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7200000048

第48章 三论 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2)

五种性即声闻乘种性、缘觉乘种性、如来乘种性、不定种性和无种性。五种性中的无种性是直接关涉到一切众生是否无一例外地都有佛性的大问题。

《入楞伽经》卷2云:

大慧,何者无性乘?谓一阐提。大慧,一阐提者无涅盘性,何以故?于解脱中不生信心,不入涅盘。大慧,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悯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盘。大慧,怜悯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大慧,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盘者,我亦不入涅盘,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盘。[注释:《大正藏》第16卷,527页、中。]

“修多罗”,契经,佛陀所说的教法。“毗尼”,律,即比丘、比丘尼所须遵宁的有关生活规范的禁戒。这是明确地以一阐提为无种性者,同时又称一阐提有两种:一种是诽谤佛法,不信据佛典和戒律修持,焚烧了一切善根,故不得涅盘。又一种是菩萨,则是为了普度众生,众生不入涅盘,我也不入涅盘。

在《楞伽》等经的阐提无性说基础上,窥基提出了三类阐提说:

阐提有三:一断善根,二大悲,三无性。……一因成果不成,谓大悲阐提,二果成因不成,谓有性断善阐提,三因果俱不成,谓无性阐提。[注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大正藏》第43卷,611页上。]

窥基把阐提分为三类:一是断善阐提,指断绝善根的无性阐提,这种阐提缺乏解脱成佛的因由,即在修行佛因的阶位(因位)上没有成佛的可能。若佛显示威力,发菩提心,而使阐提断了的善根又能相续,也可能达到解脱的境界,即在果位上仍可成佛,这叫做因不成果成。二是大悲阐提,又称菩萨阐提。大悲菩萨本着大悲心,发愿度尽一切众生,但众生无量无边,众生中有的又无佛性不能成佛,以致自己永远停留在因位,终无成佛之期,故称为阐提,如观音、地藏、文殊等菩萨就是大悲阐提。这类阐提是果位不能成佛,而因位则有其可能。以上二类也称有性阐提。三是无性阐提,这是不论在因位还是在果位上都无成佛的可能,与成佛彻底无关,是毕竟无性的种性。

窥基的三类阐提说,虽然对部分阐提的佛性问题作出了灵活的解说,但毕竟明确坚持有一部分众生不具佛性,永不能成佛。为此,他又通过对“一切”的分类,来会通《大般涅盘经》所说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命题。“一切”是总括万有的词,窥基却把它分为全分和少分两种。全分即是全部,少分是限于一定范围的部分。他说《大般涅盘经》中所说“一切众生”的“一切”是指“少分的一切”是将一阐提排除在外的一切众生。窥基把一切众生限定为众生中的特定部分,使一切成了部分。部分等于一切,这在无穷数范围内是可以成立的,但在有限的众生范围内却难以成立。一切众生当指众生的全部,其范围是固定的。因此窥基的说法一直受到天台、华严和禅宗学者的批评。

在流行涅盘佛性思想的中国,法相唯识宗人却坚持五种性说,坚持无性阐提说,这也不是偶然的。从现象上来说,众生对于佛教持有不同态度,有的不信佛教,而信仰其他宗教,有的虽接受佛教学说,但信奉程度也有深浅不同,如何从理论上说明这种种差别呢?五种性说提供了一种解释,由于众生原来所属的种性类别(族类)不同,因此有五类不同的根机。法相唯识宗人认为五种性的差别是有其内在的原因、根据的,即他们先天本有的“种子”不同。这又联系到此宗的世界观,是以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认为一切现象都由根本识“阿赖耶识”所变现,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各种现象的潜在功能,即所谓种子。种子的性质分有漏(染)无漏(净)两类。有漏种子是世间的因,无漏种子是出世间的因。有的众生具有有漏种子,有的众生则具有无漏种子,从而导致了是否具有佛性的差别。可见,一分无性说是法相唯识宗的世界观在众生本性问题上的体现。

二、理佛性与行佛性

为了疏通“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疑难,窥基不仅提出了三类阐提的说法,而且也讲理佛性和行佛性。[注释:详见《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大正藏》第43卷,611页上。]并强调《大般涅盘经》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就涅盘佛性而言的。窥基门下慧沼(650-714)的《能显中边慧日论》是一部总结性的种性论专著,书中更是阐扬了二佛性说,着重论证理佛性与行佛性的区别与非相应的关系。

慧沼说:“总论佛性,理事两门。理而真如,法界,各因,名性等,一切众生皆恶同也。事即三十二相,十力等种,一切有情有无不同。”[注释:《能显中边慧日论》卷1,《大正藏》第45卷,420页中。又“三十二相”,佛身体的三十二种子乘胜的相状,“十力”,佛所特有的十种智慧力量。]“事”,指事佛性,即行佛性。理佛性的理,指真如本体,也可称理体、理性。理佛性是指众生所依的本体(真如),是不生不灭的妙理,也是一切众生普遍具有的本性。行佛性的行,指有漏、无漏的践行、修行。行佛性,是说部分众生阿赖耶识中具有得以成就佛果的无漏种子。理佛性是抽象的本体呈现出来的佛性,行佛性是具体的修行呈现出来的佛性,如三十二相、十力等。慧沼认为,不具有行佛性中无漏种子的众生,则虽有理佛性,也永不能成佛。慧沼强调理佛性与行佛性的区别,强调两种佛性的不相应关系,认为众生阿赖耶识中的本有种子就是行佛性、正佛性。行佛性又分为有漏与无漏两种,众生阿赖耶识中若是只有有漏种子,没有无漏种子则不能成佛,若有无漏种子,则能断除烦恼与无明,以行证理,有可能成佛。众生因具有种子的不同,便有了五种性的差别。十分明显,如果只承认理佛性,就会得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结论,只有同时承认行佛性为佛性,才能确立五种性说。

窥基等人的理行二佛性说,不仅遭到其他宗派的反对,而且在本宗内部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如玄奘门人法宝就撰写《一乘佛性究竟论》,批评二佛性说,否定行佛性的说法。围绕理佛性与行佛性问题的争论,是中国佛教关于众生是否一律都有佛性问题争论的深化表现,也是对众生佛性问题的理论根据的深入探讨。佛性问题理论根据的深刻分歧在于,对人的心性本体与人的心识的关系的看法不同,也就是对“理”与“心”的异同关系的看法不一致。

如上所述,法相唯识宗所讲的理佛性,是指一切事物的真实本体“真如”,真如是真理、理体,同时又是众生行为的规范、准则。法相唯识宗所讲的行佛性,是指众生阿赖耶识的种子。真如属于“理”的范畴,阿赖耶识种子属于“心”的范畴。法相唯识宗人强调,众生要获得解脱,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体证真如理性,在境界(认识)上由迷转悟;一是改变阿赖耶识,在心识上由染转净。众生应在修持实践上力求两者相应提高,以成就佛果。这两个方面也称为“理事”,而与性相、体用相对应。

关于理与心的关系,法相唯识宗与持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观点的、影响最大的中国佛教主流派——天台、华严和禅诸宗的分歧,主要是:

其一,理与心是否同一。法相唯识宗强调理佛性与行佛性的区别,认为两种佛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有理佛性的不一定有行佛性,主张理与心是不同的。而主流派则认为理佛性与行佛性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有前者必然有后者,视理与心为同一的。在中国佛教主流派看来,宇宙万物的本体即众生的本体,众生的本体即众生的心,众生的心即众生的本性,也就是说众生的本体与众生的本性是同一的,这个观点也是建立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学说的理论基石。

其二,理与心能否转化。与上一分歧密切相联,法相唯识宗人认为真如是不生不灭、绝对不变的“无为法”,众生种性是“有为法”,无为法不能生起有为法,真如也不能因为众生经过修持积累功德而转化成为无漏种子;无漏种子也是本来具有的,不是通过“熏习”而能获得的。中国佛教主流派根据《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和真如有不变和随缘两种属性的理论,认为真如会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为阿赖耶识,这种阿赖耶识中就含有觉与不觉两种因素,其中的本觉无漏种子,即佛种性。这说明,双方对于真如理体性质的看法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同类推荐
  •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

    本书堪称当代国外学术界少见的博学之作。它把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这些重要主题置于现代性这一概念的总体框架中加以考察,可以说确立了现代性美学研究的基本方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从美学角度分析了现代性的五个基本概念: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对其来源、演变过程直至目前的状况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列举了丰富实例。作者还提出美学现代性应被理解成一个包含三重辩证对立的危机概念:即对立于传统;对立于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对立于美学现代性自身。
  • 人生就是放下

    人生就是放下

    这是一本让我们放下、让我们快乐、让我们幸福的书,书中讲了很多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放不下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轻而易举得到快乐。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该书内容涉及广泛,但终不离文化之根本,除突显众所关心之话题,更望能唤起读者对文化教育之重视。南先生不仅讲述了从远古夏商周至清代,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教育、生活以及与政治、经济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演变,叙述清晰扼要,发人深省,并着重讲述了民国以来教育的发展历程,还应“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等邀请,表达了他对中国教育、中国文化的关切和思考。他认为教育是人性的问题,教育的目的在于认知人性,在于改变气质,从事教育就是要把人性教好,同时,他又认为学校教育不能改变一个人,持教育无用论。
  •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译文经典)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译文经典)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作者为著名德国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认为人是自然和精神的会合点,人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追求精神生活以克服非精神的本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是奥伊肯众多著作中篇幅较小,比较通俗的一本,而且比较系统地体现了他的精神生活哲学的方法、出发点、主要内容和特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对了解和研究奥伊肯精神生活哲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强势老公,请低调!

    强势老公,请低调!

    “老婆,我要香香!”,某男厚颜无耻的扑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玛丽忍无可忍,一脚将他踹下床,“滚蛋,我不干了!”;“没有关系,你不干,我干,还不成吗?”他迷恋她身上的香味,而她在他霸道专制的爱中慢慢的沦陷。(欢迎大家收藏本书,比心!)
  • 绝世妖帝

    绝世妖帝

    潜龙大陆,烽烟四起,半妖体魄,修得妖魂。承父亲骨血,袭战鬼之力,我若成妖,誓为妖帝!
  • 狂人足记

    狂人足记

    无论你是否喜爱足球,无论你是否接触过足球,这会是一个让你喜欢的故事。————曼联青训出身,年轻的红魔队长,让他成为无数华夏球迷眼中的救世主。二分之一华裔,入选英格兰国少,却又引起无数东方球迷的争议。面对不公,他公然挑战一切权势。面对失败,他用新的胜利去抚平。他是梦剧场走出的孩子,他是东方红色王朝的缔造者。他是梅罗后新的领军者,他将要开启一个超凡的时代。本书书友群:550346966(探讨小说剧情或者足球都可以哦,作者君希望结交更多可爱的朋友(???-)_
  • 九霄情梦

    九霄情梦

    洪荒的葬神岭,天境的断魂桥,落魂的往生谷,九霄云外,天魔现,是你,将我从冰凌清泽拉入你的繁华世界,自此以后,再也没有苦难和仇恨。可是,为什么离开?是你不再爱我了吗。?她的心藏在冰封的湖底,将所有人挡在心门外,那里黑暗又孤独,冷寂又凄清,仿佛隔了整个世界,无法触碰到她。你该是九霄尊贵的神,不是这个为爱痴狂,为爱而颓废的疯子。对不起,我知道,这样做太过自私,但我不后悔,梦,只能是梦,是时候,该醒了。浮生若梦,惊醒之后,一场空。
  • 致命锁魂

    致命锁魂

    我是墓地保安,无意打破了这里的禁忌,从此诡异离奇的事件接踵而至,血衣棺,活死人,甚至是美艳的女鬼……为了活下去,我渐渐发现自己身上藏着的惊天秘密!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
  • 泡面爱

    泡面爱

    如果你曾经用生命去爱过一个人,又怎能真的做到转身之后就淡忘和他的一切。而这个人,他现在低声下气的求你回头,告诉你他现在有多爱你,你又怎能毫不动容呢
  • 洪荒天子(3)

    洪荒天子(3)

    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以神自居,用智慧与力量瓜分洪荒,分别统治着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从而形成了洪荒万国。而就在这血腥与杀劫之间,一位在蛇腹中、沼泽内、神剑下、陷阱里生存下来的少年,就在这野蛮与文明、毁灭与建设的洪流中崛起。他得到了苍天的眷恋,与神龙之丹融为一体,在广成洞府内开启心灵之门,悟透了天地的玄机,看遍了人世的杀戮争斗,孕育出无穷的智慧和能量,终铸就其不死之身,超越了凡尘的一切,游历于洪荒万国之间,组成“龙之旅”,横扫八荒,一统万国,创下了神州大地的千秋功业。他就是战神轩辕——洪荒天子!
  • 萌妻养成记

    萌妻养成记

    当一个内心有点小邪恶却看起来纯良无害的小女子,遇到一个霸道冷情的大男子,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他,霸道冷情,七岁的时候就告诉妈妈,家里只准有他一个,不许再弄个妹妹出来!他,在洛氏说一不二,案子不完美?不睡觉也得给我改出来,管你是兄弟还是美女!他,是地产界的神话,只要他看中的地,一定升值;只要是洛氏的楼盘,都排队疯抢;她,一个被他收养回来的小孤女。她说:“思哲哥哥,我一个人睡不着!”于是,他只能任她象八脚章鱼一样搂着他睡觉;这一搂,就是十年!她说:“思哲哥哥是我的,我不许那女人勾引你!”于是,他只能任由他带回的女人被她欺负;有意见?我咬你!她说:“思哲哥哥,老师说晓晓长大了,不能和哥哥一起睡觉了!”他终于爆发了:“哪个老师说的,让她来找思哲哥哥,晓晓和思哲哥哥永远都可以睡在一起!”而她的眼底,却闪过一丝狡谒的笑意。于是,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女子,以为是自己的霸道吓跑了他身边的莺莺燕燕,一直为自己能独霸思哲哥哥而暗暗自得着;殊不知,这个狡猾的男子,早运用一切手段,扫清了围在她身边的花花草草,让她的身边一直只有自己,并理所当然的霸占着这个小女子的一切;在两个人的较量中,到底是她赢了他的心?还是他赢了她的身?推荐袁雨的新文(古言宠文,超画面感)《绝宠四小姐》推荐朋友的好文:洗心斋《恶魔老公的独宠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萌妻养成记》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