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1300000011

第11章 佛教哲学的重要著作(2)

(3)《二十唯识论》,也称《唯识二十论》。世亲作,唐玄奘译,1卷。异译本有北魏菩提流支译《唯识论》(一名《破色心论》),1卷;南朝陈真谛译《大乘唯识论》,1卷。

(4)《三十唯识论》,也称《唯识三十论》,又称《唯识三十颂》。世亲著,唐玄奘编译。

《成唯识论》就是此书的注释。《成唯识论》简称《唯识论》。古印度护法等十大论师对世亲的《三十唯识论》各作注释,玄奘回国后本拟分别译出,后按弟子窥基的建议,改为以护法之说为主,糅译其他各家的注释,集成此书,共10卷。其内容主要是论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思想。

《二十唯识论》和《三十唯识论》两书,都是用心、识来说明唯识理论,宣扬识生起以后有一种作用,即能把识的一部分转变成为心的对象,由此而推论出“三界唯心”、“唯识无境”的总结论,是为无著、世亲学说的最高峰。两书中,《三十唯识论》对瑜伽行派的全部哲学作了系统的说明,因此,该书的注释《成唯识论》也成了瑜伽行派最重要的哲学著作。

(5)《百法明门论》,全称为《大乘百法明门论略录》,简称《百法论》。世亲作,唐玄奘译,1卷。此书着重论述瑜伽行派的五位百法学说,是研究佛教宇宙观要素论的重要资料。

(6)《集量论》。陈那著,唐义净曾译出,但不久即亡佚。现存金铠、信慧与宝持护、狮子胜两种藏译本。近年法尊法师编译了汉文《集量论略解》一书。《集量论》系佛教因明即逻辑学和认识论的重要著作。

(7)《因明正理门论》,也称《正理门论》、《理门论》、《大论》。陈那著,现存唐玄奘和义净两种汉译本,各1卷。

(8)《因明入正理论》,简称《入论》、《小论》。陈那弟子商羯罗主作,唐玄奘译,1卷。

以上两书均对佛家的逻辑规则和认识原理有所论列,而中国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窥基大师的《因明入正理论疏》,则是关于因明学的最具权威性的论著。

(9)《解深密经》。此经是瑜伽行派所依据的根本经典。全书以抉择的形式,对于大乘经的凡属深奥隐秘的义理都加以解释决定,进而系统地论述了唯识无境、三自性和三无性等宗教哲学问题。此经由唐玄奘译出,5卷。异译本有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5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相续解脱经》,1卷;南朝陈真谛译《解节经》,1卷。

(10)《楞伽经》。此经着重阐发了世界万物由心所造,认识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的唯心论系统。通行本为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异译本有北魏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10卷;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7卷。此外还应当提到,东晋法显著的《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以及唐玄奘述、辩机编的《大唐西域记》和唐义净撰的《南海寄归内法传》,都是作者赴印度求法取经期间所记述的有关历史、地理、宗教的实际情况,是研究印度佛教史的十分珍贵的资料。尤其是《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赴印度游学所经历和得自传闻的138个以上的国家、城邦和地区的情况,不仅保存了公元7世纪中亚和南亚等地区的大量的古代史、中外关系史的珍贵资料,也保存了佛教史的重要资料。由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等校释的《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出版),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书进行了全面的校勘和注释,提出了不少新见解,是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校释本。

我国西藏古代著名佛教史家布敦著有《佛教史大宝藏论》(《善逝教法史》),多罗那他撰《印度佛教史》,胜巴著有《如意宝树史》,也都是研究印度佛教哲学史的重要著作。布敦的《善逝教法史》成书于1322年,是论述印度佛教和西藏佛教的史书。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成书于1608年,系统地叙述了印度佛教特别是密教的历史,自问世以来一直被推崇为研究印度佛教史的权威性著作。

§§§第三节中国佛教哲学的重要著作

中国佛教哲学著作,主要是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三大宗派的论著,同时在汉至宋明期间,其他一些佛教学者也间有佛教哲学著作问世,同样也值得介绍。

一、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佛教哲学著作

(1)《理惑论》,全称为《牟子理惑论》,也简称为《牟子》。传为东汉末年牟子作,见《弘明集》卷一。全书阐发佛教原理,并广引《老子》和儒家经典,宣扬佛道儒三家一致的观点。

(2)《肇论》。后秦僧肇著,系僧肇的佛教论文集,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著作,书中《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和《般若无知论》三篇论文,系统地阐发了佛教中观学派的宇宙观、动静观和认识论。

(3)《沙门不敬王者论》、《三报论》和《明报应论》。东晋慧远作,见《弘明集》卷五。

前一文宣扬神不灭论,后两文结合中国传统观念,着重阐述佛教因果报应的理论。

(4)《辨宗论》。南朝宋谢灵运作,见《广弘明集》卷二十。全文会通儒佛两家的思想,以论证和发挥竺道生提出的顿悟成佛说。

(5)《神不灭论》。南朝宋郑鲜之(道之)作,见《弘明集》卷五。全文直接发挥神不灭论的思想。

(6)《明佛论》,一名《神不灭论》。南朝宋宗炳作,见《弘明集》卷二。全文以神不灭为理由,宣扬人定可以成佛的观点。

(7)《出三藏记集》,简称《录》。南朝梁僧所著佛教经录,15卷。“出”即翻译,“三藏”指经、律、论,“记集”即记载东汉至梁所译三藏的目录、序记和译者传略等。书中收经序和后记120篇,集中体现了此阶段中国佛教学者对佛教的理解,具有中国佛教哲学思想史料的重要价值。

(8)《弘明集》。南朝梁僧编,14卷。选辑从东汉末到南朝梁代颂扬佛教的论著,以及少量反对佛教的论著。后来,唐道宣续编成《广弘明集》30卷,选辑自南北朝至唐代有关佛教义理和佛道之争等的著作。这两部书保存了佛教和反佛教的斗争以及儒佛道三教的关系的大量思想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隋唐时代佛教宗派的哲学著作(一)天台宗天台宗的重要著作有所谓“天台三大部”,即此宗创始人智的《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其中又以后两种尤为重要。此外,《小止观》,亦称《童蒙止观》,则是比较简明的读物。智的后继者也续有创作,其中有的也是哲学著作。《法华经》是本宗的宗经,也在此附带略作介绍。

(1)《法华玄义》,全称《妙法莲华经玄义》,简称《玄义》。智讲述,弟子灌顶笔录,10卷,或作20卷。此书详释《法华经》的经题,概说此经的要旨,反映了智对于《法华经》的最成熟的思想,具有天台宗学说的概论和导言的性质。

(2)《摩诃止观》。智讲述,弟子灌顶笔录,10卷,或作20卷。系论述天台宗禅观学说的主要著作,其中阐发了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的禅法,表述了天台宗的独具特色的世界观和认识论。

(3)《金刚》。湛然作。全文为了反对华严宗的只主张有情有佛性的说法,特别强调无情之物如草木瓦砾也有佛性的主张。

(4)《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印度佛经,后秦鸠摩罗什译,8卷。此经的中心思想是:依据“般若”智慧,采用中道正观的方法,以求得一切现象的真实相。再一重要思想是,宣扬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10卷;隋阇那崛多和达摩笈多译《添品妙法莲花经》,7卷。

(二)三论宗此宗的主要哲学著作是创始人隋吉藏的《大乘玄论》和《三论玄义》两书。《大乘玄论》,5卷,阐述了二谛、八不和佛性等哲学理论。《三论玄义》,1卷,主要是阐发印度佛教中观学派的奠基性著作《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三论的大义,以宣扬一切事物和现象性空(无自性)和非有非空的中道之理。

(三)法相唯识宗主要哲学著作是唐玄奘弟子窥基所著的《成唯识论述记》,也称《成唯识论疏》,略称《唯识述记》,10卷,或作20卷、60卷。此书系根据唐玄奘编译《成唯识论》的注释而成,着重阐发《成唯识论》的宇宙万有唯识所变的思想。此外,窥基所撰《大乘法苑义林章》,亦颇重要。

(四)华严宗华严宗人的哲学著作比较丰富,其中以法藏和宗密的几部著作最为重要。对于作为此宗宗经的《华严经》,这里也略作介绍。

(1)《华严五教章》,全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或《华严一乘教分记》,简称《五教章》。唐代法藏著,4卷,或作3卷。全书除全面论到各教派的地位(即“判教”)之外,主要是阐发华严宗的“无尽缘起”说的原理和内容,具有颇高的理论思维水平。

(2)《华严金师子章》,简称《金师子章》。唐代法藏著,1卷。此书以金师子为比喻,着重阐述“无尽缘起”的思想,宣扬宇宙现象大调和的理论。

(3)《华严原人论》,简称《原人论》。唐代宗密著,1卷。此书对儒道佛三教进行全面的评判总结,并对世界和生命的起源、社会对立的根源提出了新见解。

(4)《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此经阐发宇宙中一切事物互相贯通渗透,互为因果,毫无窒碍,万物大圆融;还宣扬佛土无尽,佛法无尽,世界是毗卢舍那佛的显现的“法界缘起”论。此经还大力赞叹菩提心,宣扬唯心论。译本有三:东晋佛驮跋陀罗译的60卷本,称《六十华严》或《旧译华严经》;唐实叉难陀译的80卷本,称《八十华严》或《新译华严经》;唐般若译的40卷本,称《四十华严》或《贞元经》。

(五)禅宗禅宗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一度著作较少。但后来也重视文字宣传,有不少别出心裁、独具一格的哲学著作。

(1)《坛经》。记载禅宗六祖慧能的语录和事迹,是中国僧人著作中唯一称“经”的重要典籍,被尊为禅宗的宗经,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经的主旨是宣说“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教。版本有四:敦煌写本,全称为《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慧能弟子法海集记,1卷,是《坛经》的最早版本;日本兴圣寺本,题为《六祖坛经》,晚唐僧人惠昕改编,2卷,南宋晁子健翻版,流传于日本,由兴圣寺再行刻印;曹溪原本,全称《六祖大师法宝经曹溪原本》,1卷,2万多字,字数超过敦煌写本一倍;元代僧人宗宝改编本,题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1卷,此为明代以来常见流行本。

(2)《禅源诸诠集都序》。唐代宗密撰,4卷。宗密既是华严宗五祖,又是禅宗荷泽系的禅师。他为调和禅与教的矛盾,而编《禅源诸诠集》100卷,现仅存“都(总)序”。“都序”内容是,将禅宗和禅宗以外的宗派,加以分类比附,力主禅教一致。全文以心性本觉的论点为主导,以心统一禅教各派的说法,阐发了佛教心性哲学思想。

(3)《五灯会元》。宋代普济编,20卷。所谓“五灯”是指《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和《嘉泰普灯录》,共150卷。因语多重复,普济乃删繁就简,会五为一,并以灯灯相传、光明灿烂为标榜,故名。全书以语录形式,汇辑历代各派禅僧的言论,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4)《古尊宿语录》。宋代赜藏主集,48卷。广集禅宗南岳怀让以下40余家唐宋禅师即所谓“尊宿”的语录,其内容多为《景德传灯录》所未载,是研究南岳以下禅宗哲学思想的重要资料。

三、其他著作

(1)《大乘起信论》。传为古印度马鸣著。现存汉文译本有两种,一是南朝陈真谛译,1卷;另是唐实叉难陀译,2卷。前者较为流行。自隋代始就有人怀疑此书的作者和译者(真谛),而将其列入疑惑之部。近代日本一些著名学者曾就《大乘起信论》的真伪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辩论,中国学者也对此书进行考证,然结论不一,有的坚持是马鸣作,真谛译,有的则认为是中国人的托名之作。《大乘起信论》提出“真如缘起”说,认为世界万有都是真如本体的显现,真如随缘而生起世界万有,从而与法相唯识宗的“唯识缘起”,即世界万有都是阿赖耶识种子的变现的理论相对立,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颇大。

(2)《辅教篇》。北宋契嵩撰,3卷。此书系针对唐代韩愈排佛言论而作,其特点是集中阐发佛儒一致的理论,包含了重要的佛教道德哲学内容。

(3)《佛祖统纪》。南宋志磐作,54卷。此书系着重记载天台宗传法世系的佛教史书,但其中31和32两卷的《世界名体志》却集中讲佛教的宇宙结构论,是研究佛教宇宙观的重要思想资料。

(4)《法界安立图》。明代沙门仁潮编集,3卷。此书系汇集佛典中关于世俗世界和佛国世界的结构学说而成,全书配有图解,集中地阐发了佛教的宇宙结构论,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价值。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 知行合一:洗心禅5

    知行合一:洗心禅5

    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也不是缺乏快乐,而是缺乏一颗感受快乐的心,正是心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感受。本书中贤宗法师向读者讲授如何在生活中用心感受,用心修行,发现生活的规律,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走向快乐的人生殿堂。
  • 人的宗教

    人的宗教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热门推荐
  • 诸天最强大咖

    诸天最强大咖

    搞笑升级!笑点多多,轻松活泼是宗旨总被人设计,难道这就是命?我绝不认命!众叛亲离无所惧!掌侠义之力,专打伪君子真小人!穿梭诸天,不为捉鬼降妖,只为匡扶正义。铸就不朽传奇……
  • 秘战

    秘战

    【新书《黑夜将尽》已发!】1943年,正值抗战接近尾声之时,国、共、日三方的角力日趋激烈,看似表面平静的背后,实则云谲波诡,杀机四伏……
  • 武侠宇宙美食家

    武侠宇宙美食家

    【古武未来征文优胜奖】这里有十年产一次卵的食人帝王鲑鱼,三十年一喷泉的圣地安娜银河眼,五十年一现身的千味珍兽,百年不遇的神树美酒扶桑。这是个不吃就被吃的世界。想在这个世界体面的活下来,就要学会吃,想尽办法去吃。我们的目标是:吃遍宇宙!………………有推荐位的时候一天两更,[12.00和18.00]裸奔的时候一天一更,[12.00]要催更的吃货请进群给群主喂食。书友群:375842119。
  • 我曾想过放弃你

    我曾想过放弃你

    鹿一禾喜欢白之晨这件事情,就差全世界都知道了。很多认识她的人都问过她这么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喜欢他?”每每她的回复都是,“喜欢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是啊,喜欢是不需要理由的。
  • 上清镇元荣灵经

    上清镇元荣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祈愿天下之守护

    祈愿天下之守护

    万千位面有许多祈愿者,你的祈愿,我来接受,为你实现你的愿望!你是下一个祈愿者吗?有想祈祷者,请遵从自己的内心,告诉我,我尽力为你实现你的愿望!我是祈愿守护者名为宁。
  • 帝王的妖妃

    帝王的妖妃

    她是紫家的嫡女,紫家的耻辱,可谁知道,她已不再是她,她来自现代,古灵精怪表里不一。日日豪言壮志: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就算成渣了,也给我抠出来!正活的风生水起,怎知一不小心,一句流言,让她从此跟平淡无缘,身后至此多了一条狼……堂堂西凤摄政王,恐怖的“鬼王爷”,不在西凤施暴吓人!却闲得发慌,找她这个小女子的麻烦,于是东辰沸腾了,西凤遭殃了,天下颠覆了!尼玛的,流言止于智者知道不?什么?竟想要流言成真,天底下怎会有这种男人,看着因为一个流言追在自己身后的男子,紫灵第一百零一次的叹气……
  • 爱你在晴天

    爱你在晴天

    在我失去了所有的时候,傅悠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他告诉我:“和他结婚,我就能坐上女上司的位置,还可以报复渣男朋友”
  • 灵域龙帝

    灵域龙帝

    万年前的第一门派帝皇阁由于在一场内乱之中陨落了,与这个宗门同在的夜幕阁、兽神阁、龙皇阁都一直传承,在那场内乱之中就一直隐没着,以至于别的门派以为帝皇阁消失了,在那场内乱之后的几千年后,主角司马小军及一些同伴让世人知道帝皇阁开始重塑了当年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