日记以及通信编纂而成,详细记录了麦克谦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麦克谦是19世纪前期苏格兰国教牧师。虽然他任职时间并不长,不到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但对苏格兰国教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去世后不久,国教就分裂,但分裂的各派都高度评价年纪轻轻的麦克谦。麦克谦一生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情似火。他高尚的品格影响了许许多多人,包括后来在中国作出有益贡献的宾惠廉、戴德生等人。尤其是他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工作态度更成为激励年轻人奋发图强的表率。本书自19世纪40年代出版后,在欧美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多次重印、再版。
  • 黑夜将尽

    黑夜将尽

    上海沦陷前夕,梅机关、特务处、特别行动科,契卡、战情局,各方势力明争暗斗……
  • 带着空间闯古代

    带着空间闯古代

    他只是想安安静静的做几个菜,过几天平常人的生活而已,这招谁惹谁了。可自从救了那个自称是时空管理局的人后,所有一切都变了。从此,带着一空间,一契灵往来于各个时空完成各式各样的任务。
  • 春天万物流传

    春天万物流传

    这是一个回乡的故事。我在深圳构思遥远的故乡,一千八百万名外来人员有一千八百万个故乡。就现代化进程而言,中国所有的故乡都是千篇一律的,流行风吹入,年轻人出走。逢年过节我们又从遥远的城市回来,带来一些新鲜。年轻人自以为豪,老一辈却看不惯,哀叹或嘬着牙骂这个世道。时下把这个叫城市化。了解城市化,有一个出发原点,有一个目的地,还有一个所谓的“人的城市化”。在我看来,城市不是容器,而是一个像筛子的分数符号,合适的立在分子上,不合适的筛到分母里去。分子也罢分母也罢,关键在于年轻一代是否真的在城市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坐标,是否真的理解城市文明。谁来安顿这些灵魂?谁会给他们答案?
  • 末世带娃求生记

    末世带娃求生记

    S病毒席卷全球各种动物包括人类全部进化。或大脑进化,或肉体进化,或死亡人类进入进化前的阵痛,思思带着两个孩子如何在这末世挣扎活下去。无重生,无穿越。
  • 捡只狐狸回千山

    捡只狐狸回千山

    当一只无忧无虑的银狐遇上两个爱捡狐狸的和尚,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人生,原来竟是蓄谋已久的重逢~他们之间,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