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700000020

第20章 庙会播种下的芸芸商机(1)

$当寺庙与信众相遇

常常见到一些老者写一些民国时期的趣事——最令他们难忘的,总是少小时随大人逛庙会的那份热闹与惊奇。

有了寺庙,就有了信众;有了信众,就有了商机;有了商机,就有了市场。对于这个市场,我们得为它取个名,这个名雅致一点称“庙会”,通俗一点称“庙市”。

由于有了市,参加庙会的人就不仅仅是信众了,还有不排斥佛教、道教的本土及外地游客。

进一步说,庙会就是对人们聚集在道观寺庙或其附近,周期性定时开展包含有祭神、娱乐、购物和餐饮等内容的主题活动的统称,如北宋开封大相国寺庙会、明代北京都城隍庙会,和今天的成都大庙会;再如5月的成都大慈寺药市,2月的成都青羊宫花会。

成都大慈寺前、东大街上的夜市不属于庙会,因为这个夜市是1年365天都不歇市的常设市场,而不是周期性的定时活动。

成都灯会除新中国成立后办了35届的青羊宫元宵灯会外,其他的也不是庙会——因为有灯无庙。资料显示,清嘉庆年间,成都城内自正月初一晚上起,寺院、街户就被百姓们挂上了各种各样的灯笼,称为上灯。灯会从初九晚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六。生活于康乾盛世的蜀中奇才李调元在《正月十四至成都是夜观灯》中写道:“试灯节届渐闻声,次第鳌山压锦城。十字楼头星共灿,万家门口月初明。”那时的灯会是一种普遍的活动,所有的寺庙,所有的街道,所有的河道,都是灯会的现场。这也不是庙会。

当然,有些庙会似乎也是灯会——但究其实质,辉煌的灯火,仅仅是对庙会作出的炫目而豪华的托举与映照。

市场选择寺庙为载体除看好信众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寺庙安全。在寺庙的庇佑下赚钱心境是怡然的——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警察、城管、小偷,谁不敬畏神灵?再者,寺庙与市场结合,也是双赢的——市场的聚集效应及心理让寺庙的香火更旺了。

另外,庙会还是儒、释、道三种力量号召、吸纳各自信徒的平台。因为这个,办庙会,各个寺庙求之不得又非办不可。

还有,人需要欢娱和欲念,但又不能忘乎所以。这样一来,禁忌和习俗出现了——庙会正是宗教功能对世俗生活的掣肘与博弈。

东汉张道陵在成都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之后,逐渐有了围绕严真观、玉局观、青羊宫等道教宫观平台形成的各个庙会,著名的包括二月十五青羊宫花会、三月三学射山至真观蚕市、玉局观药市、灌口二王庙川主会(今都江堰朝拜李冰的放水节)等。这一时期是成都庙会功能逐渐齐全的阶段,已经具备了后世庙会的雏形,但宗教意义仍大过了民俗意义。(史幼波《佛

有了寺庙,就有了信众;有了信众,就有了商机;有了商机,就有了市场。对于这个市场,我们得为它取个名,这个名雅致一点称“庙会”,通俗一点称“庙市”。

道文化与成都民间生活》)

汉魏以后,成都佛教渐兴。晋唐,成都地区已经陆续有了如石犀寺、新都宝光寺、龙泉驿石经寺、大慈寺、万佛寺、多宝寺、圣寿寺等名寺——自此,佛教类庙会出现。

唐宋,成都佛教高度发达。以青羊宫为核心的庙会已让位于大慈寺。佛教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纠合在大慈寺找到了最好的展示舞台。至真观道士历来有祈乞田蚕风气,唐高宗时,至真观道士王晖“好为人相蚕种,遥知丰损”,以至人群蜂拥,蚕市大兴,年年相袭。不唯蚕市,成都各市皆兴。陶宗仪《说郛》引唐宋《成都古今记》称:

“正月灯市 二月花市 三月蚕市

四月锦市 五月扇市 六月香市

七月七宝市 八月桂市 九月药市

十月酒市 十一月梅市 十二月桃符市”

这些“十二月市”中,除少部分属纯集市外,大多是依寺举办的庙会。其实,庙会也不尽是一家寺庙独有的垄断产品(活动),如蚕市,除大慈寺(二月八日、三月九日)办得最有影响外,圣寿寺(二月十三日)、龙女祠(三月二十七日)、严真观、宝历寺(正月十五、二月二日)、龙兴观(三月三日)、通真观、乾元观等10处亦有。宋代蚕市不仅多,还大。宋人黄休复《茅亭客话》记载:“每年正月至三月,州及附近郡县,循环一十五处,耆旧相传。因之货蚕农之具,及花木果草药汁物。”宋词人张仲殊在咏成都蚕市的《望江南》中写道:“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

得益于陆游的诗文,我们得知宋代成都还有一个在正月七日举办的庙会,叫圣寿寺麻子市。“昔在成都,正月七日圣寿寺麻子市,初春行乐处也……乐事新年忆锦城,城南麻市试春行。”

孙跃中在《从花会到劝业会》中说,宋时每年九月九日为道教九皇会,成都人此日游玉局观药市,“柳月珠帘卷,花市春风绣幕褰”。其盛况堪比二月青羊宫的花会。“其时,商旅辇货而至者数万,珍织之玩悉有,受用之具毕陈”。

文庙西街石犀寺,曾为宋代蚕市所在地,极盛时发展为36院,与大慈寺东西并峙,号为成都第二寺,明清时,逐渐衰落。同治十三年,四川学政张之洞奏准以此地建尊经书院。

明清一代,受战争与新学的影响,成都寺庙、庙会多有折损,但后又得益于“湖广填川”的修补,终致把唐宋以降各庙会承续了下来。有人统计,成都城内清代恢复的传统庙会集市约有17个,大慈寺仍为扇市、七宝市、药市;圣寿寺花市、蚕市、麻市;花市在城西青羊宫与新南寺。

古时,城外的集市被呼为草市。由此想来,设于清嘉庆二十年、至今人气十足的新都县木兰寺二月二的木兰会(种子会),也当属草市之列。

——古人也许没想到,较之城中大市,城外草市的生命力更加

过去,成都城外的乡村庙会遍地都是,如龙泉驿,三月初一洛带城隍会,三月三洛带燃灯寺前川主殿抢童子,端午后龙泉镇天师驾会。龙泉驿最隆重、最盛大的庙会是每年冬月十五日开山门起,至次年三月十五日止昼夜举行的石经寺期山会。

如都江堰,有正月初九徐渡马祖寺上元会,正月初十大兴朝街会,正月十六龙溪天官庙会,二月初一青龙东岳庙会,三月三玉堂童子会,四月二十八石羊药王庙会,六月六蒲阳雷祖庙会,七月七金马碧山寺会等。

不同的庙供奉祭祀有不同的神。在乡村,庙会期间,各行各业供奉的神祇会借庙会平台纷纷登台亮相,安享本土信众一年一度的虔诚迎拜。这些神祇中,有菜行陶朱公,屠行张三爷,木行鲁班,糖酒行杜康,水食行雷祖,染房业梅葛二仙,土布业织机圣母,等等。

笔者朋友余茂智在《庙会,成都社会风俗的百科全书》一文中写到了草市:“对乡人而言,逛庙会也许是他们一年中最为享受的一种快乐和幸福——先到寺庙道观焚香祈福,然后到物资交易区去看看各类商品;之后看戏,看了戏再到小吃摊上吃碗酸辣粉,品尝一下兰州的拉面、新疆的羊肉串;兴致所至,或许就买上一件新衣裳,衣裳口袋再揣上些外地的酥脆京果,趁夜色未降,哼着刚听来的戏中唱段或歌谣,回家去了;是夜,或许就梦见了白天所见的繁华,或者就梦见了神灵遂愿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应该说,早在更远的佛教尚未传入中国、道教也未创立的先秦时期,成都地区就有了庙会的萌芽,其渊源可以上溯到古蜀国时期的国家祭祀活动。

三星堆在挖出大量祭神用品的同时,也就挖出了古蜀人群聚活动即“庙会”的侧影。

社祭的社不但是一种信仰单位,还是社会基本组织单位。上古时期的社祭活动是中国庙会产生的主源。祭祀之日,部落中人且歌且舞,吞肉灌酒,大乐大欢。这样的场合,自然容易产生庙会,蜀地则更易,因为蜀人善歌舞、喜吃喝、爱逸乐,还长于以货易货的交易。

《华阳国志?蜀志》透露了蜀地第一座祠宇的消息。“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而后市的蚕市则在古蜀第一代先王那里寻到了自己的源头。“蚕市盖蚕丛氏始为之俗,往往呼为蚕丛太守”。(元费著《岁华纪丽谱》)

:“蜀有蚕市,每年正月至三月……耆旧相传,古蚕丛氏为蜀主,民无定居,随蚕丛所在致市居,此之遗风也。”(宋黄休复《茅亭客话》)

$大慈寺=大庙会+大狂欢

提到庙会,不得不提古称“震旦第一丛林”、唐代成都第一大佛寺“大圣慈寺”的“市”。

尽管按照宋代普济《五灯会元》所载印度僧人宝掌“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推算,大慈寺约为3~4世纪间始建,但最先和大慈寺产生某种联系的名人当为《西游记》人物唐僧的原型玄奘。

唐武德元年(618年),三藏法师玄奘从长安到成都,随宝暹、道基、志振等法师学习佛教经论。他究通诸部,常在大慈、空慧等寺讲经。不知不觉中4年多的成都光阴就过去了。玄奘在大慈寺律院受戒并坐夏学律后,从东门上船,泛舟三峡,取道荆州至长安,实现他赴西天取经的惊世之举。

时间到了唐天宝十五年(756年)。一位和大慈寺注定产生某种联系的至显至贵者出现了,他就是那位庙号玄宗的李某人。此人入蜀的确不算威风,甚至连光彩也谈不上,毕竟是为安保龙体而远避安禄山之祸嘛。但在成都城“虚度”的1年多的时间里,他竟因逛到大慈寺门前而产生了一次光彩

的行为艺术。据清嘉庆《华阳县志》引《佛祖统纪》称:“唐元(玄)宗幸成都,沙门英干施粥救贫馁;敕建大圣慈寺;凡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区。并书大圣慈寺四字额。”不知真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还是又一次恤民的行政姿态,这位已经被遥尊为太上皇的暮年帝王,总之是为东大街北岸的大慈寺提了笔,赐“大圣慈寺”匾额并田一千亩扩建寺宇。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那位大慈寺的优秀僧人英干,是他选择在寺前的东大街街头一如既往地为成都穷苦百姓施粥济贫,这才幸而被郁郁不乐的唐玄宗看见并触动了他的不知是哪根弦,这才让大慈寺有了突然而惊人的发展。玄宗皇帝的那块四字赐匾,使得大慈寺免于了武宗时“会昌灭佛”,因为它“不在除毁之例”,这是后话。

唐明皇李隆基打道回长安一年后,由具有韩国王子身份的无相禅师重建的一大片恢弘院落,“凡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四十二间”,在大慈寺绽放开来。

到了唐贞元十七年(801年),韦皋奉旨镇蜀,再次扩修大慈寺普贤阁,对成都这座最古老的寺院作出了自己一次接力性的贡献。为了让平原上的寺院文化区风水轮转,深知“智者乐水”的他还开凿了一条“解玉溪”流经寺前,从东门附近缓缓汇入锦江。引水之举让大慈寺环境更趋完美,使其成为我国唐代中后期颇具声望的讲经胜地。据记载,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高僧知玄(悟达国师)讲经于普贤阁,听众日达万余人。

凑巧的是,因为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使得唐朝又一位皇帝——唐僖宗,重复了百年前他祖宗的经历,再次“幸蜀”,来到成都避难。僖宗的4年成都光阴悠闲而雅致,少不了去大慈寺拜佛祈福,并仰着首,欣赏祖上题字。

提到庙会,不得不提古称“震旦第一丛林”、唐代成都第一大佛寺“大圣慈寺”的“市”。

玄宗皇帝的那块四字赐匾,使得大慈寺免于了武宗时“会昌灭佛”,因为它“不在除毁之例”,这是后话。

最安全的所在,是皇帝去的地方。两位皇帝入蜀这一时期,全国还有很多饱受战乱之苦的画家、艺术工作者、巨商,闻“帝”而动,纷纷来到蜀地,寻一份净土搞创作、做商业。一时间,商贸繁华,成都还因此成为绘画、书法的热土和天堂。仅在大慈寺中,就有壁画千余幅,留下这些作品的,都是全国的知名画师、书法家,多达六七十人。作品中,据说还有唐僖宗及其群臣百余人的画像,惟妙惟肖,堪称那个时代的广角照。宋代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曰:“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较之,莫如大圣慈寺之盛。”宋代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笔记》、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等书,对大慈寺壁画作者及内容也是着墨多多。宋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与其弟苏辙游大慈寺,对唐代佛画大师卢楞伽的作品倍加赞赏,称大慈寺壁画“精妙冠世”。大慈寺壁画,创下了唐代中国壁画多项指标之最。

高僧、皇帝、官员、商人,加上艺术家业已成为大慈寺的常客。这样一来,原本就香火兴旺的大慈寺,被增添上无以复加的人文资源内容。寺前的市集也与之成正比地逐渐发展,最后形成一个著名的庙会群。

如果单单就寺庙的规模大小而论,笔者以为不管大慈寺有多大都不是推显它特殊魅力的最佳点位。举凡它的魅力,当是无穷的。千年前的大慈寺内外,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盛况,倘以我们今天所游所见的大慈寺去延伸联想无疑误读。因为当年的成都城,没有幸福梅林、农家乐,没有人民公园、现代

游乐园,更没有KTV、迪吧……那时哪有我们今天如此丰富的玩法呢。正是如此,最让笔者惊讶的就是,大慈寺承载了当年蜀都百姓的众多娱乐功用,文娱一体、商教一体、书画一体,恐怕宗教和世俗能和谐统一到如此地步,也只有在成都这个耍都的寺院了。

大慈寺所占据的东城高地,恰能与定时热闹的民俗节会产生共鸣。正是在唐代的成都罗城修建之后,内城东门到外城东门两点之间自然形成了一条东干道,这一干道上的大慈寺空前的商业繁荣便是街市兴盛的明证。据宋代祝穆《方舆胜览》云:“成都,古蚕丛氏之国,其民重蚕事,故一岁之中,二月望日鬻花木、蚕器,号蚕市。五月鬻香、药,号药市。冬日鬻器用者,号七宝市。俱在大慈市前。”

一个“俱”字可见,大慈寺前的季节性市场,比今天成都的任何会展会场、“某某一条街”都更具“杀伤力”,它是被10几种行业包围、拱卫的重磅中心:不仅有蚕市、药市、七宝市,还有灯市、花市甚至麻市等各个领域的天然载体。同时在解玉溪的两岸,还因得天独厚的城内滨河优势,形成了经久不

高僧、皇帝、官员、商人,加上艺术家业已成为大慈寺的常客。这样一来,原本就香火兴旺的大慈寺,更增添了无以复加的人文资源内容。

衰、生命绵亘、一直承袭到近现代的阑珊夜市。从《方舆胜览》“登大慈寺前云锦楼观锦江夜市”和田况诗《登大慈寺阁观夜市》的记述中,就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到那时夜市的盛况,恰如唐之长安、宋之汴梁。这一夜市习俗,一直山路十八弯地拐到了晚清、民国。

宋代的大慈寺俨然就是成都举行盛大节庆的必选之地,官贵聚首,与民同乐。一入夜里,寺前东大街上则满是星火灯笼,阑珊点点。夜市排成长龙,蜿蜒在解玉溪畔,人流于中间穿梭,仿佛行走在外空银河,半夜也未见散去。

南宋末年,战火荼毒,使得大慈寺受损严重。但元代的地方官员仍在大慈寺大摆宴席,似自娱自乐,又似仿唐效宋,虽未及前朝之繁盛,但也终究是堪称华丽、热闹。

有关大慈寺成为民俗活动核心的那部分想象,笔者最早就是从元费著的《岁华纪丽谱》中知悉的:“正月初二,出东郊,早宴移忠寺(旧名碑楼院)。晚宴大慈寺。上元节,放灯。二月二十一日,晚宴于大慈寺。七月七日,晚宴大慈寺设厅。”据费著统计,每年官方在大慈寺举行的太守与民同乐的游乐活动多达12次以上。

同类推荐
  • 商务经济学

    商务经济学

    本书揭示了商业经济的核心概念与核心知识,演绎经济学与商务领域基础知识,可适用于经济管理学生的学习与参考。重点阐述的对象之一就是影响经济决策的经济支撑框架,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作者直奔当今商业中重要的核心。从全球化到绿色经济、从市场到货币,主题广泛、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是一本商务经济学的入门经典著作。
  • 北大经济课

    北大经济课

    “经济”是个无处不在的东西:无论是政治、商业,还是职场、社交甚至婚恋,都有或深或浅的经济学知识贯穿其中。《北大经济课》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事例对与我们休戚相关的各类经济现象进行全新解读,让你用更睿智的头脑洞悉世事。
  •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为什么美女更爱打扮,而剩女却越来越多?为什么易中天能成为“学术超男”,凤姐能一夜走红网络?为什么站票与坐票享受不同,价格却相同?为什么年夜饭价格大涨特涨,春节票价却纹丝不动?最见怪不怪的生活案例,最意想不到的趣味解读,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济学秘密和潜规则。
  • 趣味管理学

    趣味管理学

    本书将管理学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管理知识按照经典管理学逻辑体系进行编排,包括:什么是管理、管理者、规划、组织、决策、经营等内容。
  • 掘金印度

    掘金印度

    这本书的视角是冷静客观的,尽管作者充满了乐观精神,但他的分析判断确实值得对投资印度感兴趣的读者认真了解。作者用了两章篇幅生动介绍了印度的概况,其中引用了多个案例进行说明。本书并非投资指南,但详略得当,重点介绍了印度主要土邦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并让读者对于印度的国体、政体的关键特征有了深入认识。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投资人最感兴趣的印度经济、金融体系和价值投资(私募股权和股市投资),其系统性是目前市面上其他同类书所不具备的。印度即便现在和可见的未来不会是一个发达国家,但确实给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和投资机遇。它的农业、基础设施、制造业、金融业都存在巨大的机会,而其民主政体也更合乎世界发展的大潮流。
热门推荐
  • 无姓江湖之偷得浮生半

    无姓江湖之偷得浮生半

    传说,落湖和忘江之间有一个樟木巷,寻常巷陌三里长,这里的人有名无姓,不寻本家,不问宗嗣,生无来处,去亦无方。十六岁的阿闲偷鸡摸狗爱吹牛,有一天为了在伙伴面履行吹出的牛皮,不顾师训月圆夜去穆府“上梁偷衣”,遇见同去穆府的鬼面盗尊惹出了一堆是非而迫入左宗门,邂逅了极渊殿下牵扯出了二十年的鬼怪秘密,一番风起云涌,阿闲突然怀念起那个在樟木巷里听书偷茶的午后。
  • 观所缘缘论

    观所缘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上网下①:叶子的情缘(完本)

    网上网下①:叶子的情缘(完本)

    叶子,一个很特别的女人。她没有漂亮的外表,却有着独特的气质;她没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很好的文笔;她不是专业棋手,却常沉迷于象棋与围棋游戏;她只是自考的一个会计员,可她却凭着自己聪明的才智……皓明,一个硕士毕业的中年男人,一个集团的总裁,他与叶子自网上巧合相识后……推荐冷太阳的新文《网上网下②:叶子的春天》http://m.pgsk.com/a/341623/
  • 乾坤布劫

    乾坤布劫

    大荒世界,自上古至今衍化生灵无数,期间百族林立,仙宗门派,十万皇朝并立而起,神州大地,海外仙岛,天外仙境,无不是追古之大道之士,无谓正邪,只为埋藏在心中的那枚大道种子绽放。
  • 龙牙外传:星河飞尘

    龙牙外传:星河飞尘

    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就对璀璨的星空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而对她的探索更是步履维艰。当终于有一天人类的太空殖民舰队可以冲破星空的阻隔前往遥远的深空去寻找新的乐土时,却意外地遭遇了外星生物无情地进攻。在前有强敌却孤立无援、没有补给、没有退路、身陷绝境的情况下,肖星河、陈飞尘等等这些昔日龙牙部队的精英战士们能否看到胜利的曙光?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而人类第一批太空殖民者的命运最终又将如何?
  • 豪门之恋手下留情

    豪门之恋手下留情

    她跟他并肩在江氏高层时,她尽心为江氏谋利,只为报答他父亲恩情。他出警时遇害,她为他守江氏三年。当契约失效,只怕她累了,没有精力再帮他守江氏了,也没有心力留在他身边了
  • 盛宠嚣张妃:夫君,请指教

    盛宠嚣张妃:夫君,请指教

    她以帝都第一支奇舞引他惊鸿一瞥,踏上这条满是荆棘的路。她生性凉薄,却终是忍受不了一次次的生离死别之苦。她本无心与其他人争夺什么,只心系自己艰巨的任务。但是,麻烦却一次次找上她。
  • Elinor Wyllys

    Elinor Wyll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少的夺爱游戏

    恶少的夺爱游戏

    文案:妃在这里废话两句先,下面的两个故事都是独立的,可以分开来看!一场看似幸福的婚姻,背后却酝酿着悲酸与伤心,在利益的光环下,她只不过是叔叔的一颗棋子!利用完了,甩下那笔她该得的钱后,一切仿佛沉淀。她拥有所有女人梦寐以求的生活,老公是房地产界的巨头,俊美不凡,冷魅惑人,只是在所有金色光环下笼罩下,真实的他,却是风流花心,冷漠无情!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暗夜下,当她孤身躺在那张白色的大床上,拉开床头柜,拿出那张盖着印章的红本时,无聊的想,这本本的实际意义在哪里?婚姻不该破碎成这样啊?结婚一年,她连老公的样子都模糊不清!请问,这算什么?一笔钱,一栋豪华别墅,就想埋葬她的青春美丽吗?女人要的无非是一场美满幸福的婚姻,只是,谁会相信,结婚一年的她,竟然还是一个老处呢?这要传出去多丢人啊?当一个普通白领,遇上一帮商行主流时,她的命运还会继续普通吗?夺爱还是换心,谁该为这场无聊暧昧的游戏买单?
  • 爱在原点守护你

    爱在原点守护你

    楚沫然在六岁时,妈妈去世了,却无意中遇见了虎牙少年,俩人约定,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来这里,可是楚沫然在下一年来的时候,他没有来……十年之后,两人重逢,却彼此不认识,一片四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