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34900000001

第1章 杀人的蜣蛄

江西虔州府西北郊二十里外,有座石窟名山叫通天岩,山中林木繁茂,洞壑幽深。《虔州府志》载:“岩下崆峒如屋,僧即为居,石峰环立如屏,巅有一窍通天,故名通天岩”。

山峦合抱处有座古寺名叫“广福祥林”,寺内层殿复阁,依岩而建。四周崖壁上存留着数百尊栩栩如生的摩崖龛像和精细隽美的摩岩题刻。宋代诗人胡榘在《游通天岩》一诗中吟道:“万龛石佛坐观空,安用悬崖架梵宫,纵使风雷窒岩窦,此心无自与天通。”

精湛的石窟造像艺术及奇特的地理地貌,使得通天岩在唐宋时期就闻名遐迩。进山朝佛的善男信女,游山玩水的骚人墨客络绎不绝,广福寺因此香火旺盛。

清光绪末年,深秋的一天,通天岩广福寺住持济云和尚,在虔州府寿量寺与海慧法师参禅讲法,回来时已是日薄西山。上得山来,济云和尚坐在一块大石上歇息,眺望远山近峦,红枫似火,丹桂飘香,徐徐山风吹来,让人感到一阵心旷神怡。

济云和尚从远处收回目光,偶一转头,见旁边的一株松树上系了一根指头粗的棕绳,直垂崖下,晓得是有人在崖壁上采药。奇怪的是,从棕绳上不时传来一阵细微的“嚓嚓”声。他近前一看,立时大惊失色——只见一只铜钱般大小的黑色花斑甲壳虫,正用它那锯齿般的尖利厚甲锯那根绷直了的棕绳!这还了得,棕绳一断,崖壁上的采药人必定摔得粉身碎骨!济云和尚连忙伸手去捉那只甲虫,谁知这小东西却十分机灵,不待他的手近前,“唰”的一声就钻进了岩缝中。

济云和尚俯身去看那棕绳,已被锯断一股,若是那甲虫再出来锯绳,采药人的性命定难保全。他再也不敢离去,就在岩石上坐了下来,专心地守护着。

等了一个多时辰,还不见那采药人上来。那只可恶的小甲虫却不时从岩缝中探头窥伺,一有动静,又赶快缩了回去。

深秋的太阳落山早,刚才还悬挂在西边,不一会就隐没于群山之后,留下一片火红的云霞。这时候,只见棕绳一阵颤动,不一会,一个五十余岁的精瘦老头,嘴里衔着一棵小树根,攀绳上了崖顶。

“阿弥陀佛,施主终于上来了。”济云和尚松了口气,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老头诧异地望了济云和尚一眼,一边解着拴在腰上的棕绳,一边问道:“这位师父,天都快黑了,你为何独自一人还坐在这里?”

“施主有所不知,老衲坐在这里正是等你上来。”济云和尚指着差点被甲虫锯断的绳索,把刚才看见的情形讲了一遍。

老头闻言,察看了一下被锯的棕绳,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他双手抱拳,朝济云和尚深深一揖:“多谢大师救命之恩!”

“出家人慈悲为怀,遇上这种性命交关的事岂可坐视不理。”济云和尚双手合十,继而问道,“但不知这虫叫什么,为何要锯绳害人呢?”

“这种虫名叫蜣蛄,最是阴恶,不少采药人都为它所害。”老头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至于它为何要锯绳害人,我也讲不清,听老辈人说,每一种珍贵的药材都有一种凶兽恶虫守护着。比如毒蛇守人参,鹤守灵芝,这种蜣蛄恐怕就是守护这种药材的。”说着,他将手里的小树根递给济云和尚。

济云和尚见这树根生得有些怪异,根部指头般粗细,长到上面分为平行两枝,顶端各有一片红色的小叶子。他拿在手里看了一会,却不知有何用处。

“这叫蛇信红,长得像蛇的舌头那样一枝两杈,能克百蛇之毒,是最珍贵的一种蛇药哩!”老头说道。

“哦,怪不得施主冒着生命危险去挖采,原来有这样大的用处。”济云和尚说着,将药材递还给老头。

“大师救命之恩不敢言谢,这蛇信红就送给大师吧。”老头将药材又递给济云。

“施主言重了,出家人广结善缘,不图回报。”济云和尚连忙摇手推辞,“再说,你为了采这药材差点丢了性命,还是留着治病救人吧。”

“多谢大师,”老头只得将药材收起,朝济云和尚拱手说道,“在下姓李,就住在山下的罗边村,捕蛇卖药为生,人称蛇丐李,大师日后若有用得着的地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阿弥陀佛。”济云和尚抬头看了看天色,弯弯的上弦月已挂在天边,四周山峦一片寂静朦胧,遂说道,“此刻天色已晚,施主下山多有不便,如不嫌弃,可同到寺中屈住一宿如何?”

“怎好再叨扰大师……”蛇丐李抱拳施礼道。

“出家人四处为家,施主到处采药为人治伤医病,也算得半个出家人了。老衲与你在此处相逢,自是前世修下的缘分,岂可错过。”说着,上前携了蛇丐,乘着月色一同朝寺里走去。

广福寺坐落于通天岩的腹地,四周峭壁耸立,林木苍翠。月光下,山门紧闭的古刹显得更加寂静而又肃穆。

济云和尚站在台阶上,伸手叩响了山门。不一会,一位年轻的僧人打开半扇山门,见是济云和尚,连忙合掌说道:“原来是方丈大师,弟子在此已恭候多时了。”

“虚悟,今夜又轮到你当值?”对虚悟说道,“我与这位施主在山中相遇,一同回寺,你去斋堂交待一声,待会我们过去用膳。”

“弟子遵命。”虚悟诺诺应道,关了山门,匆匆往斋堂而去。

济云和尚引蛇丐李进到禅房,不一会,虚悟拿着两个茶杯,提了一壶茶水进来,一边斟茶,一边说道:“方丈大师,我已吩咐斋堂做饭,客房也叫人去打扫了,不知大师还有什么吩咐。”说着,瞅了蛇丐李一眼,又低头恭立一旁。

“你去吧,有事自会叫你。”济云和尚说道。

“是。”虚悟临走时又看了蛇丐李一眼。

蛇丐李望着虚悟离去的背影,对济云和尚说道:“济云大师,刚才这位小师父似乎在哪儿见过,面熟得很。”

“哦,”济云和尚喝了口茶,说道,“虚悟出家前,原是虔州府回春堂药铺的伙计,两年前因斗殴误伤人命,为逃避官府缉捕才出家的。李施主既是悬壶郎中,想必在回春堂药铺见过面的。”

“正是,经大师提醒,我倒是记起来了。”蛇丐李拍了一下大腿,呵呵笑道,“虔州府回春堂药铺我是常去的,他们经销的蛇药有一大半是我的蛇灵丸。这伙计名叫邱二,为人很是刁钻圆滑,没想到他却到广福寺出家了。”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与佛门有缘。”济云和尚缓缓说道,“不过,佛缘有深有浅,因人而异,因果不同而已。当初,我观虚悟面色,便知其尘缘未了,终要还俗回归红尘的。”

“既是如此,大师为何还收留他在寺中?”蛇丐李喝了口茶,不解地望着济云和尚。

“我佛慈悲,普度众生。他既是避难而来,灾难过后自然离去,正所谓‘凡夫成佛真个易,去除妄想实为难’啊!”济云和尚捻着胸前的佛珠,微微笑道。

“大师所言极是。”蛇丐李说道,“其实,有些出家人并非一心向佛,正像俗话说的‘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二年,佛在西天,出家三年,问佛要钱。’大师菩萨心肠,可要小心这种人哩!”

“听施主所言,莫非与这虚悟有宿怨么?”济云和尚望着蛇丐李问道。

“此事说来话长。”蛇丐李起身走到济云和尚跟前,解开上衣的布扣,露出一件黑光油亮的贴身汗褂,说道,“请大师猜一猜,我身上这件汗褂值几个钱?”

济云和尚不解地望着蛇丐李,轻轻摇了摇头:“如此一件粗布汗褂,想来也就值十来个铜钱罢。”

“请大师再闻一闻这汗褂。”蛇丐李撩起汗褂一角,凑近济云和尚的鼻端。济云和尚顿觉一股浓烈而芳香的药味扑面而至,令人心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

“药褂!”济云和尚脱口说道。

“不错。”蛇丐李又问,“大师对这药褂的功效可有耳闻?”

“老衲早年曾听附近一带的香客说起,通天岩下有位姓李的江湖郎中,采集数十种珍贵药材,将一件白布褂一同投入锅内熬炼,待煮干药汁时,白布褂已成了黑色。据说,此布褂可治百病,想来就是这件药褂了。”济云和尚说道。

“那江湖郎中正是家父。”蛇丐李说道,“这件药褂穿在身上百病不侵,且可医治各种疑难杂症。传到我手里之后,又加了二十七味药草炼制,能克百毒,任你再凶的毒蛇恶虫,闻之无不退避三舍。”

“如此说来,也算得一件传家之宝了。”济云和尚继而问道,“只是虚悟与这药褂有何干系?”

“那年,虔州府回春掌药铺掌柜出银二百两,要买这件药褂,我没卖给他。当时,虚悟就在回春堂当伙计,深知这件药褂的价值,遂起谋取之心……”蛇丐李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接着说道,“一天晚上,他请我喝酒,偷偷在酒中下了麻药,想乘我昏倒时脱去药褂;我早已看破他的心思,乘他不留意时,舔了舔药褂的衣领,解去了酒中的药性,然后假装昏倒。他以为得手,急忙伸手解我的衣扣,被我当面喝破,从而对我心存芥蒂。”

“阿弥陀佛,原来施主与虚悟有这么一段尘缘。”济云和尚叹了口气,“如今虚悟己遁入空门,施主大可不必计较往日酌是非恩怨了。”

“大师说得是,此事我早已不记在心上,今天不期遇见邱二,只是偶尔说起,也让大师有所戒备。”蛇丐李说道。

当晚,济云和尚留蛇丐李同榻而眠,两人一番彻夜长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第二天早上,蛇丐李辞别济云和尚,在佛殿前遇上了虚悟,虚惜合掌施礼退过一旁,假装不认识,蛇丐李也不点破,点点头含笑而去。

同类推荐
  • 风雨龙山镇

    风雨龙山镇

    龙山镇镇长陈长河在酒桌上仍然表现出曾经是军人的那种豪爽作风。他端着酒,一个个地挨着敬客人,在众人钦佩的目光中,他干了一杯又一杯。今天的客人不同寻常。虽然只来了两个客人。可他们是县委领导和县里派到龙山镇任党委书记的吴大江。为了招待好客人,昨天下午陈长河就专门安排镇党政办的邹主任,把镇特种养殖场的娃娃鱼弄了两条来招待客人。龙山镇是峡江县最偏远的一个大山区,离县城100多公里,原先是全县最贫困的一个镇。前些年,镇里发现了大贮量的铁矿。要想富得快。就把矿石卖。几年时间,龙山镇靠开铁矿一下成了全县的首富镇。
  • 成天上树的日子

    成天上树的日子

    《成天上树的日子》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短篇小说集,共由四个故事组成:《成天上树的日子》、《蟒蛇》、《道丹太太》和《工地》。《成天上树的日子》讲述一位年迈的母亲去看望居住在巴黎的儿子,描写了“母爱”这种特殊、永恒的爱,偏重于叙事,张力十足;《蟒蛇》中主人公回忆她还是小姑娘时,每周日都不得不接连观看两个场景,巨蟒吞噬活鸡,和遗恨吞噬七旬老人巴尔贝小姐,这两个场景平行展开,互为补充,引发思考……
  • 最慢的是活着

    最慢的是活着

    “我”从小不受重男轻女的奶奶器重,在奶奶长久的轻视里养成了叛逆乖张的个性,故意处处与奶奶作对,挑战奶奶的权威。长大后,成为记者的“我”从自己的人生处境中,开始重新审视奶奶的一生。小说以老少两代女性之间观念、个性的冲突,展开对人物命运与家庭际遇的书写,将“粗糙”的生活锻造出温润的质地,揭示了作者对时代转变和生命流转的独道体悟:我必须在她的根里成长,她必须在我的身体里复现……活着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变成了最慢。
  • 拜客罪案系列1:麦斯威尔之银锤

    拜客罪案系列1:麦斯威尔之银锤

    比尔·里弗斯出身于英国东北纽卡斯尔市拜客区的福利住房街区,童年生活充满了贫穷和暴力,历尽万难之后他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却不想由于拒绝了一份来自文斯·梅里——泰恩塞德最臭名昭著的帮派头目——的工作邀请,他与自己同母异父的兄弟卡洛斯由此被卷入了与法官勾结的腐败警察,以及各自心怀鬼胎的帮派分子间的斗争漩涡之中。
  • sms舍子花(二)

    sms舍子花(二)

    早已过了华灯初上的时间,给还在忙碌的速水发了一封邮件后,崇宗一个人先行离开了情侣酒店。凉夜如水,一只貌似无家可归的小狗,贴着崇宗的裤脚黏了上来,低声地哀鸣着仿若它能够感受到崇宗的心情。不不不,这些都还太早了。没有嫌恶流浪犬身上的脏泥,崇宗双手将其捧起,做了一个举高高的动作。我想要做的,都才刚刚开始。“要吃东西吗?”“汪!”这大概是肯定性的回答吧,崇宗带着它到便利店里买了些吃的东西,然后与之分离。算是一场微薄的缘分。
热门推荐
  • 年少风华

    年少风华

    实不相瞒,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简介什么的,我完全不会写,但又不得不写…既然如此,那我就只好厚着脸皮夸了:小说的核心是对人物命运的描述,以个体形象反映时代状貌。本人不是简单地从思想观念出发去编故事贴标签。而是通过写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写他们生活中遭际的或大或小,或显或隐的变故,来展现部分青少年最真挚的内心,及他们的成长历程。这本小说结合本人20多年的生活经验,相当深入地描绘和刻画了近十年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其中充溢着青春期的各种躁动与不安、期盼与失望、抗争与无奈、理性与感性的小故事。本人将这些小故事串联起来,供各位了解和理解部分青少年的真实现状。本书具有颇高的认识意义和欣赏价值。总而言之,本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青春文学类小说。祝愿所有阅读《年少风华》的朋友们开心快乐!愿你们所有的付出都被温柔以待!最后温馨提示:目前改文中,更新不稳定,故事情节还在完善当中…建议完结后再看!
  • 翊圣保德传

    翊圣保德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创世真界

    创世真界

    我叫杨钊,穿越之人,不过没有金手指,还听说被人放了血,家族也被灭,怎么办?那只能自创外挂了,且看我如何走向巅峰!
  • 领导要有正能量

    领导要有正能量

    本书以一些经典的案例为蓝本,从中提炼出精华部分。这些内容是领导如何迈向成功的方法,是身陷茫然中的领导通向成功的导向。
  • 我可能不是杀手

    我可能不是杀手

    十九岁的韩羽是会仙楼最好的杀手之一,不过自从意外卷入了一件事后,他发现自己似乎离杀手这条路越来越远了……“你说我一个杀手,怎么就越来越不像一个杀手了?难道是有什么人把我钦定了吗?”
  • 快穿男主我想静静

    快穿男主我想静静

    不绑定系统就会死。你说什么,还有任务。可为什么我做任务每次你总是发疯,莫名其妙的崩坏,并且名字还都一样。前有狼,后有虎。这让准备混吃等死的沐衣衣很是头疼
  • 来不及悲伤

    来不及悲伤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卧庐词话

    卧庐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失宠嫡女谋天下

    失宠嫡女谋天下

    她被押送至精神病院治疗,被困在药室内五年,受尽折磨,屈辱而死。再睁眼,竟是异世相府不受宠的嫡女!当初困着她的那个药室,竟成了她的随身空间!当她迫于无奈,被送入景王府那一刻起,一场惊心动魄的夺谋,开始了。
  • 佛说转有经

    佛说转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