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500000027

第27章 安祥禅——中国禅法的新篇章

正如佛教所揭示的,人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构成,人的生命有肉体(物质)和心灵(精神)两个方面,人的生活也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类。一般说来,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前提,物质生活水准极度低下,精神生活也大多是贫乏单调的;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生活也益趋丰富。但是,物质生活的提高并不能取代精神生活的需要。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不可能自发地把精神生活同步提高。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是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还往往发生主导、主宰的作用,就人的生活层次来说,精神生活实是高于物质生活。

人的精神生活是丰富多样的。不同人有不同的人生之道,有不同的精神需要。正如吃东西一样,有人喜欢吃荤,有人喜欢吃素。同样道理,有人喜欢朝市的热闹,有人喜欢山林的幽静。爱好的不同,反映了精神生活需要的差异。精神生活的内涵从一般的日常心绪感受,到终极关怀的最高追求,表现出复杂的层次结构。人的精神生活还随着时代的更换、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生新的问题和新的变化。

如何从根本上确立调适日常心绪感受的原则,了脱生死大事,这是人类精神生活需要解决的几乎带有永恒性的重大课题。

耕云先生近十年来所阐扬和提倡的"安祥禅",从当代实际出发,就调整人的心灵的根据、方法、目的、境界等问题,做了系统的、创造性的阐述,是当代心理建设的法要,中国禅法的新篇章。安祥禅强调在当代现实生活中"唯求心安"的极端重要性,主张"有只求心安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态度"(耕云:《安祥之美》,以下所引不另标明者,均为耕云的著作。)。"心安"也就是"安祥"。"安"是安适、安宁,"祥"是吉祥、祥和。安祥就是自心平安吉祥。从基本内涵来考察,安祥既是一种心灵感受,又是一种价值取向。耕云先生给安祥下了这样的定义:"安祥是一种调和、统一、自在、自觉的心灵状态。"(耕云:《安祥之美》,以下所引不另标明者,均为耕云的著作。)在作者看来,调和、统一、自在、自觉是人的心灵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感受。调和统一,要求对事物不做主观情绪性的扭曲,自在自觉,要求自我净化、提升,也就是一种内在超越。他认为追求和成就如此高尚的心灵状态,是人生幸福的标志。"一个真正的禅者……最踏实的应该以唯求心安为人生的取向。"(《佛法在世间》。)耕云先生认为安祥是人生的价值所在,是人生的最高理想。这也就是追求一种心理清净、坚实的禅境,以达到不为物移、不为境扰、排除烦恼、消灭痛苦的目的。安祥禅是"以安祥为内涵"的禅,是现代禅,它既继承了过去的禅法,又是过去禅的发展,它的特点主要是重于人世。耕云先生指出:"过去禅偏重于出世,现代的禅则应该偏重于入世。"(《禅的认知与修学》。)安祥禅作为"生活的宗教",在生活上没有任何限制,"你昨天怎么样生活,今天还是怎么样地生活;今天怎么过活,明天还是这样地过活。不需要你改变外在,只要求修正内心,只要你自尊自重,自我发掘,自我认知,自我肯定,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完成"(《禅的认知与修学》。)。作者认为"事实上也只有宗门的安祥禅,才能够像火里生长莲花一样,极为难得,极为稀有,极为可贵"(《禅的认知与修学》。)。这是安祥禅的最根本的特点,其他特点都由此派生。这里最引人注目、发人深省的是对待人生欲望的看法和态度问题。中国传统思想中,《中庸》认为:"天命之谓性。"告子更说:"食色性也。"众所周知,佛教视人的欲望为产生痛苦的根源,诸如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以及锦衣玉食、声色犬马,都是伴随着痛苦的染污行为。耕云先生认为"一个人的合理欲望是人类进化的动力"(《安祥之美》。),"我们拥有感官并不是罪恶"(《安祥之美》。),他强调"合理的生活欲望不是罪过,但是超出范围的私欲扩张,倒真是罪过了"(《安祥之美》。);"私欲不仅可以污染社会人群,腐蚀一个国家,而且当它扩展到极点时,它便会毁灭整个人类"(《安祥之美》。)。这里承认合理欲望,反对扩张私欲,是否也是为摆脱长期以来制约中国佛教发展的因素,而苦心孤诣地开辟出一条不脱离现代精神的佛教新路禅修的方式方法方面,安祥禅不主张拜佛、念经、坐禅、持戒等,强调这种禅"只有"一个戒条,就是"不可告人之事,断然不为"(《禅的认知与修学》。)。也就是重视止恶从善的道德修养。安祥禅还继承禅宗的"守本真心"法门,以为这里一个人获得安祥的基本途径。耕云先生反复说"真实的必是原本的",原本的心就是真实的心,原本的心不是当下的分别心,不是现实的表层意识,而是一个人的心灵的原初状态。这被认为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他强调要"发掘出那个原本就是真实的"(《中华禅风的演变》。)心,以"用真理性证得宇宙的实相,而达到生死苦乐的究竟解脱,完成生命的圆满"(《安祥之美》。)。这里涉及安祥禅的核心理论问题。真心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原本怎么就是真实的?什么是原本的心?如何体证原本的心?原本的心与当下的心如何契合?如何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深入而细密地论证与阐释这些问题,是有重大意义的。安祥禅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既有现实的理由,又有历史的渊源。从现实角度考察,有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适应填补人们心灵空虚、提升人类品质的现实需要。当前"人心陷溺,物欲横流","尽管自然科学飞跃进步,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但物质的满足,永远填补不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尽管知识爆炸,科技起飞,但学术并没有提升人类的品质,这是个可悲的现象。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发扬中华文化,提倡固有的禅学"(《禅的认知与修学》。)。二是在禅法的方式方法上适应现实条件。耕云先生在《禅是生活的宗教》一文中指出,时代不同了,现在是工业社会,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改变了,"用过去的方法求解脱,很难";"一般的人不可能有整天整天的时间不做事来专门从事修行"。而安祥禅的要求是"去除心垢,求心安无愧",是"人活在责任义务中"。这就提出了一种简明而可行的禅修方法。从历史角度考察,安祥禅是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禅学的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心关怀和根本指归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成就理想人格。儒家历来津津乐道如何成为君子、贤人、圣人,道家热衷于追求成为神人、至人、真人,佛教则专心教导众生转凡成圣,成为菩萨、佛。这种文化旨趣决定了儒、道、佛三家比较重视心性问题的探讨,而且随着历史发展,在唐代以来,三家都愈来愈把理论的兴奋点安置在心性论上,都主张在现实生命中进行向内磨砺,完善心性修养,以致出现三教同心的三教合一论。明代著名佛教学者真可说:"学儒而能得孔氏之心,学佛而能得释氏之心,学老而能得老氏之心……且儒也、释也、老也,皆名焉而已,非实也。……知此乃可与言三家一道也。而有不同者,名出,非心也。"(《长松茹退》,见《紫柏老人集》卷9。)他认为儒、道、佛三教所不同的是名称,相同的是心,是本心,明确地点明了"心"即思想意识是三教成就不同理想人格的共同根据。他强调三教都以"不昧本心"为共同宗旨,都以"直指本心"为心性修养的共同途径。在三教的心性论中,以佛教尤其是禅"明心见性"理论最为明快,最为突出,也最为典型。安祥禅正是中国传统心性论尤其是禅宗心性论的吸纳继承,也是对禅宗修持方法的更现实化和简便化的创新发展。

安祥禅是宗教也是哲学,是超宗教又是超哲学。毫无疑问,安祥禅是有生命力的。在日常生活中专心精进于追求心安的人,必将得道而进入禅境,独得安祥的禅悦。

同类推荐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 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 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 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修行在人间:精进

    修行在人间:精进

    本书分为调适生命之道、修行之道、君子之道、幸福之道等四卷,所谓“道”即指方法或道理之意,举凡人生各种场合的应对方法和思考理路多有涉及,如谈学习、谈生活、谈交际、谈家庭、谈修身养性等,将佛法见解与日常为人处世相融合,实用性颇强。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美国宣教士贝德士在南京沦陷,数十万同胞遭到日寇屠戮时,毅然担负起保护难民的工作,不少中国人在他的救援下保全了生命。本书编选自他的书信集、笔记等,是研究中国教会史、近代史的重要文献。
  • 追踪与溯源: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热点问题

    追踪与溯源: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热点问题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吴云贵有关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热点问题的专题论文集,集中探讨了当代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伊斯兰教法等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论证严谨,评价公允,代表了中国学者的立场与观点。
热门推荐
  • 邪王霸宠:废材小姐要逆袭

    邪王霸宠:废材小姐要逆袭

    (本书完结。新书:喵妃倾城:殿下宠妻忙)她是孤独游走在都市的天才少女,一夕穿越,成了人人唾弃的草包花痴女,本是天之骄女,再次崛起,绽放一世芳华,只为兑现那梦中的承诺,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粉嫩可爱的小包子会变成邪肆妖孽男?邪魅男子:偷了我的心,还想跑?妖娆小美女:你是哪一个,伦家认识你吗?
  • 将门贵秀

    将门贵秀

    隔壁穿越女悠闲发家,是京城贵女圈一朵花。而重生后的她,睁开眼就开始救娘,保妹妹,寻兄长,誓要为自个儿颠倒的人生奋斗到底。让他们也莫小看了咱将门出来的闺秀!且看我一代将门虎女如何巾帼不让须眉,洒脱活于这人世间!
  • 炮灰女的另类修仙

    炮灰女的另类修仙

    谁来告诉她曜玄社区是个啥东东?可以随心所欲建造自己的空间?可以穿梭时空?可以长生不死?你说啥?还可以回到自己的身体里再重新来过?一个黑黢黢的超大松花蛋圆润的滚过来对着她嚷:“过了这村没这店!”快穿爽文,成长型女主,无CP交流群32460294新书图摹万界已发,喜欢的宝宝可以来看看!
  • 认知迭代: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

    认知迭代:自由切换大脑的思考模式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大脑,但是我们最缺乏了解的恰恰是自己的大脑对大部分人而言,大脑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困惑是如何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每天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但是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被意外的消息弹窗、微信群里分享的文章、邻桌和我无关的聊天所打断。对一个人的专注力来说,重要的问题不是减少大脑需要同时处理的事情,而是找到刚好让你的大脑能够专注某件事的状态。而保持专注的方式就是要“拥抱波动”,学会让大脑在专注和走神这两种状态中自由切换,从而达到一种“心流”的状态。
  • HARD TIMES

    HARD TI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邓天炎

    邓天炎

    都市传说天蛾种的出现使得主角邓天炎具有了死亡轮回的能力。在奇怪的经历后,他被天启学院收录为学生,并被告知是救世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色宁都

    红色宁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都是中央苏区前期的革命中心,是中央苏区反“围剿”的轴心,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政的重心,是苏区江西省后期的核心,是苏区精神、党的群众路线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形成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宁都人民胸怀坚定信念,竭尽所能,为苏区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表现出对党和革命的无限忠诚,被誉为第二个苏区模范县。
  • 起泡水夏天

    起泡水夏天

    我想要与你16岁时相遇,20岁时相恋,28岁时与你参加生平第一次家长会,37岁时与你办置孩子的生日,47岁时与你在河边散步,53岁时与你环游世界,60岁时将所有的积蓄捐出去,70岁时躺在你身边看你老去的眉眼,80岁时握着你的手去钓鱼,闭上眼就能回想到与你共度的时光。这就是爱。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致同治1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