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89800000001

第1章

佛龛上两枝蜡烛被风吹歪,左边那枝竟然熄了。老肖踮起脚,伸手将它们扶正,把熄灭的那枝拔起来,对准另一枝重新点燃,然后插回原处。干这个老肖不在行,老板和老板娘从台湾过来的日子,这是他们每天早晚的功课,平时则有公司的重臣们负责礼敬这尊地藏菩萨像。很多工厂供奉的是关公或者观音,而老肖他们的老板喜欢地藏菩萨,据说开厂那年,夫妇俩特别从台湾将这尊白玉陶瓷菩萨像请到了大陆。对这尊手持金锡杖,掌上托着明珠的光头菩萨,老肖是到了这里才晓得怎么称谓的,以前他没听说过“地藏王菩萨”。老肖不信佛,但老板两个多月没来了,员工们、重臣们也都几乎走散,这段日子都是他惦记烧香点烛的事。不信佛没关系,他乐意这么干,这是工作的一部分。公司的日常总管李经理已告假三天,没预留多少钱给他。“老板没宣布关门,香火怎么能断!”老肖对自己说,也对着地藏菩萨像说,“就是我自个掏钱,这香烛也得买。”

从西南方向越过围墙盘旋而来的风“啾啾”叫着从老肖的两耳边上擦过,他掸掸手上的香灰,拿起搁在一旁的铝皮钥匙盘,准备回到保安室。从早上开始,这一小股一小股的风就不停地刮了起来——这是台风的先遣部队,按老肖的判断,这回的台风不会再像上一次那样中途掉头跑掉,绝对是正面袭击,弄不好级数比预报的要大。

这时大门外响起两声凄厉的警笛。“准是姓张的鸟毛。”老肖嘀咕着,跨出几步就到了公司大门口,站在铁栅门内,左手拎着钥匙盘,右手搭在门栅的铁条上。街道办的执法车几乎不是自己开过来,而是和那股随风席卷而起的黄沙、树叶、纸屑一起扑到他跟前的,车头对准厂门,差一脚掌的距离才猛然急刹停下。车窗摇了下来,露出一张再熟悉不过的脸,这张脸在天蓝色的大盖帽下显得像一只倒扣在盘中的猪头。车上的张队长这次不是来执法,而是来传达防风通知的,他急促地按了几下喇叭,发布军令似的喊道:“老肖!再过个把小时,‘纳沙’马上到!已经到珠江口那边了,工人放假没有?能够放的全部给我放!都回宿舍去……记住,这不是开玩笑的!”

“遵命!已经通知一百次了……”本来两人之间的距离不需要提高音量,但老肖还是像当年的战地规矩,以高音表明指示到位。看着张队长,他心里道:嘿嘿,不刮台风他们早就自动放假了,现在全厂就剩我老肖一个,莫非也得离厂不成?

“一百次?你没见过台风吧?通知一千次也不够!省长、市长都亲自督战了!”张队长也把嗓门吊起来,不过,这会儿他的声音再大,也盖不过对面突然传来的一连串“哗啦”、“哐当”的巨响,他受到电击似的,一个倒退、急转,把车飙到了街道对面。

这是“万全超市”悬挂的广告篷被风撕烂而塌陷下来的声音,虽然发生在瞬间,但老肖把过程全看在眼里。这块广告篷还是上个月他帮忙弄上去的,附近工厂搬迁的多,员工流失大,生意不好做了,超市老板设计喷绘了这么个大幅布篷广告,试图通过它招徕顾客。“也不给打上几个风眼,台风来了准保要刮走它!”当时老肖这样提醒店老板,老板娘打了他一拳头,骂他“没安好心”。老肖像对待公共物品一样趁机捏了一下老板娘的屁股,带着警告的口气说她:“我没安好心,台风可安了好心!”此刻,“纳沙”还没到呢,这家伙就被它的先头部队从超市二楼部位拿了下来,像一面黄蓝相间的大旗,被一只大手专横地一扯,就全脱落下来,发出的巨响不是布篷本身的声音,而是飞速掉落过程中打着了摆在超市门口的电单车、水桶和活动的铁货架。

隔街相望的老肖禁不住放声大笑,他看到老板手忙脚乱地掀扯布篷,布篷下一双穿着红色胶鞋的脚在风中乱蹬,原来是老板娘被盖在了下面。似乎在呼应老肖,万全超市的邻居们也围拢在那里大笑。台风还没到,先跟这对爱吵架的活宝开了个玩笑,马路上急速走过的路人不期然撞上眼前的喜剧场面,也都停下来围观。这块广告布总算发挥了它吸引顾客的功效。

张队长跳下车的时候,肥胖的老板娘刚好被老板从布篷下拖出来,还没来得及从地上坐起。张队长一边伸手协助老板拖曳他倒霉的女人,一边吆喝围观人群:“有什么好看的!都回去,回去!台风马上就到,大家给我注意安全,别到处乱跑!”在两个男人的合力相助下,老板娘像一座纪念碑般立了起来,也许是为了挽回面子,当众破口大骂起来。她不是咒骂可恶的台风,而是责骂她的男人,骂他净想些没用的点子:“挂个屁广告,客人没弄来几个,差点没把老娘砸死……”喜剧效果骤然升级,由自然灾害变成了家庭纠纷,事件发生了质的变化。张队长显然不便继续插手,他跳上执法车,拉响车顶的警笛,在风中继续奔跑。他要在台风正式到来前把防患通知送达每一个责任点,送达每一个责任人。

如果要老肖说实话,他是这么认为的——相比于工业区安全办的主任小李,这个临时抱佛脚的张队长和那些所谓的上级都属于例行公事,人家小李两天前就亲自登门了。“这是十七号强台风,已经在菲律宾登陆,马上到海南。”小李一家家落实,并且随时传达台风动态,往往老肖刚从电视上看到气象台的滚动预报,小李的电话就到了。“这就是责任心,”老肖感慨,“做人少了这个不行。”

老板娘凄厉的叫骂声渐渐停息下来,从十字路口方向刮来的风却越来越频繁了,像一群肩负行动任务,但缺乏有效指挥的士兵,一片凌乱。“纳沙”正式登陆珠江东岸的时间,按照小李的最新报告和电视上的滚动报道都是晚上九点钟。“看这个样子,估计得提前个把小时”,老肖抬头看了看天色,又从裤兜里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做出自己的判断。现在是下午五点零三分,却像是七点钟的天色,这样乱窜的小股强风,从上午就开始刮起了,就像大戏开演前的锣鼓闹场,在这夏秋之交的季节,它们先把地底的热气倒腾出来,然后让天空零星飘点雨,仿佛在炭火上洒点水,制造点蒸气,把一条街一条街的垃圾刮得满天飞舞。这点对于老肖来说不算什么,他见的台风多了,在广东十八年,每年经历的台风没十场也有八场,比这“纳沙”级别高的没少碰过。“就这个街道辖区内,‘杜鹃’死了三人,‘黄鹂’死了两人,‘燕子’冲走一辆起重机,这些都是上了报纸的……呵呵,那时候你才多大?小学毕业了吧?”昨天,老肖对上门督促防风工作的小李说。“有气象记录以来,地球上发生的台风无以计数,但每一次都是新的,对我们管安全的人而言,每一次都要当作最高级别对待。”小李以私交的名义塞给老肖一包烟,拍拍他的肩膀,再从公事公办的角度提醒他。“没错,这就是责任感。”老肖赞许这个年轻人,他们的工作对应不限于台风,而且包括暴雨、雷电、高温、寒潮以及用电、电梯、叉车的运行、夜班防盗等等,凡是事关人命的事都把他们绑在一起。

随着风速加大,盘绕整整一个下午的闷热开始出现退散的迹象,老肖返回保安室,把空调关掉,将朝街的小窗户打开,让风对流。他这个年纪是害怕空调的,但台风前夕的闷热让他受不了,那是简直要将人的背脊熏出油来的热,反常的天象让人怀疑不是台风将临,而是马上要发生地震。这下好了,似乎从地底下撤走了一个火盆。

老肖抄起墙角的一根小铁棒,挎上大号手电筒,开始五点半的巡厂,这是例行的规矩,跟台风没有关系。老肖来广东十八年,进这个公司十七个年头,每天按时段巡厂八次,一天也没懈怠过——从保安室开始,把整个厂房楼上楼下、房前屋后巡视一遍,除了老板办公室和财务室不能进去,任何角角落落都不放过,每次巡视完毕,必须签名画押。别以为这是保安岗位的形式主义,“乌龟总有追上兔子的时候”,后来老肖当了保安队长,这么形容巡厂的重要性。在没有任何蛛丝马迹的情况下,在巡厂过程中,他发现过三次货梯升降机隐性故障,其中一次还被作为安全特案开过现场会,他还多次当场逮住工人下班前夕藏匿转移零部件,也当场碰到一个香港主管在办公室强行非礼大陆女文员(因为兔子被乌龟追上,这个香港主管第二天就被炒掉了。)……巡厂虽然是保安工作的日常内容,但此刻再强调它的重要性,则显得有些牵强,因为,除了台风“纳沙”先头部队制造的响动,厂里没有别的声音,更别说还有第二个人。

工人们不是为了防患“纳沙”放的假,而是因为公司生产萎缩自动跑路。早在两年前国际金融风暴那时起,公司的生产规模就开始压缩,员工也三三两两地离开,从过去的四百多人逐渐减少到了七十多人,五个人的保安部,也走得只剩下老肖一个光杆司令——在这个工业区里,这算是好的,有些厂子早已经没影了。即使这样,老板还是没宣布停产,他接着零星的订单,照常给大家发工资,让大家安心。上个月,公司最后一家客户突然停止发单,机器闲了下来。“老板这个时候不来,就是不打算善终了。”跟着闲下来的工人开始造谣,有个别调皮的偶尔也借酒疯砸点东西。“停产只是暂时的,老板另有计划,大家的工资不会少。”写字楼的干部对工人喊话,“你们只管玩,别闹,很快就有新项目。”尽管从去年开始,就有人传闻老板准备关闭广东的厂子整体搬迁到苏州去发展,老肖不管老板有什么打算,但绝对相信他不会丢下工人不管。“是关门呢还是转产、搬迁,最少会有个妥善的安置。”直至现在正式处于歇业状态,老肖还是坚信,老板不可能“逃跑”,他没必要做那样的事,只是另有打算而已。“凭他们的身家和在大陆创业二十几年的口碑,逃跑啥呢?”他一遍遍对自己说,也对冲动闹事的工人们说,“即使欠工资,也只是这个月而已,没几个钱。”老肖在这里待了十七年,公司没拖欠过一次工资,这是负责任的说法。“老板我们都不信,这年头,凭什么相信你?哼!”那几个把头发染得焦黄的小鸟仔存心跟老肖作对,围在保安室门口站着喝啤酒,然后把空瓶子对着老肖砸掉,似乎让他们闲下来的不是老板,而是这个来自湖南的老保安。老肖强压怒火,故作心平气和地继续跟他们说理:“凭什么?就凭地藏菩萨,他保佑老板发了财,也保佑公司不会倒闭。”老肖站在保安室门口,把几个小青年的目光引往佛龛方向,“放心吧,你们这帮小鸟仔,闲着没事可以去泡妞,去网吧打游戏,去公园跳舞,可千万别在厂里闹事,我老肖把话说到这里了!”也许是受到地藏菩萨的威仪震慑,多少也被这个老保安的淡定所降服,小鸟仔们没再纠缠,自行散开。

没欠几天的工资,工人们急躁什么呢?这点老肖当然理解。这两年,附近很多不大不小的厂子都陆续关门了,有的老板资不抵债,干脆跑掉不回来。连锁反应,大家都担心如此倒霉的事摊到自己头上,搞得每个人都像潜伏的特工,随时监视老板的一举一动,只要老板三五天不现身,就跟“逃跑”挂起钩来……现在,公司的订单停了,而台湾老板居然没着急跑过来,经过工人们的合理推断,当然也就进入了“逃跑”的嫌疑。

推开一楼车间的大铁门,一股裹挟着浓浓的塑胶味和天那水味的闷气直扎胸口,继而卷入鼻孔,老肖不由得立住脚步,身子往后仰了一下。车间里没有人声、机器声,橘黄色的进口注塑机一排排蹲伏着,像一群累趴下的困兽。昨天晚上,小李正式要求工业区所属企业进入防风状态,老肖把一楼到四楼的所有窗户都关死了,所谓防台风,主要就是防这些玻璃窗和户外的广告牌刮落伤人。因为门窗紧闭,隔断了外间的噪音,车间显得更加空旷、沉闷,老肖从腰间抄起手电,拧亮开关,强大的光柱随着他的手势射向各个方位。随着最后留守的工人和干部们辞工的辞工、休假的休假,厂里一天比一天安静,老肖一巡厂就不自觉地回忆起巅峰时期四百多人的盛况。“那时候上街,说出公司的名字,过路的人都多看你两眼。”这是老肖最深刻的感受。公司在这一带名声好,是因为人员稳定,工资起点高,发薪又准时,这可是出门打工的人衡量东家好坏的标准。“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老肖无限感慨。以前巡厂检查的是人,现在为了防风的需要,检查的是那些锈迹斑斑的窗户插销。从早上到现在,他已经四次查看楼上楼下所有的窗户,对可疑的部位,他不需要动手检查,而是通过手中的铁棒这里推推,那里点点,像一个铁路巡道工对待他熟悉的每一块枕木。

从一楼爬上四楼,到顶了,老肖要到天台看看,这是巡查路线的最后一站。刚抓住过道闸门的拉手,推开一个小缝,一股风就像条亡命的大狗似的,一头翻滚进来,老肖本能地拉回闸门,紧紧插上门销。“我的妈!这‘纳沙’到底多少级?看这样子,没走到天台,你这把老骨头就给刮跑了!”老肖用铁棒敲了闸门两下,此时,他才老老实实重视起街道张队长和小李主任的防风通知来。“小李读书多,就是说得好,台风年年刮,每次不一样。”老肖放弃了到天台查看的念头,反正楼顶也没什么杂物了——仿佛有先见之明,前些天他拖住跟风要辞工的清洁工罗玉凤把这里清理了一遍,因此还挨了她一顿臭骂。想起那天罗玉凤气急败坏骂人的样子,老肖还止不住一丝小小的得意,就像刚刚发生似的。

同类推荐
  • 暗夜下的枪口

    暗夜下的枪口

    《暗夜下的枪口》讲述一个农家小子,自小被贼帮掠走,历经坎坷,面对民族危亡,怎样挥洒一腔碧血?一把祖传的烟锅,自从被盗,便一路颠沛流离,众人争抢之下,究竟有怎样的身世秘密?国破家亡之际,土匪、日本兵、三教九流,遍布关东大地,主人公又是怎样和恶人斗法,《暗夜下的枪口》演绎一段民间铁血传奇?
  • 雨巷

    雨巷

    作品以鲜明的关中南部农村及小镇生活为背景,从凡人的身上发现人生的哲理,生命的酸甜苦辣。在委婉、诗意的叙事中,不同的人物运行着自我的命运,显见出鲜明的性格特征,其浓郁的地方风情以及鲜活的乡风民俗构成了一幅幅乡村生活图景。
  • 北海屠龙记

    北海屠龙记

    本书是一部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1947年8月由上海百新书店出版第一集:1948年3月出版第二集。全书共四回,总计十二万字。作者笔下的侠客,没有利益和欺骗,没有标榜没有中伤,基本的道义让一个个人物熠熠生辉,人的个性和能力得到极大的发挥,也使得那个年代的精神永远让人怀念。
  • 告密者

    告密者

    1943年夏,在我家乡梨城西北一个小山村发生一起告密事件,导致藏身于此的梨城城工部组织部长章文被日军逮捕。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的《梨城党史》对此曾作如是记载:“1943年8月22日,日军包围距梨城一百多里地的猪笼寨,将全村村民驱赶到乡场上。日军采取枪击、刀劈、刺刀刺等残忍手段,一共杀害六名手无寸铁的无辜村民,以此逼迫村民供出藏身于此的地下党员,梨城城工部组织部长章文被告密被捕。”对于这起告密事件,如今的大多数梨城人并不清楚,如果我不是被借调到市党史委负责编写《梨城抗日斗争史》,说实话,我对此事件也是一无所知。
  • 启蒙时代

    启蒙时代

    《启蒙时代》是一部描写一代人心灵成长的小说。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革”狂飙突至,把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青年人抛到了一处。从高级干部公寓和从市井里弄走出来的男女主人公们,带着青春的热情、敏感、躁动和迷茫,顽强而莽撞地为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寻找理由。可以说,这是一部“老三届”的精神成长史,作者书写了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从来不需要想起也永远不会忘记的一段历史。
热门推荐
  • 安纳塔班的那些事

    安纳塔班的那些事

    艾瑞达魔法学院一九四期安纳塔班从开学典礼开始就一直不太平,这一年的安纳塔班实力依然强劲,但其中的学生们似乎各自有各自的秘密,这些秘密关联到这片大陆上人类与神灵共同反抗的敌人——安纳塔龙。阴谋与灾难会降临到他们身上吗?年轻的学生们面对这些来自身份与时代的危机时又会做什么呢?
  •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或贬称为“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
  • 如何成为一个不迷茫不退缩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不迷茫不退缩的人

    这一生,我们就像蒙着眼的小孩,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在跌跌撞撞中前行,又在跌跌撞撞中深陷迷茫的未知中,然后在迷茫中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原以为,只要自己读全了哲学家的名作,看懂了思想家的智慧,人生便会一帆风顺,却发现问题来临时,依旧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人生是如此的艰辛,我们要如何做更好的自己的,本书以此观点出发,集合知乎、得到等APP热门话题,告诉每一个读者你需要大胆直面不确定的未来,需要勇敢说出自己想要的生活。谨以此书献给此刻正处于低迷、彷徨、不知所措的你。
  • 帝国武士

    帝国武士

    随着最后一个强大的楼兰武士帝国的灭亡,人类的走向,似乎,开始朝着近代化的发展,但是武士,却依旧占据着主流的地位,,
  • 从荒原而来的使者

    从荒原而来的使者

    去到各个世界,完成人们的愿望,带走一些东西,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简单的主角。ps:主角单身,慎入读者群:一群:239590070二群:629824497三群:664591528(欢迎大家加入,不过我常年潜水就是了。)
  • 精商三经

    精商三经

    经商“三经”即稳、准、狠。“稳”是经商的根本,首先在于心态的稳重,其次是方法的稳妥,经营合理合法。反观那些浮躁、急功近利,甚至为小利而忘大义的商人,他们或许能一时成功,但从来都不会长久。“准”是眼光的独到,需要相当的经验和经商天赋,很多成功商人能一夜成名往往在于他们的眼光准,或在商海中摸爬滚打所锻炼出来的独到见识。“准”字诀是每一个成功的商人必须具备的手段和素质。至于“狠”自然不是“奸”,而是一种强硬的态度,是独具慧眼的胆识,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本书将从“稳、准、狠”方面提供经商的要诀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 中医薪传

    中医薪传

    张义尚先生从小体弱多病,每次都靠中医治愈。他因为受到中医的好处,从而去研究中医,以至一生以从事中医为自己的职业。他的基础知识扎实,在理论与临床方面都很出色,该书是他心血之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张先生一生相当博学,其学涉及金家拳、太极拳,丹道三元丹法,佛教密宗大圆满、大手印、那洛六法,中医学、药学、针灸学,周易占卜星相、地理、奇门遁甲、太乙、六壬诸术数,旁及绘画、花卉翎毛、古典诗词,无不该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换骨

    换骨

    接到命令时,陈加西对上级任命他担任新成立的“第四纵队”司令兼政委一职,从心理上一下子还没接受得了。前一阵子听说要成立一个新编成的第四纵队,但陈加西没有想到上级提拔他任“新四纵”的司令兼政委。他感到太突然了,上级事先没有对他透露过一点这方面的消息,连提拔前考察摸底的一贯程序都免了,突然任命他为司令兼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