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7100000022

第22章 汉代高级官吏七十致仕辨析(1)

王文涛官吏退休的观念在周代已经出现,如《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致事”就是“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也”。同书《内则》:“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七十致事。”《王制》说大夫“七十致政”,“致政”是指归还政权给君主。《尚书大传》也说:“大夫七十而致事,老于乡里。”在世卿世禄制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官吏终身任职,封爵世袭,不可能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官吏退休,“世袭制下无退休”(沈星棣、沈凤舞:《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序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因为退休是“退而致仕”、“还禄位于君”(《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及何休注,见《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与世卿世禄原则相悖。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官吏致仕,“是随着官僚制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而出现的”(沈星棣、沈凤舞:《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52页。)。《汉官旧仪》卷下说:“至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守、相、令、长以他姓相代,去世卿大夫士。”取消世袭终身制,有利于推行致仕制度。

西汉建立后,开国功臣中受封为列侯者“百有余人”,这些布衣将相位高权重,结成了荣辱与共、足以跟皇室、外戚抗衡的政治势力,使得正在发展中的致仕制度受阻不前。汉初前九位丞相任职时间近半个世纪(公元前202—前155年),都是以军功及身为侯的开国功臣,除情况特殊者外,大抵为终身任职。萧何为相十四年、陈平十二年、张苍十五年、审食其与申屠嘉均为八年,曹参、灌婴任相时间虽短,却是终老于任。王陵、审食其、周勃三人由于政治原因而被免职,而非正常致仕。张苍“病免”时,早已过了致仕年龄,“免相后,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汉书》卷四二《张苍传》。)。自申屠嘉死后,从开封侯陶青至商陵侯赵周历任相职者凡十二人,他们的境遇、声势与前九相比较已是迥然不同。后十二相中,七人为功臣子孙,其余五人中,一人以外戚封侯,一人以相获侯,仅三人因军功而封侯。他们的任职时间大为缩短(公元前155—前112年),六年一人、五年三人、四年六人,尚有一人仅二年。除两人卒于任外,三人因罪自杀,五人被罢免,只有两人是病免。

随着开国功臣势力的削弱,丞相终身制的局面被打破,在中央政权机构中推行官吏退休制度的客观条件逐渐具备。西汉前期,官吏退休后的待遇尚不固定,随意性很强,或多或少,都是出于皇帝的恩赐。《汉书·石奋传》记载:汉景帝末年,诸侯国相万石君(即石奋)“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诸侯国相的官秩是中二千石,月俸谷一百二十斛。上大夫当即光禄太中大夫,秩比二千石,月俸百斛。石奋退休后享受原俸六分之五的待遇。同卷《周仁传》:武帝时,郎中令周仁“病免,以二千石禄归老”。周仁退休前秩中二千石,月俸谷一百八十斛,退休后享受二千石的俸禄,月俸谷一百二十斛,为原俸的三分之二。又《张欧传》:汉武帝元朔中,御史大夫张欧“老笃,请免,天子亦宠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御史大夫月俸一百八十斛,上大夫禄月俸百斛,张欧退休后享受原俸的55.5%。是相当优厚的。班固并没有将此前的罢相、免相、病免看成是严格意义上的退休。他说:“丞相致仕自贤始”,韦贤于宣帝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此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仍然“为相五岁”,才以老病乞骸骨,宣帝赏赐“黄金百斤,罢归,加赐第一区”(《汉书》卷七三《韦贤传》。)。

《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元年,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参分故禄,以一与之,终其身。”即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吏退休,朝廷给其原来官职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退休金,以示尊贤。这一诏令标志着汉代官吏退休享受俸禄制度的正式确立,也是我国古代从制度上明确规定高级退休官员的福利性待遇的最早记载。发布这个诏令时大司马王莽当政,大概与其笼络高级官僚的意图有关。(参见赵翼撰,栾保群、吕宗力校点:《陔余丛考》卷二七,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盖其时王莽专政,欲以收众心,故有此举也。”)

王莽代汉后,可能继续实行这一制度。光武帝刘秀恢复了官吏致仕制度,在东汉建国的三十三位功臣中,有二十二人或死于战事或卒于任,有“十一人确系退休”(沈星棣、沈凤舞:《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114页。)。刘秀以柔道治天下,“退功臣而进文吏”;对功臣采取怀柔政策,以恩相结,虽然“事归台阁”,却仍“恩遇甚厚”,功臣大多数以列侯归第,“奉朝请”,在政治上享受特殊待遇。而且光武帝提倡儒学,每朝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与西汉布衣将相不同,东汉开国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在君权的制约下,不得不“远名势”,“避荣宠”,致仕制度因而得以较顺利地推行。但此时退休俸禄没有依照平帝之制,标准不一。

至于东汉是否恢复平帝时的退休制度,存在不同看法。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平帝元始元年的诏令,“至东汉已废,其给俸者仍出特赐也”(《陔余丛考》卷二七。)。现在仍有人沿袭此说:“东汉建立后,平帝时的这个规定废弃不用。退休官员中,仍然是只有得到皇帝特赐的才享受一定的俸禄。”(李万禄:《我国古代退休官员的经济待遇》,载《昌吉师专学报》,1999(1)。)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太尉邓彪退休,“以二千石奉终其身”(《后汉书》卷四四《邓彪列传》。)。太尉秩万石,月俸三百五十斛,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元和三年(公元86年),第五伦以老病上疏乞身,“以二千石奉终其身”(《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列传》。)。第五伦官至司空,原俸及退休后享受的俸禄均与邓彪相同。邓彪、第五伦二人退休后均享受原俸的三分之一,与西汉平帝之制相吻合。这是偶合,还是已经恢复了汉平帝退休官吏享受俸禄的制度呢?笔者认为,西汉末年的退休制度已被重新采用,基本标准以原俸的三分之一为常。班固《白虎通·致仕》说:“卿大夫老,有盛德者留……在家者,三分其禄,以一与之,所以厚贤也。”邓彪和第五伦退休的时间分别是在白虎观会议之后的第六年和第八年,二人的退休待遇当是依照西京制度而行,并非偶合。东汉既循平帝致仕制度,又非完全恪守,退休俸禄的标准未见低于三分之一者,皇帝常以特恩将标准提高。(班固:《白虎通·致仕》引《王记》说:“臣致仕于君者,养之以其禄之半。”参见《白虎通疏证》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94。)和帝时侍中司马均以老病请求退休,“以大夫禄,归乡里”(《后汉书》卷三六《贾逵传附司马均列传》。)。侍中月俸百斛,大夫月俸七十斛,退休金为原俸的十分之七。安帝时,大司徒刘恺“以二千石禄归养”(《后汉书》卷三九《刘恺列传》。)。司徒月俸三百五十斛,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刘恺的退休金为原俸的三分之一。甚至有个别官员官秩低于比二千石,本没有资格享受退休待遇,因为“有盛德”而蒙受皇帝的特恩,如六百石官尚书郑均为官清廉,章帝赐其尚书俸禄终身。(参见《后汉书》卷七二《郑均列传》。)显然,皇帝的意志左右着退休官员的养老费。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官吏退休制度(其他制度也是如此)在君主的绝对权威面前不可能具有刚性,给人以随意性的印象,这是专制主义时代皇权凌驾于法制之上的痼疾所致,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怀疑专制社会有制度存在。专制社会是“人治”的社会,政治权力支配一切,可以直接带来经济利益,权之所在,利之所生,私利是权势的衍生物。至东汉后期,皇权发生异化,宦官外戚交替专权,政坛污秽,吏治不革,昔日帝王的奴仆——宦官纷纷网罗亲信爪牙,结党营私,“阉党入仕者,莫敢黜革”(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五《宦官之害民》。)。在政治腐败的时代,是没有制度可言的,退休制度也遭到了破坏!

汉代官吏退休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年龄,一般到七十岁退休;但并不是一刀切,视德行和身体的健康状况,国家最高统治者皇帝挑选留任七十岁以上“有德尚壮”的高级官员。二是官秩,仅限于比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吏,即职务相当于中央的光禄大夫和地方的郡守或封国的相以上的高级官员,中下级官吏没有资格享受退休待遇。关于这一条的规定已见上文所引西汉平帝诏书,下面主要讨论第一条。

两汉时,虽然在帝王的诏令中不见有明确的官员致仕的具体年龄,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官员致仕没有年龄规定。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光禄大夫龚胜与太中大夫邴汉俱乞骸骨。(乞骸骨: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晏子春秋》外篇上卷二十:“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太皇太后策诏之曰:“盖闻古者有司年至则致仕,所以恭让而不尽其力也。今大夫年至矣,朕愍以官职之事烦大夫。”(《汉书》卷七二《龚胜传》。)批准龚胜和邴汉退休,回乡养老。这条史料告诉我们,起码从西汉末年时起,官员“年至则致仕”已经作为官僚管理制度实施。“今大夫年至矣”,所指当是先秦时的“七十致仕”。七十为老已是自先秦以来的社会常识,年老致仕是当时官僚阶层普遍认同的官场规则。

在汉代人的道德观念里,官吏退休的年龄一般应为七十岁。《公羊传·桓公五年》何休注:“礼七十悬车(悬车,即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致仕。”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说自己“年渐七十,时可悬舆”。悬舆,亦是悬车。《文选》蔡伯喈《陈太丘(东汉陈寔)碑文》:“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以上引文中的“致事”、“致政”、“致仕”、“悬车”、“悬舆”都是告老退休的意思。)

同类推荐
  •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2:文明的基因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2:文明的基因

    在系列第2册《文明的基因》中,你会看到: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文字;周朝的王官学成了后世儒家、道家、阴阳家的思想源头;天命观念、封建宗法制度、稳定的文字系统和天下观念,这都是周朝为中国留下的丰富遗产;司马迁对老子这个人的记录是一笔糊涂账,有至少三个版本的“老子”在历史上流传下来,让人分不清楚……
  • 三天读懂世界五千年历史悬案

    三天读懂世界五千年历史悬案

    最深入、最独家、最劲爆的世界历史悬案!正史的态度,野史的范儿,让您一口气读懂5000年的世界历史之谜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独家史料,新锐观点,中国版维基解密“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彪悍开讲民国史历史长河波涛汹涌,传奇人物各领风骚!民国这趟列车,在历史的轨道上,高速行驶着!汽笛长鸣,呜民国列车驶入了“袁世凯时代”。称帝前异象连连,是天命所归,还是北洋集团运作的结果?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到底签署了没有?孙文运作的“十一条”,又是怎么回事?明知称帝违背历史潮流,袁世凯为何依然称帝?小凤仙因蔡锷而出名,史上真实的小凤仙究竟是怎样的?袁世凯最器重段祺瑞,两人后来又为什么有了激烈的冲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洪宪帝国”轰然倒塌?这所有所有的疑问,“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将用他特有的麻辣、幽默、深刻,向你道来。
  • 战争史:修订珍藏版

    战争史:修订珍藏版

    《战争史》是“我们时代最卓越的战争历史学家”约翰·基根写给文明世界每个普通人的经典之作,它以战争的起源和变迁为主线,跨越4000年的历史时空,讲述战争如何影响文明,以及战争如何改变人类社会的命运。从人类诞生之初,到人类进入现代世界,战争从未远离。战争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也是文明演变的主要动力。它不仅引发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一系列变革,而且促进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 冰火契机

    冰火契机

    皇帝为子嗣亲上寺庙祈福,大师成全了他的心愿,一年过后,双胞胎诞生,各有灵异,一个奇香无比,一个却奇臭无比,皇帝想要丢弃臭儿命太监去执行,他的命运将会如何,又将给世界带来什么?
热门推荐
  • 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全集

    做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全集

    本书从实用、方便的原则出发,将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最有效,使用率最高的口才技巧和处事方略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能言善道、精明处事的本领;让读者懂得如何在说话办事时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果断,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 舞蹈与舞者

    舞蹈与舞者

    本书选入裘小龙原创诗歌和翻译诗歌各半。原创诗歌分《写在中国》《写在美国》《中美之间》三辑,这既是地域上的划分,也是时间留下的轨迹,借此追寻诗人内心与创作风格的幽微变化,令人顿生世事多变、人生无常之感。翻译部分收入W.B.叶芝、埃兹拉·庞德、T.S.艾略特、狄兰·托马斯等九位著名诗人诗作,或旖旎,或妖娆,或深邃……赞美一切美好的事物,慰藉所有忧伤的灵魂。
  • 好日子离不开理财学

    好日子离不开理财学

    老百姓居家过日子,讲究细水长流,用金融专业人员的说法这就叫理财。到底怎么理财,有什么好的方法来理财,相信大家各有各的高招。经常会听到很多人说,自己不善于理财。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与柴米油盐打交道,就已经在理财了。过日子理财要从点滴做起,只要留心。时时处处都能省下银子。
  • 人鱼岛

    人鱼岛

    年轻的国际刑警钱龙辉来到“人鱼岛”度假——他想在体验加勒比风情的同时,能够有幸目睹人鱼的身影。然而,在他到达岛上的当日,却发生了一起恐怖的袭击事件。在受岛主的委托开始调查之后,钱龙辉发现这座岛上隐藏了太多的秘密。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人鱼的来历、始作俑者的身份、一个关键人物的身世之谜,以及一件尘封已久的往事,都开始随之慢慢浮出水面……
  • 明伦汇编皇极典创守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创守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迷失的坟茔

    迷失的坟茔

    毛驴脖子上的铃铛声、车轮轧雪的吱哑声,伴随着西北风的哨音,汇成一曲生离死别的哀乐。黑丫咬着头巾的一角,眼里含着泪水,一鞭一鞭地抽在毛驴身上。她想一步赶到车站,又多么想叫毛驴慢慢走,能跟于了尘多呆一会。随着火车一声长鸣,黑丫使劲把于了尘推上火车。于了尘打开车窗,把手中的两只玉镯送给黑丫一个。黑丫双手捧着,按在胸口上,跟着开动的列车跑,恩情绵绵,怨离惜别,哀苦万般,言以难表。淮海战役结束后不久,村里来了民兵队,四处清乡,剿匪除霸,大面积扫荡国民党残渣余孽,于仁信是重点专政对象。恶人告状,于家的家丁郎三反咬一口,告于仁信欺男霸女,剥削穷人,害死人命。民兵把于仁信拉出去暴打一顿,关了起来,放出来没几天,就一命呜呼。
  • 一如年少迟夏归

    一如年少迟夏归

    中二学渣校草立志要拿下高冷学霸校花!回忆满满的甜宠校园文!“我想送你回家,可以吗?天南地北都顺路。”夏日的一个黄昏,安迟夏被泛滥的同情心绑架,给不良少年受伤的手臂包扎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几天之后,这次意外却成为她平静生活的飞天横祸,横祸的名字叫顾执。顾执本是桀骜不驯的小霸王,可在安迟夏面前却化身纯良小白兔,一心一意要和安迟夏成为朋友,以强硬的姿势挤进了安迟夏不对外人开放的领域。迷茫、徘徊、不安,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所有敏感的事情纷至沓来,世事变故过后所有人都奔向各自的远方。安迟夏背着行囊去了远方,顾执只身去了日本,千岛寒流遇见日本暖流会温暖整片海域,这是他记住的唯一地理题,是他们共同的回忆。
  • 凤凰山的男人

    凤凰山的男人

    凤凰山安家大院的天林、天锡、天孝三兄弟是唐朝平西大元帅安崇诚的后裔,家业发展蒸蒸日上。然而,在清末混乱的世道下,内有天傅、四老爷等族人使坏,外有黎道强、张麻三等强敌作对,加上县衙腐败无道,把天林逼上了绝路。故事从天林的银号出现存银吃紧、黎道强闹事开始,引发了天林向四老爷要帐、天林失落河中生死未卜、安家大院因一时无力偿还债务而众叛亲离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情节;后来,又因为猫耳岭马蜂、赵明出手,救天林于水深火热之中,引发了黎道强害死小翠、谋杀亲爹,并嫁祸天林而被入狱等意想不到的事情;难为可贵的是,天林的妻子刘国秀为了保全大院和天林,一个弱女子费尽心思、吃尽苦头,甚至不惜变卖家业,就连天锡、天孝为了拯救大院和天林,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身犯险,苦寻失联的大哥、勇做冲锋陷阵的小卒……苦尽甘来。以清官省府巡抚二老爷的出场作为转折,揭示了坏人终会遭到惩治、好人得以保全的正能量。故事结束时,特意把天林刻画成一个英雄,以武德战胜坏人的光辉形象。人物塑造:吃货铁牛、吝啬的四老爷、机灵的马玉柔、冤家丁东和瘦猴……情节设计:土家风情花灯戏、过年猪泡汤肉、激情与刺激的打斗……
  • 剑决天外云

    剑决天外云

    本是良民,因言获罪被权贵逼骗入宫为宦;无奈卷入皇城斗争之中,又因祸得福得以重生残肢。江湖之大,莫如林海;武林一梦,与念朝夕。
  • 就喜欢你暗恋我

    就喜欢你暗恋我

    如果说,初恋是一颗糖,那么安络认为是酸酸甜甜的。初见时,安络感觉这个男孩很干净,接触下来,有点冷,又高又冷的那种高冷,后来,安络发现,小狼狗越来越奶了,但她却……该死的喜欢!!!<嘴毒人美声甜国民妹妹VS焉坏焉坏的心黑冷美人>『一场大型虐狗派对即将开幕』〔沙雕欢脱文+治愈温情文〕〔1v1男女主三观正〕你以为的第一次相见,却是我蓄谋已久的喜欢。—万邢既然是你先喜欢的我,那我将用余生与你奉陪到底。—安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