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500000026

第26章 略论我国的弥勒信仰(2)

弥勒下生信仰的突出表现是弥勒佛像的塑造。与依据弥勒上生信仰塑造的形象不同,那不是着菩萨装的交脚弥勒像,而是着佛装,取双腿下垂倚坐姿态的弥勒像,在造型上与释迦牟尼像无多大区别。这种造像南北两地都很普遍。如敦煌、麦积山、龙门都有高大的弥勒像,浙江新昌石佛寺的弥勒像竟高达十几米,四川乐山大佛更高至62米,雄居世界榜首。另外还有大量的弥勒经变画,表现弥勒下生和龙华树下说法的情景。这一切都说明了弥勒下生信仰流传的广泛。

随着弥勒下生信仰的流传,社会上还出现了若干相关的经典,据智升《开元释教录》卷18《别录中伪妄乱真录》载就有:《弥勒下生遣观世音、大势至劝化众生舍恶作善寿乐经》1卷、《随身本官弥勒成佛经》1卷、《弥勒摩尼佛说开悟佛性经》1卷、《弥勒下教经》1卷、《弥勒成佛本起经》17卷、《弥勒下生观世音施珠宝经》1卷、《弥勒成佛伏魔经》1卷、《弥勒成佛伏部庄严成佛经》1卷、《弥勒下生经》1卷、《弥勒下生救度苦厄经》1卷、《勇意菩萨将僧忍见弥勒并示地狱经》1卷、《弥勒下生甄别罪福经》1卷。以上经典都已散佚。这些经典的共同主题就是宣扬弥勒下生,阐述弥勒成佛并进行劝化。这些经典都是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如此之多伪经的出现,不是正说明弥勒下生信仰的普及和基础的深厚吗?

弥勒下生信仰也引起了某些统治者的浓厚兴趣,他们尤其关注利用民众的弥勒下生信仰来达到维护自身统治的政治目的。武则天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武则天以妇女的身份登基且取代李唐王朝的一系列做法,从儒家的立场观点来评价是大逆不道的。这样,她就利用佛教来为自己当皇帝制造舆论。据《资治通鉴》卷204"则天后天授元年(690)"载:"东魏国寺僧法朗等撰《大云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制颁于天下。"(《资治通鉴》,第7册,64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56。)武则天俨然以弥勒自居,当改唐为周时,就以"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自称。"慈氏"就是弥勒。武则天把自己乔装打扮成弥勒的化身,神化自己,欺骗舆论,愚弄百姓,利用民众的弥勒下生信仰为自己稳坐皇位找到支撑点。武则天能够利用弥勒下生信仰的事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信仰具有深厚的民众基础。统治阶级利用弥勒下生信仰,同样,民众也利用弥勒下生信仰来造统治者的反。早在隋代就已经有人利用弥勒下生信仰结成团伙反对王朝统治的现象。据《隋书》卷3《炀帝纪》载:"(大业)六年(610)春正月癸亥朔,旦,有盗数十人,皆素冠练衣,焚香持华,自称弥勒佛,入自建国门。监门者皆稽首。既而夺卫士仗,将为乱。齐王暕遇而斩之。于是都下大索,与相连坐者千余家。"(《隋书》,第1册,74页,北京,中华书局,1973。)事后三年,又出现宋子贤自称弥勒出世、聚众反抗的事。同年还有扶风人向海明自称"弥勒出世","举兵作乱",建立政权,建元称帝。到了唐代,一些人继续利用"弥勒下生",不断造反。这些情况引起了最高统治者的关注和警觉,唐玄宗下诏禁止百官家与僧尼、道士往来,并颁发了《禁断妖讹等敕》,明令禁止"假托弥勒下生"的名义从事种种活动。这一举措给了弥勒下生信仰以沉重的打击。此外,弥勒信仰还遭到佛教内部弥陀信仰的思想冲击。净土宗人道绰和善导宣扬受乐之胜、兜率之劣的观念,提倡弥勒净土信仰。道绰在《安乐集》卷上比较了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的优劣,文中说:

一、弥勒世尊为其天众转不退法轮,闻法生信者获益,名为信同;著乐无信者,其数非一。又来虽生兜率,位是退处,是故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二、往生兜率,正得寿命四千岁,命终之后,不免退落。三、兜率天上虽有水鸟树林和鸣哀雅,但与诸天生乐为缘,顺于五欲,不资圣道。若向弥陀净国,一得生者,悉是阿毗跋致,更无退人与其杂居。又复位是无漏,出过三界,不复轮回。论其寿命,即与佛齐,非算数能知。其有水鸟树林,皆能说法,令人悟解,证会无生。四、据大经,且以一种音乐比挍者,经赞言:"从世帝王至六天,音乐转妙有八重,展转胜前亿万倍,宝树音丽倍亦然。复有自然妙伎乐,法音清和悦心神,哀婉雅亮超十方,是故稽首清净勋。"(《大正藏》卷47,9页。)同时,还有迦才撰写的《净土论》(《大正藏》卷47)更举出十点来说明极乐净土与弥勒净土的优劣。弥勒净土思想受到贬抑,自然也影响到信众的观念。人们开始转向弥陀净土法门,认为此法门更易修行,与其没有尽头地等待弥勒下生,还不如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直上西方极乐世界更便捷、更痛快。这样,弥勒信仰就逐步被弥陀信仰取而代之,居于次要地位了。然而,公道地说,弥陀信仰之所以兴起,实际上又是弥勒信仰的流传为其奠定了基础的。

最后谈谈化身信仰。自唐开元以后,弥勒信仰每况愈下,弥陀信仰日益赢得更多的信众而成为净土信仰的主流。弥陀石像增多,弥勒石像渐少。在人们信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五代十国时,出现了自称弥勒化身而又不造反的布袋和尚的传说。布袋和尚改变了弥勒的形象、身份和功能,也改变了以往中国人打着弥勒化身旗号的所作所为。禅宗典籍《景德传灯录》卷27载:明州奉化县布袋和尚者,未详氏族,自称名契此。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一布囊,凡供身之具,尽贮囊中。……时号长汀子布袋师也。……示人吉凶,必应期无忒。……梁贞明三年丙子三月,师将示灭,于岳林寺东廊下,端坐磐石而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化。其后他州有人见师亦负布袋而行,于是四众竞图其像,今岳林寺大殿东堂全身见存。(《大正藏》卷51,434页。)随着布袋和尚为弥勒化身说的流传,首先在江浙一带,将布袋和尚作为弥勒原型画像或造像加以供奉,如北宋时代开凿的杭州灵隐寺飞来峰的布袋弥勒像,肥头大耳,满脸笑容,袒胸露腹,表现了善良慈祥、宽容大度的神态和风貌。后来,一般寺院也都有布袋弥勒像,有的设在山门殿,更多的则设在天王殿的中央,像的造型是欢颜、皤腹、交脚正坐,民间称之为"大肚弥勒"。这可谓是中国化的弥勒佛。大肚弥勒佛成为护法神,也似乎兼有迎送客人以及规劝世人的职能。在民间的工艺美术品中,大肚弥勒像也成为幸运吉利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从以上的简要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佛教的弥勒信仰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多样性。从内涵看,中国弥勒信仰共有三种类型,即上生信仰、下生信仰和化身信仰,这也是体现了从切望往生兜率,经降生人间到变成化身的弥勒信仰的演变过程。不同的弥勒信仰体现在造像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早期多是弥勒菩萨交脚跌坐像,中间则是弥勒两脚下垂倚坐像,最后是布袋弥勒像,这体现出弥勒信仰演化过程中形象变化的轨迹。弥勒信仰的三种类型也适应了社会上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如弥勒上生信仰多以高级僧侣及士大夫阶层为社会基础,弥勒下生信仰则多为统治阶级和下层民众所奉持或利用,而布袋弥勒信仰又普遍地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要。

二、实用性。中国人往往更注重从实用价值的角度来对待弥勒信仰,尤其是弥勒下生信仰,有的更借以实现眼前的现实利益,达到自身的政治目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唐玄宗打击弥勒信仰,下层民众利用弥勒下生的旗号造统治者的反,都体现了实用主义的态度。至于宋代以来佛寺置布袋弥勒像于天王殿中间,也体现了一种实用性的选择,既避免统治者的再度打击和避免下层民众的政治利用,又能满足佛教扩大教化的需要。

三、融合性。在弥勒信仰的演变过程中,十分值得注意的是其结局出现了布袋和尚。可以说这是中国融合思维的创造。布袋可容各种杂物,象征着包容万物。布袋和尚作为弥勒的化身,将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融为一体,印度佛教的出世观念和中国传统的入世观念融为一体,禅宗和净土信仰融为一体。布袋和尚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生命价值追求——吉利、幸运、包容、慈善,又体现了佛教的神圣形象和济世精神,因而它在佛寺中占有稳定而突出的地位是绝非偶然的。

总之,弥勒信仰在中国的演变就是一个不断为中国人所改造的过程,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从这里透露出来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令人深思的。

同类推荐
  • 《坛经》注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坛经》注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将佛法三藏经律的核心内容传递给大地的有缘人。作者出生普通农民家庭,感受到人生苦空无常与虚妄。为解脱人生困惑,26岁开始接触佛法。为弘扬禅宗正法,2004年于云南鸡足山剃度出家。近年来,在多个地方教授六祖禅宗文化。
  • 紫禁城中的佛教世界

    紫禁城中的佛教世界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坚固其心·洗心禅(1)

    坚固其心·洗心禅(1)

    《贤宗法师演讲集》里的每一个主题,都是一轮明月,使人读后,拨云见日,如入慧海。大家可以从这套演讲集里摘取任何一轮明月,擎着她,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光明的世界。那个时候,我们大家也都会像贤宗法师一样,成为赠送明月的人!
  • 量理宝藏论释(全集)

    量理宝藏论释(全集)

    《量理宝藏论释》属于佛学五部大论之因明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经由索达吉堪布多年精心翻译而成。市场上目前无专业和系统的作品,该作品具有出版价值,属于常销书。佛学“五部大论” 是三乘佛教综合知识和哲学理论高度概括性的教课书。五部大论是指:《因明》、《般若》、《中观》、《俱舍》、《戒律》等五部内学显宗经典理论。 本稿以深入浅出的形式诠释了人世间从宏观到微观的世界应该以什么为正确的丈量工具,什么是颠倒,错误和犹豫识;本稿思维缜密,逻辑性强,观点尖锐,各派系辩论尖锐深刻,从字里行间让我们体会中国历代智者们对甚深真理智慧地探索和论证,是极为难得的著作。对于探求名言真相,寻求正理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完整汇集因明正理的宝典;对于现代社会妄念纷飞的人们来说,这本书可以说是一双慧眼,通过这双慧眼可以看透社会的真相,从而踏上智慧之道。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热门推荐
  • 深情难负

    深情难负

    强势霸道才是总裁的标配,娇弱萌娃乃良妻的保命法宝。豪门婚姻,令人羡慕又让人崩溃!
  • 末世之带着空间求生存

    末世之带着空间求生存

    叶海星通宵到中午十二点才躺在床上,睡前还听到爸妈在楼下餐厅招呼客人的声音,伴着声音入睡的她梦到了最近狂迷的末世流小说,可却想不到等她醒来后世界全变了,好像变得毫无声音,然后又变得如世界末日般疯狂起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30岁,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30岁,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千古食趣》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通俗读物,以饮食为写作的缘起,进而用文化俘获读者的心,在杯盘碗盏、觥筹交错之中,历史、人物、情感、地域无所不包,使读者在阅读饮食文字的同时领略广博的文化,获得独特的心理体验。
  • 记录南广

    记录南广

    钟灵毓秀,虎踞龙蟠。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天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为创建南广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地利:“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为南广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人和: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的大力支持为南广学院的创立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从“南广”构想的提出,到选址南京江宁方山脚下;从第一栋建筑破土动工到四季芳香的美丽校园;从800学子入学江宁高中的租借校园到万人大学目标的实现,南广学院为中国民办大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夜情深,腹黑总裁紧追不放

    一夜情深,腹黑总裁紧追不放

    顾挽歌初次见到傅薄清,是在酒店的总统套房。顾挽歌第二次见到傅薄清,是在顾家。他是她妹妹的未婚夫。一夜孽缘,让顾挽歌众叛亲离,成了人人唾弃的烂女人,臭小三。后来,她才慢慢知道,她这个顾家大小姐是假的,她只是个私生女。妹妹跟她的深厚感情也是假的,她只是他们玩弄于手掌心的笑话。只有傅薄清对她的爱,是真的。傅大少:小歌,我对你的爱不但真,还很深。顾小歌:知道了,不要每天重复。傅大少:好好好,不说,今晚做给你看。顾小歌: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命运冠位指定微小的希望

    命运冠位指定微小的希望

    有刀片,不如说几乎前面全是虐点,没有大纲,说不准就坑了藤丸立香中心向(咕哒子)参照圣杯大战的十四人组模式,不过完全不是同一个背景关于曾经和藤丸立香签订过契约的从者们,再一次与藤丸立香相见的故事从者们全部单箭头→藤丸立香,并且在背景设定下心理极度扭曲,可以看成他们全都是披着自己皮的清姬这种感觉,对藤丸立香有着抛弃一切原则的执念私设,嗯,越写越多有段落性的和其他人的文的重复的话,就请指出来,并且标明来源
  • 愿得来生

    愿得来生

    难得一见世间万物的天真直男道长,游戏人间身在草丛的高段位预定少女掌门人,被人毫不精心的安排相遇,极限暧昧沉溺了解一下?架空历史修真重生文
  • 欢喜冤家的幸福生活

    欢喜冤家的幸福生活

    他们误打误撞,不想却擦出了火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