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700000010

第10章 历史一路烙下的商道印痕(3)

成都府知府的张咏开创了由地方政府发行纸币的先例,在宋太宗淳化年间(990~994年)开始在四川流通。

成都在中国乃至世界货币发展史上都有相当的位置,就在于1000年前成都诞生了它独有的一种货币,而这种货币开创纸币的新时代,亦即信用货币的诞生。而这种货币便是成都制造的交子。

纸币的雏形,在我们这个好古的国度,可以推到西周的“里布”。只有到了宋初即公元10世纪末叶至11世纪初,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这种货币的发行,最初由成都的16户富民主持。此时距宋平四川才30年左右。这16户富民的资产不可能在30年左右发展到足以创造一种崭新的货币,他们在前后蜀时期其资产一定经历了一个积累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也就不会出现纸币。

就交子纸币的来龙去脉,我们在上节中已经间接地说到,由于四川产铜甚少,只有铸铁钱以利流通,后蜀孟氏政权即铸有“广政通宝”铁钱流通,宋平蜀后便铸铁钱“平蜀钱”,且铸量甚大。笨重的铁钱加重了商贾携带之不便,从而增加运输成本,导致了商品竞争力的相应下降。

小铁钱每10贯重65斤,小铁钱10当铜钱1,因此买一匹布要花铁钱2万,重达130斤。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额的往来,不利于成都物品输往外地,因此纸币的出现对于缓解商贸往来,尤其是远程贸易往来的不便,有特别的功效。

于是乎,纸币的诞生便呼之欲出。交子的发行,是成都16户富民率先吃螃蟹的结果。中国素来是个重农抑商的国家,对商业的漠视,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一个原因。纸币的发行,为商业的发展开拓了一条便捷的新路,交子的一些发行及管理原则,仍算得上今天金融管理的前驱,如最高限额和发行准备金等。

难怪乎,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成都,见到一张小小纸币竟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令其大感惊诧:“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

交子对后世的影响,冉云飞先生把它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对等齐观,他如是高度评价:“交子的发明和都江堰的修建一样,是成都人为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作出的特殊努力,由这种努力所带来的泽惠之深度和广度,却是世界性的。”

冉先生对交子的溢美之词不仅于此,他还陈述到:

“交子的诞生不只是经济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印刷史、出版史乃至版画史上的重要一页。再者,此前在四川有着悠久历史的信用事业也为交子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如唐朝的飞钱与早期的交子,均是汇兑票据,当然只有当其信用价值确立时,交子进入流通,用于支付,真正的纸币就诞生了。”

然而祸不单行的是,宋哲宗时再与西夏交战,军费开支大增,因而大量增印交子以弥补,同时又没有足够的准备金以便兑换,于是交子的信用日趋低落。

作为信用货币,其没有信用将是致命的。后来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但其弊端仍然是准备金不足,信用度不够,加上滥发钱引,导致钱引的实际

价值只有其票面价值的十分之一,因而官方采取停止兑换旧钱引和限制发行量的办法,这种对民间的残酷掠夺,被称为“以挽救钱引的信誉危机”。

到了南宋绍兴末年,四川钱引的准备金仅有铁钱70万贯,只是纸币发行量的不到2%,而每年的铸钱量仅10万贯,不足以缓和钱引和铁钱比价大幅度下跌的趋势。官方用增造钱引的办法以弥补越来越大的财政支出漏洞,把损失直接转嫁到四川人民身上,导致南宋末年四川民生凋敝、百业萧条。

彼时离元军全面击垮宋军已为期不远了,寿终正寝的时刻已然来临。

$大病初愈的成都,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

宋末,元军三次攻打成都,两次被蒙古军攻占,第一次“城未破”,第二次“郡城焚荡,城市残破,故家文物,荡然无存,人口凋零,十丧其八。”三次打击,使富裕的成都大伤元气。元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虽仍以成都为四川行中书省的治所,但工农业生产遭受破坏,商业极度衰落。

南宋后期,发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宋蒙(元)战争,从绍定四年(1231年)蒙古军队第一次攻入四川起,到1279年四川为元军全部占领止,长期而残酷的战争使四川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躏和破坏,人口由200多万锐减到10余万,经济残破,满目荒凉。成都这座通都之邑,被蒙古军攻破抄掠后,也几乎成了瓦砾之场。正如虞集《道园学古录》所述,宋元战争使“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

这是成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时期。

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为了加强对中国的统治,设立了严密的戍镇系统,在许多要害地方都驻扎有重兵,成都也是元军驻守和重点经营的“天下腹心”之地。在战争中遭到毁坏的成都,又逐渐得到了恢复,人口有所增多,城市经过重建,水陆交通和商贸活动也日渐活跃。

这个时期,大病初愈的成都,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来成都应该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前后,他受忽必烈派遣,由大都(今北京)出游,经阳曲(今陕西太原)、长安(今陕西西安),辗转来到成都。我们今天得知这位历史人物,是从他的震惊中外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中知道的。在该书第113章《成都府》一章中,马可?波罗这样写道,“(成都)昔是强大都市,历载富强,国王多人为主者,垂二千年矣”,“此州昔有一王,死时遗三子,命在城中分地而治,各有一城。然三城皆在都会大城之内”。作为一位异乡的匆匆过客,我们没有必要把他的文字当做经典,但对那个时代本来遗存不多的文献来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一大川,经此大城。川中多鱼,川流甚急,广半里,长延至于海洋,其距离有八十日或百日程”。这些记载,已经成为《马可?波罗行纪》描述成都最为经典的句子,“此川之宽,不类河流,竟似一海”,锦江船舶众多,商贾乘船“往来上下游”,打鱼的渔船拉网捕鱼,“世界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盛者”,以至马可?波罗不得不声明:“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也。”历史上的锦江是成都的动脉,不但哺育着成都人,还是一条繁华的水道,而元代成都则是河运的黄金时代,百舸争流,千舟竞帆,汇聚成了锦江的财富海洋。

看得出来,这位千里迢迢而来的欧洲人,对成都的印象还不错,对此时的成都也不泛溢美之词。只可惜他的文字只限于万里桥与锦江一带,对于我们了解元代的成都风貌很有局限性。但也够了,因为

这个时候,万里桥与锦江已经是成都最繁华的地方了。

由陕西向西南旅游经过成都的时候,成都又依然是一幅天府之国的情景了。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成都是“一座壮丽的大城”,“全城方圆三十二公里”,“市内的河上修有大桥,并有房间和铺子经营各种生意”。“沿河两畔和邻近的地方,有着许多市镇和要塞,河中船舶舟楫如蚁,运载着大宗的商品,来往于这个城市”。还说“这个省的居民信仰佛教”,“居民以务农为生,城市中有许多制造业,尤其能纺制精美漂亮的布匹、绉纱或绫绸”。但这个地区也是“野兽麇集之处”,可见当时的繁华还是有限的,人烟并不稠密,战争的疮痍并没有完全消失。

元代对成都的经营,主要出于军事屯驻和加强统治的目的,在此期间有大量的蒙古人和回族人入居四川,促进了多民族融合的趋势。在经济文化方面,成都由于饱受战争的创伤,一直未能完全恢复,直到明代统一全国后,成都才又完全恢复了往昔的繁荣。

$明清以来,短暂的繁华和长久的等待……

真可谓命运多舛,自元而至明清,蜀中多遭战乱,结束了成都长达千余年持续高速发展的美好时光。

至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张献忠第二次攻占四川,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加之瘟疫流行,顺治三年全城被毁,成都人口锐减,“十室九虚”,四川巡抚官署也迁往保宁府,成都商业再次遭到严重破坏。

可以说,自明末清初,成都商业都处于漫长的衰落时期。数十年旷日持久的战事,将昔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繁华赛江南的成都变成了十室九空、野兽出没的废墟。

清初,康熙皇帝多次下诏,鼓励移民入川,明令入蜀开垦者,6~10年得免课税,吸引两湖、广东、福建、江西、贵州、陕西等省的许多民众相继入川,长达百余年的向四川大移民,史称“湖广填四川”。

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成都人口始有恢复。在以后的200年间,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人口陆续增加,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慢慢恢复,商业也开始有了生机。

大规模的移民使成都居民籍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外来移民占绝大多数,土著居民只占极少数;外来移民又来自10多个省份,成都变成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五方杂处”,重新熔铸了成都人的开放性格。各地移民共同为恢复、发展成都的经济文化贡献力量。乾隆以后,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西蜀沃土又重新成为天下大粮仓。

在清前期的移民运动中,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及其种植技术被带入,如玉米、红薯、马铃薯、甘蔗、烟等;一些新的手工业、加工业技术被引进,如制糖、制烟、织布、制茶、酿酒等,使得成都经济更加多样化发展,推动了成都从经济复苏走向经济繁荣的步伐。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结点,文化繁荣的背后一定是商业昌盛。无论是3000年前,还是3000年后,成都都是商都。

康熙帝身后的清朝,被后世称为“盛世”。诗人柏桦也特地写过一些感人的诗句:“在清朝,安闲和理想越来越深,牛羊无事,百姓下棋……”

清代的洋务运动,使成都形成新的

商业中心。至清代中叶,由于外地商人纷纷来成都经商,来人多的省份先后设立了作为洽谈生意、交流信息、联络友情的会馆,计有陕西会馆、河南会馆、山西会馆、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北会馆、贵州会馆、湖南会馆、福建会馆、安徽会馆、浙江会馆、广西会馆等30多处,这些会馆标志着成都商业进入又一个繁盛时代。

这种繁盛时代的另一个标志,可以从傅崇矩所著的《成都通览》中显现出来。该书记载,清宣统元年(1908年),成都人能接触到的省内工业品种类繁多,涉及纺织品、木器、竹器、工艺品、药品、农业机械等方方面面,来自全省各州县。比如,江津的提花麻布、漂白斜纹布,奉节的黄杨木细梳、各色布匹,新繁的棕叶仿宁波凉鞋、慈姑粉,内江的蜜饯糖食、织花羊毛毡,叙永的竹席子,夹江的细篾衣箱、细篾帘子、细篾挑箱,合州(今合川)的制革靴、桃片,江油的石炉、石椅、石桌、石屏,德阳的篾丝扇子、蜂窝桌幔、斜纹操鞋,岳池的细灯草席子、细青布白布,灌县(今都江堰)的竹黄,绵竹的花布、仿造古鼎古瓶、梳子、篦子,渠县的砚台、瓮器,什邡的各色湖绉,云阳的黄杨木筷、毛葛巾,以及泸州的雨伞、风肉、织布机等。

《成都通览》又载,清末有69个行帮,其中,以油米帮、丝绸帮、药材帮为最大,都在300户以上。不仅形成了一些商业区,如商业场、春熙路、东大街等,还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和销售某些手工业产品的专业街市,如昌福馆的银丝器皿,东御街的铜器,染房街的骨器,科甲巷的刺绣,福兴街的制帽,纯阳观的布鞋,御河沿街和半边桥的织锦等。

从宋代沿袭下来的各种货市也有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青羊宫的花会,汇集各地物产,“栉比竞赛,游人如织”,成为四川省的第一大交易会。当时。成都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之广泛,还可以从遗留至今的一些街名得到印证,如盐市口、牛市口、羊市街、草市街、骡马市、簸箕街等。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沿海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成都也出现了一些近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工商企业。特别是清末推行“新政”,在“振兴商务”、“收回权利”的口号下,四川商务局(后改劝业道)在成都建立总商会,兴办劝业会,修建劝业场(后改名商业场),成都商业再次趋向繁荣。

《成都市志?商业志》载,民国初年,四川战乱较多,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倾销,不仅使成都原有的手工业生产处于奄奄待毙的境地,而且也窒息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以后,川政统一,市场稳定,稍见繁荣。

抗战后期,特别是胜利后内战复起,通货膨胀,市场紊乱,工商百业大多倒闭破产,就连久负盛名的丝绸业,也有90%以上的织机停产、机房倒闭。

成都虽然自清同治三年(1877年)就有近代工业出现,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仍只有几个行业的34家小型工厂和900多家手工业作坊,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在工商企业营业额中,商业占78%,手工业占13%,现代工业仅占9%。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官僚、军阀和地主豪绅们,却把敛聚的大量钱财倾注于金融业和商业,从事投机倒把、囤积居奇活动,又导致了金融业和商业的畸形发展。以1949年为例,此时成都市有官办和私营的银行、钱庄、保险公司104家,其中官僚资本拥有巨资,操纵着金融和市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大受限制。而商业中又以绸布、百货、首饰、高级服装、餐馆等6个行业为最盛,它们的营业额占总额的40%,一向以成都为集散地的川西土特产,如药材、茶叶、皮毛等,仅占15%。

新中国成立前夕,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又导致了消费格局的巨大变化,整个市场一片萧条。

皮之不存,毛将焉乎?即使再繁花似锦的成都,也随着一个王朝的轰然倒塌而进入了另一种境界。从而等待着时机到来,再次崛起。

一次次备受打击,一次次再次崛起,成都商业文化的不屈与不挠,令人击掌。

锦绣,不光是一个丽词,或许也是两种最贵重的商品。

锦江、锦城、锦里、锦官驿……带锦字号的名字,给成都商业带来了锦绣华章。

成都织锦、刺绣、制盐、冶铁、兵器、金银器、漆器等手工业很发达,带动了商业繁荣,故筑“少城”以成市。

西汉时得都江堰之利,成都织锦业天下闻名,故又专门修筑锦官城,即织锦大街坊,城中设“锦官”。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称:夷里桥南岸……其道西城,故锦官也。锦江,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名曰“锦里”。

蜀汉时诸葛亮说:“决敌之资,唯仰锦耳!”是时,丝锦已成为军费的主要来源,可见织锦之盛。

锦官驿,汉时就有的老地名。因蜀锦发达,两江汇合处专设驿站发货水陆外运。

《钗头凤》《一双绣花鞋》,以及年华、前程、山河、文章、华章、大地 、云彩……为什么所有的事一沾上锦绣就变得如此迷人又如此惑人?

同类推荐
  • 出轨:娃哈哈与达能的中国式离婚

    出轨:娃哈哈与达能的中国式离婚

    娃哈哈与达能合资11年来,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这起合资事件一度被外界评价为达能跨国并购案的得意之作。然而2007年初,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却引爆了合资双方的商标所有权之争。随后,娃哈哈与达能展开眼花缭乱的攻防战,使得这桩貌似美满的“跨国婚姻”彻底破裂。在它们背后,有着怎样的爱恨情仇?
  • 大繁荣

    大繁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业与增长理论全球权威学者;数十年磨一剑,中英文同步出版;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为什么经济繁荣能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某些国家爆发?它不但生产了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带来了人们的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 华尔街风云50年

    华尔街风云50年

    本书是关于草创时期华尔街的著作,亲自讲述了华尔街在1857-1907年期间飞速发展为世界金融中心的过程。亨利·克卢斯是十九世纪末美国金融行业领导者,他将自己在华尔街50年的经历和盘托出,生动而有趣地描述了华尔街草创时市场的疯狂和投机者的敏锐。这部严谨客观叙述华尔街历史的著作,向我们揭示了华尔街的市场规律和整个金融市场分析的方法,让我们通过了解华尔街的初创史把握整个世界金融市场,并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建议和投资经验。
  •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

    《男人要懂经济学》涵盖的经济学现象比较广泛,绝大部分都是用事例在说明经济学中的现象,包括经商、职场、投资、生活等方面,很多人在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以后,无论是做事还是生活,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正确且开明的经济学知识,会帮助你生活得更好。
  •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

    面临不计其数的决策与判断,我们都希望能有一种终生受用决策依据和思维方法,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人人都希望懂得一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国的经济崛起,在这之间,经济学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梁小民教授以通俗、简介的语言,通过分析一个个经济事件,让我们一本书轻松读懂世界经济局势,让我们在面临某些问题时能够更加睿智、理性地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热门推荐
  • 纠结

    纠结

    杨瑟躺在床上,其实她早就醒了,或者说她压根儿就没睡踏实,更不说深睡眠了,最近几天她一直这样。她盯着头上的吊顶,那无比熟悉也略嫌简朴的吊顶,心里不停地琢磨那几件事,这些事成了她近些日子最闹心的事。她不知道,是事找她,还是她找事,反正她心里总是装着一些七七八八的事,前一拨的事还没弄清楚、整明白,后一批的事又接着来了。整个脑子,就成了一家商铺,批发的、零售的一股脑儿地涌进来,她都得接受,都得打理,都想把它们理清楚。有时她也想过,何必成天把脑子弄得满满的,该吃吃,该睡睡,但她怎么也做不到。稍一消停,那些事就来了,拼命往脑子里钻,她得马上腾出库容,迎它们进来。
  • 大学是座城

    大学是座城

    最具实力的新生代作家韩梦泽,“成长三部曲”收官之作。三段大学故事,将高校“生态圈”横陈于眼前。一座城池中的爱恨缠绕,一群人的青春史诗。带你回头看,这里的正直与欺骗、追梦与幻灭、成长与疼痛。
  • 黑科技掌门人

    黑科技掌门人

    IT互联,通讯制霸,大国重工。我们不生产科技,我们只做科技的搬运工。书友群:545501406。
  • 于时光深处遇见你

    于时光深处遇见你

    叶欣然曾经对顾廷言说,“我今生最大的梦想,不是荣华富贵,也不是功名利禄,而是能和你共度余生。”可她等了七年,却还是错过了。就在她决定放下时,顾廷言却又毫无预兆闯进了她的世界……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爱着他,所以她只好一次又一次的躲避。可躲来躲去,她才发现,原来一切早已物是人非……长大后才明白,原来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 升级成神之独霸异界

    升级成神之独霸异界

    一觉醒来齐天发现自己身处异界,还拥有了一身强横的光明之力!作为上帝亲传弟子,圣力纯净无比,亡灵?恶魔?抬手间便让你们化为飞灰!胸前圣银十字印记,蕴含无上力量,强者?美女?纷纷拜倒在他脚下!可只有这些怎么过瘾?齐天要的就是,统一一切信仰,异界独霸成神!
  • 千里寻妻记

    千里寻妻记

    一朝穿越,却发现别人下药,又不小心怀了个孕,只能带娃闯江湖。三年后回来报仇,萌宝跑来说:“娘亲,有个自称我爹的人要娶你。”某女:“那是骗子。”某宝:。。。注:1V1,架空,有私设,背景、人物无原型。百分百纯甜文。
  • 密爱燃情,总裁的影子恋人

    密爱燃情,总裁的影子恋人

    他说:“我会一直爱你。”可他却娶了她的姐姐。他说:“你只能是我的。”便将她锁在身边。什么是爱?情深却已陌路,爱如潮水永不回……
  • 愿你生如夏花之绚烂

    愿你生如夏花之绚烂

    十八岁之前,柳唯夏做过的最大胆的一件事,就是三更半夜时,出动了自己衣柜里布料最少的一件裙子,敲响了她爸隔壁房间的门,在里面的小男孩儿耳边轻吹了一口气,“嘿,喜欢我吗?”可是某个不解风情的狗东西,一脚就把她给踹了出来。十八岁时,她做过的最大胆的一件事,还是三更半夜,不过没出动裙子,只在身上裹了一个浴巾,敲响了她爸和继母隔壁房间的门,用水汪汪的大眼可怜兮兮地瞅着他,“我浴室的花洒坏了,能不能……”让她欣慰的是,他这次倒是没赶她,没踹她,而且还特别主动地把她给扯了进去。
  • 风雨球途

    风雨球途

    两个迷茫的大学生遇到一群天赋异禀的山村孩子,开始了一场追逐足球梦想的旅途。他们在迷茫与矛盾中起步,在物欲和名利中挣扎,在理想和热爱中坚持,最终走向殿堂。这不仅是一个关于足球的故事,更是在这个时代中迷失群体找寻自己人生的故事。
  • 我,即是领主

    我,即是领主

    帝国腐烂、纷乱迭起。在阴谋诡计中,万年前的某些东西似乎在苏醒,是诅咒还是力量?弗林德召集骑士,率领子民走上一条不息之路!——当全世界都在高呼弗林德的时候,我的脚步才会停止。——弗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