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6300000003

第3章 基础知识(2)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公元482年至公元493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此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文化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等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记载。

(三)茶的原产地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二、茶的传播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所以,茶的传播史,分为国内及国外两个部分。

(一)茶在国内的传播

茶树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嘉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孕育、发生和发展于南方。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顾炎武曾经指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即认为中国的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慢慢传播开来,也就是说,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为业的。巴蜀产茶,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此时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将茶列为贡品之一。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西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增强。尤其是茶的加工、种植,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三国时,孙吴据有现在苏、皖、赣、鄂、湘、桂一部分和广东、福建、浙江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我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我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我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如前所言,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期后,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这种高水准的结果就是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七八。现在赣东北、浙西和皖南一带,在唐代时,其茶业确实有一个特大的发展。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由《茶经》和唐代其他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14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我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宋朝茶业的重心。其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早春茶树因气温降低,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只是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的演变问题了。

(二)茶在国外的传播

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中国茶叶向世界各国的传播与扩散经历了一个由原产地到沿长江流域传布到南方各省,再到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周边地区,然后逐步走向世界的漫长过程。

我国茶叶从西南地区的原产地向外扩散,首先是推向与原产地相邻的周边省区,然后逐步扩大。主要是沿着除黄河以外的我国中部、南部几个大水系,有水路也有陆路。总的来说,大体循着一个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方向。中国茶叶传往世界各国,不仅时间很早,而且有着多种渠道。主要是经过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第一,通过来华的僧侣和使臣,将茶叶带往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因而使中国茶叶的生产技术和饮用方法得以在各周边国家和地区流传;第二,通过派出的使节以馈赠形式,将茶叶作为礼品与各国上层交换;第三,通过贸易往来,将茶叶作为商品向各国输出。

(三)中国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对外传播

各国从我国传去茶叶生产技术,都是近二百年来才开始发展的,日本传去的制茶方法虽然比较早些,制茶的发展历史也不过三百年。把世界各国从我国引进茶叶生产技术的历史加以回顾,我国是“茶的祖国”之称呼就不难理解了。

1.传入日本

唐朝(公元806年),日本留学僧空海弘法来我国留学,就把我国的茶籽和饼茶带回。至公元815年在畿内、近江、丹波、播磨等栽茶并学习制茶。1191年荣西又来我国留学,又传去釜炒茶(炒青)制法。

1661年日本高僧隐元用我国的烘焙法制造隐元茶。1783年长谷宗一郎用我国的炒法制绿茶。1835年宇山本用复下茶园所生长的鲜叶制造“玉露茶”,也是仿效我国唐代的蒸青制法的。

1875年又由我国传入红茶制法于九州、四国,1888年首次试制乌龙茶,当时绿茶的销路困难,衰落惨败,乃派人到我国调查研究红茶和乌龙茶的制法,回去后设立乌龙茶传习所。1898年开始制造红、绿砖茶。

1926年仿效我国珠茶的制法,制出的绿茶在静冈市场称Gurie,后来定名为“玉绿茶”。

2.传入印度尼西亚

1827年由爪哇华侨第一次试制样茶成功,遂派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茶师杰克逊来我国学习研究,先后共6次(1828—1833年)。1829年杰克逊第二次来我国回去后,曾制成绿茶、小种药茶和白毫的样品。

1832年杰克逊第五次来我国,从广州带回制茶工人12名,并各种制茶器具,传授制茶技术,至1833年爪哇茶才第一次在市场出现。

1858年学习我国方式在巴达维亚设立制茶厂,收集附近各茶园的鲜叶代为加工。1878年改用机械制茶,提高品质。1894年由我国茶工制成第一批苏门答腊茶。

3.传入印度

印度的制茶历史比印度尼西亚稍迟些。在1834年成立植茶问题研究委员会,才派遣委员会秘书哥登到我国购买茶籽和茶苗并访求栽茶和制茶的专家,请雅州茶业技师为指导,传习制茶方法,带回许多茶籽栽植于大吉岭。

1836年哥登带去的我国茶工,在阿萨姆勃鲁士的厂中,按照我国制法试制茶样成功。

4.传入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最早的茶叶是罗斯却特茶园聘请我国茶工制成的。1854年成立种植者协会,发展茶叶生产。正式试制始于1866年,泰罗(Gmas Taylor)学习我国制法,开始试制样茶。其鲜叶采自中国武夷种,得到好评。1873年后才仿效印度用机械制茶。

5.传入俄罗斯

1833年俄罗斯向我国购买茶籽、茶苗,栽植于尼基特植物园内。1848年把尼基特植物园内茶树移栽苏呼米和索格几德的植物园及奥索尔格司克的驯化苗圃内。后又从驯化苗圃移植一部分于奥索尔格司克县布列什乌尔山村的米哈依、埃里司塔夫植物园,并采摘鲜叶依照我国制法制成茶叶。

1884年索洛左夫从汉口运去12000株茶苗和成箱茶籽,在外高加索巴统附近,开辟了一个小茶园,从事茶树栽培。所制出的茶叶品质良好。这时候在苏呼米也有两所规模不大的茶场采制茶叶。

1889年以吉霍米罗夫为首的考查团到中国和其他国家去研究茶叶的产制。回来后,就在巴统附近的查克瓦、沙里巴乌尔、凯普烈素等地方开辟茶园15公顷,后来扩充到115公顷。在沙里巴乌尔设立一所小型茶厂。

1893年波波到我国访问了宁波一个茶厂,回去时,买了几百普特(1普特=16.44克)茶种和几万株茶苗,并聘了10名茶业工人到高加索。在巴统附近郊区种植80公顷茶树,并且完全按照我国形式建设一座小型的茶厂,依照我国的制茶法生产茶叶,从此俄国有了茶业。

)第三节饮茶方法的演变

【学习任务】

概括叙述各类饮茶方法的特征。

【课前预习】

请对周围人群的饮茶方法进行调查,并总结饮茶方法存在哪些异同。

在数千年的饮茶历史上,饮用方法是经过多次改良变革的。茶最早是作为羹饮,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茶叶就已经作为饮料饮用。

当时饮茶方法是“煮”,是将“采叶作饼”的饼茶,烤炙之后捣成粉末,掺和葱、姜、橘子等调料,再放到锅里烹煮。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唐代,只是更加讲究。宋代以后又有许多变化。大体说来,我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烹茶、点茶、泡茶以及罐装饮法等几个阶段。

一、唐代的煮茶法

唐代的煮茶法,即烹茶、煎茶(饼茶煮茶法)。

(一)烹茶法

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为粉末,放到水中去煮。煮时,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打,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茶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救沸育华”,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如果再继续烹煮,陆羽认为“水老不可食也”。最后将煮好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

煮茶法中的茶叶不限,团饼类茶叶先敲碎、捣成末后煮饮。唐代以前,还没有专门的煎饮茶器具,茶器与食器往往混用,煮饮茶器具主要有锅、釜、碗、鼎、瓢等;唐代以后有专门的茶器,有釜、铛、铫、风炉、壶、罐、碗、盏、瓢、杓等。

(二)煎茶法

煎茶法萌芽于晋,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亡于南宋。由于是陆羽《茶经》所记录的饮茶方法,故应称之为陆羽式煎茶法。煎茶是从煮茶法演化而来的,尤其是直接从末茶的煮饮改进而来。此种方法是唐代饮茶的主流形式,是中国茶艺的最早形式,曾流传日本、朝鲜、韩国,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煎茶法的茶叶无论是饼茶还是散茶、末茶,都须碾成茶末而煎用。并使用专用茶器,如茶碾、茶罗、风炉、竹、则、瓢、茶碗、水方、涤方等,按陆羽《茶经》记载,煎茶器具二十四式,质地有金属、瓷、陶、竹、木等。煎茶法的典型茶具是风炉、腹(铛、铫)、勺、茶碗等,最崇尚越窑青瓷茶碗。其煎饮法主要有备茶(炙茶、捣茶、碾茶、罗茶)、备器、择水、取火、候汤、煎茶(投茶、搅拌、加盐)、斟茶、品茶等程序,以锅盛水置风炉上,取火候汤,水初沸投茶末,这时加点盐调味搅拌,但不能加其他佐料,待水二沸而成。

(三)团饼茶煮茶法

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有详细记述。这五之煮讲的是煮茶的全过程,其顺序如下:

1.炙茶

炙茶的目的是要把饼茶内的水分烘干,用火逼出茶的香味来。炙茶时不要迎风,火焰飘忽不定会使冷热不匀;还要经常翻动,否则也会“炎凉不均”。炙烤好的饼茶,要趁热用纸袋贮藏好,不让茶的香气散失。炙烤过的饼茶,待冷却后要碾成末。陆羽认为“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2.煮水

煮茶用的水,以山水为最好,江水次之,井水再次之。煮水用一种称为“鍑”的锅。

煮茶的燃料最好用木炭,如槡槐桐枥等,其次用硬柴,沾染了膳腻或油腻较多的柴薪,以及朽败的木料都不能用。“茶需缓火,活火煎”,活火是指有火焰的炭火。

3.煮茶

煮茶分三沸,当开始出现鱼眼般的气泡,微微有声时,为第一沸;声响渐大,水泡渐大为第二沸;声响由大到小,剧烈沸腾似波浪般翻滚时,为第三沸,此时水气全消,谓之老汤,已不宜煎茶用了。

另外,不同煮泡温度对饼茶茶汤化学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四季餐桌

    四季餐桌

    民以食为天,如何在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转换中,将食物发挥其最大的功用,享受健康的人生,是现代社会中的都市人都倍加关注的问题。京城著名中医蒲志兰所著的《四季餐桌》,以平实、易懂的文字,结合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提出了每个不同季节需要注意的饮食原则,进一步详说了大家日常生活常见的当令食材的特性、营养成分、功效,将各种容易操作的精选食疗方介绍给读者,更有贴心的百种食材索引方便查询,使你能够一看就懂,懂了就能做,做了就有效,是一本切实可行的健康饮食手册,帮助大家从饮食入手,一年四季都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
  • 学生营养菜

    学生营养菜

    《学生营养菜》全书以精美的实物照片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向读者介绍了各式各样有关学生营养餐的制作方法。读者只需按图索骥就一定能制作出精美的菜肴。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不仅可供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还可作为各类餐厅、饭店以及烹饪学校的参考教材。
  • 中老年菜谱(美食与保健)

    中老年菜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是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又享受着养生保健和预防治疗的待遇,那简直是人生的超值恩赐了。
  • 金牌当家菜

    金牌当家菜

    本书中收录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家常菜的制作方法及菜谱。家常菜是指百姓人家日常制作和食用的菜肴,是选用普通的原料、根据家人的品味爱好制成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浓郁的乡土情愫,让人深深地喜爱和留恋,犹如乡音、母语一般深入骨髓和灵魂。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这一套全新的家常菜谱,其中的菜肴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热门推荐
  • 杀人玩具

    杀人玩具

    有一天,玩具不再甘心受人们摆弄,悄无声息地向人类实行复仇,我们怎样才能察觉它的异常,及时对擂?
  •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这是一本关于为读者解决人生路上的困惑的励志类通俗读物。本书从不同角度和视角诠释了幸福、勇气、心态、信念、梦想等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着力于为读者解决人生路上的困惑、纠结和苦恼。让每个人都能直面自己的内心和现实状况。
  • 城池之灵

    城池之灵

    一个充满灵力的世界,各个城池运用灵力守护家园,伸张正义,又或是大肆扩展。风车城,火山城,斯巴达城,还有暗影城。新时代城主之间的羁绊已紧紧相连......
  • 一揽芳华尽君欢

    一揽芳华尽君欢

    彼时,她是女尊国力挽狂澜,受万民景仰的少年女将,他是敌国男权世界里看似风流的闲散郡王。然波澜平地起,本该闲散一生的郡王被送出和亲,而立下大功的将军却因功高盖主身负污名……第一次相见,一个是身负屈辱的和亲质子,一个是岌岌可危的阶下囚徒,相遇之时,是恨或厌?当两人一步步靠近,这利益交织的人又该擦出怎样的火花,留下怎样的爱恨情仇?乱世将起,谁来谱写这一曲乱世离殇?“你为乱臣,我为贼子,合该是天生一对。”“江山已定,天下已平,不若与我同归,一揽芳华,你说可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剑

    神剑

    “九龙重现江湖日,即是武林仇杀始。”这句前人之言真是至理名言吗?尘封数十年的江湖旧怨被人端出,顿时引来一场惨不忍睹的血腥仇杀。一位虎口余生的佳公子弃文修武,一朝踏入江湖,其剑利无人争锋,然惹来的纷争杀戮、情感纠葛却不胜其数……秦王一统九州时所铸的九龙至尊剑失踪数十年后再现江湖,霎时间激起千层巨浪,名门正派、奸雄群起来争。究其原因,皆因此剑威力无穷、是号令天下各门的兵符……
  • 绵绵深情皆是你

    绵绵深情皆是你

    新婚之夜,新郎对她说:你又丑又胖,还那么高,简直像是一堵墙,不,墙都比你薄。你是一尊塔,一尊铁塔。她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她一直知道,身高一米七八,体重两百八的确是很难以让人接受,就是她自己也嫌弃自己。可是为何要答应跟她结婚?她才十八岁,她也不想嫁人。新郎又道:怎么,想不明白我为何要娶你?都他妈为了遗产,死老头死都不放过我,跟你洞房,你想的美!就这样,新婚夜,她被独自留在新房,新郎当天夜里找了个性感妖娆美女共度春宵。她开始发奋图强,减肥,读书,挣钱。预知后事如何,请点开本书,不会让你失望。男女主1v1,身心干净!作者著有完结小说,坑品保证,欢迎入坑。
  • 注肇论疏

    注肇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箓斋十天尊仪

    黄箓斋十天尊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娇妻高高在上

    娇妻高高在上

    【全文完结,新书《重生后我又渣了前男友》已开,求支持~】秦慕这辈子做的最大胆的事情就是撩了晏黎书。然后,丢下一笔钱就跑了。她早上刚跑,夜里就被这个男人逮住。她挣扎不过,气的大叫,“老男人,我要跟你离婚!”小姑凉立即暴走,她要掀桌了!【1V1】高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