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6500000023

第23章 郭小川 郭小林父子对床夜雨(1)

送给毛泽东的红苹果:《誓言》

谈到“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诗歌,不能不提到郭小川和他的著名诗作:《团泊洼的秋天》和《秋歌》。

郭小川(1919-1976),当代著名诗人,河北省丰宁县人,原名郭恩大。郭小川有着光荣的革命经历,曾任二五九旅旅长王震的秘书。“文革”前任中国作家协会秘书长、书记处书记。50年代以《向困难进军》和组诗《投入火热的斗争》雄踞诗坛。60年代的《甘蔗林--青纱帐》等诗作问世后,与贺敬之共同奠定了当代政治抒情诗的基础。其诗歌创作成就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政论与抒情结合的政治抒情诗;一是具有探索价值的长篇叙事诗,如《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等。

将政论形式与抒情性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成就,在“文革”十年中被新一代青年诗人所承袭,成为“文革”中官方诗歌的主流。当代政治抒情诗的开创者、曾被誉为“时代歌手和号角”的郭小川,却在“文革”运动中一落千丈,堕入炼狱,被剥夺人身自由及写作权利,长久地陷入苦闷之中。

郭小川之子郭小林(1946-)北京景山学校初三学生,1964年因受到时代精神感召,自愿报名去了北大荒,当时年龄仅16岁。“文革”中,郭小林学习其父将政论与抒情诗紧密糅合的创作手法,在1968-1976年先后发表《林区新景》等30余首诗作,成为“兵团诗人”。他曾在1972年、1973年元旦受《兵团战士》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主办)之托,在元旦发表“社论”式政治抒情长诗:《战士爱边疆》、《考验我们吧,时间--和年青战友共祝新年》,在兵团中产生巨大影响。

意味深长的是,郭小川、郭小林父子在“文革”运动的冲击下,共同经历了一段曲折、辛酸的心路历程。父子两人先后踏上了地下诗歌的创作之路。特别是郭小川在“文革”结束前夕,写下了有名的《团泊洼的秋天》、《秋歌》。

作为一位走过战争年代并经历多次运动的著名诗人郭小川和新一代知青诗人郭小林,父子俩人在“文革”十年中的这段崎岖的诗歌写作道路,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描述和反思他们在“文革”中的生活命运、深层心态、文学活动和两代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对于分析、探讨“文革”时代中国诗人的心路,理解和确认这一历史时期文学复杂的“地上”、“地下”关系等,都具有一定价值。

1971年夏天,东北建设兵团在佳木斯兵团总部举办了文艺创作学习班。这次学习班,集中了兵团各师的创作骨干40余人,后来的所谓“北大荒强力集团”的李龙云、梁晓声、肖复兴、陈可雄、陆星儿等人,画家赵小沫、沈嘉蔚等人,都参与了此会。各路英雄在会上各展才华,使这个学习班成了风云际会的“群英会”。在这个会上有一首长诗引起了轰动,这就是郭小林的600行长诗《誓言》。

郭小林把《誓言》拿出来,本意是想征求各方面的意义,尤其是知青同道的意见。诗在学习班上反映强烈,上午才在文学组拿出去,吃午饭后就有人传开了,说825农场来了个“小诗人”如何如何。当时,学习班集体住在兵团总部大楼后面的兵团二招,这是一栋简陋的青砖小平房。晚上,大家挤在不大的饭厅里开晚会,有人把《誓言》拿到会上去朗诵,大多数人反映强烈。一个师大女附中的知青跑来向郭小林祝贺。兵团宣传部的老干事们也议论说“果然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但也有些写诗的私下表示不服气。当时的知青一个比一个狂。这次学习班后,《誓言》一诗便开始在兵团各师悄悄流传,先是在各师宣传队流传,后又传到各团宣传队。一些各连队的文学爱好者,将《誓言》中的佳句抄录在自己笔记本上,在知青中相互传阅。

《誓言》一诗,主要记述了一个红领巾见到毛主席,送给毛主席一个红苹果的故事。后来,红领巾长大了,经过艰苦的斗争生活,把对毛泽东纯真的情感升华到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这个故事,基本是郭小林的亲身经历。

1952年郭小林才6岁,随父亲调到北京,居住在中南海,曾两次见到毛泽东。一次郭小林同一个小朋友,两人在湖边玩,忽然见毛主席由林荫道散步走过来,郭小林匆匆跑回家,拿了一个红苹果,追上毛泽东由后面塞在毛的手里就同小朋友一齐跑了。郭小林看到毛泽东慈爱地向他们微笑。第二次,在毛泽东用稿费建的泳池中,郭小川教郭小林游水,毛泽东在游泳池另一头,身披睡袍,倚在躺椅上,郭小川对儿子说,“去向毛主席问好吧!”郭小林便爬上池岸跑过去,向毛主席问好后,毛泽东问,“你叫什么名字?学习怎么样?”郭小林低声讲,“不太好!”这时,边上一个凑过来的男同学插话说,“他学习好,还得过二等奖呢!”当时,郭小林在万寿路中央直属机关小学即现在育英中学上学。毛泽东微笑说,“你比我强,我上学还没得过奖呢!”

《誓言》基本是对以上两个情节加以改写,诗中毛泽东的形象,平易、亲切,而较少神秘色彩。

浩浩的天海边泛起了黎明的波澜,

星辰的鱼群正在越游越远。

毛主席结束了一夜的工作,

走出办公室,把太阳托出海面。

……

诗中“我”的形象,则令人想起50年代电影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或“穿过绿色大树林,我们奔向美丽的地方”所描述的幸福美好的少年儿童。

蔚蓝的海水呀,

清波潋滟。

岸边的汉白玉栏杆,

也显得那样非凡。

翠绿的高树如两排标兵、

这里似乎要举行辉煌的盛典。

一切都在凝神屏息,

仿佛是盼望十月一日整十点。

……

四点钟了,

中南海显得更加肃穆庄严

金色的夕照抹遍了林荫道,

如同华灯把会见厅装点。

郭小林在此处宣泄了“文革”中一代青年人对毛泽东由衷的崇拜和热爱之情。这是一个时代的绝唱。然后轻轻打住:

我便飞跑过去,像一只轻捷的小燕。

我把苹果放进那健壮的大手。

在以后的篇章“我”仿佛浓缩了一代青年人的形象,将他们艰苦劳动、思想改造的痛苦磨炼铸进“我”这个代表人物。应该讲,郭小林写作时,是非常真诚的。他所写下的诗句,几乎每一行都可以找到他真正实践的注脚。“文革”前的1964年他才16岁就报名去了北大荒。当时青年都崇拜“军垦”和“江西共大”。《军队的女儿》、《边疆晓歌》等小说和电影《军垦战歌》在青年心中掀起了一阵“热流”。但“文革”前像郭小林毅然去北大荒的却仍然是少数。他下到农扬当一名农工,一连干了10年,五次兵团、师、团里调他,他都不走,坚持在连里干。可是,因为他不愿同连队干部拉拉扯扯,不会同连长、指导员喝酒拉近乎,不会给干部送油、烟、糖果、布料,所以连团也没入上,甚至连一般知青羡慕的开机车、当教员等工作也轮不上他。当时,他痛苦过迷惘过,但他一直赌着一口气,是红是白干给你们看看。

郭小林的生活磨炼,不止于大量汗水,而且要彻底“抛弃自我”。

“苦恼的手指/拨动着烦躁的心弦/疑问的小鸟/整日在我的眼前盘旋。”郭小林反省自己吸食“读书作官”鸦片,误上了“下乡镀金”的绝岩。决心在“高温”、“高压”下“熔解”自我,从零开始,变成为一名工人、农民和士兵。

只是在思想中加入理解的燃料,

热爱的感情才如同烈火炽燃。

是革命实践的车床,

把认识的毛坯加工成理性的零。

……

一步步地把自己的心呵,

和那颗伟大的心紧紧相连。

我知道,这才是和毛主席真正的接近,

远胜过十五年前那幸福的一天。

在1970年特有的政治氛围中,郭小林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狂热程度。他每天从田间回来,别的知青倒头即睡,而他点上自制的小油灯,在帐子里赶写《誓言--献给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白天干活,边干边构思,眼前闪出了好句子,就停下镰刀,划几笔。他把抄在六十四开活页笔记纸上的部分长诗和整体构思寄给父亲,很快收到了父亲的长信。父亲以不同以往的口气说:“我将一反过去不赞成你写诗的态度,毫无保留地支持你写好这首诗。”在当时的郭小川看来,歌颂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乃是当代文学的最高使命,同时诗中也确实显露出郭小林熠熠闪耀的才华。母亲则在信中描述了父亲和她的激动。郭小林看到父亲熟悉的笔体在诗稿上批着“好”、“还好”的字样,感到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他终于得到父亲--一个诗人的承认。也许是父亲的鼓励吧,在长诗的后四、五、六章,郭小林的诗作水准突然又上了一个台阶:

自我从游过了无知的河流,

登上理智的彼岸。

我才第一次看到了,

毛主席的伟大是辽阔的大陆一般。

……

我看见,发电量七亿瓦的汽轮机,

正源源不断地向全世界供电;

我看见,毛泽东思想的太阳灯,

已经把光明送到了地球边缘;

……

怎么会,万吨水压机像厨师一样。

随意地揉着火红的钢铁的面团?

怎么会,各地的小工厂像母鸡一样,

不停地生产着宝贵的单晶硅的鸡蛋?

……

且不说智慧的工人能让地下通车,

且不说勤劳的农民可叫桥上行船;

姑娘们正用绣花的巧手,

把祖国每座山岭妆扮。

小伙子正在用担山的铁肩。

挑来亿万块碧玉把大地镶嵌

最后,郭小林也仿佛进入郭沫若写《凤凰涅槃》时的状态,昏热、腾云驾雾,让诗思的鞭子鞭打着向前猛冲:

不,这些又算得什么?

毛主席胸中是有伟大的雄图十万。

当无产阶级得到整个世界之后,

当资本主义已被我们收拾入殓。

我们不光是要高山造湖,南水北调,

还要让风云雷电听候调遣。

削平“世界的屋脊”,

造就一个新的华北大平原。

填满那巨大的太平洋,

让海水只占地球的十分之三。

然后,我们将高举马列主义的太阳,

驱散笼罩宇宙亿万年的严寒。

用我们创造一切的双手,

把整个银河系都变成人民的乐园。

现在他要奉献的已经不是一个苹果了,而是一颗无限忠诚的红心。

用生命和鲜血的红花去迎接,

全世界无产阶级在天安门厂场,

庆祝最后的胜利凯旋!

《誓言》完成后郭小林将它寄给了父亲,父亲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为郭小林做了一个安排:l971年上半年把长诗精心改好,6月份寄给毛主席,同时另寄一份给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向党的50周年诞辰的献礼。郭小林依嘱而行,可是寄出后便没了下文。究其原因:郭小林的背景--他是郭小川的儿子,而郭小川在被打倒之列,出版他的诗当然不行。另外,这首长诗《誓言》带有较为突出的个人色彩。这种个性化的作品,在“文革”中也属被扫除之列。《誓言》这样的作品只能以手抄的形式,在下层私下流传。其结果,也确实如此。

有人评价《誓言》说,此诗如能发表会比后来发表的《理想之歌》影响大。因为,《誓言》有情节、有人物并具“个性”。但是,《理想之歌》众所周知为高红十等人所作,最后发表时却经改动后冠以“北大工农兵学员文艺创作组”的名义。这说明,在当时除了极少数被江青看中的作者之外,是不允许有影响的作品个人署名的。更何况《誓言》这样具有个人色彩的作品,郭小林又是“可教育子女”。总之,郭小林献给毛泽东的“红苹果”就这样失落了。

疾风暴雨中的郭小川

作为一个写政治抒情诗的诗人,郭小川曾在50年代写过《向困难进军》、《闪耀吧,青春的火光》等在当时广大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的时代战歌,另一方面,又接受卢卡契的人性论的影响,创作出了《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以及《一个和八个》这类人道主义的“毒草”。当“文革”爆发时,郭小川正任作协书记处书记,以他这样的人物自然属于“黑线人物”。对于“文化大革命”他是不理解的,更缺乏思想准备。当他的个人命运突然逆转,由红变黑,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1967年夏天,郭小林下乡三年后获得一个机会回北京看望父母。那时的风尚是比赛看谁更革命。农场知青纷纷提出三年不回家或五年不探亲的口号,若不是领受一外调任务,他也许还要推迟两年才可能探亲。

虽然才过了三年,可是“文化大革命”使社会、家庭、每一个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郭小林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触。父亲来开门时,穿着家常的圆领短袖汗衫和白布裤衩。郭小林第一个感觉就是父亲完全不像记忆中那么年轻,他老了,使做儿子的感到陌生。上中学时,郭小林的父子关系很有点像《红楼梦》中贾政与贾宝玉的关系。父亲偶尔见了儿子(大约一两个礼拜一次),一般问问学习成绩怎样,儿子则肃立一旁,恭聆父训,一般极短,一两句话而已。当初下乡时,郭小林曾从父亲抽屉中偷翻出一张照片--50年代为访苏办护照而照的相片。照片上的父亲削瘦、英俊,一副马雅可夫斯基式的严肃表情。当他在农场时常悄悄取出来看,在他印象中的父亲总是那么年轻英武。

看儿子意外归来,父亲由于惊愕显得一时慌乱失态,手有轻微抖颤。母亲则一下子涌出了眼泪。父亲迅速克制并掩饰住自己的感情,没有拥抱,也没有握手。做父亲的对儿子也一定有些陌生。当晚,父子睡在同一间屋里。郭小林由于旅途劳累很快睡着了,半夜,不知什么缘故,他突然醒来,在一片漆黑中发现一个暗红的火亮在闪动,是父亲坐在他的床上心事重重地吸烟。不知他已坐了多久?白天,母亲已告诉郭小林,父亲被《人民日报》的造反派揪斗,还挨了打。过了许久,郭小林听到父亲缓慢地对他说:“我想了很多……你对我还很不了解,我要和你好好长谈一次。”

后来,郭小林在《对床夜雨》一文中回忆讲:“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那一日,我们父子对床,其时窗外虽无风雨,但‘文化大革命’的狂风暴雨正铺天盖地而来,并终将席卷他以去……”

“然而,父亲说这几句之后,却只是沉默。终于,一切又复融于那如磐的夜色中了……”

半个月后,郭小林由外地外调回京,父亲已被关进牛棚,同许多著名作家一同集中住在文联大楼的地下室里。郭小林去给父亲送饭,被允许在地下室通道里同父亲见面。从半开的门缝中,能看见里面像旅店一样摆满了床,许多他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作家都默默垂头坐在床边。郭小川压低声音对郭小林说:“把我和×××、×××这样的人关在一起!我怎么能和他们一样呢!”表情颇为不满。郭小川已身在十八层地狱,却自认为与那些黑线人物不同,自己是“红线”上的,是革命的。

应该讲,折磨郭小川的还有一层“心狱”。他要辩白、表忠心。他要向党剖白心迹,他为此写了许多“颂歌”。可是,只是因为他不肯向林、江集团做出奴颜,跪伏于地。他要保持一点人格,一点自尊。结果,他越是表忠心,越是“撄其怒”,被江青斥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不老实”。

1969年,郭小川随同文化部众多干部一同被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进行“劳动改造”。

同类推荐
  • 西陲兵事

    西陲兵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群年轻的关中青年,来到遥远的西陲边塞戍边守防,在极为艰苦的喀喇昆仑高原,用青春甚至生命为共和国的安宁,谱写了一曲壮美的军歌。
  • 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本书收录了俄罗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和奥地利作家里尔克之间数十封珍贵的通信。信函中既有对诗歌本身的讨论,也有对彼此创作的交流。这些书信,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欧洲诗史上的一段珍闻,还可以让我们一窥三位大诗人心灵的一隅。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 批评对立面的确立

    批评对立面的确立

    诗歌的批评,也许就存在于对批评的“对立面”确立的过程之中,这是人们对诗歌批评“独特性”的一种常见的理解。孙绍振当时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对权威和传统挑战甚至亵渎的勇气,思想解放就是一句奢侈性的空话。在当艺术革新潮流开始的时候,传统、群众和革新者往往有一个互相摩擦、甚至互相折磨的阶段。”
  •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本书分为纵横聊斋、文本探微、神鬼天地、旁论杂说,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引、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聊斋志异》的异想世界。换个阅读角度,本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迷。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蒲松龄也有过婚外情吗?卡夫瞳的创作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启发吗?趣谈蒲松龄的养生术。66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聊斋志异》。
热门推荐
  • 天生真凰

    天生真凰

    成为强者到底需要什么?天赋?心性?后台?机缘?都对,也都不对。但有一点极为肯定,那就是真正的强者都活着。这是一个自幼流浪的女孩,为了活着努力成为强者并改变世界的故事。
  • 平凡的岁月

    平凡的岁月

    2003年1月辽宁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后,我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退了下来,年底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俗语说,“无官一身轻”。远离宦海生涯,再无工作的压力和烦恼,感到无比轻松。清闲之余,萌生个念头,想写一本回忆录,把自己一生所言所行,真实记载下来,既可更好认识自己,又可让后代知道自己。但到动笔时又作难起来,因我没有记日记的习惯,又无有价值的资料参考,仅凭自己的记忆,难免挂一漏万,更难准确,所以断断续续、写写停停,勉强把70岁以前这一段旅程写完。
  • 海贼之木之界

    海贼之木之界

    一世为青雉养子,了解到失的八百年后,引发世界大战,世界得救,不幸身亡。二世回到了二十年前,失去记忆,变成孩子,被打被骂,变成奴隶,孩子们在他的眼前变成残肢断臂,他踏过血泊走向自由。仿佛是命运般的安排,他又走上了老路,一条不归之路。
  • 神统组织神秘的面具男

    神统组织神秘的面具男

    在一个城市中有个神秘的组织,叫神统组织,他们刚刚都是大神,唯独我们主角没有什么特产,只能靠普通的格力来打败对手
  • 诸天迷宫

    诸天迷宫

    游戏外,是真实的世界。游戏里,是虚拟的世界。虚拟和真实的界限有时候非常的清晰,不可逾越;有时候又非常的模糊,混淆不清。
  • 狂人末日

    狂人末日

    1945年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在苏军坦克轰隆隆的履带声中走进了地下室的避弹房间,在绝望中扣动了手枪的扳机,那颗子弹就像纳粹分子射出的那些穿过无数无辜犹太人头颅的子弹一样,并没有因为他是元首而改变轨迹抑或降低威力,在枪口冒出淡淡青烟的同时,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战争狂人也成为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 哭泣的琴海

    哭泣的琴海

    才情小天后锦年深情再续《哭泣的琴海》!听,海哭的声音,告诉我海的颜色是什么?命运让她从生出来就承载着利用和抛弃,可她坚强、勇敢,不惧怕命运的努力地走向未来……然而在刚刚接近幸福的时候,却再次遭遇变故和背叛。已经没有价值、坠入深渊的她,幸好在陷入最黑暗的世界的那一刻,被一双温暖的手给抓住。那双手的主人能否拯救她?命运能否给予她一次恩待?如果她和他早一点遇见,可以早一点相爱,让她不再哭泣吗?
  • 半调子

    半调子

    报笑溜之大吉,正是赶到毛山吃毛栗子,哈哈哈哈,真的得偿心愿了
  • 靳太太她妙不可言

    靳太太她妙不可言

    (1V1甜宠,女扮男装)她是女扮男装混进男子学校寻找未婚夫的苏稣,一不小心,惹上了学校的冰山校草,第一次见面就被他收了手机,第二次见面就差点打起来,更可怕的是,两人居然还是同居?这下梁子结大了!当呆萌校草变成男子学校唯一的校花,她是全校男生的专宠,更是他心尖上的霸宠。“宝贝,过来,亲一口!”
  • 激光视力矫正:知道这些就够了

    激光视力矫正:知道这些就够了

    这是一本介绍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的书。如果你想要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做这样的手术,那么这本书正好提供了你最想了解的关键信息。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的代价可能很高,可能会影响你的健康,因此在做出决定之前,你需要对这种手术有充分的了解。本书提供了实用的事实和提示。现在就下载这本书,了解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的重要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