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000000011

第11章 儒效第八(1)

[原文]

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①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教诲开导成王,使谕于道,而能掩迹于文、武。周公归周,反籍于成王,而天下不辍事周,然而周公北面而朝之。天子也者,不可以少当也,不可以假摄为也。能则天下归之,不能则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离周也。成王冠,成人,周公归周,反籍焉,明不灭主之义也。周公无天下矣,乡有天下,今无天下,非擅也;成王乡无天下,今有天下,非夺也;变势次序节然也。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以弟诛兄而非暴也,君臣易位而非不顺也。因天下之和,遂文武之业,明枝主之义,抑亦变化矣,天下厌然犹一也。非圣人莫之能为。夫是之谓大儒之效。

秦昭王问孙卿子曰:“儒无益于人之国?”

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势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虽穷困冻②,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呜呼而莫之能应,然而通乎财万物,养百姓之经纪。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

“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逾境而徙,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必蚤正以待之也。居于阙党,阙党之子弟罔不分,有亲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

[注释]

①屏(bǐnɡ):庇护。②:同“馁”,饥饿。

[译文]

大儒所起的作用:周武王驾崩时,周成王还年小,周公旦替代成王执政以继承武王治理天下,他担忧天下人背叛周王朝。他登上了天子的宝座,决断天下的大事,心安理得地似乎天下本来就属于他的一样,但天下人却不讲他贪婪;他诛杀管叔,使殷商国都变成废墟,但天下人却不骂他残暴;他全面统治天下,设立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家,其间姬姓诸侯就占到五十三个,但天下人却不说他偏心。他教诲并引导成王,使成王知晓礼义之道,从而沿着周文王、周武王的足迹继续前进。周公旦把周王朝的天下和王位送还给成王,而天下人没有停止朝贡周王朝,周公旦依然当臣子,北面而朝拜周成王。天子这个位置,不能够让年轻的人执掌,也不能够由别人代理行使。有力量担任这个重任,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没力量担任这个重任,天下的人就会背离他。所以故而,周公旦代替成王执政以继承武王统治天下,他担忧天下人背离周王朝。周成王行冠礼,已经成人,周公旦就把周王朝的天下和王位送还给他,以说明自己不灭弃嫡长子的道义。这样周公旦就失去了统治天下的权力,他过去拥有天下,现在没有了天下,这不是禅让;周成王原来没有天下,现在有了天下,这也并非篡夺;这是君权更替的法定次序,受礼法制约而理应这样。故而,周公旦以旁支的身份代替嫡长子统治天下,并不是超越本分,以弟弟而诛杀兄长管叔也不算是残暴,君臣交换了位置也不算不顺。周公旦是靠着天下人的同心合力,完成了周文王、周武王未竟的大业,表明了庶子和嫡长子间的不可更改的关系准则,即使有所变化,但天下安安然然地始终如一。这是除了圣人没有谁可以做到的,这就能够称之为是大儒所起的作用。

秦昭王询问荀子:“儒者对于国家没有什么益处吧?”

荀子答复:“儒者是学习古代帝王、尊崇礼义、谨守自己的职位而且极其敬重他们君主的人。君主要是任用他们,那么他们就会在朝堂有立足之地,而且能够合宜地使用自己的权势;要是不任用他们,那么他们就退出官列重新归入百姓的行列从而老实地做人;无论怎样,他们一定是恭顺的臣民。就算他们贫穷困顿、受冻挨饿,也必定不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财利;就算没有立足的地方,也知道维护国家的大义;就算他们大声呼喊没有人响应,但是他们通晓统治万物、养育民众的纲纪。要是他们的地位权势在别人之上,那他们便是做天子、诸侯的人才;要是他们的地位、权势在别人之下,那他们便是国家的贤臣、君主的宝贵财富。就算他们隐居在偏僻里巷的简陋的破房子中,也没有人不尊敬他们,因为在他们手中真的掌握着治国之道。

“孔子将要就任鲁国司寇的时候,沈犹氏再也不敢在卖羊的当天早上把自己的羊饮饱了,公慎氏把他淫乱的妻子休弃了,荒淫的慎溃氏逃出国境,鲁国卖牛马的也不再虚定高价了,这些道德不好的人必先修正以等待孔子。孔子住在阙里的时候,阙里的子弟一定会将捕获的鱼兽分给那里的百姓,有父母亲的人家就多分一些,之所以如此做,是由于孔子用孝悌的道理把他们感化了。

“儒者在朝堂做官,就能美化朝政;在下面做老百姓,就可以美化风俗。儒者做臣民时就是如此的情况啊。”

[原文]

王曰:“然则其为人上何如?”孙卿曰:“其为人上也,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此君义信乎人矣。通于四海,则天下应之如。是何也?则贵名白而天下治也。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夫其为人下也,如彼;其为人也,如此;何谓其无益于人之国也!”昭王曰:“善!”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

君子之所谓贤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谓也;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遍知人所知之谓也;君子之所谓辩者,非能遍辩人之所辩之谓也;君子之所谓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察之谓也;有所正矣。相高下,视肥,序五种,君子不如农人;通财货,相美恶,辨贵贱,君子不如贾人;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相荐撙,以相耻怍,君子不若惠施、邓析。若夫谪①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贤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万物得其宜,事变得其应,慎、墨不得进其谈,惠施、邓析不敢窜其察,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奸事、奸道,治世之所弃,而乱世之所从服也。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辩士之所不能言也,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②指也。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工匠不知,无害为巧;君子不知,无害为治。王公好之则乱法,百姓好之则乱事。而狂惑、戆陋之人,乃始率其群徒,辩其谈说,明其辟称,老身长子,不知恶也。夫是之谓上愚,曾不知好相鸡狗之可以为名也。《诗》曰:“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有面目,视人罔极。作此好歌,以极反侧。”此之谓也。

[注释]

①谪:同“商”,评估。②偻:通“屡”,快速。

[译文]

昭王说:“这样儒者位居他人的上面,又会如何呢?”孙卿说:“他们位居他人之上,作用就大了。他心中意志坚定,用礼节整治朝廷,用各种规章制度纠正官府的错误,使忠信爱利表现在百姓中。哪怕是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而能够得到天下,儒者也是不会干的。如此,他的道义被百姓所相信,而且传遍四海,天下人响应他就像齐声回答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由于他的尊贵的名声显赫,天下的人都崇敬。故而近处的人都歌颂他喜欢他,远方的人都千辛万苦来投奔他。四海之内就像一家,车船所到,人迹所至的地方,无有不服从的。这就叫作人的表率。《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写道:‘从西到东,到南到北,没有不顺从的。’说的便是这种人。儒者位居他人之下时,是前头所说的那种情况,位居他人之上时,便是刚才所说的这种情况。如何能说他对于人们的国家无益呢。”昭王说:“对。”

先王之道,是仁的最高体现,他是依顺着中正之道来做的。什么叫作中正之道呢?答复说:礼义就是中正之道。道,不是指天体的运行规律,也不是指地壳的变化规律,而是指人们所遵行的礼义法则,君子所循行的原则。

君子所说的贤,并不是他可以做人们所能做到的一切;君子所讲的智,并不是他能清楚人们所知道的一切;君子所讲的辩,也不是他能论辩人们所能论辩的一切;君子所讲的察,也不是他能观察人们所能观察的全部。君子的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观察地势的高矮,识别土地的肥瘠,安排庄稼的种植顺序,君子不如农民;流通货物,分别好坏,辨别贵贱,君子比不上商人;使用规矩,弹画墨线,完备器具,君子比不上工匠;不体恤是非、对错的情况,互相贬抑,互相污辱,君子不如惠施、邓析。要是评估德行确定次序,衡量才可以授予官职,使贤与不贤各得其位,才与不才皆得其官,一切各得其宜,突发事变都得到适当的处理,慎到、墨翟不能推出他们的高论,惠施、邓析不敢讲说他们的诡辩,说话必然符合道理,做事一定符合要求,这些才为君子所擅长的。

做事行动,但凡为有益于社会平治的,就树立它;但凡为不利于社会平治的,就废止它。这就称为正确的立场。知识学说,但凡为对社会平治有益的,就实行它;但凡为不利于社会平治的,就丢弃它。这就称为正确的学说。做事、行为不正,称为奸事。知识学说不正,称为奸说。奸事、奸说是平治的社会所抛弃的,却被昏乱的社会所崇尚。至于世间万物虚与实的互相转化,“离坚白”“合同异”命题的分析,是聪敏的耳朵所不可以听的,是明亮的眼睛所不可以看的,是善辩的人所不可以说的。就算有圣人的智慧,也不可以很快地将它一一说清。不懂得这些,不影响一个人成为君子;懂得这些,也不能阻拦一个人成为小人。工匠不懂这些,不影响他们的技巧;君子不懂这些,不影响他们治理国家。王公大臣们喜欢这些,就会乱了法律;老百姓喜欢这些,就会乱了他们的工作。而那些狂妄糊涂、愚蠢呆笨的人,却一天到晚要带领他们的徒众,四处辩说他们的论说,阐述他们的譬喻引证,人老了,儿子也长大了,还不晓得厌恶。这称为最愚蠢的人。他们的名声甚至还比不上为鸡狗治病的人。《诗经·小雅·何人斯》讲到:“你为鬼,你作怪,看不清你的真样子。你不知羞耻,与人相距没有距离。我作这支善意的歌,来劝告你这反复无常的人。”说的便是这样一些人。

[原文]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

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①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乡也,混然涂之人也,俄而并乎尧、禹,岂不贱而贵矣哉?乡也,效门室之辨,混然曾不能决也,俄而原仁义,分是非,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岂不愚而知矣哉?乡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举在此,岂不贫而富矣哉?今有人于此,屑然藏千溢之宝,虽行而食,人谓之富矣。彼宝也者,衣之,不可衣也;食之,不可食也;卖之,不可偻售也。然而人谓之富,何也?岂不大富之器诚在此也?是杅杅亦富人已,岂不贫而富矣哉?

故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故曰:贵名不可以比周争也,不可以夸诞有也,不可以势重胁也,必将诚此然后就也。争之则失,让之则至;遵道则积,夸诞则虚。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之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故曰: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此之谓也。

鄙夫反是:比周而誉②俞少,鄙争而名愈辱,烦劳以求安利其身俞危。《诗》曰:“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此之谓也。

[注释]

①敦慕:指勤勉、努力地学习。②誉:即“与”,亲近。

[译文]

我想由卑贱变得高贵,由愚蠢变得聪明,由贫穷变得富有,可以吗?回答说:只有学习吧!那些学习的人,将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就叫做士;勤勉努力,就是君子;通晓它,就是圣人。上可以为圣人,下可以为士君子,谁能阻止我呢!从前,一无所知的是乡村百姓,忽然间能与尧、禹相比,难道不是由卑贱变得高贵了吗?从前,考察门外与门内的事情,也茫然不能决断,忽然间能探讨但仁义的本源,分清是非,运转天下于手掌之中就像辨别黑白,难道不是由愚蠢变得聪明了吗?从前,是个一无所有的人,忽然间治理天下的大权握在了手中,难道不是由贫穷变得富有了么?现在有这么一个人,他零碎地藏着价值千金的珠宝,即使靠讨饭生活,人们还是说他富有。那些珠宝,穿又不能穿,吃又不能吃,卖掉吧又不能很快地出售,然而人们说他富有,为什么呢?难道不是珍贵的珠宝的确在他这儿呢?那知识渊博也是富人了,难道不是由贫穷变得富有了吗?

故而,君子没有爵位也尊贵,没有俸禄也富有,不用讲话就被信任,不用发怒就威严;处境贫困也荣耀,孤独地住着也欢喜,难道不是因为那最尊贵、最富有、最庄重、最威严的东西,事实上都聚集在学习过程中了吗?故而说,尊贵的名声不能靠拉帮结派来获得,不能靠自夸吹牛来获得,不能靠权势地位来获得,一定要真正地在学习上下功夫才能获取。争夺名誉就会失去名誉,遇事辞让就会得到名誉;遵循礼义便是积累财富,自夸吹牛便会落得一场空。故而,君子致力于自己内在的思想修为而行动上谦虚辞让,致力于自身的道德积累而在生活中一切都遵循礼义。如此的话,尊贵的名声就会像太阳月亮那般冉冉升起,人们响应他就会像雷声那般一鸣天下知。故而说,君子们默默隐居也显赫,地位低下也荣耀,遇事退让却总能胜人一筹。《诗经》上说:“鹤于九泽一声叫,九霄云外也听闻。”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鄙贱的人就与此不同:他们结党营私,但亲近的人却越来越少;他们用不正当的手段与人争夺,而名声却遭到越来越多的侮辱;他们苦苦地追求安逸与利益,而自身的处境却越来越危险。《诗经·小雅·角弓》说:“那种人不善良,总是抱怨对方,接到爵位毫不谦让,终有一天自己要遭殃。”说的便是这种人。

[原文]

故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无适也。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伛伸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故明主谲德而序位,所以为不乱也;忠臣诚能然后敢受职,所以为不穷也。分不乱于上,能不穷于下,治辩①之极也。《诗》曰:“平平左右,亦是率从。”是言上下之交不相乱也。

同类推荐
  • 宋代《论语》诠释研究

    宋代《论语》诠释研究

    宋代是汉学、宋学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论语》诠释也由汉学转向宋学。在此期间,面对时代的核心议题,围绕当时人的生存焦虑与制度焦虑,各派学者纷纷通过《论语》等经典的注疏、训解与阐释,提出自己的思想观念,架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论语》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兴盛。通过对该时期《论语》注本的研究,梳理《论语》注释自身发展演变的脉络、探讨《论语》诠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与特征等问题,有助于明晰宋代学术思想史的基本形态,特别是有助于考察儒家学术的传承、创新与经典诠释、流传之间的关系,从《论语》学的角度具体把握学术的发展、演变,学派的形成与分化,学术风尚与学术旨趣的变化,学术范式与学术视域的转换,等等。同时,研究宋代《论语》诠释,还可以从经典诠释的角度,考察、探索儒学在不同时代得以传承与创新的内在机制。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儒学的认识,还有助于在当今时代更全面地思考儒学如何发展的问题,从而为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启迪。这正是我们对宋代《论语》诠释予以研究的意义所在。
  • 论语通解(一)

    论语通解(一)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论语》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论语》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修养、品味、境界、见识,可以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忍耐力和处置力。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语言生动,说理明晰,让读者轻松了解《论语》的真正内涵,同时把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 真理求索历程

    真理求索历程

    作者在充分的事实和说理的基础上,论证了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并提出建设天堂般地球的数点构想。作者提出了宇宙科学和哲学新理论。并能很好地认识和解释世界。作者的散文、诗歌辅助佐证着以上理论。这样,我对取消型唯物论还是很敬仰的。但反过来,我认为我的二元中和理论也许没错:(1)灵魂不朽从来没被反证明;(2)即使灵魂随肉体消失而消失,但灵魂不朽作为一种信仰,可让人们的心灵慰藉和道德规范于此生世界中。
  • 人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一种阐释

    人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一种阐释

    本世纪初,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 作为基本原则与方式方法,来处理我国现代化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对人的哲学理论作了的精辟诠释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本书主要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作了阐释;还联系我国学术界有关人的问题(包括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的论争,提出自己的看法。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热门推荐
  • 天网的机械军团

    天网的机械军团

    主角李树是《宇宙》游戏的资深玩家,意外的进入游戏世界成为了游戏中的超级boss,AI虚拟生命,代号天网。随着主角的成长,他发现一批又一批不死的玩家出现在他都星球,原来是游戏公测了!李树用爱感化(物理)了星球上的人类,用人格魅力(利诱)拉拢了玩家,完成了统一,通过人类的智慧迅速发展经济科技等方面,利用玩家的优势成立强力军团,在宇宙中建立了一个机械帝国。李树对帝国高层的一众人类和玩家精英说:你们负责发展和运营,我带着我的机械军团A上去就好了。
  • 大宋守夜人

    大宋守夜人

    特殊部门行动人员崔白,回到繁花似锦的东京汴梁城,加入了强大的大宋特务机关“守夜人”,开始他的谍战生涯。
  • 重生之农女生存指南

    重生之农女生存指南

    扫描雄性不明生物,名:爹,功能:给自己提供能量源,责任范围:爱自己、呵护自己成长、将来给自己找个好人家嫁了。扫描雌性不明生物,名:娘,功能:给自己哺乳,责任范围:爱自己...自己的责任范围:爱爹娘,爱家人。机器人福宝黑屏了,爱是什么?
  • 心灵花园(心灵鸡汤系列书)

    心灵花园(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陌上花落花开

    陌上花落花开

    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两个人,因为一场毁坏壁画的事件而牵扯在一起。他是壁画修复师曲嘉陌,英俊潇洒,单身一枚,初次见她,百般呵护!后来再遇到她,万般刁难!她是古筝乐师江玉华,外柔内刚,命运多舛。江玉华:他们都说你像狗皮膏药一样缠着我。曲嘉陌:你觉得呢?江玉华:其实你比万年胶还粘人。曲嘉陌:对!粘你一万年!陌上花落,斯人已飞逝。陌上花开,故人缓缓归……
  • 狐君殿下很嚣张

    狐君殿下很嚣张

    他是常乐时,对她说,小狐狸,对付敌人,就是要摧毁他身后的倚仗……他是涂山长乐时,对她说,小狐狸,灵药归你,你归我,今后刀山火海你都要陪我去闯……他是涂山长歌时,对她说,小苏苏,你亲我一下,我就告诉你……什么?她居然是九尾狐一脉,有苏氏一族流落在外的千岁辈小女妖?而她更是被他拐骗的……
  • 都市之绝世狂少

    都市之绝世狂少

    老爸带着秘书跑路,是人性的沦丧还是另有隐情?富二代秦东偶得星辰戒指,是偶然,还是注定……纵横都市、无限装逼,且看秦东的狂少生涯!秦东:“狂咋了?怼天怼地怼空气!”
  • 欲胜

    欲胜

    科幻,异能,武术将摩擦出一个可歌可泣的史诗
  • 警官杨前锋的故事

    警官杨前锋的故事

    当过兵,打过仗,从死亡线上幸存下来的杨前锋热爱部队这个大家庭,然而举世瞩目的百万大裁军撤销了他所在的部队。杨前锋依依不舍地脱下了军装,于1986年转业,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同样的工作,有的人只当是一份工作,有的人把她当成自己的一份职业,而有的人把她当着终生追求的事业,不一样的心态,造就不同的人生,请看警官杨前锋的故事。
  • 末世灾变

    末世灾变

    当末世来临之时,是上天的惩罚,还是有人作祟。当异能降临到你的头上,你会怎样人类,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是等待着灭亡,还是拿起武器反抗?当末世出现的时候,人性的深处,展露无遗,是善,还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