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1300000014

第14章 张幼仪:杳然残梦也深情(3)

后来,徐志摩、明小姐和郭君开始讨论起英国文学,讨论的时候中文里夹满了英文,所以我几乎没法听懂他们的谈话。我注意到徐志摩说话的时候不停看着地板,偷窥明小姐的脚。于是我不由自主焦躁地把我的大脚伸到桌子底下,差点就踢到徐志摩。他为什么如此平起平坐对待她?而她看来是这么特异,那身外套和裙子与她的小脚摆在一起,完全不相称,而且根本不成比例。

——(张邦梅《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

这段回忆,她说的时候,应该有报复的快感。徐志摩说她思想守旧如小脚女人,但他带回的女子,居然是真正的小脚。这让她觉得是天大的嘲讽!因而后来徐志摩问她对明小姐的意见时,她冲口而出:“呃,她看起来很好,虽然小脚和西服不搭调。”

他烦躁地绕着客厅走来走去,听到这句话,他忽然宣泄似的大声说:“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离婚!”

说不定我最爱他

“明小姐”似乎是个谜。我难以理解,张幼仪会忘了她的名字。对于一个闯入她生活带给她威胁的女子,她不应该在记住所有细节的同时,却忽略了她的姓氏。

也许是她太敏感,所谓的明小姐只是一个普通朋友;或者,那个女子就是林徽因,她讲述这段往事时已是沧桑老妇,记忆有误也极有可能。

她从未想过,徐志摩会真的与她离婚。她一直觉得,不犯失贞、善妒等七出之规,徐志摩便不能休妻,她生死都是徐家的儿媳。可是当她将小脚与西服的评语送给了明小姐,他终于吼叫着冲她说出这两个字:离婚!

显然,她伤了他的自尊。他不能容忍一个旧式女人对他的嘲讽与讥笑,明小姐事件不过是根导火索,他蓄积已久的不满找到了发泄的出口。

那是第一次,徐志摩向她提高嗓门。他是受西方文明熏陶的新式男人,因此他宁愿一直保持冷淡的关系,也不会像一个乡野蛮夫对女人大吼大叫。但是这一幕却发生了,他们的关系,也该终结了。

她无法克制自己的悲伤,从屋子的后门逃了出去。沙士顿乡下的夜晚,一片冰凉黑暗。夜气包裹着她,心底似有一砣冰,硌得她又冷又疼。

徐志摩一直追着她来到了阳台,气喘吁吁站在她身边说:“我以为你要自杀!”

灯光从客厅开着的门内透了出来。她抬起头,茫然地看着异乡的夜空,和灯光映照下徐志摩的侧脸轮廓。痛苦,便像潮水一般,涌袭而来。

当天晚上我上床的时候,徐志摩还在客厅用功。不过,到了三更半夜,他蹑手蹑脚进了卧房,在低下身子爬上床的时候拉到了床单,而且他背着我睡的时候,身体轻轻擦到我。我虽然知道他是不小心的,却有一种这是我们身体上最后一次接触,也是在向我们那段可悲的亲密关系挥手告别的感觉。

——(张邦梅《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

那是最后一次,他们以夫妇的名义睡在同一张床上。一个星期后,徐志摩不告而别,将她和尚未出生的孩子,丢在了沙士顿。

这一去,徐志摩再也没有回来。“徐志摩这样抛弃我,不正是安着要我去死的心吗?”当她绝望地在沙士顿的小屋等了一天又一天,准备了断自己和孩子生命时,所幸她想起《教经》上的孝道守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岂毁伤,孝之始也”,最终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一天早晨,一个名叫黄子美的男人敲响了她的房门。他从伦敦带来了徐志摩的口信:

“我是来问你,你愿不愿意做徐家的媳妇,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

“这话什么意思?我不懂。假如徐志摩要离婚,我怎么可能做徐家的媳妇?”

“徐志摩不要你了。”

她终于大喊了出来:“徐志摩忙得没空来见我是不是?你大老远跑来这儿,就是为了问我这个蠢问题吗?”

这个问题确实够蠢,但徐志摩也一直没有露面。“我是一把‘秋天的扇子’,是个遭人遗弃的妻子。”她不知往后的路该如何走下去,无奈中给在巴黎的张君劢写信,准备打掉腹中的胎儿,张君劢回信说:“张家失徐志摩之痛,如丧考妣。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

她在巴黎住了数月,又跟随七弟去了德国柏林。1922年2月24日,她在柏林生下了次子彼得。3月,孩子的父亲徐志摩终于在柏林现身,那是他从沙士顿不辞而别之后,首次出现在张幼仪面前。但他来,是为了与她离婚。

那一天,他特意请了朋友金岳霖和吴经熊,做离婚的证人。他把脸贴在窗玻璃上,看那小小的孩子,直看得神魂颠倒,却始终没有问过她,这孩子将怎样抚养。

张幼仪平静地面对屋子里的所有人,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经历过的伤痛,已让她变得坚强无比。

“好了。”我签了四次名字以后轻声说,然后打破室内的沉寂,以我在我们结婚那天没能用上的那种坦荡的目光正视他说:“你去给自己找个更好的太太吧!”

——(张邦梅《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

那一刻,或许正是她的新生。从此以后,她便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张幼仪。多年后当她回顾自己的一生以及与徐志摩的情感纠葛,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要为离婚而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当一切纷纷扰扰尘埃落定,回过头去检视,竟觉得他们的婚姻像一道魔咒,解除了这魔咒重新洗牌,便是乾坤倒转,张幼仪从此脱胎换骨,而徐志摩,却一步步走进了深渊。

同年11月,徐志摩在《新浙江》刊发《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我们已经自动挣脱了黑暗的地狱,已经解散烦恼的绳结,已经恢复自由和独立的人格,现在含笑来报告你们这可喜的消息,请你们参与我们的欢畅。”并特意给这则通告配了一首诗《笑解烦恼结》,副标题为“送幼仪”:

……

来,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结儿,消除了烦恼!

七年的婚姻,就这样了结了。此后他们的关系却变得高山流水般亲切自然,那是亲情和友情的联结。离婚后,张幼仪尽心善待徐志摩双亲,以义女身份帮助风烛残年的徐申如操持事务,甚至徐母病重离世期间,徐申如拒绝陆小曼进门,却坚持由张幼仪主持家政和丧葬事宜。徐志摩漂泊在外的日子里,徐家幸而有她,一切才井然有序。

也确如志摩所言,从患得患失的情感纠缠中解脱出来,张幼仪恢复了自由和独立的人格,从思想守旧的小脚式女人,蜕变为自强自立的新式女子。她曾说:“我一直把我这一生看成两个阶段:‘德国前’和‘德国后’。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后,我一无所惧。”其实也正是与徐志摩的婚前和婚后。

离婚不久,她便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彼时在柏林学习的著名教育家罗家伦曾向她表露心迹,问她打不打算再结婚时,遭到她的婉拒:

为了留住张家的颜面,我在未来五年内,都不能教别人看到我和某一个男人同进同出……而且我明白我在家乡还有个儿子,我一直没教过他,在我善尽作母亲的责任以前,我不可以嫁进另外一个家庭。所以,我没敢把罗家伦那句语气温柔的话听进耳里,于是我看着我的茶杯轻声说:“不,我没这个打算。”

——(张邦梅《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

中国传统礼仪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熏陶,使张幼仪日渐成为一个自重优雅的女人。1925年,年仅三岁的小彼得夭亡后,她回国陪长子阿欢去北京就读,随后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又在张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同时兼任静安寺路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如此气度迷人的张幼仪,再也不是当年徐志摩口中的“乡下土包子”,你甚至难以想象,她就是当年那个面对自己的男人都要拘谨不安的张幼仪。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坠机而亡后,彼时他的合法妻子陆小曼惊慌失措晕了过去,用拒绝认尸来否定残酷的现实,只有张幼仪,一边冷静地让八弟张禹九带着13岁的儿子阿欢去山东认领遗体,一边着手替徐志摩主持丧葬仪式。日后,又主持出版了台湾版的《徐志摩文集》。

后来,她接替徐志摩赡养徐家二老,抚育阿欢赴美读书,并且,在徐申如去世后,如期寄钱给陆小曼,直到1949年移居香港才中止接济。她这样解释:“照顾陆小曼是我儿子的责任。”

直到1954年,她才开始了第二次婚姻,与她的房客、香港医生苏纪之结为夫妇。这是一段平凡又温暖的婚姻,也许,这才是美满生活的真谛。

当她垂垂老矣,成为沧桑岁月中优雅的传奇,有人翻阅历历往事问她爱不爱徐志摩,她想了片刻,缓缓答:

“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同类推荐
  • 我是冯同(罪推理事务所)

    我是冯同(罪推理事务所)

    本书收录求鲤悬疑小说四篇。《我是冯同》关注当下,展现了都市普通青年白领因生活苦闷最终精神分裂的噩梦;《司马氏的崛起》则将目光转向历史深处,以一个非核心人物司马徽来重新演绎了一番三国阴谋论。相较于《退休神探》的口味清淡与正能量,《狼人杀》则是一个充满血腥、恐怖与绝望的故事。
  • 茅山最后的传人

    茅山最后的传人

    遇见一场奇怪的投胎,牵引着我步步跨向了一个邪恶的计划,我该何去何从?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男人对此一无所知。这段一厢情愿的爱情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她还是个孩子,而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她躺在凄凉的命运的甲板上,雪白的泡沫把她推向了虚无……
  • 三袁记

    三袁记

    这两年,老大袁有文一直忙得不亦乐乎,为了多挣钱,他干了两份保安的工作。第二份工作,是老二袁有武帮他找的,其实就在老二的单位,市政工程队。当初袁有武跟他打招呼的时候,还有点不大好意思;袁有文知道二子忸怩的原因,论水平,论能力,二子和他都没法比,可如今,他要去二子单位干临时工了,不说别的,就是面子上好像也讲不过去。但袁有文不在乎。袁有文说,我在外面干了这么多年,已经练出来了,我现在,是真的不在乎。
  • 上海滩的贾斯汀·比伯

    上海滩的贾斯汀·比伯

    小说描摹了一群身处上海这座典型大城市中相对自由体面的男女,透过他们之间的情爱、离合悲欢,显现人性的矛盾,以及时代赋予每个人的无法逃离的悲伤。故事的主人公赵林突然离了婚,从北京回到上海,在广告公司任高管。他联系上了昔日友人毕可文——因崇尚并实践着开放式恋爱,而被授予外号“上海滩的贾斯汀·比伯”。这位曾经天天述说痛苦的“贾老师”,已然过上了成功人士的生活,他用当自由摄影师挣来的钱,认真更新着自己衣食住行的一切。而重回单身生活的赵林,也与新公司的动画设计师陈微微发展出了一场快速而热烈的关系。短暂的狂欢之后,他离婚的真相、他的痛苦、想爱却爱不到的人,渐渐明晰……
热门推荐
  • 滚滚阿宝在斗罗

    滚滚阿宝在斗罗

    姓熊,名猫,字滚滚,道号貔貅,法号食铁兽,江湖人称——国宝!一只大熊猫,从斗罗开始,会爆发出怎样的精彩?
  • 正年少

    正年少

    四十不惑……1986年的夏天,1990年的夏天,1995年的夏天,你正在做着什么?那些年,我们正年少。电视机里,是穿着黑西服的陈百强唱热了《恋爱预告》;是温兆伦上演万人空巷《我本善良》;是黎明获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收音机里,是香港商业电台报道了那些年那几场十号风球……疾风中成长的石巷少年,眼看着鱼骨天线被吹倒,财富随风一夜袭来。他们在风中狂舞,迎接年少时电视剧中才有的璀璨生活;他们在风中回望,却只能目送爱情远走……笃定笃信金钱,迷茫迷失真爱。
  • 我的绝色阴妻

    我的绝色阴妻

    5岁那年,我冲撞了狸子娘娘,狸子娘娘发怒,要拘了我的魂,为了活命,太爷爷给我找了个千年女鬼做媳妇儿。14岁那年,我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死去,他们说狸子娘娘来报仇了……
  • 基金赢利精要

    基金赢利精要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基金理财书籍,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带着你走进基金公司,揭示了基金公司是如何运行的?基金经理们是如何选股选时的?教你如何踏准节拍,选择多生金蛋的好“基”,真正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同时书中还深入分析了基金投资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规避风险的策略和技巧。总之,这是一本多方位指导基民的投资实用手册,既可以作为投资者理财的实用宝典,也可以作为基金公司教育投资者、指导与客户沟通的培训读本。
  • 最强学院风云系统

    最强学院风云系统

    别人的主角可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而且不用负半点责任。我的主角不行,他杀了林霸,就得用一生赔偿林霸。因为他是人,他是我笔下有血有肉的人。他是我塑造的,培养的,亲生的,我不允许他做出不符合人道的事情!Ps:我爱着主角秦风,玄幻情节请勿当真!
  • 无敌圣手

    无敌圣手

    “给我足够的新鲜血液,我便可助你踏上医学的巅峰,金钱,地位,荣耀……”在得到一把来自第七级宇宙文明帝国随军战医专用的神秘手术刀后,某个女子医院的实习医生被迫走上一条嗜血升级的花都行医之路。无影灯下,手术刀本是锋利无比的治病救人的好工具,但是在无尽的黑暗中,它同样也是渴望血液来滋养自身的杀人武器……读者群:103913915,欢迎入驻哦!
  • 不想飞升

    不想飞升

    飞升太慢,师傅没面子,飞升太快,师傅也没面子啊!所以,我不想飞升。为了亲朋,只有站立于强者之巅,为了仇恨,只能破碎虚空强行飞升……这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修真者的故事,主角最后的成就如何,且看无名慢慢道来……!
  • 秋天的风,夏天的你

    秋天的风,夏天的你

    “我这一路错过了太多风景,如果你愿意陪我再去看一看,那我们也不妨可以在路途中再认识一次你。”“我对你没有感情,我只是把你当做一个真正的知心朋友,很遗憾我不会成为你的良人。”
  •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

    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国兴起

    家国兴起

    商汤以商贸兴邦,建商朝六百年基业,商朝末年商汤后人躲避灾祸进入盘古域,商家家主商五带着族人开创商贸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