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83800000358

第358章 两位智者

面对郑国的嚣张气焰,晋厉公决定:出兵伐郑,要彻底打服、打残。

当时,士燮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如果诸侯都背叛,那么晋国的危机就可以缓和;如果只是郑国背叛,那么晋国的危机马上就要到来。

这话什么道理?他并不担心外在的压力。如果诸侯都背叛,晋国内部一定会修明政事,一致对外;郑国背叛,晋国出兵,胜利后,必然骄傲自满。伯宗之死,已经让他察觉到了晋国内部的一丝隐忧。当年他的父亲士会主动让位,就是为了防止郤克在内部发难。

内患,这才是晋国的致命伤。

身为首席执政大臣,栾书坚决不同意。上次韩厥劝阻,得到同意;这次士燮反对,反对无效。栾书说:“决不能在我们手里失去诸侯,必须讨伐郑国。”

其实,此时的晋国,相对于楚国,已经占据上风。但是,栾书根本看不到内部的忧患,却还想在外战更上层楼,因为,他并不明白,内忧的危害,远远超过外患。

公元前575年4月12日,晋国出兵。

中军帅:栾书;

中军佐:士燮;

上军将:郤锜;

上军佐:荀偃;

下军将:韩厥;

新军佐:郤至;

此时的晋国,已经是‘四军八卿’。下军佐智罃,作为留守人员,没有随军前往;另外,郤犨已经提拔为新军将,代替赵旃。

郤犨常常负责外交,故而派他去卫、齐请兵,由郤至代管新军;栾魇(栾书嫡长子)则去鲁国请兵。

晋国多方联络,显然准备要与楚国大战一场,鲁国的孟献子预言,晋国一定能胜利。

诸侯气势汹汹杀奔郑国,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郑国上空。面对如此大军,即使郑国善战,也自认无法抵抗。无论是军队的数量、质量,他们都不占优势,最关键的是,他们不占道义。

只因贪图那片土地,最终引来诸侯的大军。不过,这对他们已经习惯了,战争,就跟游戏一样,结束了,还要从头再来。

最后,他们只剩下一根救命的稻草——楚国。

郑国立刻派使者去楚国求援,同时,一位叫姚句耳的大臣同行,以观察形势。

战云,密布郑国上空。

郑国来求援,正合楚国心意。

这些年,晋国太嚣张,败秦麻隧,会盟戚地,甚至举行钟离会盟,跟吴国勾搭到一起。楚国反而成为配角,眼睁睁看着晋国壮大,这是楚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是,无论如何,先挑起战争的,是楚国。

楚共王决定出兵,由司马子反率领中军,令尹子重率领左军,右尹子辛率领右军,浩浩荡荡,北上救郑。

子反和子重,他们的简历,前文多有介绍。

唯一让人奇怪的是,作为令尹的子重,没有作为楚共王的副手,率领中军。在楚国,令尹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平日治理国政,出征带兵作战,如今出兵,却由司马子反作为统帅,这违背常理。

很明显,楚国的上层,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而且不是一般的裂痕。令尹子重是‘西门之盟’的坚决支持者,司马子反却想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强烈要求救郑。俩人之间,已经不像灭掉申公巫臣的族人那么团结。

另外右尹子辛,也是个贪婪之辈,将来死的很丢人。

关键是,楚共王赞同子反的观点,决定出兵,这让子重无话可说,只能随声附和。而且,由于意见不同,楚共王把重要的军权,交给了子反,这让子重内心很不爽。

祸根,出征前已经埋下。

这次出兵,事关重大,子反初次作为主帅,心中也是没底。路过申地(今河南南阳)的时候,他前去拜访老臣申叔时,请他谈谈对这次出兵的看法,希望能得到指点。

申叔时曾经辅佐楚庄王,如今已经老了,退休在家,不问朝政,但是,他依然关心着楚国。

前年子反背弃盟约,申叔时就很不满,认为他难逃一劫。现在正式出兵,要北上与晋国争锋,前途凶险,子反亲自来请教,申叔时依然没给他好脸色。

他发表了一段长篇大论,大致意思:德行、道义、礼法、信用、刑法,都是战争的手段。这些条件相辅相成,就会上下和睦,没有矛盾。现在的楚国,内部丢弃百姓,外部断绝友好,亵渎神圣的盟约,说话不讲信用,违反时令发动战争。谁还肯去卖命?努力去做吧,今后不会再相见了。

申叔时是贤臣,颇有见识,他预测到了战争的结局,却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这里还出现了一个成语,和睦相处。

几句话,子反怅然若失。

道理简单明了,但这是战争,大军已经出发,宁可向前战死,绝不半途收兵。

郑国大臣姚句耳,看着浩浩荡荡的楚国大军,摇摇头,抢先回国。

执政大臣子驷问他情况如何?姚句耳点出了楚军的弊端:“楚军行动迅速,经过险要的地方行列不整。速度快则考虑不周,行列乱则军无斗志,这样如何作战?楚军,不可靠。”

再说晋军,公元前575年5月,渡过黄河。

几乎都可以见到楚军的阵营了,晋军的内部,有个人,还在努力试图阻止这场战争,就是中军佐士燮。

出兵之前的那一刻,他就提出反对意见,但是面对栾书,反对无效。

现在,听说楚国大军马上就到,士燮再次提出撤军。

当初赵氏的灭门,诸位大臣之间已经开始分裂;晋厉公上台后,又灭了贤臣伯宗;打败秦国,更增加了他的骄横,他根本不明白,自己最大的威胁,不在国外,而在国内。

士燮说:“此时假装逃避楚军,能够缓和内部忧患;称霸会盟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好还是留给后人吧!我们这一代,如果能够让群臣和睦,敬侍国君,就足够了。”

不同人不同的见识,晋国内部,派系众多,各自为政。特别是‘六卿’,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不再关心国家,不再对国君充满敬畏。就像诸侯渺视周天子一样,大臣也开始渺视诸侯,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如今的晋国,首要任务不是开战,不是争霸,不是镇压四境,而是先加强内部的团结。如果外患存在,大家必然团结一心,共御外辱;如果消灭外患,内部矛盾必然爆发,后果难料啊!

这是蛊惑军心,临阵脱逃。也就士燮敢这么说,如果换做别人,早就被砍头了。

身为中军帅的栾书,根本不赞同,甚至很生气。他看不到晋国的内在危机,更不愿意在自己执政时期失去诸侯,所以,必须战,必须夺回郑国,与楚国决一雌雄。

如今已经箭在弦上,岂能临阵脱逃,那是晋国的耻辱,是他中军帅栾书的耻辱,绝对不能容忍。栾书带着怒意,只回复了简单的两个字:“不行。”

战争,伤亡的不仅是士兵,遭难的不仅是百姓,更为关键的,是对上层机构内部的破坏。那种伤害,比一场胜利还要惨重。

士燮,与申叔时一样,预测到了晋国未来的惨剧,却阻止不了惨剧的发生。

公元前575年6月,晋、楚两军,列阵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虎视眈眈。

士燮依旧不想开战,希望以和平手段,消除这场战争,这样留下一个外部威胁,有利于内部团结。

郤至反驳道:“当初韩原之战,惠公被俘;箕地之战,先轸殒命;邲之战,荀伯失败。这些都是晋国的耻辱,您也了解。如今我们逃避楚国,就是增加晋国的耻辱。”

作为‘三郤’之一的郤至,年轻气盛,以新军佐独帅新军,哪里有士燮的远见卓识?他根本不知道,士燮,正是为郤氏而担忧。

士燮说:“先君屡次作战,那是有原因的。当时楚国、秦国、齐国、北狄都很强大,我们不尽力作战,就会被削弱。如今三强已服,只剩下楚国。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内外安定,没有祸患。否则的话,外部安定,必有内忧,我们何不放掉楚国,把他作为外部的戒惧呢?”

可以说,士燮的见识,远远超于其他人。正如后来的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入则无法家拂(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对于士燮的话,晋国上下,没有一个人听从,他们甚至对士燮很反感。作为中军佐,军队的二把手,大战将近,却一再蛊惑撤、撤、撤,实在有损士气。念他是国家老臣,颇有功劳,而且士氏也是大家族,暂不追究。

众将的目标只有一个——打败楚国,建功立业。至于未来如何、国君如何?他们可不管那么多。

晋、楚都有超级人才,楚国的申叔时,知道自己反对无效,只能警告子反,前途危险;晋国的士燮,预感到今朝的胜利,将给内部带来无穷后患,多次劝阻,也是无效。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然而,个人的力量,难以改变历史的发展。

大战,一触即发。

同类推荐
  • 秦汉政治思想史

    秦汉政治思想史

    本书是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之秦汉卷。全书分为6章。主要包括秦朝与西汉时期的政治思想、东汉时期的政治思想等。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创造了当时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政治、经济制度,如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相结合的土地制度,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租佃制度,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经营方式,“重本抑末”、盐铁官营的工商政策,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的基本模式等,大部分被日后的封建王朝所继承与延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确立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即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此后的政治思想家均围绕着“君臣”“民本”“内圣外王”、德主刑辅、夷夏之防等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长期且深刻的思考。
  • 五十年之春秋

    五十年之春秋

    旧皇已死,新帝即位,然而帝国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男、女、老、少,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故事。
  •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起书友群:219,803,021;寒门崛起全订阅群:254,292,459欢迎大家入群互相交流,欢迎大家与我沟通交流。
  • 三国之昭烈帝新传

    三国之昭烈帝新传

    话说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天灾人祸,黄巾顺势而起,诸侯门阀各自为政,造成东汉基业动荡不安。我,刘备,刘玄德,势必要恢复大汉正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且看我刘玄德如何开万世太平,创不朽盛世。。。
  • 我是范蠡

    我是范蠡

    越王说:“还有比以死殉国更难的吗?”“有啊”范蠡看着越王,一字一句地说:“活-下-去!”西施,郑旦,雅鱼,勾郚,芈星,越女。这些史上留名的绝色女子。范蠡将和他们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呢?
热门推荐
  • 那雪

    那雪

    那雪月明风清、男孩杜赛唇红齿白、朗如皓月,那雪却与那个有名气有人脉,历经沧桑,为人处世游刃有余的中年男人孟世代云里雾里就同处一室了。等那雪终于离开孟世代而倒在了杜赛的怀里,突然一天杜赛却莫名其妙地不辞而别,黄鹤一去不复返。那雪从一个小村庄到京城读书,一直读完研究生,身份改变了却不能左右生活。梦里怀乡醒来一切如故……
  • 我能无限释放大招

    我能无限释放大招

    【虚拟文,无限大招】开局一把逆天神器,还配一个小丫头。某日,陈陌遇到了一只天禁级BOSS,可能它自己都不知道,他会死在自己的大招下……面对千万成员级公会,系统提示响了起来:“叮…检测到你有无数个大招,请问要怎么轰!”陈陌:“现在我有无数个办法把千万级公会灭掉,请问我该用哪个大招?在线等,挺急的。”虚拟网游《天临》中出现了一位0级能释放100级天禁级boss,各种npc,成名强者大招的玩家,然后……游戏被他统治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大招没有了冷却,没有了消耗,然后……我无敌了!以前,我想拥有厉害的大招,现在,我只想知道,哪种大招轰人比较爽?——尼古拉斯·陌
  • 向诸葛亮借智慧

    向诸葛亮借智慧

    本书从管理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读诸葛亮的一生,对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赤壁大战、空城计、斩马谡、六出祁山等大事件都有精辟的分析,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观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既讲故事也分析规律,并与当今现实生活相结合,古为今用,总结出能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规律和技巧。
  • 本宫要出逃

    本宫要出逃

    【完结】“朕的皇后魅力不小?连武林盟主都勾搭上了?”“嘿嘿,过奖过奖,作为超级男生的总冠军,本宫和他只有业务上的来往。”“别告诉朕那少主,那小倌,那乱七八糟的暗卫都是业务来往,还有琼王你怎么解释!”“皇上蛋腚,马列思想教育的好,唾沫是用来数钞票的,不是喷人的,皇后就业压力大,放松放松嘛。你干嘛?要杀我?
  •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这是作者十余年来在新疆野马繁殖中心亲历的养马故事,这是作者30多万字日记及观察记录整理而成的曲折心路和野马家族的悲欢离合,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斗罗之位面之旅

    斗罗之位面之旅

    一名少年死后成为了位面之神的传承者为了成为位面之神少年开始了他的位面之旅
  • 重生跌宕人生

    重生跌宕人生

    易欢自小缺一魂一魄,呆愣痴傻,每逢七月十五鬼门大开之时,便要入地府的奈何桥走上一糟,六岁之时,再一次魂魄离体,来到奈何桥旁,孟婆看她可怜,便将聚魂珠放入她识海之中,没想到她的一魂一魄早已经自行补齐其他两魂六魄,且被歹人所害,带着怨恨戾气正要转世轮回,途径奈何桥,却被聚魂珠吸引入女主体内,从此女主便拥有了双面人格…也开启了自己的跌宕人生!
  • 原振侠24:催命情圣

    原振侠24:催命情圣

    与李固堕入爱河的黄娟,决定为卡尔斯将军作一场「真神」秀后,便找一处清静之地与爱人共度馀生。而原振侠担心李固利用异能为祸人间,竟然让玛仙施展巫术使李固成为白痴。黄娟伤心至极,恨透昔日爱人原振侠……在一个落寞的夜晚,原从电视机中见到一个奇异的影子,这个影子,与李固有着不寻常的联繫……「情爱可以使人抛弃一切,用全世界来换也不换——当然,这样的情爱,在现实生活之中,几乎不存在了,所以只好将之放在幻想小说之中。」──倪匡
  • 文娱新秀

    文娱新秀

    影评人何度穿越了,当两个世界的何度记忆融合后,他发现这个世界的自己竟然是一个娱乐公司还未出道的练习生,还有一个青梅竹马十多年的暗恋对象!!!……影评人们:“这个人就奇怪,自己拍自己演的电影自己还来写影评,你都写了我们写什么???Σ(?д?|||)??”up主们:“你个明星能不能不要来和我们up抢饭碗?(?`⊿?)?”乐评人们:“他倒是不和我们抢饭碗,但能不能叫他多写点歌,你是不是忘记你是以唱作人出道的啊?(?_?)”
  • 原初之核

    原初之核

    从一粒电子开始,帮助它不断变大、变强、变厉害。自己制造自己的生命价值。生命是什么?是一个小小电子,还是统领天地的万世之尊?PS:这部小说前面有很多剧情没写出来(大概一千多万字)看不懂不要怪我,是你没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