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000000012

第12章 儒效第八(2)

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宝,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行法至坚,不以私欲乱所闻,如是,则可谓劲士矣。行法至坚,好修正其所闻,以矫饰其情性;其言多当矣,而未谕也;其行多当矣,而未安也;其知虑多当矣,而未周密也;上则能大其所隆,下则能开道不己若者。如是,则可谓笃厚君子矣。修百王之法,若辨白黑;应当时之变,若数一二;行礼要节而安之,若生四枝;要时立功之巧,若诏四时;平正和民之善,亿万之众而博若一人:如是,则可谓圣人矣。

井井兮其有理也,严严兮其能敬己也,分分兮其有终始也,猒猒兮其能长久也,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炤炤兮其用知之明也,修修兮其用统类之行也,绥绥②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如是,则可谓圣人矣。

此其道出乎一。曷谓一?曰:执神③而固。曷谓神?曰:尽善挟④洽之谓神,方物莫足以倾之之谓固,神固之谓圣人。

[注释]

①辩:通“辨”(办),治理。②绥绥:安然自若。③神:这里指翔实而完备的治国方法。④挟:通“浃”,周到,完善。[译文]

故而能力小而去做大事,就好像是力气小而担子重,只有伤筋断骨,也就没有别的下场了。自己不贤却妄称贤能,这就如同是驼背却爱好升高一样,指着他的头顶而笑话他的人就会越多。故而英明的君主评定各人的德行来安排官职,是为了防止混乱;忠诚的臣子真的有能力胜任,之后才敢接受官职,是为了不使自己陷入困境。君主安排的职位不混乱,大臣有才能胜任而不致于陷入困境,这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了。《诗经》上说:“身边臣子很能干,听从君命不违反。”这就是说君上和臣下的交往不相互错乱。

把顺从习俗当作美德,把货物钱财看得很重要,把保养自己的身体当作最高的道德,这是老百姓的德行。行为合乎法度且至为坚定不改,不由于个人的欲望冲动而扰乱视听,这就能够称之为有力量的士人了。行为合乎法度且非常坚定不移,爱好修正自己所闻听到的道理以矫正自己的性情;他的言论大多恰当但还没有完全明白,他的行为大多恰当但还没有完全稳妥,他的思考大多恰当但还不够周密;上能发扬光大崇高的礼义,下能引导不如自己的人,如此,就可以说他是忠诚厚道的君子了。效法历代众多帝王的法度可以黑白分明,应付时势的变化就像数一二那般容易,奉行礼法遵循礼节已经习以为常到像伸展四肢那般地运用自如,抓住时机建功立业的技巧像预告四季那般准确,处理政事协调百姓的妥善可以使亿万群众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如此,就能够称他为圣人了。

做事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看起来威风凛凛,如此能使自己不会得到别人的侵犯。做事坚定不移,有始有终,对自己的日子心满意足,故而能得到长久的安稳。满腔热忱,坚持道义不懈怠,使用智慧洞察一切,多英明啊,一丝不苟,实施礼法而且严格遵行礼法,安泰自若,掌握礼义制度有根有据,温和快乐,爱好别人的美好言行,忧心忡忡,担心别人的行为违反礼义。可以做到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圣人了。

此种圣人的道德品质产生于专一。什么叫作专一?便是:保持神明与稳固。什么叫作神明与稳固?回答是:能使天下尽善尽美通体皆治称为神明,世间的一切都不可以使它倾斜称为稳固。做到了神妙与稳固就称为圣人。

[原文]

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故《风》所以为不逐者,取是以节之也;《小雅》之所以为小雅者,取是而文之也;《大雅》之所以为大雅者,取是而光①之也;《颂》之所以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天下之道毕是矣。乡是者臧,倍是者亡。乡是如不臧,倍是如不亡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也。

客有道曰:“孔子曰:‘周公其盛乎!身贵而愈恭,家富而愈俭,胜敌而愈戒。’”

应之曰:“是殆非周公之行,非孔子之言也。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履天下之籍,负扆而坐,诸侯趋走堂下,当是时也,夫又谁为恭矣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孰谓周公俭哉!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至汜而泛,至怀而坏,至共头而山隧。霍叔惧曰:‘出三日而五灾至,无及不可乎!’周公曰:‘刳比干而囚箕子,飞廉、恶来知政,夫又恶②有不可焉!’遂选马而进,朝食于戚,暮宿于百泉,厌旦于牧之野。鼓之而纣卒易乡,遂乘殷人而诛纣。盖杀者非周人,因殷人也。故无首虏之获,无蹈难之赏,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声乐。于是《武》、《象》起而《韶》、《頀》废矣。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敌外阖不闭,跨天下而无蕲。当是时也,夫又谁为戒矣哉!”

造父者,天下之善御者也,无舆马则无所见其能;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无弓矢则无所见其巧;大儒者,善调一天下者也,无百里之地则无所见其功。舆固马选矣,而不能以至远、一日而千里,则非造父也;弓调矢直矣,而不能以射远、中微,则非羿也;用百里之地,而不能以调一天下、制强暴,则非大儒也。

[注释]

①光:通“广”,推广,普及。②恶:怎么。

[译文]

圣人,是思想原则的枢纽。天下的思想原则都汇集在他这儿了,历代圣王的思想原则也汇集在他这里了,故而《诗》、《书》、《礼》、《乐》也都归属到他这里了。《诗》所讲的是圣人的意志,《书》所讲的是圣人的政事,《礼》所讲的是圣人的行为,《乐》所讲的是圣人的和谐心情,《春秋》所讲的是圣人的微言大义。因此,《国风》之所以不失于流荡的作品,是由于用道来节制它的原因;《小雅》之所以为小雅,是由于用道去润饰它的原因;《大雅》之所以为大雅,是由于用道去发扬光大它的原因;《颂》之所以成为登峰造极的作品,是原有用道去贯通它的原因。天下的道义全在此处了。顺从道义的就会有好结果,背离道义的就会灭亡。循着道义而没有好结果、背弃道义而不灭亡的,从古到今,还不曾有过。

有个人说:“孔子说:‘周公能够算得上是圣人了!他身份高贵而愈加谦逊有礼,家里富裕而愈加节约俭朴,战胜了敌人而愈加戒备警惕。’”

答复:“这大概不是周公的做法,也不是孔子的言语。武王驾崩时,成王还很年幼,周公保护成王而继承武王,登上了天子的位置,背靠屏风而立,诸侯在堂下有礼貌地小步快跑前来觐见。在这个时候,他又对谁谦让有礼了呢?他全面控制了天下,分设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姬姓诸侯就单独拥有了五十三个;周族的子孙,但凡不是发疯糊涂的人,无不成了天下显贵的诸侯。谁说周公谦让节俭呢?武王征讨纣王的时候,出发的时期是兵家禁忌的日子,向东进军,冲犯了太岁,抵达汜水时河水泛滥,抵达怀城时城墙倒塌,抵达共头山时山岩崩落。霍叔恐惧地说:‘出兵三日已遇到了五次灾害,恐怕不可以吧?’周公说:‘纣王将比干剖腹挖心,还囚禁了箕子,奸臣飞廉、恶来掌权,又有什么不能够呢?’于是挑选了良马继续前行,早晨在戚地吃饭,晚上在百泉宿营,第二天清晨来到牧地的郊野。战鼓一响,纣王的军队就掉转方向倒戈起义了,这样就凭借殷人的力量而诛杀了纣王。原来杀纣王的并非是周国的人,而是依靠了殷人,故而周国的将士没有斩获的首级和俘虏的缴获,也没有由于冲锋陷阵而获得奖赏。周国的军队回去之后不再动用铠甲、头盔与盾牌,放下了各种武器,统一天下,创作了乐曲,从此《武》、《象》兴起而《韶》、《頀》被废置了。四海之内,无不改变思想,因为这种教化而顺从周王朝。故而,外户不闭,走遍天下也没有什么界限。在这个时候,他又警戒谁呢?”

造父这个人,是周穆王时天下最擅长驾驭车马的人,但无车马就不能显示他的技能;后羿这个人,是夏代天下最擅长射箭的人,但无弓箭就不能显示他的技巧;大儒士,是擅长治理统一天下的人,但无百里的国土就不能显示他的功用。如若车子坚固马也精良,却不能用它行路抵达远方,日行千里,那就并非造父了;如若弓弦调好箭杆笔直,却不可以用它去射远处的东西,命中很小的靶子,那就不是后羿了;要是统辖百里国土,却不能用它治理一统天下,制服强暴,那就并非大儒士了。

[原文]

彼大儒者,虽隐于穷阎漏屋,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胜;笞棰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是大儒之征也。其言有类,其行有礼,其举事无悔,其持险、应变曲当;与时迁徙,与世偃仰,千举万变,其道一也。是大儒之稽也。其穷也,俗儒笑之;其通也,英杰化之,嵬琐逃之,邪说畏之,众人愧之。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

故有俗人者,有俗儒者,有雅①儒者,有大儒者。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逢衣浅带,解果其冠,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学杂,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不知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衣冠行伪已同于世俗矣,然而不知恶者;其言议谈说已无异于墨子矣,然而明不能别;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得委积足以掩其口,则扬扬如也;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

法后王,一制度,隆礼义而杀诗书;其言行已有大法矣,然而明不能齐②法教之所不及,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

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今持古,以一持万,苟仁义之类也,虽在鸟兽之中,若别白黑;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疑怍,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是大儒者也。

故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用万乘之国,则举错而定,一朝而伯。

[注释]

①雅:正。②齐:通“济”,补救。

[译文]

同类推荐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科学与无神论文集

    科学与无神论文集

    将无神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构建成型,是我们当前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的特殊需要,是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科学研究无禁区,唯真理是从。世界上究竟有鬼神还是无鬼神?我们至少不能误导青年学子。本书内容包括:对邪教的揭露和对人体特异功能的批评,宣扬科学精神;对“文化传教”的审视和“宗教渗透”的关切,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以宗教信仰自由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宗教问题的探讨。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贤们在生活中总结提炼出许多短小精悍、能够启发心智的名言佳句。这些千古名言,巧譬妙喻,明理析奥,以其思维美、内容美、语言美一向为人们欣赏和传诵。它们不仅仅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处世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居官从政、治家劝学、待人接物、修身养性必备的宝典。它们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总结了人生的宝贵经验,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经过几千年的积淀,这些名言佳句遍及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志、求学等各个领域。它们犹如人生路上的灯塔、路标,照耀着、指引着人们探求的方向。学习和掌握这些处世智慧,有益于立世修身,有利于处理人际关系。我们深信,圣贤之言不是枯燥无味的教条。读此书,你会发现这里有朴实真挚的人生经验、厚重深刻的心灵哲学、广博圆融的处事智慧。读此书,不是在单纯地体验和回味某句话的力量,而是在和一个个圣贤先哲的伟大灵魂交流。希望这部圣人贤哲智慧的人文读本,能够让你在面对任何人生困境时,都可以找到心灵航海中的指南针,给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思维水平发展的龙头代表,明确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客观地位。这是建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基,也是掌握辩证方法的控制原点。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热门推荐
  • 我有一间吃货食堂

    我有一间吃货食堂

    【单女主】【轻松】【日常】【美好】在一处偏僻的街道上,有着一家神奇的吃货餐厅,凡是来到这里用过餐的客人,都会想起一些自己曾经想要记住却又被岁月冲刷的美好事情,不管来的是什么样的客人,只要在这家餐厅用过餐后,脸上都会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在这里,爱和美好的故事永不凋零……
  • 昔旬

    昔旬

    什么是爱情?如果在我而立之年,我只能用这本故事讲述下如同见鬼一般概率的真爱。
  • 学术辨

    学术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田园弃女很嚣张

    田园弃女很嚣张

    她是现代集千万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天之骄女,却被一架飞机送回了千百年前。破屋烂墙,缺衣少食?看她一双素手扭转乾坤,发家致富。相公冷落?她强行上位;姑姐陷害?她将计就计!庶母凶狠?一巴掌甩过去:“能动手的,老娘从来不吵吵!”
  • 全真清规

    全真清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以生死之名

    以生死之名

    在一个下位面,叶一以捡破烂为生。为了成为一方霸主,他踏上强者之路。此大陆,唯神独尊。不成神,终为神仆。
  • 毓秀

    毓秀

    真假千金对决。真千金重生逆袭,化身灵师,活出真实的自己!
  • 翊国传奇之留梦

    翊国传奇之留梦

    那日,红烛映衬你的面颊,我便知,你是我今生唯一的牵挂,纵使负尽天下,我也绝不愿负你分毫,我供千山,予你踩踏,我供万水,予你嬉戏,我供天下,任你撒野。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这本《中国近代史》是民国二十七年五、六两月起草的。那时作者已辞去驻苏大使的任务,还未恢复行政院政务处的职掌,在汉口有几个月的安逸,于是趁机写了这本小书,也是作者对我国近代史的观感作一个简略的初步报告。作者写这本书,目的在于,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那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主要包括《剿夷与抚夷》《洪秀全与曾国藩》《自强及其失败》《瓜分及民族之复兴》4个章节,从英国试图打开与中国的邦交开始,记叙了那个年代的近代史,对现在研究那个时代非常有意义。
  • 壁炉山庄的安妮

    壁炉山庄的安妮

    安妮已经是有着六个孩子的母亲了。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有些有趣的小故事,尤其是性格迥异的孩子们的童年趣事,如同珍珠一样串起来,让这本书显得温馨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