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600000011

第11章 家族政治(1)

正如詹妮弗 ·霍姆格伦所揭示的那样 ,皇室关于父系亲属的政策是有政治深意的 ,与权力角逐直接有关。大多数汉族帝王把自己的兄弟和儿子视为对皇位最严重的威胁 ,为此专门制定了压制挑战者的政策。明朝处理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皇后的长子年幼时就立他为太子 ,其他儿子都被禁止参与朝政 ,终其一生居住在各省的封地。

清朝的策略大不相同。与拓跋魏 (约 400—500)、契丹辽 (970—1055)和蒙古元 (约 1240—1300)的帝王一样 ,清廷让宗室参与国家管理。但是 ,他们不赐予儿子封地和采邑 ,此点与蒙古统治者相同。他们也没有沿用契丹实行的绕开皇室近亲而把大量官职授予父系远亲的政策。相反 ,清朝统治者像拓跋魏一样 ,强调竞争为官 ,坚持 皇(“) 族成员拥有的权力和权威只能来源于官职,而官职则由皇帝根据各人的能力和忠诚来任命 ”。

拓跋魏行政体系的重心在于 保护皇帝父系亲属在政府中的特殊地位 ,维护非汉族的优越性 ,任用那些特别认同权力中心的人”。清朝追求相同的目标 ,但其所处的历史环境迫使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在16世纪末 17世纪初 ,努尔哈赤的兄弟子侄是他获得军事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努尔哈赤的亲属中 ,带兵权是严格按照实际表现授予的。没有任何一个人 ,甚至努尔哈赤的儿子 ,能够在没有屡立战功的情况下升为旗主。其结果是在 17世纪上半叶,贝勒对自己麾下的各旗拥有几乎绝对的权力。

皇太极和他的继承者面临的问题是在适当限制旗主权力的同时,继续依靠他们的军事领导才能。关于继承权的斗争更加突出了旗主对任何集权制度的挑战 (参阅下文)。 1683年征服大业的完成在几个重要方面改变了政治形势。皇帝继续削减贝勒享有的自主权。奖赏军事英雄的必要性和意义降低了 ,尽管清朝边疆地区的冲突又持续了 70年。封王封侯的标准有所变化 ,转而强调忠诚、办事效率和恪守满族的行为准则方面。

对王公贵族的抑制也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以战利品为基础形成数量庞大的王公财产 (参阅下文 )都是过去之事 ,皇帝现在用自己的财产帮助儿子建立独立的家庭。新建立的王公家庭是比较穷的 ,贵族爵位的传承次数被减少了。即使在利用新职位的任命以动摇下五旗的团结时 ,皇帝也要确保这些年轻的王公臣服于皇权。

皇帝对贝勒的胜利完成于雍正朝 ,这导致了另一个政策变化。统治者有选择地把爱新觉罗氏的征服英雄树立为满族尚武传统的楷模 ,但要求他们的继承人证明自己值得承袭这些爵位。在解除他们的政治权力以后 ,皇帝允许 “铁帽子王 ”的后代在荣耀中舒适地生活 ,并享受祖上挣下的巨量财产。虽然皇族可以通过特别的考试进入官场 ,但皇帝的恩封一般施予最亲的宗室。

所有的王公贵胄都被要求居于北京。从顺治朝的最后几年开始,他们只有在得到皇帝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离开北京。皇帝实际上控制着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除极少数例子以外 ,王公贵胄的俸禄和财产都来自皇帝的恩赏。他们的财产由直接向皇帝负责的官吏管理。皇帝可以随心所欲地没收或重新分配他们的宅邸。他们被禁止与汉族大臣密切交往。未得皇帝准许 ,他们不能娶妻或嫁女。他们去世以后 ,皇帝有权确认他们的继承人的爵位。

清初的亲王政治

父位子承的胜利

女真社会、家庭和部族的首领主要是由功业决定的。女真金朝和蒙古元朝一样 ,都允许儿子和兄弟继承可汗之位。在 17世纪,关于继承权的斗争是爱新觉罗氏内部的一个重要方面。史料记载 ,继承权问题最初出现于 1622年,当时 ,努尔哈赤的儿子询问父亲选择谁继承汗位。努尔哈赤答复说 ,指定继承人将使他获得额外的权力 ,而他有可能滥用这种权力。他建议由八大贝勒推选他们当中最有才华和最有能力的人继承汗位。有些历史学家把这归因于努尔哈赤与长子褚英之间不愉快的经历 (参阅下文)。

努尔哈赤逝世后 ,他的权力被四大贝勒 ———他的三个儿子代善、 莽古尔泰、皇太极以及侄子阿敏 (舒尔哈齐的儿子 )———分享。正是努尔哈赤最年长也最有权势的儿子代善督率诸贝勒推举皇太极继承了汗位。然而 ,当时举行的即位大典表明 ,这次推举并没有给予皇太极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代善和另外两大贝勒率领皇族宣誓效忠皇太极 ,皇太极也施鞠躬礼表示对两位兄长和堂兄弟的尊重。

皇太极逐渐削减了 “四大贝勒 ”的权力。1630年阿敏失宠并被监禁起来 ,他的镶蓝旗旗主之位被授予他的弟弟济尔哈朗。努尔哈赤的五子莽古尔泰死后被追究参与 1635年的叛乱 ,使其姐妹兄弟和儿子都被处死 ,他的后代被驱逐出宗室之列。代善的长子岳托因同谋罪被褫夺了爵位。只有代善在皇太极统治时期得以幸存。

1643年皇太极的逝世又一次引发了继承权危机。八旗贵族和朝廷重臣齐集在皇太极的棺椁前推选他的继承人。获得提名的有多尔衮、他的兄弟多铎、代善和豪格。两黄旗官员支持豪格 ,两白旗官员支持多尔衮。会议最后达成妥协 ,推举皇太极年幼的九子福临继承大位 ,由济尔哈朗和多尔衮摄政。阿达礼密谋反对此项决定 ,结果被处死了。

作为摄政王 ,多尔衮巩固了他的个人权力。他于 1647年以僭越为由除掉了济尔哈朗。豪格于 1648年死于监狱中。多尔衮在宗室中的盟友博洛、尼堪和满达海被晋升为亲王。多尔衮成为唯一的摄政 ,但是 ,他于 1650年去世以后 ,他和他已经死去的兄弟多铎都受到了谴责。多尔衮的继子回到了原来的家庭。多铎的爵位被降低。他们的兄弟阿济格被褫夺爵位 ,受到监禁 ,并被迫自杀。巴雅喇 (努尔哈赤的弟弟 ,多尔衮的盟友 )的血脉在其子巴音图被监禁 (1652年)和被驱逐出宗室之列后断绝。1659年,已经离世的满达海、博洛和尼堪都被指控盗挪多尔衮的财产为自己所用。满达海和博洛的后代被褫夺所有爵位。由于尼堪死于战场 ,所以他的爵位被允许保留。

当顺治皇帝福临 1661年死于天花时 ,兄终弟及没有成为政策选项。顺治皇帝指定了继承人 ,打破了过去的传统。由于福临的继承人尚不满 7岁,所以摄政体制就不可避免了。福临选定 4位摄政大臣 (没有一位是皇家父系亲戚 ),也开创了一个先例。两位 (遏必隆、鳌拜 )属于镶黄旗 ,一位 (苏克萨哈 )属于正白旗 ,首席摄政索尼属于正黄旗。

康熙初年 ,宗室王公之间仍在进行政治斗争。索尼年老体衰 ,难胜重任。在遏必隆的支持下 ,鳌拜成为主导人物。1667年索尼去世后 ,鳌拜把第三摄政大臣苏克萨哈逮捕审判 ,并把他和他的家人全部处死。1669年,在索尼的儿子索额图的帮助下 ,年轻的康熙皇帝成功地逮捕了傲慢无礼的鳌拜。遏必隆的盟友都被清洗出局。努尔哈赤六子塔拜的血脉在其子班布尔善和额克亲于 1669年受到指控并被处死以后宣告断绝。尼堪之子兰布的爵位因 “隐匿他的妻子的祖父鳌拜的罪行不报 ”而被降为第五等。

王公和八旗

兄终弟及传统的取消与皇帝对八旗旗主的压服是同时进行的。 1644年之前 ,八旗由各旗贝勒直接控制 ,他们对麾下的满洲、蒙古和汉军八旗的自主权远远超出了战场之外。牛录是贝勒的个人财产 ,不用报告大汗即可传给儿子。八旗贝勒与可汗共同拥有战利品的分配权 ,他们有权从事贸易 ,与可汗共同商议决定所有国事。

尽管努尔哈赤倡导兄终弟及的规则 ,但他本人正是可汗与八旗王公在他死后相互倾轧的始作俑者。政治清洗使许多人退出了政坛。当舒尔哈齐试图与兄长争夺最高权力的时候 ,努尔哈赤把他处死了 (1611年)。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因 “谋叛 ”罪死于狱中。努尔哈赤的 4个兄弟在征服大业中都屡立战功 ,但其中有两个不再是王公贵族家庭。舒尔哈齐的后代中几乎没有什么名人。努尔哈赤共有 16个儿子长大成人 ,其中一半或者被处死、被迫自杀 ,或者死后失宠蒙羞 ;另有约四分之一 (16个中的 5个 )或者因后来的政治犯罪被剥夺继承权 ,或者被边缘化。皇太极有11个儿子 ,其中 8个儿子或者没有子嗣 ,有子嗣者也没有出名人。

皇帝通过几条途径削减八旗王公的自主权。在顺治朝 ,皇帝巩固了对三个旗 ———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的控制 ,使这三个旗成为 “上三旗 ”。在下五旗 ,牛录连同爵位继续由父亲传给儿子,王公仍然拥有对牛录的传统权力。①在17世纪和 18世纪 ,旗兵对旗主的忠诚因八旗的扩大而被淡化。创建新牛录的一个重要办法是在皇子建立自己的家庭后让他们到下五旗任职。爵位递减之法意味着这些牛录最终将归于皇帝的上三旗 ,但这个过程需要传承几代才能完成。

在平定三藩之乱 (1673—1681)的过程中 ,被委任为各旗统帅的王公表现拙劣 ,这使皇帝得以乘机剥夺了旗主指挥自己的军队打仗的权力 :5位王公失去了爵位 ,另有 1位被罚俸一年。

在后来的战役中 ,康熙皇帝拥有了委任统帅的权力。在平定蒙古首领噶尔丹之役中 ,玄烨的兄长裕亲王、弟弟恭亲王和儿子允都在统率八旗军队的王公之列。在第二次远征时 (1693年),康熙皇帝有 5个儿子各统率一支八旗军 ,而他本人则统驭着主力部队。在康熙皇帝亲征并击败噶尔丹以后 ,他委任皇子允 (1718年 )率大军征伐噶尔丹以前的盟友策妄阿拉布坦。

八旗管理体制的官僚化也在皇帝战胜旗主的过程中帮了皇帝的忙。这个过程开始于皇太极赋予八旗官员各项新权力 ,并鼓励八旗管理体制官僚化。八旗的管理权不再由八旗贝勒掌握 ,而是转移到了皇帝委任的都统和副都统手中。第一批官员的任命是临时性的。1718年,康熙皇帝委任他的第七子允祐在带兵打仗期间管理 3个正蓝旗的事务。出于同样的理由 ,他委任第十子允管理3个正黄旗的事务 ,委任第十二子允祹管理满洲、蒙古和汉军正白旗的事务。后来 (1722年)允祹成为满洲镶黄旗都统。玄烨的十七子允礼从 1724年到 1733年先后出任满洲镶红旗、汉军镶蓝旗和蒙古镶蓝旗都统。虽然这些皇子都有亲王衔 ,但他们不是麾下各旗的世传旗主。相反 ,他们只是管理者 ,代表皇帝行使管理权。

雍正皇帝完成了对旗主的压服。他限定了八旗王公控制的旗丁的数量 ,把牛录佐领的任免纳入官僚体制 ,为八旗的运作制定了标准 ,并扩大了皇帝的监督体系。八旗王公原来拥有的裁决争端和惩治旗人的权力被转移到中央政府各部。皇帝也分散了对满洲、蒙古和汉军八旗的控制权。雍正皇帝剥夺了安亲王岳乐的爵位传承权 ,把岳乐的牛录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允祥 ,并警告八旗王公:“国无二主。”雍正以后 ,“统治者可以对旗务和国家事务有最终决定权了 ”。

秘密建储

秘密建储制度始于康熙朝。玄烨对自己做出的把皇后所生长子立为太子的决定感到后悔。1712年他废除了允礽的太子之位。几个热衷于当太子的儿子周围形成了小集团 ,最终玄烨的 20个儿子中又有 8个因觊觎太子之位而遭到惩罚。长子允禔已于 1708年因对太子允礽施巫术而被逮捕削爵。他死于圈禁中 ,与他的弟弟允祉一样。在胤禛当皇帝时,允、允祹、允和允祺都被降级,但他们幸运地在乾隆朝恢复了爵位。

康熙皇帝与太子之间不愉快的经历典型地体现了把汉族继承制度———年幼时定太子———和非汉族任用皇族参与管理的征战传统结合在一起的危险。由于玄烨的所有儿子都居住在北京,他们热心地关注着允礽与父亲之间的矛盾关系,都想乘允礽失宠而使自己或某个兄弟得到父亲的青睐。王公深深地卷入了宫廷政治中。 1712年以后,玄烨拒绝公开任命太子,其结果是他临终指定胤禛继位之事一直笼罩在流言飞语中。

为防止以后再出现相似的继承危机,胤禛创建了秘密建储制度。他把继承人的名字写在诏书上,封于匣中,放在悬挂于乾清宫的一块大匾后面,这个匣子只有在他死后方能打开。在皇后所生诸子早夭以后,弘历也拒绝宣布继承人的名字。据我们所知,他直到17773年才决定选十五子颙琰为太子,当时他秘密地把写有太子名字的诏书放到匾后,同时把一份副本放在身边的小盒子里。他的这项行动显然告诉了军机处,但没有公开对外宣布。据皇帝回忆,此后他一直在观察颙琰,并多次祈祷上天和列祖列宗证实他的选择是明智的。弘历是清朝唯一一个让位的皇帝。1796年颙琰即位,是为嘉庆皇帝。

乾隆皇帝数次重申了这样的观点: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标准应该是品德而非长幼顺序。有些官员认为明定太子可以使宫廷政治保持稳定,对于此论,弘历以自己的平稳继承事实反驳之。有官员请求他遵守立长子的原则,他予以拒绝,并指出尧没有选择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择品德最高尚的舜为他的继承人。屡以此事向乾隆皇帝请愿的大臣最终激怒了他。1778年,他在关于此事的一份奏折上批示道 :“盖从来建请立储者 ,动辄征引古说 ,自以为得忠臣事君之道 ,不知其心隐以为所言若得采纳 ,即属首功 ,可博他日之富贵。名议国是 ,而实为身谋。即或其年已老 ,亦为其子孙计 ,大端不出乎此。”

秘密建储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当1820年颙琰病危时 ,他召集王公大臣到病榻前当着他的面打开了装遗诏的匣子。遗诏写于 1799年弘历逝世百日服丧结束之时 ,指定他的儿子旻宁为继承人。旻宁直到 1846年才指定了继承人 ,也是秘密的。他在圆明园弥留之际命人公开宣读了他的遗诏。奕于 1861年驾崩于承德 ,他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前逃至承德的。据历史档案记载 ,奕身体过于虚弱 ,无力书写遗诏指定继承人 ,遗诏是肃顺和另外 7个大臣写成的。其实没有任何其他选择 ,因为皇帝只有一个儿子。

从奕开始 ,皇家进入人丁不旺的新阶段。奕逝世时只有 30岁。尽管他有 18个后妃 ,但只生下了两个孩子。他的继承人载淳在年满19岁之前数月死于天花 ,死时无子。摄政的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召集御前会议 ,应对这一前所未有的局面。似乎是慈禧决定无视原有的原则 ,选择醇亲王奕 (奕的兄弟 )的长子为继任皇帝。也正是慈禧太后于 1908年为死时无子的光绪皇帝载湉选定了继承人。

同类推荐
  • 盛唐太子

    盛唐太子

    一觉醒来高明发现自己重生了,而且是太子,好吧既来之则安之,什么李泰要弄死我,看我怎么教他做人,杀侯君集要害死我?看我怎么玩死他,李世民要打死我,看我……等等谁?我靠跑吧,看主角重生盛唐如何打造一个强盛富民的盛世!
  • 随身带个沃尔玛

    随身带个沃尔玛

    作为一名SEO民工,工资勉强饿不死,刘速本想咸鱼一辈子。但是他想不通,我就到超市纳个凉,怎么就穿越了呢?随身带着一个沃尔玛超市,魂穿到了大炎王朝柳树村一个农家子身上。还附送一个脑波度娘,这下子,想低调都不行了!
  • 大汉将门

    大汉将门

    21世纪的小科长,一夜醒来回到了西汉。成为历史上的悲情将领李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三代之将,道家所忌?李广一挥手,这些通通扫入垃圾堆。这是一个关于穿越众在西汉,带着古人一起浪,然后建立将门世家的故事。
  • 赵氏崛起

    赵氏崛起

    后世的一名屌丝男,重生到春秋末期赵氏遮子身上,看他如何克服艰难险阻,带领赵氏结束这个纷争的乱世。
  • 大梁财神

    大梁财神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他是一个被人收养的弃婴,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人间封神……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纵横异界刀刀爆

    纵横异界刀刀爆

    拍死蚊子爆灵根,击杀败类掉极品。吊丝大学生带着‘十倍烈火刀刀爆’穿越异界,吊打一切不服。喝最烈的酒,交最铁的兄弟,杀人越货,纵横天地,谁不服?干就完了。
  • 仙途之花神传说

    仙途之花神传说

    莫默从科技发达的现代穿越异界大陆,原本以为是种田经商发家致富的田园生活。突然出现一只妖兽,这个世界玄幻了吗?修行者,妖,魔,仙逐一登场,这不是她熟悉的世界!仙魔两界有一个关于爱情的美丽传说,传说中魔帝和花神……
  • 穿越早了三十年

    穿越早了三十年

    穿越三十年,李蒙好歹混出了个人模样。有了一栋楼,有了个干女儿,有了自己的事业,也算是功成名就。但没想到自己本以为停滞的穿越者人生居然又开始转动了起来。亡灵幽魂,魔法复兴,神明降世,神话传说逐渐变为现实。看着周围大变样的世界,李林不禁目瞪口呆:异界怎么也兴起灵气复苏这一套啊?
  • 我的世界之神明与世界

    我的世界之神明与世界

    是因为来到而来到,还是因为逃避而到来,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一个少年在异界成长的故事。(本书又名,在全部拟人化的mc世界与伙伴们冒险的故事。叶凡:伊子住手!那不能吃。)
  • 任务系统之九尾

    任务系统之九尾

    刚刚得到系统就穿越了,咦好奇怪你们怎么这么小?纳尼我是九尾?额。嗨水门,你好啊。喂喂我刚来你就要封印我?啊♂,系统救我,我不要被封印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临鲲

    临鲲

    万年之前,天璇界遭遇灭世劫难,上古巨妖分分陨落,此后妖族式微,人族开始兴起。与此同时,十世镜开启,混沌灵宝纷纷现世,玄机榜出,上古残境散落各处,各族相争,但求大道生机。这是一个无比绚烂繁荣的修仙时代。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3

    每个午夜都住着一个诡故事3

    主人公在读大三的时候,宿舍里搬进来一个湖南的学生,他的肚子里装满了诡异的湖南特色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毛骨悚然,但是结尾处却有着感人的人情味儿,体现了普通人的情与爱,每一个故事都让人毛骨悚然,却引人深思。这个同学有个奇怪的习惯,他只在0:00的时候才开始讲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