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14900000017

第17章 钱粮

刘必显坐在将军衙门的科房里,面前的桌子上堆满了案牍文书,几个商人站在四周,众星拱月般的围着刘必显说话。

“刘先生,我等适才所议之事,万望先生助力成全。”一个三缕须的胖子弯着腰,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若能成事,我等必不敢忘了先生的功劳。”

“兹事体大,必须一起面禀将军才能定夺,请各位稍安勿躁。”刘必显端起茶杯呡了一口,淡淡地说。

“将军何时回来?”一个高个子中年商人问道,干瘦的脸上颇有焦急之色。

杨铭在丁有三的陪同下巡视着难民营地。在刘必显的操持下,难民的处境已大有好转,校场上,一排排窝棚整齐地搭建的,难民们按各乡各里划分着片区,灶台也集中起来了,各个片区的管事按天去领粮食,保证本片区每天供应一顿粥饭。至于掏沟挖渠,搬运柴禾,清除垃圾等必不可少的工作,由管事安排难民们轮流出役。

当然,每天这一顿免费的粥饭只能保证人不饿死,想吃饱吃好,就得找活做。城墙已经修好了,校场边上的房屋还在赶着工,大群的难民围在工地外面希望能找到活干——只要能干上活,不仅管饭,还有工钱拿。

丁有三手下的家丁更多了,除了随杨铭进城的那队人马中投充了一百多名家丁之外,廿二日进城的难民中投充家丁的更是人满为患,以至于让丁有三在精挑细选之余,为到底留下哪个而大伤脑筋。按照杨铭的指示,家丁要求身体强壮,老实忠厚,那些油腔滑调,奸诈怯弱的人一概不要。可是来报名的人太多了,以至于丁有三不得不请示杨铭增加和提高了标准。

一行人在难民们的跪拜感颂声中穿过校场,出了校场口沿大街向南几十步,来到向阳巷。巷口邻街开着几家铁匠铺和弓箭店,这些匠人平时主要是做驻军的生意,为兵士们维修兵器和弓箭。

铁匠铺的门口摆着熊熊的炭炉,赤着上身的铁匠钳起一块烧得通红的铁锭,置到砧板上,挥起铁锤,用力地砸下,发出一阵叮咚的声音。砧板上的火星四散地溅射着,有几颗溅到了铁匠的身上,在汗水里滋的一声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旁边的聚元记弓箭店里,一个腰上挂着皮制箭囊的军士站在柜台前,看着柜台内的匠人修整他的角弓。那匠人年纪很大了,布满老茧的手握着弓梢,在一盏罩着铜罩的油灯上烘烤着。火候一到,老匠人迅速地将角弓压在一架形似古筝的木板上,用力的扳着弓身,又举起角弓迎亮眯着眼睛看。反复数次,觉得满意了,将角弓递给柜台外的军士。

军士双手握着角弓的两梢,来回试了试劲道,从箭囊里取出弓弦挂在下弓梢,然后将下弓梢扣在左脚的脚踝,右腿跨过弓腹顶着,右手握住上弓梢用力向内一扳,左手一搭,嗡地一声弦已挂好。

“好一个回头望月!”杨铭轻声地赞叹道。在上一个世界里,杨铭也玩过反曲弓,这个回头望月的上弦动作他是知道的,但用于重弓杨铭自己是做不到的,只能借助专用工具。

那军士转过身来,看到丁有三和杨铭,怔了怔,随即便单膝跪地,拱手道:“小的谢庆元见过杨将军、丁总爷。”显然,杨铭那身奇怪的迷彩服和凯夫拉头盔,让这位军士猜到了丁有三身边这人的身份。

“不必多礼,请起。”杨铭伸手托了托军士的胳膊。

“这弓几力的?”杨铭问。

“回将军的话,小的用十二力的弓。”谢庆元答道。

十二力,这已经是后金精锐白甲兵的水准了。杨铭从谢庆元手中接过弓,双手挽着试了试,力度非常大,就算以杨铭的军人体格,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也是没办法拉开这张弓的。

“好弓。”杨铭看着弓身上包裹的桦皮,赞叹了一句。弓箭最怕受潮,桦皮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上好的弓都是用桦皮包裹的,次一等的则是髤漆。

“你以前是在哪里效力?”杨铭问。

“回将军的话,小的是赵率教将军麾下中军弓手……”

“哦?”杨铭有点谅讶。

“遵化城下一战,小的与鞑子对射,一连射完二十六支箭。小的力竭了,没能护卫赵将军……”

开弓是需要很大的臂力的,一个弓手能连射八支箭就算是合格了,能连射到十二支的,那就是最优秀的弓手,这谢庆元能连射二十六支,那简直就是强悍之极了。当然,杨铭估计他这个“连射”的时间跨度应该是比较长的,而且最后的几支箭力度肯定是打了折扣的。

“将军,小的每一射都是满弓的。”谢庆元感觉到了杨铭的疑问,“一个多月了,小的胳膊一直不能动,直到投靠了将军,吃了几天饱饭,才稍微恢复过来。”

“哦。这是你的弓?”杨铭把角弓还给谢庆元,有点奇怪谢庆元这一个多月在俘人堆里还能带着弓。

“回将军的话,小的的弓在战场上就毁了。这弓是小的去将军府登记的时候,将军府的管事娘子得知小的是赵率教将军麾下弓手,特地让小的去库房里挑选的。”

“哦,如此甚好。”

许小娘子得到了掌管信印的权力,她要求丁有三招的家丁必须到将军府登记入册,核实无误了才能吃粮,这个杨铭是知道的。

一只大雁从墙角上的天空掠过,展着双翅鸣叫着直冲云霄。

石火电光之间,谢庆元抽箭、搭弦、侧身、弯弓,一气呵成,随着一声霹雳弦惊,天上的大雁插着箭杆飘摇地坠落下来,街面上的人们发出一阵惊呼,几个小孩呼拉着钻进小巷,向着落雁的方位寻去。

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机会的,谢庆元露的这一手让杨铭感到很满意。

“丁将军,咱们队伍中有多少弓手?”杨铭回头向丁有三问道。

“禀将军,大概有二、三十名。”丁有三答道。

“把这些弓手抽调成队,交给谢庆元带领。”

谢庆元扑咚一声双膝跪地,大声道:“谢将军栽培!小的愿为将军效死!”

杨铭回到将军府,那几个商人正在科房里急得团团转。

“将军,这几位是顺义城里几大米店和钱庄的老板。”刘必显向杨铭介绍说。

“哦,有何事?”

这几日刘必显给工匠们发了工钱,又给军士(家丁)们预支了月饷,这顺义城内市面上的生意一下子就红火起来了。消费人群的陡增造成了各家店铺的供货压力,眼看年关将近,市场消费需求很大,商人们眼睁睁地看着持币待购的人群,却苦于没有足够的货物来出售,这种看着钱却赚不到的感觉简直让人急火攻心。

己巳之变前,京师的粮价每石不到二两银,自从后金军破边而入,漕运断绝,南方的粮食运不上来,京师及附近地区粮价暴涨,一石粮食涨到四两甚至六两。商人们知道,只要后金军一走,漕运恢复,粮价很快就会下跌,所以这是个难得的套利机会。不仅如此,其他的物资,如盐、布等,都存在同样的情况。现在顺义城里只有杨铭手里有粮有布,几家大店铺的头面人物经过商议,决定来向杨铭借粮,而且不仅是借粮,其他布匹、盐、香料、甚至银子,只要杨铭肯,他们都想借。

商人们开出的价码是二分四厘的年息,相当于一年24%的利息,这个利息中规中矩,算是当时大明正常情况下的平均水平。但以时下的情势,商人们肯定会抬高粮价,攥取暴利,给杨铭的利息只不过是他们利润的一小部分罢了。

即以粮食而言,就算商人们以四两一石的价格出售,一年之后,粮价降到一两五钱一石,这妥妥的就是一倍以上的利润,给杨铭的只不过是四分之一罢了。

相较之下,借银子的看起来倒还本分一些,粮价会浮动,银子本身是固定的,商人们把银子放出去,一年收个三分六厘的息,给杨铭二分四厘,看起来商人只拿了三分之一的利润,但其实商人的眼光并不仅于此。

现在顺义城里的难民,大多都是京畿的乡民,家里一般都有田产。难民们身上一无所有,要借钱只能用田地来做抵押,抵押的时候把田价压低,到时候还不上银子,田地就廉价的落到放贷者手里了。

“借粮、借银都可以,但是我要定个规矩。”杨铭对商人们严肃地说。

“将军但请吩咐。”

“你们卖粮出去,价钱不能超过二两五钱一石;放银出去,利息不能高过二分四厘。还有,不能计取复利。”

杨铭本不想干涉市场价格。市场运行自有其规律,强行干涉,最终只能是消费者、商家、当权者三输的结局。像韦内瑞拉那样,强令商家按政府制订的价格卖货,最后只能是市场凋零,黑市猖厥,经济崩溃。作为常春藤的学生,这点经济常识杨铭还是有的,只是现在是战争时期,采取一点紧急手段还是有必要的。

商人们互相看着,一时都不说话。

“不管借粮还是借银,我只收取一分利息。”杨铭自己先退一步。

“好吧,就依将军所言。”商人们有点泄气,但一来不得不低头,二来反正是无本的买卖,空手倒腾一回,就能赚到百分之十几、二十的利润,也算是差强人意了。

“那好,一言为定。你们要借多少钱粮,找刘先生办理就可以了。”说罢,杨铭拱拱手就要离开。

突然,大堂那边传来一阵喧哗之声,似乎还有人在大声地喊着“冤枉!”

杨铭询问的目光看向刘必显,刘必显摇摇头,赶紧上前几步走在前面,领着一众人从科房来到大堂。

“将军、刘先生,丁总爷,抓到了两个奸细。”军士们拱手报告说。

“奸细?”刘必显问,“怎么回事?”

“大人,冤枉啊,小人不是奸细,小人不是奸细。”一对中年夫妇模样的中年人跪在大堂上,大声辩解着。

刘必显看看杨铭,见杨铭站着不动声色的样子,他只好咳了咳,走到大堂西面的太师桌后坐下,惊堂木一拍,冷冷地喝道:“肃静!”

大堂北面的正座是杨铭的位子,刘必显堂中办事,不会傻到自己坐上去。

“堂下何事,从实说来。”刘必显命令道。

“刘先生,小的在衙门外站岗,看到这俩人鬼鬼祟祟的,在衙门口窥探已久,小的就留心盯着他们。不想这俩人离开衙门口,又到角门外偷窥,还试图跟着府里的仆役们混进去,小的就赶紧把他们抓起来了。”一名军士抱拳说道。

“可有此事?”刘必显目光转向那对夫妇,凛然问道。

“大人,小的不是奸细,小的不是奸细……”跪在地上的男子一脸惶恐,嘴里不断地重复着。

“不是奸细,为何要窥探军机重地?”刘必显猛一拍惊堂木,喝问道。

那男子吓得悚悚发抖,嘴里呜咽着,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倒是他身边的妇人,倒还有几分胆色,跪在地上头一抬,对刘必显说:“大人,我们不是窥探军情,我们夫妇只是来找自己的女儿。”说完,眼睛转而盯着杨铭,一脸的悲怆仍然掩不住七分俊俏之色。

“女儿?”杨铭恍然大悟,“你是说那些被鞑子兵掳掠来的女子?”

“正是。大人,请还回我们的女儿,大人的大恩大德,我们夫妇永世不忘。”妇人说罢用力地将头磕在地上。

“大人,您开开恩,把女儿还给小的夫妇。小的家里有地,等鞑子兵走了,小的回乡卖房子卖地,一定不敢短少大人一分银子……”那男子见杨铭并未发怒,说话也利索了一些,对着杨铭一个劲的磕头,额头上的血渗了出来,渗着灰尘,说不出的悲怆和恐惧。

“你们,快起来!”杨铭着急地说,“谁要你们的银子了?快起来,来人,把他们拉起来……”

军士们把跪在地上的夫妇拉了起来,杨铭上前问道:“你们的女儿叫什么名字?”

“你们放心,这些女子是鞑子兵抓的,后来放在我府里,好生生的有吃有喝伺候着,我一根指头也没碰过她们……”

“大人,敝家姓秦,小女名叫绮翠。”那妇人口齿清晰地说道。

“好,你们在这等着,我去看看有没有这个人。”说罢,杨铭快步从大堂的后门出来,下了台阶,沿着前院中线的石板直道,一路小跑,进了内宅的垂花门。

同类推荐
  • 大唐余音

    大唐余音

    一个江南温柔乡统治下的鹰派大佬的荆棘之路
  • 大唐第一坑爹皇子

    大唐第一坑爹皇子

    21世纪的超级纨绔,带着一款超级纨绔系统穿越到大唐,成为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李世民大骂:“我大唐要毁在这个逆子的手里了。”长孙皇后气愤的说:“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个混蛋。”长孙无忌无奈的叹息:“我没有这样的外甥,我不是他的舅舅。”程咬金大笑着说道:“这小子不错,我程咬金喜欢。”李靖气愤的说道:“你小子离我姑娘远点,小心我不顾及你父皇的面子。”武媚娘笑着说道:“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男神,只有他才配得上我武媚娘。”
  • 三国之召唤时代

    三国之召唤时代

    新书无上神话天庭已发布,搜索名字都可阅读。
  •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2:第五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2:第五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二编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将已见或未见的关于淞沪抗战的史料以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涵盖两次淞沪抗战,力求比较全面、翔实、生动地反映淞沪抗战的全貌,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一部分。
  • 混在末唐当军阀

    混在末唐当军阀

    (本书因为大纲笔记丢失,暂时完结,等有时间再继续写。)赵凡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居然会穿越,毕竟这种事情说起来是比较扯淡的。本来只想做个普通人,没想到命运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竟然就是未来的末代皇帝,唐昭宗!为了活命,赵凡不得不走上了一条王者之路,灭宦官,练军队,兴商业,养民生,且看他如何从头开始,收拾旧河山!
热门推荐
  • 异界争霸之最强军师

    异界争霸之最强军师

    杨柳本是都市少年,却意外穿越到了乱世。攻城池,平战乱,从此过上了杀戮生涯。
  • 刀圣之末世纵横

    刀圣之末世纵横

    网吧通宵,打个瞌睡,末世就爆发了,这,这,还能不能好好的上个网了。
  • 戒子通录

    戒子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诗史阁诗话

    诗史阁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唯仙者尊

    唯仙者尊

    人?兽?仙?魔?看似是四个不同的种类,其实不过都是一类,皆是生存至上,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罢了。之所以存在区别,只是各自都觉得自身最为优越,仅此而已。
  • 凹凸世界之陌雪1

    凹凸世界之陌雪1

    9岁时,家里遭火灾,陌雪被一位神秘男子救了,可他的母亲已经不在了,他又重新找到了一个新家庭,参加了两届凹凸大赛的她,只为寻找真相。[死神镰刀]亡灵附身,阴兵借道。
  • 战争寒域

    战争寒域

    他们是罪人之后,是战争的炮灰,他们胆小懦弱,只能窝里横的恶人!欢迎收看本期“铁血部族长成记!”带你走进智谋与铁血的战场!
  • 请别在错过

    请别在错过

    第一世,她是他的师傅,却被他误认为他的仇人,她死时只说了一句话“我累了,下一世,我不想再遇见你了。”第二世,他是皇帝,她是丞相的女儿,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青春易逝如水流年

    青春易逝如水流年

    欢迎加群(882345956)第一次写,希望大家多多的提意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为最爱的人穿上嫁衣甜蜜的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哪有那么多的初恋在一起的美好结局,也没有你爱我我爱你的甜蜜桥段,有的只是青春路途中那些美好回忆跟那些刻苦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