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800000021

第21章 上海滩留一段佳话

在1923年8月的一次执委会上,沈雁冰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毛泽东是以中央代表身份出席指导执委会的,他当时在会议上即提出了党应该注意掌握武装的问题。这给沈雁冰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这次执委会上,沈雁冰还受命去劝说已经提出退党要求的陈望道、邵力子,这也是毛泽东代表党中央提出的建议。陈望道、邵力子都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参与者,他们提出退党,主要是不满于陈独秀日益滋长的家长作风。

还有一个提出退党要求的是沈玄庐。沈玄庐和邵力子都是国民党人,他也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发起人之一,建党后曾担任重要职务。沈玄庐本人是个大地主,但他信奉共产主义,自动减了佃户的地租,而且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农民协会。

说起沈玄庐要求退党的原因,让人有些啼笑皆非。据他说,一个姓吴的青年党员拐走了他的儿媳,这让他十分失望。他以为当初发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约定加入共产党的人必须品行高洁,富有献身精神,现在却连流氓、拆白党也入了党,竟然还拐走了他的儿媳,他不愿再留在这样的组织内。据此,他给陈独秀写了一封长信,请邵力子转交。但邵力子因为也有意退党,不想见陈独秀,所以把信交给沈雁冰,由沈雁冰交到党中央。

上海的许多年轻党员得知三人要退党的消息,反应强烈,纷纷指责三人投机革命,甚至骂他们是叛徒,所以毛泽东受中央委托,在执委会上要求党员们对三个人的态度要和缓一些,努力劝说三人打消退党的念头。

沈雁冰去做了邵力子、陈望道两人的工作,邵力子表示收回退党的要求,陈望道则坚持己见。他认为陈独秀家长作风未变,故自己也不改退党的要求。他还表示信仰共产主义终身不变,在党外仍会为党效力。沈雁冰对此也无能为力。对于沈玄庐,邵、陈二人都说不用去劝说,他不会改变主意的。

沈雁冰还是去找了沈玄庐,并且了解了一下沈玄庐所谓儿媳被拐一事的是非曲折,原来此中有些误解和家庭的原因。

沈玄庐的儿媳就是后来成为瞿秋白夫人,对孔德沚投身妇女运动有很大帮助的杨之华。杨之华与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结婚以后,因为志向、趣味都不相同,感情并不融洽,她一直想有机会走到外面的世界里去。一天,姓吴的那位青年到沈家作客,杨之华得知他从上海来,便向吴某打听上海大学的情况,吴某把他知道的都告诉了杨之华。吴某不久回了上海,杨之华随后也离开沈家去上海进了上海大学。其实,杨、吴二人素不相识,他们只是搭了一次话而已。

杨之华有意出走,也是早晚的事。沈玄庐知道儿子、儿媳感情不合,恰好碰到这件事,便疑心到吴某拐走了杨之华。

沈雁冰将了解的情况告诉沈玄庐,沈玄庐也悟到自己的指责只是猜想,并无凭据,但料定儿子、儿媳的关系难以挽回,便冲着沈雁冰大发了一通牢骚,最后却表示愿意考虑党组织的挽留。

然而,第二年春,沈玄庐还是退了党,更深刻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政治思想方面的歧见。几年后,他遭人暗杀,据说是蒋介石所为,因为他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里是反蒋的。

杨之华进入上海大学之后,很快就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担任了上海大学学生会的执行委员。作为学校教务长的瞿秋白,很欣赏杨之华的活力和才干;杨之华也特别钦佩仰慕瞿秋白的学识、品性。瞿秋白的妻子王剑虹去世后,瞿、杨二人便相爱而结为伴侣,这已经是1924年底了。说到瞿秋白、杨之华的结合,还有一段当时传为佳话的趣闻。

杨之华离开婆家出走上海,进入上海大学学习,并没有解除她和沈剑龙的婚姻关系。她在当时也没有想到这一层,只是希望摆脱那个夫妻感情不合的家庭小环境,投身到外面那个多姿多彩的大世界中去。她与瞿秋白相恋以后,不能不考虑结束和沈剑龙的婚姻关系,便给在萧山的沈剑龙写了一封信,直截了当提出离婚。这是杨之华的性格,决定要做的事毫不含糊,也不拐弯抹角。

沈剑龙倒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有点事就耿耿于怀的男人,立即回了一封信说:“这事很平常,好商量,我到上海去和你面谈。”

没过多久,沈剑龙从萧山来到上海,两个人只面谈了一次,就把问题解决了。双方都明白,感情不合,不是哪一方的责任,而是两人作为夫妻相距甚远,当初就不该结合在一起。所谓好聚好分,没有感情的婚姻,自然不必受道德伦理的约束。解除婚姻关系并不意味从此形同路人,仍然可以成为朋友。应该说在这件事上,沈剑龙还是蛮有肚量的。

商量妥当之后,他们两人请来张太雷、施存统、沈泽民、张琴秋,在众人面前拟定了一个特别的协议:在《民国日报》上同时刊登三则启事。

第一则启事宣布沈剑龙、杨之华离婚,是“离婚启事”。大意是说:两个人很愉快地解除双方都认为不应再继续下去的婚姻关系,但是仍然保留相互敬爱,互相帮助的友谊关系。

第二则启事宣称,沈剑龙、杨之华二人离婚后仍然是最亲爱的同志和好朋友,是为“朋友启事”。

第三则启事就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的“结婚启事”了,向四方亲朋好友通告他们将在11月7日(即十月革命纪念日)举行结婚仪式。

瞿秋白、杨之华举行婚礼的那天,沈剑龙、杨之华的父母都出席了,足见沈、杨二人协议离婚之事做得漂亮而不是作秀。沈雁冰、孔德沚与其他许多朋友们都参加了婚礼,大家一起吃了一顿并不铺张的婚宴。

三则启事、两个婚约、一揽子解决,在无奇不有的大上海也是前所未闻的。不但新派人物啧啧称奇,沈雁冰他们这些共产党人也将其传为美谈。上海滩留下一段令后人自叹弗如的佳话。

1923年9月,在上海地方兼区执委会的一次会议上,根据中央的指示改组了国民运动委员会,以统一管理工人、农民、商人、学生、妇女各方面的运动,沈雁冰继续担任委员长,还和向警予一起分管妇女运动。到1924年初,由于邵力子约沈雁冰去编《民国日报》副刊《社会写真》,再加上商务编译所的工作,沈雁冰感觉时间、精力难以兼顾,便向执委员提出辞职,他的辞职被接受了。

这一年底,沈雁冰一家搬到闸北顺泰里11号居住。瞿秋白、杨之华结婚后租住了沈雁冰家隔壁的12号。沈泽民与张琴秋也在不久之后结了婚,住在与母亲、哥哥一墙之隔的另一条里弄康德里11号。

张琴秋在平民女校结束后进上海大学,而且先后入团入党,与沈泽民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终于结为夫妻。他们的婚礼很简单,没有花费母亲的一文钱,正如老太太当初所料定的。

由于几家人毗邻而居,相互来往更加频繁,杨之华、张琴秋就动员孔德沚也去做妇女工作。孔德沚原本在沈雁冰的影响下就有参加社会活动的愿望,只是觉得自己口才差一些,对自己的能力也不大有自信,现在有杨之华、张琴秋做伴、帮助,自然很高兴。她还动员了住在附近的叶圣陶的夫人胡墨林一起参加进来。她们的工作主要是针对纺织厂的女工,向她们宣传革命道理,提高她们的思想水平和妇女解放意识。上海大学的女学生多半都参加了这项工作。杨之华、张琴秋的活动能力强,组织、宣传样样干得来,孔德沚主要帮助女工办夜校、识字班,通过教女工识字宣传革命道理。

这一年,孔德沚由杨之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样一来,沈雁冰一大家人,除了母亲之外都是共产党员。后来胡墨林也入了党,毗邻而居的四家都可以称之为革命家庭,沈、叶两家还都曾成为党的会议召开的地点。闸北弄堂的这一隅宛如一块小小的“我们的花园”(当时一首诗的名字),几位革命女性仿佛花园中几簇鲜红馥郁的玫瑰。

同类推荐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图说世界名人: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介绍了,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秋瑾新传

    秋瑾新传

    秋瑾居京是她脱离封建家庭走向社会的开端。阅读新书新报、结交各种社会人士,使她大大开阔了视野,在思想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她开始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妇女的解放,必须从兴办女学、启迪女智开始,她的赴日留学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离湘赴京八国联军之役,以中国失败、签订《辛丑条约》而告终。《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又一条锁链,也是他们残酷掠夺中国人民财富的铁的见证。
  • 少年毛泽东

    少年毛泽东

    从8岁到16岁,毛泽东先后在韶山一带的南岸、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乌龟井、东茅塘等多处私塾读书。在私塾里毛泽东接受的是旧式教育。他对枯燥难懂的经书、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都不感兴趣。但是,在这里他打下了最初的文化基础,培养了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浓厚兴趣,也接触到了一些新的思想。多位塾师对他后来的成长与发展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影响,也留下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
  • 我所知道的冯玉祥

    我所知道的冯玉祥

    冯玉祥(1882—1948),中国近代军事家。他从第十六混成旅起家,经过十余年经营,逐步形成了雄踞我国北方的军事集团,尔后走上了从旧式军阀到爱国将领的蜕变之路。他治军有方,又爱兵如子;身居高位,仍葆平民本色。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奔走呼告,为求抗战胜利而殚精竭虑。冯玉祥从士兵到将军的人生历程、护国爱民的毕生追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如何在黑暗中艰难求索、救亡图存。
热门推荐
  • 六星社的少年们:前往宝石秘境

    六星社的少年们:前往宝石秘境

    生活在长白山林区的男孩泽帛,因为自己心爱的小鹿被偷猎者杀害而对世界和生命产生了疑问。为安抚男孩的伤痛,父母将他带回出生地深圳,使之接受学龄教育。九岁时,父母送给他一套拼装玩具,玩具实际是来自遥远国度中被魔法所困的拿撒亚人。在二年级结束的暑假,泽帛带着苏醒的拿撒亚人乘坐纸飞机离开深圳,一路上遭遇了风暴,险些被漂荡在海上的神秘船长窃取记忆;穿过草原,来到聚集着人类做过的梦的沙漠,在沙漠中同沉睡了两千多年的波斯部队的梦交战;为拯救被扣押在城堡中的拿撒亚人眷属和城堡领主身患重病的女儿,前往神圣的“生命之树”探险,寻找一枚可以挽救公主生命的无花果;最后,设法通过一座含义深邃的山中迷宫。
  • 传奇将军祁致中

    传奇将军祁致中

    1927年清明节刚过的一天上午十点多钟,几挂马车驶进了佳木斯。从车上下来一群闯关东的人们……他们背着行李卷,熙熙攘攘地走进城里。此时,在一个广场上,站着十几个东北军军人,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矮胖子军官。他望着一群下车的小伙子们大声喊道:“南来的,北往的,都听清楚了!奉天城大帅府有命令,东北军要扩军,今个儿在这旮达招兵。乐意吃粮当兵的男子汉,马上来报名吧!现在报名,马上就去穿军装,吃饭管够,一天两顿大馒头一顿大饼子,三天一顿肥猪肉,五天一顿饺子,月饷三块现大洋,寄回老家孝敬爹娘……”
  • 吾家冰山笑了

    吾家冰山笑了

    前世,她到死也没能得到他的爱,自诩为最薄情的他其实最痴情;重生后再次睁开眼睛,她看到了自己团子似的身板,身体里还多了个智脑系统,哦不!是智障系统!“小智,能别在我脑袋里吃薯片吗?”“不可以,系统也有吃零食的权利!”于是脑内响起了一阵咔哧咔哧啃薯片的声音。【系统】智脑0:我是来帮助你弥补前世的遗憾,实现你未曾实现的你和他的……羁绊。寒莫琛:“你也是被父母抛弃的吗?刚巧,我也是。”寒阡晓:“那我们还有家吗?”寒莫琛:“你来了,就有了。”我不要未来,只要你来。
  • 白手起家:拥有自己的餐饮店

    白手起家:拥有自己的餐饮店

    本书从餐饮店前期申请注册、选择店址、布局装修、营销技巧、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开创一家属于自己的特色餐饮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贸易战

    贸易战

    《贸易战》追溯世界贸易的发展史,从两千年前的海洋贸易开始讲起,讲述了贸易战的最初历史和发展过程,以及由贸易引发的战争和贸易摩擦,并总结了贸易战与贸易冲突的根源和发展形式,同时分析了发生贸易战的背后原因。
  • 红楼梦中的养生秘密

    红楼梦中的养生秘密

    清朝的中医养生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这些进步与发展也被体现在了《红楼梦》之中。《红搂梦》中所提到的每一个病例与治疗方案,都是值得我们去推敲的。编者基于多年来在养生之道上的探索,对《红楼梦》中包含的养生理念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以全新的视角通过饮食养生剖析了红楼梦中人的性格,对《红楼梦》的家庭关系、行为处事以及故事脉络进行了分析。《红楼梦中的养生秘密》从《红楼梦》中介绍的各种膳食、茶饮、中成方、生活习惯等入手,并联系不同人物的身体和心理特点,让读者在细品名著的同时增长了养生知识。
  • 逆天重生之亡国九公主

    逆天重生之亡国九公主

    前一世,她被同门之人锁于忘妖塔之上时,即使浑身染血也只是置之一笑……这一世,立于虚空之上一身红衣的她妖冶一笑,朱唇轻启。我要你们,都死……
  • 虚空回忆录

    虚空回忆录

    他们说:修行,顺天而行,承天之恩。他们说:众生有命,结局注定,无人可改,无人能改他们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但他说:我欲与天夺命,虽死不悔!
  • 州县提纲

    州县提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