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9100000006

第6章 民族性与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品质(6)

20世纪的中国作家大多从传统文学中汲取精神营养,自觉承袭民族文学的审美范式,表现出与传统民族文学形式的紧密关联。新文学奠基者鲁迅在他的文学实践中表现出浓郁的民族化特色,他总是运用简练的语言叙述故事,重视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客观描绘,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十分简略,主人公的命运呈现出快速流动的艺术效果。在《阿Q正传》中,作者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刻画保持了叙述者与被叙述对象的审美距离,使故事呈现出客观真实的审美效果。鲁迅小说最擅长的方法被概括为“白描”和“画眼睛”。所谓“白描”,是借用了中国古代水墨画技法的概念,指文学描写语言的凝练和精准,孔乙己在咸亨酒店付账时“排出九文大钱”活画了落魄时的窘境,《故乡》寥寥几笔勾勒了故乡初冬的萧索景象,流露出作者对家乡贫困现实的深沉忧伤;“画眼睛”则是为表现人物精神世界而对某些细节的放大式描写,与“白描”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故乡》中闰土下跪称“我”为“老爷”,《阿Q正传》里阿Q“精神胜利”后的自我满足,《祝福》中祥林嫂无助而绝望的眼神,都是对人物精神世界“画龙点睛”的描写,体现了鲁迅对传统语言艺术的驾轻就熟,凝练含蓄的语言也使鲁迅小说体现出深沉冷峻的艺术风格。沈从文小说虽为白话文体,却深得传统文学的精髓,语言简朴,文字洗练,遣词造句精雕细琢,叙事明快而流畅,尤其喜欢运用从旁叙述侧面烘托的方式刻画人物心理,凝练含蓄,意蕴深长,其文体形式保持了与民族文学一致的内在神韵,堪为现代民族文学的典范。

民族文学的审美形式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不可割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形式一成不变,中国现代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不断探索丰富和发展了民族文学的审美内涵。鲁迅深知传统小说的审美局限,力图借鉴西方小说的多种技巧,打破传统小说在结构与叙述上的僵化模式,其横截法结构与第一人称的叙事给中国现代小说带来了文本形式的革命性变化。沈从文虽然在题材上选择了乡村生活,但他却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并以此关注民族精神的重建,他认为文学是作家内心精神理想的再造物,作家的任务是倡导“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沈从文习作?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45页。,因此非常重视对文学意境的创造,以张扬自由美好的人性来表达对理想人生的追寻。在描写乡村生活时往往忽略生活的外在形式,虚化人物的社会环境,着重描述主人公的人生态度,用较多的笔墨渲染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投映到人物心灵之中,形成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相融合的文学风貌。在《月下小景》《边城》等作品中,作者将东方传统爱情故事置于湘西多民族地区的文化背景下,极力渲染少男少女们爱情环境的和谐与静谧,将西方文学的浪漫抒情与传统文学的审美意境融为一体,不仅创造出宁静优美的抒情意境,同时也创造出静穆优美的抒情文体,深化了民族文学的审美内涵。40年代沦陷区作家张爱玲的创作更是独具特色,她既学习西方近现代小说的描写方法,大量运用现代新感觉派的意象化技巧,同时又保持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方法,创造出“参差对照”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散文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13页。的方法,从容描述中国旧时代、旧家庭内部“传奇”的人生故事,使作品整体上显得张弛有度,蕴涵内在张力,形成一种古典与现代、东方和西方熔于一炉的文学风貌。张爱玲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绘制了一个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世界,为中国文学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范式,体现出中国文学民族性的独特魅力。

20世纪中国文学创作文本的民族化特色并不只是孤立的个案,众多作家在文学审美形式的建构中表达了对民族文学的自觉承袭和创造精神,郭沫若、废名、巴金、老舍、曹禺、李劼人等作家的文学实践对民族文学的建设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作家在文学活动中,以民族文化为审美依托,以西方现代文学形式为文本参照,不断地自我反思,一步步走上自我更新、探索创造的现代化道路,他们所创作的文学文本成为20世纪中国民族文学的经典之作,在世界文学的百花园中展现了东方文学的绚丽色彩。

(第三节)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多元风貌

20世纪中国文学在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性品格已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白话文学从一开始就被界定为“新文学”,绝不仅仅指其形式的革新。新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反抗与社会变革所追求的现代化诉求相一致,呈现出鲜明的开放意识,包含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文学本体意识。参与新文学创作的作家都有着重建民族新文化和民族新文学的强烈梦想,这使得古老的民族文学在与西方文学的冲撞中发生了剧烈的变革。经过无数新文学作家的探索和创造,创建了中国现代的民族文学,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现代性品格。

一、文学精神的现代重建

(一)从“文以载道”到“为人生的文学”

文学的现代转型首先表现在文学观念的变化上。19世纪后期,因鸦片战争带来的社会巨变给文化变革提供了契机,甲午战争失败促使改良主义者(维新派)“改弦易辙”,开始从制度层面思考社会积弊,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维新派带来的观念革命,第一次真正把中国的改革推向了现代化的进程。此后,梁启超、黄遵宪等人进一步倡导“文学改良”,都是试图通过观念解放来实现社会的进步,这为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1917年文学革命发生后,新文学倡导者极力宣传“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打破了数千年来文以载道的保守封闭的文学观,使文学面向现实人生,表现人生的丰富多彩,现实主义文学精神得以确立,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弘扬。随着西方文学思潮不断涌入,不同文学主张和文学理论被接受和传播,文学流派得以形成,中国文学逐步进入到世界文学多元化和现代化的历史大潮中。

儒家文化的入世情怀在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悠久的传统,自古以来,文人志士都秉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信念,将自己的文学活动与社会历史的变革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文以载道与经世致用的文学传统。从正面解读,这种文学传统凝聚了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感,充分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但另一方面,知识分子也承受了封建历史的重压,爱国理念往往囿于“王道”、“忠君”等封建思想的束缚而无力真正表达内心的情愫。文学活动也因观念的桎梏而走上“载道”之途,这里的道更多是封建时代的王道观、礼教观,缺乏真诚面对人生痛苦、真实描绘生存百态的文学精神,造成了中国文学精神委顿、人格沦丧的严重恶果。到明清以后,知识分子的文学创造精神在“言志”、“载道”观念的挤压中完全失落,文学写作成为语言和文字游戏,从公安派散文,到江西诗派的诗歌创作,再到桐城派的古文写作,文以载道的功利文学观毁灭了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格信念,也阉割了中国文学曾经创造的辉煌。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最大影响是强化和规范了文学的工具意义,使中国文学失去了自我本体意识,使文学创作成为社会政治和道德伦理的传声筒,文艺作家无法在文学创作中真正关注“人”的社会价值,无法实现对生命自由的独立思考,中国文学长期呈现出的社会化特征,实质上也是文学被异化的一种外在表现。

新文化运动以西方现代科学理性为参照,通过文学革命的倡导,对儒家礼教文化和专制主义思想给予了全面的否定,清算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惰性与保守,给中国文学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观念革命。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把建设社会文学作为重建民族现代文学的重点,他在《欧洲文艺史谭》一文中,着力介绍欧洲的写实主义文学,认为欧洲文艺创作的繁荣与文学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密不可分。文学研究会成立后,新文学作家更是大声疾呼:“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对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文学研究会宣言》,载《小说月报》1921年1月10日第12卷第1号。,提出了“文学为人生”的主张。这里的人生指的是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文学要表现的是“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和他们所遭遇的痛苦与烦恼,作家不能“面壁虚构”,创作“瞒与骗”的文学,而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表现自我的心灵和社会的苦难。文学研究会作家既传承了中国文学传统中关注社会的入世精神,又将自己的文学活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性层面,通过新的文学理念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使中国文学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文学的现代崛起,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人的文学”观念的确立。梁启超早期曾倡导文学改良,主张以文学革新文化,创造全新的国民,具有初步的“立人”思想,但真正主张用文学改造民族精神的却是鲁迅、周作人等现代新文学作家。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就痛感民族精神的麻木愚昧,决心以文艺救治国人的灵魂,其后以大量的文学作品开始建设中国现代“人的文学”。周作人在文学革命兴起后,连续发表多篇文章,从理论上阐释新文学建设的目标,把人道主义思想作为新文学建设的重要基石。1918年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周作人《人的文学》,载《新青年》1918年2月15日第5卷第6号。,指出了中国旧文学的非人化,对道统观念的阐释完全掩盖了封建文化对中国人生活的扭曲尤其是对女性生命的摧残这一历史真相,强调现代文学的根本精神是对生命自由的体验和表达。在《平民文学》中,周作人尤其主张文学关注下层民众的精神世界,写出普通民众的真实感受,创造真正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人的文学”。

周氏兄弟对“人”的呼唤极大地影响了新文学的发展走向,新文学创作一开始就沿着人道主义的现代文明之路开始自我建构。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呐喊此后成为无数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努力表达的创作主题;许地山、王统照、冰心等早期“问题小说”作家在“爱的哲学”中释放出文学的审美感召力;巴金、老舍、曹禺等作家总是关注着中国青年的精神痛苦和下层民众的现实苦难,坚持以文学改造这不平等的社会,创造一个真正给人平等幸福的新世界。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新月派知识分子把文学建设与人的建设并置,梁实秋强调“人的文学”核心在于人性关怀,认为文学的本质在于对人性之美的表现。作为京派的代表作家,沈从文试图通过对湘西民俗生活的浪漫想象,在文学中建构一种健康优美的人生形式。中国作家在西方人道主义文学理念的映照下,完成了从社会文学到人的文学这一文学观念的重要转型,建构了中国新文学的现代品质。

文学为人生的主张给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参与新文学创作的作家抛弃了中国封建文化载道的僵化思维,更新了传统文学的古老观念,增加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他们在作品中生动地描写现实生活的多元风貌,描写现实人生挫折、苦难和人生困扰,文学创作从此成为一项严肃的工作参与到现代中国的历史建构中。鲁迅对国民精神的审视,叶圣陶对教育问题的关注,老舍对社会底层的同情,巴金对家族制度的控诉,钱钟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暴露,构成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的文学叙事,充满了现实主义的精神风貌,也创造了中国新文学丰富多彩的人生图景。

(二)启蒙主义催生文学主题的多元化

启蒙主义产生于西方16至18世纪。15世纪末期,哥伦布航海打破了地球中心说和宗教神权对人的精神桎梏,导致16世纪科学主义的兴起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出现,到17世纪中期斯宾诺莎提出泛神论哲学思想,催促了人类自我意识觉醒。随后宗教改革和经济快速发展使古老的君主政体遭受质疑,18世纪卢梭、伏尔泰等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出现,他们撰写的《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民约论》等重要著作,全面阐释人人平等的社会理念,使“天赋人权”的理念广为流传,“君权神授”的观念被彻底打破。以理性为根基的古典哲学促成了科学意识的全面形成,文艺创作也大量表现人文主义主题,由此带来西方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法国大革命正是启蒙主义运动倡导思想解放的重要标志,其后西方工业的迅猛发展也是启蒙主义科学理性精神带来的历史产物。康德指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于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2页。可见,科学理性意识和自由民主意识是近代启蒙主义思想的核心,也是西方现代性最重要的基石。

中国新青年对现代中国的构想源于西方现代文化的直接影响,文学革命者将西方启蒙主义作为清算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指斥数千年孔孟文化非人的、非理性的多重表现。当“科学”、“理性”、“平等”、“人权”等词语不断进入新文学作家的话语系统,新文学创作与传统文学之间便形成了实质性的差异,科学理性意识的觉醒和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使中国文学精神呈现出全新的现代风貌。文学主题的现代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反思与国民性批判

中华文化自秦汉以后承受了集权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双重重压,西方工业文明的冲撞,给古老的东方农业文明带来了一次自我革新的契机,晚清改良主义者最早睁开眼睛看世界,梁启超希望通过文学改良促成民族的新生,他在《新中国游记》中曾经满怀期待地描述未来中国的美好图景。陈独秀希望通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号召中国青年彻底与封建文化决裂。毫无疑问,中国新文学从一开始便与中国社会变革和文化革新的历史责任联系在一起,几乎所有的新文学作家都试图在新文学的重创中表现出与传统礼教的决裂,表达对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渴求与创建。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清算,对民族劣根性的反思,正是新文学建设的第一步,而鲁迅的文学创作便是清算历史最早的开路先锋。

同类推荐
  • 慈悲与玫瑰

    慈悲与玫瑰

    把空间留给世界,把时间留给自己。这是一本写给孤军奋战者的书。它着重从个体的角度探讨美好人生与美好社会的可能性。面对来自国家与社会的双重重轧,作者分析了“无私心即无公德”“悲观的理性”“不完整的慈悲”“半数人暴政”,并对时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等概念提出批评。作者相信美的激情是人神性的基础。在有关苦难与荒诞的态度上,本书对个体的境遇充满了温柔的同情。欢乐与痛苦都是人命运花园中的一草一木,有着相同的重量。在这里,西西弗斯式徒劳是幸福的。当活着的人看见活着,他推动的不只是大地上的石头,更是天空中的玫瑰。而真正的慈悲,除了面向众生的牺牲,也包括对自我的成全。
  • 与爱一起成长:中国当代大学生情感档案

    与爱一起成长:中国当代大学生情感档案

    由朦胧情意到初恋,到热恋,到两心相许,到托付终身。普天之饮食男女的爱情,不论成功与失败,不论是悲还是喜,只要真正付出了,总让当事人终身难忘,魂牵梦萦。此书是对70余名当代大学生情感经历的口述实录,融可读性、真实性、文学性于一体。此书是对莘莘学子情感个案的实录与刻画,重在故事性。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一扇窗中的世界(唯美阅读)

    一扇窗中的世界(唯美阅读)

    天空中有雨滴滑落,矜持说那是她的眼泪,做男人的悲哀,莫过于真正爱上一个女人,风吹开了云,风却不知将要飘向何方……本书将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书中收录的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一直相信有些遇见是命中注定。
  • 三国名人传说

    三国名人传说

    人们都知道刘备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其实,诸葛亮出山之前,还试过刘备三次哩!徐庶走马推荐诸葛以后,怕诸葛亮不肯出山辅佐刘备,专程绕道隆中对诸葛亮说:“刘备是当今首屈一指的英雄,既宽厚仁义,又礼贤下士,只要诸葛先生出山辅佐,定能施展抱负,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热门推荐
  • 与我温暖

    与我温暖

    首席舞者秦蜀瑜意外深陷一场连环凶杀案,案件扑朔迷离,H市新上任的警署队长潜溪接受此案。感谢一切相遇,他说“希望不久的将来,希望我们不止会是朋友。”离真相越来越近的同时,似乎秦蜀瑜也在向潜溪靠近着。
  • 凤舞九天,帝临长洲

    凤舞九天,帝临长洲

    顾朝歌,郦城顾家大小姐,一朝之间家破人亡。“这是你们欠我的,我自然要一件件讨回来”“小歌儿还是那么暴躁,不过我喜欢”“我愿护你一世周全”“从遇到你那一刻我便知道,你是我的”
  • 谁言寸草心:总裁租我当后妻

    谁言寸草心:总裁租我当后妻

    一生中有三个男人的女人,一个是她爱的,一个是爱她的,一个是结婚的。如果三个男人是同一个人,女人该有多幸福?现实不是!他和她,夫妻,熟悉的陌生人。另一个他,和她,两条直线唯一交汇的一次。他说:“你如果离婚再嫁,一定要嫁给我!”再一个他,和她,她望着床铺说:“床铺太空,除了卧具,还需要一点别的装饰,比如一只毛茸茸玩具。”
  • 萌妻养成记

    萌妻养成记

    药王谷与世隔绝,偏偏却出了个顽劣的桑枝,捣药,下药,不学无术,一,二,三,四五六七……师兄个个绝代芳华,身怀绝技,桑枝挑呀挑!二师兄会背锅,四师兄太温柔……呀,好难选,进了宫后,桑枝才发现,美人多的数不清,想找个执手度年华过日子的男人真难!
  • 虫:虫子的世界

    虫:虫子的世界

    《虫子的世界》是刘慈欣领衔的一部科幻作品集。该书以刘慈欣的代表作《乡村教师(已签约影视)》为主打,文中既描述了人在宇宙中的卑微与渺小,同时又讴歌了人性的辉煌与伟大。在本文中,一位身患绝症的乡村教师与他的一群学生被放在星际战争的大背景下——银河系内正在暴发一场持续了几万年的星际大战,而在地球上,一位将死的乡村教师,却在为他的学生上最后一堂课。一方面是成千上万星系被外星文明毁灭的悲壮画面,一方面则是一位濒死的教师因为大爱而焕发出的生命回光——刘慈欣的作品总是能在不动生色间给人深深地震撼……
  • 穿越后我在山寨当团宠

    穿越后我在山寨当团宠

    穿越当山匪?好吧,也算干回老本行。山寨穷的叮当响,只能开山占地奔小康。日子好过了,几个退休的老寨主还是愁的心慌慌,一心要给她抢个压寨夫郎。老槐树下,几个老头围坐在一起,面前堆着画像,讨论的热火朝天~“这个是一城之主,人称玉面郎,跟咱家侄女算是郎才女貌。”“我看这个也不错,凉京有名的书香公子,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还有这个,少年将军,能文善武,威震四方。”“好好好,都不错,咳~,我看这个什么世子也不错,一表人才······”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寻找生命的感动

    寻找生命的感动

    《寻找生命的感动》是著名散文家安谅先生近期推出的一部散文力作。他以极小的点切入,带人进入广阔的生命体验里,在这里,没有所谓的伟大,庄严,神圣,有的只是一些寻常细微甚至很可能被忽略的风景。尽管他的写作呈现出一种轻盈之美,它又不同一般的心灵鸡汤。在琐碎细小的事物背后,可以看到作者高度的文化自觉。禅意,学识,智慧,以及一种深切的悲悯意识都在这个集子里很好的呈现出来了。同时,我们又在里面看到了一种纠缠之美,生活可能就是这样一种纠缠。对个人经验的珍视,对无法来得及驻足的风景的告别,对世声灯影,浮华人间的复杂感受都糅杂在此书中。
  • 恋恋月城

    恋恋月城

    这是一本长篇小说。小说以成都和西昌为背景,以在成都读大学的邓大仁的视角,讲述一名大学毕业生求职、待业、打工、见习、支教、恋爱的经历,是他从失业自暴自弃、陷入恋爱最终到就业、收获爱情、婚姻的过程;也是他进入农村基层、思考教育发展,观察农村生活以及各色人群生活的过程。
  •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类比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