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70400000003

第3章 逃出高塔:莴苣姑娘

从象征进入符号

荣格重视象征的图像,他认为象征是心理能量的表征,具有转化与重新导引本能的作用。同样是图像,象征与符号的区分来自它们在意识世界的位置,象征从潜意识中浮现,尚未全然被意识接纳吸收,仍处在意识与潜意识的中介地区,荣格称此为第三空间(the third space),而符号是已经完全意识化的象征,不再有模糊不清的、暧昧不明的无意识内容。比如交通标志是一个符号,告诉我们红灯亮了不可以走、绿灯亮了可以通行,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清楚而明确,且通常是被规范的。有人戴着十字架,我们会说:“啊!你是基督徒。”因为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就像我们认为佩戴佛珠的人是佛教徒,佛珠也是识别证,以符号标志了身份。符号当然是人为的,当某个意象所代表的意义经由共识被集体接受,例如国旗、交通标志,就意味着这个意象被意识认定了,它的内涵已经确立。所以可以被精确地、简捷地使用。荣格所定义的“象征”相较于明确的符号,它们保留着较多尚未厘清的信息,仍然容许意义上的歧义,也仍然能对它们作更多的想象,也就是象征的质地尚未被穷尽。象征可以是还没有被完全意识化的符号。对于某人、某事、某物,我们还有想不清、说不明的暧昧,而且会带出神秘性的、情感的、与自己预设不完全相同的感受。或许也可以这么说,相较于符号,象征还是变动着、活着的存在。

在心理工作里,分辨符号与象征是重要的,我们会寻找是什么引发了个案莫名的情绪或情感,虽然此刻还搞不清楚原因,但只要辨认出象征,就可以开始与其代表的意义和造成的影响慢慢展开工作。

我有一位偏爱某个图案的个案,只要看见印有那个图案的衣服,即使家人一再提醒她已经有很多件类似的了,她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买下来。她说,当她穿上这个图案就会觉得心安,而且她也喜欢穿这种图案衣服的男性,男人穿了这样的衣服就让她觉得此人稳定、可靠。某一次的分析中,她突然发现了那衣服图案的源头,她说:“我知道了!”边讲边流泪,“我记得小时候爸爸有一件这样的衣服,冬天的时候他常常穿着它。”她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和爱着爸爸的感觉。她是家中爸爸最疼爱的孩子,在长大过程中,他们的父女关系变得愈来愈辛苦,因为爸爸总是为她作决定,由于爸爸看得比她远、想得比她周全,她即使是抗争不断,最终还是选择顺从父亲的意见,久而久之,她认定自己不够聪明,必须仰赖爸爸或其他威权男性替她作判断,如果她的意见与“父亲们”相左,她就会非常难受。她与父亲的冲突依恋,在父亲老去后变得不再清晰,她的生活里不再需要父亲下指导棋,她也不必再对抗父亲的意见,而父女之间爱与安全的情感,转为一种隐匿的形式,躲藏在衣服的图案里,成为一个幼小女儿对父亲的渴望。

我们相遇时,她居住在距离父亲很远的城市,然而父亲的形貌仍渗入她生命里的不同领域,她与男性主管处得特别好,他们尤其欣赏她的乖巧、勤奋与顺从。当她终于看见父亲如何影响自己时,我们朝着女性独立的目标一起工作,共同经历了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原先被包裹在衣服上那个特定图案的意义越来越清晰,于是这个图案的魔力开始下降。当案主发现,原来这个图案代表了童年与父亲相连的温暖与信赖,图案就渐渐回到图案,可以与这个情感联结脱钩,它的象征意涵渐渐减少,而符号性则随之增加。对案主而言,经由这个厘清象征的过程,某种不明的、神秘的、不可理解的温暖跟安心,慢慢地从潜意识移位,移动进入意识的层面,她逐渐发展出有意识的自我评估,如父亲般地对待、支持与关爱自己。

从符号回到象征

荣格心理学称这个移位的历程为由象征进入符号。当象征进入符号以后,符号就是符号,符号还是有意义,但是失去了神秘性。许多人可能曾经在信仰的道路上经验过这个历程,好比年轻时走进教堂或佛堂,会感应到深深被触动的、神秘的灵启,但随着每天跪拜、每天读经,越来越熟悉其要义与仪式,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理解与实践,要义与仪式渐渐失去了神秘性,而我们也逐渐失去了那种深刻的感受,跪拜与读经还是有力量,但是已经转变为意识的力量,可以为我们所讨论、解释、辩证,或者用来教学等,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实践。

象征之所以有魔力,是因为它在我们身后,我们看不清楚,还不懂,也就无法使它成为资源为我们所用。一旦象征的潜意识力量被看清楚以后,它就成为意识的内容,可以成为我们的历史。探索自我的这条路,可以视为持续地把数不清的象征变成符号的过程,我们努力做这件事,是因为希望了解自己、掌握自己,不被未知的、不明白的力量所控制。然而,象征是不可能穷尽的,在我们每天的睡梦中,潜意识还会不断地丢出新的象征。某些象征特别有力量,很容易被意识捕捉与记忆,以前面提到的个案为例,由于父亲在她的心目中十分巨大,她的潜意识便持续不断地送出新的与父亲有关的象征,如果她愿意不断地和这些象征搏斗,父亲的魔力就会减少,自己的发展会越来越强大。象征会不断地以不同形式从潜意识里冒出,可是一旦变成符号,它就不再属于潜意识,而成为意识的资源。

这一章,我们要谈莴苣姑娘(又称《长发公主》)的故事,提起《莴苣姑娘》,我们立刻想到被坏巫婆关在高塔里的长发女孩,大部分人都熟知这个故事,《莴苣姑娘》对我们来说似乎已经不是象征,比较像符号了。既然如此,何须再费神分析或诠释它呢?很多人把童话当作符号使用,好比迪士尼不但把《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与《莴苣姑娘》拍成动画,还发展出许多外围商品,但商品化的图像多半已经失去了象征具备的神秘性,只剩下符号的意义。这样使用童话当然也可以为生活增添一些比喻,好比自嘲:“我最近上班无精打采,好像睡美人哦!”或者“做家事真苦命,我是灰姑娘没错!”但如果深究童话原型质地的内涵,我们仍可以发现它具有超越符号的恒久生命力,还是有能力带领我们进入个人与集体无意识的领域。

有些故事一代传一代,不同时代被赋予不同解读,还可以添加新的意义继续流传下去,这些就是具备原型质地的故事。如果一件作品,无论小说、绘画或戏剧,它的意义在当代就穷尽了,就会被留在历史档案里,无法跨越时间与空间形成的“界”,无法继续被叙说、被观看、被体验。面对可能被你我认为已经成为符号的《莴苣姑娘》,我们能不能在其中找到新的角度、看见新的事物?能不能跨越理所当然,等待新的象征升起,容许创造的、神秘的、不明的意涵丰富这个故事,让故事一代传一代,继续活着?这个历程,就是从符号回到象征的历程。

符号已死,但象征还活着。一个故事讲着讲着,如果没有新的理解与体会,就会像嚼口香糖,到后来变得没有味道了,虽然还是可以拿来说,但说故事的人提不起劲,听故事的人也觉得“啊,不就是这样嘛!”,可以说这个故事的生命走到这里停滞了。文化也好,艺术也好,心灵发展也好,日常生活也好,我们希望它是持续流动的,通过学习与创造,跨越时间或地域的限制,在“老旧”里与新的可能、新的生机产生有活力的联结;用荣格学派的语言来说,就是重新与象征联结、重回象征性的生活。以日常为例,我们习惯每天上班上学,然后回家煮饭睡觉,日复一日在轨道上运行的你我,其实满心期待在规律当中找到新意与乐趣。同样是煮饭,在准备某顿晚餐的时候创造了之前与家人没有过的关联;同样是上班,某天在茶水间里体会到之前不了解的冲咖啡的手感——这就是产生象征意涵,就是把象征的力量重新带回生活当中。

我们的祖先使用大量的仪式创造这种联结,譬如端午立蛋、中元超度;也通过行动传承这种联结,好比逢年过节,长辈带着孩子到庙里烧香拜拜,对奶奶来说,神明不可知,然而却是真实存在的,带着孙子孙女去跟神明说话,这里面有一种生命传承以及与永恒联结的目的在,这个行为就是活着的。但在追求效率与实证的现代社会,许多传统仪式被我们视为不得不,也就失去了象征的力量,好比很多人越来越不喜欢过年,为了赶赴年夜饭被困在路上几个小时,失去意义感的仪式成了费时费力的劳务与威权规矩,不再具备能量,不能创造新鲜的、活着的体会与感动。如果用我们对仪式的无感来测量现代生活,我们似乎需要重拾从符号回到象征的能力,作些努力以唤回灵性的、神秘的、活着的生活,一种象征性的生活。

RAPUNZEL

莴苣姑娘

从前,男人和女人是一对夫妻,结婚很久,一直想要孩子,可总得不到。最后,女人只好祈求上帝赐给她一个孩子。他们屋子后面是另外一户人家,高墙里面有一座美丽的花园,这位太太从自家二楼的小窗户偷看,里面漂亮极了,四季长满奇花异草。大家都知道这座花园的主人是一位全世界法力最高强的女巫,人人都怕她,谁也不敢进去。

一天,妻子又站在窗口看向女巫的花园,看到一片漂亮的莴苣。莴苣绿油油的、水灵灵的,立刻勾起了她的食欲,好想尝尝它们的滋味。她一方面感觉到自己的渴望与日俱增,一方面也知道这是女巫的莴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到的。日复一日的内在冲突,让她变得憔悴、苍白、痛苦不堪,丈夫注意到妻子的改变,吓一大跳,问她:“亲爱的,你哪里不舒服呀?”“啊,我好想吃女巫花园里的莴苣。”她回答,“要是吃不到,我就难受得要死掉了。”丈夫非常爱太太,看见她这么难受,心里想:“不如冒险去园子里弄些莴苣来给她吃,管它会发生什么事情!”

夜晚快要来临时,他偷偷爬过高墙,溜进了女巫的花园,拔起一把莴苣,飞快跑回来交给妻子。她看到莴苣,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清洗,做成沙拉,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这一夜,太太心想:“这莴苣的味道真好,跟我想象的一样美味。”到了第二天,想吃莴苣的欲望变成之前的三倍,已经吃过是不够的,她变得更想要莴苣了。于是她对丈夫说:“你还是愿意为了我去拿莴苣吧?”为了满足妻子,丈夫只好再次在夜晚快要来临时翻墙过去。然而,才刚落地,就吓了一大跳,因为女巫站在前面,眼睛瞪得大大的,对他说:“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跑进我的花园,还偷采我的莴苣,像个小偷一样!”又说:“你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请可怜可怜我,饶了我吧。”丈夫哀求,“我的妻子实在太想吃你的莴苣了,如果吃不到,她就会死。”女巫听了之后,气慢慢消了一些,对他说:“好吧,如果事情真像你所说,我可以跟你作一个交换,你要多少莴苣都没问题,都让你采,可是你们的孩子得交给我,我会做一个很好的妈妈。”丈夫没办法,只好答应女巫。后来,妻子真的生下一个女儿,可是当孩子刚刚呱呱落地,女巫就来到他们家门口,对他们说,她会把孩子命名为莴苣(Rapunzel):“我会做个好母亲,你们放心!”便把孩子抓过去,然后就消失了。

时间很快地过去,小女孩满十二岁那年,女巫决定把她送到森林深处,把她关在一座高塔里。这座高塔既没有门,也没有台阶,只在塔顶有扇小小的窗户,莴苣住在里面,靠着女巫每天送饭菜来给她。每当女巫要上高塔,就站在塔下大声叫道:“莴苣!莴苣!把你的头发放下来。”莴苣姑娘长得很美,还留着浓密且如金丝般闪闪发亮的长发。一听到女巫唤她,便把长发绑成辫子,绕住一只窗钩,然后直泻而下,女巫顺着辫子爬上来,把食物带给她,每天都是这样。

因为多半一个人在家,所以当莴苣觉得寂寞时,她就开始唱歌,歌声跟她的样貌和她的长发一样美妙。有一天,国王的儿子骑马路过森林,听到莴苣的歌声,因为深深被歌声吸引,王子决定要找到唱歌的女生。他在高塔四周绕了好几圈,都找不到门,只好失望地回去,可回去以后,还是对那个歌声念念不忘,所以他每天都来听她唱歌。这天,站在树后的他看到女巫走到塔前大声叫道:“莴苣!莴苣!把你的头发放下来。”然后金发放了下来,女巫沿着发辫爬了上去,看到这里,王子很高兴,心想:“我知道怎么做了,明天来试试运气。”

第二天傍晚,他来到塔下,依样画葫芦,大声喊叫:“莴苣!莴苣!把你的头发放下来。”果然,金发编成的辫子就垂了下来,王子顺利地爬上高塔。

当莴苣姑娘看到爬上来的竟然是个从未曾见过的男人时,彻底吓坏了。但在听完年轻英俊的王子温柔仔细的自我介绍之后,莴苣姑娘就接受了他,允许王子可以天天来看她。天天来,天天来,两人日久生情,王子开口跟她求婚,要求莴苣姑娘嫁给他。莴苣姑娘心想:“他这么英俊潇洒,又比我的教母还要爱我。”所以就答应了。因为女巫教母白天来,所以王子丈夫就等到晚上来,他们还讲好,每次王子上来,就带一条绞好的线绳,等到囤积足够,莴苣姑娘把线绳编成梯子,让她可以离开高塔,跟着王子远走高飞。

过了一段时间,某天莴苣姑娘不小心说漏嘴:“教母,为什么你那么重?我拉王子没有那么费力,一下子就把他拉上来了。”女巫听了大怒:“什么?你这坏孩子!我还以为我已经让你完全与世隔离了,你竟然敢骗我!我一定要处罚你。”怒气冲冲的女巫一把抓住莴苣姑娘漂亮的辫子在左手上缠绕,又用右手拿起剪刀,咔嚓一声,就把辫子给剪断了。她对莴苣说:“既然你想出去,就让你出去吧!”于是把莴苣姑娘丢到一个沙漠里,让她独自在那里生活,然后又把剪下来的金色辫子绑在塔顶的窗钩上。

晚上,王子来了,又在那边叫喊:“莴苣!莴苣!把你的头发放下来。”女巫把头发放下,爬上来的王子发现等他的不是心爱的莴苣姑娘,而是恶狠狠瞪着他的女巫。女巫说:“啊哈!你以为你那只可爱的小鸟还在巢里唱歌给你听吗?我告诉你,她此刻已经被猫吃掉了,而且你的眼睛也会被猫抓出来。”王子非常伤心,绝望之下,从高塔纵身跳下,但是他并没有摔死,而是掉进了一片荆棘丛里。荆棘刺进他的眼睛,王子两只眼睛都瞎掉了。

瞎眼的王子四处流浪,就这样过了好多年,后来,王子终于来到莴苣姑娘被丢去的那片沙漠,再度听到熟悉的歌声,就往声音的方向走去。莴苣姑娘跟王子分开时已经怀有身孕,这时的莴苣姑娘生下了双胞胎,一个男孩跟一个女孩。当瞎眼的王子靠近时,莴苣姑娘立刻认出了他,并且拥抱着他。看到他受苦的样子,莴苣姑娘也很难过,搂着他的脖子哭了出来,她的两滴眼泪掉进王子的眼窝,王子的视力恢复了,又能像从前一样看见了。他带着妻儿回到自己的王宫,受到人民热烈欢迎,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渴望带出可能

这个故事就以女主角的名字Rapunzel为名,Rapunzel(莴苣)是德文,不是我们平时常吃的莴苣(lettuce),它是一种深绿色小叶蔬菜,菜叶柔软可口,属于野菜的一种。莴苣长在巫婆的花园里,既是香草美花,又可以入菜,带着土地的气质、蔓生的概念,是大自然尚未被打扰、不曾被污染,生生不息的、更迭滋养的象征。这样一个从母性大地生长出来的柔软植物,代表着女性柔软、温润、不张扬的质地。这样的女性质地如何在两个母亲的生养下最终发展出自己温柔又坚强的样貌,应是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女性挑战。

解读童话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先确认开头与结尾。《莴苣姑娘》从一对不能生育的夫妻展开,不能生育,就是核心议题。生育是这个故事初始的以及最大的渴望。接下来,第二个渴望也来了,那个想吃莴苣的欲望无法压制,即便得翻墙闯入禁忌花园也在所不惜,这座花园长满了美丽的花草,但花园的主人,是一位也不能生育的女巫,女巫也有生育的渴望。故事结尾,莴苣姑娘和王子在沙漠里重逢,生了两个小孩,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故事从不能生育到丰饶产出,渴望被满足了、问题被解决了、任务被完成了。从荣格学派的观点来看,每个童话故事都提出一个精神世界等待被解决的问题,而故事的情节就是这个解决方案的演绎。《莴苣姑娘》一开始就提出“创”与“生”的问题,生育作为象征,不能生育、生不出来,代表人类心灵创造力的枯竭,新的可能性出不来。

孩子是新生命,除了代表新,也代表希望和可能。童话故事经常用小孩来代表生命的柔软可爱,男孩女孩都一样,生男孩偏向带出新的阳性原则,而生女孩则偏向带出新的阴性原则。新是过去没有的,新会带给我们期待,有些事情变得可能了、状况与过去不同了。对于新的盼望,是一个原型。

《莴苣姑娘》故事里的第二个原型是禁忌的空间,也就是巫婆的花园和后来莴苣姑娘所居住的高塔。《莴苣姑娘》的故事流传久远,之前靠着口传,大约在18世纪被写成文字,故事源头有好几个版本。在其中的一个版本里有位年轻女孩,她是女巫的忠仆,被赋予掌管一串钥匙的任务,女巫出门前交代她所有房间都可以进去,唯独其中一间不行,好奇的年轻女孩走进了禁忌的房间,发现她的主人并没有离开,头上长出两只角,正坐在房间里。这个画面吓坏了她,她也因为看到女巫真正的样貌,被惩罚关在一座塔里,塔上同样没有门,得靠她把头发放下来,女巫才能爬上去把食物带给她。这个版本的禁忌是一个房间,与巫婆禁忌的花园一样,也是一个常见的原型。

《莴苣姑娘》有许多不同的名称,例如《长发姑娘》或者《长发公主》。我们最熟悉的意象,应该就是女孩在塔上,王子在塔下,可以做成梯子的金色长发,以及一位像妈妈又像警卫的巫婆。这几个元素,带出第三个原型:不被允许的爱情。

这故事中还有一个原型,就是交换。荣格童话分析里经典的故事《没有手的女孩》,说的也是一个因为想满足某种渴望,只好与魔鬼达成协议的故事。故事里有位贫穷的磨坊主人,在森林里遇见一位陌生人,对方说:“我可以让你变得很有钱,但是你得把磨坊后面的东西给我。”磨坊主人想,家里后院哪有什么东西?不就是一棵苹果树吗?于是一口答应,对方现出魔鬼的原形,与磨坊主人相约三年之后来取。男人刚到家,太太就冲出来说:“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我们家的箱子里黄金不停地涌出来?”他把跟魔鬼的约定告诉太太,并安慰她:“没关系的,后院只有苹果树。”太太一听,立刻泪流满面地说:“你不明白啊,我刚刚才叫女儿到磨坊后面去扫地。”男人这才知道魔鬼要的不是苹果树而是他的女儿。在另外一个版本里,磨坊的女主人想要酿出全世界最好的啤酒,魔鬼说:“没问题,我教你做全世界最好的啤酒!而且,我只要你给我你跟这个酿酒桶之间的东西。”女主人想,这中间什么都没有啊,所以就答应了,但她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在她与酿酒桶之间的、魔鬼要的,正是她孕育的新生命。因为被渴望驱动,想拿到极想要的一件东西时,必须为此付出当下还不知道、极为惊人的代价,这就是童话故事里经常出现的交换的原型,也是《莴苣姑娘》的开场。

这个著名的童话故事触及了人类多个重要的心灵原型,难怪会被大家深深喜爱。它呈现出了人内在的动力:渴望所带出强大的动能,闯入禁忌的房间,打破爱情的僵局,付出惊人的代价,让被隐藏的那面现身,让更新变得可能。

墙这边的女人没有名字

在童话分析里,名字是重要的线索,从没有名字到有名字,代表着从不被辨识到可被辨识;放进荣格所提出的自性化历程的脉络,就是个体寻找认定、发展独特以及创造生命的过程。《莴苣姑娘》一开始提到一对无法生育的夫妻,他们没有名字,就是极为普通的“男人跟女人”,代表规律平淡度日的多数人的生活,活在日复一日里,无法产生新意。整个故事里只有女孩有名字,女孩一出生就被命名为莴苣(Rapunzel),因此突显了女孩出生的象征意义。

故事开始时,墙这边有位无名女,在成为母亲之前,是一位不能生育的女人,她怀孕后,有了一个强烈的渴望:她从房子后面的小窗户看出去,从小小的开口看见一个丰盛富饶的世界。小窗户意味着一种缩限的、匮乏的、局促的女性生命状态,而墙那边的花园,却是那么美丽、丰富与多样,两者之间的落差诱发巨大的渴望,这个渴望来势汹汹,无法自制,好比故事里的女人一直活在规律与框架里,某天突然瞥见孕育与创造的可能,虽然还未能发展出由此到彼自然而然的路径,但那个渴望已然不可遏制。故事的发展是她的丈夫在夜晚爬过墙去偷取巫婆花园里的嫩菜,但这个突破禁忌的举动非但没有满足她的渴望,反而发展出成瘾的行为。虽然她怀孕了,但是孕育与创造显然没有完全进入她的生命,她还是被困在一个无法挣脱的枯竭状态之中。

墙那边的女巫没有传人

墙那边的世界又是如何呢?女巫有一座丰饶的花园,但是她害怕被人侵入,为了保护这片纯净的土地,她盖起了高墙,团团围住、框住花园。

古老社会里,女巫经常代表有智慧的年长女性,她们生命经验丰富、传递各种知识或信息,又是女神的化身、守护者或者代言人,通常是被神选中而非自愿担任的,所以在聚落里维持一种独身的状态,不能生育、没有小孩,却又被赋予保有、维护以及传承她们身上所携带古老智慧的责任。《莴苣姑娘》里的女巫服侍着主管丰饶大地的女神,跟土地与植物特别要好,为了不被人类或人类所代表的文明进步所破坏,她必须让这座花园保有完全的纯净,确保不被侵入或穿越。称这种“不准进入”为神圣性也好,或是永恒性也好,总之,谁都不可以进入女巫的花园!处女地,就是尚未被开采的林地,女巫就是年长的处女,她的世界不允许被侵犯或玷污,但这个原始设定隐含着一个必然的缺陷:如果女巫没有传人,她的一切也将消失,所以她必须抢夺他人的孩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创造的渴望

墙这边的女人派丈夫去偷菜,驱使男性动能攀越高墙、闯入花园,被墙那边的女巫逮到,反过来抢夺她的女儿。《莴苣姑娘》里,女人和女巫互为阴影,觊觎彼此所拥有的,原因是她们象征了两种对立的女性能量,一端是传宗接代、与人联结、成为母亲与妻子的女性能量,一端是传承智慧、与大地联结、不进入家庭的处女能量。

这两种能量之于女性内在发展是分裂的,很难在一位女性身上同时完成。把女巫传承智慧的特质,去掉灵性的成分,放进现在社会里,可能就是一群投身志业而非家庭的女性,她们把知识、才华、技术与专业发挥到极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选择不进入婚姻、不生儿育女。这样的女性能量与生育小孩、传递生命的能量不能合一的结果是,被分裂、被压制出去的那一面,就会变成内在心灵世界的阴影,一旦对立那面被自己看见,如同故事里的女人与女巫,就会对对方产生极为羡慕或者极度厌恶的情绪。

女巫以及她所代表的智慧、纯净,是这个故事里的妻子的阴影,而妻子以及她所拥有的生育繁衍,变成女巫的阴影。两个女性,必须透过偷盗与抢夺,才能拿到自己渴望与欠缺的,《莴苣姑娘》的开场,说的是一个女性精神世界里因为创造力路径不同导致分裂、导致内在无法整合的困境。对于整合的渴望如此巨大,妻子看见美丽的莴苣,内在产生一种非吃不可、不吃会死的强烈欲望。在这个故事里,莴苣被用来代表越来越难满足的欲望,即使吃到了,欲望却没有消退,反而越燃越炽、继续强大,这其实就是上瘾。现代人的物质性成瘾就像童话故事里的妻子渴望莴苣一样,越不应该,就越渴望;越沉迷,只好偷一点过来,再偷一点过来。

上瘾与灵性

20世纪曾被称作成瘾的年代,到了21世纪,成瘾仍是一个严重的人类集体的精神状态。曾接受荣格分析的比尔·威尔逊(Bill Wilson)是20世纪全美最重要自救运动“匿名戒酒会”(Alcoholics Anonymous;简称AA)的发起人,他所创造的12步骤戒断酒瘾,有惊人的成功比例。

AA主张,瘾的根源其实是与灵性失联,所以有人认为这个自救方法就是一场灵性运动。进入匿名戒酒团体的第一件事,也是12步骤的核心信念,就是承认戒断无法靠自己,自己的意志力做不到,得要臣服于一个更高的力量(但不限于宗教的神明或上帝),靠这个大于自己的力量达成戒断。我们总是对自己说“明天就开始运动!”“明天就开始静坐!”“明天就开始早起!”但我们通常无法达成,反正做不到也不会怎么样,比起运动、静坐和早起,戒酒、戒毒与自身健康的关联性更高,需求更迫切。但是要戒断生理成瘾现象的关键,却是承认自己没办法做到,在心理层面承认有一股超越自己的力量存在,才能进行后续的戒断。

比尔·威尔逊曾与荣格讨论成瘾的现象,两人认为“瘾”可以被视为一种较低阶的灵性饥渴。现代人的生活少了深度与广度,太平凡、太规律、太机械与太理性的结果,导致生命对于灵性的渴望无从满足,所以转而寄托给任何一种可以立刻以感官感知的形式,例如酒精、药物,人可以感受到一种扩大和愉悦,一种超越自身限制的自由,一旦体会过小小的那个我被扩大了、被解放了、被取代了,就会一次又一次渴望再进入那样的状态里面。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即便得到了也不满足,渴望不断升高,总还想要更多的心理状态,从小窗户痴痴看着隔壁花园的妻子,就像奥黛丽·赫本在电影《蒂凡尼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里面那样,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第五大道,在漂亮的珠宝橱窗之前流连忘返。

渴望可以依附在任何对象之上,用以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在成瘾心灵的最底层,有种对于自我被扩大或者自我感消失这类深邃经验的渴望。当日常生活里的宗教不见了、仪式不见了,没有管道可以承接对于灵性深邃经验的强烈需求,就会转移给莴苣、珠宝、酒精、药物或偶像团体等,借着这些替代的事物,跨越到墙的另一边。所以成瘾现象是一个现代问题,尤其常见于与大自然渐行渐远的工商社会与进步都市。

成瘾意味着某种深刻且强烈的渴望,但是在上瘾的世界里,我们看不到灵性的层次,也无法触及个人内在深度的期待,只好用物质性的、表面的事物或兴趣,以实际可看见与感知的行为、行动,短暂替代那个深刻且强烈的渴望。当代的成瘾行为,经常以消费的形式展现,物质与商品暂时填补心灵的渴望,这可以帮助经济的发展,但我们并不会在消费之中得到真正的满足。

童话里的妻子,渴望的是莴苣,不吃莴苣就会死,这不是很可笑吗?如果置换成名牌包或者珠宝、钟表、鞋子,就比较不可笑吗?成瘾有一种越来越无法满足的特质,刚开始,只是从小窗口偷看莴苣,然后想尽办法得到一个小小的满足,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二倍大、三倍大的欲望就会出现,好比有购物癖的女性,当季商品才刚入手,马上又想买下一季的新品,每次只能满足一下下,接着更大的、更强的欲望就会出来。这个女人所渴望的,其实是创造力与生命里新的可能性。

高塔

童话故事开头就点出了一个女性内在分裂的状态,因为自己没有能力转化,只好去别人那里偷取,被抓到以后,因为触犯了禁忌,所以得接受惩罚,代价就是献出新生的孩子。这个小孩除了代表新的生命状态,也代表一种新的可能,用来处理或转化内在的分裂,随着故事的发展,孩子的爸爸和妈妈都消失了,只剩下小女孩和她需要面对的女巫。

就像许多童话里的继母,女巫呈现的是女性的黑暗面,代表了母亲原型的负面特质,接下来的情节可想而知,才刚满十二岁的小女孩就被女巫关进了高塔。故事里的塔,平地拔起,盖得这么高,是一个男性的意象;没有门,也没有梯道,这种孤立与隔绝,不禁让我们联想到许多家庭、学校这种强制拘束青少年的意图。当父母感觉技穷,不知道如何处理正在面对青春时期各种挑战的孩子时,出于保护或照顾的本能,可能会想尽办法把孩子隔绝起来,让他们活在一个完全不被污染的环境里。故事里的女巫先盖高墙,后盖高塔,忙得不得了,就是希望小心呵护纯净的女性质地,让女性质地处在一种最无瑕的、最完美的、不被沾染的状态里。正因为是密室植栽,故事里与世隔绝的莴苣姑娘,对于真实世界反而变得没有一丁点儿抵抗能力。这次叫门的是位王子,下次来的可能是个无赖,其实不管谁来,她都会跟着对方走,这也是父母之爱的困境,父母总是想把孩子放进无菌室,却反而剥夺了孩子对外界诱惑产生抗体的可能。

虽然象征禁闭,但是高塔本身如此突出于大地,莴苣姑娘又总是在塔上唱歌,仿佛在召唤另外一个精神世界与另外一个心灵向度现身。即便女孩极度孤立与被监禁,同时却又被鲜明高举,这就是《莴苣姑娘》最突出的意象:高塔与塔里的女孩。十二岁的女孩,对性的好奇以及对世界的好奇,正随着步入青春期而萌发,却被代表绝对纯净、严禁涉世的女巫关进了高塔里。

梳理思绪

《莴苣姑娘》另外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意象就是,用以联结孤立高塔与外在世界的金色长发。闪耀的金色长发编成发辫,成为梯子,能供人上下攀爬。青春少女的长发,蕴含着丰沛的力比多(libido)与强大的阴性质地,这个能量,除了带出性的能动性,也是一种欲力、一种生命发展与创造的能力,正好与高塔的封闭监禁形成极端的对比,此端是丰饶蔓延的阴性,彼端是拔高控制的阳性。

头发的韧度极强,在许多神话里都用来象征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圣经》里的大力士参孙,他盖世无双的力气全来自头发,在某次喝醉后,他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心爱的女人,而被这个女人出卖,头发被剪、力气全失被监禁在牢中,故事最后,虽然参孙两眼失明,但是新长的头发让他恢复神力,捣毁了整个神殿。在其他故事里,长发有时也伴随着梳头的意象,发从头上长出来,所以梳头也有梳理思绪的意味,一边梳头,一边把思绪理清楚。莴苣姑娘头发这么长,这么丰饶的生命力得靠好好整理才能编成辫子,长发、梳头以及绑辫子的意象紧密相连,可以说女孩进入了青春期、进入了年轻女孩性的发展阶段,借着一次次梳理头发,为内在自我的发展做准备。在这个准备的阶段,只有代表负向母亲的女巫可以自由进出监禁女孩的高塔,直到王子出现。

在暗处孕育

至此,《莴苣姑娘》进入夜夜欢愉的场景,英俊的王子每晚都来跟莴苣姑娘幽会。只在夜晚现身的男人,也出现在希腊神话《丘比特与赛姬》的故事里,爱神厄洛斯(Eros;罗马名丘比特Cupid)只有在天完全黑了之后,才来和妻子赛姬(Psyche)交欢,他不许妻子看自己的样子,对她说:“如果你看到我,我就要离开你。”赛姬禁不住姊妹的怂恿与挑拨,在绝对的暗里点起一盏油灯,惊见夫婿原来长得如此俊美,一个不小心,蜡油溅到美丽的厄洛斯肩上,他痛醒之后,立刻振翅飞走,于是赛姬开始一段寻夫之旅;荣格入室弟子艾利克·诺伊曼(Erich Neumann)曾引用这个故事论述阴性心灵的发展历程。“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的场景,不只西方童话跟神话里屡见不鲜,不同文化里也比比皆是,好比《聊斋》里那些夜半不眠、痴痴等待女鬼或狐狸精来敲门的书生,以及《西厢记》里为爱翻墙的张生。这些跨越文化与时代、一再重复出现的情节故事,说的都是生命共通的一种只发生在黑暗里的情欲原型。

这种存在于夜晚的欢愉,绝对不可以被白日的光照见,唯有继续留在潜意识里,保有一种不明就里、糊里糊涂的质地,才能持续愉悦,反正晚上看不清楚啊,可以不用负责任,只顾着玩耍。像王子这样夜夜攀爬,在离开了地面、悬浮于半空的高塔之上与莴苣姑娘交欢,就是现实生活里父母与师长最难忍受的青春恋曲。长辈经常对小情侣说:“小小年纪谈恋爱,不切实际哦!会妨碍读书哦。”为什么恋爱会让人分心、无法专心读书?这种与夜晚情欲联结的思绪或感受,会带来愉悦,但又还无法进入意识的层次,还不能被光照见,一旦我们看清楚它,它就会催逼我们的内在进入下一段旅程。

王子偷偷摸摸来回在地面与高塔,让我们联想到希腊的偷窥之神赫耳墨斯(Hermes)。赫耳墨斯是一位可以穿越阴阳两界、把人从冥府带回地面的神,所以代表了越界与传讯,因此也被奉为商业之神与旅行之神。无论神话或童话,翻墙爬塔的,几乎都交给男性角色负责,因为偷窃、犯规与打破禁忌,需要的是阳性的穿越能量。

在女性心灵的发展历程里,遇到爸爸不准、先生不许,但是又想让阳性能量出来,就必须像《莴苣姑娘》刚开始那样偷偷摸摸地去隔壁花园摘莴苣。偷偷地做一点,再做一点,拦也拦不住,例如存私房钱就是典型的女性发展阳性的能量方式。然而,尽管阿尼姆斯偷偷地翻墙或者爬塔,这个“偷偷地”只能在某个阶段短暂扮演信息传递的角色,就像小偷的工作不能公开,也总有风险,所以还无法真正让分裂的两种女性能量合一。

偷窃跟偷情一样,只能在黑暗里发生,也就是说,此处所发生的,还未被意识知道,还不能为自己所用。我们已知内在有众多防卫机转,一找到机会就对自己喊话:“我是好人不可如何如何!我是妻子不可如何如何!”但我们也已知心灵历程走到最后,必须要让新的资源被意识理解,成为内在可运用的资产,所以童话或神话里的小偷们总是亦正亦邪,当内在还未完全准备好的时候,还需要他们的穿针引线。希腊的小偷之神赫耳墨斯到了罗马时代被称为墨丘利(Mercury),这位为众神传话的信使,拥有滑头与狡诈的特质,当我们内在某些元素想从潜意识里现身时,需要一点点滑头与狡诈的帮忙,才能翻过意识的栅栏、围墙、高塔,把它们从隐匿的世界里带出来。如果开始就明讲,我们会说:“我不去。”必须等到被骗去,才发现这是必要的旅程,所以这些小偷与骗子,带点些许哄骗欺瞒特质的角色,反而是精神世界里意识与潜意识之间重要的桥梁与使者。

在黑暗里还蛮惬意的,长发的美丽女孩、英俊的王子,以及那些两个人共同编织的、属于夜晚的情爱美梦,爱意与情欲的蔓延,是女性从女孩进入女人,进而生儿育女、创造生命的重要孕育阶段,必须设法逃过那位混合了白天以及威权的母亲的监视。母与女之间总有着这样的张力,妈妈会对女儿说:“不管你有什么心事,都可以告诉我。”但是女儿知道,有些事情,就是不能告诉妈妈,也不能被妈妈看到。

生命中,有一段属于自己的黑暗、隐匿或者保留,可说是精神世界某些面向发展时非经验不可的,有些事物与情境,只有在特定时刻才容许被打开。我们的日常太过强调用理性来沟通,这么做其实太倚重自我(ego)了,多读几个神话或童话,我们就会知道有些事情必须发生在黑暗中,而且必须要被保密。附着小锁的日记本现在已经不太容易找到,买这种日记本的,多半是小朋友,表达的就是一种内在的东西要锁好、不可以随便被他人打开的心情。有一阵子,我的工作室里保管了许多个案,觉得不管放在哪里都不安全的信件、书写,就算成年人也会有这样的不安,如果没有分析师的工作室可以暂时安顿,有些人会把这些对象放进后备厢,不管到哪里都带着,这就是心灵的安全空间。允许自己有个这样黑暗的、秘密的、被守护的空间,是孕育所需要的,也正是莴苣姑娘在秘密关系里经验的事情。当然,我们的心灵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在黑暗里滞留,如果不再发展,意味着女性内在创造力的停滞,自我意识的状态迟迟不发展,也有必须承担的后果。

惩罚带来启蒙

女巫怎么发现女孩与王子的秘密?《莴苣姑娘》许多个版本之一是莴苣拉女巫上塔时说漏嘴:“妈妈怎么这么重啊?王子拉起来轻多了。”另外一个是莴苣对女巫说:“为什么我的衣服变得这么紧?”女巫立刻察觉女孩尝了禁果已经怀有身孕,大怒之下,剪断她一头长发,把她丢出塔外。

神话也好,童话也好,错是注定要犯的。赛姬非在夜里偷看厄洛斯不可,莴苣姑娘也非白目的说错话不可。先被剪断头发,然后被丢出高塔,看起来是惩罚,但是剪断与丢出这两个动作具有与过往切断、往未来抛掷的象征意义。剪断长发,剪断了一个少女的天真与无知,从此必须张开眼睛看清现实世界;离开高塔,固然是离开了监视与囚禁,但同时也脱开保护,从此必须自己面对所有的困难。

莴苣失去了美丽的长发,从一个完全不用负责任、只顾着夜夜游戏玩耍的女孩,被丢进艰困如沙漠的真实女性处境,生了两个孩子,成为母亲,负起责任、奋力存活与发展,这些全都发生在被丢出高塔之后,所以女巫的惩罚,就是莴苣的启蒙。被女巫盛怒所牵连的王子,在这个点上也被迫离开每天晚上幽会、唱歌、跳舞的美好日子,被迫离开莴苣,走上自己的发展道路。

王子从高塔坠落,被荆棘刺瞎了双眼,代表他之后所看见的不再是外在的世界,他得打开自己里面,开始看见内在的世界。虽然这个童话并非一个王子的故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王子的迷失、游荡与悲伤中看见成长需要的过程——他终于从男孩蜕变为男人,开始寻找自己的妻子与孩子。漫游在森林、村庄与田野之间,不见得一定能找到他要的目标,但可以确知自己再也不能留在原先的生活、原先的信仰或者过去认定的价值里了。在自性化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必须出走,断开既存的生活轨道,偏离已知的康庄大道。

而王子的妻子、童话的主角,此刻在沙漠里成了短发的莴苣,就如同真实世界里女性也经常不自觉地以发型改变作为跨越人生重要阶段的象征。孤独与干枯的沙漠提出挑战,莴苣在这个完全不能长出东西的所在,独自顺利生下两个孩子,经历了完整的内在历程。通过了心灵的挑战以后,分裂的女性内在终于可以合一、可以生产跟创造,内在的阴与阳也终于可以合一、可以生产跟创造。

同类推荐
  • 更年期:知道这些就够了

    更年期:知道这些就够了

    无论男女,只要活到中年以上,都会遇到更年期,都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的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处理不好,还会引发严重问题,搞得全家都很痛苦!假若您想顺利度过这个阶段,轻松愉快地进入人生第二春,本书就是您的首选。
  • 心理奇境

    心理奇境

    屠格涅夫说:“人的心灵是一座幽暗的森林。”本书的这些小故事,带领您走进神奇的心灵小径,让您轻松认识种种心理现象,从这些哲思般的故事中得到精彩且经典的启示,跟着本书的内容走进您的内心深处,让您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请在一个个故事中涤荡您的心灵,保持心理的健康,发掘内心的潜能,为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
  • 魔鬼心理学:你确定你是个正常人?

    魔鬼心理学:你确定你是个正常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在自己或其他人身上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有的人经常会没来由地感到害怕;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感到伤心;对某些图案、物品感到恐惧;有些人则特别迷恋某个人或者某种东西;经常强迫性地做一些已经做过的事情;有时候会不断产生幻想和妄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为什么我们会经常出现一些令人感到咋舌又有趣的行为呢?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控制不住自己而表现出这些反常的症状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些症状背后是否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我们的身体中是否住着一个操纵一切的恶魔?
  • 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书告诉人们,梦是愿望的满足,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在满足愿望的过程中,又会有一种审查机制,这种审查机制使得有些梦不能直接表达出来,需要通过伪装才能表达。或许是曲折的,间或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梦中的情景仿佛一幕现代派风格的荒诞剧或者一个最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一样。那么弗洛伊德具体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有什么样的梦例可以佐证?本书《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将一一为您解答。文聘元教授以简明流畅的语言来解读弗洛伊德的解梦大法。此外,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弗洛伊德及其思想,我们还附加了对弗洛伊德生平及其思想的简述,相信读者们读过之后,可以更好地理解弗洛伊德关于梦的思想,也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梦。
  • 笑话中的心理学

    笑话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往往布满了偏僻的专业术语,导致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们被拒之门外,无法享受其中的奥妙。本书则正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一本以笑话之名,化繁为简地讲述心理学知识的书籍。希望它可以实现的使命——有助于读者离开懵懂之门,进入自我体察与社会认知的大门——哪怕它只是提供了微小的帮助。
热门推荐
  • 芳蓉传

    芳蓉传

    梧桐叶落携秋雨,长相思,人去泪两丝。深宫院墙朱红壁,枫林晚,人去楼已空。曾经最大的荣幸是,一饱之饥;如今受人赏识,初入深宫。宫礼严制,难以估读,守着宫墙,人已泪两行。倘若寻求舒适,何来生存余地?从一个低等的嫔妃到太皇太后,历经两朝的风雨,最终走到人间的顶端。
  • 青冥剑尊

    青冥剑尊

    年仅十五岁的苏晨本是五百年难得一遇的绝世天才,却因为在与人决战前喝了未婚妻的一杯茶,随后在即将击败对手之时,一身修为突然被封印。身中未婚妻下的封元散,苏晨一身修为难以发挥出丝毫,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手满脸讥笑嘲讽的打碎了自己的丹田。苏晨被对手毁去丹田,虽然性命无忧,但一身修为就此烟消云散,从此沦为不能修炼的废人,与凡人无异。这样的结果,换做任何一个天才来说,都比杀了他还难受。正所谓站的越高摔的越狠便是这个道理。时隔半年,苏晨因为一颗神秘珠子,丹田被其再造,从而再次踏上修炼之路。卷土重来的苏晨立志要清算暗算自己的所有人...
  • 缉捕杀害李大钊凶的的行动

    缉捕杀害李大钊凶的的行动

    研究李大钊的中外学者很多,介绍他的书籍和影视资料也不少,就连今天的《美国,图书情报百科全书》中也有“李大钊”词条,称他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通过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影视资料,人们感动于李大钊对中华民族最深沉的责任感,更加仰视这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山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同时也更加敬重这位厚重的学者。然而,不论是研究专著,还是李大钊亲属的回忆录,抑、或影视作品和文学刊物,都对、李大钊被捕前后的情形所提极少。
  • 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

    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 仙尊,你别跑

    仙尊,你别跑

    他看着自己的小徒弟温柔的对着小白兔说话,微微一笑默想到,女孩子就该这样善良有爱心。却不知小徒弟温柔的对着小白兔说的是,今天终于可以吃到新鲜的了。他看着小徒弟被人欺负,因自己却不能出手而心怀愧疚。却不知小徒弟半夜溜出,将所有欺负她的人都剃了眉毛。别人的女徒养小猫,他的女徒养小蛇······
  • 大王独宠:绝代女捕快

    大王独宠:绝代女捕快

    她,横空穿越,强入衙门当女官,绝色倾国,腹黑惊人,指点江山谁人在,众多美男入梦来,濯濯之光,揭开了一幕幕人间的黑暗,丑恶……他,邪恶冷艳;他,温润如玉;他,狡猾如狐;他……“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难道这玉锷……”“这玉锷是在哪里得来的?”千里泽冷冷地问道。“喂,你先放开我,你不觉得这姿态很诡异吗?你真不懂……”“快说!”还没等昭茜反抗完,千里泽紧紧地绷着脸,冷声喝道。
  • 古希腊与古罗马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古希腊与古罗马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刀、妖怪与霍乱

    刀、妖怪与霍乱

    悬疑推理痴迷者,于四年前开始创作推理小说,已发表数十万字,喜爱松本清张、京极夏彦、三津田信三、连城三纪彦,文章追求绮丽,常涉及怪谈妖物、奇人异事,愿得京极之博学、连城之真挚。刀,明晃晃的刀刃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着微光,刀芒像一溜井水透出阵阵寒气。古朴的武士刀带着威压在半空中画出一道道令人胆寒的弧线,引出人心底的战栗感。
  • 台湾亲戚

    台湾亲戚

    写这个故事,完全出于偶然。如果台湾没那一场大地震,震得两岸人同时牵肠挂肚,我父亲就不会在那个时候给我打电话,我也不会想到要找一个消失在记忆里的人,因而去写一个有关台湾亲戚的故事。可是我琢磨来琢磨去,总是感到偶然中存在必然的因素,冥冥之中一定有根无形的线,让我们拴在一起,所以,我父亲终究会在某一天向我提起他,我也注定将在某个时刻想到他。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它们是无法改变的。我父亲把它称之为“血浓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