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500000051

第51章 人间佛教的界说与人间正道的实践(2)

人间正道的实践人间佛教修持的大乘菩萨道法门,内涵极为丰富。为了契时应机,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必须突出重点,着重奉行适应当前人间实际需要的佛教法门,这些法门可称为"人间正道"。当代的人间佛教需要当代的人间正道的实践。我们认为,依据佛教的基本教义,结合时代特点,规划、设计当代人间佛教的弘法法门,是落实人间佛教理念的根本保证。中国佛教告别了古代史和近代史,它要面对的是21世纪的人间社会。与以往历史相比,当代社会不仅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诸方面,都已发生了历史性大变化,还由于以科技资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现代化建设的空前发展,越来越凸显出与以往历史不同的新特征:(一)由于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交通的发达,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正在走向一体化、全球化。这样,就出现了国别观念的淡化而国家间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也带来了贫富差别的进一步扩大。当前,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没有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愈来愈严重。一方面是北方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方面是南方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全世界有13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日平均生活费用不足一美元。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和出口市场份额的82%,而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仅分别拥有14%和18%。(参见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载《光明日报》,2000)这种状况是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二)由于科学技术的空前进步,人类在科学的宏观方面已推进到180亿光年之遥的宇宙,在科学的微观方面已初步揭示出基因的秘密。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巨大,与此同时,自然也在增大报复人类的力度,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气温升高、人口爆炸、能源危机、食品短缺,乃至毒品、难民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困扰着人类,人类实际上面临着生存危机。(三)由于物质条件的不断完善和生活方面的更加现代化,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相对匮乏的精神境界的反差现象将长期存在,也就是说,文化精神危机、价值危机是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鉴于这种情况,未来社会可能逐渐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新契机、新机遇。

上述特征表明,人类社会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矛盾,有的改变了形式,有的是更尖锐了。这些矛盾是产生人类痛苦的根源,也是人间佛教关怀现实人生的切入点。中国佛教应当在缓解这些矛盾方面发挥作用,以满足人们的新需要,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通过缓解这些矛盾,消除人类的痛苦,提升人类的素质,积极建设人间净土。

如果以上论断是正确的话,我想当代人间佛教所需要的人间正道,即佛教所修持与弘扬的法门,也应当着重在缓解上述三个矛盾方面多下工夫,多做实事,稍为展开一点说就是:

(一)关注人与自我的矛盾,积极提升人的道德素质,成就人的理想人格。人与自我的关系,主要是一个塑造人格的问题。要正确对待自己,塑造理想人格,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关系,正确对待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认识到一个人要在生命价值中体现道德价值、人格价值,对一个人来说,道德价值与人格价值是最为重要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往往视物质生活、物质价值、生命价值高于精神生活、精神价值、道德价值、人格价值,有的人成为欲望的奴隶,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更有甚者,贪污腐化、盗窃走私、吸毒卖淫……这是人性的扭曲,人格的堕落,人类的悲哀。针对人们在自我安顿、人格塑造方面的缺陷,佛教可以运用其丰富的资源进行对治,如以五戒、十善等道德规范影响人们、开导人们,逐渐使更多的人奉行,以提高道德水准。又如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理论教化人们,使之深入人心,以助于人们确立道德警戒。还可用佛教关于宇宙人生的真实理论教化人们,以增长智慧,提高觉悟。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充分把握佛教精髓的基础上,建立一些新的契合当代人文关怀的方便法门,以使人间佛教更迅速、普遍地深入人心。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契理契机,弘法得当,佛教必将在净化人心、净化人性、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提高觉悟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推动人类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人与社会的关系包含人与他人、民族、国家等多重关系,范围甚广。当前许多国家的人民,程度不同地存在贫穷、疾病、障碍、失学以及老龄化等种种难题,由于民族、宗教、领土、资源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人民正在遭受战争和动乱的苦难。我们认为,佛教对解决人类的这方面问题也具有突出的优势。比如,第一,高扬佛教的去恶从善、慈悲平等、自利利他的道德准则,使之普及于民众之中,逐步成为人们处理各类人际关系的规则,以缓解人与人的冷漠、对立乃至敌对的关系。第二,如上所述,局部地区的战争和动乱正在折磨一些国家的人民,全世界现存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五十多次,人类生存地正受到严重的威胁。佛教是和平的宗教,应当一如既往地弘扬佛陀无我、慈悲、平等、重生的和平教义,坚决反对战争,维护人类世界的永久和平。第三,充分发挥佛教的慈善救济的功能,发扬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慈大悲精神,竭尽全力扶贫济困,施医送药,赞助"希望工程",教化失足者和罪犯,等等,使痛苦中的众生,既得到物质的援助,也得到精神的提升。第四,若条件具备,还应积极创办教内教外的各类学校,以提高信徒和社会青少年的佛教知识和文化科学素质。

(三)宣传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缓解生态危机,净化环境,为实现人间净土创造客观条件。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是关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当前人们已部分地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尖锐性,但是在认识深度上有待提高,在价值取向上有待调整,而在这些方面,佛教均可做出特殊的贡献。首先,作为佛教的哲学基石的佛教缘起论,强调一切事物是由不同原因、条件和合而成,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国华严宗人更提出法界缘起论,宣扬事物与事物之间是圆融无碍的,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认为,佛教的缘起论和有机整体论世界观可以为环境哲学提供理论基础。其次,佛教的依正论认为,依报和正报都是果报。由过去的宿业所感召而得的众生主体、生命的存在,是正报;生命存在的生活环境,包括山河大地、国土家园,以至整个环境的世界,都是依报。天台宗人更提出依正不二论,强调众生主体与公众环境作为果报是不二的,即都归于一心。有的佛教则宣扬"心净则国土净"的思想。这里包含的主体与环境不可分离,主体精神活动引起主体与环境的变化的思想,以及环境的改善有待于众生主体主观世界的清净的观点,都是深刻的,具有启发性的。再次,佛教基于缘起论而高唱的尊重他者生命、众生一律平等、众生皆具佛性、皆能成佛的众生平等观,以及由此而提倡的素食、放生等行为,对于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佛教的理论是以升入极乐世界为最佳理想环境,极乐世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这体现了佛教对理想生态的设定,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内容。

我们认为,本着大乘菩萨的淑世悲怀,把握住时代的特点,通过加强上述人间正道的实践力度,就能树立人间佛教的良好形象,进而推动人间净土的逐渐实现。

同类推荐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一行禅师大合集: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

    一行禅师大合集: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

    享誉海内外的佛学大师一行禅师经典作品,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让你在生活、工作中感受佛学的真谛。无论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这些书都是一次充满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他沉稳迷人地讲述了佛陀80岁的完整一生,佛法的起源与奥妙,就这样在您面前徐徐展开。无论你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本书,都是一次充满喜乐和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
  • 量理宝藏论释(全集)

    量理宝藏论释(全集)

    《量理宝藏论释》属于佛学五部大论之因明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经由索达吉堪布多年精心翻译而成。市场上目前无专业和系统的作品,该作品具有出版价值,属于常销书。佛学“五部大论” 是三乘佛教综合知识和哲学理论高度概括性的教课书。五部大论是指:《因明》、《般若》、《中观》、《俱舍》、《戒律》等五部内学显宗经典理论。 本稿以深入浅出的形式诠释了人世间从宏观到微观的世界应该以什么为正确的丈量工具,什么是颠倒,错误和犹豫识;本稿思维缜密,逻辑性强,观点尖锐,各派系辩论尖锐深刻,从字里行间让我们体会中国历代智者们对甚深真理智慧地探索和论证,是极为难得的著作。对于探求名言真相,寻求正理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完整汇集因明正理的宝典;对于现代社会妄念纷飞的人们来说,这本书可以说是一双慧眼,通过这双慧眼可以看透社会的真相,从而踏上智慧之道。
  •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王学不是“阳儒阴释”,而是儒学的一种新形态;它与佛教禅宗相似或相同是因为两者都把“道”内在化了。同时,它也不是“儒体佛用”,确切地说,它是“儒因佛缘”,即它是在“成为圣人”这一儒学的动因中生发出来的,佛教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只是起了助缘的作用;经过改造的佛教因素成为王学的有机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
  • 楼观道源流考

    楼观道源流考

    《楼观道源流考》是一部见解独到、特色鲜明、风格别具的书,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位的书籍。新版不但增加厂不少新资料、新内容,而且它使初版的著述风格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我觉得,这种著述风格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就是“实”。本书内容包括:研究楼观道的史料依凭、楼观道的历史演变和道法承传、楼观道的宗派特征。
热门推荐
  • 早春夜宴

    早春夜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孙瓒传

    公孙瓒传

    一位从边关浴血拼杀,守土保国的将军,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究竟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能够吸引来赵云这种绝世猛将的将军,又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公元190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为何公孙瓒排第十四路,又为何为北平太守~?坐拥四郡之地的公孙瓒又是如何败亡!?找找某人,发现根本找到的只有只言片语,就是想给某人写一个人物传记,如有不足还请大家指正,我也好修改,这样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读《三国演义》之人,从没有把公孙瓒当一回事。一来,公孙瓒武艺不算很厉害,难入读者法眼;二来,公孙瓒打仗老输,最后还落得过自焚而死的下场,作为失败者自然不会被人提起,只是三国演义多有不实之处。自古以来胜者王侯败者寇,作为一名失败者自然会被遗忘。即使铭记也是反面教材,衬托胜利者的光辉,更何况,在大多数人眼里击败公孙瓒的袁绍,尚且是个窝囊废,被誉为“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的草包,早早被袁绍淘汰掉的公孙瓒就更不容易被铭记。其实,公孙瓒在三国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他不但入了董卓的眼,袁绍的眼,赵云的浓眉大眼,还入了刘皇叔的“心眼”
  • 主神游戏之灵魂入侵

    主神游戏之灵魂入侵

    正与恶,对与错。站在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解释。是游戏还是现实,是阴谋还是阳谋。
  • 家有外星女友

    家有外星女友

    天上掉下个女友,却来自相距亿万光年的外星。穿越虫洞,宇宙文明画卷徐徐展开。跨越时空,少年肖锐踏上探索平行宇宙的浩瀚之旅。……书友群:647170951
  • 我背后是苦境

    我背后是苦境

    自修千载难明德,诸世浮屠果报身。乾元复始道化坤,自定修罗业累登。自平和的苦境修习千载后开始游历诸界,只为维护心中正道,但人力终有穷尽,不过幸好背后站着的是苦境。且看清香白莲素还真大战黑暗骑士蝙蝠侠,再痛佛剑分说身挑业镇压入魔主角, 最幸万界终将美满。
  • 充闾文集:春宽梦窄

    充闾文集:春宽梦窄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孕妇产妇枕边书

    孕妇产妇枕边书

    本书共分两篇,孕妇篇、产妇篇,囊括了从准备怀孕、怀孕、妊娠、分娩、调养、护理、防病、禁忌等方面的内容,科学分析和阐述了从怀孕开始到孩子成长过程中读者想了解和掌握的生育知识和各类问题。其内容翔实全面、结构严谨、段落分明,文字通俗易懂,融科学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特别方便读者查阅。
  • 靳少是我的白月光

    靳少是我的白月光

    一朝被未婚夫背叛,她被送去和陌生人相亲。“嫁给我,给我生个孩子,这两千万就都归你。”某女唇角一勾,笑的妖娆:“结婚可以,生孩子免谈!”第二天,某女就成为了靳家名正言顺的靳太太。一路打脸撕逼斗小三,白萌萌愤愤的扬言:“靳先生,我要加钱!”靳安深邃的眸光扫了白萌萌微隆的小腹,唇一挑,拿出一张支票来:“喏,两千万都归你。”白萌萌猛地一愣,瞬间咆哮道:“姓靳的,你违约!”
  • 妖瞳:都市异能巫女

    妖瞳:都市异能巫女

    巫丫丫一直静静的看着权昊天的所有动作,满腔疑虑,“昊,你不是要和我结合吗?”这回权昊天可以猜出来她问的是什么了,对着疑惑的巫丫丫摇摇头,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突然觉得自己很坏,就这么拥有一片空白的她吗?连他自己都有些觉得自己病了,可是若是让他教会巫丫丫一切,放她和外面的世界接触,他又做不到,这样一片纯白,可以填补他内心的空虚和寂寞,他真的很自私。巫丫丫看着沉默的权昊……
  • 唯有蔷薇不忧伤

    唯有蔷薇不忧伤

    姜蓝蓝6岁时,母亲将我送到槐树街12号的姜饼店,从此她的人生与姜饼娃娃、姜饼秘方、姜饼店两兄弟联在了一起。哥哥大姜冷酷自私,弟弟小姜单纯善良,性格走向两个极端。林家孙女林巧巧,家庭残破,由心灵扭曲的奶奶抚养,自卑而刚强的她,嫉妒着被收养家庭百般呵护的姜蓝蓝,她爱上小姜,又被自己的奶奶诅咒。中了心魔的她,一直和姜蓝蓝对峙,争夺爱情、秘方和饼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