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3900000017

第17章 脸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开始的时候,长孙皇后还是默默看着,慢慢地,她不知不觉开始读,诗词这种东西,还是读起来最有感觉,特别是《水调歌头》这种最好的诗词作品。

她沉浸在《水调歌头》的意境里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她把这最后一句,也不知念了几遍。

她终于发现她在二哥面前失态了,有些害羞。

“这首词,笔迹是二哥无疑,我也从未听说过谁人写了这首词,莫非真是二哥作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莫不是在说我们俩?老夫老妻了,还来这一套,真真是老不正经!”长孙皇后心道,霞飞双颊。

“观音婢,你觉得这首词如何?”李二陛下再次问。

“陛下写的这首词,不是臣妾妄言,称得上是自从词出现以来最好的一首词,哪怕将来,也不会有更好的词,最多是和这首词打平。”长孙皇后道。

头一次不用装作很赞叹李世民的诗词,她自然是不吝惜的把大把大把的赞扬用在这首词上面。

李二陛下有点尴尬,哪一次他问长孙氏自己的诗写的怎么样,她会这样真心实意的大夸特夸?难道他自己写的诗,真的就差了这么多吗?

他默默回味一下,嗯,差的也不算很多嘛,这不过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罢了。

“观音婢,这《水调歌头》可不是我写的,是你的高明皇儿写的,你搞错了。”李二陛下道。

“哦,原来是高明写的,没想到高明得了诸子百家传承,触类旁通,词也写的这么好。”长孙皇后感叹道,她一点怀疑也没有。

说句实在话,在李承乾和李世民二人中间选一个当这首词的作者,她会毫不犹豫的选李承乾,李世民的水平,她是全天下最清楚了的,哪次写了诗,不是第一个就给她看?她看的时候也只能在心中默念,皇后可不是好当的,有得必有失,忍耐……

“观音婢,你觉得我的诗和高明的词比起来,哪个好?”李二陛下问。

长孙皇后心里默默翻个白眼,这问题好意思问出来啊……既然问出来了,那还能怎么办?昧着良心回答呗。

“高明只是技巧上略占上风,若是论起意境来,陛下是丝毫不差的。”长孙皇后道。

“嗯,观音婢不愧是读了我那么多诗,这句点评十分中肯,好。”李二陛下,一直都是这么飘,从来没有落下地过。

“不过,我的诗确确实实是比不上高明的这首词,但他毕竟是我的儿子,想必这吟诗作词的天赋,也是有我的功劳的。”李二陛下道,“你想想看,观音婢你又不曾表现出诗词天赋来,还不是我的天赋,传承到高明那里?”

长孙皇后真的快忍不住了,就李二那两下子,她上她也行,她只是没有干这些让别人偷着笑的事情,现在居然还把高明诗词写得好这件事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也太无耻了吧!

“陛下说的有道理。”长孙皇后道。

“哈哈,改天我父子二人要好好探讨一下诗词之道,我可算在这皇宫之中找到一个知音了,还是我的儿子,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李二陛下继续道。

长孙皇后实在是忍不住了,便道:“陛下,那臣妾就先告退了。”

“哎~今日高兴,观音婢留下陪我吧。”李二陛下道。

长孙皇后无语,这是恶心了我,还要*我是吧……

“臣妾遵命。”

“梨儿,那木匠可还在宫中?”李承乾问。

“这才几日,宫里火炕还没造完呢,不过那木匠也算聪明,一开始就找了几个匠人教火炕的造法,现在他是监工,一天舒服着哩。”梨儿道。

“嘿,他倒是有办法,还捞了个小官当起来了,把他找来,我要用他。”李承乾道。

“是。”梨儿道。

李承乾找木匠是想让木匠给他弄几个锄头,他总不能明日带几个人去野地里用手刨蝗虫卵吧。他找了一些图看了看,发现农具这东西,已经和890年代的差不多了,可见古代农业的发达。

木匠来了,恭恭敬敬的行礼,李承乾可是他的贵人,以前默默无闻的他,现在居然在宫里当监工,说出去谁敢相信?他见面就是几个响头,实实在在的响头。

李承乾不得不吐槽一句,他简直怕了这些唐人了,上至皇子,下至小小木匠,磕头都这么牛逼,磕的是真的响。

“殿下,可是又有什么神物要小人造的?”木匠道。

“嗯,我要几个挖地的农具,你帮我组装好,今晚之前给我拿来。”李承乾道。

“是。”

“你怎么还不走?”李承乾问。

“殿下不赐我一个图纸吗?”木匠问。

“我要的就是最常见的农具,不是什么新东西,要图纸干嘛?去吧,新东西你回来再说。”李承乾道。

“好的,殿下。”木匠一听果然有新东西,他答应的很干脆。

现在用的都是铁制农具,也是两个配件,一是木制的把,二是铁制的头,二者安好就能用,十分方便。

木匠在城里找个铁匠铺,买好铁制的头,再自己弄几个木把安上,他把木把打磨光滑,这才拿给李承乾。

李承乾数了数,一共有5个,够用了,他便将自己提前画好的桌椅图纸给木匠。

木匠看着这图纸,露出疑惑。

“怎么,不会做吗?”李承乾问。

“哪能,这可是小人的老本行,只是殿下,这是何物?”木匠问。

“方方正正的是桌,有靠背的叫椅,它们就是桌椅,是用来坐,放东西的。”李承乾道。

其实就是把现在的桌凳腿加长了一些,更加符合人体力学罢了。木匠一经解释,马上就明白了,他拿着图纸下去研究。

李承乾为了享受桌椅,不忘把上面的单位参数换成现在的表示,他也不怕木匠看不懂。他到一边拿起锄头挥舞几下,很不错,木匠特意弄了细一些的木把,更适合李承乾去握,也是有心了。

同类推荐
  • 汉末大君子

    汉末大君子

    穿越成程咬金,回到……Σ(⊙▽⊙”a汉末……(ΩДΩ)还有系统获取能量的办法竟然当着别人面说‘君子’两个字o(>﹏<)o大哥是刘备,是个君子!二哥是关羽,是个君子!三哥是张飞,是┌(。Д。)┐四弟!你先把那三十六斧学全了,咱俩比试比试!╮(╯▽╰)╭找后续小弟赵云去吧!程咬金!别自以为是个十分幽默王者!其实在群雄眼里,你就是二傻子加nc!呸!你们这是赤裸裸的嫉妒!
  • 大明妖孽

    大明妖孽

    天上有神,世上何以妖孽横行?天上无神,心中何以疑惑重重?明朝成化年间,号称“狐生鬼养”的一群锦衣校尉,奉命在无神的世界里寻找真神,在有限的生命里寻找长生之道。
  • 天启镇北王

    天启镇北王

    天启朝成立初年,大封功臣,封王十余个,封公数十个,伯爵更是数不胜数。镇北王府地处东北边陲,刚到东北之初,楚雄就被此地的衰败而震惊到了,地广人稀,郡城人口还不足万人,每郡幅员有其他大郡三倍之多,人口却不如其十分之一,被封到东北三郡,楚雄初期极为不满,但看着中原诸王遭到疯狂打压,他也便释然了,虽说人少,可经不住地方大呀!楚雄能以平民之身在乱世崛起,能力不可谓不强,对外建立堡垒,对内积极引进人才。中央对其又是甚有亏欠,觉得应该封到更繁华郡城,给予了楚雄大量金银供其建造郡城。楚雄也对得起中央,数次打的北狄人狼狈而逃。楚雄在世时,被北狄人称为杀神。有楚雄在,天启东北边境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向如此。天启朝到了最近几代,也开始走了下坡路。皇室无能,奸臣辈出,外戚专权,导致天启朝国力大减,南蛮西戎,北狄东胡皆蠢蠢欲动,导致中央对诸王越发看重,不断放松对诸王管控。经过数百年经营,东北已是少见的和平之地,三郡已回复生机,人口也到了平常郡的规模。尤其是最近几代,中原内政越发苛刻,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原来到了东北,东北三郡郡城已媲美中原大郡郡城的繁华。
  • 风雨夜归人

    风雨夜归人

    忠臣义士,和帝王一样,最后都会陷入孤独。为了江山,许伯彦和李显都必须学会忍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
  •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老五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这个阶层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诸多段子。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之于世,让我们有这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煤老板波澜跌宕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明月暗禾

    明月暗禾

    生活不过一朝一夕,睡觉不过九寸六尺。服食只是一日三餐,穿衣只温而不必华。“我偏不!老娘就是要广夏千间储我万贯家财!出行随身美男大鱼大肉为伴!穿九莲霓裳手持金孤之剑斩了这天!去他的清自清,我,就是要奢靡的仙人生活!”——来自与世抗争的禾目之口
  • 录曲余谈

    录曲余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乃锦衣卫

    我乃锦衣卫

    四百多年前,正是孝宗皇帝沥血中兴的年代。然而城墙上的昙花一夜绽放,当太阳缓缓升起时,洒落无数晨曦,可在这耀眼的阳光下,掩盖了多少的亡魂尸骨。这一年,唐宁来了……我是天子亲卫军,我是大明锦衣卫,在风和雨的年代里,大明朝又会被推向何方?
  • 西汉宫廷演义

    西汉宫廷演义

    《中国历代宫廷演义丛书》,深入宫闱,演述帝王后妃问爱恨情仇;广涉史事,详览封建王朝之波诡云谲。读透了这套书,就读透了宫廷;读透了宫廷,就读透了历史;读透了历史,现实也就洞然胸中。
  • The Princess and the Goblin

    The Princess and the Gobl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趣味红楼管理学:王熙凤是最好的CEO

    趣味红楼管理学:王熙凤是最好的CEO

    红楼梦中隐藏着许多管理智慧,尤其在王熙凤的身上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企业管理之道。本书作者通过幽默的构思和语言从《红楼梦》中提炼出了适用于当今社会并与当代管理学相结合的管理心经,角度新颖,内容幽默,构思奇妙,颇具实用性。
  • 白尘霜月梦静好

    白尘霜月梦静好

    “吾妻诺羽,年十九。紫云巅仙人与魔帝之女,去年初嫁吾为妻,至今已一载有余。吾今独居于望星泉,乃吾妻独爱之地。院有双雀,吾妻嫁吾之前日亲手所赠。城中卖甜食之叟今依再次,唯吾妻不复在焉……”
  • 对面的那扇窗

    对面的那扇窗

    原名为《窗之恋》,写作手法是模仿痞子蔡的《7-11之恋》,那时候很迷蔡智恒。文章里的故事是真实的,这是作者学生时代写的,文笔很稚嫩。
  • 古寺钟鼓声

    古寺钟鼓声

    知名作家张记书的作品集《古寺钟鼓声》知识性、新闻性的因素较多,作家是靠一种机智的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进而启迪读者的。《古寺钟鼓声》所收录的小小说,尽管也有意蕴深厚,余味悠长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给人一种泾渭分明的感觉,要么直截了当,作家的态度在作品中一目了然;要么作家把无解的生活原生态地放到读者面前,交给读者由读者自己定夺。小说艺术本就是一种留白艺术,是由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的一种艺术。
  • 三界供销商

    三界供销商

    纪思宇因一次意外,获得三界通行令后,人生轨迹发生了偏离,三界之内做贸易,有需求就有我的身影,有市场就有我的团队,收购地府百分之三十的话语权,参与天庭投资的仙班学院,与国外的耶大爷(耶稣)做进出口生意……总而言之以人脉入仙籍,最后成就第五主宰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