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300000025

第25章 庄子论道:齐一 无差别 混沌(1)

“道”到底是什么?庄子和老子在“道”的论述上区别是什么?老子虽然说:“道可道,非常道。”然而他却告诉过我们,那“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混成之物,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其中包含着物质的信息—夷、希、微,宇宙之始乃是由于“冲气以为和”,万物负阴而抱阳,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这一系列的论述,表明老子对“道”的产生,有着一种感悟的逻辑。可是庄子则认为,对“道”是完全不需要深致诘问的,他在《知北游》中,借用几个人物来谈“道”,以陈明他的观念,其一是老龙吉,他是个很有修养的人,连神农氏都去向他问“道”,但他对“道”之所知是“秋毫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庄子·知北游》),可见所知甚少,连这秋毫之末,万分之一的所知,他都宁愿深藏不露而死去;其二叫无穷,无穷说他对“道”一无所知;其三叫无为,无为说他知道“道”,并且知道“道”可尊可卑,可聚可散;其四叫无始,无始说,无穷对“道”不知晓是对的,而无为对“道”知晓是不对的,不知晓就处于“道”中,知晓则必是对“道”的歪曲。无始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子·知北游》)。“道无问,问无应”,你既不需要问,它也不需回答,那种傻问傻答的人都不知道“道”,这样的人“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庄子·知北游》),他们是无法翱翔乎昆仑之上,神游乎太虚之境的。

在庄子看来,对“道”的探讨本身便是多此一举,便是毫无意义的,“道”是不可知的。然而“道”却包含着万有,“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而且它瞬息万变,永不停息,它混混沌沌,似无而有,它确乎有神却不见形迹(《庄子·知北游》)。“道”虽不需讨究,但庄子还是为我们描绘了它那不可言说的惚恍之貌,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庄子·大宗师》)它是有情的,而且信守不渝;然而它又是无为而不见形迹的,它是亘古以还的自在之物,在天地之前,它便存在,天地鬼神都是它所产生的。因此“道”是何等的伟大,它大不可极;又是何等的悠远,杳不可见。它“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庄子告诉我们,“道”存在于无际无涯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里,而这无穷的事物,不停的时间,它们的变化无常,开始和终结都是没有原因的,真所谓“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人类的慧智微不足道,想穷尽其理,必致心志迷乱,终无所得。所以庄子有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庄子知道无垠的宇宙,不是有限的慧智所可以达到的,因此对于宇宙终极的原因,他总是抱着一种不可知的观念。《庄子·则阳》中提到齐国的两个贤者季真和接子对宇宙终极各执一见的辩说,季真认为万物都是自生自长,不是出于什么主宰意志的产物;接子则认为,万物的生长归根结蒂是有意志支配着的。这两种观点庄子都以为他们陷入了偏颇的我执之中,接子的观点过于实在而季真的观点过于虚无,即使他们的论辩“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又无比精审,又浩渺无边,得出了过分质实或者过分虚无的结论,终不免滞于物而有所过。以庄子之见,宇宙乃是无始无终的过程,“吾观之本,其往无穷;吾求之末,其来无止”(《庄子·则阳》)。“道”实在是不假言说而自在,不可言说而自为,凡语言可形容者,必入偏执。

“道”不可用“有”来概括,而既说“有”了,这“有”也不可用“无”来论述,“道”本来不可具体说出的,即使“道”这词,也还是不得已而名之的,这一点,《庄子》书当然是套袭《老子》书的说法,而老子对“道”,不但详细地说出其终极原因,而且论述“道”生万物的衍生过程。庄子则告诉大家,算了,还是别问下去了:“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议有所极”(《庄子·则阳》)。“道”是宇宙万物的极则,你说或者不说,对“道”都无足以载述,人们的所有辩说都有限得很,言也不是,默也不是,最好是不再去钻这个牛角尖。就像《齐物论》中所说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不仅要封住人们的嘴,甚至认为这种探玄测奥的想法都不是圣人所当有。因为宇宙万有是齐一的,而语言本身的辩说已包含区别,这区别则是根本上与宇宙齐一相悖离的。庄子所希望于圣人的不是你能清楚地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包括宇宙本体,而是希望你“德总乎道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庄子·徐无鬼》)。德总而言之归纳于道的浑一状态,而言语则止乎人类慧智所不可达的浑然不知境界,庄子大概是痛恨巧言令色之辈的,他甚至讲“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心性顺随自然的人之所以有“不言之辩”的风范,乃是由于他达到了无思无为,最后无求、无失、无弃,这样通达的人何待辩论,何须辩说?

庄子的不须辩说的理论,在《庄子·寓言》之中,还有进一步的论述,庄子说:“不言则齐,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曰无言。

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不说话则与宇宙万物齐一的大道一致,宇宙万物齐一的大道与“辨析”事物的言论不能齐一,言辩与宇宙万物齐一的大道不能齐一,那言也白言,辩也妄作,毫无意义。因此这种言说等于没有言说。终身喋喋不休,却未尝真地说出了什么;而那终身缄口不言的却未尝没有说出大道的真谛。

因此只有那隐机忘言的人,才能做到随心所欲,随物而变,非执一守固,“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卮言者,圆融贯通不以物拘之高论也。这“天倪”便是自然的和谐,只有这样的高论,才能传之久远,也就是圣人的“不言之辩”的真正要旨。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曾谈到人的生死,他说:“……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又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短短的几句话,其实都出自《庄子》的《齐物论》和《德充符》两篇文章。

庄子以为宇宙万物齐一,所以提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的名言(《庄子·齐物论》)。而且以为死和生都没有区别,他在《德充符》中举一个受刖刑而断足的王骀,成了鲁国的贤人,跟他游学的人很多,几乎和孔子差不多。孔子的弟子常季对孔子说,王骀并不教学和论说,但弟子们都能满载而归,难道果真有所谓“不言之教”吗?为什么他身体残缺而德性能圆满呢?孔子说,“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这位圣人说死生这样的大事不能使他变化,那么即使天地毁灭,也不会使之丢失而被遗忘。

王羲之虽然不同意庄子死生齐一和彭殇无别的说法,但内心深一层次,对庄子之说则心向往之。在我看来,王羲之正由于自己达不到庄子的思想境界,才会以为兴尽悲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如果他真正做到了“一死生”、“齐彭殇”,那么我们也就不会读到《兰亭集序》这篇脍炙人口而又不能逃脱人生我执的千古妙文了,它的妙处就在于对庄子的不理解。对一种学术或言说表现出理解、不理解或反对,那都是这种学术或言说的影响。

庄子书中论及死生的地方不一而足,他之所以能最潇洒地对待死生,还是基于他齐物论的思想。他认为圣人(或如庄子书中亦称的真人、化人)修炼的终极目标,乃是能在坐忘之中达到心斋宁静,使自己藏于“无端之纪”(天地没有开始的时候),游于“无何有之乡”,真正做到离形去智的忘言之境。人生烦恼的根源在于事物之间的区别,而死和生,则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对待这个问题的认识倘若没有达到庄子的境界,那么你很难理喻庄子其他方面的论述,正因为此,庄子才一而再、再而三地谈死和生的问题,目的是使人们大解脱,免除那种“倒悬之苦”(把问题整个相颠倒,是谓“倒悬”)。

庄子书中有一则故事,见于《至乐》篇,大概是庄子之徒的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说,你这样做不太过分吗?庄子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在庄子看来,他的妻子原来便在惚惚恍恍(同篇有“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即指此种状态)之间,既无气,又无形,更无生。今天之死,正是她又回归自然,形朽气散而去,正如春夏秋冬之嬗递,她今天已安然入寝于天地宇宙的大室之中,我倘若呼天抢地号啕大哭,而真是不通晓于天命,于是我停止了哭泣。

更潇洒的是《庄子·列御寇》中记载的庄子之死:“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庄子在此,真可谓既从容而又谐谑,达到辉煌浩漫的境地!日月悬之若璧,星辰列之若珠,万物来陪送,难道我的葬具还不齐备吗,为什么将这些加于我身呢?弟子说,恐怕天上的乌鸢啄食先生。庄子说,倘若加以棺椁埋于地,乌鸢是吃不到了,那下面却给蝼蚁食,你们是夺了乌鸢之食给蝼蚁啊,你们何以偏心如此呢?在庄子看来,形朽神散之后的尸体已非庄子本人,给乌鸢蝼蚁食之,纵身大化,正是求之不得呢,一切厚葬的礼仪,都不符合他死生齐一、回归自然的大道。

同类推荐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在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文化、艺术、民族等方方面面,是深入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全貌的重要依据。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自我与他者: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自我与他者:C.S.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根据路易斯的生前挚友,英国哲学家、批评家与诗人欧文·巴菲尔德(1898-1997)的判断,20世纪最“牛”的牛津人C.S.路易斯 (pgsk.com,1898-1963)拥有三重身份:“杰出的具有独到见地的文学批评家”,“高度成功的小说家”,以及“通过文字与广播深入人心的基督教护教家”。其中,身份之二以《纳尼亚传奇》最闻名遐迩;身份之三以《纯粹的基督教》、《魔鬼家书》最发人深思,也令人捧腹。然而,他最重要的第一重身份——文学批评家——在英美国家却“很遗憾”地被后两者过于普及的光芒“淹没”了;当然,2010年之前,汉语语境对于路易斯的文学批评思想价值更是完全陌生。本论著旨在填补这份空白。
  •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下)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下)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热门推荐
  • 永恒地球星

    永恒地球星

    当生命成为永恒,人类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如果失去了人类的躯壳,人类是否还能称之为人类?浩瀚星空,或许人类就是生命的演化火种?
  • 教授奇遇记

    教授奇遇记

    身材适中、没有小肚子的李大川,上身一件深褐色休闲西装,下面一条黑色绒布裤子,腋下夹着质地优良的黄色牛皮公文包,迎着北方初秋的晨风,文质彬彬地站在小区门口,等待接他去做学术讲座的汽车。李大川身后的小区,是个六层砖混的老旧小区,家家户户的窗户和阳台都装着铁栅栏,无法辨认的各种破烂货从锈迹斑斑的栏杆中探头探脑地向外张望。进出小区的男男女女,推着各种各样卖早点的小车,仰着一张张笑脸,逢人就打招呼,把一个两百多户的小区变成了早年的一条大胡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娇妻萌宝嗨翻天

    重生之娇妻萌宝嗨翻天

    一朝重生,她变成了苏府人见人厌的七小姐,前有白莲花哭惨,后有贱人谋害就算了,这萌萌的三个大宝贝是怎么回事。爹爹不爱?原来不是亲的。容貌被毁?自配解药变仙女;小婊子要给她下药?转手强级春药让下属去捉奸……他,是冷漠不近人情的战神王爷,外人传言他嗜血无情,可自从有一天她救了他,一觉醒来一个萌萌的小女孩抱着他的大腿喊爹爹,高冷就跟他说拜拜了,陪她打渣渣虐白莲,一起看尽这世间繁华……
  • 离婚又双叒叕失败了

    离婚又双叒叕失败了

    生无可恋的顾乔乔意外回到了十一年前。这个时候,她没有被陷害,父母弟妹都还好好的活着,她没有经历家破人亡的锥心之痛。 重活一世,她手撕莲花,怒踹渣渣,用一双素手,为家人雕刻出了灿烂人生。可是唯一遗憾的是已经嫁给了秦以泽,那个光风霁月如隔云端的男子……
  • 邃宇玄辰

    邃宇玄辰

    世间种族万千,如星辰密布,唯有更强才是终极真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盗爱

    盗爱

    新文《禁恋之夜》(轻松路线+轻类女尊+轻度恶搞+暧昧多多+美男多多)不喜勿入!师父说,美的东西光欣赏不够,还得摸上一摸,摸得不过瘾就据为己有,据为己有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偷。下山的当晚,她就偷了个美美的人。可恨,偷人不成反为奴。只不过摸了他的身子,居然要处罚她。大胆色奴!来人,将这色奴——洗净打包到我房里!啥?这叫什么,有其主必有其仆!。。。。。。。。。。。。。。。。。。。。。。。。。。。。。。。。。。。。她不过一色奴,伺候主子是本分,可居然让她行军打仗,乌呼哀哉,小命休已!这不,运送粮草,粮草没运到,倒把自己往敌人窝里送。色性不改,居然趁夜吃敌国大将的豆腐,人家虎眼一瞪,捋起衣袖就要打,可怎么打到床上去了?。。。。。。。。。。。。。。。。。。。。。。。。。。。。。。。。。。。。。。。。。。。。。。。心血来潮,想逛逛那烟花之地当一回爷们,结果爷们没当成差点成了刀下鬼。妖媚小倌勾魂一笑:你这没良心的,人家救了你你居然敢不娶!娶男人?养不起啊,不是不想娶!这不,只好卖身还情债了!可是,还没开始卖呢,这大爷怎么就跑了?。。。。。。。。。。。。。。。。。。。。。。。。。。。神秘师父,暧昧几分?邪魅亲王,情深几何?痴情王爷,柔情多少?狂霸君主,真心几许?温文雅士,关爱为何?冷情杀手,守护为谁?妖娆小倌,情怯缘何?狻猊将军,怅惘因何?娇俏红颜,花落谁家?皇权争夺,江湖争霸,天下征战,纷乱四起间,且看小小色奴如何抱得美男归?!。。。。。。。。。。。。。。。。。。。伤情文:<玲珑殇>已完结<魅众生>已完结<绝世倾城>新文(绝对诡秘的命运之旅,和唯美诡异的爱情)轻松文:NP<绝色相公丑男妾>已完结<盗爱>新文(轻类女尊+轻度恶搞+YY小色+美男多多)《腐败女皇》新文(荒淫无度的腐败女皇VS高深莫测的瞎子男后VS神秘邪魅的国师VS可爱无敌的弃妃)
  • 艳自飘零

    艳自飘零

    【已完结】【女强男宠】原本痴缠的爱情,因为风雪艳对于帮派的责任感爆棚而出现裂缝,当爱入骨髓的恋人对自己说“我两个都爱”的时候,就已注定了她的离去。高傲如她,又岂会甘愿与人分享?而与此同时,却有另一人一直对她不离不弃、甘愿为她而死。痴情如斯,他不恋王爷位,不恋权贵名,只恋她一人,这是宿命还是痴恋?“值得吗?”“只要看着你开心就好。”当看见曾经的恋人回心转意,再对上他那双温柔的眼,风雪艳到底该如何抉择?当毕生心血的誉花宫和兄弟姐妹们处于水深火热,她是否会放下爱情,回到那个曾经失去的地方?且看下文。另外:续集《王妃傲之艳绝天下》也已经完结,喜欢的亲可以搜一下继续往下看哦,最新新文《天降神女重生记》已登场,正在连载中,欢脱爽文,敬请关注哈~~~
  • 末世病毒体

    末世病毒体

    【虐杀原形同人】末世当道,异兽横行。一名少年在将死之际,得到【黑光病毒】的恩宠,成为了病毒的载体。或者说,他,就是病毒。…………我到底成了什么?我已经不能称之为“人”,但同时我也超越了“人”。我就是你们这些贪婪者的负罪。肮脏的背后隐藏着的纯洁,似乎没有被发现,似乎被发现了而且挖掘出来践踏了一遍又一遍。你偷吃了我的食物?那么,你也将成为我的食物。欢迎来到食物链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