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7100000023

第23章 汉代高级官吏七十致仕辨析(2)

为什么官吏到七十岁要退休呢?班固在《白虎通·致仕》中解释道:“臣年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去避贤者,所以长廉耻也。”对个人而言,到了七十岁,耳不聪,目不明,腿脚不灵,在官场奔走做事力不从心,有诸多不便,就应该辞官致仕,回家颐养天年;对于政府机构,高龄官员退位让贤,也可以维护官僚队伍的声誉。班固提出的原则符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君主握有对臣下的绝对控制权,君臣之间的关系是绝对的雇佣关系。即如韩非所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韩非:《韩非子》卷三六《难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君臣双方都是从权衡利害出发的,没有任何道义上的温情。年老体衰的官吏已丧失了利用价值,理应辞官归养。班固的观点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为《白虎通》对经义的解说在东汉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是经皇帝亲自“裁决”的。它本质上是“封建法典”、“宗教神学”,这几乎是现有研究成果的共识。

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征召天下名儒,会聚京城白虎观,论议五经异同,五官中郎将魏应承旨提问,侍中淳于恭上奏,章帝“亲称制临决”(《后汉书》卷三《章帝纪》。)。会议开了几个月,一代史学大家班固奉命整理会议记录,辑成《白虎通义》,亦称《白虎通德论》,或省称《白虎通》,确立了东汉官方解说儒家经典的标准。

关于《白虎通》的性质,侯外庐指出:参加白虎观会议的儒生们“不是在讲哲学,而是为统治阶级安排宗教”,“利用经义为汉制法”。提出《白虎通》的性质是“封建法典”这一论断,后来研究《白虎通》的学者几乎都采纳了这一观点。如任继愈主编的两部中国哲学史都是如此,在《中国哲学史》中,他认为白虎观会议是“把纬书提到合法地位,利用政治力量,法定程序来肯定纬书法典化”()。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他认为《白虎通》“属于经学的范围,不算作国家正式颁布的法典,但它的内容规定了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所以它是一种制度化了的思想,起着法典的作用”(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47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金春峰也指出,《白虎通》“具有官方经学和权威法典的性质”(金春峰:《汉代思想史》,455~46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祝瑞开认为,《白虎通》作为“国宪”的钦定经义,是集合了大群儒生的奏议而最后由皇帝裁决的法典,在经义统一之后,它是“永为世则”的统治阶级的支配思想,不能再有异议。(参见祝瑞开:《两汉思想史》,276~28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刘泽华先生指出,《白虎通》“虽说不上是必须遵守的‘国宪’,不过在思想观念上确实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307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说《白虎通》所言“七十致仕”是具有法典性质的官吏应当遵守的规定,这一结论就是完全可以成立的了。《礼记·曲礼上》云:“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仗。”郑玄注云:“谢,犹听也。君必有命,劳苦辞谢之。其有德尚壮,则不听耳。”孔颖达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官吏七十岁时将“所掌职事”交还君主,“不云置而云致者,置是废绝,致是与人”,说明朝廷必定有贤才取代自己。郑玄(公元127—200年)是东汉后期人,他的注释对于我们理解汉代的退休制度十分重要,它告诉我们:大夫一般七十岁退休。那些“有德尚壮”的大夫即使到了七十岁,皇帝也可以“不听”他们致仕的请求,不批准他们退休。大臣一般要遵守七十岁退休的规定,查遍汉代典籍,没有一条大臣以自己“有德尚壮”为理由要求继续任职的记载。“七十致仕”从制度上断绝了高龄官员贪恋权势禄位、不肯辞官的奢望。“有德尚壮”是皇帝掌握的标准。判定大臣是否“有德”,一是臣民的公议,二是皇帝的圣意。公议也必须要得到帝王的认可,否则“有德”也没有用,这与君主专制、皇权至高无上的精神是一致的。例如,孟尝少修操行,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革易前弊,为民谋利,百姓皆“称其神明”,后因病还乡。桓帝时,尚书杨乔先后七次上表举荐孟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后汉书》卷七六《孟尝列传》。),建议起用他。但孟尝最终未得任用。在汉代只有一个人可以不退休,那就是皇帝。七十岁大臣是否退休的决定权掌握在帝王手里,这是君主专制制度赋予帝王任免官吏的行政权力。七十岁退休是对一般大臣的限制,选留七十岁以上的大臣是皇帝对“有德尚壮”者的恩泽,是皇权凌驾于致仕制度之上的体现。

按照郑玄的说法,七十岁的高级官员要继续任职的话,须具备两个条件:“有德”、“尚壮”。一是德,二是身体健康。这两个条件并非都要具备,德是第一位的,主要的,即使身体不“壮”,体弱有病,只要皇帝认为“有德”,仍可继续任职,有病治病。例如,司空张敏“以病乞身”,安帝不听。五年后,举行大射礼,张敏“陪位顿仆,乃策罢之”(《后汉书》卷八一《张敏列传》。)。反之,“尚壮”而无德,则必须退休。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还是《白虎通》的说法更具权威性,切合实际运作,“卿大夫老,有盛德者留”,只讲“德”,不提身体状况。郑玄注不过是从理论上使之更为严谨而已。

汉代官员退休从形式上看主要是主动退休,而实质上是在专制制度制约下的被动退休。到了退休年龄的官员,须由本人申请,说明退休缘由。缘由一般有两个:—为老,二为病,告老告病,皆卑称“乞骸骨”、“乞身”等。退休“自愿”,一是汉初无为而治思想的反映。二是遵循古礼,表示尊老敬贤,“君不使自去者,尊贤者也”(《白虎通·致仕》。)。西汉初中期,丞相终老于相位,不退休。其他官员要致仕,均由本人主动提出。在两汉文献中几乎所有退休的事例都是官员本人呈奏退休辞官的理由,“乞骸骨”、“乞身”、“乞老”、“乞病”、“乞病老”等(乞身:古代以作官为委身事君,故称请求辞职为乞身。语本《史记·张仪列传》:“今齐王甚憎仪,仪之所在,必兴师伐之,故仪愿乞其不肖之身之梁,齐必兴师伐之。”),由皇帝诏准。实际上,主动要求退休的官员是少数,或因为有病,或是政治因素,绝大部分官员的离职均为被动退休。“通经致仕”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逐渐成为一代社会风潮,无数儒生为此“皓首穷经”,好不容易才谋得一官半职,得到施展平生抱负、光宗耀祖的机会,如不是遇上非常原因,有谁肯退出官场?虽然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老子》卷九《运夷》,见《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但绝大多数人迷恋于官场名利,不肯急流勇退。即便是中途失意,仍然费尽心机,谋求东山再起,此类事例俯拾即是。试略举几例,孔光,成帝时丞相,哀帝时免,后以日食征诣公车,复为丞相。(参见《汉书》卷八一《孔光传》。)邓彪,明帝时为太尉,章帝元和元年赐策罢,和帝即位,以彪为太傅、录尚书事。(参见《后汉书》卷四四《邓彪列传》。)张酺,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为太尉,后策免,十六年复为司徒。(参见《后汉书》卷三九《刘恺列传》。)东汉胡广的仕途生涯充满传奇色彩,官吏对禄位的贪恋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历事六帝,“每逊位辞病,及免退田里,未尝满岁,辄复升进。凡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为太傅”(《后汉书》卷四四《胡广列传》。)。他六十九岁那年(延熹二年)“坐不卫宫”罪被免为庶人,七十六岁“复拜司徒”,八十二岁死于太傅之位。退休在形式上之所以由退休者主动提出,首先是因为有“七十致仕”的制度规定,其次是并非年至七十的官员都必须退休,皇帝要选留“有盛德者”。人们只注意到汉代“七十致仕”的规定,而忽略了留任“有盛德者”这一条文,对于存在年过古稀的在职官吏及再次起用退休官吏的现象便不能正确理解,于是便得出这样的结论:“七十致仕”只是形式上的规定,实际执行,并非完全如此,退休与否,以当朝者的好恶为转移。其实,只要将“七十致仕”与选留“有盛德者”这两个条件结合起来看,就清楚为什么官员退休都是主动申请,为什么还存在高龄在职官吏了。

“年未至”且未经“乞骸骨”而离职的官员,主要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例如,吕后欲封诸吕为王,右丞相王陵因当场反对,冒犯了吕后,立即被夺了相权,让他做个毫无实权的“帝太傅”,王陵称病辞职。汉哀帝时,傅太后“始与政事”,临朝听政,他的堂弟右将军傅喜反对外戚专权,“数谏之”。引得傅太后不满,便取消了他的辅政大权,“赐喜黄金百斤,上将军印绶,以光禄大夫养病”(《汉书》卷八二《傅喜传》。)。

“七十致仕”的规定不是硬性的,而“有盛德者留”则必须要服从。因为“七十致仕”是对臣下的约束,而“有盛德者留”是帝王的权力,皇权至高无上,官吏的去留要服从皇帝的需要。以下两点即是帝王“有盛德者留”权力的突出表现:第一,官吏退而复用。如周勃是西汉开国元勋,又有平定吕氏叛乱之功,文帝即位后,他急流勇退,请求归还相印,文帝许之。陈平死后,文帝又令其出山。光禄大夫贡禹年八十一岁时上书“乞骸骨”,元帝不许,反而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参见《汉书》卷七二《贡禹传》。)第二,劝留。李通“自为宰相,谢病不视事,连年乞骸骨,(光武)帝每优宠之”(《后汉书》卷一五《李通列传》。)。太傅张禹“数上疾乞身”,皇帝遣人问疾送药,赏赐钱物,“劝令就第”。后又“上书乞骸骨,更拜太尉”(《后汉书》卷四四《张禹列传》。)。礼乐之制是否被遵守,是儒家判断国家治乱的标准之一。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卷八《季氏第十六》。)礼是等级制度下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核心内容是忠君、孝亲、上下有别,这是内在的主体,它通过仪注、习俗等外在形式来体现。西汉立国之初,叔孙通为刘邦定朝仪,群臣朝会皇帝,依礼而行,“自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肃敬”(《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汉代道德观念高居于法制观念之上,道德规范比法制观念更深入人心,作用和影响力也大大超过一般的法规与制度。《白虎通》对儒家经典的解说,是天子的意志在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上的反映,在独尊儒术的汉代,儒者理应身体力行。正因为如此,官吏退休虽有制度,但并不严格。汉代人对官吏退休意义的认识还局限于“避贤者、长廉耻”的道德范畴。

退休制度是汉代官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代政治制度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这一制度与平民无缘,亦不适用于普通官吏,带有浓厚的等级制度和身份性福利的色彩。高级官吏退休后,国家保障其特权,按级别领取退休俸禄,享受赏赐钱物、奉朝请等经济和政治待遇。这样做的用意在于安抚和笼络高级官僚阶层,起到了使已退者安享天年,未退者乐于仕道的作用。退休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废除了官吏终身制,促进了官僚队伍的新陈代谢;有助于增强国家行政机构的活力,提高行政效率。也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所以,汉代政府把高级官吏退休作为巩固统治、提高国家行政效率的重要内容之一。退休制度在中国行政管理制度史和社会保障史上也是一项创举,对后世影响极大,创立之后便一直被历代所沿用,这是由其在国家机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决定的。

同类推荐
  • 明朝小捕快

    明朝小捕快

    弘治七年,一个辅警重生在了西北边陲的一个小书生身上。时值开中法被废的两年之后,面对混乱的世道,他该何去何从?北拒鞑虏,南平倭乱,兴复哈密,开府郧阳.....而一切的起点,都是从一个小小的捕快开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一起聊聊:群号619886619
  • 原始小农民

    原始小农民

    农民陈昊穿越到远古史前蛮荒世界。他来到一个新石器时代,这是一个母系氏族社会的时期,他看着人们刀耕火种、以石作工。为了氏族,他开始观天文制历法、分节气定农事、造原始化肥农药,杂交农作物,种菜养鱼,驯六畜,养鸭鹅,酿酒醋,腌咸酸...于是,一个通晓天文数理化的小农民利用三次重生机会,见证一个原始文明的崛起...从母系氏族到父系社会,从父系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帝王,一步一个脚印,陈昊激活了“种菜”的种族天赋,种出一个江山。主角:“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吾土!”(无玄幻修仙,纯种田养猪原始社会文明科技发展文。)【书群(qq群):784532523】
  • 品读《资治通鉴》:战国风云

    品读《资治通鉴》:战国风云

    于历史来说作者只是爱好者而已,而爱好者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领略经典,更容易被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所理解,这也是本书的初衷和目的。《资治通鉴》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重要的是它充满了管理的智慧。里面有大量关于为人、识人、为臣、为君的学问,并且非常真实,可操作,值得现代人借鉴。品读《资治通鉴》一书对《资治通鉴》的内容绝对不是简单意义的白话文翻译,而是添加了很多基础知识、基础人物的介绍,以现代的观点来解读古人的智慧,方便读者更深度地理解学习。
  • 盛唐神话

    盛唐神话

    他从小体弱多病,却被被三军将士奉为战神,战必胜,攻必取,所向无敌,他到底有何奇遇?他先是谦卑恭敬,后又专权跋扈,废立两代帝王,人人皆以其为操莽,然继位之新君却对他始终信任有加,言说:永不相疑。他到底是忠是奸?萧去病的一生,就是一部盛唐的神话。这位千年之后的来客,自从他从天而降,出现在天宝十年的河苍烽外,大唐的历史便因他而改写,盛世绵延。新书《林氏水浒》已发布,群号596054581,请大家多多支持。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在异世界当旅行商人

    我在异世界当旅行商人

    前世的大老板,现在的小商人,哪怕白手起家我也一样可以改造世界,通过与机械族合作,还原,改进,最后制作出最完美属于这个世界的营销方案。墨轩铭:现在我要成为这里最富有,不,自由且富有的旅行商。在这个灵力与科技共存发展的世界,双方虽有贸易往来,但却又一定的歧视之意只要结合二者才可以真正的强大。
  • 恰好回眸一笑遇见你

    恰好回眸一笑遇见你

    离落生前是一个美丽的女孩,死后执念不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愿为你心动

    愿为你心动

    小女孩问:“如果我像泡泡一样丢了,怎么办?你会找我吗?”小男孩坚定道:“我会等你回来”幼小的心也许当时无法感知什么,时间的流逝让我无法抑制对你的思念你的的出现抹去了幼年时那一幕留下的噩梦“萧唯一,假扮我女友吧!” “可以,但是不许有越举”…… “萧唯一对不起,昨晚我失控了”……
  • 凤降倾城

    凤降倾城

    她的想法,是在城外开一处酒楼。酒楼内,有她最爱的人,无忧无虑与之携手共度余生。然而……“打破桌椅三十两,清朝年间花瓶五十两,碗碟十两,最后再是门窗楼板,总共一百两银子,你们谁掏钱!”众人扭打在一起,衣衫不整。“夫人,我也要出钱么?”“不关我的事,我是被牵扯进来的。”“笑笑喜欢银子,我给。”“你漏算了一处。”……“要么掏银子,要么走人。”四人双腿一抖,瞬间服软,异口同声道。“不!我们不走!”
  • 风雨沐剑光

    风雨沐剑光

    传闻集齐七色珠便能打开神秘的龙渊洞,得到天下最强的武学秘籍,不过七色珠早已分散于江湖各派,成为各派的镇派信物。随着天下第一大帮的叶家庄被屠,绿灵珠也因此下落不明,江湖也因此变得动荡起来……
  • 三国之能力无限

    三国之能力无限

    新人作品,此作品在《三国演义》的基础是再次创造,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一下。
  • 赌神王妃

    赌神王妃

    新文《邪夫掠妻》穿越前,她是21世纪叱咤风云的珠宝大盗。穿越后,她变为令天下人耻笑的弃妇。再次睁开双眼,高傲的目光里渐渐闪现出一抹叫做无所谓的情绪。她无力改变她的命运,所以她沉默的接受。她委曲求全,可得到的却不是她想要的答案。玩转江湖,偷遍南北。回眸一笑,惹人怜惜。*他是赫赫有名,富可敌国的倾城少爷。俊逸潇洒,香艳无边。只因她的回眸一笑,便不自觉的放弃身边的莺莺燕燕,回到她的身边。他是行事狠辣,冷酷绝情的沧溟国王爷。风姿飘逸,权倾朝野。却惟独在她面前,不惜抛去一身的傲骨,想尽办法想要得到她的垂怜。他是邪魅傲然,万物皆不放在眼中的逍遥公子。风华绝代,孤傲张狂。可却在失去她之后,痛不欲生,夜夜不能入眠。当一个又一个人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当金戈铁马,狼烟四起之时,究竟是谁,偷了谁的心,盗了谁的魂。又究竟是谁,能够获得美人心,抱得美人归。(((((((((((((((((((((七岁被家人抛弃、进入孤儿院,十二岁因缘巧合被千王认作干女儿。昏暗的童年让她不知什么是亲情,残酷的经历让她不能相信身边所有的人。朋友?只不过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利用上的人而已。爱人?她蓝小沫一辈子都不会需要这种东西…他是人人眼中的风流王爷,却有着不为人知野心与阴谋。荒唐的一纸诏书让他不得不接受这个让他厌恶到极点的女人,可所有的一切,却在他终于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想要杀掉她之时,发生了改变。一纸契约,她做他的哑巴王妃,他当她的金钱后盾。本以为能够快活的过着自己想要的日子,可心却为何在得知她要离去时疼痛不已…经典对白~chapter①她不想爱人,但烂桃花却频频不断。“沫儿,我爱你,真的爱你。”“哦?”上下打量着眼前一脸认真的凌潇寒,蓝小沫不屑的一笑,“男人,你是爱我的姿色,还是爱我的…身体?”chapter②她不想认真,但身边的人却总是赋予真心。“小沫,我绝不会让你受到一点点的伤害。留在我的身边,无论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头不抬眼不睁,一拳打在跟在她屁股后面的司徒轩脸上,“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以后离我远一点!”chapter③她不想和他在一起,但命运似乎早已注定如此。“蓝小沫,你觉得你这次还能逃出我的手心吗?!”紧紧的抓住她的手腕,望着这个让他足足找了一年的女人,龙宸轩恨不得将她揉进自己的身体,不让她再离开自己一步。
  • 复仇三公主复仇记

    复仇三公主复仇记

    她冷漠,她泼辣,她可爱;他高冷,他花心,他温柔。她们背负着各自的仇恨,有着各种身份,再次回归却因为遇见了他们,不得不改变复仇的计划。她和他为了彼此冰山融化;她和他为了彼此,一个性格改变,一个从此“金盆洗手”;她和他,一个是呆萌可爱的小白兔,一个是披着羊皮的狼,看狼怎么把小白兔“拆之入骨”。到底他们和她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文有些玄幻,狗粮一把一把的撒,架空时代,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