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7500000026

第26章 中医的忧思(1)

戏说健康就是亵渎生命

2010年初,市场上绿豆等杂粮一路涨价,有的甚至比猪肉还贵。据说,这与一本养生书有关。

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张悟本所著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遥遥领先。作者介绍了大量食疗偏方,声称可以治愈疑难杂症。结果,很多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患者不再相信药物,纷纷找这名“专家”开食疗方。据报道,其挂号费高达数千元,而且一号难求。

张悟本为何这么“火”?答案是:观点新颖,颠覆传统。例如,抽烟不是得肺癌的原因,吃辣椒才是得肺癌的原因;不要喝酸奶,里面的增稠剂会让血管堵塞;降压药会吃出脑梗、肾衰竭;吃盐多少跟血压没什么关系。

遗憾的是,这些所谓“颠覆传统”的观点,几乎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医学证据,甚至严重违背科学常识。例如,抽烟导致肺癌,这是全球医学界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倘若“吸烟不致癌”和“辣椒致癌论”真的流行起来,不知会误导多少人。

近年来,随着养生热升温,健康科普逐渐偏离正轨,走向娱乐化和商业化,导致谬种流传,怪论连篇。打开电视,冠以“太医”、“美国博士”、“中医世家”光环的专家学者轮番上阵,纷纷挑战主流,竞相颠覆常识;走进书店,健康养生类图书琳琅满目,各有各的“秘方”,观点到处“打架”。而在这股疯狂的热潮中,谁能吸引“眼球”,谁能迎合受众,谁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结果,养生科普讲坛成了鱼龙混杂的“名利场”。

“戏说”养生之风愈演愈烈,暴露出新闻出版界的浮躁之风和逐利冲动。电视台为了追求收视率,出版社为了多卖码洋,纷纷把目光瞄准健康养生。一个江湖郎中,只要口才好、能“忽悠”,就会被选为“千里马”,经过策划包装,闪亮登场。由于急功近利,部分新闻出版工作者放弃了“把关人”的责任,既不严格审查节目内容,也不认真核实作者身份,把一个个冒牌“专家”捧得大红大紫。事实证明,很多“养生明星”都存在虚构身份、伪造学历现象。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罚机制,一些新闻出版工作者仍在盲目“造星”,导致怪论受追捧、科学受冷落。

“戏说”养生泛滥成灾,也暴露了卫生行政部门的反应迟钝和管理缺位。很多江湖郎中打着“专家”旗号,大肆推销错误观点,甚至非法行医,误人性命。对此,有关部门竟然听之任之,无动于衷。事实上,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健康科普动态,卫生部门理应敏感地作出研判。一旦发现歪曲科学、误导公众的观点流传,应及时组织专家予以驳斥,发出权威声音。失语就是失职,如果卫生部门总是沉默,必将导致公信力丧失。记得几年前,《无毒一身轻》的作者林光常叫嚣“牛奶有害”,在公众中制造知识混乱,卫生部就组织了几十名营养学、食品科学和预防医学专家予以澄清,捍卫真理和常识,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这一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在影视剧中,“戏说”历史虽有争议,但毕竟无伤大雅,观众至多一笑了之。然而,医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任何一个观点的提出,都必须有确切的科学依据。人命关天,健康无价。“戏说”健康,其实就是亵渎生命,或者说是拿生命开玩笑。因此,对于那些靠贩卖医学谬论谋财害命的“山寨专家”,不仅应该彻底“封杀”,而且还应追究法律责任。

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也许不出百年,中医不需要被别人取消,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一位老中医的感慨。此语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点中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要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西医从业人数约550万人,而中医只有40万人左右,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20%。目前,我国主要是一批50岁以上的中医苦撑危局,有志于中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中医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

中医高等院校是中医人才的摇篮。然而,即便是在这里,中医教育也面临着西医化的命运。学生1/3时间学西医、1/3时间学外语、1/3时间学中医,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一些中医经典课程不断被删减,甚至沦为选修课,而西医理论却日渐强化。很多学生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很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却很差,有的读不懂《黄帝内经》、《伤寒论》,有的甚至连基本的药性赋、汤头歌诀也不会背诵。更可怕的是,受教育层次越高,离中医特色越远。很多中医研究生不在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上下功夫,而是按照西医的模式,研究细胞和分子,做大量的动物实验。说是“中西医并重”,实际上是“重西轻中”。结果,很多学生毕业后既不懂“望闻问切”,也不会开方配药,有名无实。一些专家尖锐地指出:“现代中医教育把学生变成了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半成品,培养了一批中医的掘墓人。”话虽偏激,却不无道理。

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师承教育,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数千年来,这种模式造就了很多医术精湛的名家。口传心授、因材施教,成为中医教育的一大特色。然而,到了今天,很多师承制培养的中医虽然水平很高,但由于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关,无法取得合法资质,只能算是“江湖郎中”,靠偷偷行医维生。他们沿袭家族传承模式,一些“绝招”往往不愿公开,很多具有重要价值的药方因此失传。

中医人才青黄不接,还与中医院不景气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医院生存艰难。由于中医药收费低廉,体现不了中医的技术含量,大量中医院不得不弃“中”姓“西”,诊断治疗几乎与西医院没有差异。例如,对于闭合性骨折病人,运用中医正骨手法,不仅痛苦小、疗效好,而且价格便宜。但是,很多中医院为了多赚钱,已经放弃了传统的正骨手法,改用创伤大、费用高的西医手术治疗。而针灸、按摩等传统中医项目,其收费更是低廉,甚至连成本也无法弥补。在这样的体制下,很多中医辛苦一生,却家徒四壁;而西医不仅社会地位高,且收入可观。面对如此反差,年轻一代自然不愿坚守中医了。

在中国医学体系中,中医和西医如同鸟之两翼,缺一不可。相对于西医而言,中医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有人断言:如果中医不能薪火相传,随着老一代中医纷纷故去,中国将只能成为教科书上的“中医故乡”,甚至连中医人才也要从日本、韩国引进。倘真如此,我们将愧对祖先。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古代的扁鹊华佗早已远逝,现代的扁鹊华佗又在哪里?思古观今,谁又能不为中医的命运忧心忡忡呢?

奖牌也有中医的一半

2008年北京奥运会落幕了。在赛场上,有的运动员摘金夺银,大显身手;也有的运动员因伤退赛,留下遗憾。

其实,一个运动员能够获得奖牌,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的天赋和努力固然是主要的,但是,外部因素也举足轻重。例如,运动医学的“保驾护航”,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大凡运动员,少有不带伤病的。因为竞技体育的运动量超出一般人的生理范围,运动员难免会付出伤病乃至残疾的代价。竞技体育越进步,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距就越微小。运动员只有挑战生理极限,才能“更快、更高、更强”。而运动医学的出现,正是为了让运动员以最小的健康代价获得最大的成功。

应该说,中国竞技体育的强大,离不开运动医学的有力保障。运动员创造的奇迹,往往也是运动医学的奇迹。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代运动医学发源于西方国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运动医学尽管发展迅猛,但仍处于“跟跑”阶段。在运动场上,跟跑并非坏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跟跑者往往能超过领跑者,后来居上。但是,在医学上,跟跑并不值得欣喜,因为领跑者往往占据着人才和技术高地,最终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跟跑者如不另辟蹊径,或者出奇制胜,是很难超越的。

那么,中国运动医学的出路何在?只有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使之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医学体系,才能独树一帜。

当前,西医运动医学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中医运动医学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其实,中医运动医学自古有之,它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是一门“早成而晚熟”的学科。例如,中医的按摩、针灸、正骨、正脊等疗法流传千年,对于运动损伤等疾病疗效独特,集中体现了“简、便、验、廉”的优势。但是,这些“中华绝技”往往被排斥在“主流医学”之外,有的被视为“雕虫小技”,有时甚至被视为“伪科学”。这种狭隘的观念,成为中医发展的羁绊。

其实,中医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科学体系,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资源。把中医的创新潜力发挥出来,不但不会影响现代医学的进步,而且还会成为中国人对世界医学的重大贡献。这正如卫生部部长陈竺所言,打破中西医之间的壁垒,是东西方两种认知力量的汇聚,是现代医学向更高境界提升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无论中医西医,目标都是维护人类健康。让中西医携手同行,完美融合,将是中国未来医学发展的新坐标。

谁说良药须苦口

最近,一位朋友用中药调理身体,医生给他开了一个月的汤剂。服药一周,颇有起色。恰在此时,公司派他出国。如果停药,势必前功尽弃;如果带药出国,煎药成了难题。正在犯愁之际,北京国医堂给他推荐了中药配方颗粒,令他喜出望外。

原来,这种配方颗粒是把每一味中药分别进行“全成分”提取,浓缩成颗粒。病人来抓药,有几味药,就配几种颗粒,分装成小袋,如同速溶咖啡,无需煎煮,即冲即饮。

“一抓一大把,一熬一大锅,一喝一大碗”,这曾是中药给人的印象。面对苦涩的黑汤,不仅外国人觉得“像垃圾一样难闻”,就连中国人也难以下咽。其实,“良药”未必非“苦口”,“可口”未必非“良药”。中药配方颗粒的出现,使喝中药像喝咖啡一样简便,为中药走向世界开辟了新思路。

当然,也有人不认可中药颗粒配方。他们认为,自古以来,中药汤剂就是熬的,一旦变成颗粒,还叫中药吗?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古人之所以采用砂锅熬药,主要是限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中药提取技术为什么就不能改变呢?从“熬”到“冲”,从“苦口”到“可口”,中药的形虽变,神犹在。这正如古代中国人穿长袍马褂,今天穿西装革履。服装变了,但中国人并没有变成“洋人”。

其实,关于中医药的变与不变,中医界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观点是,中医只能靠号脉、开方等传统手法治病,不能采用核磁、CT等现代化设备,否则就是“中医西化”、“丧失中医特色”。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医不能因循守旧,只有吸收一切现代科技,才能避免被淘汰。

那么,中医药究竟该不该变呢?从人类发展史来看,任何科学都有一个陈旧周期,不可能永远保持先进。纵观西医的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和现代科技进步紧密结合。最近几十年,西医所增加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几乎超过了上个世纪的总和。可见,一个进步的医学体系,应该是开放而兼容的。一门科学拒绝发展和创新,必然会停滞和倒退。如果中医只会鹦鹉学舌一样重复古人,则永远停留在古人的水平上。

长期以来,中医不仅基础研究严重滞后,而且应用研究也步履蹒跚。很多人虽然喊着“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口号,但实际上只有继承,没有创新。由于中医缺乏科学界的同盟军,导致中医研究难以步入现代科学轨道,这也成为中医的一大“软肋”。眼下,具有现代知识背景的新一代人和祖辈父辈不同,他们不再满足于阴阳虚实之类的理论,也不再愿意吞下又苦又涩、成分不清的中药,更不会接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解释。如果中医界还在死守“以不变应万变”的教条,吹嘘“西医有的,中医早就有;西医没有的,中医也有”,或者“未来的医学是中医而不是西医”,那就属于无知的狂妄。

时代在变,中医“变亦变,不变亦变”。只有摆脱“姓中姓西”僵化思维模式的束缚,与时俱进,兼收并蓄,中医才能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如果死守古训,不求创新,终将沦为博物馆里的“古董”,或者历史课本里的“遗产”,令后人扼腕叹息。

医生成了“铁路警察”

近日,一位朋友因吃海鲜,身上起满红疹。到了医院,内科医生开了抗过敏药,一周仍不见效,便建议他到血液科。血液科医生检查之后,排除了血液病,建议他去皮肤科。皮肤科医生无法确诊,怀疑是脉管炎或者其他血管病变。无奈之下,他只好求助中医。结果,三副中药就痊愈了。

为什么三名西医治不好一个皮疹?原因就在于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医生就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其实,人本来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彼此关联,而非孤立。如果一个医生只面对一个器官,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想起一个笑话。有一名牙医,第一次给病人拔牙,非常紧张。他刚把臼牙拔下来时,不料手一抖,牙齿掉进了病人的喉咙里。医生说:“非常抱歉,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你应该去找喉科医生。”当这个病人找到喉科医生时,他的牙齿掉得更深了。喉科医生给病人做了检查后说:“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职责范围之内了,你应该去找胃病专家。”胃病专家为病人检查后说:“非常抱歉,牙齿已掉到你的肠子里了,你应该去找肠病专家。”肠病专家同样做了检查后说:“非常抱歉,牙齿不在肠子里,它肯定掉到更深的地方去,你应该去找肛门科专家。”最后,肛门科医生用内窥镜检查了一番,然后吃惊地叫道:“啊,天哪!你的这里长了颗牙齿,应该去找牙科医生!”

也许,这就是现代医学的弊端。虽然学科林立,但相互割裂,病人被视为工业流水线上的机器。由于专业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医生们往往画地为牢,困守在各自的小天地内,视野越来越窄。所以,有人虽然成了某一领域的专家,但只要跨出圈子半步,就成了外行。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疾病,很容易造成误诊,使病人处于住院和出院的反复循环中,既耗费金钱,又增加痛苦。所以,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指出,专精必须辅以大眼光、大思维,否则就可能陷入所谓“专家的峡谷”,有深度而无广度。

应该说,专科化是现代医学的一大进步,它推动了医学对人体微观和局部的认识。但是,由于疾病和病人日益分离,医学在微观上越来越清晰,在宏观上越来越模糊。在每一个局部,医生都在追根究源,力求把疾病还原到细胞、基因和分子水平;但在整体上,病人被分割为支离破碎的零件,不再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事实上,作为一个生命整体的人,绝不是局部的简单相加。局部病变的消除,并不等于整体状况的改善。可见,医学专业的过度细分化,已经影响到临床决策的最优化,逐渐成为医学进步的障碍。

同类推荐
  • 现代护理美学

    现代护理美学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融入了美学、护理学、文学、心理学、礼仪学、人际沟通、艺术欣赏等相关知识,体现了本学科的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创新性、综合性和指导性,满足了学科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以实用为原则,缩减理论阐述,力求简明扼要,对指导临床有实际意义。全书共10章,选择中医药有一定优势特色的病证88个。在病证下立法处方,以病统方,方证相对。每一种疾病均按照诊断要点、辨治原则、处方、警示四项编写。诊断要点一般按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段式编写,以求精简易掌握。在处方中大多数是辨证用药,也有少数是辨病用药,力求临证用之有效。儿科处方用药剂量应根据小儿年龄、体重、疾病轻重缓急、药物多少及配伍而定,《中医儿科处方手册》除新生儿疾病外,一般中药汤剂处方用量,适用于4~7岁儿童;中成药剂量仅供参考,临床选用时以其药物说明书为准。
  •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本书以症状为中心进行阐述,用图表解释急诊处理流程,形式新颖,条理清晰,内容详尽,便于查考,可快速阅读。本书适合急诊医务人员,尤其是急诊内科年轻医师以及医学生阅读与参考。
  •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因为中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最早系统记载中药知识的《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中国汉朝时期,收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收集中药达1829种。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世界之我想活下去

    快穿世界之我想活下去

    叶灵的生命里只有一件事:工作。并为此而生。可是有一天,一切都不再一样。某某人说,你要嫁人吗?我不错呀?又遇上一个人,看着她,无奈的叹气:你能不能别么蠢?小王爷瞪她:你有什么企图!快说!叶灵:……唉,她只是想好好活下去,活得好那么难吗?(成长型1v1)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仇人的亲吻

    仇人的亲吻

    龙生九种,种种有别。“大金蛋”和“小金豆”,前者看是哥,后者是弟。哥俩的外号都带了个“金”字,你别以为人家就是姓金,实际人家和岳飞岳将军是同宗呢。这哥俩降了“金”,说起来全是老夫的过错:第一,他不该叫岳金山,金山和金蛋自然就容易串音;第二,他不该那么喜欢金银财宝。那一年土改,村里一时无人敢出头说话,曾做过几天破落地主少爷的他,一双猫眼看出了门道,便勇敢地挺身而出,做了翻身委员会主任。
  • 阮籍集

    阮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间的情和爱

    世间的情和爱

    每次我都会讲人间不同的情和爱,喜望你们喜欢。
  • 造物主的星球文明

    造物主的星球文明

    开局一颗星球,后面自己创造。在一颗荒凉的星球上创建自己理想的世界,并促使自己创造的文明向前。星球发展,文明变迁,在其背后是一位神秘的造物主。(幕后黑手流、多马甲、星球文明变迁)
  • 恶魔囚笼

    恶魔囚笼

    一款不受任何保护的地下游戏,一群追逐权利、财富、生命的玩家!命不久矣的秦然,选择进入其中——为了活下去的机会!企鹅群(VIP全订:547350184;普通:392362642)请关注:吃货龙有食物~有菜单~也有彩蛋~
  • 精灵时代之先知玩家

    精灵时代之先知玩家

    一个穿越者没有金手指,靠着前世的记忆在游戏和现实里一步步登上巅峰。做时代的引领者,带领世界进入新的纪元。(女主不花瓶)(标签:宠物小精灵,精灵宝可梦,口袋妖怪,神奇宝贝)欢迎加入精灵时代书友群,群聊号码:563777435
  • 九州陆沉记

    九州陆沉记

    得长弓者得天下,龙渊将于一甲子之内重现于世,加上从首阳山上扔下的一本天书,夫子的三步棋,搅得整个九州天下大乱,五国纷争,烽火连天,归藏山三十三人出动寻找龙渊,这一切到底在布局者得控制之中,还是在棋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