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02200000010

第10章 秦代

秦代中国大一统。“大”是动词,即是看重政治的一统。“一统”即一政府一元首,即一头政治,一个系统。中国在秦以前早就封建一统,秦朝以下是郡县一统。

战国时期分为东方中国与西方中国。西方是秦,东方是六国,亦即是黄河上游与下游之分。下游文化高,经济繁荣,如齐国;上游文化低,经济落后,如秦。结果秦并合六国,至今二千年。

学历史者应自上看下,并体验古代之艰难。西方国家与春秋同时期的是希腊,但它尚未统一。美国是许多单位的联邦统一,英、法在欧洲是各自分散独立的,但中国是融合为一的统一。如要以省划国,就是封建头脑、地域观念。

秦灭鲁国很迟,卫国是秦统一后才被灭的,故要消灭历史悠久的国家实在不易。

当时中国人的天下观念已超出国家观念之上了。

春秋是封建,战国时封建已在崩溃路上。封建者,即分为平民与贵族两层。周朝封的诸侯是贵族,是世袭的。其系统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即普通人,土地永远是被封者所有。今日如仍有地域观念则是退化了,历史学外国的而不统一了。这是割据的观念。

“士”这个阶级如能识字,能打仗,便可晋升为大夫,意即可从平民社会爬上贵族社会,故没有革命了,因贵族阶级是开放的;如不允许,便有革命。

如要注意由春秋到战国的变化,就要看贵族。如孔子最喜欢的郑子产,全国闻名,尚有晋叔向、齐晏婴、卫蘧瑗、宋向戌、鲁叔孙豹等,这几十人,都是卿大夫。他们的言论文章、政治能力均极好,并无阶级观念和国家观念封建国家,为举世所推重。

一人管十羊,易于十童管九羊,少数人统治较多数人统治更为容易。

当时的阶级思想与国家观念同时存在,但春秋时期已有公的观念,不讲阶级而讲道义。《左传》文章好,故事亦可爱,我们可从中读到很多好的文章和故事。

孔子是士,并非贵族阶级,他是从平民社会跑上去的,并无国的观念,故他周游天下十多年,要行道于天下。

孔子是殷商朝人即宋国人,后来到了周朝的鲁国。

孔子以后出了墨子,与孔子齐名,分称儒、墨两家。

墨子讲全体人类的道理,就全人类说,不应有战争;不以国家和人的阶级立场来看,而是超国家、超阶级的立场,讲全体人类的真理。法律只是人类中某一种人而定的,其起点就偏了,故不合道理。

贵族开放,欢迎平民跑入贵族中,当时平民代表是讲道义的孔、墨,由于有这种观点,可以使中国统一。孟子对齐宣王说,以一攻八不可能,统一之法是:“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有时不能不杀伐,但是并不喜欢杀伐。杀一人而得天下不为也。[注:编按:原文为:“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见《孟子·公孙丑上》。]以杀人作为得天下的手段是不行的。故氢气弹不能平定天下,因他们不懂得讲中国的道义。故宗教与科学不能统一中国,只有中国的道理才能平定天下。因为有道理,所以秦国可以统一中国。

我们看秦的统一中国,不单只是靠武力,更有社会上一般的要求,乃当时天下的人道观念。自孔、墨以下几百年的学术思想促成了秦国的统一,因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之新阶段。约有四大事项:

(一)中国的疆域版图,自秦至今没有大变动,古代中国在黄河流域,秦后到了长江、珠江流域,但上述疆域是战国以来陆续开辟而成的,南至安南,北至朝鲜,长城方面则到达大同。

古代中国蛮夷杂处,有耕稼与游牧两种人民,是以文化分,不能以血统分。血统不能决定国家,乃以文化来决定。当时人民有两种生活与文化,便是耕稼与游牧。民族之形成除血统外,尚须有文化构成。

(二)关于人口问题。秦统一中国后,全国人口一起总算,当然大量增加。秦始皇二十六年灭六国而统一中国,秦始皇三十七年东巡驾崩,秦二世二年为赵高所杀,立子婴仅一年而秦亡。由于秦之统一,因此中华民族遂融凝会合成一体。从前华夏夷狄之分而治之之局面亦随即消融,而成为一个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当时之巴蜀开辟于秦,两广及安南要待秦并六国后,遂开始为中国之郡县。于是全国人民生活于同一版图,沐浴于同一文化。

(三)中国至此有统一的新政治制度。秦是郡县制的统一。从前之封建制度终于彻底破坏,不能再兴矣。直至今日,仍可说是郡县的国家,统一的国家。此时期之中央政府不再封国家,郡等于省,省再分若干县。秦分为四十二郡,郡下再分县。封建只是封一国之诸侯,子孙相袭,是世袭的贵族。郡则派太守任三五年,或十年八年亦有,但不让其子世袭。

打倒封建是打倒地域的割据观念。如现代的唐继尧、龙云等,其实是封建割据的头脑,非世袭却是变相的世袭。

照理,地方官可随时换,官有官俸供给生活所需。但政府的一切经济是属于国家的民族的。

郡县不封土而受禄,不传子而任贤,成为中央政府的地方官,有职位,但并非高出人而有特殊地位的贵族。故秦以后不是封建社会了。

中国之有郡县的国家,实是一大发明,等于今日美国之有氢气弹。当时世界上是没有别的国家采用郡县制度建国的。

当时如西方的罗马是一帝国,它打败希腊后,即派一督军管治,管治犹太、埃及、西班牙、波兰、法、英等国,这些土地是以军队征服的土地,用军事镇压反动,抽赋税。今日之大英帝国所以可组成联合王国,香港亦是英征服地,香港人不能享受英国的政治权利。

中国则不然,没有征服地,在政府及国土内,并无征服与被征服者之分。

今日美国是联邦国家,德国亦是联邦,奥匈帝国是联合的,只有中国是郡县国家。

苏格兰只是被征服者,英格兰是征服者,故当时世界上最高等最合理的国家是郡县国家。

称秦为“帝国”是不通的,只能称“秦朝”,秦之郡县制至今并未打倒,中国今日仍是文明合理的自由国家。

今日世上的国家有两种:

一种是由联邦合成,联邦有军队有法律,由联邦来统治,叫世界联邦。

另一种是照中国人的想法,世界只要一个政府,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大家一样,有殖民地的不能一人,有阶级之分的也非一人。美国可说是一人,可以做我们中国的小弟弟、小朋友。不分阶级,不分男女,不分贫富,不分职业,官民均是一人,天下一家,只有中国如此;美国有多个不同的州,每个州有其不同的宪法与法律。

中国自秦以后,在土地、人口及政治郡县制上都成为统一的了,思想也确定了。两千年的历史,一天天进步着,往上跑着,是值得称颂的。

(四)中国的学术思想至今仍有传统性。

1.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

2.主张平等思想。

3.成为“现实的”。宗教是不现实的,因世界太黑暗之故,中国宗教之所以不发达,因中国社会较合理化。

秦以后的思想仍如先秦一般,并无改变。

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不再实行封建,实在是很重要的进步。

但秦十五年便亡,此何以故?因秦是战国时期封建国家之一,今各国相继崩溃,秦国乃是最后一个崩溃之国家,较前灭六国迟了十五年,认秦胜而打倒六国是看错的。

旧势力崩溃,新势力平民阶级兴起,故秦统一中国,并非打倒六国,乃是平民社会希望统一。故汉朝是新兴的平民政治,这就是古代封建社会结束了。

秦是中国第一个统一政府,是贵族的;汉是中国第一个士人政府,是平民的。历史进步是有步骤的,眼光不应短视,吾人应具有“范畴”的系统的看法。

同类推荐
  • 边塞大将

    边塞大将

    李世民一个特种兵,在一次意外中,他魂穿异世界。意外获得无敌武将召唤系统。秦国李家庶子李世民吗?我可是要做帝王的!李世民领着士兵赶赴边疆时,望着天空大喊:“我李世民,必在这个世界争一片天地。”新书求支持啊!只是历史架空,请各位读者不要对号入座哈!
  • 唐朝大顽主

    唐朝大顽主

    谁说玩不是一种职业?方回决定,既然穿越了,那就干脆玩个痛快,要把玩当成事业,要玩出花样,玩的兢兢业业。不务正业?土鳖了吧?咱这职业有个特响亮的称号——顽主!
  • 治明

    治明

    行走诸天……卡在大明。算了,就在这里逆袭升天吧,碰上个品如的工作室,苏成也没办法啊。不过万幸的是,人家有根金手指,他有根金大腿,全都是毛、无数人想挂上来的那种。望向身后的三宫六院、百万雄兵,他暗下决心,要做,就做掌握天下的那个!py:现在晃晃手机,好听吗,好听就是好书啊!用了半年时间,查遍了所有资料,找齐八位扑街作者要章推。小治明,大师造。只为八位扑街,敬你一章!新书求收藏求票。
  • 新中国往事:外事见闻

    新中国往事:外事见闻

    本书收录了《外交部初建阶段散记》、《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等20余篇文章,完善了关于中美建交、中苏风云、中日邦交等新中国重大外交事件的历史记忆。
  • 调教武周

    调教武周

    此文三伤,伤人心,伤人肺,伤人目。 作者三无,无文化,无节操,无下限。 诸君三思,慎入坑,慎当真,慎精读。 ------------------------- 寄语: 半卷宫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诗经捻作尘,借得桃花一缕魂。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甘泽谣

    甘泽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舍得放下,就是智慧

    舍得放下,就是智慧

    “舍得放下,就是智慧。”人生在世,岂能事事如意,放下该放的,做好该做的,心无旁骛,只管一路前行,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诸天最强魔门圣子

    诸天最强魔门圣子

    “魔又如何,在本圣子眼中魔和那些所谓的正道相同,也都不过是三千大道之中的一道而已。”“邪恶?呵呵!何为邪恶?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弱便是原罪……”“魔?呵!若是挡了正道的路才被称之为魔的话,那本圣子十分愿意将正道全部劫杀在路上。”“在这个仙魔盛世的时代,本圣子当镇压一切绝世天骄。”呃……咳咳咳,简介不会太写,请大家不必在意……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麻石课

    麻石课

    走到三岔路口,莲香对阿莲说,“姐姐,我们一起走夹石沟吧。”阿莲摇头,“知仁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们先走,我们来把脚印擦掉。”知信跪倒在地,阿莲摸着他的头,“不要辜负了知仁,把孩子们带好,有他们,我们就值得。”老人、女人、孩子哭成一片,尔土问:“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走?”阿莲大喝一声,“都别哭了,赶紧走,我们往獐子冲,把脚印踩深点。”尔金、尔土才明白阿莲他们是为掩护大家,莲香轻轻地说了一句,“走吧,别辜负了知仁。”当知信带着孩子走到蛤蟆石,官兵们已经到达麻石课。知仁一声令下,先是檑木,后是滚石,接着是四大金刚冲下麻石课,知远带领一队冲下山,一阵喧哗之后,空气似乎凝塞,知仁看看四周,空无一人。他拖起大砍刀,站在麻石课山下的小路上,站成一尊昂藏伟岸的雕像。
  • 六年,六天

    六年,六天

    本书是“十九大”献礼影片《六年,六天》的同名小说,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本书讲述了路远和宋小朵因奥运志愿者相识,六年间路远被父亲安排到京郊担任大学生村官,宋小朵也选择出国留学,两个人只能相约每年的8月8日在鸟巢相见。直至小朵学成归国,路远成了优秀的基层共产党员,伴随着两个人的成长蜕变过程并实现了人生价值,同时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 韶辰若临

    韶辰若临

    四位主人公:韶、辰、若、临,在繁隐高中里,上演着一则则平凡又不单调的离合悲欢
  • 凡俗江湖

    凡俗江湖

    江湖,虽离庙堂遥远,却也联系天下。凡夫,虽处人间之底,却也心系江湖。人间四苦,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短短十二字,道尽江湖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