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98400000002

第2章

我钩到一个枝条,上面有个老鸹窝,我说,奶,老鸹窝。奶奶说,快放掉。我松了竹竿。奶奶看了看说,老鸹窝的口朝东北,今年的太岁在西南,以后注意点,惹了太岁可不得了。我问你昨知道,她说老鸹这东西有灵性,它的窝一年一个样,窝口全部朝太岁的反向开着。我问太岁啥样儿,她说了半天,手中的活儿也没停。说那一年刘三的爹挖土时打死了太岁,刘三娘第二年就得了大肚子病,一命呜呼,害得咱们几家都不得安宁。刘三没奶吃,送到咱家吃我的,跟你爹一人吃一个。俩人边吃边蹬脚,咬住又不放,把我磨得,唉!奶奶讲了半天,我隐隐约约听得出太岁藏在土里,模样跟癞头蛤蟆差不多。

不经意间,我俩捋了满满一布袋。奶奶的腿坐得有点木,朝我伸了手,说乖,把奶拉起来,一老了屁股都比以前沉了。我伸了双手,费劲拉她站起。奶奶扎好布袋口时才有点为难,她试试,想提拎起来,叹口气说,乖,奶拿不动,你试试吧。我蹲下来,抱住布袋的腰,能抱动,却抱不起来。我说,奶,我也拿不动。奶奶头上有了明汗,说你到河坡上瞅瞅刘三在不在,他天天放羊。

我找到了刘三。他不是放羊,而是驯羊。这几十头羊被他的鞭子整得老老实实,眼瞅脚下是肥美的青草就是吃不上,连大叫都不敢。刘三以前给生产队放牛,给牛顶断了一条腿就改成了放羊。一群羊都孩子似的看着他手中的鞭,鞭梢上有红穗子,一炸极响。羊们怕那玩意儿,打在身上如火烧。

我问刘三,你忙啥哩?

我正驯羊。这是任务。

你不是放羊吗,放饱了就完了。

你哪知道,队长叫我驯羊。公社到秋天到咱这儿开会,队长叫我把羊驯驯。驯成队列,驯成图形。我鞭一指,它们就得知道往哪儿站,白的黑的花的都不能乱了套,这试我本事哩。

它们会站队形?

不是普通的队形,是“忠”字形。到那时学校宣传队跳“忠”字舞,生产队的羊站成“忠”字形,你想想,我美气不美气?

我奶叫你哩,提布袋哩。我说,俺俩弄不动。

他放了鞭,跟我走。那群羊都没移动脚步,原地低下头狠啃青草,一河道香甜的啃草声。

我在院子的老槐树下打死太岁的事谁都不知道,连我自己刚开始也没有想起打死的是个太岁。那天我在树下掘一个屎壳郎窝。屎壳郎这东西,你一定以为肮脏不堪。我知道它的肚子和头之间有一块精肉,好吃。张家镇的儿童都知道。因为不止一个孩娃挖出屎壳郎用水洗净,然后投入火中烧熟,吃那块精肉。有那么一段时间,屎壳郎是我们争夺的东西,跟蚂蚱蟋蟀差不了多少。我没有挖出黑色屎壳郎,倒是挖出一个肉色的扁肉物。我不知它是什么,干脆一锹将它铲烂,又铲几下,等它与稀泥混为一团,我将这团泥扫进了粪坑里。

这是我保的第一密。第二密是刘三的狗跑到了我家灶屋顶上。我家灶屋低矮,从旁边的墙头上去很容易。灶屋的草檐里有几处麻雀窝,我不断攀上墙头掏麻雀蛋吃。有一天一只黄鼠狼衔了一只鸡上了灶屋,刘三的狗呼一下蹿上去追。它没逮住黄鼠狼,自己却蹲在屋顶上懒洋洋地晒起了太阳。我知道不吉利,就举竹竿将它打走。村人常说,“黄狗上房,孩娃没娘。”刘三的狗是白花狗,我想也不碍事,就没说出去。那条狗不情愿地下来时,还朝我叫了两声,我一竹竿打在它脊背上。

还有一件是夏天发生的。村办小学旁边有片麻地,我没事到那儿去,打下几片小伞似的麻叶,摊在地上当床,再将青麻索子摘下一些,躺在“床”上剥着麻索子吃里面的白籽,有些麻香。这一天午后,我看到了身材高大,黑塔一样的队长牵一女的进来了,赶紧躲了起来。队长三下五除二就剥光了女人的外衣。女人只剩下一个红裤衩,火一般烧得我眼前燥热而迷蒙。女人被队长放倒在衣服上,她将裤头褪掉一条腿。红裤头就在她的一只脚脖上来回晃悠。队长压在她的身上,几乎把她盖得严严实实。他们的声音怪异起来,如同争吃一只苹果发出的急促。我看见那条红裤衩一会儿起来了,一会儿又落下,有奇怪的声音相伴随。我大气不敢出,一泡尿把双腿打得又湿又热。女人是小学的教师。我认得她,因为她曾经到我家向父亲求教过算盘。

她的脸太白,没血一样,头发太黄。但她的手指又细又长,好看。

她叫金花,与大哥同学,没考上高中,才当了教师。

刘三表叔说到了秋天,张家镇可能有两个人大放异彩。一个是他,一个便是金花。

金花天天训练学校的宣传队,那些人排着队,一人在前头举一杆红旗。金花口中咬了哨子,指挥着他们跳舞。旁边有人在哨子声中敲锣打鼓,场面很热闹。在学校的操场里,我有时偷偷去看。他们不让,不是学生不让看,况且我一丝不挂,有损庄严。

刘三说,我驯羊,可以干生活队最轻的活计,而且工分不低。比起那些在洼地里光了膀子,挥汗如雨的社员,算是享了福。金花比咱要有前途,她把节目排得好了,将来能推荐上大学,吃商品粮的。我问商品粮是咋回事。他说商品粮就是热了有电扇吹,冷了有煤火烤,吃穿都是国家供应,旱涝保丰收,额外还有工资。我说那不赖。他说谁都想吃商品粮。你哥上高中,也是想吃商品粮,不信你就问问他。

这三件保密事,当时我不知道头两件便是征兆啊。

秋天分红薯时出的事。出事那天的中午爹娘因为一块豆腐吵得差点打起来。我小姨前天来我家,娘见屋里没菜,舀了半碗黄豆叫姐姐换了块豆腐。这事父亲知道后就说娘做事背了他。我娘说屁大的事我还要等你批准,这个家我连半碗豆子的家都当不了吗?我知道我妹子来你不高兴,她吃了你的眼角食。两人就这么吵。娘干脆连饭也不做了。姐姐悄悄拉了我,叫我烧火,她来下饭。我烦透了他们的争吵,我幸灾乐祸地想,还不如痛痛快快打一架呢。我把风箱拉得山响,以使自己的耳朵听不到他们的争吵。好在吃饭时,父亲端了碗去了饭场里,面饭把他们的争吵压了下去。

这个季节我以为是农村最好的季节,天高而蓝,地远而淡。空气中有红薯的湿甜气息。天空中有成群的大雁排着图形朝南飞。乍一看,那是扔在白云下的一截木头在动,等会儿“木头”变成了“人”字形,才听到那里有雁叫。这时候的小孩谁都愿到野地里,因为草丛中的蚂蚱养得硕肥硕肥的,行动迟缓,几乎不费力气便能捉到,用根长茅草将它们串起来,提回家烤着吃,算是打了牙祭。

大人们出了大半天红薯,傍晚时分,那群年轻汉子已经将所有的红薯分成了一堆又一堆。他们用一大筐,先把地上的红薯装进去,过过秤,再倒扣过来,就这么一堆堆地扣,然后队长与会计几个人开始分。队长在前,会计在后,会计说出一家的户主名字,再说出应分几堆红薯,队长就点数。他们一走,这家人便开始用刨子将红薯刨成片,白花花摊在地里晒干,再运回家,储上,成了主要粮食。

分到我家时,薯块有些碎小,也不知谁掘的红薯,烂块多,这样的薯块晒成薯干,是卖不到好价钱的。我爹就低声嘟哝,说咋弄成这熊样子,连蛋子大都没有。他捡了一块小的摔了一下。

队长不干了,冲过来一把揪住了他的衣领。我爹在队长面前马上渺小下来。队长骂他,你张开狗眼瞅瞅,哪个没你的蛋大?你是大气蛋吧。

我爹挣了一下,居然差点没把队长挣趴下,说,你嘴干净点。

队长就笑,两排黄牙金光闪闪,说你是欠揍吧。话音未落,一拳将我爹打了个趔趄。我娘上前阻拦时,被队长一推,倒在红薯堆上。我爹刚站起,又给队长打了个趔趄。旁边的几个人也不拉架,有意看笑话似的。

我离他们并不远。因为我知道,等父母刨红薯片时,我得把一片片的湿红薯片码在地面上,不让它们互相堆压着。我看见旁边有母亲割红薯秧的镰刀。我捡起镰刀冲了过去。

我一镰刀投在队长的胸与脖之间,我看见一股红血如同青蛙喷蹿而出,我觉得眼前猛地一热。

我没住手,又捡起一块红薯投过去。这一次投在队长的左眼上。

然后我就看见许多人惊呼着围上来,奔向队长。我被一双手夹着离开了红薯地。到了村里,我才闻见了羊膻味。刘三气喘吁吁地说,乖,你可闯了大祸了……

这时候我的头发梢儿才支棱起来。那股喷血让我的眼前总是红的,我看到院子里的一切都染成了红晕。我被送到奶奶面前时,马上想到自己在槐树下打死的那扁圆的肉色东西就是太岁,紧接着想起了刘三的白花狗冲上我家灶屋顶的事来,我浑身冷战起来,在奶奶怀里发抖。奶奶抱着我说,乖,别怕,奶奶啥事都见过,不碍事的,天塌不下来。

天没塌下来。村头的高音喇叭却叫成天塌的样子。

队长住院十天,喇叭叫了十天,天天点着我父母的名字批判。

不是喇叭里说,我还不知道娘是共产党员呢。喇叭里说她一个共产党员带头不听队长指挥,并把队长打伤。

我娘当然不服,到公社反映情况,可没人相信她的话。谁都不相信一个六岁孩娃能把人高马大身宽体胖的队长的脖子割淌血,能把队长的眼睛打得肿成一条缝儿。为这事,公社的什么现场会也不在张家镇开了。大队书记几次将我父母传到大队部,提出了简单的处理意见,先把队长的医疗费还了。

我看见父母赶出一百多斤的半大猪,让人捆到船上,送到城里卖。我爹一只手捂着肋部,那里给队长打伤了,不住地叹气。还掉队长的医疗费以后,我娘蹲在院子槐树根处,默默地流了半天泪。槐树刚好在我家宅基的西南角,我更确信打死的是太岁了。我知道这个家都遭殃了,禁不住发起抖来。

这年的春节我在姥姥家过的。是我娘叫我小姨带我过去的。记得临走时,娘突然亲昵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姥姥家富,过了年再回来。那一刻我哭了起来,我觉得娘还是疼我的,尽管她经常心狠手辣地打我咬牙切齿地骂我。

本以为这场风波到此为止,可是公社在早春时节要搞什么典型,我娘被传到公社,一下子由一个共产党员堕落成殴打干部的刁民,成了远近闻名的坏分子,宣布开除党籍,并与一帮坏典型一起被一辆四轮车拉着到全公社各处游街。车上专门有几个人为了造声势,将锣鼓擂得山响。

在公社的某一处广场里开斗争会时,各个中学的学生齐刷刷排在台下,高呼的声音如同潮水打得母亲哆嗦不已。她往台下看了一眼,一下子看到了眼睛红肿的我大哥。她的身体猛地痉挛起来,一口黄水从嘴角流下来,涎到了台面上,她跟着那黄水栽倒在会台上……

我娘神经时应该是我七岁的春天,但我一直将七岁记成六岁。这可能与六岁那年我没在张家镇过年有关。我一直觉得“六岁”没过去,将七岁混成了六岁。所以我一直觉得我的六岁比任何“年龄”过得都慢。

那个春天几乎所有的孩娃都躲着我,背过身就说张家的大林六岁提刀差点砍了他奶,这三星六岁挥镰差点杀了队长,比土匪都厉害啊。大家躲着点,别给他掐了脖子啊。我好像也不太在意,照样跟了奶奶到河堤上摘槐花,照样看刘三表叔驯羊群。

我娘神经时,我没一点儿害怕。

我看见她从外面赤着脚丫子跑回来,头发成了鸡窝状,还问她,娘,我给你找木梳,你梳梳头吧。

她朝我挤挤眼,用手指竖在发紫的嘴唇间,嘘了一下。然后就开始从屋子里翻出几张旧报纸,跪在槐树下点燃了。她在火边磕起了头,咚咚山响。我觉得槐花跌落了不少。她的头发还给火苗燎了一绺,气味与烤蚂蚱差不多。然后,她就冲出了院子,在村街上脱自己的衣服,喊着,我是坏分子,都来日我吧。村里没有大人,孩娃们跟了看。

刘三表叔一瘸一拐地追着她,用条黑布单子蒙住她。我跑到洼地里喊父亲。我觉得自己的声音太小了,喉咙能有碗口大该多好。

大哥退学了。他和我爹一块儿架着双手绑紧的娘去码头上坐船,去公社、去县城看病。到槐花落去的时候,娘仍没有好转,除了饭不知道吃,连觉也不睡,天天乱喊乱叫,满院的空气都发冷。

每天爹都把她绑在槐树上,不让她四处乱跑。一旦松了绑,皮包骨头的她跑起来比男人都厉害,一人高的墙头一翻就过,好宽的水沟一跃而过。我哥在学校可是长跑冠军,都难以追得上她。好在她边跑边吆喝,说天塌了,没天啦,我得跑啦,找起来倒不难。

一旦把她拉回来,进了院子,她好像什么都明白了,马上乖乖地背靠在槐树上,让人拴她,她一点儿都不反抗。

我奶奶告诉我,这棵槐树是娘嫁过来时带来的。那一年春天我姥姥死了,她从姥姥院子里起回一株树苗来。槐与怀同音,她合不了姥姥的怀啊。我娘在姥姥家就是党员了,到了张家镇没有当妇女干部,但还是参加党员会的。她是我姥姥捡的弃婴。她的右耳上有个豁口。当年人家扔她时,怕她在路上冻坏了,把烧热的草木灰垫在她身下,不想把耳朵烧掉一个豁儿。我奶奶还说,我娘会扭秧歌舞,刚过门时父亲在外,年轻姑娘媳妇好找她玩,她就扭过的。

我奶奶流泪了,说耽误了,当初人家叫你娘到乡里当干部,是我把住不让她去的啊。我觉得有你爹在外面混事就够了,女人在外面跑个啥?是我耽误了她的前途哇。我没想到你爹会叫人赶回来啊。那时你爹都在县里当官了。

同类推荐
  • 完美的七天

    完美的七天

    一个刚丢掉工作的失意记者,一个曾经的诗人——现在是事业成功的商人。记者受雇去完成这位前诗人的心愿:从山城出发,到滨城寻找与他失联近九年的情人杨柳。他发现,这位情人在八年多前已因车祸去世。死因确凿,但疑窦重重。在职业本能的驱使下,他展开了一番寻访和调查。可是,每当一个谜团打开,显现的不是真相,而是另一层迷雾。到底,有没有一个所谓的真相?杨柳究竟是死于意外,还是蓄意?在抽丝剥茧之后,似乎每一个相关者都有那个“动机”。不过,不到最后一刻,并无真相可言。在这段寻找过程中,围绕记者本身的谜团也扑朔迷离。
  • 卧底

    卧底

    牵驴赶集的老贾是崞县大牛堡人,卖鲜姜的老黄是忻县高城人,两人有次碰一块了,老贾把姜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说好姜,又说你家栽了几棵姜树?今年算是小年还是大年?老黄扑哧笑了,露出一嘴黄板牙,俺活这么大,还初听有栽姜树的,这玩意儿不是树上结的,是土里长的。老贾脸红了,板起脖颈跟老黄抬杠,你这老汉我看你也是上岁数的人了,懒得跟你瞎计较,姜本来就是树上结的嘛,你想日哄谁哩?我又不是二球坯。就因为姜是土里生的还是树上结的这么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两个人在崞阳镇的集市上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老贾是本地人,周围的路人不管对与错都偏向他,说甭跟那卖姜的瞎掰扯,干脆打赌得了,谁输谁赢,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 晨晔推理悬疑短篇合集1:遗忘后的杀意

    晨晔推理悬疑短篇合集1:遗忘后的杀意

    突然出现在门外的陌生清纯女子,笑着对方纪说我们不是约好一起住吗?在方纪愉快地接受了这场艳遇后又突然消失。六个年轻人齐聚度假山庄,因为爱情发生争执。同时被两位女生喜欢的男生在浴缸内死亡,究竟谁才是凶手?奇怪!怎么死者又再死了一次。田安跟女网友同居没多久,女网友不告而别。田安开始发现女网友进入自己家的真相……当杀意在遗忘往事后爆发,这究竟是怎样一段纠葛。原本以为自己的计策是一石二鸟的妙计,最后发现自己才是其中那只鸟。元驰在惊喜过后发现自己失去了太多。
  • 抗日英雄张甲洲

    抗日英雄张甲洲

    路漫漫兮苦求索如今,从哈尔滨沿着松花江百里生态长廊一路向东,刚过大顶子山,一眼便望见一块高高大大的宣传牌子:美丽巴彦,将军故里。再向东走,在美丽的巴彦港江畔公园,迎接你的是一面巨大的将军墙,展示的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数十位共和国将军,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张甲洲。照片中他穿着一身酷似中央红军的军装,腰束板带,斜挎盒子炮,上衣口袋上插着一支钢笔。这身军装就是当时游击队的军服。张甲洲,一米八多的大高个,四方大脸,时髦的中分头,浓眉大眼,戴了一副宽边眼镜,眼神中透着坚定果敢,似乎还有一丝忧郁。这张相片是他打下巴彦城后到照相馆照的。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8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8短篇小说卷

    本书选取1988年优秀的短篇小说近十篇,包括迟子建、张楚、陈希我、王方晨等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多位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短篇小说创作的高水平。
热门推荐
  • 被喜欢的心理学

    被喜欢的心理学

    因为很小的而事情苦恼不堪,总是陷入莫名的悲观情绪里,不检讨自己却对周围的人牢骚满腹……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而了解什么是“神经症”,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导师加藤谛三带领你彻底认识“神经症”。以心理学的专业角度,清理生活中自我掩饰的无谓借口,抽丝剥茧地分析人痛苦的根源;带你重新认识自我,面对真实世界,重拾明朗生活。
  • 我和东皇有个约定

    我和东皇有个约定

    宁尧俞表示自己还小,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招惹了远古神话的人物,他的名字叫东皇太一一天到晚净揪着自己不放,经常问些无厘头的问题:你为什么会有三个哥哥!宁尧俞只能表示:你不是远古神话人物怎么会不知道呢?
  • 麟国女子花鉴

    麟国女子花鉴

    以麟国女子为中心,从长公主到女将军,从北国到南国,展现一卷令人唏嘘且称快的麟国女子花鉴。女主本为小透明却终成长为挽救母国的超级女强,宫廷到塞漠,女主一路学、听、看、用,踏步云巅,一路坎坷,亏有少小公子一程呵护。我若挽弓,日月可落!我若说不,呵,等着瞧……谁说女子不如男,偏叫这女儿也铮铮铁骨、也经天纬地、也谋略无双、也满腹经纶,也一鸣惊人、两言可决、三……三妻四妾(呸,不行!)、五车腹笥、六出奇计、七纵八横、九天揽月、十荡十决!【语录】崔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不能破!家也不能毁!众爱将,我北国女子,可生儿养女,可戎马南征,可温柔体贴,可刚烈铿锵,我们回头看看,千里之外,万里之外,有各位儿女翘首以盼归,有各位夫君倚门寄相思,今日血若不染手中弩,他日南国剑便割城中诸亲头颅,本帝,北国策安长公主,崔筠,愿与众爱将,同生共死,不离不弃!度降淄:一抔黄土,一寸心肝,家国天下,万骨俱枯。你问我值不值得,我却要问这地里埋的无数尸骨值不值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粟疆:徒弟,师傅挺你!下次一定挺你!崔刈澜:孤能平天下、定四海,值了!方杂粮:你养的是娼妓,我养的可是亲哥!
  • 魔武机神

    魔武机神

    当你是一个被主流社会摈弃的废材,突然有一天遇到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但这个机会要不成功改命、要不默默死去,你会怎么选择?!这是一个屌丝逆袭成神的故事。
  • 饥饿的地球

    饥饿的地球

    当春姑娘来临,花儿争艳、芳香满怀的时候,你一定不愿看到、闻到旁边河流流淌着黑臭的恶水。
  • 君心似我心

    君心似我心

    那日她画了最美的妆,一袭红裙如火。她是传说中的妖后,可只有他知道她曾经是多么善良。“逍遥王,杀了我这莫宇国就归你了。世人皆说我是妖后狐媚惑主,你不动手是舍不得杀我吗?”她笑靥如花。他似乎能听见自己骨节发出的咔咔声,手中的剑自是不舍得刺向那让他魂牵梦萦朝思暮想的女子。“琉伽哥哥,你说过会等我的,你说过的”她妖冶的眼睛里流出泪水看向躲在他身后的女子,那是他的小师妹,比她清纯百倍。“大王,苏昀一代妖后,请大王为天下苍生做主,杀了这妖后”各种声音从四周响起。她却纵身一跳,从城墙跳了下去,如火的衣衫在模糊的光线中划出绝美的弧线。“琉伽哥哥,再见”“不!”他努力伸手去抓,竟连一截绫罗都没有握住。
  • 宁负天下不负倾

    宁负天下不负倾

    一句殿下,将拥有千万粉丝的她,拉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成为了太子,万人唾弃,让她深度怀疑自己的剧本拿错了,只得背上太子这个锅,女扮男装,“战战兢兢”过着日子。某男嘴角一勾“找到你了”
  • 猎书记

    猎书记

    读书是令人愉悦的事,在买书、淘书和阅读的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思,都会成为有趣的文字被作者诉之于笔端,平实地记录下来,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其间有欢笑,有哀伤,有轻松抑或沉重的思索,亦有自在抑或拘谨的心灵放飞,这才是书式生活的五彩缤纷的呈现,读之是让人自然地有所思的,情何以堪。
  • 溅落星辰之鬼娘子

    溅落星辰之鬼娘子

    碧清,自有记忆开始,就是一只寄宿在他人躯体上的魂魄,中华五千年历史她参与了大半,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什么宫斗、战争、武林、豪门恩怨、民国深宅、特工警察她都门儿清,即使这次混穿到异世大陆,她还是那副冰冷傲娇的模样,日子还不是一样过。却不想一切在遇到了花君离这个大麻烦后发生了变化,他说他们之间有婚约?开什么国际玩笑?她当他祖宗都够格了!他的那些撩妹技巧,还是去哄小朋友吧!这个大麻烦还是远离吧,要不总有一些小苍蝇需要我去拍灭。九城六域四池纷纷不让她安宁,清冷?傲娇?那只是她的一面,只有和她签订了契约寄宿在她碧玉佩里的十四只魂魄才知道,敢欺负她?敢欺负她的人?那就要做好比死还要可怕的觉悟。
  • 天道逼我从良哉

    天道逼我从良哉

    一个是被逼上任的掌门,一个是十年归来的魔主。正道与魔道的战争,一触即发。等等,楚子安道:“当年我们好歹还是师兄弟来着。”谢临渊:“对啊,哥哥,我来接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