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14900000016

第16章 收容

“大人,许姐姐要我来找你。”王成急冲冲的迎面跑过来,对刚从县库出来的杨铭一行叫道。

“什么事?”杨铭问。

“城墙那边好多人……他们要冲进来了……”

“走,去看看!”

杨铭加快了步伐,范同舟等人赶紧跟上。

校场北边的城墙正在修筑城门,昨日扒开的缺口已经修箿整齐了,缺口上面的拱形连接已经合拢,初步有些门洞的样子了。原本几百人劳作的工地现在都停工了,那些从城外俘人中征来的民夫们扔下了手中的工具,跟着外面的俘人一起喊着要进城。城墙的缺口处用木栅挡住了,数百名军士和丁壮拿着各式兵器紧张的守卫着,阻止外面那些鼓噪的人群闯进城来。

“明天就要过小年了,这天寒地冻的,把我们扔在城外于心何忍?”

“每天都有冻死饿死的——昨夜一宿北风,今天一早就有几十个人冻死了,再这样下去,恐有不测之变啊……”

为首的两个读书人向军士们说着,身后衣衫褴缕的老百姓们一阵哗噪之声。

看到杨铭一行人过来,军士和丁壮们赶紧让出一条通道。

“你们俩是什么人?”杨铭隔着木栅问道。

两个生员盯着杨铭奇怪的装束思忖片刻,回身挥手示意,后面的人群哗噪声慢慢平息了下来。没办法,老百姓就是服读书人。

“在下良乡生员孟如礼。”

“在下固安生员王安佩。”

十二月一日,皇太极率兵攻良乡,屠固安,到现在也有二十多天了,看来这两位读书人在俘人堆里吃苦的时间也不短了。

“两位先生既是读书人,为何没能进城?”杨铭知道,有一些俘人是被后金军收在城里的,主要是读书人、工匠、医生、美貌妇人等。

“我等混迹于俘人队里,鞑虏不知我等身份。”

“读圣贤书,知忠孝廉耻,我等岂可贪图安乐而为鞑子所用哉!”

两位生员慨然说道。

看来是有气节的读书人,杨铭对于历史上这些有气节的人一向是敬重的。

“不知两位先生可知城外俘人之数?”

“我等听替鞑子管事之人说过,城外俘人约有一万三千之数。”

“一万三千人可不是小数目,进城来这粮草、住宿,恐怕都有困难。”

“再说,人多口杂,难免会有奸细混入,比如刚才先生所说,替鞑子管事之人……”

杨铭一时踌躇不决。

“替鞑子管事之人也未必就是奸细,若无人管事,只怕俘人们早就死的所剩无几了。至于粮食,俘人们在城外一样也要吃饭……”

他们这样说也未必没有道理,后金军掳人是运到建州充作劳动力和生育工具的,自然也不希望这些人都冻死饿死,每天会扔下几十袋粮食给俘人们维持生命。但是,如果没有管事的人安排分发,大多数人的是得不到粮食的,那就只有饿死了。

“这一万多人进城,若有哗噪盗抢之事怎么办?”

“俘人们只求活命,若是大人能放他们进来,他们对大人感恩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做出奸犯之事?”

“再说俘人都是按各乡各里聚集的,各有连保,断无人敢行不轨……”

“那么,两位先生请回去妥善安排,我去跟知县大人说,放大家入城。”杨铭也不希望这些俘人在外面受冻受饿,更不希望死人。

“敢问大人尊讳?”两位生员对杨铭长揖问道。

“在下杨铭。”杨铭抱拳回礼道。

“可是昨日以五雷正法大破鞑虏的天将军?”两位生员眼睛放光的看着杨铭,激动的说道。

“正是。”杨铭微笑点头。

“请两位先生务必安排妥当,有序进城,绝不可鼓噪哗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城墙上,赵知县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一起站着,看着城墙下黑压压的人群,在他们身边不远处,杂乱的堆放着十几袋粮食,两个衙役一人一边提着麻袋的两个角,嘿的一声,把麻袋荡悠起来,搁到城墙的垛口上,然后用力往外一推,麻袋就沉沉地掉下去了。

城下的人群呼拉着往后退了几步,形成一个半圆形的人圈,麻袋落在人圈中间,发出沉闷的响声,袋子的一个角破开了,金黄色的麦粒淌了出来,黑压压的人群蜂拥而上,围到麻袋四周,用力的撕扯着,挖出麦子往怀里、袖子里装着,更有人直接抓一把麦子塞到嘴里,人群互相拥挤着,拉扯着,哭声、叫骂声响成一片。

赵知县皱着眉头,对一旁的中年人说道:“刘先生,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先生还是得出面料理一下才行。”

那中年人穿着一件交领宽袖的绛色直裰长袍,头上戴着狐皮帽子,面色白净,双目炯炯有神,他叹了口气,说:“以前有鞑子在,俘人们就算在城外挨冻挨饿,也没人敢鼓噪。现在鞑子没了,还让他们餐风露宿,只怕是管束不住啊,我看大人还是把他们放进来吧。”

赵知县冷哼一声,说:“现在鞑子是没了,可这城里又来了一位爷,放不放进来,恐怕还是得这位爷说了算……”

中年人眼神望向远方,悠悠地说:“奇怪,这位杨某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赵知县说:“本官问过范同舟,此人是半路杀出来的,一出手就击毙了几十个鞑子,甚是可怖。至于到底是什么来历,只怕没人知道。”

中年人又问道:“昨日城下一战,据说此人一记雷法,上千鞑兵瞬间就尸骨无存。大人当时在城上……”

“说过多少遍了,本官当时亲眼所见,还能有假?”赵知县有点生气了,“尸骨无存倒还不至于,那几百颗首级还用石灰硝着呢。”

中年人长叹道:“可惜,可惜!如此情景,百年难遇,惜未能亲见,可惜,可惜!”

“城外的没看到,城里的那一记雷,先生难道也没看到?”

“倒了二十多间房子,炸死的鞑子就不说了,就这城里的百姓,也死伤七八十人”

说到这里,赵知县露出心有余悸的神色。

“唉,看来这天是要变了。”中年人长叹一声。

这中年人是山东诸城人刘必显,天启四年举人。刘家早年家境贫寒,至刘必显祖父刘思智,始读书成邑生。刘必显之父刘通亦是贡生,他“倜傥有志节”,万历四十三年大饥荒,他在路上拾到一些银钱,在原处等候三日,不见人来找,无奈用此钱买米煮粥,救济饥民。他曾见一贫苦人家卖妇女,即买下,付钱后,又将文书当面撕毁,让那妇女回家团聚。

刘必显自幼聪敏,读书勤奋,不喜交游。十九岁补庠生,岁试第一。二十五岁乡试中举,少年登科。历史上他在顺治九年中进士,为官清正,敢于维护平民的利益,并因此得罪旗人贵族,后辞官终老于山林泉下,九十三岁高龄而卒。他的孙子,就是清代著名宰相刘统勋。

此次刘必显是来京游学,没想到刚至京畿就遇到京师戒严,京城进不去,于是又折返到通州,想从张家湾乘船回山东,结果遇到后金兵来抢漕粮,兵燹之下,一千多艘漕船被烧毁了,刘必显也被后金兵所俘。

后金军早期破边入犯的时候,即使是俘获一名生员都是很重视的,刘必显的举人身份更是显赫异常了,豪格便把他带在身边,想为己所用,刘必显眼看反抗也没有用,就干脆请了管理俘人的差事,希望能让俘人们有口饭吃,不至冻饿而死。

城墙上的差役们仍是按着后金军的旧规矩,每个城门扔十五袋粮食就完事了,那些没抢到粮的俘人还在城墙下苦苦哀求着。扔给俘人的粮食是从后金军的粮仓里出的,不是从县仓里出的,刘必显就是想多扔点粮食下去,现在也得请示杨铭了。

刘必显一直想去将军府拜访杨铭,但他忍住了这个冲动,他还要等一等。

杨铭由范同舟带着,沿着驰道登上了城墙,来找赵知县,

“赵大人。”这次是杨铭来求人,一见面他就躬身抱拳行礼,至于跪拜就算了,毕竟对方是投降的罪官,连人带城还是在自己手里收复回来的。

“杨将军来的正好。”赵知县拈着额下的几缕胡须,“城外的这些饥民鼓噪,弃之不忍,收之难安啊。”

“赵大人,我想让城外的难民进来……”杨铭开门见山的说。

“放进来?如何安置?”赵知县没想到杨铭会主动提出这个要求。

“在校场上搭帐篷,校场边上的几十间废墟赶紧清除了,也可以腾出一些场地来。城内其他各处,若有空余的地方,也可以随宜安置。”

“将军一片仁心,唯此事重大,须妥为安排才行。”赵知县看看一旁的刘必显说道,“将军可与刘先生商议一下,若可行,本官便打开城门,放难民进来。”

杨铭看了看赵知县旁边的刘必显,却发现这中年人正双目如电的看着自己。

“见过刘先生。”杨铭上前抱拳行礼道。

“这位就是杨将军?幸会,幸会。学生昨日就想去拜见将军,只是眼下要料理这些难民之事,实在不敢抽身,请将军见谅。”刘必显回了个礼,客客气气地说道。

两人晤谈之后,刘必显很快就把事情安排妥当了。谁先谁后,何人负责,怎么进城,各安置于何处,城内如何通行,各处需要的粮草物资器具,一切都井井有条。杨铭看在眼里,心中也不由得暗自佩服,若换作自己来安排,绝对是做不到如此完善的。

“我想请先生主持全局。”杨铭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刘必显既然能为豪格所用,相信也能为自己所用。

“刘某才疏学浅,恐难当此大任。”刘必显照例的先客套一番。

“先生不必推辞,若将来有任何变故,一切责任我来承担,决不牵连先生一丝一毫。”杨铭把刘必显可能的最后顾虑都打消掉。

“承蒙将军厚爱,学生勉为其难试试吧,但愿不负将军所望。”刘必显等待的效果终于出现了,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我在城中现有白银十二万两,粮草二十万石,布帛七万匹……”

“这是豪格贝勒开出的清单。”杨铭把一叠文书递给刘必显,“先生需要调拨任何物资,写好文书递到县衙仓库办理即可。”

刘必显看着手里的文书,颇有一些意外,杨铭对他的信任超出了他的预期,看着清单上的一项项物资,刘必显心中不免感慨,豪格虽然对他优待,但这些核心机密他是根本接触不到的,现在杨铭全部交给自己,初次见面就有如此信任,倒让刘必显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

“学生必定殚精竭虑,为将军效力。”刘之显算是表态了。

在刘必显的统筹安排下,俘人们井然有序的进城了。城墙的施工也加快了速度,刘必显除了管饭之外,还答应给钱,民夫们有了盼头,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校场旁的房屋废墟基本清理完毕了,按杨铭和刘必显商量的计划,准备在这里建一排房子,包括一个可供几百人一起吃饭的大饭堂。

现在吃饭是个大问题,到了晚上,校场上到处都是熊熊的柴火,伴随着滚滚浓烟,杨铭住的将军府门口都能闻到呛人的烟味。

许小娘子已经备好了一桌子菜,但是吃饭的人却只有她和杨铭、王成三个人,丁有三他们自己去吃了,或许是跟着杨铭一起吃觉得不自在,现在有大量的马肉——顺义城下一战,后金军死伤马匹无数,丁有三等一众军士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去了。

杨铭一个人坐在桌旁,照例,许小娘子和王成是不能上桌吃饭的,这种规矩让杨铭很不适应。

“你们俩一块坐下来吃饭吧。”杨铭招呼着她们。

“等将军先吃完了我们再吃。”许小娘子站在旁边,给杨铭摆上碗筷。

“唉,我说你们怎么这样?现在又没外人——”

话一出口杨铭就觉得似乎不太妥。

果然,许小娘子脸红了,倒是王成年纪小,没听出什么,眼睛扑闪的抬着头看着杨铭和小娘子。

“将军,我今天拿了一些钱,要府里的仆人们去街上买了菜肴杂货。”许小娘子说。

“可是……存放这里的钱粮物品器械,各处都来取用。范先生和丁把总他们倒也罢了,那些丁壮们,还有修城墙的、整校场的,都来拿东西。奴家和王小公子在这守着,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杨铭这一路缴获也不少,除了乌赖那队人马携行的辎重物资外,昨日在城门外割首级,打扫战场收拾的兵器、盔甲、银两,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入城后都存放在将军府里,也没想好怎么处置。

“不要紧,过几天就好了,你们看好铁车和铁炮就行了。”杨铭已经决定明天就把这些物资送到县衙仓库去,由刘必显统一调度使用。

“将军放心,门楹修得很坚固,车停在里面,没人能够接近。”许小娘子语气坚定地说。

“那就好,这两天辛苦你了。”杨铭从口袋里取出田黄石印章,递给小娘子。

“田黄?”许小娘子不解的问。

“是印信。以后刘先生开的公文,就到你这里盖印信吧。”

小娘子吃了一惊,正要推辞,却看到印面上的篆文,顿时痴住了。

同类推荐
  • 大唐城隍爷

    大唐城隍爷

    【日更万字】王积善穿越成了大唐最后一位城隍爷。王积善唤醒了墨子、张衡、祖冲之。加特林…额…加强版转射机开始装备大唐边军。王积善唤醒了农圣许行、汜胜之、吴范。我们的目标是,亩产一千斤!听说,安禄山麾下出现了许多不明人士。石勒、赫连勃勃、拓跋珪……城隍爷王积善叹息一声,抗起锄头,走向了远方。曹操、刘裕、侯景……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在皇帝的默许和纵容下,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这些特务组织野蛮生长,再加上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特务机构最多、权势最大的时期。在旧式的政体之下,与被统治的人民相比,皇帝的地位非但不孤立,反而是永远处于危险的边缘,尊严的神圣宝座下,时刻酝酿着待爆发的火山。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不得不想尽镇压的法子,公开的刑律、军校、法庭不够用,也不便用,他们还需要造成恐怖空气的特种组织、特种监狱和特种侦探,来监视每一个可疑的人。而在明代,执行这些特殊任务的特种组织就是锦衣卫和东西厂。作为明朝“特务政治”的代言人,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三个机构的历史、职能等认识都比较模糊,本书秉着对历史严谨公正的态度,以真实史料为基础,详细介绍这三大特务机构的发展演变情况,深入挖掘出明代锦衣卫和东西厂的恐怖政治表象下隐藏的真相,深刻揭示了明王朝存在的各种矛盾弊端及其由盛而衰的原因。
  • 真名将系统

    真名将系统

    宿主穿越到古代,意外得到名将系统,统一中原啊soeasy有没有。当别人还在为打仗烦恼,我有大将韩信赵云,当别人还在为治理国家烦恼,我有大将周瑜刘基……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却不多见。国人历来重视姓氏。和人初次相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这个“某”,就是对方的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做人的尊严。
热门推荐
  • 道侠厉天途

    道侠厉天途

    “喜饮酒重情义,爱名剑怜美人。”一个怀揣《道德经》偶得天道之心的懒散道家子弟,却被动入了这庙堂江湖。誓要做那进可拯救世间苦难之人于水火、退可平心静气笑傲于山林,弃江山择美人的千古道侠。
  • 步步为谋王爷的毒舌宠妃

    步步为谋王爷的毒舌宠妃

    “第一个问题,你娶了我姐姐以后,你会一生一世都对她好吗?”一生一世?他们的婚姻只不过他们之间的一场交易而已,又何来一生一世一说呢?“会!本王会一生一世都对你姐姐好”“好,第二个问题,你娶了我姐姐以后,你还会不会再娶别人?”会不会再娶别人?听到这个问题,上官晴的兴趣也来了,她也很好奇易冥轩会怎么回答,可没一会儿,上官晴就又失去兴趣了,他们之间只不过是一场交易而已,他们不可能彼此相爱,更不可能一生一世,他又怎么可能不会再娶别人呢?可是上官晴还是很好奇他会怎么回答,包括在场的所有人,他们都在等着轩王爷的答案“不会,本王只娶你姐姐一人”
  • 百道神王

    百道神王

    此间之法,皆为道往,大道无形,却真实存在,它虚无缥缈,又有迹可循,这世间之道路,唯儒,佛,乐,魔,剑。叶离,你想修哪一道,走哪一路?可有无敌之道?无!那我便修无敌之道。
  • 上池杂说

    上池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也可以这样活

    你也可以这样活

    生活中有多少人用没钱、没时间这样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懒惰、怯懦,困在一隅,以为自己看见的就是整个世界。越成长,越认识到自己原来世界的狭小。往前走一步,你会拥有更多选择。世界如此大,你总要勇敢地走出去,才能收获更多的精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等你再暖一次我的星辰

    等你再暖一次我的星辰

    {新书《允你怦然无余生》求收求评!}她爱得深沉,哪怕知道他的眼里只有仇恨她也还是奋不顾身的往他布好的陷阱里面跳。直到那天他娶了别的女人——“瑾辰哥,我该走了,这一切也到了结束的时候,我们终于不用互相折磨了。”宋奕暖笑着可心却绞痛着,一阵清风过吹散了她心里的最后一星火光。从顾瑾辰的生活中抽离的那一天,她也彻底浇灭了顾瑾辰曾以为刻骨崩心的仇恨。“奕暖,你到底在哪,只要你回来你恨我打我骂我都好,我只想你回来…”顾瑾辰像是失了魂的孩子无助的找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可是没有了,他的奕暖没有了......从那时起顾瑾辰就告诉自己,若他的奕暖能回来,余生他的命里会全都是她……
  • 西楚争雄

    西楚争雄

    关于秦汉之间的历史节点,想努力去改变到最后发现改变的只是自己,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万妖萌

    万妖萌

    小妖们:“大佬大佬,我们去人界遛遛?”沐雨:“不,人界危险。”小妖们:“好哒,大佬!”小妖们转身下令:“大佬吩咐,人界危险,进攻人界!”沐雨Σ(?д?lll):“不!住爪!你们做什么?”小妖们:“大佬,听说妖界新一任天命妖王诞生了,我们去测试吧?”沐雨:“不,累。”小妖们:“好哒,大佬。”转身下令:“大佬不需要测试,干掉老妖王,大佬就是妖王!”Σ(?д?lll)不!住手!我没说!!别以为你们长的萌我就会屈服啊!!
  • 藏獒笔记之反盗猎可可西里

    藏獒笔记之反盗猎可可西里

    肖兵只身前往可可西里,加入反盗猎组织“暴风”,与凶残的盗猎者斗智斗勇、浴血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