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51700000001

第1章 摘要(1)

本文从中文世界的立场出发,根据萨义德有关“理论之旅行”的理念,以译者、学者以及文化生产的角度,来呈现本世纪初萨义德在台湾翻译、流传与接受的情形,相当程度反映了萨义德作品最初进入中文世界的情境及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文中评介了萨义德若干重要观念,如理论旅行,代表/再现,开始,反本质论,世俗的批评,从属关系与认属关系,现世性,混杂性,文化与帝国主义,地理,抗拒,后殖民主义,反后现代主义,批评,知识分子等,并且试图将这些观念连结上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

关键词:萨义德;翻译;理论旅行;代表/再现;开始;反本质论;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1)5-0023-08

陈芳明:今天请单德兴老师来作一个简单的演讲,虽说“简单”,其实未必,因为当中有太多的讯息要告诉我们。我们都知道一个文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并不容易,这个学期我们阅读《东方主义》(Orientalism,1978)这本书,对萨义德这位理论的建构者有着高度的好奇,而台湾学者中,单老师是唯一和萨义德进行过访谈的。单老师目前在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从事华裔美国文学及其它的研究,而华裔美国文学也是相当后殖民的议题。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萨义德在台湾》,现在就把时间交给单老师。

单德兴:谢谢陈老师。看到陈老师让我感觉非常特别,原因是当年我在政大西语系上余光中老师的课时,就听过余老师提到陈老师的大名,而且特地拜读了陈老师的第一本文学评论集《镜子与影子》,因此就某个意义来说是读陈老师的书长大的。巧合的是,正式与陈老师见面就在萨义德任教的校园,也就是1998年春王德威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主办的台湾文学研讨会上。当然,中间也读过陈老师在报章杂志上发表的不少散文,由于年龄与心境相近,觉得很有共鸣。因此,今天很荣幸能回到母校就“萨义德在台湾”这个题目向陈老师和各位同学做报告。

萨义德其实没来过台湾,所以这个题目可以说是“错误的命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倒也是正确的,因为萨义德声名远播异域,当然也包括了台湾。这里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5月27日《中国时报》人间副刊登了王文兴、张大春、柯裕菜三个人的对谈纪录《阅读外国经典的99种方法(下)》,对谈者之一说道:“我倒可以提供一个也不错的解读方法——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式的解读。文本既已在这里,解读它的方法也就没有办法,也不应该被规范。一旦被规范,也就一样是被利用来巩固某一种东西。所以东方主义的讨论,可说是对于某一些经典的另类的解读。”我们很多时候看到的萨义德,就是这些报章杂志的二手传播。当然对谈纪录可能会有遗漏,但就我们看到报上所刊出的白纸黑字,会觉得有些奇怪。第一,“东方主义式的解读”究竟是指“东方主义式的讨论”,还是像萨义德那样对于东方主义本身的评论和批判?第二,“提供一个也不错的解读方法”,究竟这个“也不错”是“not bad”(“不差”),还是“not incorrect”(“没有错”)?从上下文来看,语意不是很清楚。因此,透过这些报章杂志的传播,一方面可以让更多人听闻一些文学与文化理论,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庸俗化、错误再现,甚至以讹传讹的情况。

第二个例子,就在同一天,“生产、阅读与教育”翻译工作坊公布了一份好译书与好译者的名单。由37位现场关心国内翻译生态的人所票选出来的12本“特别好译书”中,获选五次的有吴叡人的《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ies);获选三次的有5本,其中2本是萨义德的作品,一本是彭淮栋翻译的《乡关何处》(Out of Place,1999),一本是我翻译的《知识分子论》(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1994);获选两次的6本书中包括了《东方主义》。换言之,在获选的12本书中就有3本是萨义德的作品。纯粹由翻译的角度来看,《东方主义》由6个人翻译、3个人校订,这种非常不合常轨的翻译方式,与其说是“好的翻译”,不如说是“好的原著之翻译”。而从萨义德的书上榜三本来看,就可以知道台湾读者对他的印象之深、评价之高了。

因此,萨义德声名远播的方式基本上有三种,一种就是先前说的二手传播,另一种就是学术研究,再就是翻译了。在中文专书方面,2001年6月之前只有大陆学者朱刚的一本论述,虽然写得比较简略,有些地方有待斟酌,但至少是本中文专书。在论文方面,台湾有关后殖民论述的文章引用到萨义德的地方很多,但专文讨论却甚少,廖炳惠和我都写过。至于不懂英文或英文能力有限的读者想要接触整本书,就只能靠第三种方式,也就是翻译了。因此,翻译是促成窥探全貌、落实本土的重要方式,而且必须在落实本土之后,才能方便转化、应用,这也是各位将来写报告或作学术研究时很可能会运用的方式。

萨义德的声名远播或作品翻译就是典型的“travelingtheory”(“理论之旅行”)或“translating theory”(“理论之翻译”)。萨义德有篇文章《理论之旅行》(“Traveling Theory”),讨论的是理论从一个地方流传、移转到另一个地方时的四个阶段:先是有个源头、原本的所在地;经过了一段空间距离来到另一个地方;该地有些特定的条件来接受或抗拒,或欲拒又迎,欲迎又拒;最后就是利用它、转化它。而“translating theory”则是米乐(J.Hillis Miller)受到萨义德前文的启发,在《跨越边界:理论之翻译》(“Border Crossings:Translating Theory”)一文中,进一步讨论理论翻译到另一地时所发生的情况。米乐之文所强调的并不限于理论的翻译本身是否忠实,而是指出虽然理论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性的、被认定能普遍应用的,但理论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空、文化背景,具有文化特殊性(cultural specificity),所以当理论被译入另一种语文,跨越了语言、文化的疆界时,原来的若干成分不见了。批评者可能就此认定呈现得不够忠实、不够完整、不够原汁原味。但另一方面,却也很可能产生了原文里所没有的一些新东西。米乐称许这种现象为“新开始”。

其实如果我们探究“翻译”的涵义。英文的“translate”一字,其拉丁文原义是“carry across”,就是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基本上是空间上的移转。梵文的“anuvad”意指“to say after”,也就是:“在……之后说或再说,藉由解释而重复,以确证或实例来做解释性的重复或反复,以解释的方式来指涉已经说过的任何事”,此处着重的是时间的面向(尤其是“延迟”、“后到”[belatedness])和解释、重复之意。中文古书里的“译”字有两种意义,一个是解释的“释”,一个是变易的“易”,而“翻”则涵盖了“转换”、“翻转”、“颠覆”等意思。因此,就以上三方面来看,翻译包括了空间的转换,时间的延后,以及字词的变易、替换等涵义。这些观念多少可用来解释萨义德作品的中译与传播。

萨义德的第一本专书《康拉德与自传小说》(Joseph Conrad and the Fiction of A utobiography)出版于1966年,是根据博士论文改写而成,一直到2001年2月出版《流亡的省思及其它》(Rections on Exile and Other Essays),几十年来著作等身。我当初翻译他的第一本中译专书《知识分子论》时,特地在书末就他的专书加了一个书目提要,方便中文读者了解他数十年来的著作与旨趣,以及这本书在他的整个学思历程中的地位与特色。因此,萨义德的专书翻译一方面涉及地点的转换,从美国到台湾,从英文世界到中文世界,另一方面也涉及时间的延迟,比方说,1997年的第一本中译《知识分子论》,原书出版于1994年,中间相差了三年,其实这还算是时差较小的。当时的出版社对市场不敢有太高的期待,所以第一次印行的数量不多,但出版后反应良好,目前已经是第七刷了,可能也是我所翻译的十几本书中唯一超过一刷的。其实,行内人当然知道我从事什么研究,但许多行外人或知识人所认识的单德兴就是“萨义德的翻译者/访谈者”。

同类推荐
  • 温暖垃圾

    温暖垃圾

    “妈——妈妈……我要吃包子。”老婆婆走近垃圾箱的时候,并没有发现睡在地上的乞丐。垃圾箱凭借垃圾的气势,已经威风得比老婆婆高出好几个头。垃圾箱的气势是学生们给的,学生们把它喂养了整整一个星期,喂养得就像一个躺在产床上的孕妇。垃圾箱是那种钢板制作的,可以直接让垃圾运输车运走的垃圾箱。靠学校的院墙放着。与院墙间留着的缝隙足可以睡进一个人。乞丐就睡在那个缝隙里。老婆婆刚走近,还没来得及发现乞丐。何况老婆婆也没想花精力去发现与垃圾无关的事。大概是老婆婆在垃圾箱里翻的那些动静,把乞丐弄醒了。
  • 傀儡之城

    傀儡之城

    《傀儡之城》:死亡设计师车祸苏醒后发现所有人头顶都有一根悬丝,不同颜色的悬丝预示着不同的命运;《黑暗深处》:失意赛车手无奈加入抢劫团伙,躲避警察追捕时逃入矿井,谁知井下却潜伏着更为恐怖的东西;《换衣侠》:洗衣店老板忽然发现,自己只要穿上顾客的衣服,就能具备对方独特的能力;《附身实验》:三名医学院学生进行“附身实验”的恶作剧,阴差阳错中,竟把其中一人的意识转移到了昏睡多年的植物人体内。
  • 天涯明月

    天涯明月

    九月的天空雷声大作,偌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阳台的玻璃上,又依次像条水蛇般蜿蜒而下,勾勒出一幅朦胧的画。江晓川站在窗前,嘴里叼着棵烟,嬉皮笑脸地看着对面楼上贴出的一张大标语,红纸上几个黑体大字赫然醒目:蟊贼再来,阉了再埋!后面是一连串硕大、触目惊心的感叹号。江晓川心里想象着一个男人望着狼藉不堪的房间暴跳如雷的样子,嘿嘿笑出了声。又傻站了一会儿,他抬腕看了看表,转身进了房间打开电脑。
  • 高小九题

    高小九题

    我父亲1944年从应县老家下马峪村出来,参加了革命工作,在大同的北三区跟小日本打游击。当时的北三区也就是现在的大同市新荣区。解放后的肃反运动一结束,我父亲就被选送到太原的省委党校去住校学习。学了三年毕业后,领导没有让我父亲回新荣区,而是安排在了大同县民政局工作。后来大同县和怀仁县合并在了一起,叫大仁县。可合并了不久又分开了,又分成了大同县和怀仁县。按说我父亲理所当然地应该是还回到大同县工作,但情况并不是这样。原来是怀仁小县城的那些人,只要是会活动会钻营,就乘机到了大同工作。我父亲没有活动,一个心眼儿等待着听从组织的安排。
  • 我岳父就这样老了

    我岳父就这样老了

    去年夏天我与宋小张结婚,不久后,我的新任岳父宋明清,便获得了一张老年证。我妹给他办的。我妹吴刘慧,打小有什么好处,先惦着她哥,哪怕捉只蚂蚁,也要掰两条腿给我。她大专毕业后,分在株洲市贺家土办事处下属居委会工作,分管计生时,一来长沙,便给我带避孕套,我消费不了,趁每回朋友聚会,将它们悄悄塞到男同胞的口袋(因此生出误会的朋友妻子,要是碰巧看见这段文字,我这儿跟你说声对不起);她分管卫生时,便给我带老鼠药,在屋里屋外的每个拐角,都搁上一勺,那些老鼠药,全是香气扑鼻五彩斑斓的炒米,每回路过拐角,我都恨不得将自己变成一只老鼠。
热门推荐
  • 废柴逆袭之凤啸九天

    废柴逆袭之凤啸九天

    顾清璃作为现代的古武传人,穿越到了一个崭新神奇的古代大陆。从一个人尽皆知的草包废物,变成人人仰望的大陆强者。总结,这是一个强悍妹纸凤啸九天的彪悍故事。
  • 万象红尘传

    万象红尘传

    表面平和的生活中,隐藏着孤独者的悲哀。又或者每个寻常人都隐藏了一份孤独......那份孤独总是以不同的角度在看待世界,也许那是另一个不同的自己,而相同的是......期许变强,只有强者,方能选择命运!
  • 层层帘幕密遮灯

    层层帘幕密遮灯

    明末江南春才子李鸿逸,于上京赶考途中,夜宿员外孟介休府上,与传说中“死去”多年的小姐孟怀秋奇遇。并发生了一连串貌似惊悚骇闻,实则哀怨缠绵的爱情故事。
  • 氪金修炼系统

    氪金修炼系统

    林辰得氪金修炼系统,在氪金之路上不断变强……
  • 百分百宠爱:Hello,顾先生

    百分百宠爱:Hello,顾先生

    ”不不不要过来……”风洛心躲在墙角瑟瑟发抖,顾无延手上的鲜血甚至还未干透,那是她一家人的鲜血,顾无延是她带回来的!她此生都没办法原谅自己,没办法!!!仇人之女,理应折磨,可是当她冷了,他立刻给她加衣;当她饿了立刻想着给她送吃的;当她不开心时,他会想尽一切办法逗她开心……顾无延自己也开始搞不明白了。
  • 重生零八之逐梦

    重生零八之逐梦

    大四的柯二重回零八年,重回到自己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这辈子柯二没想着暴富、没想着成为人上人,他只想好好提升自己,好好珍惜亲情、友情、爱情,好好感受学生时代的纯粹,同时完成上辈子没完成完的职业篮球梦。
  • 让管理更有效:德鲁克管理思想实践指南

    让管理更有效:德鲁克管理思想实践指南

    在担任企业管理顾问的过程中,时常会有一些管理者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德鲁克的著作那么多,我们应该读哪一本呢?有没有一本著作能够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与我们面对的现实结合起来?”还有一些管理者则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很好,但需要掌握系统的管理学知识,能否介绍一本类似于德鲁克管理思想实践指南的书给我们?
  • 有一种爱叫念念不忘

    有一种爱叫念念不忘

    娱记卓小冰,在相亲前几分钟偶然发现了大明星何郦在与神秘男人私会,她率先报道了这则新闻,因此遭到了都纶娱乐总裁唐正恒的“报复”。被逼离开北京,因此被卷入一场名为造星的选秀大赛当中。选秀选手的明争暗斗中,卓小冰认出了失散多年的弟弟佟景亮也是其中之一,为了守护唯一的亲人,卓小冰她毅然插手娱乐圈的幕后斗争。然而,唐正恒一边向卓小冰展开追求,一边却又想尽办法利用和伤害她。复杂的感情和现实让卓小冰左右为难,正当她打算敞开心扉接受这段感情时,导致卓小冰父母之死的车祸真相却突然被揭晓……都市的灯红酒绿,红尘里的情爱纠缠,你会不会在心里一直思念着一个人,坚守着一份情。有没有一种爱情,能一直留在你心里?
  • 缘劫愿

    缘劫愿

    “情爱之事谁能说的完全。我们之间谁是谁的缘,谁是谁的劫,你不知我更如是。我只知,你是我毕生的愿,是我永世的念。”[1V1仙侠耽美!]
  • 男人凭什么赚大钱

    男人凭什么赚大钱

    即使在今天这个倡导“男女平等”的中国社会,男人依然要比女人辛苦得多,肩上的责任要重得多。中国几千年来留下的老传统依然没变,那就是:男人,赚钱才是硬道理!现代的男人比过去任何时候的男人都辛苦:物价上涨、房价飙升、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兜里没有几个钱的男人不要说事业、前途,就连老婆都讨不上。所以男人辛苦赚钱,有时候满肚子怨言,没地方发泄,牙掉了也只能往自己肚里咽,没办法,谁叫你是男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